创新医疗(002173)

搜索文档
全球首个老年痴呆脑机接口临床应用将正式落地
证券时报网· 2025-08-28 11:11
产品发布 - 创新医疗服务平台"5G脑心动车"将于2025年8月29日发布 [1] - 实现全球首个老年痴呆脑机接口临床应用落地 [1] - 系统具备脑电信号穿戴式检测与智能分析功能 [1] 技术能力 - 精准挖掘血液标志物关联性 [1] - 借助AI技术辅助诊断并生成个性化干预策略 [1] - 由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等合作研发 [1]
机构:医药行业已具备多重积极发展因素
证券时报网· 2025-08-28 00:46
政策支持与产业规划 - 商务部与江苏省人民政府印发方案 力争2030年江苏自贸试验区生物医药产业规模快速增长 在大分子生物药 细胞和基因治疗 创新医疗器械等重点领域培育特色优势产业集群 [1] 行业发展趋势与投资主线 - 创新药进入成果兑现阶段 研发进展催化较多 有望持续成为2025年医药板块投资主线 [1] - 出海领域在新兴市场布局的企业发展潜力大 创新药械BD持续创纪录 中国企业成为全球MNC重视的创新转换来源 [1][2] - 医疗设备与供应链在全球占据较高地位 在欧美发达市场及新兴市场持续崭露头角 [2] - 老龄化加速提升心脑血管 内分泌 骨科等慢性疾病需求 银发经济长坡厚雪 [2] - AI浪潮下医药行业有望释放新成长逻辑 短期信心显著提升 [2] 市场结构与政策环境 - 不同医药领域集采持续加速推进 部分细分赛道集采影响已出清 未来有望迎来新成长 [1] - 医药市场处于集中度提升加速期 并购重组有望加速 [1] - 医保收支稳健增长 医保局积极推动商业保险发展 构建多层次支付体系 [2]
生物医药全链条集成创新迎“江苏方案”
证券时报· 2025-08-27 17:43
政策核心内容 - 商务部与江苏省政府联合发布江苏自贸试验区生物医药全产业链开放创新发展方案 围绕研发创新 审批服务 生产流通 采购使用 要素支持等环节提出7方面18项重点任务 [1] - 方案目标为2030年实现产业规模快速增长 创新生态优化 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提升 对外开放水平提高 安全保障能力增强 关键技术突破 并培育大分子生物药 细胞和基因治疗 创新医疗器械等特色产业集群 [1] - 方案有利于发挥自贸试验区改革开放综合试验平台作用 开展全产业链集成创新 为全国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探索路径 [1] 产业基础数据 - 2024年江苏省生物医药集群实现营业收入4543.9亿元 利润总额730.4亿元 分别占全国15.1%和17.9% 均居全国第一 [1] - 江苏自贸试验区生物医药产业产值占全省约50% [1] 研发创新措施 - 加强大数据 人工智能在药物靶标筛选 药物分子设计 医疗器械设计制造等方面应用 [2] - 支持企业参与细胞和基因治疗产品 人工智能医疗器械 生物医用材料 体外诊断试剂等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制定 [2] - 鼓励医疗机构开展免疫细胞 干细胞和基因治疗等领域临床研究 支持研究者发起的临床研究 [2] 生产流通创新 - 探索开展化学原料药 生物制品分段生产试点 [2] - 支持进出境实验动物监管模式改革 对经进口人类遗传物质改造的模式动物按实验动物出口模式监管 [2] - 拓展生物医药研发用物品进口"白名单"制度试点范围 [2] 要素支持保障 - 支持生物医药创新型企业通过创业板 科创板 北交所上市 新三板挂牌及发行信用类债券融资 [4] - 鼓励产业投资基金 创业投资基金发起成立生物医药产业投资子基金 [4] - 支持生物医药产业园项目发行基础设施REITs和不动产信托资产支持票据 [4] - 建立市场化生物医药领域研发攻关风险保险补偿机制 [4] 数据跨境管理 - 支持研究制定生物医药领域数据出境负面清单 [4] - 支持搭建数据出境安全公共服务平台 [4] 产业特色优势 - 方案旨在发挥江苏自贸试验区生物医药创新能力强 上下游产业链完整的特色优势 [3] - 通过放宽市场准入 提升医用物品和研发物品通关便利度 为企业提供更顺畅研发生产环境 [3]
江苏省2款第三类创新医疗器械获批上市
扬子晚报网· 2025-08-26 10:18
产品获批上市 - 江苏畅医达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的颅内动脉瘤辅助栓塞支架获批上市 该产品由颅内支架和输送元件组成 支架采用单丝编织的自膨式弹性结构 两端喇叭张开角度和长度可调节 预期减少血管损伤并增强血管贴壁性 支架长度可调节可选择性增加局部金属覆盖率[1] - 晨兴(南通)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的肺动脉取栓支架系统获批上市 该产品为经股静脉路径导入的机械取栓器械 结合大口径血栓抽吸导管的负压功能 实现快速恢复血液流通 术前准备时间短 术中血栓清除效率高 术后恢复快[2] - 肺动脉取栓支架系统具有型号多样性 特殊型号网盘采用由远及近的小中大疏密渐变设计 对分支处靶血管更友好 避免径向支撑力过大造成血管压迫损伤 网盘间使用环间固定套设计提供均匀稳定的径向支撑力 降低取栓网篮释放和回撤过程中的形变传导[2] - 大口径抽吸导管采用多段设计 管身由近及远依次变软 在保证良好推送性能的同时 远端更具顺应性 能够进入弯曲血管并减少对心脏的压迫[2] 区域创新成果 - 江苏省今年已有9款第三类创新医疗器械获批上市 显示区域创新能力持续提升[1] - 江苏省药监局全面聚焦核心技术突破和"卡脖子"技术攻关等战略领域 促进以临床价值为导向的医疗器械源头创新[3] - 推动全省生物医药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集群化方向高质量发展 积极推动医疗器械临床研究成果转化项目 促进医工结合和产业链开放[3] - 通过"面对面"服务机制加强惠企政策输出和技术服务指导 助力创新产品上市使用 深化审评审批制度改革 优化产业协同发展生态[3] - 促进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和新方法应用于医疗健康领域 提升江苏省高端医疗器械国际竞争力[3]
我国年内已批准创新医疗器械产品52个,医疗器械指数ETF(159898)盘中再获千万资金增仓
搜狐财经· 2025-08-26 05:35
市场表现与资金流向 - 医疗器械指数ETF(159898)8月26日午后小幅回调0.32%,但盘中再获资金增仓千万,资金左侧埋伏趋势持续[1] - 该ETF当日最高价0.619,最低价0.611,振幅1.30%,均价0.614,总额1304.28万,换手率3.17%[3] - 近5日净流入资金4868万元,净流率13.68%,近10日净流入11618万元,净流率41.66%,近20日净流入16300万元,净流率72.56%[3] 政策支持与创新进展 - 国家药监局数据显示,今年已批准创新医疗器械产品52个,累计批准总数达367个[1] - 国家药监局出台十条举措,重点支持医用机器人、高端医学影像、人工智能医疗器械和新型生物材料等新质生产力关键领域[1] - 政策鼓励高水平全球医疗器械产品在中国首发,以高质量产品造福全球公众健康[1] 行业发展趋势 - AI浪潮催化下,行业有望通过企业技术平台化、AI诊疗拓展、消费医疗延伸突破实现多维发展[1] - 行业从规模扩张转向更高层次发展阶段,看好高质量发展及长期投资机遇[1] - 具备自主创新能力与出海能力的研发平台化厂家被看好,AI医疗领域有望持续扩容[2] 细分领域机会 - 全民健康意识增强和消费刺激政策背景下,建议关注受益于集采和国产替代的眼科器械创新型企业及家用器械企业[2] - 集采影响逐步消化,骨科耗材、电生理行业的国产份额逐步提升[2] - DeepSeek等大模型助力医疗效率提升与资源优化[2]
我国今年已批准创新医疗器械52个
新浪财经· 2025-08-26 03:44
创新医疗器械审批进展 - 2024年累计批准创新医疗器械产品52个 [1] - 历史累计批准创新医疗器械产品总数达367个 [1] 政策支持重点领域 - 国家药监局出台十条举措支持医用机器人、高端医学影像、人工智能医疗器械和新型生物材料等新质生产力关键领域 [1] - 政策全力支持高端医疗器械研发创新并鼓励全球高端产品在中国首发 [1] 行业发展目标 - 通过高质量医疗器械产品提升全球公众健康水平 [1]
创新医疗(002173)8月25日主力资金净流入3530.95万元
搜狐财经· 2025-08-25 08:16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2025年8月25日收盘价23.8元,单日上涨3.93% [1] - 换手率23.36%,成交量97.23万手,成交金额23.10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入3530.95万元,占成交额1.53%,其中超大单净流入2863.92万元(占比1.24%),大单净流入667.03万元(占比0.29%) [1] 资金流向结构 - 中单资金净流出5165.98万元,占成交额2.24% [1] - 小单资金净流出8696.93万元,占成交额3.76% [1] 2025年中报财务表现 - 营业总收入4.02亿元,同比减少1.60% [1] - 归属净利润1136.13万元,同比增长29.12% [1] - 扣非净利润1288.41万元,同比增长22.42% [1] 财务健康状况 - 流动比率1.994,速动比率1.890 [1] - 资产负债率18.03% [1] 公司基本信息 - 成立于2003年,位于绍兴市,从事卫生行业 [1] - 注册资本44128.4352万人民币,法定代表人为陈海军 [1] 企业运营与资产结构 - 对外投资9家企业,参与招投标项目6次 [2] - 拥有专利信息18条,行政许可6个 [2]
8月22日中银创新医疗混合C净值增长1.44%,今年来累计上涨93.05%
搜狐财经· 2025-08-22 13:36
基金表现 - 最新净值2.2884元,单日增长1.44% [1] - 近1个月收益率8.42%,同类排名前50.7%(2420/4775) [1] - 近6个月收益率71.78%,同类排名前0.7%(32/4547) [1] - 今年以来收益率93.05%,同类排名前0.6%(27/4503) [1] 资产配置 - 前十大股票持仓占比合计62.83% [1] - 重仓股以生物医药企业为主,包括信达生物(8.33%)、科伦博泰生物(8.15%)、恒瑞医药(8.08%)、康方生物(8.07%) [1] - 其余重仓股为新诺威(6.13%)、百利天恒(5.99%)、百济神州(5.97%)、翰森制药(4.15%)、荣昌生物(4.05%)、康诺亚-B(3.91%) [1] 基金概况 - 成立于2020年10月30日 [1] - 截至2025年6月30日规模为26.86亿元 [1] - 基金经理郑宁自2022年7月1日起管理该基金 [2] 基金经理背景 - 郑宁曾任泰康资产股票研究经理及高级研究经理 [2] - 在中庚基金担任医药组组长及高级研究员 [2] - 2022年加入中银基金,同时管理三只医疗健康主题基金 [2]
高压氧舱概念下跌0.76%,主力资金净流出6股
搜狐财经· 2025-08-22 08:54
高压氧舱概念板块表现 - 截至8月22日收盘 高压氧舱概念板块整体下跌0.76% 位居概念板块跌幅榜前列 [1][2] - 板块内仅4只个股上涨 杭氧股份上涨0.97% 盈康生命上涨0.86% 国际医学上涨0.37% [1] - 跌幅居前个股包括三星医疗下跌5.07% 澳洋健康下跌1.80% 大湖股份下跌1.03% [1][2] 资金流向情况 - 板块整体遭遇主力资金净流出2.60亿元 其中6只个股呈现净流出状态 [2] - 铁建重工主力资金净流出1.43亿元 换手率1.55% 创新医疗净流出6083.41万元 换手率14.28% [2] - 三星医疗净流出4365.19万元 换手率4.21% 澳洋健康净流出1312.28万元 换手率6.53% [2] - 国际医学获主力资金净流入335.04万元 金陵药业净流入327.12万元 盈康生命净流入319.53万元 [2] 市场相对表现 - 高压氧舱概念在当日概念板块跌幅榜中排名第三 仅次于毛发医疗(-1.01%)和大豆(-0.94%) [2] - 同期涨幅居前板块包括中国AI 50上涨5.31% 国家大基金持股上涨5.00% 中芯国际概念上涨3.67% [2]
医疗服务行业22日主力净流出4.94亿元,药明康德、三博脑科居前
搜狐财经· 2025-08-22 07:57
行业资金流向 - 医疗服务行业8月22日上涨0.18% [1] - 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出4.94亿元 [1] - 成分股21只上涨,22只下跌 [1] 个股资金流出 - 药明康德主力资金净流出1.93亿元 [1] - 三博脑科主力资金净流出1.62亿元 [1] - 凯莱英主力资金净流出7152.94万元 [1] - 昭衍新药主力资金净流出5294.4万元 [1] - 创新医疗主力资金净流出4423.03万元 [1] 个股资金流入 - 皓宸医疗主力净流入1.16亿元,净占比19.82% [1] - 百花医药主力净流入4148.32万元,净占比11.63% [1] - 迪安诊断主力净流入3943.09万元,净占比8.64% [1] - 美年健康主力净流入3255.73万元,净占比5.13% [1] - 爱尔眼科主力净流入2848.85万元,净占比1.83% [1] 个股涨跌表现 - 诚达药业下跌3.38% [1] - 光正眼科下跌2.09% [1] - 华康医疗下跌0.91% [1] - 金域医学上涨4.02% [1] - 润达医疗上涨1.94%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