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银行(002142)

搜索文档
宁波银行(002142):质量前瞻改善 中期分红落地
新浪财经· 2025-08-30 16:38
核心业绩表现 - 25H1营收同比增7.9% PPOP同比增11.8% 归母净利润同比增8.2% 较25Q1增速分别提升2.3pct/1.8pct/2.5pct [1] - 业绩正贡献来自规模增长/成本收入比下降/有效税率下降 主要拖累为息差收窄/非息收入/拨备计提 [1] - 25H1净息差1.76% 较25Q1收窄4bp [4] 资本与分红 - 25Q2末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9.65% 较25Q1大幅提升0.33pct 受益利率回落使OCI浮盈增加 [1] - 25Q2单季度其他综合收益24亿元 占风险加权资产比例0.11% [1] - 中期现金分红0.3元/股 占归母净利润比率13.41% [1] 资产规模与结构 - 25H1末生息资产同比增14.9% 贷款同比增18.7% [2] - 零售贷款主动压降 个人贷款较年初下降224亿元 占贷款增量11.4% 其中按揭贷款正增28亿元 消费贷降123亿元 经营贷降129亿元 [3] - 对公贷款增量占贷款增量89.1% 租赁商服贷款占比38.9% 基建贷款占比14.9% [3] 资产质量指标 - 25Q2末不良率0.76% 环比持平 拨备覆盖率374% 环比升4pct [3] - 关注率1.02% 环比微升2bp 逾期率0.89% 较年初降6bp [3] - 25H1不良生成率1.05% 同比下降23bp [3] 收入结构 - 25H1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同比增4% 增速较25Q1升5.4pct 主因财富代销及资管收入增长 [3] - 代客交易中收有望支撑增长 因跨境资金回流加速及外汇对冲需求恢复 [3] 成本与税率 - 25H1所得税率7.56% 同比回落4.43pct [3] - 税率下降因不良生成现拐点后核销力度回落 [3] 息差与定价 - 25H1资产收益率较年初降47bp 因贷款久期较短 新发放贷款收益率企稳后资产端有望率先企稳 [4] - 负债成本率较24年末降27bp 存款活化背景下负债成本改善将持续支撑息差 [4] 盈利预测与估值 - 预计25/26年归母净利润增速10.6%/11.5% EPS为4.39/4.91元/股 [4] - 当前股价对应25/26年PE为6.45X/5.76X PB为0.80X/0.72X [4] - 基于每股净资产1.00倍PB 对应合理价值33.31元/股 [4]
宁波银行上半年营收净利双增、非利息收入超百亿,62岁董事长陆华裕年薪275万
搜狐财经· 2025-08-30 15:05
经营业绩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371.60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7.91% [1]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47.72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8.23% [1] - 非利息收入114.34亿元人民币 占营业收入比例30.77% [1] - 营业利润161.17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3.09% [1] - 扣非归母净利润147.65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7.66% [1] 资产负债规模 - 截至2025年6月末资产总额3.47万亿元人民币 较年初增长11.04% [2] - 存款总额2.08万亿元人民币 较年初增长13.07% [2] - 贷款及垫款总额1.67万亿元人民币 较年初增长13.36% [2] 资产质量与资本充足率 - 不良贷款余额126.88亿元人民币 不良贷款率0.76% [2] - 拨备覆盖率374.16% [2] - 资本充足率15.21% 一级资本充足率10.75% 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9.65% [2] 管理层薪酬 - 董事长2020-2024年薪酬分别为290万/295万/295万/275万/275万元人民币 [4] - 同期行业平均薪酬从179.7万元降至128.3万元人民币 [4]
260万银行人,半年平均薪酬“曝光”,5家月薪超4.5万
中国基金报· 2025-08-30 12:41
行业薪酬概况 - 2025年上半年A股上市银行260万员工平均薪酬为18.1万元,人均月薪3.02万元,较2024年上半年增加1300元(月薪增加214元)[1][2] - 股份制银行与东部城商行薪酬水平行业领先,国有大行因员工基数大且基层网点多导致平均薪酬较低[2] - 行业呈现薪酬分化态势,约半数银行涨薪、半数降薪,与2024年上半年整体降薪5300元形成对比[1] 高薪酬银行具体数据 - 招商银行以5.05万元人均月薪居首,但较2024年同期下降700元[2][3] - 南京银行(4.82万元)、宁波银行(4.54万元)、兴业银行(4.54万元)、北京银行(4.52万元)人均月薪均超4.5万元[1][2] - 宁波银行月薪同比增幅最大(增加4100元),南京银行(增加1700元)和北京银行(增加2300元)涨幅显著[3] 国有银行薪酬特点 - 六大国有银行员工总数183.79万人,占行业总人数70%[5] - 农业银行(2.52万元)和邮储银行(2.49万元)月薪垫底,工商银行(2.63万元)、建设银行(2.62万元)处于行业中下游[5] - 国有大行明确薪酬资源向基层倾斜,农业银行56.6%网点在县域并配置专项薪酬资源,工商银行同步推行基层激励政策[5] 方法论说明 - 薪酬计算采用"期工资总额=支付给职工现金+期末应付薪酬-期初应付薪酬"公式,员工数按上年末统计[4] - 上半年薪酬数据可能包含年终奖金,且合并报表数据与员工实收工资存在差异[4]
260万银行人,半年平均薪酬“曝光”,5家月薪超4.5万
中国基金报· 2025-08-30 12:39
行业薪酬概况 - 2025年上半年A股上市银行约260万员工平均薪酬为18.1万元,人均月薪3.02万元,较2024年上半年增加1300元(月薪增214元)[2][4][5] - 股份制银行及东部城商行薪酬水平行业领先,国有大行因员工基数大、网点下沉导致平均薪酬较低[5] - 行业呈现薪酬分化态势,约半数银行涨薪、半数降薪,与2024年上半年整体降薪5300元形成对比[2][4] 高薪酬银行梯队 - 招商银行以5.05万元人均月薪居首,但较2024年同期下降700元[5][6] - 南京银行(4.82万元)、宁波银行(4.54万元)、兴业银行(4.54万元)、北京银行(4.52万元)人均月薪均超4.5万元[3][5][6] - 中信银行(4.40万元)、浙商银行(4.18万元)等10家银行人均月薪超过4万元[5] 国有银行薪酬情况 - 六大国有银行人均月薪区间为2.49-2.82万元,邮储银行最低(2.49万元),中国银行最高(2.82万元)[7][8] - 工商银行(2.63万元)、建设银行(2.62万元)、农业银行(2.52万元)月薪同比均增长900元[7][8] - 交通银行月薪同比下降200元至2.75万元,邮储银行同比下降1100元[8] 薪酬变动显著机构 - 宁波银行月薪同比增幅最大(增加4100元至4.54万元),南京银行(增1700元)、北京银行(增2300元)涨幅居前[5][6] - 浙商银行月薪降幅最大(减少5600元至4.18万元),江苏银行(减4700元)、沪农商行(减6300元)降幅显著[6] - 国有行中农业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均实现900元月薪增长,邮储银行降幅最大(1100元)[8] 薪酬政策导向 - 国有大行推行薪酬资源向基层倾斜策略,农业银行56.6%网点位于县域并配置专项薪酬资源[10][11] - 工商银行明确加强薪酬资源向基层员工倾斜,以激活各级机构经营活力[11] - 行业薪酬计算包含年终奖及福利待遇,实际到手工资可能与统计值存在差异[9]
“特而精”的战略定力:宁波银行中报里的生存哲学
观察者网· 2025-08-30 04:01
核心业绩表现 - 总资产达3.47万亿元,较年初增长11.04% [1][3]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147.72亿元,同比增长8.23% [1][4] - 营业收入371.60亿元,同比增长7.91% [4] 资产与负债结构 - 存款总额2.08万亿元,增速13.07%高于资产增速 [3] - 贷款及垫款总额16,732.13亿元,较年初增长13.36% [3] - 信贷资源向实体经济、小微企业、科技创新领域倾斜 [3] 资产质量与风控 - 不良贷款率维持在0.76%的行业低位 [1][4] - 拨备覆盖率374.16%,资本充足率15.21% [4] - 数字化风控系统和智能预警机制保障资产质量 [1][6] 盈利能力分析 - 利润增速高于营收增速,反映经营效率提升 [1][4] - 通过提升非息收入占比缓解息差收窄压力 [4] - "9+4"多元利润中心格局形成业务协同效应 [5] 战略布局与业务创新 - 系统推进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大篇章 [2][7] - 科技金融部打造三大生态圈服务科技型企业 [7] - 绿色贷款余额688.14亿元,较年初增加182.70亿元 [8] 普惠金融与小微业务 - 普惠小微贷款余额2,143.43亿元,服务客户23.44万户 [9] - 创新"四专模式"及场景化信贷产品改善融资体验 [9] - 养老贷款余额7.9亿元,较年初增长273% [11] 科技与数字化建设 - "十一中心"科技架构和"三位一体"研发体系推动数字化转型 [6] - 升级鲲鹏司库2.0、财资大管家2025等对公数字产品 [11] - 开放API平台与大数据营销提升客户体验 [6] 社会责任实践 - 公益捐赠逾195万元支持多地慈善项目 [12] - 开展743场金融宣教活动,覆盖超500万人次 [14] - 全链条反诈机制阻截数字人民币代发等诈骗攻击 [14]
上海大消息!20多家银行宣布:调整
中国基金报· 2025-08-30 01:53
新增房贷利率政策 - 上海新增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不再区分首套和二套 利率水平根据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要求、银行经营状况及客户风险状况等因素确定 [2] - 2025年第二季度全国新发放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3.09% 较上一季度下降2个基点 [2] - 上海二套房房贷申请最低利率可达3.09% 与首套房贷利率持平 [3] 存量房贷利率调整规则 - 存量房贷利率加点值高于上季度全国新发放房贷利率平均加点值加30基点以上的 可申请调整加点值 [4][10] - 重新约定的加点值不低于上季度全国新发放房贷利率平均加点值加30基点 [4][10] - 具体加点值根据市场供求、客户资信情况、贷款担保变化等因素确定 [7][11] 存量房贷利率调整实施 - 以8月20日发布的5年期以上LPR 3.5%为基准 存量利率3.45%的二套房贷款可申请降至3.36% [5][6] - 自9月1日起借款人可通过手机银行或线下贷款服务行申请调整利率加点值 [7][12] - 利率调整不收取任何费用 审核通过后新利率加点值即日生效 [7][13] 银行执行情况 - 包括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等23家银行上海市分行已发布利率调整公告 [1] - 工商银行上海市分行明确9月1日起启动调整工作 并提供全市29个贷款服务行联系方式及咨询时间 [12][15][17]
宁波银行(002142):盈利增速修复 息差降幅收窄
新浪财经· 2025-08-30 00:53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372亿元同比增长7.9% 归母净利润148亿元同比增长8.2% [1] - 利息净收入同比增长11.1% 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同比增长4.0% 其他非息收入微增0.5% [2] - 总资产规模达3.47万亿元同比增长14.4% 贷款规模同比增长18.7% 存款规模同比增长12.7% [1] 息差与成本管理 - 净息差1.76%较Q1下降4BP 贷款收益率较年初下降46BP至4.38% [3] - 存款成本率较年初下降23BP至1.71% 对公定期与个人定期利率分别下降21BP/23BP [3] - 活期存款占比提升4.54个百分点至35.2% 负债结构持续优化 [3] 资产质量状况 - 不良率持平于0.76% 关注率环比上升2BP至1.02% 逾期率下降6BP至0.89% [4] - 个人贷款不良率上升18BP至1.86% 其中消费贷/经营贷/按揭贷分别上升22BP/33BP/8BP [4] - 拨备覆盖率374% 拨贷比2.84% 风险抵补能力保持稳健 [4] 业务驱动因素 - 代理业务同比增长10.06% 受益于权益市场回暖带动的财富管理需求修复 [2] - 二季度债市波动推动其他非息收入环比改善 [2] - 贷款增速保持18.7%的高增长 存款增速放缓与主动压降高成本负债有关 [3]
红包雨来了!8家上市银行拟中期分红超200亿元
国际金融报· 2025-08-29 15:18
中期分红实施情况 - 截至8月29日已有8家A股上市银行公布中期分红方案 合计分红金额超过200亿元人民币 [1][3] - 中信银行分红总额104.61亿元为最高 占中期净利润比例30.70% [3] - 上海银行分红比例升至32.22% 分红总额42.63亿元 华夏银行分红15.91亿元 比例15.18% [3] 首次分红银行动态 - 常熟银行 宁波银行 苏农银行和张家港行4家银行将实施上市以来首次中期分红 [1][3] - 常熟银行每股派现0.15元 合计分红4.97亿元 占净利润25.27% [4] - 宁波银行每10股派现3元 总额19.81亿元 占净利润13.41% 苏农银行每股派现0.09元 总额1.82亿元 [4] 分红政策趋势 - 江苏银行 南京银行等银行在业绩说明会明确表示将坚持实施中期分红 [4] - 2024年共有23家A股上市银行实施中期分红 重庆银行实施三季度分红 [6] - 监管层推动一年多次分红政策 要求优化资本市场投资生态 [6] 行业盈利与分红前景 - 经济复苏改善银行业经营环境 盈利能力增强为分红提供基础 [1][7] - 大型银行长期分红率有望提升至43%-56% 显著高于当前30%水平 [7] - 银行通过利润留存和资本工具补充资本 减少外部股权融资依赖 支撑分红可持续性 [8]
金融科技多维赋能 宁波银行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8.23%
全景网· 2025-08-29 14:58
财务业绩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71.60亿元,同比增长7.91% [1][4] - 归母净利润147.72亿元,同比增长8.23% [1][4] - 非利息收入114.34亿元,占比营业收入30.77%,同比增长1.34% [1][4] - 拟每10股派现3元,分红总额19.81亿元,占归母净利润比例13.41% [1] 资产与业务规模 - 资产总额34,703.32亿元,较年初增长11.04% [2] - 存款总额20,764.14亿元,较年初增长13.07%,其中对公存款15,483.30亿元(增长15.44%),对私存款5,280.84亿元(增长6.66%) [2][7] - 贷款及垫款总额16,732.13亿元,较年初增长13.36% [2] - 利息收入523.46亿元,同比增长4.60%,其中贷款利息收入354.46亿元(占比67.71%,同比增长6.25%) [4] 风险管理 - 不良贷款率0.76%,与年初持平,不良贷款余额126.88亿元 [2] - 贷款行业集中度:租赁和商务服务业(18.27%)、制造业(11.61%)、批发零售业(9.63%),各行业不良率稳定 [2] - 拨备覆盖率374.16%,资本充足率15.21%,一级资本充足率10.75%,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9.65% [3] 业务结构优化 - 手续费及佣金收入37.19亿元,同比增长6.32%,净收入28.05亿元(增长4.04%),主要受益于财富代销与资管业务 [5] - 通过科技金融部联动投行、授信部门,打造科创企业、股权基金及投资并购三大生态圈 [8] - 以"科技+"推动数字化转型,优化产品体系匹配客群需求 [7] 战略方向 - 聚焦金融"五篇大文章",加大实体经济信贷支持 [2] - 服务科技企业,围绕资金链、技术链、产业链、供应链提供全流程金融支持 [8] - 坚持稳中求进,巩固业务优势并积累差异化竞争力 [8]
信贷、财富管理发力,宁波银行如何挑战城商行“一哥”?
南方都市报· 2025-08-29 11:39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371.6亿元 同比增长7.91% 净利润148.38亿元 同比增长8.37% 增速较一季度分别提升2.3和2.4个百分点 [2][3][4] - 利息净收入257.26亿元 同比增长11.11% 主要受益于生息资产平均余额18%的增长 抵消了净息差同比下降0.11个百分点至1.76%的影响 [5] - 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28.05亿元 同比增长4.04% 结束连续三年下滑趋势 代理类业务手续费收入29.87亿元 同比增长10.06% [2][5][8] 资产配置策略 - 贷款总额较上年末增长13.36% 新增贷款主要集中于对公领域 较上年末增长21.34% 个人贷款则减少4.02% [2][8] - 金融投资资产同比增长12.7% 低于贷款增速 金融投资资产占总资产比例43.14% 较2021年末下降4.86个百分点 [7][8] - 信贷投向聚焦广义基建、建筑业、制造业和批发零售业 持续加大对重大战略和重点领域的支持力度 [8] 同业比较与市场地位 - 营收和净利润规模在长三角城商行中保持第二 仅次于江苏银行 两者增速基本持平 [2][6][7] - 个人客户金融总资产(AUM)达12550亿元 较年初增加1268亿元 非存款占比57.9% 显著高于江苏银行的40.4% [9] - 资产配置策略与江苏银行出现分化 江苏银行金融投资资产增速35.79%高于贷款增速18.79% 而宁波银行更侧重信贷投放 [7] 负债与收益结构优化 - 通过动态调整存款定价策略和优化期限结构 存款付息率同比下降25个基点 整体付息负债利率下降33个基点 [5] - 投资收益同比大幅增长32.26%至83.76亿元 主要因兑现部分投资浮盈 对冲了公允价值变动亏损4.81亿元的影响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