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信家电(000921)

搜索文档
家电行业周报(25年第38周):8月空调产销好于排产预期,家电出口额延续小幅下降-20250922
国信证券· 2025-09-22 14:02
行业投资评级 - 家电行业投资评级为"优于大市" [1][6] 核心观点 - 8月空调实际产销好于排产预期 内销量同比增长1.2% 外销量同比下降4.2% 均显著优于排产预期的-11.9%和-14.7%降幅 [1][16][17] - 8月家电出口额同比下降6.2% 但冰洗品类表现亮眼 冰箱出口额同比增长4.4% 洗衣机和吸尘器延续超10%的增长 [2][19] - 美国家电零售需求稳健 8月电子和家电店零售额同比增长2.6% 库销比1.54仍低于2019年同期水平 显示库存水位偏低 [3][33] - 家电板块本周相对收益+2.04% 原材料价格小幅波动 LME铜铝周环比分别-0.9%/-0.4% 冷轧板价格周环比+3.5% [4][39] - 地产数据持续承压 8月住宅竣工面积累计同比下降18.5% 销售面积累计同比下降4.7% [4][50] 细分板块表现 空调产销 - 8月家用空调产量1288.1万台 同比增长9.4% 总销量1302.3万台 同比小幅下滑1.0% [1][17] - 内销773.7万台 同比增长1.2% 外销528.7万台 同比下降4.2% 降幅环比收窄 [1][17] - 实际表现大幅优于排产预期 主要因企业针对高端机型推出相当于原有国补力度的促销政策 [1][17] 出口表现 - 空调出口额同比下降23.7% 电视出口额同比下降1.7% 表现持续承压 [2][19] - 冰箱出口额增速回升至4.4% 洗衣机和吸尘器保持超10%增长 [2][19] - 企业加速海外产能转移 预计实际海外销售情况好于出口数据 [2][22] 美国市场 - 美国家电零售库存连续5个月环比增加 7月环比增长0.4% 同比增长3.0% [3][33] - 库销比自2024年12月触底1.50后回升至1.54 但仍低于2019年同期1.56的水平 [3][33] - 终端渠道出现主动加库存迹象 我国家电出口企业有望受益 [3][33] 投资组合建议 白电板块 - 推荐美的集团(000333) 海外OBM业务持续发力 B端回归高增 [12] - 推荐海尔智家(600690) 效率持续优化 内外销稳健增长 [12][14] - 推荐格力电器(000651) 渠道改革成效逐步释放 受益空调国补政策 [12][14] - 推荐TCL智家(002668) 外销高景气 内销受益国补政策 [12][14] - 推荐海信家电(000921) 内部激励机制理顺 基本面积极向上 [12][14] 小家电板块 - 推荐小熊电器(002959) 内部经营调整迅速 需求企稳盈利修复 [12][14] - 推荐石头科技(688169) 海外增长强劲 产品布局日益强化 [12][15] - 推荐科沃斯(603486) 扫地机器人龙头 海外业务表现突出 [12][15] 黑电板块 - 推荐海信视像(600060) Mini LED技术布局领先 全球渠道持续优化 [12][15] 厨电板块 - 推荐老板电器(002508) 烟灶主业表现稳定 持续开拓洗碗机等新品类 [12] 照明及零部件 - 推荐佛山照明(000541) 照明主业稳健 持续开拓新照明领域 [13] - 推荐大元泵业(603757) 民用泵及家用泵企稳复苏 液冷泵积极扩张 [13] 重点公司估值 - 美的集团2025年预测PE13倍 2026年12倍 [5][59] - 格力电器2025年预测PE7倍 2026年6倍 [5][59] - 海尔智家2025年预测PE12倍 2026年11倍 [5][59] - 石头科技2025年预测PE27倍 2026年20倍 [5][59] - 小熊电器2025年预测PE18倍 2026年16倍 [5][59]
产业在线8月空调数据简评:内销平稳外销好转,相对估值历史低位
国联民生证券· 2025-09-22 12:40
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为"强于大市"且维持此前评级 [8] 核心观点 - 空调8月内销出货平稳略增同比+1.22% 外销降幅收窄至-4.18% 后续因高基数增速或放缓但白电龙头相对估值处于历史低位 高质量高股息特性支撑持续推荐美的集团、海尔智家、海信家电及格力电器 [4][7][13] 产销数据总结 - 8月家用空调产量1,288万台同比+9.43% 销量1,302万台同比-1.04% 其中内销774万台同比+1.22% 出口529万台同比-4.18% 期末库存1,457万台同比+0.41% [9][15] - 1-8月累计产量14,932万台同比+6.33% 销量15,257万台同比+6.68% 内销8,486万台同比+8.85% 出口6,770万台同比+4.08% [16] 厂商表现分化 - 格力8月销量同比-3.39%(内销持平 出口-10.53%) 美的同比-9.21%(内销-17.31% 出口+8.33%) 海尔同比+15.63%(内销+27.12% 出口-16.67%) 海信同比+6.71%(内销+50.00% 出口-22.95%) 长虹同比-48.65%(内销-31.03% 出口-60.00%) TCL同比+2.86%(内销-8.00% 出口+6.25%) [9][15] - 1-8月累计销量格力同比+3.31% 美的同比+2.94% 海尔同比+15.85% 海信同比+12.65% 长虹同比+22.23% TCL同比+8.29% [16] 内销市场分析 - 8月内销出货平稳 终端零售量/价分别同比+1%/-1% 动销趋势一致 [10] - 政策带动效果显现 以旧换新推动内销降幅收窄 但9-12月因2024年同期高基数(同比+20%) 预计内销出货同比降幅或达6%-7% [10] - 龙头厂商价格策略分化 美的/海尔系价格趋势环比向上 8月美的系线上/线下零售均价分别同比+6%/持平 而25H1分别同比-9%/-4% [11] - 海尔1-8月内销出货量份额同比+1pct至14% 安装卡同比+20%+ 增势延续 [11] 外销市场分析 - 8月外销降幅收窄至-4.18% 较前期显著改善 或迎二阶拐点 [12] - 7-8月龙头外销订单恢复 后续出货端修复趋势明确 但受2024年9-12月高基数(同比+47%)影响 增速短期承压后有望向中个位数历史中枢收敛 [12] - 美国暂停实施24%关税加征90天 降息开启有望带动地产链修复 白电龙头新兴市场布局领先 海外转产持续推进 [12] 行业展望与投资逻辑 - 短期基数、政策及关税影响或已充分定价 相对估值回落至历史低位 [4][13] - 政策支撑内需 海外或已度过周期底部 降息利好需求修复 出海长逻辑不改 [13] - 白电龙头具备高质量高股息特性 韧性经营优势突出 [13]
白色家电板块9月22日跌1.61%,长虹美菱领跌,主力资金净流出5.07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9-22 08:46
市场表现 - 白色家电板块整体下跌1.61%,显著弱于大盘(上证指数涨0.22%,深证成指涨0.67%)[1] - 板块内10只个股中仅惠而浦上涨0.76%,其余9只均下跌,长虹美菱以-2.97%领跌[1] - 头部企业美的集团、格力电器、海尔智家分别下跌1.47%、1.51%、2.36%[1] 资金流向 - 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出5.07亿元,游资资金净流入857.97万元,散户资金净流入4.98亿元[1] - 长虹美菱主力净流出4127.09万元(净占比-26.67%),深康佳A主力净流出5748.81万元(净占比-18.63%),格力电器主力净流出3.99亿元(净占比-17.19%)[2] - 海信家电获主力净流入1035.26万元(净占比4.19%),是唯一获主力资金净流入的头部企业[2] 交易活跃度 - 格力电器成交额23.22亿元居首,美的集团成交额35.21亿元,海尔智家成交额13.26亿元[1] - 深康佳A成交量55.75万手为板块最高,长虹美菱成交量21.43万手[1] - TCL智家成交量11.21万手,澳柯玛成交量8.93万手[1]
调研速递|海信家电接受公司投资者等多家调研,回应股价相关要点
新浪财经· 2025-09-19 11:09
业绩说明会基本情况 - 活动类别为业绩说明会 时间定于2025年9月19日下午14:00至17:00 [1] - 采用网络远程方式通过全景网投资者关系互动平台召开 [1] - 接待人员为公司管理层 参与方为公司投资者 [1] 股价表现与市场对比 - 年初至9月19日开盘价公司股价下跌26%以上 [1] - 同期大盘涨幅超20%且接近3900点 累计表现差异达46个百分点 [1] - 投资者质疑市值管理缺陷并指出已对企业声誉产生负面影响 [1] 投资者关注焦点与管理层回应 - 投资者建议将理财资金用于股份回购以提升股价并直接利好投资者 [1] - 管理层回应称股价波动受资本市场资金风格、宏观经济及产业变化等多因素影响 [1] - 公司强调当前运营状况稳健 将持续优化治理体系并通过多种途径维护投资者权益及市场信心 [1]
海信家电(000921) - 000921海信家电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919
2025-09-19 09:46
股价表现与市场对比 - 海信家电股价从年初至9月19日开盘价下跌26%以上 [2] - 同期大盘涨幅达20%以上,目前接近3900点 [2] - 股价与大盘表现累计存在46%的差距 [2] 投资者关切与建议 - 投资者质疑公司市值管理存在严重缺陷并影响企业声誉 [2] - 建议公司将理财资金用于股份回购等直接利好投资者的举措 [2] 公司回应 - 公司股价波动受资本市场资金风格、宏观经济及产业变化等多重因素影响 [2] - 当前公司运营稳健,管理层持续优化治理体系 [2] - 公司将通过多种方式竭力维护投资者权益并增强市场信心 [2] 会议基本信息 - 业绩说明会于2025年9月19日通过全景网以网络远程方式召开 [2] - 会议持续时间14:00-17:00 [2] - 公司管理层参与接待 [2]
海信家电20250918
2025-09-18 14:41
**海信家电电话会议纪要关键要点总结**</think> **一 公司及行业概况** - 公司为海信家电 行业为家电制造 涵盖空调 冰洗 中央空调等产品[1] - 海外收入占比达55%-60% 利润率高于内销 为发展重点[18] **二 财务与业绩表现** - 三季度内销预计中高个位数增长 外销因海外渠道库存正常化表现优于二季度[2][3] - 冰洗业务外销利润率显著提升 主因蒙特雷工厂减亏及海外销售结构改善[20] - 冰洗内销利润率有望逐步提升至50%左右[20] - 中央空调利润率预计稳定在16-17%[11] - 2026年资本开支预计20亿人民币 用于东盟工厂 长沙工厂及技改项目[30] **三 产品与业务动态** - 新风空调销量占比10% 收入占比20% 7-8月安装卡同比增长超50%[14][16] - 中央空调7月收入回正 外销量环比提速 但行业整体疲软[2][7] - 洗衣机业务内销外销快速增长 23年首次盈利 海外收入约30亿人民币[33] - 单元机业务进入中国区专卖店渠道 预计年底加速拓展[17] **四 市场与竞争环境** - 空调市场竞争三季度初缓和 均价环比提升 但明年内销竞争需观察国补退坡及天气影响[13][14] - 东南亚价格竞争激烈但格局较国内友好 东盟区全年收入增速目标15%以上[24][25] - 欧洲市场海信系冰箱占有率领先 美洲 中东非市场表现良好[31] **五 战略与运营措施** - 降低中央空调精装修收入占比至10% 提升二手房占比至20%以上[10] - 缩减SKU型号 聚焦单品成本竞争力 明确海信与科龙品牌定位[18][19] - 空气产业整合深化 包括研发共享 采购精简及渠道融合[17] - 外延并购方面 Gorilla品牌收入规模约百亿 利润率不低于海信白电[36][37] **六 风险与挑战** - 地缘政治影响客户订单(如俄罗斯 土耳其)[8] - 中央空调渠道库存环比下降但仍高于历史平均水位[9] - 国补退坡可能影响企业利润及价格策略[12][13] **七 其他重点信息** - 蒙特雷工厂产能利用率满产但仍减亏 预计2026年盈亏平衡[21] - 三电业务新能源收入占比30% 采取传统与新能源并进策略[22] - 加工渠道专卖店达1万家 年增1000-2000家 下沉渠道覆盖不足30%[20] - 分红比例可能提升 新股权激励计划或在明年初推出[26][29]
小米发力空调提升行业效率,但或影响盈利能力;买入美的、小米;格力评级调至中性-Xiaomi‘s AC push to enhance industry efficiency but may impact profitability; Buy Midea, Xiaomi; Gree to Neutral
2025-09-18 13:09
行业与公司 * 纪要涉及的行业是中国家用空调行业 特别是分体式空调市场[1][4][7] * 涉及的公司包括传统白电龙头美的集团 格力电器 海尔智家 海信家电以及新进入者小米集团[4][6][19] 核心观点与论据 行业竞争格局与盈利池演变 * 中国分体式空调行业是一个高度集中的市场 领先企业凭借规模经济 垂直整合和审慎的资本支出享有较高利润率 行业供需平衡 2019-24年行业利润池(以制造商净利润衡量)以8%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行业收入复合年增长率为4%) 从220亿元人民币/31亿美元增至320亿元人民币/45亿美元[7][18] * 小米重新进入空调市场加剧了竞争 其竞争本质是围绕从供应链/制造到分销网络的整个产业价值链的整体效率[4][37] * 竞争将导致行业效率提升和潜在利润池萎缩 一方面 竞争将促使市场份额进一步向更高效 适应性更强的玩家集中(即美的 海尔和小米) 另一方面 潜在的降价可能给行业利润池带来压力[4][46] 各公司竞争优劣势与战略应对 * 传统白电龙头在供应链/制造效率方面建立了高壁垒(表现为更高的毛利率) 得益于规模经济 垂直整合以及对自动化/数字化的持续投资[38] * 小米的竞争优势在于分销效率以及生态系统/技术赋能 其主要通过线上销售(分销层级少于线下) 并受益于现有的庞大用户基础(客户获取成本较低) 小米已宣布计划以轻资产模式扩大线下新零售小米之家门店覆盖(截至2025年6月为1.7万家门店)[38] * 美的被视为最具韧性的玩家 有望进一步获得份额 因其拥有全球领先的制造优势以及通过简化分销网络 整合仓储/物流功能等持续提升分销效率 其"T+3"策略使公司能迅速响应竞争[45] * 格力电器预计将受到最大的利润影响 因其更依赖国内分体空调市场(2024年格力收入/利润的51%/56% vs 美的21%/29% 海尔9%/6% 海信13%/4%) 产品价格溢价最高(较行业平均高29%) 且对捍卫份额的价格/产品反应较不积极[4][47] * 海尔和海信目前是二级玩家 市场份额和利润率低于美的和格力 但海尔在供应链垂直整合方面进展更多 因此更积极地推出具有价格竞争力的产品 海信则更保守以保持盈利能力 两家公司来自国内分体空调的利润占比较低 受影响相对有限[47] * 看好小米在中国空调市场的份额增长潜力 受其生态系统/智能技术赋能 扩张的线下新零售网络以及专注于提供高性价比产品驱动 白电被视为小米"人车家"生态系统的关键收入和利润驱动因素之一 预计2025-27年白电将贡献小米AIoT收入的20%-25%[47] 情景分析与盈利影响 * 构建了四种情景来说明对行业利润池和覆盖公司收入/利润的潜在影响[4][50] * 在基本情景中 预计行业利润将较2024年下降6% 格力承受最大的利润影响 而美的能实现温和的利润增长[50][53] * 在情景1(小米超高效率策略)中 行业总利润将下降18% 格力/美的/海尔/海信的总利润分别较2024年下降10%/3%/3%/6%[54] * 还构建了情景2(行业结构升级)和情景3(小米份额流失)以说明不同可能性[55] 投资评级与盈利预测调整 * 维持对美的集团 海尔智家 海信家电和小米集团的买入评级 但将格力电器 downgrade至中性评级 因其增长前景因需求疲软和竞争加剧而恶化 但股息收益率(2025年预计为7%)可能提供估值支撑[6][68] * 相应调整覆盖的白电公司盈利预测 幅度为+3%至-15%(格力为-9%至-15%) 以反映2025年第二季度业绩以及更新的2026-27年中国空调收入/利润率假设[6] 其他重要内容 市场数据与份额变化 * 在线市场份额数据显示 小米的份额从2023年1月的7%快速增长至2024年12月的15% 但在美的/海尔/海信于2025年改变产品策略后趋于平稳 而格力的份额从2024年12月的18%略微下降至2025年6月的17%[21][22] * 小米最初通过增强入门级产品供应来迅速获得份额 其在线销售中价格低于3000元的产品占比为75%/66%(2023/24年) 远高于行业的42%/39%[21] * 美的 海尔和海信通过其大众市场品牌(华凌/Leader/科龙)重新设计了入门级产品 并推出了价格相当甚至更低的新产品[22] 单位经济效益分析 * 传统玩家(格力 美的 海尔 海信)在2024年的国内分体空调毛利率和净利率显著高于二级玩家和小米[11][12] * 传统玩家的品牌利润有所改善 得益于分销渠道的效率提升 费用投资以及产品结构改善[33] 风险因素 * 关键风险包括白电需求差于预期 原材料成本上升 渠道库存较高以及多元化进展不及预期等[75][76][77][78]
海信家电(000921) - 北京德和衡律师事务所关于海信家电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第二次临时股东会的法律意见书

2025-09-18 10:15
股东会信息 - 公司2025年第二次临时股东会于9月18日15点在青岛海信国际中心召开[5] - 472名股东及代表参会,代表股份598,585,662股,占比43.22%[6] 议案表决 - 《选举方雪玉为执行董事及定薪议案》同意596,225,371股,占比99.61%获通过[9][10]
海信家电(000921) - 2025年第二次临时股东会决议公告

2025-09-18 10:15
会议信息 - 现场会议于2025年9月18日下午3:00召开,网络投票时间为9:15 - 15:00[4] 股东出席情况 - 出席会议股东(代理人)472人,代表股份598,585,662股,占比43.22%[4] - 出席现场3人,代表股份573,741,392股,占比41.43%[5] - 参加网络投票469人,代表股份24,844,270股,占比1.79%[5] 议案审议情况 - 《选举方雪玉为执行董事及定薪酬议案》赞成596,225,371股,占99.61%[6] - 反对2,177,219股,占0.36%,弃权183,072股,占0.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