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铃汽车(000550)

搜索文档
商用车板块9月24日跌0.25%,汉马科技领跌,主力资金净流入1.95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9-24 08:39
板块整体表现 - 商用车板块整体下跌0.25% 但跑输大盘 上证指数上涨0.83% 深证成指上涨1.8% [1] - 板块内个股表现分化 10只个股上涨 4只个股下跌 [1][2] - 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入1.95亿元 游资资金净流出1.17亿元 散户资金净流出7741.77万元 [2] 领涨个股表现 - 江铃汽车涨幅最大达5.11% 收盘价21.60元 成交额4.86亿元 [1] - 中国重汽上涨3.91% 收盘价17.55元 成交额4.47亿元 [1] - 江淮汽车上涨2.38% 收盘价51.26元 成交额35.47亿元 为板块最高 [1] 领跌个股表现 - 汉马科技领跌4.43% 收盘价7.99元 成交额9.97亿元 [2] - 宇通客车下跌0.91% 收盘价29.51元 成交额4.50亿元 [2] - 金龙汽车微跌0.17% 收盘价11.54元 成交额2.26亿元 [2] 资金流向分析 - 江淮汽车主力资金净流入2.78亿元 净占比7.83% 居板块首位 [3] - 中国重汽主力净流入2317.86万元 净占比5.18% 游资净流出1373.06万元 [3] - 中集车辆主力净流入673.80万元 净占比9.37% 为个股最高净占比 [3] - 曙光股份主力净流出327.03万元 净占比-5.18% 为个股最差表现 [3]
福特在华渠道“二合一”,如何“收编”福特纵横成关键
经济观察网· 2025-09-24 04:33
公司战略调整 - 福特中国于9月23日在上海设立全资子公司福特汽车销售服务(上海)有限公司 全面管理福特品牌乘用车和皮卡车型在中国市场的营销、销售和服务业务 新公司将于10月1日正式运营[2] - 陈晓波加入福特中国担任福特销售服务公司总裁 曾担任长安福特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兼营销中心总经理、长安福特全国销售服务机构执行副总裁等职位[2] - 福特销售服务公司成立意味着此前传闻的"两个福特渠道合并"尘埃落地 未来将统一销售长安福特、福特进口车以及江铃福特乘用车、皮卡车型[3] - 福特全顺仍由江铃汽车渠道销售 代表车型包括长安福特的锐界、探险者 江铃福特的领睿、福特烈马、游骑侠 以及进口福特的F-150猛禽等[3] - 此次在华渠道整合是福特汽车在华战略收缩的标志 更符合福特汽车首席执行官吉姆·法利2023年5月提出的减少在中国市场投资、更精简、更专注于高回报业务的战略调整[5] 合资公司合作与财务 - 江铃汽车销售有限公司和福特销售服务公司签署《江铃国产福特整车分销服务合同》 委托福特销售服务公司分销其生产的福特品牌乘用车和福特品牌皮卡[2] - 江铃福特科技公司于2021年由江铃汽车和福特汽车合资成立 江铃汽车出资1.02亿元人民币持有51%股份 福特汽车出资0.98亿元人民币持有49%股份[3] - 江铃汽车和福特汽车约定继续向江铃福特科技公司增资 江铃汽车以债转股方式出资12.6378亿元 福特汽车以现金出资12.1422亿元 福特汽车的增资款将用于清偿江铃福特科技公司的负债[3] - 江铃福特科技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处于亏损状态 2022年至2024年营收分别为1.24亿元、6.43亿元、53.23亿元 净亏损分别为1.06亿元、8.39亿元、6.77亿元 三年累计亏损约16.22亿元[4] - 截至2024年上半年 江铃福特科技公司的总资产约8.75亿元 净资产约-14.21亿元[4] 销售渠道整合 - 福特汽车在中国有两个合资公司 分别是2001年与长安汽车合资成立的长安福特 以及1997年和江铃汽车合资成立的江铃福特 两家合资公司都有独立的销售渠道[2] - 渠道整合完成后 福特销售服务公司将拥有江铃福特110多家4S店和长安福特270多家4S店 同时对所有4S店的形象进行统一整改[5] - 目前江铃福特4S店展厅里福特纵横的越野产品和江铃福特的领裕、领睿等家用车型共同展示 未来经销商端门店布置、展示和形象都会统一到福特纵横的模式[6] - 长安福特的乘用车属性和江铃福特的皮卡、越野属性如何融合和平衡是非常重要的问题[6] 全球业务表现 - 2024年福特全球销量为390万辆 同比下滑11.6%[5] - 福特汽车处于"退守"状态 2021年关闭其在巴西的三座工厂以及印度工厂 2024年3月福特德国萨尔路易斯工厂宣布福克斯生产线将于11月永久关闭 9月确认将于2026年1月起把德国科隆电动车工厂由两班制调整为单班制并计划裁减最多1000人[5] 历史尝试与品牌运营 - 此次在华渠道整合不是福特汽车的第一次尝试 2018年曾成立全国销售服务机构试图统一长安福特、江铃福特和福特进口车销售渠道 但由于江铃福特方面的反对以失败告终[5] - 江铃福特科技公司于2023年8月成都车展发布全新渠道品牌福特纵横 业务分为车型产品、汽车改装和用户运营三大部分 采用轻资产运营模式专注于服务中国户外越野爱好者群体[4] - 2024年福特烈马占福特纵横销量的50% 旗下车型包括福特F-150猛禽、游骑侠、福特烈马[4]
江铃汽车宣布渠道资源战略性调整:江铃福特、长安福特共用
证券时报网· 2025-09-24 04:19
核心战略调整 - 公司委托福特汽车销售服务(上海)有限公司为福特品牌乘用车和皮卡产品提供中国市场全面分销服务 [2] - 公司与福特共同向江铃福特汽车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增资用于清偿负债 [2] - 此次调整源于福特全新品牌战略升级及渠道资源战略性创新总体规划 [2] 渠道整合与网络扩张 - 销售渠道由原有100多家扩充至300多家 最大化覆盖不同细分市场和多场景客户需求 [3] - 实现长安福特与江铃福特产品在同一经销店销售 服务统一标准 [3] - 为用户提供更广泛、更便捷、更一致的销售和售后服务体验 [3] 运营效率与资源优化 - 由福特全资销售服务公司实施统一营销和渠道管理 显著提升网络协同效率和市场渗透 [2] - 有效提升经销商运营效率和盈利能力 [2] - 增资举措为江铃福特(上海)平稳过渡及有序收尾奠定基础 全面保障相关方合法权益 [3] 品牌与市场战略 - 深化"更福特、更中国"战略 整合优势资源打造高效、强大、以客户为中心的福特品牌网络体系 [2] - 提升福特品牌形象 为中国消费者提供一站式销售和服务体验 [2] - 通过资源整合和创新投入释放增长潜能 开拓更广阔市场空间 [3] 业务发展重点 - 持续夯实轻型商用车核心竞争力 扩大乘用车销售规模 [3] - 大幅提升出口业务成长 推动整体经营业绩稳健增长 [3] - 与福特持续深化合作 加速全系产品电动化进程和智能化布局 [4]
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决议公告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2025-09-24 04:17
董事会决议与关联交易 - 董事会于2025年9月22日以书面会议形式召开 应出席董事9人 实到9人 关联董事吴胜波、Ryan Anderson、熊春英在表决中回避[3][4] - 批准《江铃国产福特整车分销服务合同》 授权执行副总裁衷俊华签署[4] - 同意《关于江铃福特汽车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合资及股东协议的修订和重述(2025年)》 需提交股东会批准[4] 关联交易基本情况 - 委托福特汽车销售服务(上海)有限公司提供全面分销服务 涵盖福特品牌乘用车和皮卡[7][17] - 公司与福特按持股比例向江铃福特(上海)增资 公司以债转股出资126,378万元 福特以现金出资121,422万元 用于清偿负债 增资后持股比例保持51%[7][31] - 福特持有公司32%股权 为第二大股东 交易构成关联交易[8] 分销服务合同细节 - 分销服务涵盖国产福特乘用车、皮卡及相关零部件、附件和衍生售后产品[17] - 福特汽车销售服务(上海)有限公司负责统一营销和渠道管理 江铃汽车销售有限公司负责批售产品和支付分销服务费[17] - 年度分销服务费用预计约人民币2.5亿元至3亿元[19] - 服务费通过成本核算、报价和谈判确定[20] 增资交易细节 - 江铃福特(上海)注册资本2亿元 增资后投资总额和注册资本均为26.78亿元 公司出资13.6578亿元(51%) 福特出资13.1222亿元(49%)[25][31] - 公司已缴出资1.02亿元 福特已缴0.98亿元 剩余部分五年内实缴 公司以7.55亿元债转股 福特以7.25亿元现金于2025年12月31日前缴足[32] - 江铃福特(上海)截至2025年6月30日总负债22.96亿元 其中对江铃汽车债务14.7亿元[27] - 增资用于清偿负债 对公司利润总额无影响[33] 交易目的与影响 - 战略升级经销商网络 统一营销和渠道管理 简化运营 消除冗余 扩大销售及售后服务覆盖面[33] - 提升福特品牌乘用车和皮卡销量[33] - 自年初至上月末 公司与福特累计关联交易金额约人民币2.1亿元[34] 交易审批程序 - 交易经独立董事专门会议2025年第二次会议审议通过[9][36] - 增资金额超过公司上年末经审计净资产的5% 需提交股东大会批准[10] - 交易不构成重大资产重组[11]
高伟达目标价涨幅近100%;江铃汽车评级被调低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3 19:26
根据提供的文档内容,以下是详细的研读总结: 券商评级与目标价 - 9月22日券商共发布7次目标价,按最新收盘价计算,目标涨幅排名前三的公司是高伟达98.76%、上汽集团37.72%、海天味业27.18% [2] - 高伟达属于软件开发行业,东吴证券给予买入评级,目标价51.50元 [2][3] - 上汽集团属于乘用车行业,东方证券给予买入评级,目标价26.25元 [2][3] - 海天味业属于调味发酵品行业,国投证券给予买入评级,目标价50.25元 [2][3] 评级调高 - 9月22日券商调高1家上市公司评级,招商证券将特变电工评级从"增持"调高至"强烈推荐" [5] - 特变电工属于电网设备行业 [6] 评级调低 - 9月22日券商调低1家上市公司评级,兴业证券将江铃汽车评级从"买入"调低至"增持" [6] - 江铃汽车属于商用车行业 [6] 首次覆盖 - 9月22日券商共给出9次首次覆盖评级 [7] - 江铃汽车获得兴业证券"增持"评级(商用车) [7][8] - 西麦食品获得山西证券"增持"评级(休闲食品) [7][8] - 高伟达获得东吴证券"买入"评级(软件开发) [7][8] - 恒鑫生活获得华福证券"持有"评级(家居用品) [7][8] - 翔楼新材获得光大证券"增持"评级(特钢) [7][8] - 其他首次覆盖公司包括灿芯股份(半导体)、香农芯创(其他电子)、欧陆通(其他电源设备)、百利天恒(化学制药) [8]
江铃汽车战略性调整渠道资源
证券日报· 2025-09-23 16:27
核心战略举措 - 委托福特汽车销售服务(上海)有限公司为国产福特品牌乘用车及皮卡产品提供中国市场全面分销服务 [1] - 与福特共同向江铃福特(上海)增资24.78亿元(江铃以债转股出资12.64亿元,福特现金出资12.14亿元)用于清偿负债 [4] - 增资后江铃福特(上海)注册资本从2亿元增至26.78亿元,股权结构保持江铃51%与福特49%不变 [4] 渠道整合规划 - 销售渠道从100多家扩展至300家以上,实现长安福特与江铃福特渠道整合 [2] - 整合后渠道由福特上海销售公司统一管理,覆盖国产乘用车、皮卡及进口车型 [3] - 经销商将获得跨体系产品授权(江铃经销商可售长安产品,反之亦然) [3] - 门店形象将逐步升级为"福特纵横"统一标准,整合工作已于9月启动 [3] 运营管理机制 - 福特上海销售公司负责营销、销售、售后及经销商网络管理 [3] - 江铃汽车保留车辆定价权与营销预算审批权,并对销售公司设定销量利润考核目标 [3] - 海外出口业务由江铃自主运营,不纳入本次渠道整合范围 [7] 财务结构调整 - 江铃福特(上海)截至6月30日总资产8.75亿元,总负债22.96亿元,其中对江铃债务14.7亿元 [4] - 增资资金全额用于清偿负债,债务处理完毕后将对该公司进行清算 [4] 产品与技术布局 - 智趣烈马作为智能化电动化首款落地产品,搭载智能网联技术与电动化动力系统 [6] - 福特持续提供发动机等核心技术,江铃负责本土化落地与技术协同 [6] - 未来将加速全系产品电动化进程和智能化布局,深化产品创新与技术研发 [7] 战略合作背景 - 福特自1995年持有江铃32%股份,1997年推出全顺商用车标杆产品 [5] - 2021年成立新合资公司重点布局SUV与皮卡市场(撼路者、游骑侠Ranger等) [5] - 本次整合被视作应对新能源与智能化行业变革的关键战略举措 [6]
福特中国的“撤退戏法”
经济观察网· 2025-09-23 15:01
公司战略调整 - 江铃汽车将福特品牌乘用车和皮卡分销权移交福特全资销售服务公司 年度分销服务费用预计2.5亿至3亿元[2] - 江铃与福特共同增资江铃福特(上海)24.78亿元 其中江铃以债转股出资12.6378亿元 福特现金出资12.1422亿元 增资后股权结构维持江铃51%与福特49%[2] - 此次动作被业内视为被动整合 渠道统一实质是外方将权力和利润收回全资公司[2] 渠道整合历程 - 福特2018年曾尝试整合进口车与江铃福特乘用车渠道 因利益分配矛盾及经销商抵触而流产[3] - 江铃福特自建FamilySpace体验店和"福特纵横"渠道 导致体系分散化[3] - 林肯中国直营模式未能稳固市场 Mustang Mach-E独立直营渠道因销量不振被放弃[3] 市场表现与转型困境 - 福特在华销量从2016年近百万辆下滑至2019年不足20万辆[3] - 2024年依靠出口增长实现七年来首次盈利 但国内市场未改善[3] - 电动车型缺乏竞争力 插混产品渠道错配 新能源转型明显落后[3] 战略收缩趋势 - 渠道统一被视为福特在华战略收缩标志 逐步转向轻资产运营模式[3] - 通过减少生产与研发投入 以最小成本维持市场份额 与全球退守趋势一致[3] - 缺乏新产品和技术路线支撑 轻资产运营实质是体面撤退[4][5]
10月1日正式运营!福特中国在上海成立新公司,统一销售与服务渠道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3 13:57
营销渠道整合 - 福特中国成立全资子公司福特汽车销售服务(上海)有限公司 统一管理江铃福特和长安福特乘用车及皮卡营销渠道 [1][4] - 整合后销售网络覆盖300家以上渠道 其中江铃福特原有约110家 长安福特原有约270家 [8] - 新渠道将同时销售两家主机厂产品 包括江铃福特乘用车和皮卡 长安福特车型及福特进口皮卡 [4][8] 组织架构与运营规划 - 陈晓波担任新销售公司总裁 曾任职长安福特新能源科技副总裁及销售机构执行副总裁 [5] - 新公司预计2025年10月1日正式运营 直接向福特中国及国际市场集团CEO吴胜波汇报 [4][5] - 渠道整合旨在强化品牌形象 提升经销商运营效率和盈利能力 [8] 江铃福特业务调整 - 江铃汽车与福特按原持股比例向江铃福特汽车科技公司增资 江铃以债转股出资12.64亿元 福特现金出资12.14亿元用于清偿负债 [9] - 增资后江铃持股比例保持51% 后续将对该公司进行清算 [9][10] - 公司强调并非完全退出销售环节 将与新公司共担销售拓展责任并制定考核目标 [10] 产品与战略布局 - 江铃福特乘用车销量持续增长 2022年3.8万辆→2023年4.3万辆→2024年近5万辆 [9] - 首款智能电动化产品"智趣烈马"将通过整合渠道销售 [10] - 未来渠道统一采用"福特纵横"生态名称 打造户外休闲生活方式体系 [11]
江铃汽车回应江铃福特销售渠道整合调整:强化“一个福特”品牌认知
中证网· 2025-09-23 13:01
销售渠道整合 - 江铃汽车委托福特汽车销售服务(上海)有限公司为江铃生产的福特品牌乘用车和皮卡提供全面分销服务 [1] - 整合由福特中国牵头 整合江铃福特与长安福特现有乘用车销售渠道资源 整合后渠道由福特汽车销售服务(上海)有限公司统一管理 [1] - 整合后销售渠道将同时销售江铃福特、长安福特及福特进口车型 江铃福特销售门店从110家扩大至300多家 [1] 公司运营结构 - 江铃福特与长安福特仍作为两家独立合资公司运营 整合核心在于销售渠道资源统一 [1] - 福特汽车销售服务(上海)有限公司负责福特中国营销服务管理、营销方案策划、经销商管理及承接两家合资公司董事会销量目标 [2] - 销售渠道整合计划于今年10月份启动 [2] 资本运作 - 江铃汽车与福特汽车按原有持股比例共同向控股子公司江铃福特汽车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增资 [2] - 江铃汽车以债转股方式出资12.64亿元 福特以现金出资12.14亿元 用于清偿子公司负债 [2] - 增资完成后江铃汽车持有子公司51%股权 持股比例保持不变 福特持有江铃汽车32%股权 [2] 战略意义 - 销售渠道调整源于福特全新品牌战略升级及渠道资源战略性创新总体规划 [2] - 通过福特全资销售服务公司实施统一营销和渠道管理 将提升网络协同效率、扩大市场渗透、提升福特品牌形象 [2] - 此次整合标志着福特品牌在中国进入"一站式销售"时代 [1]
江铃福特/长安福特合并谣言尘埃落定!江铃发布公告这样说……| 头条
第一商用车网· 2025-09-23 12:47
渠道整合战略 - 江铃汽车与福特汽车销售服务公司签署分销服务合同 江铃国产福特品牌乘用车和皮卡将由福特全资子公司提供全面分销服务[3] - 福特在华近400家线下渠道完成整合 包含江铃福特110余家和长安福特270余家门店 统一升级为福特纵横体系[5] - 整合后渠道同时销售三方产品 包括江铃福特/长安福特国产车型及福特进口乘用车与皮卡[1][5][7] 品牌运营优化 - 福特汽车销售服务(上海)有限公司作为全资子公司 统一管理福特品牌在华乘用车与皮卡的营销/销售/服务业务[7] - 渠道整合旨在提升资源利用效率和消费者体验 非以盈利为主要目的[7] - 消费者将面对统一福特品牌形象 无需区分江铃福特或长安福特渠道[7] 资本运作部署 - 江铃汽车与福特汽车按原持股比例共同增资控股子公司江铃福特(上海) 其中江铃以债转股方式出资12.6378亿元 福特现金出资12.1422亿元[9] - 增资主要用于清偿子公司负债 为江铃福特(上海)的平稳过渡及有序清算奠定基础[10] - 该举措是福特整体品牌战略的关键部署 同时优化江铃汽车资源配置和运营效率[10] 战略影响 - 渠道整合实现1+1>2效应 江铃福特皮卡等产品线获得渠道规模显著扩大[5] - 统一销售网络覆盖 Ranger/锐界/探险者/进口F150猛禽等全系产品 提升车型展示与销售机会[5] - 原独立运作的江铃福特与长安福特销售服务体系升级为一体化网络 终结市场合并传言[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