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派林生物(000403)
icon
搜索文档
天坛生物拟放弃收购派林生物商业机会
智通财经· 2025-08-04 09:20
公司业务决策 - 天坛生物控股股东中国生物通知公司关于收购派林生物21.03%股份的商业机会[1] - 派林生物主营业务为血液制品研究开发生产和销售 与天坛生物构成同业竞争[1] - 公司经审慎分析研判后决定放弃收购该商业机会[1] 控股股东行动 - 中国生物将根据整体发展战略实施对派林生物21.03%股份的收购[1] - 中国生物完成收购后将就新增同业竞争问题提出解决时限和基本路径的进一步承诺[1] - 中国生物已履行2017年避免同业竞争承诺函义务 不存在违反承诺情形[1] 信息披露安排 - 公司将在收到中国生物相关承诺文件后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1] - 中国生物已根据前次承诺函及时向公司书面告知商业机会[1]
天坛生物:放弃收购派林生物商业机会
证券时报网· 2025-08-04 09:16
公司重大事项 - 天坛生物控股股东中国生物通知公司关于收购派林生物21.03%股份的商业机会 [1] - 派林生物主营业务为血液制品研发与生产 与天坛生物构成同业竞争 [1] - 公司经审慎研判后决定放弃收购该商业机会 [1] 同业竞争处理 - 中国生物基于2017年出具的避免同业竞争承诺函通知公司该商业机会 [1] - 中国生物将自行实施对派林生物21.03%股份的收购 [1] - 中国生物完成收购后将就新增同业竞争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和时限承诺 [1]
A股生物制品板块短线拉升,天坛生物涨停,万泽股份此前封板,艾迪药业、智飞生物、博雅生物、博晖创新、派林生物等跟涨。消息面上,中国疾控中心艾防中心等团队完成我国首个复制型天坛痘苗载体艾滋病疫苗I期临床试验。
快讯· 2025-08-04 06:04
市场表现 - A股生物制品板块短线拉升 天坛生物涨停 万泽股份此前封板 艾迪药业 智飞生物 博雅生物 博晖创新 派林生物等跟涨 [1] 行业动态 - 中国疾控中心艾防中心等团队完成我国首个复制型天坛痘苗载体艾滋病疫苗I期临床试验 [1]
生物制品板块短线拉升,天坛生物涨停
新浪财经· 2025-08-04 06:01
生物制品板块市场表现 - 生物制品板块出现短线拉升行情 [1] - 天坛生物涨停成为板块领涨个股 [1] - 万泽股份早于天坛生物实现封板 [1] - 艾迪药业 智飞生物 博雅生物 博晖创新 派林生物等公司股价跟随上涨 [1]
生物制品上市公司董秘PK:上海莱士刘峥年薪325.65万元行业第一 已在公司任职15年
新浪证券· 2025-08-01 05:24
行业薪酬与结构 - A股上市公司董秘薪酬总额达40.86亿元 平均年薪75.43万元 [1] - 生物制品行业董秘平均年薪101万元 其中年薪超百万董秘占比21%(1144人) [1][5] - 生物制品行业董秘薪酬分布:50万以下占比15%(8人) 50-100万占比41%(22人) 100-200万占比38%(20人) 200-300万占比4%(2人) 300万以上占比2%(1人) [5] 高管个人特征 - 董秘年龄集中分布于40-50岁(占比61%) 30岁以下仅占6% 最年轻董秘28岁 [1] - 董秘学历以硕士为主(占比52%) 本科占比44% 博士与大专各占2% [3] - 最高薪董秘年薪325.65万元(上海莱士刘峥) 最低薪董秘年薪23.9万元(华兰疫苗路珂) [7] 投资者关系活动 - 生物制品公司投资者接待频次差异显著:年接待少于10次的公司占比43%(23家) 超300次的公司占比13%(7家) [7] - 年接待投资者超1000次的公司仅1家(占比2%) [7] - 博晖创新年接待投资者1500次居首 其董秘年薪120.12万元 [9]
生物制品上市公司董秘PK:辽宁成大邱闯成为业内唯一博士董秘 今年5月刚刚上任
新浪证券· 2025-08-01 05:24
行业薪酬概况 - A股上市公司董秘薪酬合计40.86亿元 平均年薪75.43万元[1] - 生物制品行业董秘平均年薪101万元 显著高于A股整体水平[5] - 1144位董秘年薪超百万 占A股董秘总数比例超21%[1] 薪酬分布结构 - 生物制品行业董秘年薪50万以下占比15% 50-100万占比41% 100-200万占比38%[5] - 年薪200-300万董秘占比4% 300万以上董秘占比2%[5] - 最高薪董秘年薪325.65万元 最低薪董秘年薪23.9万元[7] 薪酬排名情况 - 年薪前五董秘分别来自上海莱士325.65万元 神州细胞253.45万元 荣昌生物228.09万元 派林生物192.65万元 凯因科技189万元[7] - 年薪后五董秘分别来自华兰疫苗23.9万元 ST四环33.34万元 康乐卫士38.32万元 赛升药业39.48万元 近岸蛋白46.08万元[7] 年龄分布特征 - 40-50岁董秘占比61% 构成市场中坚力量[1] - 50岁以上董秘占比15% 30-40岁董秘占比18%[1] - 30岁以下董秘占比6% 最年轻董秘28岁[1] 学历构成分析 - 硕士学历董秘占比52% 本科学历占比44%[3] - 硕士及以上学历董秘占比超过半数[3] - 博士学历董秘仅1人 专科学历董秘仅1人[3] 投资者关系活动 - 年接待投资者小于10次公司占比43% 10-100次占比20% 100-300次占比22%[7] - 300-1000次接待量公司占比13% 超1000次公司占比2%[7] - 接待次数前五公司分别为博晖创新1500次 金迪克777次 近岸蛋白681次 赛伦生物549次 康华生物504次[9] 任职年限分析 - 高薪董秘任职年限差异显著 最长15年 最短不足1年[7] - 低薪董秘任职年限分布不均 从不满1年至14年不等[7]
生物制品上市公司董秘PK:康乐卫士任恩奇为行业最年轻董秘 任职已满1年年薪38.32万元
新浪证券· 2025-08-01 05:20
董秘薪酬与行业分布 - 2024年A股上市公司董秘薪酬合计达40.86亿元,平均年薪75.43万元 [1] - 生物制品行业董秘年薪平均值为101万元,高于A股平均水平 [5] - 1144位董秘年薪超百万,占比超21% [1] 董秘年龄与学历结构 - 40岁-50岁董秘占比61%,50岁以上占比15%,30岁-40岁占比18%,30岁以下占比6% [1] - 最年轻董秘为28岁的康乐卫士任恩奇 [1] - 硕士及以上学历董秘占比54%(硕士52%,博士2%),本科学历占比44%,大专学历占比2% [3] - 唯一博士学历董秘为辽宁成大邱闯,唯一大专学历董秘为无锡晶海陈向红 [3] 生物制品行业董秘薪酬细分 - 年薪50万以下董秘占比15%(8人),50万-100万占比41%(22人),100万-200万占比38%(20人),200万-300万占比4%(2人),300万以上占比2%(1人) [5] - 年薪前五董秘:上海莱士刘峥(325.65万元)、神州细胞唐黎明(253.45万元)、荣昌生物温庆凯(228.09万元)、派林生物赵玉林(192.65万元)、凯因科技王湛(189万元) [7] - 年薪最低五董秘:华兰疫苗路珂(23.9万元)、*ST四环周扬(33.34万元)、康乐卫士任恩奇(38.32万元)、赛升药业王雪峰(39.48万元)、近岸蛋白王笃强(46.08万元) [7] 投资者接待频率 - 生物制品公司年接待投资者次数:小于10次占比43%(23家),10-100次占比20%(11家),100-300次占比22%(12家),300-1000次占比13%(7家),超1000次占比2%(1家) [7] - 接待次数前五公司:博晖创新(1500次)、金迪克(777次)、近岸蛋白(681次)、赛伦生物(549次)、康华生物(504次) [9] - 高接待量公司董秘薪酬:博晖创新董海锋120.12万元,金迪克周进85.71万元,近岸蛋白王笃强46.08万元,赛伦生物成琼75.44万元,康华生物吴文年117.91万元 [9]
派林生物: 关于部分募集资金专户完成销户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7-10 16:22
公司募集资金基本情况 - 公司获证监会批准非公开发行A股191,595,895股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不超过16亿元[1] - 实际非公开发行48,004,800股A股 每股面值1元 发行价33.33元 募集资金总额15.99亿元[1] - 截至2021年2月3日实际募集资金15.77亿元 扣除发行费用2475.8万元后净额15.75亿元[1] - 发行费用中包含可抵扣进项税额120.96万元 冲减资本公积[1] - 募集资金已全部存入专项账户 并建立三方监管协议[1] 募集资金管理机制 - 公司制定《募集资金管理制度》 依据《公司法》《证券法》及深交所相关规定[2] - 2021年2月起陆续与五家银行签署三方/四方/五方监管协议 覆盖母公司及子公司账户[3] - 监管协议明确各方权利义务 与深交所范本无重大差异 执行情况良好[3] 募集资金使用进展 - 募投项目"单采血浆站新建及迁建""信息化建设""补充流动资金及偿债"已完成[4] - 将部分账户余额404.96万元转入其他专项账户后 注销13个已完成项目的专户[4][5] - 销户涉及中国银行 民生银行 浦发银行等多家金融机构的分支机构[5]
派林生物(000403) - 关于部分募集资金专户完成销户的公告
2025-07-10 09:30
募集资金情况 - 公司非公开发行48,004,800股A股,每股33.33元,募资1,599,999,984元[2] - 扣除承销费等后专户资金1,577,739,984元[2] - 募资净额1,575,241,979.20元[2] 费用及账户管理 - 2021年4月部分发行费用进项税额1,209,622.64元可抵扣[2] - 2 - 4月公司及子公司签募集资金监管协议[6] - 部分专户余额404.96万元转入其他专户[7] - 办理部分专户销户,对应监管协议终止[7]
中国血制品必将出现一个巨头
36氪· 2025-06-30 06:28
行业整合与竞争格局 - 中国血制品行业近五年发生多起重大并购,包括华润48亿元收购博雅生物、海尔125亿元控股上海莱士、天坛生物13亿元吞并中原瑞德等,行业进入深度整合时代 [1] - 行业形成国药系、海尔系、华润系与华兰生物四大阵营鼎立格局,2024年前四名企业合计采浆量超7300吨,占全国总量近60% [2][4] - 行业集中度从2019年前五名不足50%提升至2024年超70%,马太效应显著 [4] 政策与资源壁垒 - 2001年起国家暂停新批血制品企业许可,2012年浆站审批政策收紧,全国血制品企业锐减至2021年的28家 [2] - 牌照与浆站双重稀缺性迫使企业通过并购扩张,国资与民营资本围绕血浆资源展开激烈争夺 [2] - 2024年正常经营的血制品企业不足30家,超半数因缺乏新浆站资质陷入发展困局 [4] 企业资源与规模效应 - 国药系拥有154个浆站,2025年采浆量突破4000吨占全国40%,天坛生物2024年采浆量2781吨(同比+15%) [3] - 海尔系控股上海莱士后浆站增至53个,采浆量近1800吨 [3] - 华润系采浆量从467吨提升至630吨,计划整合丹霞生物17个浆站 [3] - 华兰生物2024年采浆量1586.37吨,单站效率行业第一 [4] 技术升级与产品结构 - 国内血制品市场规模2023年突破600亿元,但需求缺口达4000吨 [5] - 我国白蛋白人均使用量不足美加日的1/5,免疫球蛋白不足1/4,凝血因子不足1/50 [6] - 国际企业可从血浆提取22种产品,国内龙头上海莱士仅能生产12种 [6] - 天坛生物拥有14个血制品品种,中小企业平均仅5-6个 [5] 研发与重组技术突破 - 华润通过收购绿十字中国获得重组VIII因子技术,切入百亿级血友病市场 [8] - 华兰生物2024年研发费用3.33亿元(同比+18.63%),重组人凝血因子VIII进入临床 [8] - 天坛生物2025年提交两款重磅产品上市申请,包括国内首个皮下注射人免疫球蛋白 [10] - 上海莱士推进重组人凝血因子Ⅶa临床,整合南岳生物凝血因子生产线 [10] 未来发展趋势 - 行业将从"血浆驱动"转向"资源+研发"双轨战略 [9] - 政策向"研发能力强、血浆综合利用率高"的企业倾斜 [8] - 未来三年剩余优质标的将被瓜分,可能复刻全球寡头垄断格局 [4] - 中国或将诞生首家跻身全球TOP5的血制品超级巨头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