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赛电池(000049)

搜索文档
德赛电池(000049) - 半年报监事会决议公告
2025-08-25 10:15
会议信息 - 公司第十一届监事会第五次会议通知8月12日发出,8月22日召开[2] - 公司实有监事3人,实际出席会议3人[2] 审议事项 - 《2025年半年度报告》及其摘要审议通过[3] - 《关于2025年半年度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议案》审议通过[3][4]
德赛电池(000049) - 2025 Q2 - 季度财报
2025-08-25 10:15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公司营业收入97.6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32%[2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9754.53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9.36%[20] - 基本每股收益0.2536元/股,同比下降9.36%[20]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48%,同比下降0.21个百分点[20]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合并营业收入97.62亿元,同比增长9.32%[4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0.98亿元,同比下降9.36%[42]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9.32%至97.62亿元,其中境外收入增长19.64%至62.81亿元[46] - 营业总收入从上年同期89.30亿元增至本期97.62亿元,增长8.32亿元(9.32%)[134] - 净利润从上年同期5412.82万元降至本期3519.14万元,减少1893.68万元(34.98%)[134]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从上年同期1.08亿元降至本期9754.53万元,减少1006.75万元(9.35%)[134] - 基本每股收益从上年同期0.2798元降至本期0.2536元,下降9.36%[134]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0.5%至160.12亿元,上年同期为132.90亿元[136] - 净利润同比下降92.9%至4.94亿元,上年同期为69.83亿元[136] - 投资收益同比下降89.4%至0.71亿元,上年同期为6.71亿元[136] - 利息收入同比下降37.7%至0.82亿元,上年同期为1.31亿元[136] - 所得税费用同比下降49.9%至0.17亿元,上年同期为0.33亿元[136]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9754.53万元[145] - 综合收益总额为2449.81万元[145] - 少数股东权益亏损6330.33万元[145]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研发费用从上年同期3.88亿元增至本期4.60亿元,增长7287万元(18.80%)[134] 各条业务线表现 - 智能手机类电池业务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5.66%[42] - 智能穿戴类设备电池业务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6.97%[42] - 笔记本和平板电脑电池业务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8.62%[42] - 电动工具、智能家居和出行类业务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7.23%[42] - 智能手机类产品收入同比增长15.66%至31.17亿元,占总收入比重提升至31.93%[46][48] - 智能穿戴类产品收入同比增长26.97%至11.43亿元,毛利率提升2.75个百分点至10.71%[46][48] - 储能产品类收入仅增长6.17%至10.47亿元,毛利率转为负值-1.78%[50] 各地区表现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9.32%至97.62亿元,其中境外收入增长19.64%至62.81亿元[46] - 公司出口销售金额为62.81亿元,占营业收入比重为64.35%[76] 现金流量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6.00亿元人民币,同比大幅增长64.72%[20]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大幅增长64.72%至6亿元,主要因应收账款回款增加[45]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改善97.31%,主要因理财产品赎回增加及购买减少[45]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长64.7%至6.00亿元,上年同期为3.64亿元[139]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改善至-0.59亿元,上年同期为-21.94亿元[139]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现金同比增长28.9%至117.28亿元[139] - 购建固定资产等支付现金同比下降13.4%至5.35亿元[139]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大幅恶化至-1135.01万元,上年同期为-78.64万元[142]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显著改善至2.90亿元,上年同期为-12.32亿元[142] - 筹资活动现金流出1.27亿元,主要用于分配股利利润及偿付利息[142] - 向股东分配利润1.27亿元[145] 资产和负债状况 - 货币资金较上年末增长54.1%至19.91亿元,占总资产比例提升4.47个百分点[53] - 应收账款减少18.3%至50.54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下降5.76个百分点[53] - 存货同比增长6.4%至23.44亿元,计提存货跌价准备1.5亿元[51][53] - 短期借款同比增长48.7%至17.64亿元,主要为补充流动资金及对冲外汇风险[55]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数为866,327,613.10元,较期初数1,334,312,556.32元下降35.1%[57] - 金融资产小计期末数为1,024,235,000.16元,较期初数1,487,219,943.38元下降31.1%[57] - 应收款项融资期末数为130,368,969.25元,较期初数138,102,308.86元下降5.6%[57] - 货币资金期末为19.91亿元人民币,较期初12.92亿元增长54.1%[129]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为8.66亿元人民币,较期初13.34亿元下降35.1%[129] - 应收账款期末为50.54亿元人民币,较期初61.85亿元下降18.3%[129] - 存货期末为23.44亿元人民币,较期初22.01亿元增长6.5%[129] - 短期借款期末为17.64亿元人民币,较期初11.86亿元增长48.6%[129] - 应付账款期末为47.26亿元人民币,较期初51.84亿元下降8.8%[129] - 长期借款期末为22.07亿元人民币,较期初24.08亿元下降8.4%[129] - 资产总计期末为164.99亿元人民币,较期初169.93亿元下降2.9%[129] - 负债合计期末为100.07亿元人民币,较期初104.00亿元下降3.8%[129]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期末为65.39亿元人民币,较期初65.79亿元下降0.6%[129] - 公司总资产从期初262.73亿元下降至期末250.54亿元,减少12.19亿元(4.64%)[131] - 货币资金从期初91.15万元大幅增至期末1.52亿元,增长约166倍[131] - 交易性金融资产从期初7.52亿元降至期末6.02亿元,减少1.5亿元(19.96%)[131] - 其他应收款从期初8.32亿元降至期末7.07亿元,减少1.25亿元(15.04%)[131] - 未分配利润从期初2.96亿元降至期末1.74亿元,减少1.22亿元(41.19%)[131]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同比增长74.6%至19.67亿元[139]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1.52亿元,较期初增长166倍[142] - 所有者权益合计减少1009.33万元[145] - 其他综合收益减少974.39万元[145] - 合并所有者权益总额从年初63.78亿元下降至期末63.56亿元,减少约2130万元[146]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中未分配利润减少6547万元,期末为37.84亿元[146] - 资本公积增加6170万元,增幅3.3%,从18.64亿元增至19.26亿元[146] - 其他综合收益减少909万元,下降18.6%,从4888万元降至3979万元[146] - 少数股东权益减少844万元,期末为7687万元[146] - 母公司所有者权益总额减少1220万元,期末为25.00亿元[148] - 母公司未分配利润减少1.22亿元,期末为1.74亿元[148] - 母公司本期综合收益总额为494万元[148] - 对股东分配利润1.73亿元导致合并未分配利润减少[146] - 母公司对股东分配利润1.27亿元[148] - 公司资本公积为1,771,291,470.14元[151] - 公司盈余公积为145,293,190.17元[151] - 公司未分配利润从年初240,047,610.16元减少至期末136,789,170.27元,下降43.0%[151] - 公司综合收益总额为69,828,900.41元[151] - 公司对股东分配利润173,087,340.30元[151] - 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从年初2,541,270,804.47元减少至期末2,438,012,364.58元,下降4.1%[151] 投资和项目活动 - 报告期投资额349,811,655.62元,较上年同期499,313,788.42元下降29.94%[59] - 惠州电池物联网电源高端智能制造项目累计投入1,351,510,223.47元,项目进度59.41%[61] - 储能电芯项目累计投入1,744,849,980.59元,项目进度23.26%[61] - 德赛矽镨SIP封装产业项目累计投入1,575,705,332.33元,项目进度74.21%[62] - 报告期内委托理财发生额为163,155.50万元,未到期余额86,284.66万元[111] - 银行理财产品均使用自有资金且无逾期未收回金额[111] 子公司表现 - 子公司湖南电池亏损扩大至1.77亿元,去年同期亏损1.38亿元[42] - 子公司惠州市蓝微电子有限公司净利润为13,790.83万元[71] - 子公司惠州市德赛电池有限公司净利润为9,925.10万元[71] - 子公司广东德赛矽镨技术有限公司净利润为-209.86万元[71] - 子公司湖南德赛电池有限公司净利润为-17,685.50万元[71] 担保和关联交易 - 公司对子公司惠州市德赛电池有限公司提供担保额度602,970万元,实际担保金额43,501.96万元[107] - 公司对子公司惠州市蓝微电子有限公司提供担保额度400,000万元,实际担保金额30,066.12万元[107] - 公司对子公司广东德赛矽镨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担保额度400,000万元,实际担保金额190,353.79万元[107] - 报告期末公司实际担保余额合计为453,361.55万元,占净资产比例为69.33%[108] - 报告期内对子公司担保实际发生额合计为141,823.93万元[108] - 直接或间接为资产负债率超70%对象提供担保余额为379,793.47万元[108] - 担保总额超过净资产50%部分的金额为126,390.87万元[108] - 对子公司惠州市蓝微新源技术实际担保金额8,000.65万元[108] - 对德赛电池(越南)有限公司担保额度30,000万元[108] - 公司与广东德赛集团日常关联交易采购货物金额21.31万元占同类交易比例0.00%[95] - 公司与惠州市德赛建设咨询日常关联交易接受劳务金额167.26万元占同类交易比例0.02%[95] - 公司与惠州市德赛精密部件日常关联交易采购货物金额440.86万元占同类交易比例0.06%[95] - 公司与惠州市德赛自动化技术日常关联交易采购固定资产等金额128.92万元占同类交易比例0.80%[95] - 公司与广东德赛集团日常关联交易房屋租赁金额574.32万元占同类交易比例37.71%[95] - 公司报告期未发生资产或股权收购出售的关联交易[97] - 公司报告期未发生共同对外投资的关联交易[98] -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非经营性关联债权债务往来[99] - 公司与关联方财务公司之间不存在存款贷款等金融业务[100] - 公司控股财务公司与关联方之间不存在金融业务往来[101] - 公司报告期无其他重大关联交易[102] 股东和股权结构 - 公司股份总数384,638,534股,其中无限售条件股份占比99.97%[116] - 有限售条件股份103,672股,占比0.03%[116]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65,780名[118] - 惠州市创新投资有限公司持股23.20%,持股数量为89,239,275股[118] - 广东德赛集团有限公司持股22.29%,持股数量为85,739,694股[118]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1.50%,持股数量为5,764,446股,报告期内增持2,551,550股[118] - 招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南方中证1000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持股0.55%,持股数量为2,122,648股,报告期内增持217,800股[118] - 招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华夏中证1000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持股0.33%,持股数量为1,255,330股,报告期内增持234,250股[118] - 黄泽昊持股0.27%,持股数量为1,040,640股,报告期内增持37,000股[118] -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广发中证1000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持股0.26%,持股数量为1,011,349股,报告期内增持218,400股[118] - 倪晶持股0.23%,持股数量为900,000股,报告期内增持50,000股[118] - 李增强持股0.22%,持股数量为833,025股,报告期内增持178,900股[118] - 公司股本总额为384,638,534.00元[151][155] 行业和市场数据 - 2025上半年中国锂电池出货量776GWh,同比增长68%[27] - 动力电池出货量477GWh,同比增长49%[27] - 储能电池出货量265GWh,同比增长128%[27] - 2025年第一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3.049亿部,同比增长1.5%[28] - 2025年第一季度全球腕戴设备出货量4,557万台,同比增长10.5%[28] - 2025年上半年中国电动两轮车全国内销量3,232.5万台,同比增长29.5%[28] 衍生品和金融工具 - 衍生品投资期末金额107.57万元,占公司报告期末净资产比例0.02%[65] - 报告期套期保值实际损益金额为345.88万元[65] - 报告期内衍生品公允价值变动收益35.23万元[66] - 公司不存在以投机为目的的衍生品投资[67] 其他重要事项 - 受限资产总额104,625,930.04元,其中货币资金24,621,225.32元,固定资产72,182,170.15元,无形资产7,822,534.57元[58] - 公司前五大客户销售金额占营业收入比例为55.37%[75] - 公司报告期无募集资金使用情况[68] - 公司报告期未出售重大资产[69] - 公司半年度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81] - 公司报告期无股权激励计划员工持股计划或其他员工激励措施[82] - 公司子公司购买绿电4847万度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实际发电247万度[85] - 公司共节约标准煤约6260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27334吨[85] - 公司报告期存在未达重大诉讼披露标准的其他诉讼事项涉案金额5154.57万元[93] -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损益达利润总额10%以上的租赁项目[105] - 公司2025年半年度财务报告于8月22日经董事会批准报出[157] - 公司主要从事锂电池电源管理系统及封装集成产品的研发、设计和销售[156] - 公司经营范围为电池及相关产品的研发和销售,涵盖锂聚合物电池、燃料电池等种类[156] - 重要性标准中单项计提坏账准备的应收账款金额阈值超过500万元[165] - 重要性标准中单项计提坏账准备的其他应收款金额阈值超过500万元[165] - 重要性标准中重要的在建工程项目预算金额阈值超过1.5亿元或占期末净资产3%以上[165] - 重要性标准中重要的账龄超过1年的应付账款金额阈值大于等于2000万元[165] - 重要性标准中重要的账龄超过1年的其他应付款金额阈值大于等于1000万元[165] - 重要性标准中重要的境外经营实体判定标准为子公司净资产占合并净资产10%以上[165] - 重要性标准中重要的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判定标准为单项金额超过资产总额5%[165] - 重要性标准中重要的非全资子公司判定标准为子公司净资产占合并净资产10%以上[165] - 重要性标准中重要的联营企业判定标准为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占公司总资产5%以上[165] - 现金等价物判定标准为企业持有的期限短、流动性强、易于转换为已知金额现金的投资[176] - 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利得或损失计入当期损益,除非属于套期关系[186] - 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负债自身信用风险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除非造成会计错配[187] - 财务担保合同后续计量取损失准备金额与初始确认金额扣除累计摊销额后余额的较高者[188] - 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负债采用实际利率法,利得或损失在终止确认或摊销时计入损益[189] - 金融资产终止确认条件包括收取现金流量权利终止或转移满足会计准则规定[190] - 金融资产整体转移满足终止确认条件时,账面价值与收到对价及累计公允价值变动额的差额计入损益[193
德赛电池(000049) - 半年报董事会决议公告
2025-08-25 10:15
一、董事会会议召开情况 深圳市德赛电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第十一届董事会第七次 会议通知于 2025 年 8 月 12 日以电子文件形式通知董事、监事和高管,会议于 2025 年 8 月 22 日在惠州市德赛大厦 24 楼 2402 会议室以现场结合视频方式召开。应出席 董事 9 名,实际出席董事 9 名,其中董事罗翔先生和独立董事宋文吉先生以视频方式 出席本次会议。会议由董事长刘其先生主持,监事和高管人员列席了会议。本次会议 符合《公司法》和《公司章程》的规定,所作决议合法有效。 证券代码:000049 证券简称:德赛电池 公告编号:2025-018 深圳市德赛电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第十一届董事会第七次会议决议公告 本公司及董事会全体成员保证信息披露的内容真实、准确、完整,没有虚假 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 详情请见公司同日登载于《证券时报》和巨潮资讯网的《2025 年半年度报告摘要》 (公告编号:2025-020)和登载于巨潮资讯网的《2025 年半年度报告》。 2、《关于 2025 年半年度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议案》 董事会认为,公司本次计提资产减值准备事项符合《企业会计准则》和公司相 ...
5.18亿主力资金净流入,果链指数概念涨3.70%
证券时报网· 2025-08-20 09:02
果链指数概念板块表现 - 截至8月20日收盘 果链指数概念上涨3.70% 位居概念板块涨幅第1位 [1] - 板块内17只个股上涨 安洁科技涨停 水晶光电 中石科技 领益智造涨幅居前 分别上涨7.94% 7.47% 7.03% [1] - 工业富联 赛腾股份 东山精密跌幅居前 分别下跌2.04% 0.79% 0.57% [1] 概念板块涨跌幅对比 - 果链指数涨幅3.70% 显著高于其他概念板块 AI手机和国家大基金持股分别上涨2.77%和2.76% [2] - 猴痘概念 重组蛋白 辅助生殖等板块表现疲软 跌幅分别为0.86% 0.85% 0.81% [2] 主力资金流向 - 果链指数概念板块获主力资金净流入5.18亿元 [2] - 14只个股获主力资金净流入 其中10只净流入超亿元 [2] - 长电科技净流入3.95亿元居首 长盈精密 水晶光电 立讯精密分别净流入3.36亿元 3.08亿元 3.03亿元 [2] 个股资金流入比率 - 安洁科技主力资金净流入率32.71%最高 珠海冠宇和信维通信分别为15.87%和12.03% [3] - 长电科技主力资金净流入3.95亿元 净流入比率12.00% [3][4] - 蓝思科技净流入2.46亿元 比率6.88% 京东方A净流入2.04亿元 比率7.11% [3][4] 个股资金流出情况 - 工业富联主力资金净流出1.11亿元 净流出比率9.29% [4] - 领益智造净流出6.30亿元 比率7.07% 东山精密净流出2.75亿元 比率8.38% [4] - 赛腾股份净流出0.55亿元 比率12.02% [4]
超400MWh!阳光电源、三晶电气等4企工商储迎新进展
行家说储能· 2025-08-18 09:46
工商业储能领域新进展 - 阳光电源与巴西Roca集团子公司签署协议,未来三年将在巴西部署400MWh电池储能系统,总投资约5亿雷亚尔(约6.63亿元人民币),主要针对工商业领域,提供电力套利、电价优化、供电弹性等解决方案 [2][3][5] - 三晶电气CM2智慧储能户外柜在比利时完成全球首装,构建光储协同、峰谷套利、电网调频、虚拟电厂聚合四位一体体系,光伏自发自用比例提升至60%以上,预计4年收回投资 [6][8] - 象屿新能源自主研发的首批构网型液冷储能柜发运至巴基斯坦,总容量20.7MW/22.7MWh,将为当地最大水泥企业打造最大构网型液冷工商业储能项目 [9][11] - 德赛电池湖南3.7MW/8.6MWh项目并网,采用自研280Ah储能电芯和主动安全电池管理系统,可预警安全风险并动态优化收益 [12][14] 企业具体项目详情 - 阳光电源巴西项目覆盖中型和大型企业需求,包括电力套利、电价结构优化、供电弹性提升、备用电源和质量支持等功能 [5] - 三晶电气CM2系统通过AI saving 2.0实现谷充峰放策略,精准捕捉套利机会,显著降低用电成本 [8] - 象屿新能源项目是巴基斯坦当地规模最大的构网型液冷工商业储能项目 [11] - 德赛电池项目采用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系统,保障安全稳定运行与经济效益 [14]
德赛电池打造新储能项目
起点锂电· 2025-08-17 10:43
行业活动 - 第八届起点钠电高峰论坛暨第三届钠电正负极材料峰会将于2025年8月28日在深圳举办,主题为“全链条技术产能跃升 GWH级出货‘真’元年”,规模预计超过500人 [4] - 活动由起点钠电和起点研究院主办,金钠科技总冠名,赞助及演讲单位包括隐功科技、华钠芯能、维科技术等20余家产业链企业 [4] - 同期预告2025年将举办首届硫化物全固态电池国际峰会(11月8日广州)及户储电池技术论坛(9月26日深圳) [6][9] 储能项目进展 - 湖南立方新能源3.7MW/8.6MWh储能项目于8月15日成功并网,采用德赛电池提供的280Ah储能电芯及核心系统集成方案 [4][5] - 项目特点包括:匹配厂区电网适配需求、采用主动安全电池健康管理系统、实现全生命周期风险预警和收益动态优化 [5] - 德赛电池通过该项目验证了“研-产-投-建-运”全链条协同机制对储能技术产业化的推动作用 [6] 技术与企业动态 - 德赛电池自研280Ah电芯具备高安全、长循环(未披露具体数据)、高能效特性,可降低运营成本并延长系统寿命 [5] - 立方新能源项目由领航投资负责可行性分析与进度管控,凸显专业第三方在储能项目开发中的关键作用 [5] - 往期活动回顾显示锂电行业热点集中在两轮车市场(四大企业竞争)、百亿级采购合作(楚能新能源)等领域 [6] 行业资源 - 提供中国锂电行业通讯录和起点锂电交流群的二维码入口,聚焦行业资源整合 [7][8] - 起点研究院旗下覆盖锂电、钠电、固态电池等多领域研究,2025年将重点布局户储及便携式电池技术 [9]
德赛电池(000049.SZ):目前没有开展消费电芯业务
格隆汇· 2025-08-12 08:21
公司业务 - 公司主要从事消费锂电池电源管理系统及封装集成业务 [1] - 公司目前没有开展消费电芯业务 [1]
领跑万亿赛道,德赛电池全球首发主动安全电芯·系统并与7大客户签约!
金投网· 2025-08-07 07:23
行业现状与挑战 - 2024年全球储能火灾高达80余起,安全问题成为行业重大隐患 [1] - 2030年全球储能市场规模预计突破1万亿美元,年均增速超30% [2] - 2025年第一季度全球储能电芯出货规模达99.58 GWh,同比增长150.62% [2] - 数据中心电力成本占运营总成本的56.7%,推动"光伏+储能"需求激增 [2] 公司技术突破 - 推出主动安全AI电芯·系统,实现从"事后灭火"到"事前预警"的转变 [5][6] - 通过新型温压一体传感技术实时监测电芯内部压力及温度变化 [6][8] - 开发电解质耐受的新型传感器,可在严苛环境下稳定工作 [8] - 测试显示AI电芯能提前30天预警析锂、微短路等内部风险 [13] - 电芯循环寿命最高提升15% [13] 产品与认证进展 - 100Ah、280Ah和314Ah三款储能电芯通过GB 44240-2024强制性国标测评 [13] - 测试中心获CNAS国际认可,检测报告获全球100多国互认 [13] - 推出锂电UPS系统LPC2.0,数据中心用电成本高峰时段减少79% [15] - 发布86Ah高倍率电芯及系统解决方案 [14][17] 市场合作与订单 - 与罗马尼亚Voltika签署1GWh主动安全AI电芯·系统意向采购协议 [15][16] - 同7家机构签署战略合作,覆盖技术研发、产品创新与渠道资源 [15] - 源网荷储方案实现能源成本与环境效益双重突破 [15] 行业政策与战略 - 国家《新型储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强调全生命周期安全技术 [20] - 公司提出"本地合规、全球互认"的安全新范式 [4] - 构建"电芯-模组-电池簇-系统"全链路防护架构 [13]
史上最严储能电池国标来了!首批过关企业有谁?
起点锂电· 2025-08-01 10:15
储能安全强制性国标实施 - 全球储能市场需求爆发但安全事故持续增长,储能安全成为行业焦点 [1] - 中国首部储能领域强制性国家标准GB 44240-2024于2024年8月1日正式实施,由工信部归口,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牵头起草 [2] - 新国标将储能锂电池安全要求从"推荐性"升级为"强制性",涵盖23项严苛测试,适用于电信、光伏系统、大容量储能等多种场景 [2][4] 新国标技术细节 - GB 44240测试更聚焦产品安全特性,综合了IEC、UL、UN等国际标准关键测试项目,覆盖电芯和电池系统 [4] - 电芯层级新增振动、加速冲击、浅刺、强制放电等测试项目,浅刺测试要求不起火不爆炸,使用Φ5mm钢针以0.1mm/s速度刺入10mm或电池厚度30% [5][6] - 过充测试要求充电至1.5倍截止电压后恒压充电1h,比GB/T 36276更严格 [7] - 过放电测试要求反向充电至电压上限共计1h,高于GB/T 36276的0V或1h要求 [8] - 电池组系统层级新增运输安装过程中的短路保护测试,外接最大100mΩ进行短路测试 [8] 行业影响 - 已有20余家企业的40余个型号通过或正在测试新国标,包括宁德时代、远景动力、鹏辉能源等头部企业 [9] - 2025年1-6月锂电储能EPC/PC中标均价0.96元/Wh同比下降24%,系统中标均价0.48元/Wh同比下降29.94%,反映激烈价格战 [11] - 新国标实施将加速行业洗牌,淘汰不合格企业,推动从"成本优先"向"安全为本"转型 [11] - 倒逼企业技术创新提升产品安全设计,有望成为全球性事实标准,提升中国储能产业国际话语权 [12] - 2025年成为政策转折年,八部门联合印发行动方案整治"内卷式"竞争,叠加新国标实施将重塑产业格局 [12][13]
首部储能强制性国标今日实施!15家企业已通过测评
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 2025-08-01 05:33
中国储能领域首部强制性国家标准GB 44240-2024实施 - 中国储能领域首部强制性国家标准GB 44240-2024《电能存储系统用锂蓄电池和电池组安全要求》于2025年8月1日正式实施 [2] - 该标准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归口,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牵头并组织起草,于2024年7月24日正式发布 [2] - 标准首次将储能锂电池安全要求从"推荐性"升级为"强制性",涵盖电芯振动、加速冲击、浅刺、强制放电等23项严苛测试 [2] - 标准适用于储能系统用锂蓄电池和电池组,应用场景包括电信、中央应急照明和报警系统、固定式发动机启动、光伏系统、大容量储能等 [2] GB 44240标准的技术要求 - 在电芯层级新增了振动、加速冲击、浅刺、强制放电等测试项目,同时加严了部分安全测试项目 [3] - 过充测试在传统基础上增加了恒压过充1h的要求,总过充时长显著增加 [3] - 测试覆盖范围更全面,具备对电池性能、电气安全、机械安全、环境可靠性等多维度能力的考察 [3] - 设定了从电池的设计与制造、运输与安装,到运维及回收的全链条安全"硬门槛" [3] 测试程序要求 - 充电程序可采用制造商规定的方法或以0.2 It充电至限制电压后改为恒压充电 [5][6] - 放电程序要求以0.2 It进行恒流放电至终止电压 [6] - 测试前电池需先放电并静置10分钟(大型电池30分钟) [6] 安全测试具体要求 - 电池加热测试要求不起火、不爆炸,加热装置最大功率持续加热至300℃或发生热失控 [7] - 热失控判定条件包括电压降超过25%、温度达到最高工作温度或温升速率≥1℃/s持续3秒以上 [8][9] - 过充电测试要求充电至1.5倍限制电压持续1小时或总充电1.5小时,应不起火、不爆炸 [11][13][14] - 浅刺测试要求用Φ5mm钢针以0.1mm/s速度刺入10mm或30%厚度,观察1小时不起火、不爆炸 [16][17] 首批通过标准的企业和产品 - 2025年4月12日公布了首批15家企业21款产品通过GB 44240检测 [18] - 通过企业包括宁德时代(2款)、安徽利维能、湖南德赛电池(3款)、中创新航(2款)、江苏中兴派能(2款)等 [18][22] 相关行业活动 - 第四届钠离子电池产业链与标准发展论坛将于2025年9月16日-18日在威海举办 [21] - 论坛将公布第六批钠离子电池测评通过单位、第二批循环寿命1000次测评完成单位和首批低温性能测评参与单位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