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康佳集团(000016)
icon
搜索文档
华润接盘康佳完成股权转让,正式派驻人选尚未明确
第一财经· 2025-07-21 13:09
股权转让完成 - 华润旗下子公司磐石润创和合贸公司完成受让华侨城所持康佳全部股权 转让于7月21日全部完成 [3][4] - 磐石润创持有康佳52402.2432万股A股股份 占总股本21.76% 合贸公司持有8.24%股权 华润间接共持股30% [4] - 康佳控股股东变更为磐石润创 实际控制人变更为华润 最终实际控制人仍为国务院国资委 [3] 华润入主影响 - 华润成为大股东后将缓解康佳资金和信用压力 [1][3] - 华润半导体业务有望协同康佳电视和MLED业务发展 地产业务及营销网络也将提供助力 [5] - 华润正式派驻康佳人选尚未明确 业务显著变化预计需等到明年 [3][5] 公司经营现状 - 康佳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预亏3.6亿-5亿元 主因消费电子业务竞争加剧及新品上市进度滞后 [5] - 半导体业务仍处产业化初期 未实现规模化效益 处于亏损状态 [5] - 公司有息负债较高 财务成本负担重 并对部分资产计提减值准备 [5] 市场反应 - 股权转让完成当日 康佳股价微涨0.4%至5.04元/股 [6]
深康佳A(000016) - 关于股东权益变动涉及B股部分转让完成暨股份无偿划转实施完毕的公告
2025-07-21 10:31
市场扩张和并购 - 2025年4月29日公司接华侨城集团通知,将其及一致行动人持股无偿划转给华润下属企业[3] - 2025年6月27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对华润收购股权案不予禁止[4] - 2025年6月30日国务院国资委同意相关股份无偿划转[5] - 划转后磐石润创、合贸分别持股21.76%、8.24%[5] - 7月11日A股过户完成,控股股东、实控人变更[6] - 截至公告披露日股份划转完毕,华侨城不再持股[8]
国产电视品牌占据超九成市场份额 达历史最高点
证券日报· 2025-07-18 09:32
中国家电市场份额集中度提升 - 2023年第一季度中国电视市场品牌整机出货量达852万台,同比2022年略降0.6%,较2021年同期下降8.9% [1] - 前七大国产传统主力品牌及子品牌出货总量占比达92.6%,创历史新高,同比2022年增长2.7个百分点 [1][2] - 外资品牌份额持续萎缩,夏普出货量腰斩式下滑,索尼、三星、飞利浦合计份额不足10% [2] 国产头部品牌竞争格局 - 第一阵营(小米、海信、TCL、创维)表现分化: - 海信及子品牌Vidda出货量近200万台,同比增长13%,市场份额提升3个百分点 [2] - TCL含子品牌出货量同比大增37%,增幅居行业首位,市场份额增长4.5个百分点 [2] - 小米及红米出货量约200万台,市占率24%,同比略有下滑 [2] - 创维含酷开子品牌出货量增长11% [2] - 第二阵营(长虹、海尔、康佳)受挤压,出货总量约130万台,市占率减少5个百分点 [2] - 华为因内部调整出货量同比下降超50% [2] 行业技术升级与跨界布局 - 高端化成为突围路径,龙头企业力推OLED、miniLED及大屏激光显示技术 [4] - 产业链延伸加速:海信、长虹、创维等已切入显示、操作系统、车载、芯片等领域,通过收购分拆建立垂直整合能力 [4] - 电视场景化趋势显著,从"看听"延伸至娱乐、教育、控制等场景,大尺寸及技术升级驱动需求 [4] 国际化战略推进 - 海信明确"大头在海外"战略,2023年将重点突破区域市场 [5] - TCL、长虹均计划加大海外市场开拓力度 [5] - 行业专家建议通过技术创新巩固品牌优势,以核心技术打开海外市场 [6]
深康佳A上半年度预亏最高5亿,华润入主能否力挽狂澜?
国际金融报· 2025-07-15 15:20
公司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预计归母净利润亏损3 6亿至5亿元 同比收窄54 03%至66 90% 但扣非净利润仍亏损9 5亿至11亿元 [1] - 2024年营业收入111 15亿元 同比骤降37 73% 归母净利润亏损32 96亿元 同比扩大52 31% 扣非后净亏损32 06亿元 [2] - 2024年消费电子业务营收101 37亿元 占比91 2% 同比微降0 67% 半导体业务营收1 7亿元 同比暴跌94 99% [3] - 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25 44亿元 同比增长3 32% 归母净利润9481 07万元 同比增长118 59% 但扣非净利润仍亏损4 4亿元 [4] 业务经营状况 - 消费电子业务因行业竞争加剧 新品上市进度不及预期 产品结构未匹配国补政策 清理非一级能效产品导致毛利损失 仍处亏损状态 [1] - 半导体业务虽技术研发取得突破 但处于产业化初期 未实现规模化及效益化产出 整体经营亏损 [1] - 半导体业务营收占比从3 4亿元骤降至1 7亿元 仅占总收入1 53% 规模效益未形成 [3] 财务与资本结构 - 截至2024年末资产负债率达92 65% 创近十年新高 流动负债190 33亿元 在手货币资金41 16亿元 [3] - 2025年第一季度盈利主要源于对武汉天源股权会计核算方式变更 产生6 56亿元非经常性损益 [4] - 计划出售武汉天源3%股份 对应市值约2 94亿元 旨在盘活存量资产 [4] 股权变动与战略转型 - 第一大股东华侨城集团将30%股份无偿划转至中国华润旗下子公司 实际控制权变更为中国华润 最终控制权仍属国务院国资委 [4] - 行业观察人士认为华润接手后面临消费电子行业竞争和半导体转型长期投入的双重挑战 [5] 历史经营轨迹 - 营收规模从2019年峰值551 19亿元断崖式下滑至2024年不足120亿元 [2] - 归母净利润连续三年亏损 扣非净利润长达14年未扭亏 累计亏损近200亿元 [2] - 近五年营收从超550亿元大幅下滑至不足200亿元 2022-2024年累计净亏损近70亿元 [2]
维信诺、深天马、深康佳等7企披露2025年上半年业绩预告
WitsView睿智显示· 2025-07-15 05:56
维信诺业绩分析 - 2025年上半年预计营收40亿元至42亿元,同比增长1.70%至6.78%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10亿元至11.76亿元,较上年同期亏损11.77亿元有所收窄 [1][2] - 扣非净利润亏损10.85亿元至12.61亿元,较上年同期13.10亿元亏损收窄 [1][2] - 业绩改善主要受益于消费电子行业复苏,AMOLED市场渗透率提升 [2] - 公司通过优化产品结构、供应链本土化和技术创新提升毛利率 [3] 深天马业绩分析 - 预计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90亿元至2.20亿元,同比扭亏(上年同期亏损4.89亿元) [4][5] - 扣非净利润亏损2.40亿元至2.70亿元,较上年同期10.38亿元亏损大幅收窄 [4][5]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约10%,二季度营收环比增长约10% [5] - 非消费类显示业务(车载、工控等)营收占比超50%,同比增长25% [5] - 武汉柔性AMOLED产线稼动率饱满,消费类显示业务盈利能力显著提升 [6] 深康佳业绩分析 - 预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亏损3.60亿元至5.00亿元,较上年同期10.88亿元亏损收窄 [7][8] - 扣非净利润亏损9.50亿元至11.00亿元,与上年同期11.03亿元基本持平 [7][8] - 消费电子业务受行业竞争加剧影响,新品上市进度不及预期 [9] - 半导体业务处于产业化初期,尚未实现规模化产出 [9] 沃格光电业绩分析 - 预计营收11.5亿元至13.2亿元,同比增长10.36%至26.68% [10] - 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亏损6500万元至4500万元 [10] - 玻璃基线路板在Mini LED背光显示器产品已实现量产 [10] - 玻璃基TGV线路板产品实现营收约800万元 [10] - 持续研发投入5G-A、6G通讯、CPO光电共封等领域应用 [11] 杉杉股份业绩分析 - 预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60亿元至2.40亿元,同比增长810.41%至1265.61% [12] - 扣非净利润1.30亿元至1.95亿元,同比增长443.79%至715.68% [12] - 负极材料和偏光片业务合计净利润3.50亿元至4.50亿元 [12] - 偏光片业务销量提升,产品高端化战略见效 [13] 蓝黛科技业绩分析 - 预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9300万元至11500万元,同比增长37.54%至70.08% [14][15] - 扣非净利润7300万元至9500万元,同比增长93.39%至151.67% [14][15] - 触控显示行业复苏,车载触摸屏业务发展良好 [16] 翔腾新材业绩分析 - 预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亏损950万元至1300万元(上年同期盈利803.65万元) [17][18] - 扣非净利润亏损940万元至1290万元(上年同期盈利817.18万元) [17][18] - 亏损主要因行业竞争加剧导致毛利率下降 [18] - 子公司新项目试生产阶段成本费用增加 [18]
深康佳A: 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
证券之星· 2025-07-14 16:28
业绩预告 - 2025年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亏损36,000万元至50,000万元,上年同期亏损108,758万元 [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预计亏损95,000万元至110,000万元,上年同期亏损110,308万元 [1] - 基本每股收益预计亏损0.1495元/股至0.2076元/股,上年同期亏损0.4517元/股 [1] 业绩变动原因 - 消费电子业务因行业竞争加剧、新品上市进度不及预期、产品结构未匹配国补政策导致毛利损失,虽费用压降但仍未覆盖支出 [2] - 半导体业务虽技术研发有突破,但处于产业化初期,尚未实现规模化及效益化产出 [2] - 基于谨慎性原则对资产计提减值准备 [2] - 有息负债较高导致财务成本负担较重 [2] - 非经常性损益影响净利润4.5-7.0亿元,主要来自股权会计核算方式变更和金融资产处置 [2] 行业与业务现状 - 消费电子行业竞争持续加剧,产品结构优化面临挑战 [2] - 半导体业务仍处于技术积累和产业化初期阶段 [2]
康佳集团(000016) - 2025 Q2 - 季度业绩预告
2025-07-14 11:25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业绩预告期间为2025年1月1日至6月30日[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亏损3.6 - 5亿元,上年同期亏损10.875818亿元[3]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预计亏损9.5 - 11亿元,上年同期亏损11.030786亿元[3] - 基本每股收益预计亏损0.1495 - 0.2076元/股,上年同期亏损0.4517元/股[3] - 非经常性损益对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影响金额预计为4.5 - 7亿元[7] 各条业务线表现 - 消费电子业务因行业竞争加剧、新品上市进度不及预期等仍处亏损状态[5] - 半导体业务处于产业化初期,未实现规模化及效益化产出,整体经营亏损[5] 其他没有覆盖的重要内容 - 基于谨慎性原则对资产计提了减值准备[7] - 公司整体有息负债较高,财务成本负担较重[7] - 本次业绩预告未经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具体财务数据以半年报为准[4][8]
深康佳A:预计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亏损3.6亿元–5亿元
快讯· 2025-07-14 11:23
业绩预告 - 预计2025年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3.6亿元至5亿元 较上年同期亏损10.88亿元收窄[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亏损9.5亿元至11亿元 较上年同期亏损11.03亿元略有收窄[1] - 基本每股收益亏损0.1495元/股至0.2076元/股 较上年同期亏损0.4517元/股收窄[1] 业务表现 - 消费电子业务受行业竞争加剧和新品上市进度不及预期影响 仍处于亏损状态[1] - 半导体业务处于产业化初期 尚未实现规模化及效益化产出 整体经营亏损[1] 财务负担 - 公司整体有息负债较高 企业经营财务成本负担较重[1] - 根据会计政策及会计估计对资产计提减值准备[1] 非经常性损益 - 非经常性损益对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影响金额为4.5亿元至7亿元[1]
深康佳A: 关于股东权益变动完成A股股份过户登记暨公司控股股东变更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7-11 16:13
股东权益变动 - 华侨城集团及其一致行动人将持有的康佳集团全部股份无偿划转给中国华润下属企业磐石润创及合贸有限公司 [1] - 划转完成后公司控股股东变更为磐石润创持股21.76%实际控制人变更为中国华润最终实际控制人仍为国务院国资委 [1][3] - 本次划转涉及A股52,402.2432万股占总股本21.76%B股19,836.1110万股占总股本8.24% [2][3] 股份过户进展 - A股股份过户登记已完成包括华侨城集团52,374.6932万股及深圳华侨城资本27.5500万股 [3] - B股19,836.1110万股过户手续仍在办理中公司将及时披露进展 [3] 反垄断审查 - 中国华润收购康佳集团股权案已获《经营者集中反垄断审查不予禁止决定书》批准实施 [2] - 审查决定明确该案不违反《反垄断法》第三十一条规定 [2] 国资监管批复 - 国务院国资委批复同意华侨城集团及子公司分别划转A股52,374.6932万股、27.5500万股至磐石润创 [2] - 批复同时同意嘉隆投资划转B股19,836.1110万股至合贸有限公司 [2]
深康佳A(000016) - 关于股东权益变动完成A股股份过户登记暨公司控股股东变更的公告
2025-07-11 10:32
股权划转事件时间 - 2025年4月29日华侨城集团计划无偿划转全部股份给华润子企业[4] - 2025年6月27日市场监管总局对华润收购案不予禁止[5] - 2025年6月30日国资委同意股份无偿划转[5] - 2025年7月11日A股股份过户登记完成[7] 股权划转情况 - 华侨城等多家公司将股份无偿划转至磐石润创、合贸有限公司[6] - 划转后磐石润创持52402.2432万股A股,占21.76%[6] - 划转后合贸有限公司持19836.1110万股B股,占8.24%[6] - 嘉隆、合贸尚在办理B股划转过户手续[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