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LED

搜索文档
“智创生活”新叙事,从“解忧实验室”开始写起
经济观察报· 2025-09-22 11:18
节目定位与核心价值 - 节目作为科技与人文交融的平台 旨在让实验室技术以易懂有趣方式走进大众生活 [2][5] - 第四季采用"实地揭秘+专家讲解"模式 聚焦LCD/OLED/车载/数字艺术/可持续发展五大领域 [6] - 通过"中国地标+科技大事件"创新模式 在故宫/奥林匹克公园/长城等场景实现技术具象化落地 [8] 技术应用与场景展示 - UB Cell 4.0超高清显示技术重现影视经典 唤醒古早电视情感记忆 [12] - 柔性OLED显示技术赋能居庸关长城屏幕秀演 助力历史文化传承 [12] - 车载显示技术沿北京中轴线勾勒"中国龙"路线 实现科技与城市文化交融 [12] - 数字艺术显示产品使古老画作跨越时空焕发新生 [12] - 显示技术应用于古早电视修复/故宫文物数字化/智慧车载等具体场景 [1][11] 企业战略与品牌建设 - 公司致力于从"显示供应商"转型为"全球领先物联网创新企业" [19][25] - 构建"显示技术+物联网应用"完整生态 全球专利申请量领先 [14] - 每年将营收约7%投入研发 技术覆盖ADS Pro/8K超清/护眼显示/智能座舱等领域 [22] - 通过线下活动与技术科普综艺等创新形式重塑品牌认知 [25] 可持续发展实践 - 公司拥有18家国家级绿色工厂 含显示行业唯一灯塔工厂及2家零碳工厂 [22] - 2025年全球创新伙伴大会发布六大可持续发展战略支柱 [23] - 重点发展低功耗氧化物/LTPO/绿色护眼技术并全面应用至产品 [24] - 承诺2050年实现自身运营碳中和 推动显示产业高质永续发展 [25] - 发布显示行业首个可持续发展品牌"ONE" 以开放创新/永续生态为核心理念 [22][23] 技术突破与行业地位 - 柔性OLED技术具备超高亮度/超强续航/超长寿命及动态刷新率调节优势 [19] - 技术演进涵盖ADS Pro/f-OLED/LTPO等领域 成为显示技术引领者而非单纯供应商 [20] - 护眼科技实现画质与舒适度的平衡 UB CELL屏幕可满足电竞/动画片等多场景需求 [19]
“智创生活”新叙事,从“解忧实验室”开始写起
经济观察网· 2025-09-22 10:42
节目定位与目标 - 公司主导推出科技综艺节目《BOE解忧实验室》旨在搭建平台 将实验室和生产线的技术以易懂有趣方式呈现给大众 推动科技走进千家万户 [3] - 节目以"科技+人文"模式链接企业与消费者 成为科技类节目的常青树 第四季采用更多元创新玩法 [3][4] - 节目承载普通大众接触科技创新的平台功能 超越传统综艺范畴 传递"科技如何用心改变生活"理念 [1][4] 技术展示与创新 - 第四季从LCD OLED 车载 数字艺术 可持续发展五大领域切入 每期呈现一个硬核科技 [4] - 具体技术应用包括:ADS Pro技术的UB Cell 4.0超高清显示修复影视经典 柔性OLED显示技术赋能居庸关长城屏幕秀演 车载显示技术沿北京中轴线勾勒路线 数字艺术显示产品活化古老画作 [7] - 技术优势体现为:ADS Pro f-OLED及LTPO等技术演进 柔性OLED具备超高亮度 超强续航 超长寿命及动态刷新率调节特性 [9][11] 研发投入与成果 - 公司每年将营收约7%投入研发 持续进行技术迭代 [10] - 研发成果包括:ADS Pro 8K超清 护眼显示 智能座舱等技术突破 [11] - 绿色科技领域拥有18家国家级绿色工厂 含显示行业唯一1家灯塔工厂 2家零碳工厂 1家国家级无废工厂 4家国家级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 [11] 品牌战略与可持续发展 - 节目助力公司重塑品牌认知 从"显示供应商"转向"全球领先物联网创新企业" [9][12] - 发布显示行业首个可持续发展品牌"ONE" 确立六大战略支柱 目标2050年实现自身运营碳中和 [11][12] - 可持续发展技术重点包括:低功耗氧化物技术 LTPO技术 绿色护眼技术 并全面应用到产品中 [11] 行业影响与传播 - 节目采用"中国地标+科技大事件"模式 结合故宫 奥林匹克公园 居庸关长城等文化地标 增添科技探索的人文气息 [4] - 通过"显示技术+物联网应用"生态构建 将全球领先的专利申请量等成就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具象认知 [8] - 系列品牌推广活动包括"你好BOE"线下活动和《BOE解忧实验室》综艺 快速重塑品牌认知 [12]
韩媒:京东方内蒙古B6工厂或将生产MLED
WitsView睿智显示· 2025-09-16 07:24
京东方子公司设备采购与MLED技术发展 - 韩国爱发科中标京东方旗下源盛光电MLED BP设备更新及技术改造项目 供应一台溅射机[2] - 源盛光电为京东方全资子公司 负责运营内蒙古B6工厂 生产5.5代LCD与刚性OLED面板[5] - 中标设备为SMD-1500溅射机 适用于5.5代基板玻璃(1300mm x 1500mm) 2023年类似设备售价为4.9亿韩元/台[6] 溅射机技术特性与行业应用 - 溅射机属于物理气相沉积(PVD)设备 用于在真空环境下分解金属材料并在基板上形成薄膜[5] - 该设备适用于Mini/Micro LED芯片背板(BP)电路构建 背板作为LED器件载体可精准控制电信号传输[5] - Mini LED背板集成于背光模组实现局部调光 Micro LED背板可独立控制每个LED单元[5] 行业技术论坛议程与参与方 - TrendForce集邦咨询主办技术论坛 涵盖玻璃/硅基Micro LED商用化进程、MiP/COB技术解析等议题[9] - 京东方华灿将探讨LED显示芯片对MPD技术的破局作用 晶芯科技将分析玻璃基Micro LED创新路径[9] - 爱思强中国将讨论uLED外延量产挑战 影目科技将分享AI在AR眼镜领域的应用[10] - 参与企业包括雷曼光电、国星光电、TCL华星、晶能光电、诺瓦星云、鸿石智能等行业主要厂商[9][10][16]
面板业上半年温和复苏 国内龙头利润增长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02 08:24
行业整体表现 - 2025年上半年中国面板产业整体回暖 呈现量稳价稳和结构升级特征 [1] - 大尺寸电视渗透率提升 车载与商显等新兴应用放量推动行业发展 [1] - 柔性OLED 印刷OLED MLED等前沿技术加快量产 [1] - 全球化产能布局和多元化业务扩展推动企业走出周期波动 [1] 企业财务表现 - TCL科技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856亿元 同比增长6.7% [2] - TCL科技归母净利润18.8亿元 同比增长89.3% [2] - TCL华星营业收入504.3亿元 同比增长14.4% 净利润43.2亿元 同比增长74% [2] - 京东方上半年营收1012.78亿元 同比增长8.45% 归母净利润32.47亿元 同比增长42.15% [3] - 京东方半导体显示业务营收843.32亿元 同比增长8.1% 占总营收比重超八成 [3] - 深天马上半年营收174.75亿元 同比增长9.93% 净利润2.06亿元 实现扭亏为盈 [3] 业务驱动因素 - 大尺寸LCD产线在成本与效率上有优势 [2] - 中小尺寸面板在显示器 笔电 车载和手机等多个应用场景保持增长 [2] - 非消费类显示业务中车载+专显合计营收同比增长超26% 营收占比超五成 [3] - 全球面板需求面积延续增长 电视零售需求保持平稳带动大尺寸化趋势 [3] - 车载显示 商用显示 电竞显示等新场景快速扩张 [3] - 大尺寸和高分辨率 高刷新率趋势推动结构性升级 [3] 技术发展进展 - TCL科技OLED业务产品销量同比提升8.7% 折叠产品增长 穿戴产品规模化量产 [4] - TCL科技完成G5.5印刷OLED生产线建设 产能从3k/月提升至9k/月 [4] - 京东方推出折叠屏 滑卷屏 全面屏等柔性显示解决方案 [4] - 京东方国内首条第8.6代AMOLED生产线提前4个月设备搬入 [4] - 京东方MLED背光器件业务营收同比增长144% 环比增长80% [4] - 深天马完成7英寸Micro-LED车载标准化产品点亮 实现标准化显示单元模块小批量出货 [4] 全球化布局 - TCL科技在越南和印度建设的模组厂相继投产 优化成本并提升全球客户交付响应速度 [5] - 京东方越南智慧终端工厂二期项目提前量产 系首个海外自主投建智慧工厂 [5] - 海外生产和服务网络弱化贸易摩擦和物流波动影响 增强获取国际大客户订单能力 [5] 市场供需状况 - 三季度面板供应伴随旺季备货需求同步恢复 [5] - 全球LCD TV面板市场在量价博弈中维持动态平衡 [5] - 三季度面板厂商稼动率预计提升至86% [5] - 上半年全球智能手机面板出货量约10.9亿片 同比增长1.6% [5]
京东方A(000725):25H1利润增速可观,产品创新能力持续增强
平安证券· 2025-08-28 09:00
投资评级 - 维持"推荐"评级 [1]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上半年实现收入1012.78亿元,同比增长8.45% [5][9] - 2025上半年归母净利润32.47亿元,同比增长42.15% [5][9] - 2025上半年扣非归母净利润22.82亿元,同比增长41.45% [9] - 显示器件业务收入843.32亿元,同比增长8.10%,毛利率12.40% [9] - 重庆京东方光电、合肥鑫晟光电、福州京东方光电三家子公司净利润合计38.26亿元,占归母净利润比例117.84% [9] 财务预测 - 预计2025年归母净利润81.65亿元(前值81.67亿元) [11] - 预计2026年归母净利润109.68亿元(前值109.74亿元) [11] - 预计2027年归母净利润142.30亿元(前值142.41亿元) [11] - 2025-2027年预计营业收入分别为2163.15亿元/2394.57亿元/2648.68亿元,同比增长9.0%/10.7%/10.6% [8] - 2025-2027年预计毛利率分别为15.7%/16.3%/16.6% [8] - 2025-2027年预计净利率分别为3.8%/4.6%/5.4% [8] - 2025-2027年预计EPS分别为0.22元/0.29元/0.38元 [8] - 2025年8月27日收盘价对应PE分别为18.9X/14.1X/10.9X [11] 技术创新与产品突破 - LCD领域:首发全球最高2117 PPI VR产品获2025 SID PCA奖,4K-HUB Cell G.3获ICDT最佳创新显示器金奖 [9] - OLED领域:突破最小尺寸并获得客户量产授权,车载拼接滑卷获CES Innovation Awards 2025荣誉奖,红魔10Pro FDC获SID 2025 DIA年度显示产业化技术奖 [9] - MLED领域:MPD P0.6双面屏产品获InfoComm美国2025 "Best of Show Awards"奖项 [9] - 3D显示领域:发布16寸3D教育一体机 [9] - AI技术融合:裸眼3D笔记本已交付客户,获DIC AWARD 2025显示应用创新奖,AI TV原型产品亮相SID 2025 [9] - 智慧一体机C100/B3/E3等产品搭载BOE办公智能体 [9] - 裸眼3D AIGC内容生成与显示平台获CDIA 2025年度最佳显示应用产品奖金奖 [9] 行业地位与竞争优势 - 半导体显示领域领先地位稳固 [9][11] - LCD产线折旧陆续完成,OLED逐渐减亏,利润有望持续释放 [11]
超1000亿!京东方公布上半年业绩
WitsView睿智显示· 2025-08-27 15:09
财务表现 - 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1012.78亿元,同比增长8.45% [1][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达32.47亿元,同比增长42.15% [1][2]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22.82亿元,同比增长41.45% [2] - 基本每股收益0.09元/股,同比增长50% [2]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2.45%,同比提升0.7个百分点 [2]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27.36亿元,同比下降8.61% [2] - 总资产4258.01亿元,较上年度末下降0.97% [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1329.91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0.04% [2] 业务结构 - 显示器件业务营收843.32亿元,占总营收83.27%,同比增长8.1% [2][3] - 物联网创新业务营收181.91亿元,占比17.96%,同比增长6.03% [2][3] - MLED业务营收43.47亿元,占比4.29%,同比增长7.76% [2][3] - 传感业务营收2.24亿元,占比0.22%,同比增长36.8% [2][3] - 智慧医工业务营收9.17亿元,占比0.91%,同比增长1.52% [2][3] - 其他业务及分部间抵销-67.33亿元,占比-6.65% [2][3] 子公司贡献 - 重庆京东方光电科技营收85.71亿元,净利润18.01亿元 [3][4] - 合肥鑫晟光电科技营收140.73亿元,净利润10.03亿元 [3][4] - 福州京东方光电科技营收56.39亿元,净利润10.22亿元 [3][4] 战略进展 - LCD领域产品结构持续优化,高端旗舰产品稳定突破 [5] - 柔性OLED产品出货量增加,打造多款品牌首发产品 [5] - MLED直显业务与上影集团落地超级影厅标杆项目 [5] - 背光业务实现多个头部品牌客户导入 [5] - 玻璃基先进封装载板试验线建设加速推进 [5] - 苏州传感多型号产品实现量产 [5] - 智慧视窗拓展车载应用并获得市场好评 [5] - 数字医院总门诊量及出院量实现稳步增长 [5]
京东方A(000725) - 019-2025年7月24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7-25 00:40
LCD供需及价格趋势 - 行业厂商践行“按需生产”,灵活调整产线稼动率 [1] - 一季度终端需求旺盛,企业高稼动率,LCD TV主流尺寸面板价格全面上涨 [1] - 二季度采购需求降温,企业调整稼动率应对变化 [1] - 7月LCD TV部分尺寸产品价格小幅下降,LCD IT中MNT、NB面板价格整体稳定 [1][2] LCD行业稼动率情况 - 行业平均稼动率自2024年11月开始回升 [3] - 2025年一季度保持高位,二季度随需求回落下调 [3] - 三季度面板厂坚持“按需生产”持续调整 [3] 柔性AMOLED业务进展 - 公司构建产能、技术优势,积累客户资源,覆盖手机主要Top品牌客户 [4] - 积极布局车载、IT等中尺寸创新应用 [4] 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 LCD方面,TV类产品延续大尺寸化趋势,IT类需求变化稳健,部分产品高端化 [5] - 柔性AMOLED在智能手机端渗透率持续提升,在中尺寸IT、车载等领域崭露头角 [5] MLED业务进展 - 联合京东方华灿布局MLED全产业链,打造多技术方向产品线 [6][7] - 上半年珠海晶芯COB产线正式量产 [7] - 与上影集团成立合资公司,升级影城,赋能电影放映和观影体验 [7] - 京东方华灿Micro LED项目实现量产交付 [7] - 未来聚焦Mini/Micro LED技术迭代升级,推动业务快速发展 [7]
华润接盘康佳完成股权转让,正式派驻人选尚未明确
第一财经· 2025-07-21 13:09
股权转让完成 - 华润旗下子公司磐石润创和合贸公司完成受让华侨城所持康佳全部股权 转让于7月21日全部完成 [3][4] - 磐石润创持有康佳52402.2432万股A股股份 占总股本21.76% 合贸公司持有8.24%股权 华润间接共持股30% [4] - 康佳控股股东变更为磐石润创 实际控制人变更为华润 最终实际控制人仍为国务院国资委 [3] 华润入主影响 - 华润成为大股东后将缓解康佳资金和信用压力 [1][3] - 华润半导体业务有望协同康佳电视和MLED业务发展 地产业务及营销网络也将提供助力 [5] - 华润正式派驻康佳人选尚未明确 业务显著变化预计需等到明年 [3][5] 公司经营现状 - 康佳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预亏3.6亿-5亿元 主因消费电子业务竞争加剧及新品上市进度滞后 [5] - 半导体业务仍处产业化初期 未实现规模化效益 处于亏损状态 [5] - 公司有息负债较高 财务成本负担重 并对部分资产计提减值准备 [5] 市场反应 - 股权转让完成当日 康佳股价微涨0.4%至5.04元/股 [6]
“面板三哥”惠科股份二度冲刺深交所,百亿豪赌LED进阶版
华尔街见闻· 2025-07-17 03:55
公司概况 - 惠科股份是全球面板行业第三大厂商,仅次于京东方A和TCL华星 [2] - 公司2024年收入达403亿元,归母净利润33亿元 [5] - 公司正在深交所主板IPO进程中,此前2022年曾撤回创业板IPO申请 [1][8][9] 行业格局 - 大陆厂商在LCD市场占据主导地位,2024年市占率接近70% [2][3] - 日韩厂商持续退出LCD市场,如三星出售苏州工厂,LG出售广州厂,夏普停产大尺寸面板 [19] - 市场集中度提高后LCD价格波动趋缓,2024年TV面板单价580元,较2021年仅下滑8% [19] 财务表现 - 公司2022年亏损20.97亿元,与行业整体低迷有关 [10][11] - 2024年收入较2021年增长1倍多,但净利润仅为2021年的60% [14] - 固定资产折旧大幅增加,累计折旧从2021年84亿元增至2024年244亿元 [16] 产能与技术 - 2024年面板产能达769万大板,较2021年增长30% [17] - 拥有4条G8.6 LCD产线,采用高效玻璃基板掩膜套切技术满足大尺寸需求 [18] - 85英寸LCD电视面板出货面积全球第一 [18] 战略布局 - 计划IPO募资85亿元投向OLED和Mini-LED项目 [6] - 2024年已规划2个MLED项目,总投资190亿元 [6][20] - MLED技术包括Mini LED和Micro LED,但大规模应用仍存挑战 [21] 资本结构 - 2024年末资产负债率68.78%,高于同业中位数16个百分点 [22] - 待收购股权及相关负债达129.27亿元 [24] - 计划用10亿元IPO募资偿还贷款和补充流动资金 [24]
12家!京东方、TCL科技等扎堆成立新公司
WitsView睿智显示· 2025-07-16 09:39
合资公司成立 - 常熟世合华新材料有限公司由世名科技与TCL科技全资子公司TCL产投共同成立,注册资本2000万元人民币,世名科技出资1320万元持股66%,TCL产投出资680万元持股34% [1][2] - 合资公司主营业务为显示光刻胶色浆的研发和销售,落户江苏常熟新材料产业园,将纳入世名科技合并财务报表范围 [2] - 世名科技表示与TCL合作将提升技术竞争优势,依托TCL显示面板全产业链资源推动光刻胶专用纳米颜料分散技术自主可控发展,同时深化市场合作机制优化产品升级 [2] 2025上半年显示行业新公司动态 - 2025年上半年显示厂商密集成立新公司,主要战略意图包括聚焦细分领域、分散风险、扩张市场 [3] - 京东方成立上影东方(暂定)聚焦MLED电影领域,成立雅江京东方能源发展有限公司进入能源领域 [4] - TCL科技除常熟世合华外,还成立无锡鸿俦智能科技聚焦人工智能应用软件开发 [2][4] - 深天马在泰国设立分公司建设显示模组工厂,采用本地化生产服务模式拓展海外市场 [4][5] - 维信诺成立苏州国显创新科技专注电子元器件/材料,友达与元太科技合资成立电子纸模组公司 [4] - 群创成立群超显示科技专注Micro LED业务,JDI成立AutoTech Magnolia Purple等子公司聚焦车用显示和专利管理 [4][5] 行业战略布局分析 - 企业通过分拆业务和成立合资公司实现多元化转型,灵活应对市场环境并加速新技术孵化 [6] - JDI将汽车业务剥离至AutoTech子公司赋予更大管理自主权,并将专利资产转移至Magnolia系列子公司以缓解债务压力 [4][5] - 京东方通过"上影东方"强化MLED影院布局,完善"1+4+N+生态链"战略 [5] - TCL科技通过显示光刻胶公司强化供应链韧性,合资模式有效分摊运营风险与财务压力 [2][5] - 友达与元太科技合作拓展大型电子纸显示应用,深天马泰国建厂提升全球市场竞争力 [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