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微科技(688690)

搜索文档
8月14日科创板主力资金净流出34.63亿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8-14 10:20
科创板资金流向概况 - 沪深两市全天主力资金净流出750.81亿元,科创板主力资金净流出34.63亿元 [1] - 科创板个股上涨73只,涨停2只(有方科技、博拓生物),下跌514只 [1] - 主力资金净流入个股185只,净流出个股403只 [1] 主力资金净流入前十大个股 - 海光信息净流入5.83亿元,流入率4.85%,涨幅8.83% [2] - 寒武纪净流入3.89亿元,流入率2.77%,涨幅10.35% [2] - 神州细胞净流入1.56亿元,流入率12.98%,涨幅5.21% [2] - 赛诺医疗净流入1.47亿元,流入率6.49%,涨幅3.05% [2] - 思特威净流入1.40亿元,流入率14.69%,跌幅2.58% [2] - 中微公司净流入1.33亿元,流入率5.11%,跌幅0.24% [2] - 中芯国际净流入1.19亿元,流入率1.77%,涨幅0.90% [2] - 晶合集成净流入1.13亿元,流入率13.05%,涨幅0.27% [2] - 龙芯中科净流入1.02亿元,流入率8.06%,涨幅1.89% [2] - 恒玄科技净流入0.93亿元,流入率6.23%,跌幅0.68% [2] 主力资金净流出前五大个股 - 仕佳光子净流出3.53亿元,跌幅8.30% [1] - 长光华芯净流出1.57亿元 [1] - 中无人机净流出1.42亿元 [1] - 纳微科技连续12日净流出 [2] - 浩瀚深度连续10日净流出 [2] 资金连续流入个股 - 30只个股主力资金连续3个交易日以上净流入 [2] - 鼎阳科技连续10日净流入 [2] - 纬德信息连续6日净流入 [2] - 特宝生物连续5日净流入 [2] 资金连续流出个股 - 164只个股主力资金连续净流出 [2] - 纳微科技连续12日净流出 [2] - 浩瀚深度连续10日净流出 [2] - 美腾科技连续9日净流出 [2] 行业资金流向特征 - 半导体及芯片类企业(海光信息、寒武纪、中芯国际)获大额资金流入 [2] - 生物医药企业(神州细胞、特宝生物)呈现分化态势 [2][4] - 高端制造(中无人机、长光华芯)遭遇显著资金流出 [1]
纳微科技实控人方2个月减持675.37万股 套现1.76亿元
中国经济网· 2025-08-13 08:41
股东减持计划执行情况 - 股东苏州纳卓及苏州纳研原计划减持不超过7,192,800股(占总股本1.7812%)[1] - 实际累计减持6,753,736股(占总股本1.6725%),减持计划已实施完毕[2] - 减持时间跨度为2025年6月4日至2025年8月12日[2][3] 分阶段减持明细 - 第一阶段(2025年6月4日-7月22日)减持1,275,000股,持股比例由44.30%降至43.98%[1] - 第二阶段(2025年7月23日-7月31日)减持4,211,715股,持股比例由43.98%降至42.94%[2] - 最终一致行动人持股比例降至42.94%[2] 减持方式与金额 - 苏州纳卓通过集中竞价减持2,013,146股,大宗交易减持1,385,000股,减持总金额88,405,055.60元[2] - 苏州纳研通过集中竞价减持2,020,590股,大宗交易减持1,335,000股,减持总金额87,379,415.61元[3] - 合计减持金额175,784,471.21元,减持价格区间23.08-28.89元/股[2][3] 股东持股结构变化 - 减持前苏州纳卓持股3.5288%(14,250,000股),苏州纳研持股7.0577%(28,500,000股)[3] - 减持后苏州纳卓持股比例降至2.6873%(10,851,854股),苏州纳研降至6.2267%(25,144,410股)[3] - 所减持股份均为首次公开发行前取得且已于2024年6月24日上市流通的无限售条件流通股[3] 股东背景信息 - 减持主体苏州纳卓与苏州纳研为公司员工持股平台[4] - 实际控制人江必旺通过苏州纳百(持有100%股权)控制两家持股平台[4] - 实际控制人为江必旺与陈荣姬,均持有美国国籍[4]
纳微科技现4笔大宗交易 均为折价成交
证券时报网· 2025-08-12 13:23
大宗交易情况 - 8月12日大宗交易平台共发生4笔成交 合计成交量62.90万股 成交金额1532.87万元 成交价格均为24.37元 相对当日收盘价折价9.00% [2] - 近3个月内累计发生12笔大宗交易 合计成交金额达7192.32万元 [2] - 4笔交易买方涉及中信证券徐州建国西路营业部、中信证券总部(非营业场所)及海通证券国际部 卖方均为中信证券苏州分公司 [2] 股价与资金表现 - 当日收盘价26.78元 单日下跌2.08% 日换手率1.49% 成交额1.61亿元 [2] - 主力资金单日净流出1088.79万元 近5日累计净流出4667.58万元 期间股价微跌0.19% [2] - 融资余额最新报3.20亿元 近5日增加2500.65万元 增幅达8.47% [2]
纳微科技(688690.SH):苏州纳卓、苏州纳研累计减持1.6725%股份
格隆汇· 2025-08-12 12:13
股东减持计划 - 公司收到股东苏州纳卓和苏州纳研发来的《关于减持股份计划结果的告知函》[1] - 截至2025年8月12日股东苏州纳卓和苏州纳研已完成减持计划实施[1]
纳微科技:苏州纳卓等股东减持1.6725%股份
贝壳财经· 2025-08-12 10:37
股东减持情况 - 股东苏州纳卓通过集中竞价减持201.31万股、大宗交易减持138.5万股,合计339.81万股,占公司总股本0.8415% [1] - 股东苏州纳研通过集中竞价减持202.06万股、大宗交易减持133.5万股,合计335.56万股,占公司总股本0.8310% [1] - 两股东合计减持675.37万股,占公司总股本1.6725%,减持计划已实施完毕 [1]
纳微科技:股东苏州纳卓、苏州纳研累计减持约675.37万股,减持计划实施完毕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12 10:20
收入构成 - 2024年1至12月公司生物医药业务收入占比65.55% [1] - 分析检测业务收入占比28.98% [1] - 平板显示业务收入占比4.54% [1] - 体外诊断业务收入占比0.68% [1] - 其他业务收入占比0.25% [1] 股东减持 - 截至2025年8月12日股东苏州纳卓和苏州纳研累计减持6,753,736股 [3] - 减持股份数量占公司总股本比例达1.6725% [3] - 减持方式包括集中竞价及大宗交易 [3] - 本次减持计划已实施完毕 [3]
纳微科技(688690) - 苏州纳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东减持股份结果公告
2025-08-12 10:17
减持计划 - 减持计划实施前苏州纳卓持股14,250,000股,占总股本3.5288%;苏州纳研持股28,500,000股,占总股本7.0577%[2] - 苏州纳卓及苏州纳研计划2025年6月4日至9月3日减持不超7,192,800股,占总股本1.7812%[2] 减持情况 - 2025年6月4日至7月22日累计减持1,275,000股,股东及一致行动人持股比例从44.30%降至43.98%[3] - 2025年7月23日至7月31日累计减持4,211,715股,股东及一致行动人持股比例从43.98%降至42.94%[5] - 截至2025年8月12日累计减持6,753,736股,占总股本1.6725%,减持计划实施完毕[5] 减持结果 - 苏州纳卓减持3,398,146股,减持比例0.8415%,当前持股10,851,854股,占2.6873%[9] - 苏州纳研减持3,355,590股,减持比例0.8310%,当前持股25,144,410股,占6.2267%[10] 减持金额与价格 - 苏州纳卓减持总金额88,405,055.60元,减持价格区间23.08 - 28.89元/股[9] - 苏州纳研减持总金额87,379,415.61元,减持价格区间23.08 - 28.88元/股[10] 其他股东持股 - 江必旺持有64,716,235股,占16.0262%;深圳纳微科技有限公司持有71,406,992股,占17.6831%[8]
纳微科技:苏州纳卓等减持1.6725%
新浪财经· 2025-08-12 10:01
股东减持情况 - 苏州纳卓通过集中竞价减持201.31万股,大宗交易减持138.5万股,合计减持339.81万股,占公司总股本0.8415% [1] - 苏州纳研通过集中竞价减持202.06万股,大宗交易减持133.5万股,合计减持335.56万股,占公司总股本0.8310% [1] - 两股东合计减持675.37万股,占公司总股本1.6725%,减持计划已实施完毕 [1]
2025年中国色谱介质行业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研判:行业规模有望达到145.97亿元,高性能介质将成竞争焦点,中国企业有望在部分领域实现全球突破[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8-12 01:19
行业定义及分类 - 色谱介质在工业纯化领域惯称为层析介质 分析色谱领域惯称为色谱填料 是色谱分离技术的核心材料 用于液相色谱 气相色谱等系统中对混合物进行分离 纯化和分析 [3] - 色谱介质按基质材料可分为硅胶基质 聚合物基质 琼脂糖基质 纤维素基质 按分离模式可分为反相色谱 离子交换 疏水相互作用 亲和色谱 体积排阻 手性色谱 按粒径与压力范围可分为分析型 制备型 层析树脂 [3] 全球行业发展现状 - 2024年全球色谱介质市场规模75.28亿美元 较2023年增加6.26亿美元 预计2025年有望达到81.57亿美元 [5] - 色谱技术凭借高效分离能力 温和操作条件及广泛应用领域 成为生物制药领域分离纯化首选方法 全球生物研发投入持续增加 抗体 疫苗 重组蛋白等下游生物药市场扩张及新药放量推动行业规模快速扩张 [5] 中国行业发展现状 - 2024年中国色谱介质产量110.33万升 较2023年增加20.74万升 预计2025年有望达到132.32万升 [7] - 2024年中国色谱介质需求量191.94万升 较2023年增加31.24万升 市场规模128.86亿元 较2023年增加18.23亿元 预计2025年需求量将达224.42万升 市场规模将达145.97亿元 [9] - 生物制药市场规模保持强劲增势 带动下游分离纯化需求 生物药色谱介质行业规模呈现高速增长趋势 [9] 行业产业链 - 产业链上游主要包括硅胶 聚合物微球 功能化试剂等原材料 聚合反应釜 喷雾干燥机等生产设备 [11] - 行业中游为色谱介质生产制造 国产在制备级介质如50μm填料已实现替代 但高端介质仍依赖进口 [11] - 行业下游应用于生物制药 工业分离 科研与检测等领域 [11] 行业竞争格局 - 色谱介质市场长期被外资垄断 Cytiva ThermoFisher Tosoh等国际主流厂商在中国市场占据超过50%市场份额 国产化率相对较低 [13] - 国内企业与海外龙头企业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 纳微科技是较早布局的龙头企业 赛分科技也在市场中占据一定份额 [13] - 国内色谱介质企业数量增加 纳微科技 赛分科技等优秀企业成为国产替代主力军 [13] 代表企业:纳微科技 - 2024年纳微科技发生色谱填料和层析介质产品销售的客户数量为792家 较2023年增加23家 [16][17] - 2024年色谱填料和层析介质产品产量110526.86升 销量96616.95升 实现营业收入45058.28万元 营业成本8307.44万元 毛利率81% [17] - 产品和服务主要应用于生物医药工艺 分析检测 平板显示 体外诊断四个行业 分为色谱填料和层析介质 色谱分析仪器及配件 蛋白层析系统及配件等 [16] 代表企业:赛分科技 - 扬州生产基地一期工程年产能达24760升 单批次产能达500升 是国内色谱介质行业具有大规模量产能力的少数企业之一 [19] - 2024年亲和层析填料产量3534.99升 销量2745.51升 离子交换填料产量5773.61升 销量5753.65升 硅胶基质填料产量2981.81千克 销量3165.75千克 [21] - 产品种类已超过100种 覆盖亲和层析填料 复合层析填料 离子交换填料 体积排阻填料 疏水填料 聚合物反相填料 硅胶基质反相填料 分析色谱媒介等 [21] 行业发展趋势 - 生物药需求驱动下 中国生物药色谱填料市场规模保持增长趋势 行业发展趋势主要包括国产化替代加速以及产品性能水平升级 [23] - 国产色谱填料企业已能够与国际品牌形成有效竞争 生物医药行业对国产化替代呈现加速发展趋势 [23] - 医药行业对上游供应链稳定性和安全性高度重视 要求更高机械强度 更高化学稳定性 更高载量和使用寿命的高质量分离纯化产品 [24] - 色谱应用场景延伸至ADC 双抗 核酸 基因治疗等新兴领域 对色谱技术创新水平和产品性能提出更高要求 高性能介质如mRNA纯化填料 连续层析树脂将成为竞争焦点 [24]
纳微科技发生2笔大宗交易 合计成交599.85万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8-11 13:31
大宗交易情况 - 8月11日发生2笔大宗交易 合计成交量24.10万股 成交金额599.85万元 成交价格均为24.89元 较当日收盘价折价8.99% [2] - 近3个月累计发生8笔大宗交易 合计成交金额达5659.45万元 [2] - 两笔交易买方均为国海证券机构席位 卖方均为中信证券苏州分公司 [2] 二级市场表现 - 当日收盘价27.35元 上涨4.03% 日换手率2.02% 成交额2.23亿元 [2] - 近5日累计上涨1.86% 但资金呈净流出状态 净流出4540.05万元 [2]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出987.27万元 [2] 融资交易数据 - 最新融资余额3.24亿元 近5日增加2927.05万元 增幅达9.95%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