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合信息(688615)

搜索文档
合合信息(688615) - 众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关于上海合合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非经营性资金占用及其他关联资金往来情况的专项说明
2025-04-15 13:25
业绩相关 - 众华会计师事务所于2025年4月15日出具合合信息公司2024年度《审计报告》[2] - 合合信息公司编制了2024年度非经营性资金占用及其他关联资金往来情况表[2] 资金往来数据 - 上海生腾数据科技有限公司2024年初余额4601.67万元,累计发生额6088.90万元,偿还200.07万元,年末余额10490.50万元[14] - 上海荃英荟信息科技有限公司2024年初余额6.50万元,累计发生额22.92万元,年末余额29.41万元[14] - 苏州贝尔塔数据技术有限公司2024年初与年末余额均为10003.40万元[14]
合合信息(688615) - 上海合合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关于续聘公司2025年度财务审计机构及内控审计机构的公告
2025-04-15 13:25
审计机构相关 - 2025年4月15日公司拟续聘众华所为2025年度审计机构,待股东大会审议[3][15][16][17] - 2024年末众华所合伙人68人,注册会计师359人,签过证券审计报告超180人[5] 业务数据 - 众华所2023年业务收入58278.95万元,审计收入45825.20万元,证券业务收入15981.91万元[6] - 2024年上市公司审计客户73家,收费9193.46万元,同行业客户3家[6] 费用情况 - 2024年度审计费用130万元,2025年拟基本维持不变[13] 合规情况 - 众华所近三年受行政处罚2次等,25名从业人员受罚多次[9] - 众华所在圣莱达案赔偿已履行完毕[8]
合合信息(688615) - 众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关于上海合合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募集资金存放与实际使用情况的鉴证报告
2025-04-15 13:25
募集资金情况 - 公司发行2500万股A股,发行价每股55.18元,募集资金13.795亿元[15] - 扣除承销及保荐费用后收到募集资金12.998288亿元,2024年9月23日到账[15] - 扣除相关费用后,本次募集资金净额为12.6984061887亿元[15]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募集资金专户余额为9.7361268232亿元[16] - 2024年度专户利息收入为335.309603万元[17] 资金使用情况 - 支付部分发行费用(不含增值税)为1432.830188万元[17] - 募投项目投入为1523.943883万元[17] - 购买理财产品支出为3亿元[17] - 专户手续费支出为1.473万元[17] - 2025年3月,公司使用51754.91万元募集资金置换预先投入募投项目的自筹资金及已支付发行费用的自筹资金[26] 子公司增资情况 - 公司拟使用不超2.98亿元募集资金向子公司增资,向上海生腾不超1.5亿元、上海临冠不超9900万元、上海盈五蓄不超4900万元[20]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向上海生腾实际增资5000万元,向上海临冠实际增资3400万元[21] - 上海临冠拟增资金额从9900万元变更为34900万元,上海生腾从15000万元变更为25000万元[38] 募投项目情况 - 2024年10月28日,公司调整募投项目拟投入募集资金金额,调整后合计149023.18万元[31][33] - 公司将人工智能C端产品及B端服务研发升级等3个项目预定可使用状态日期调至2026年12月31日,人工智能核心技术研发升级项目调至2025年6月30日[34][35] - 人工智能C端产品及B端服务研发升级项目承诺投资64245.1万元,至期末累计投入47189.7万元,投入进度26.55%[47] - 商业大数据C端产品及B端服务研发升级项目承诺投资25400.42万元,至期末累计投入9116.55万元,投入进度35.89%[47] - 人工智能核心技术研发升级项目承诺投资21032.5万元,至期末累计投入19406.08万元,投入进度92.27%[47] 其他情况 - 2024年10月28日起12个月内,公司可用不超9亿元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2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使用闲置募集资金购买理财产品累计收益0元,未到期余额3亿元[28] - 公司无超募资金[28][29] - 2024年度,公司不存在节余募集资金使用情况[30] - 2024年度公司不存在用闲置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情况[27] - 2024年度公司不存在变更募投项目[41] - 2024年度公司按规定披露募集资金存放与使用情况,不存在违规情形[42] - 人工智能C端、商业大数据C端及B端服务研发升级项目无法单独核算效益,人工智能核心及商业大数据核心技术研发与数据中台建设项目不直接创造利润[40] - 项目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日期变更为2025年4月15日[48] - 人民币金额为2670万元[49]
合合信息(688615) - 上海合合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内部控制评价报告
2025-04-15 13:25
业绩总结 - 纳入评价范围单位资产总额和营收占合并报表对应总额之比均为100%[8] 内部控制情况 - 2024年12月31日评价内控有效,无重大缺陷[4][5] - 财务与非财务报告内控缺陷评价标准明确[14][15] - 报告期无财务报告内控重大和重要缺陷[17] - 报告期无非财务报告内控重大和重要缺陷[19] - 已对发现的一般缺陷采取整改措施[17][19] 未来展望 - 2025年强化内控多方面工作保障发展[20]
合合信息:2024年净利润同比增长23.93% 拟10转4派20元
快讯· 2025-04-15 13:17
文章核心观点 - 合合信息2024年营收和净利润同比增长 拟10转4派20元 [1] 公司业绩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14.38亿元 同比增长21.21% [1] - 2024年净利润4.01亿元 同比增长23.93% [1] - 2024年基本每股收益4.93元 [1] 分红转增 - 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0元(含税) [1] - 公司拟以资本公积金向全体股东每10股转增4股 [1] 经营情况 - 报告期内营业收入稳定增长 产品毛利率保持稳定 净利润不断提升 [1]
广交会首设服务机器人专区!掀起A股机器人热潮,多只概念股涨停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4-15 06:40
机器人概念股表现 - 南方精工(002553 SZ)等多股午后涨停 现价19 71元 涨幅9 99% [1][2] - 和而泰(002402 SZ) 合合信息(688615 SH)等涨超5% 合合信息现价223 16元 涨幅8 98% [1][2] - 派斯林(600215 SH) 东方精工(002611 SZ) 杭齿前进(601177 SH)等跟涨 [1] - 科陆电子(002121 SZ)现价4 48元 涨幅10 07% 英国股份(300345 SZ)现价6 02元 涨幅10 05% [2] 广交会机器人专区设立 - 第137届广交会首次设立服务机器人专区 展览面积4200平方米 [1][3] - 专区集中展示巡检机器人 医疗机器人 餐饮机器人 配送机器人 机器狗等产品 [1][3] - 吸引46家优秀机器人企业参展 覆盖人形机器人 机器狗等系列产品 [3] - 展品包括安全巡检机器人 迎宾讲解机器人 家政服务机器人 清洁机器人 教育机器人 陪伴机器人等 [3] 行业发展趋势 - 人形机器人产业趋势已成 量产渐行渐近 行业从产业形成期过渡到产业扩张期 [4] - AGI技术持续突破 供应链格局趋于完善 下游应用需求持续打开 [4] - 人形机器人行业作为高端制造成长板块的明珠 2025年或将迎来板块性投资机会 [4] 展会整体情况 - 广交会第一期以"先进制造"为主题 突出先进产业和科技支撑 [3] - "新三样" 数字技术 智能制造相关题材展位规模近8900个 参展企业约3700家 [3] - 展出一批代表新质生产力的高技术含量 高附加值产品 覆盖工业生产 日常生活各方面 [3]
合合信息(688615):深度报告:多年专注打磨“扫描全能王”,定位AI和大数据赛道
国海证券· 2025-04-10 11:1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公司“买入”评级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合合信息是领先的AI+大数据企业,切中智能文字识别和商业大数据2个细分赛道,近20年深耕积累深厚技术壁垒,技术壁垒高筑、用户规模庞大,先发优势明显 [7] - 智能文字识别是公司核心业务,2006年起步,技术积累深厚,C端APP扫描全能王是公司业绩核心引擎,未来空间广阔 [8] - 商业大数据是公司第二增长曲线,2015年通过收购切入,C端同质化较重,公司在B端更具优势 [8] - 看好公司扫描全能王APP的未来发展空间及盈利兑现能力,预计2024 - 2026年公司营业收入14.40/17.77/21.91亿元,归母净利润4.01/5.02/6.27亿元,对应PE为49.56/39.60/31.71X [9]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简介 - 合合信息是行业领先的AI和大数据科技企业,基于自主研发技术,为全球C端用户和多元行业B端客户提供数字化、智能化产品及服务,布局智能文字识别和商业大数据两个赛道 [28] - 公司发展历经沉淀期(2006 - 2009)、起步期(2010 - 2014)、拓展期(2015 - 2019)、快速发展期(2021至今),2024年9月在科创板上市 [32] - 实控人镇立新持股近30%,公司IPO募资12.7亿元用于AI及商业大数据技术升级,有多个解禁批次 [36] - 公司管理团队为技术型团队,高管多为专业科班出身,科研实力雄厚 [37] - 公司核心专利丰富,2023年研发人员占50%+,研发费用率近30% [39] 公司业务 - 商业模式为C端APP高级功能收费变现,B端收取定制化服务费变现 [46] - 业务结构以智能文字识别C端APP“扫描全能王”为核心,2023年扫描全能王收入占比68% [49] - 公司核心优势是技术壁垒高筑、用户规模庞大,先发优势明显,C端3款核心产品截至2024年9月末有1.68亿月活用户 [56] - 智能文字识别是核心业务,2006年起步,2016年智能化,2020年开始盈利,C端扫描全能王2023年贡献近70%收入,名片全能王贡献约2%收入,蜜蜂试卷是潜力新产品,B端服务贡献约6%收入 [46] - 商业大数据是第二增长曲线,2015年通过收购切入,C端启信宝2023年贡献约6%收入,B端服务营收增长稳健,贡献约10%收入 [46] 行业概况 - 智能文字识别和商业大数据行业受国家战略新兴产业政策支持,市场规模持续扩张 [14] - 智能文字识别竞争格局中扫描全能王优势明显,商业大数据市场中企查查、天眼查、启信宝三足鼎立 [14] 财务分析 - 整体营收增长稳健,2022 - 2024年复合增速保持20%+,扫描全能王是核心业务,2023年约占70%份额 [14] - 成本主要以基础设施费用和员工薪酬为主,费用以销售和研发费用为主,整体费用控制良好 [14] - 盈利能力稳定,在手现金充足 [14] 核心思考 - 扫描全能王目标用户为有文件处理需求的学生/职场人,目标付费用户为高频使用者、特定行业功能需求者 [17] - 扫描全能王国内渗透率约32%、高频渗透率约4%,对标WPS提升空间较大 [18] - 扫描全能王收入 = (MAU×付费率×ARPPU) × 递延收入比例,2019 - 2023年MAU、付费率逐步提升,ARPPU保持稳定 [20] - 扫描全能王2018 - 2023年总用户数、MAU、付费率、付费用户数、订单金额、营业收入等指标呈增长趋势,毛利率较高,新增付费转化率、续费率等指标有一定变化 [22] - 启信宝和名片全能王2018 - 2023年在总用户数、MAU、付费率、付费用户数、ARPPU、订单金额、营业收入等指标上有不同表现,毛利率较高,新增付费转化率、续费率等指标有一定变化 [23]
合合信息(688615) - 上海合合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网下配售限售股上市流通公告
2025-03-18 12:18
上市信息 - 公司于2024年9月26日在科创板上市,发行25,000,000股,总股本100,000,000股[3] 流通股情况 - 本次上市流通股1,203,881股,占总股本1.20%,日期为2025年3月26日[4][9][12][2][5][11] - 发行后限售股81,203,881股占81.20%,无限售股18,796,119股占18.80%[3] - 限售解除后,限售股80,000,000股,无限售股20,000,000股[13] 股东相关 - 本次上市流通限售股股东5,415名[4] - 各配售对象10%股份限售期6个月[7] 其他 - 自限售股形成,公司股本未因利润分配等变化[6] - 保荐机构对本次限售股上市无异议[8] - 本次上市流通网下配售限售股股东明细见2024年9月19日公告[13]
合合信息(688615) - 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关于上海合合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网下配售限售股上市流通的核查意见
2025-03-18 12:17
上市情况 - 公司于2024年9月26日在科创板上市,发行2500.00万股,发行后总股本为10000.00万股[1] 股份结构 - 有限售条件流通股81203881股,占总股本81.20%;无限售条件流通股18796119股,占总股本18.80%[1] 限售股解禁 - 本次上市流通限售股1203881股,2025年3月26日起上市流通,股东5415名[2][3] - 限售解除后,有限售条件流通股变为80000000股,无限售条件流通股变为20000000股[9]
合合信息(688615) - 上海合合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关于使用募集资金置换预先投入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及已支付发行费用的自筹资金的公告
2025-03-11 10:30
募资情况 - 公司获准首次公开发行2500.00万股A股,发行价55.18元/股,募资总额137,950.00万元,净额126,984.06万元[3][4][5] - 募集资金发行费用合计10,965.94万元(不含增值税)[9] 募投项目 - 人工智能C端及B端项目拟投入64,245.13万元,商业大数据C端及B端项目拟投入25,400.42万元[6] 资金置换 - 截至2024年10月11日,拟用50,188.92万元募集资金置换自筹先行投入[8] - 2025年3月11日,审议通过用51,754.91万元募集资金置换自筹资金[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