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亚辉龙(688575)
icon
搜索文档
亚辉龙(688575) - 董事会关于独立董事独立性情况的专项意见
2025-04-24 13:57
经核查独立董事石春茂先生、李学金先生、刘登明先生的任职经历以及签署 的相关自查文件,上述人员未在公司担任除独立董事以外的任何职务,也未在公 司主要股东公司担任任何职务,与公司以及主要股东之间不存在利害关系或其他 可能妨碍其进行独立客观判断的关系,因此,公司独立董事符合《上市公司独立 董事管理办法》《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上市规则》《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 板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 1 号——规范运作》中对独立董事独立性的相关要 求。 深圳市亚辉龙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 2025 年 4 月 23 日 深圳市亚辉龙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会关于独立董事独立性情况的专项意见 根据证监会《上市公司独立董事管理办法》、上海证券交易所《上海证券交 易所科创板股票上市规则》《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 1 号——规范运作》等要求,深圳市亚辉龙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 司")董事会,就公司在任独立董事石春茂先生、李学金先生、刘登明先生的独 立性情况进行评估并出具如下专项意见: ...
亚辉龙(688575) - 关于使用部分暂时闲置自有资金进行现金管理的公告
2025-04-24 13:57
证券代码:688575 证券简称:亚辉龙 公告编号:2025-028 深圳市亚辉龙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使用部分暂时闲置自有资金进行现金管理的公告 本公司董事会及全体董事保证本公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 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个别及连带责任。 重要内容提示: 特别风险提示:尽管公司选择安全性高、流动性好的投资品种进行现金管理, 总体风险可控,但金融市场受宏观经济的影响较大,公司将根据经济形势以及金融 市场的变化适时适量地介入,但不排除该项投资受到市场波动的影响,而导致投资 收益未达预期的风险。敬请广大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 一、本次使用部分暂时闲置自有资金进行现金管理的情况概述 (一)现金管理目的 为充分利用公司自有闲置资金,在保证不影响正常生产经营、资金安全、合法 合规的情况下,根据《公司章程》等的规定,公司(含子公司,下同)拟使用额度 不超过人民币 100,000 万元(含本数)的部分暂时闲置自有资金通过协定存款、通知 存款、定期存款、结构性存款等存款方式或购买安全性高、流动性好、低风险或保 本型的短期理财产品等方式进行现金管理,资金在上述额度内可以滚动使用。 ...
亚辉龙(688575) - 2024年度年审会计师履职情况评估报告
2025-04-24 13:57
深圳市亚辉龙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4 年度年审会计师履职情况评估报告 深圳市亚辉龙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聘请立信会计 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以下简称"立信所"或"立信")作为公司 2024 年 年报审计机构。根据财政部、国资委及证监会颁布的《国有企业、上市公司选聘 会计师事务所管理办法》,本公司对立信所 2024 年审计过程中的履职情况进行了 评估。评估后,本公司认为立信所资质等方面合规有效,履职保持独立性,勤勉 尽责,公允表达审计意见。具体情况如下: 一、立信所基本情况 2024 年度立信为 693 家上市公司提供年报审计服务,主要行业:制造业、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采矿业、批发和零 售业、建筑业、房地产业及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审计收费 8.54 亿元,同行业上市公司审计客户 43 家。 二、执业记录 (一)基本信息 项目合伙人:郑荣富。2013 年成为注册会计师,2010 年开始从事上市公司 审计业务,2024 年开始在立信执业,2024 年开始为本公司提供审计服务,近三 年签署及复核 5 家上市公司审计报告。 签字注册会计师: ...
亚辉龙(688575) - 关于召开2024年度暨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说明会的公告
2025-04-24 13:57
业绩说明会信息 - 时间为2025年5月7日16:00 - 17:00[3][5][6][7] - 地点为上海证券交易所上证路演中心[5][6] - 方式为上证路演中心网络互动[4][5][6][7] 参与人员 - 董事长胡鹍辉、董事兼财务总监廖立生等[6] 投资者参与 - 2025年5月7日16:00 - 17:00在线参与[7] - 2025年4月25日至5月6日16:00前征集问题[3][7] - 途径为上证路演中心网站或公司邮箱[3][7] 报告发布 - 2025年4月25日发布2024年年度及2025年一季度报告[3]
亚辉龙(688575) - 关于聘任会计师事务所的公告
2025-04-24 13:57
审计机构聘任 - 公司拟聘立信为2025年度财务和内控审计机构,聘期一年[2][9] - 聘任议案已通过董事会审议,待股东大会审议[9] 立信基本情况 - 2024年末合伙人296名、注会2498名、从业人员10021名[3] - 2024年业务收入47.48亿,审计36.72亿,证券15.05亿[3] - 2024年为693家上市公司提供年报审计,收费8.54亿[3] 立信风险情况 - 2024年末提取职业风险基金1.71亿,保险赔偿限额10.5亿[4] - 涉金亚科技、保千里案需承担赔偿责任[4] - 近三年受行政处罚5次等,涉人员131名[5][6] 签字人员情况 - 拟签字项目合伙人等近三年签署上市公司审计报告数量不同[6]
亚辉龙(688575) - 关于日常关联交易预计的公告
2025-04-24 13:57
关联交易额度 - 2025年1月1日至年度股东大会召开日,关联交易预计额度不超5000万元[2][4] - 2023年10月1日至2024年9月30日关联交易前次预计金额3800万元[9] - 2024年10月1日至2025年9月30日预计2200万元[9] 关联交易金额 - 2024年度关联交易实际发生金额3277.22万元[7] - 向卓润生物采购预计1600万元,2024年实际发生909.51万元[5] - 向德昌龙采购预计950万元[5] - 向卓润生物销售预计1200万元,2024年实际发生2338.45万元[5] - 向卓润生物提供租赁服务预计200万元,2024年实际发生19.36万元[5] - 接受卓润生物服务预计530万元,2024年实际发生3.20万元[5] - 向德昌龙提供租赁服务预计520万元,2024年实际发生6.70万元[7] 关联方财务数据 - 2024年德昌龙资产总额24393.70万元,负债总额23381.93万元[15] - 2024年德昌龙资产净额1011.77万元,营业收入5489.68万元[15] - 2024年德昌龙净利润 -5940.88万元[15] 关联交易说明 - 预计与卓润生物/德昌龙进行日常关联交易是正常生产经营需要[19] - 日常关联交易定价将根据市场价格协商确定[19] - 日常关联交易定价公允,不存在利益输送等情况[19] - 日常关联交易不会影响公司独立性和财务经营成果[20] - 公司不会因关联交易对关联方形成重大依赖[20] - 关联交易额度不代表产品生产规模及销售收入预测[21]
亚辉龙(688575) - 2024年非经营性资金占用及其他关联资金往来情况汇总表的专项审计报告
2025-04-24 13:57
财务审计 - 审计公司于2025年4月23日对亚辉龙公司2024年度财报出具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6] 关联资金往来 - 2024年初往来资金余额总计25,148.76万元[17] - 2024年度往来累计发生金额(不含利息)总计6,345.20万元[17] - 2024年度往来资金的利息总计463.56万元[17] - 2024年度偿还累计发生总计3,122.79万元[17] - 2024年末往来资金余额总计28,834.73万元[17] 部分公司往来情况 - 深圳市大道测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年末往来资金余额10,165.34万元[12][15] - 深圳市昭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年末往来资金余额4,137.60万元[12][15] - 长沙亚辉龙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年末往来资金余额3,693.11万元[12] - 深圳市开源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年末往来资金余额3,136.32万元[12][17] - 上海亚辉龙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年末往来资金余额558.63万元[17] - 武汉德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年末往来资金余额248.2万元[17] 非经营性往来 - 上海臻熙康和医学科技有限公司可转债投资非经营性往来1000.00万元[13] - 香港德昌龍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股东同比例借款非经营性往来73.69万元[13]
亚辉龙(688575) - 2024年度内部控制评价报告
2025-04-24 13:57
业绩总结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不存在财务和非财务报告内控重大缺陷[3][4] - 纳入评价范围单位资产总额和营收占合并报表对应总额之比均为100%[7] 未来展望 - 2025年公司将完善内控体系提升管理水平[17] 内控标准 - 财务报告内控缺陷资产总额潜在错报重大缺陷定量标准为潜在错报金额≥合并报表资产总额的1%[12] - 财务报告内控缺陷利润总额潜在错报重大缺陷定量标准为潜在错报金额≥合并报表利润总额的5%[12] - 非财务报告内控缺陷直接财产损失金额重大缺陷定量标准为直接财产损失金额≥合并报表资产总额的1%[13] - 财务报告内控缺陷资产总额潜在错报重要缺陷定量标准为合并报表资产总额的1%﹥潜在错报金额≥0.5%[12] - 财务报告内控缺陷利润总额潜在错报重要缺陷定量标准为合并报表利润总额的5%﹥潜在错报金额≥2.5%[12] - 非财务报告内控缺陷直接财产损失金额重要缺陷定量标准为合并报表资产总额的1%﹥直接财产损失金额≥0.5%[13] - 财务报告内控缺陷资产总额潜在错报一般缺陷定量标准为潜在错报金额<合并报表资产总额的0.5%[12] - 财务报告内控缺陷利润总额潜在错报一般缺陷定量标准为潜在错报金额<合并报表利润总额的2.5%[12] 内控情况 - 内控评价报告基准日公司不存在未完成整改的财务报告内控重大和重要缺陷[15] - 报告期内公司未发现非财务报告内控重大、重要和一般缺陷[16] - 内控评价报告基准日公司未发现未完成整改的非财务报告内控重大和重要缺陷[17] - 上一年度内控缺陷整改情况不适用[17] - 其他重大事项说明不适用[18]
亚辉龙:2024年报净利润3.02亿 同比下降14.93%
同花顺财报· 2025-04-24 12:11
主要财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20.12亿元 同比下降2% 较2022年39.81亿元呈现显著下滑[1] - 净利润3.02亿元 同比下降14.93% 较2022年10.12亿元下降70.16%[1] - 基本每股收益0.53元 同比下降15.87% 较2022年1.79元下降70.39%[1] - 净资产收益率11.35% 同比下降20.68个百分点 较2022年51.66%下降78.03%[1] - 每股净资产4.83元 同比增长7.1% 每股公积金0.84元增长10.53% 每股未分配利润2.57元增长7.53%[1] 股东结构变化 - 前十大流通股东持股比例62.82% 较上期减少884.28万股[2] - 华宝中证医疗ETF增持141.77万股至1127.77万股 占比1.98%[2] - 深圳盈富汇智私募基金增持31.27万股至1523.91万股 占比2.67%[2] - 嘉兴睿耀创业投资减持27.11万股至1278.08万股 占比2.24%[2] - 新进股东姚逸宇持有672.44万股占比1.18% 上海礼颐投资持有605.49万股占比1.06%[2] - 易方达旗下医疗保健行业混合A(1493.98万股)和医药生物股票A(814.16万股)完全退出前十大股东[2] - 控股股东胡鹍辉持股22216.19万股占比38.96% 持股数量未发生变化[2] 利润分配方案 - 公司推出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1元(含税)的分红方案[3]
多家IVD企业回应关税影响,行业再迎重构机遇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4-24 09:26
关税政策调整 - 美国对中国输美商品征收关税税率从84%提高至125% [1] - 中国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商品加征关税税率由84%提高至125% [1] 行业短期影响 - A股IVD板块应声下跌 行业面临原料成本激增和供应链重构挑战 [4] - 多数IVD企业对美国市场依赖度较低 美国营收占比普遍不足1% [4] - 达安基因、易瑞生物等企业无对美国产品出口 不受关税政策直接影响 [4] - 新产业、圣湘生物、亚辉龙等公司业务重心分布在欧洲、拉美、中东和东南亚 [4] - 上海太阳生物已实现原料国产化或供应链自主可控 [4] - 行业未出现大规模负面影响 展现较强抗风险能力 [4] 技术依赖现状 - 国内70%以上磁微粒化学发光设备核心光学部件依赖进口 [5] - 核酸提取试剂中关键酶原料90%来自欧美供应商 [5] - IVD设备具有系统锁定效应 替代过程需要6到12个月时间 [5] - 国产产品在价格上具有40%优势 [5] 国产化进展 - 生化诊断、血细胞分析、分子PCR检测、NGS和POCT领域国产替代比例达60%-70% [5] - 新产业生物与中科院合作研发"壳结构磁珠"技术 预计磁微粒化学发光产品国产替代率达80% [6] - 圣湘生物投资5亿元建设酶原料生产基地 计划2025年实现逆转录酶60%自给自足 [6] - 上海交通大学激光直写技术使国产微流控芯片模具成本降低40% [6] - 安图生物与哈工大合作突破微泵技术 [6] 供应链重构 - 菲鹏生物提供1300+种核心原料并开放化学发光、分子诊断平台 [7] - 迈瑞医疗在马来西亚建立化学发光试剂生产基地 [7] - 新产业生物与德国企业合资获取核心工艺技术 [7] - 安图生物在县域医院实现化学发光设备90%国产化率 [7] 政策支持与市场生态 - 各地对首台套国产设备采购提供30%补贴 [8] - 行业修订IVD设备兼容性标准 建立性能验证指南 预计替代周期缩短至3-6个月 [8] - 安徽等地化学发光集中采购政策加速国产替代进程 [8] - 迈瑞、新产业等国产品牌在部分检测项目中市场份额超过进口品牌 [8] 产业发展规划 - 短期目标(1年内)实现30%关键原料国产替代并建立安全库存 [8] - 中期目标(3年内)实现60%核心部件自主可控和东南亚产能备份 [8] - 长期目标(5年内)高端设备国产化率达到80% [8] - 建立"三线作战"体系:每年15%营收用于原料攻关、联合科研院所共建核心实验室、每个关键原料确保3家以上合格供应商 [8] - IVD产业有望在3-5年内将进口依赖度从45%降至15%以下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