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元亨(688499)

搜索文档
利元亨涨2.12%,成交额9410.75万元,主力资金净流出727.82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23 01:50
股价表现 - 9月23日盘中报72.30元/股 较前上涨2.12% 总市值121.99亿元 [1] - 今年以来股价累计上涨223.20% 近60日涨幅达80.70% 近20日上涨22.79% [2]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出727.82万元 特大单净买入62.40万元 大单净卖出790.22万元 [1] 交易与股东结构 - 单日成交金额9410.75万元 换手率0.78% [1] - 股东户数2.24万户 较上期大幅增加60.40% 人均流通股减少37.66%至7541股 [2] - 今年以来4次登上龙虎榜 最近一次为9月8日 [2] 业务构成与行业属性 - 主营业务为智能制造装备研发生产 锂电池制造设备占比80.56% 增值配件及服务占12.23% [2] - 所属申万行业为电力设备-电池-锂电专用设备 概念板块涵盖固态电池/氢能源/锂电池等 [2] - 公司位于广东省惠州市 2021年7月1日上市 [2]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5.29亿元 同比下降17.48% [2] - 同期归母净利润3341.02万元 同比大幅增长119.33%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8724.18万元 近三年累计分红3532.18万元 [3] 机构持仓 - 中航新起航灵活配置混合A(005537)新进第六大流通股东 持股93.59万股 [3]
利元亨全固态电池整线陆续交付,2025 H1强势扭亏
高工锂电· 2025-09-19 10:36
固态电池产业化进程 - 2025年上半年国内固态电池新增扩产规划超50GWh 计划投资额超150亿元 行业进入从中试到装车测试关键阶段 [3] - 设备投资具有前置效应 电池量产预计2026年后启动 但设备投资已提前开展 [6] - 设备商当前订单承接将直接影响未来固态电池市场份额 [7] 利元亨技术布局与突破 - 面向头部车企的全固态电池整线项目进入交付阶段 与超20家客户开展技术交流 [4] - 研发投入1.56亿元占营收10.22% 重点攻关界面问题与高压工艺 [7][8] - 明确四大关键工艺节点:高压致密化、电解质与电极片复合、极片封装与绝缘、高压化成与分容 [9] - 针对硫化物电解质安全风险 设计三级防护体系(防爆/防毒/防腐蚀) [9] - 设备布局覆盖干法涂布、电解质热复合、胶框印刷、叠片一体机及高压化成分容等核心工序 [9] 公司经营与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3341万元 实现扭亏为盈 [10] - 经营性现金流净额2.24亿元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同比缩短15天 [11] - 综合毛利率同比提升2.64个百分点 净利率转正 [11] - 管理费用同比下降45% 财务费用下降57% 期间费用率环比降超11个百分点 [11] 新业务与全球化进展 - 智能仓储订单金额6.52亿元 同比增超十倍 占比提升至13.2% 应用覆盖锂电/汽车/光伏/电子制造 [12] - 获得头部企业AI算力服务器智能工厂订单 布局机器人软硬件技术及人形机器人产线 [12] - 波兰生产基地实现本地化生产 直接供应欧洲客户 海外订单占比预计持续提升 [12] - 海外分支机构支持客户海外扩产 海外项目资源储备丰富 [12]
利元亨跌2.01%,成交额5.69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2647.83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19 05:44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9月19日盘中下跌2.01%至70.82元/股 成交额5.69亿元 换手率4.70% 总市值119.49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2647.83万元 特大单买卖占比分别为7.24%和11.00% 大单买卖占比分别为29.22%和30.11% [1] - 年内累计涨幅216.58% 近5/20/60日分别变动-3.25%/16.12%/70.04% 年内4次登上龙虎榜 [1]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5.29亿元 同比下降17.48% [2] - 同期归母净利润3341.02万元 同比大幅增长119.33% [2] 股权结构与股东变化 - 截至6月30日股东户数2.24万户 较上期激增60.40% [2] - 人均流通股7541股 较上期减少37.66% [2] - 中航新起航灵活配置混合A新进第六大流通股东 持股93.59万股 [3] 业务构成与行业属性 - 主营业务为智能制造装备研发生产销售 聚焦锂电池制造设备(占比80.56%) [1] - 属于电力设备-电池-锂电专用设备行业 涉及固态电池/氢能源/宁德时代概念等板块 [2] 分红与资本运作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8724.18万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3532.18万元 [3]
固态电池深度报告:固固界面 - 聚焦本征界面问题,材料设备体系革新
2025-09-17 14:59
行业与公司 * 行业为固态电池 涉及固固界面问题解决 材料与设备体系革新[1] * 公司包括海外领先企业Quantumscape Solid Power 国内企业宁德时代 比亚迪 以及设备与材料供应商如先导智能 利元亨 微导纳米 北方华创 德龙激光 联赢激光 天奈科技 道氏技术等[3][12][17] 核心观点与论据 * 固态电池通过干法成型 等静压 结构化材料 激光设备等工艺解决固固界面问题 提升离子传导性能 减少副反应 提高机械匹配性[1][6][7] * 无溶剂化干法成型是应用确定性最高的方向 价值量达千万级 技术壁垒较高 国产化程度较高[1][11] * 等静压技术可系统性解决固固界面接触不良 孔隙率高 枝晶生长及体积膨胀等问题 价值量同样在千万级[1][11] * 界面改性通过涂层 掺杂 可控反应以及合金化等技术调控微观结构 增加接触面积并阻断不良反应[3][13] * 海外企业如Quantumscape和Solid Power更早布局高端设备 广泛使用ALD技术 已进入中试到小批量生产阶段[1][5] * 国内企业倾向于技术创新 采用干法或结构化材料等经济方法 处于小试到中试阶段[1][5] 其他重要内容 * 全固态电池主要挑战包括离子传导障碍 副反应 力学匹配差 界面阻抗高(需控制在50欧姆以下) 枝晶生长风险[9] * 结构化材料包括结构化铜箔和骨架支撑膜 价值量在千万元级别 国产化率较高[11] * 激光设备用于切割和加工 处于规模化测试或导入阶段 整体设备国产化程度偏高[11] * ALD成为目前最有效的界面解决方式之一 国内微导纳米 北方华创 拓荆等企业领先[15] * 界面改性辅助材料如多孔MOF材料 COF材料 碳纳米管及导电炭黑用量显著增加 例如导电炭黑用量较液态电池成倍增长[15] * 先导智能和利元亨布局等静压及干法设备 并向国内外头部定制厂供货[3][17] * 德龙激光获得宁德时代的激光设备订单[3][23] * 联赢激光在传统领域占据较大市场份额 有望逐步增加市场份额并受益于激光用量整体增长[3][20]
从20家企业看固态电池“量产”最新进展
高工锂电· 2025-09-16 10:55
固态电池产业化进展 - 国内亿纬锂能"龙泉二号"全固态电池下线 能量密度达300Wh/kg 体积能量密度700Wh/L 面向人形机器人、低空飞行器及AI装备领域[1][4] - 国轩高科"金石电池"中试量产 良品率90% 能量密度350Wh/kg 单次充电续航1000公里 核心设备国产化率100%[1][7] - 蜂巢能源半固态电池产线11月量产 能量密度270Wh/kg 建成2.3GWh产线 已获eVTOL半固态电池定点项目[3][8] 国际固态电池技术突破 - QuantumScape固态电池实现实车演示 能量密度844Wh/L 10%-80%快充需12分钟 生产速度提升25倍[1][11] - Rimac固态电池包100kWh容量 10%-80%补能仅6.5分钟 -20°C低温保持95%电量 比液态电池轻90公斤[12] - 奔驰固态电池EQS测试车续航1205公里 剩余137公里 电池组重量体积与锂离子电池相当[13][14] 设备工艺创新与量产推进 - 先导智能交付干法混料涂布设备 机械速度100m/min 单线产能5-8GWh 降低35%生产能耗和15%综合成本[16] - 海目星获4亿元量产设备订单 打通锂金属固态电池全线工艺 覆盖双技术路线布局[15][22] - 赢合科技固态湿法涂布设备交付 干法设备提升极片制造效率30% 物料残留率低于0.5%[23] 材料体系与制造技术突破 - 曼恩斯特湿法电解质薄涂系统实现1-15μm干膜厚度控制 涂布速度60m/min 采用干法成膜+湿法涂覆复合工艺[17][18] - 道氏技术开发液相法金属锂负极制备 推进液态锂涂布机量产设备创新[19][20] - 宏工科技干法电极物料排料率达99.5% 开发废弃极片脱粉回收系统 降低回收成本[24] 产线建设与产能规划 - 亿纬锂能成都基地年产能50万颗电芯 一期2025年12月建成 二期2026年12月实现100MWh年产能[5][6] - 利元亨交付首条硫化物固态电池整线项目 覆盖前中后段设备 预计Q3完成交付[21] - 先惠技术交付0.2GWh全固态电池中试线设备 预计2025年底实现工业化量产设备交付[28] 新兴应用场景拓展 - 中创新航全固态硅基电池能量密度430Wh/kg 配套产线已建成 实现eVTOL产品规模交付[9][10] - 蜂巢能源半固态电池供应宝马MINI下一代车型 上汽MG4已开启半固态电池上车[3][8] - 行业积极布局人形机器人领域 中创新航与头部企业合作固态电池项目取得进展[10]
利元亨(688499) - 广东利元亨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参加广东辖区2025年投资者网上集体接待日活动的公告
2025-09-16 08:31
活动信息 - 公司将参加2025年广东辖区上市公司投资者集体接待日活动[1] - 活动于2025年9月19日15:30至17:00在“全景路演”网站举行[1] 交流安排 - 公司高管将与投资者就2025年半年度业绩等问题互动交流[1]
锂电池产业链跟踪点评:8月电池销量同比延续快速增长
东莞证券· 2025-09-15 08:49
行业投资评级 - 超配(维持)[2] 核心观点 - 下游新能源汽车市场迎来金九银十传统旺季 动力电池需求预期进一步提升[4] - 可再生能源持续发展及新型数据中心配储驱动储能端需求维持高增长 锂电池整体需求迎来旺季[4] - 反内卷持续深化 有望促进落后产能加速出清 有利于拥有技术优势和成本优势的优质产能利用率提升及相关公司业绩修复[4] - 固态电池产业化持续推进 为产业链的材料体系和设备环节带来迭代升级的确定性增量需求[4] 新能源汽车产销数据 - 2025年8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为139.1万辆和139.5万辆 同比分别增长27.4%和26.8% 环比分别增长11.91%和10.54%[4] - 纯电动销量90.8万辆 同比增长40.5% 环比增长11.96%[4] - 插电式混动销量48.7万辆 同比增长7.5% 环比增长7.98%[4] - 1-8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为962.5万辆和962万辆 同比分别增长37.3%和36.7%[4] - 纯电动销量615.8万辆 同比增长46.1%[4] - 插电式混动销量346万辆 同比增长22.8%[4] - 8月新能源汽车渗透率48.8% 环比上升0.1pct 1-8月渗透率45.5%[4] - 8月新能源汽车出口22.4万辆 同比增长1倍 环比下降0.6% 占出口总量的36.7%[4] - 1-8月出口153.2万辆 同比增长87.3% 占出口总量的35.7%[4] 电池产销数据 - 8月动力和其他电池合计产量为139.6GWh 环比增长4.4% 同比增长37.3%[4] - 8月动力和其他电池销量为134.5GWh 环比增长5.7% 同比增长45.6%[4] - 动力电池销量为98.9GWh 占总销量73.5% 环比增长8.5% 同比增长44.4%[4] - 其他电池销量为35.6GWh 占总销量26.5% 环比下降1.4% 同比增长49.0%[4] - 8月动力和其他电池合计出口22.6GWh 环比下降2.6% 同比增长23.9% 占当月销量16.8%[4] - 动力电池出口量15.1GWh 占总出口量66.6% 环比增长1.9% 同比增长35.7%[4] - 其他电池出口量7.6GWh 占总出口量33.4% 环比下降10.4% 同比增长5.6%[4] - 8月动力电池装车量62.5GWh 环比增长11.9% 同比增长32.4%[4] - 三元电池装车量10.9GWh 占总装车量17.5% 环比下降0.1% 同比下降10.0%[4] - 磷酸铁锂电池装车量51.6GWh 占总装车量82.5% 环比增长14.8% 同比增长47.3%[4] - 1-8月国内动力电池装车量前五企业:宁德时代42.7%(同比-3.5pct) 比亚迪22.8%(同比-1.9pct) 中创新航7.0%(同比0.0pct) 国轩高科5.2%(同比+1.4pct) 亿纬锂能4.2%(同比+0.3pct)[4] 投资建议关注标的 - 建议关注产业链各环节基本面改善的头部公司[4] - 在固态电解质 新型正负极 单壁碳纳米管 复合集流体等材料环节拥有技术和产能先发优势的公司[4] - 在固态电池核心工艺设备环节积极布局的锂电设备公司[4] - 重点标的:宁德时代(300750) 亿纬锂能(300014) 科达利(002850) 璞泰来(603659) 当升科技(300073) 星源材质(300568) 恩捷股份(002812) 天赐材料(002709) 天奈科技(688116) 先导智能(300450) 纳科诺尔(832522) 利元亨(688499)[4]
确认过眼神,全固态电池概念癫狂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2 12:40
固态电池资本市场表现 - 固态电池指数从4月9日577.64点上涨至9月12日1026.19点 累计涨幅77.7% [1] - 固态电池成为A股市场游资热捧主线之一 与AI和机器人并列 [1] - 先导智能股价连续10个交易日涨幅累计超100% 市值突破800亿元 动态市盈率达57.97倍 [16] - 利元亨因全固态整线装备进入调试阶段 股价连续三日涨超30% 市盈率达184.84倍 [16] - 上海洗霸虽主业为水处理 但因涉及固态电池业务股价三日涨幅偏离值累计超20% 市盈率达84.54倍 [17] 固态电池技术路线与产业化进展 - 技术路线分为硫化物/氧化物/聚合物三大体系 国内多数厂商与日韩企业选择硫化物路线 [7] - 氧化物半固态电池已初步商业化应用 清陶能源/卫蓝新能源产品实现装车 [7] - 赣锋锂业采用三路线并行策略 第三代全固态电池能量密度达420Wh/kg [7] - 行业共识显示半固态电池更具可行性 全固态电池需5-10年替代液态电池 [6][14] - 量产分水岭为50Ah以上容量 目前具备20Ah以上量产能力厂商有限 [9] - 国轩高科全固态中试线产能0.2GWh 电芯能量密度350Wh/kg 单体容量70Ah [10] - 亿纬锂能采用硫化物+卤化物复合路线 当前10Ah电池能量密度300Wh/kg 年底将具备60Ah制造能力 [11] - 孚能科技预计年底实现60Ah硫化物电池小批量交付 2026-2027年推进小批量量产装车 [11] - 比亚迪计划2027年启动高镍三元+硅基负极+硫化物复合卤化物方案批量装车 [11] - 海外车企如本田/日产/丰田/奔驰/宝马量产计划集中在2028-2030年 [11] 固态电池技术优势与挑战 - 实验室能量密度达300-400Wh/kg 接近传统锂电池两倍 [11] - 三星SDI展示9分钟充电从8%至80% 丰田宣称10分钟充满电 [12] - 固态电解质不可燃 从根本上降低电池起火风险 [12] - 固-固界面接触导致阻抗较高 降低充放电效率和功率性能 [13] - 硫化物电解质易与水分反应产生有毒硫化氢 氧化物电解质可能引发界面副反应 [13] - 关键材料如高纯度硫化物/锂金属箔产量小 供应链不完善 [14] - 需解决界面应力应变/压力系统设计/制备工艺/成本控制等产业化难题 [3][13] 产业化时间表与行业判断 - 业界普遍判断2年内试产 5年后装车量产 [3] - 2025年半固态电池将迎来规模化装车 [14] - 全固态电池批量装车预计2027年 大规模量产需等到2030年 [18] - 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指出全固态电池技术成熟度仅4分(满分9分) [16] - 行业研发负责人认为搭载全固态电池的汽车普及需等到2030年后 [15]
利元亨与国创中心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证券时报网· 2025-09-12 12:29
战略合作 - 公司与国家新型储能创新中心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1] - 双方将在新型电力系统与新型储能装备领域建立长期战略合作 [1] - 重点合作领域包括工艺与装备联合研发与攻关、科技成果转化 [1] 合作目标 - 加快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 [1]
固态电池概念股再度走低,天际股份逼近跌停
新浪财经· 2025-09-12 02:56
固态电池概念股表现 - 天际股份股价逼近跌停 [1] - 先导智能股价下跌超过8% [1] - 华盛锂电、南都电源、利元亨等公司股价均出现下挫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