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诺诚健华(688428)
icon
搜索文档
诺诚健华(688428) - 诺诚健华医药有限公司关于持股5%以上股东权益变动触及1%刻度的提示性公告
2025-08-19 11:53
股东权益变动 - 持股5%以上股东合计持股比例由7.00%降至6.92%[3] - 合计持股数量由12356.9688万股减至12207.1568万股[6] - 权益变动方式为港股减持,时间为2025/08/18[6] 影响说明 - 本次变动不触及要约收购,不影响实控人状态[8] - 第一大股东未变,不影响公司治理与经营[8] - 不涉及披露权益变动报告书[8]
诺诚健华:拟不超过4.76亿元收购广州诺诚健华7%股权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19 11:48
收购交易概述 - 公司拟以不超过4.76336亿元人民币自有资金收购高新科控持有的广州诺诚健华7%剩余股权 [1] - 收购完成后公司将持有广州诺诚健华100%股权 [1] - 该交易不构成关联交易和重大资产重组 [1] 交易进展状态 - 交易尚未完成 [1] - 最终交易价格和摘牌结果存在不确定性 [1] - 无需提交股东大会审议 [1]
诺诚健华:拟4.76亿元收购广州诺诚健华7%股权
新浪财经· 2025-08-19 11:48
收购交易概述 - 公司计划以不超过4.76亿元人民币自有资金收购广州高新区科技控股集团持有的广州诺诚健华医药科技7%股权 [1] - 交易完成后公司将持有广州诺诚健华100%股权 [1] 战略目标 - 收购旨在增强对子公司的控制力并提高运营和决策管理效率 [1] - 交易将优化资源配置并助力公司实现战略发展目标 [1]
诺诚健华(688428) - 港股公告: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中期业绩公告
2025-08-19 11:46
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及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對本公告的內容概不 負責,對其準確性或完整性亦不發表任何聲明,並明確表示,概不就因本公告 全部或任何部分內容而產生或因依賴該等內容而引致的任何損失承擔任何責任。 InnoCare Pharma Limited 諾誠健華醫藥有限公司 總收益由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個月的人民幣419.7百萬元增加74.3%至截至 2025年6月30日止六個月的人民幣731.4百萬元,主要是由於奧布替尼銷量增 長強勁及來自Prolium的許可收益。奧布替尼的收益由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 個月的人民幣417.0百萬元增加52.8%至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個月的人民幣 637.3百萬元,是由於覆蓋範圍拓寬及治療患者增加所致。 – 2 – 總運營開支(包括銷售及分銷開支、研發開支及行政開支)由截至2024年6月 30日止六個月的人民幣669.5百萬元增加17.8%至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個月 的人民幣788.5百萬元。該變動主要因以下各項導致:(i)銷售及分銷開支由截 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個月的人民幣157.2百萬元增至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 個月的人民 ...
8月19日汇添富医疗服务灵活配置混合A净值下跌0.75%,近1个月累计上涨2.73%
搜狐财经· 2025-08-19 11:11
基金表现 - 汇添富医疗服务灵活配置混合A最新净值1.9920元,单日下跌0.75% [1] - 该基金近1个月收益率2.73%,在同类18只基金中排名第14位 [1] - 近6个月收益率69.10%,在同类17只基金中排名第1位 [1] - 今年以来收益率65.45%,在同类17只基金中排名第1位 [1] 投资组合 - 股票持仓前十大重仓股合计占比68.66% [1] - 恒瑞医药为第一大重仓股,占比9.90% [1] - 科伦药业占比9.03%,海思科占比8.99% [1] - 百利天恒占比8.94%,新诺威占比6.72% [1] - 泽璟制药-U占比6.58%,信立泰占比5.33% [1] - 热景生物占比4.74%,益方生物-U占比4.40%,诺诚健华-U占比4.03% [1] 基金概况 - 基金成立于2015年6月18日 [1]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基金规模为29.15亿元 [1] - 现任基金经理为张韡 [1] 基金经理背景 - 张韡拥有康奈尔大学生物医学硕士学位 [2] - 曾担任东方证券医药助理研究员 [2] - 在汇添富基金历任医药研究员、高级医药研究员及医药行业研究组组长 [2] - 自2023年11月23日起担任汇添富医疗服务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 [2] - 同时管理多只医疗健康主题基金,包括汇添富健康生活一年持有期混合、汇添富香港优势精选混合等产品 [2]
诺诚健华中期总收益同比增加74.3%至7.3亿元
格隆汇· 2025-08-19 10:58
财务业绩 - 总收益同比增长74.3%至7.3亿元人民币 主要驱动因素为奥布替尼销量增长及Prolium许可收益 [1] - 奥布替尼收益同比增长52.8%至6.37亿元人民币 主要由于市场覆盖范围扩大及治疗患者数量增加 [1] - 期内亏损同比大幅减少86.7%至3560万元人民币 [1] - 现金及相关账户结余达77亿元人民币 为公司临床开发和产品线投资提供资金保障 [1] 产品研发进展 - 奥布替尼获准用于一线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淋巴细胞淋巴瘤治疗 [2] - 坦昔妥单抗联合疗法获准用于治疗不符合自体干细胞移植条件的复发难治DLBCL患者 [2] - BCL-2抑制剂ICP-248进入两项注册性临床研究阶段 [2] - ADC平台实现重大突破 首次提交IND并获临床试验批准 [2] 商业化与战略合作 - 奥布替尼市场渗透率持续提升 收益大幅增长体现商业化执行能力 [2] - 2025年1月与Prolium达成战略合作 共同探索CD3×CD20双特异性抗体的全球开发潜力 [2] - 公司持续推动全球合作伙伴关系 以强化创新能力并最大化产品线价值 [2]
诺诚健华(09969.HK)中期总收益同比增加74.3%至7.3亿元
格隆汇· 2025-08-19 10:44
财务业绩 - 总收益同比增长74.3%至7.3亿元人民币 主要驱动因素为奥布替尼销量增长及Prolium许可收益 [1] - 奥布替尼收益同比增长52.8%至6.37亿元人民币 增长原因系治疗覆盖范围拓宽及患者数量增加 [1] - 期内亏损同比大幅收窄86.7%至3560万元人民币 [1] - 现金及等价物结余达77亿元人民币 为公司临床开发及产品线投资提供资金支持 [1] 产品研发进展 - 奥布替尼获准新增一线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淋巴细胞淋巴瘤适应症 [2] - 坦昔妥单抗联合来那度胺疗法获准用于治疗不符合自体干细胞移植条件的复发难治DLBCL成年患者 [2] - BCL-2抑制剂ICP-248(mesutoclax)进入两项注册性临床研究阶段 [2] - 专有ADC平台实现突破 首次提交IND并获临床试验批准 [2] 商业化与战略合作 - 奥布替尼市场渗透率持续提升 商业化执行表现强劲 [2] - 2025年1月与Prolium达成战略合作 共同探索CD3×CD20双特异性抗体的全球开发潜力 [2] - 通过全球合作伙伴关系强化创新体系 最大化产品管线价值 [2]
诺诚健华发布中期业绩,经调整亏损1550.4万元 同比收窄93.62%
智通财经· 2025-08-19 10:43
财务表现 - 公司取得收益人民币7.31亿元 同比大幅增长74.26% [1] - 期内经调整亏损1550.4万元 同比显著收窄93.62% [1] - 母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3009.1万元 同比大幅减少88.51% [1] - 每股亏损0.02元 [1] 收入驱动因素 - 奥布替尼收益达6.37亿元 较去年同期4.17亿元增长52.8% [1] - 收入增长主要源于奥布替尼销量强劲增长及Prolium许可收益贡献 [1] - 奥布替尼增长动力来自医保覆盖范围拓宽及治疗患者数量增加 [1]
诺诚健华(09969)发布中期业绩,经调整亏损1550.4万元 同比收窄93.62%
智通财经网· 2025-08-19 10:43
财务表现 - 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6个月取得收益人民币7.31亿元 同比大幅增长74.26% [1] - 期内经调整亏损1550.4万元 同比显著减少93.62% [1] - 母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3009.1万元 同比大幅收窄88.51% [1] - 每股亏损0.02元 [1] 收入驱动因素 - 收入增长主要源于奥布替尼销量强劲增长及来自Prolium的许可收益 [1] - 奥布替尼收益从2024年同期的4.17亿元增加52.8%至6.37亿元 [1] - 奥布替尼增长动力来自产品覆盖范围拓宽及治疗患者数量增加 [1]
诺诚健华(09969) - 2025 - 中期业绩
2025-08-19 10:3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总收益为731.4百万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419.7百万元人民币增长74.3%,主要得益于奥布替尼销量增长及Prolium许可收益[3] - 奥布替尼收益从2024年上半年的417.0百万元人民币增长52.8%至2025年上半年的637.3百万元人民币,原因是覆盖范围扩大和治疗患者增加[3]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期内亏损为35.6百万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268.0百万元人民币大幅减少86.7%[5] - 2025年上半年期内经调整亏损为15.5百万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243.0百万元人民币显著改善[8] - 药物销售净额从2024年的4.178亿元增长53.5%至2025年的6.412亿元,占总收益的87.7%[147] - 业务合作收益从2024年的0元增长至2025年的8805万元,占总收益的12%[147] - 总收益从2024年的4.197亿元增长至2025年的7.314亿元,增长74.3%[147] - 毛利从2024年的3.596亿元增长82.1%至2025年的6.547亿元,毛利率从85.7%提升至89.5%[148][149]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总运营开支为788.5百万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669.5百万元人民币增长17.8%,其中销售及分销开支增长55.3%至244.1百万元人民币[4] - 研发开支从2024年上半年的420.8百万元人民币增长6.9%至2025年上半年的449.7百万元人民币,主要用于推进技术平台创新和临床试验[4] - 销售及分销开支从2024年的1.572亿元增长至2025年的2.441亿元,增长55.3%[152] - 研发开支从2024年的4.208亿元增长6.9%至2025年的4.497亿元[154] - 行政开支从2024年的人民币91.5百万元增至2025年的人民币94.8百万元,主要由于雇员开支、税项及附加费增加[156][157] - 其他开支从2024年的人民币33.1百万元大幅减少至2025年的人民币0.1百万元,主要由于汇率变动导致汇兑收益[158] - 财务成本从2024年的人民币10.5百万元增至2025年的人民币27.2百万元,主要由于银行贷款利息费用增加[161] 奥布替尼表现 - 奥布替尼2025年上半年产品收益为人民币637.3百万元,较2024年同期的417.0百万元增长52.8%[12] - 奥布替尼获准用于治疗一线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淋巴细胞淋巴瘤(CLL/SLL)[9] - 奥布替尼治疗1L CLL/SLL的NDA于2025年4月获CDE批准,并被纳入CSCO指南作为一级推荐方案[13] - 奥布替尼被纳入CSCO指南作为治疗复发性难治性MZL患者的一线推荐方案(I类推荐)[12] - 奥布替尼治疗ITP的III期试验中,50毫克QD剂量组40%患者达到主要终点,既往对GC/IVIG敏感的患者中75%(6/8)达到相同终点[24] - 奥布替尼治疗SLE的IIb期临床试验预计2025年第四季度披露数据[24] - 公司预计2026年上半年提交奥布替尼治疗ITP的NDA[24] - 奥布替尼在治疗复发缓解型多发性硬化症II期试验中,每日一次80毫克剂量组在第12周时与安慰剂组相比Gd+T1累计新发病灶减少90.4%,第24周时减少92.3%[84][86] - 奥布替尼IIa期试验中,安慰剂组、50mg、80mg、100mg组的SRI-4应答率分别为35.7%、50.0%、61.5%、64.3%[96] - 奥布替尼IIb期试验预计2025年第四季度公布完整数据[99] 其他产品表现 - 公司BCL-2抑制剂ICP-248 (mesutoclax)进入两项注册性临床研究[9] - 坦昔妥单抗联合来那度胺治疗复发性难治性DLBCL患者的II期临床研究显示ORR为73.1%,其中CR为34.6%,PR为38.5%[14] - ICP-248 (mesutoclax)在II期研究中,初治患者36周的ORR为100%,CRR为57.1%,uMRD率为65%[15] - 坦昔妥单抗联合疗法获NMPA批准用于治疗不符合ASCT条件的成年复发性难治性DLBCL患者,成为中国首个CD19靶向抗体疗法[14] - ICP-248在I/II期试验中,复发性难治性CLL/SLL的ORR为100%,复发性难治性MCL的ORR为87.5%[15] - ICP-248联合azacytidine治疗一线AML的I期研究显示CR为70%,uMRD转化率为57%,6个月OS率为100%[15] - ICP-332(TYK2抑制剂)已推进至AD的III期注册性试验,患者招募加速进行中[24] - ICP-332的白癜风II/III期临床试验于2025年5月开始患者招募[24] - ICP-488(TYK2变构抑制剂)进入银屑病III期研究[23] - ICP-B05(抗CCR8单克隆抗体)在I期剂量递增试验中显示部分患者出现缓解且无进展生存率较高[18] - ICP-490在多发性骨髓瘤及NHL的初步数据显示良好的耐受性及靶向降解[18] - ICP-488在II期试验中,每日一次6毫克组和9毫克组的PASI 75应答率分别为77.3%和78.6%,安慰剂组为11.6% (p<0.0001)[26] - ICP-723在II期注册性试验中,IRC评估的ORR为85.5% (95% CI: 73.3–93.5),招募55名受试者[29] - ICP-723的NDA于2025年5月纳入优先审评,针对NTRK基因融合阳性晚期实体瘤患者[30] - ICP-189在Ia期研究中剂量递增至160毫克,未观察到剂量限制性毒性或3级及以上不良事件[33] - ICP-B794在临床前研究中,0.3mg/kg单剂量给药即可引起接近100%的肿瘤生长抑制[35] - ICP-B794在5mg/kg单剂量给药下可消退NCI-H1155异种移植小鼠模型的全部肿瘤[35] - 公司首个自主研发的B7-H3靶向ADC候选药于2025年7月获批临床试验申请[28] - ICP-B794(B7H3靶向ADC)获得IND批准,临床试验即将开始[42]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预计于2025年第三季度末至第四季度初开始销售坦昔妥单抗联合疗法[14] - 公司计划于2025年下半年启动ICP-B794的首次人体临床试验[35] - 公司旗舰产品奥布替尼在2025年上半年展现强劲商业势头[36] - 公司与Prolium签订ICP-B02的独占许可协议,推进全球化战略[36][38] - 坦昔妥单抗于2025年5月获得BLA批准,成为重要监管里程碑[39] - ICP-248在中国开展CLL/SLL一线治疗的III期患者招募,并启动MCL的II期注册性临床试验[39] - 奥布替尼用于ITP的III期注册性试验已完成患者招募,计划2026年上半年提交NDA申请[40] - ICP-332在中重度AD的II期试验显示积极结果,已进入III期注册性试验[40] - ICP-488启动斑块状银屑病的III期试验,加速患者招募[40] - ICP-723用于NTRK融合阳性癌症的NDA处于优先审评,预计2025年提交儿童剂型上市申请[42] - 公司与西湖大学建立战略合作,推进前沿技术平台[43] - 公司计划2025年内启动奥布替尼治疗PPMS和SPMS的III期研究首例患者入组[83] - 奥布替尼治疗ITP的III期试验计划2026年上半年提交NDA申请[93] - FDA已同意公司开展奥布替尼治疗PPMS的III期研究,并鼓励启动SPMS的III期试验[83] - 公司首个自主研发的B7-H3靶向ADC候选药预计2025年启动临床试验[126] 其他重要内容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现金及相关账户结余约为77亿元人民币[5] - 公司2025年1月与Prolium达成合作,探索CD3×CD20双特异性抗体的全球潜力[9] - 全球自身免疫性治疗药物市场预期到2029年将达到1,850亿美元[17] - ICP-B02(CD20xCD3双特异性抗体)获得1,750万美元首期及近期付款,并可能获得最高5.025亿美元的里程碑付款[18] - 全球自身免疫性疾病治疗药物市场预计2029年达到1850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3.7%[77] - 预计到2025年中国SLE患者人数将达到1.06百万人,2020-2025年复合年增长率为0.7%[94] - 预计到2030年中国SLE患者人数将达到1.09百万人,2025-2030年复合年增长率为0.5%[94] - 中国特应性皮炎(AD)患者数量2019年为65.7百万人,预计2030年将达到81.7百万人,复合年增长率为1.7%[101] - 全球AD市场规模预计2030年将达到100亿美元[101] - 全球有超过1.25亿人患有银屑病,占总人口的2%至3%[113] - ITP在美国发病率为23.6例/10万人,中国为9.5例/10万人,全球患者达数十万[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