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博思创(688411)

搜索文档
中信建投:136号文促进新能源全面入市 储能迎来非线性增长奇点
智通财经网· 2025-09-29 07:29
政策影响 - 136号文推动新能源全面进入市场化交易阶段 为储能行业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1] - 容量电价和容量补偿政策已成为取代强制配储的市场化手段 为储能提供有力的保底收益 [1][2] - 新能源市场化促进各省峰谷价差显著拉大 山东山西等省价差明显提高 [2] 行业发展 - 储能经济性提升将带来行业爆发式非线性增长 [1] - 全球储能需求在新能源渗透率提升和系统成本下降双重驱动下同步爆发 [3] - 光伏项目通过自发配储将电力转移至高电价时段上网具备明显经济性 消纳困难地区有望成为趋势 [2] 市场数据 - 上调2025-2027年全球新增储能装机至272GWh、441GWh、642GWh 同比增速分别为46.6%、62.1%、45.6% [1][4] - 上调同期国内新增装机预测至150GWh、260GWh、380GWh [4] - 山东首批机制电价竞价结果相较煤电基准电价折价明显 标志新能源市场化改革进入深水区 [1] 区域表现 - 河北甘肃宁夏山东内蒙等多省推出容量电价政策 [2] - 多省储能项目可实现良好经济性 尤其以内蒙为明显 [2] - 容量电价政策结合市场化峰谷套利使独立储能项目取得良好经济性 [1]
海博思创:调研纪要 - 对中国 2025 - 2026 财年储能系统(ESS)需求持乐观态度
2025-09-29 03:06
纪要涉及的行业或公司 * 北京海博思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Hyperstrong) 一家中国储能系统集成商 专注于中国电网侧大型储能市场[2] * 储能系统行业 特别是中国的电网侧大型储能市场以及欧洲、东南亚和美国的海外市场[2][12][13] 核心观点和论据 中国储能市场需求与政策 * 中国可能超额完成2027年180GW的储能装机目标 因地方政府正通过政策改善储能收益模式[2][12][13] * 独立储能项目的收益来源包括峰谷电价套利、容量电费和辅助服务 其中内蒙古西部的容量电费为0.35元/千瓦时 可显著提升项目回报率至12-13%[12][13] * 沙漠地区的大型风光大基地项目仍需配套建设储能[12][13] 公司业绩与财务指引 * 公司2024年营收82.7亿元人民币 净利润6.48亿元人民币 每股收益4.8元人民币[4][21] * 公司指引2025年储能系统出货量30GWh 同比增长超150% 2026年出货量70GWh 同比增长超130%[2][13] * 公司2024年毛利率为18.5% 过去两年毛利率维持在18-20% 远高于国内同行 尽管系统价格年降40% 这得益于其严格的成本管理和技术改进[13] 海外市场拓展与竞争格局 * 公司目前主要聚焦欧洲市场 其需求和价格表现强劲 同时看好东南亚招标量提升和美国市场潜力[12][13] * 公司指引2025年海外出货量3-5GWh 2026年达10GWh[12][13] * 海外市场竞争格局健康 中国厂商之间尚未出现激烈的价格竞争 公司正与小型海外客户合作以建立品牌知名度和项目业绩记录[13] 财务数据与估值 * 公司2022至2024年营收从26.26亿元增长至82.7亿元 净利润从1.77亿元增长至6.48亿元[4][21] * 截至2024年底 公司现金及等价物为24.74亿元人民币[22] * 基于Bloomberg一致预期 公司对应2026年预期市盈率为38倍 过去六个月股价上涨260% 同期上证综指上涨15%[12] 其他重要内容 * 公司98%的收入来自储能产品[14][15] * 公司在中国市场储能系统集成商出货量排名中 2021年排名第一 2024年排名第四[18] * 公司不持有储能项目资产 但参与项目开发并提供产品和电站运维服务[13] * 摩根大通认为此次调研对宁德时代、LG能源解决方案等储能概念股有积极参考意义[2][26]
A股储能概念股走强,海博思创涨超15%,储能电芯需求强劲
格隆汇· 2025-09-29 02:13
储能概念股市场表现 - A股市场储能概念股集体走强 海博思创涨超15% 科陆电子10CM涨停 艾罗能源涨超8% 科士达涨超4% [1] 储能电芯需求状况 - 国内储能电芯需求十分强劲 头部电池企业工厂处于满产状态 订单已排至明年年初 [1] 新型储能政策目标 - 新型储能规模化建设专项行动方案提出目标 2027年中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达1.8亿千瓦以上 [1] - 新型储能建设将拉动新增项目投资约2500亿元 [1]
海博思创(688411):营收稳健增长 储能发展动能充足
新浪财经· 2025-09-27 10:27
公司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45.22亿元 同比增长22.66% 归母净利润3.16亿元 同比增长12.05% 扣非归母净利润2.60亿元 同比下降8.38% [1] - 2025年第二季度营业收入29.74亿元 同比增长27.15% 环比增长92.12% 归母净利润2.22亿元 同比增长79.30% 环比增长136.51% [1] - 上半年毛利率17.54% 同比下降1.94个百分点 总资产120.59亿元 较年初增长9.91% [1] 主营业务发展 - 储能系统营业收入45.12亿元 同比增长23.62% 毛利率17.58% 同比下降1.42个百分点 [2] - 销售费用率3.38% 同比下降0.32个百分点 财务费用率0.20% 同比上升0.27个百分点 管理/研发费用率分别为2.17%/3.04% 同比下降0.30/0.13个百分点 [2] - 海外营收2.98亿元 同比增长3195.72% 毛利率36.23% 同比下降0.33个百分点 [3] 产能与海外布局 - 依托北京房山/广东珠海/甘肃酒泉/山西大同四大智能制造基地 实现自动化产线覆盖 保障大规模交付能力 [3] - 欧洲/北美设立子公司 落地瑞典斯德哥尔摩/德国瓦尔特斯豪森等标杆项目 [3] - 与Repono合作推进1.4GWh电网级项目 与Alpina合作5000套充储一体机 [3] 行业政策环境 - 2025年2月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通知发布 储能行业从政策驱动向市场化竞争转型 [4] - 新型储能规模化建设专项行动方案目标2027年全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达1.8亿千瓦以上 带动直接投资约2500亿元 [4] - 新能源就近消纳通知要求自发自用电量占比不低于60% 总用电量占比2030年起新增项目不低于35% [4] 市场前景与定位 - 截至2024年底全国新型储能投运装机规模7376万千瓦/1.68亿千瓦时 较2023年底增长超130% [2] - CNESA预测2025年新型储能装机规模理想场景突破130GW 保守场景116.3GW 2024-2030年复合增长率20.2%-24.5% [2] - 公司国内已投运电站装机量排名第一 为行业领先的储能系统解决方案与技术服务供应商 [1][5]
电力设备及新能源行业双周报:8月储能系统中标规模环比增长超10倍-20250926
东莞证券· 2025-09-26 11:59
行业投资评级 - 超配(维持)电力设备及新能源行业 [2] 核心观点 - 2025年8月储能系统中标规模达17.7GW/45.7GWh 同比+237.1%/+691.4% 环比+762%/+1005.4% 创历史新高 主要受中国能建25GWh磷酸铁锂电池储能系统集采及内蒙古GWh级项目推动 [4][38][43] - 电网侧储能系统中标规模达18.2GWh 同比+437.2% 环比+521.9% 内蒙古GWh级项目贡献显著增长 [4][38][39] - 国内加快推进新型储能规模化建设 提升电网对清洁能源接纳、配置和调控能力 建议关注技术和规模领先的逆变器头部企业 [4][43] 行情回顾 - 截至2025年9月25日 近两周申万电力设备行业上涨8.19% 跑赢沪深300指数7.19个百分点 在申万31个行业中排名第2名 [4][11] - 本月申万电力设备行业上涨17.13% 跑赢沪深300指数14.98个百分点 排名第1名 年初至今上涨38.91% 跑赢沪深300指数22.18个百分点 排名第5名 [4][11] - 子板块近两周表现:电池板块上涨12.48% 电机板块上涨9.09% 风电设备板块上涨8.31% 其他电源设备板块上涨6.16% 电网设备板块上涨3.69% 光伏设备板块上涨3.49% [4][15] - 个股表现:海博思创近两周涨57.66% 杭电股份涨39.19% 大洋电机涨34.48% ST华西跌18.29% 海科新源跌17.80% 天际股份跌16.74% [4][19][20] 板块估值 - 电力设备板块PE(TTM)为34.90倍 子板块估值:电机Ⅱ板块67.83倍 其他电源设备Ⅱ板块58.17倍 风电设备板块38.47倍 电池板块37.26倍 光伏设备板块26.71倍 电网设备板块27.70倍 [4][24] - 当前估值与近一年平均值比较:电力设备板块高33.68% 电机Ⅱ板块高28.09% 其他电源设备Ⅱ板块高38.68% 光伏设备板块高32.84% 风电设备板块高26.52% 电池板块高41.78% 电网设备板块高13.97% [24] 行业数据 - 多晶硅致密料价格5.10万元/吨 环比持平 颗粒料价格4.90万元/吨 环比持平 [32] - 硅片价格全线持平:N型182硅片1.350元/片 N型182*210硅片1.400元/片 N型210硅片1.700元/片 [34] - 电池片价格上涨:182TOPCon电池片均价0.320元/W涨3.23% 182*210TOPCon电池片均价0.290元/W涨1.75% 210TOPCon电池片均价0.310元/W涨3.33% [34] - 组件价格分化:N型182TOPCon双玻组件均价0.693元/W涨0.43% 集中式TOPCon组件均价0.685元/W涨2.24% 分布式TOPCon组件均价0.700元/W持平 BC组件价格全线持平 [34] 产业新闻 - 中国宣布2035年全经济范围温室气体净排放量比峰值下降7%-10% 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超30% 风电和太阳能装机达2020年6倍以上力争36亿千瓦 [38] - 国家能源局推动能源存储装备规模化应用 发展大容量、高参数、长寿命、高安全储能装备 重点突破锂电池、钠电池、固态电池、液流电池及构网型储能技术 [38] - 大唐集团招标海南儋州120万千瓦海上风电项目 配备120台10.0MW风电机组 年上网量36.6亿千瓦时 [41] 公司公告 - 明阳智能发布员工持股计划 拟筹集资金不超过7020万元 持股不超过1000万股占总股本0.4402% [41] - 金风科技股东和谐健康减持5714.1854万股 占总股本1.352448% 持股比例降至8.647550% [41] - 固德威累计回购252.9522万股 占总股本1.04% 成交总额1.25亿元 [42] 投资建议 - 建议关注标的:国电南瑞(特高压柔直换流阀、虚拟电厂解决方案)阳光电源(光伏逆变器、储能系统、氢能技术)东方电缆(海缆系统供应商)金风科技(风电整机龙头)隆基绿能(HPBC 2.0电池技术量产效率24.8%) [43]
电力设备及新能源行业双周报(2025、9、12-2025、9、25):8月储能系统中标规模环比增长超10倍-20250926
东莞证券· 2025-09-26 09:17
行业投资评级 - 维持电力设备及新能源行业"超配"评级 [2] 核心观点 - 2025年8月储能系统中标规模达17.7GW/45.7GWh,同比分别增长237.1%和691.4%,环比分别增长762%和1005.4%,创历史新高 [5][39] - 电网侧储能系统中标规模达18.2GWh,同比增长437.2%,环比增长521.9% [5][39][40] - 建议关注技术和规模领先的逆变器头部企业 [5][44] 行情回顾 - 近两周申万电力设备行业上涨8.19%,跑赢沪深300指数7.19个百分点,在31个行业中排名第2 [5][12] - 本月申万电力设备行业上涨17.13%,跑赢沪深300指数14.98个百分点,在31个行业中排名第1 [5][12] - 年初至今申万电力设备板块上涨38.91%,跑赢沪深300指数22.18个百分点,在31个行业中排名第5 [5][12] - 子板块近两周表现:电池板块上涨12.48%,电机板块上涨9.09%,风电设备板块上涨8.31%,其他电源设备板块上涨6.16%,电网设备板块上涨3.69%,光伏设备板块上涨3.49% [5][16] - 个股表现:海博思创近两周涨幅57.66%,杭电股份涨幅39.19%,大洋电机涨幅34.48% [5][20] 板块估值 - 电力设备板块PE(TTM)为34.90倍 [5][25] - 子板块估值:电机Ⅱ板块67.83倍,其他电源设备Ⅱ板块58.17倍,风电设备板块38.47倍,电池板块37.26倍,电网设备板块27.70倍,光伏设备板块26.71倍 [5][25] 产业动态 - 中国宣布2035年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达30%以上,风电和太阳能装机容量达2020年6倍以上 [39] - 国家能源局推动能源存储装备规模化应用,重点发展大容量、高安全储能装备 [39] - 中国能建2025年度25GWh磷酸铁锂电池储能系统集采项目推动中标规模增长 [5][39] 价格数据 - 多晶硅致密料价格5.10万元/吨,环比持平 [33] - 182TOPCon电池片均价0.320元/W,环比上涨3.23% [35] - N型182TOPCon双玻组件均价0.693元/W,环比上涨0.43% [35] 投资建议 - 重点关注标的:国电南瑞(虚拟电厂解决方案)、阳光电源(光伏逆变器及储能系统)、东方电缆(海陆缆系统)、金风科技(风电整机解决方案)、隆基绿能(BC电池技术) [44]
75只新股首日平均涨近2.5倍,10倍牛股来自这一赛道
第一财经· 2025-09-25 11:08
A股IPO市场整体表现 - 前三季度A股共发行新股75只 较去年同期69只稳中有升 [3] - IPO合计募集资金达743.72亿元 同比增长265亿元 [3] - 算上9月底3只新股后总融资额约772亿元 同比增294亿元 [4] - 上交所融资金额排名全球第五 港交所以1800亿港元融资额登顶全球第一 [3][7][8] 新股融资结构特征 - 募资结构呈现"一家独大、均值较小"格局 平均值9.92亿元、中位数5.5亿元 [4] - 华电新能融资181.71亿元 占总融资额比重24.4% [3][4] - 12只新股融资金额超10亿元 其中5只逾20亿元 [4] - 62只新股融资金额不足10亿元 其中30只不足5亿元 5只不足2亿元 [5] 各板块融资分布 - 创业板IPO数量领先 27只新股合计融资195.34亿元 [7] - 上交所主板融资金额最高 达372.84亿元 [7] - 科创板新发8只新股 融资81.17亿元 [7] 新股市场赚钱效应 - 新股首日平均涨幅244.4% 较去年同期提升近100个百分点 [3][9] - 涨幅中位数229.06% 较去年同期113.5%激增一倍 [9] - 截至9月25日收盘价较发行价涨幅平均数254% 中位数190% [10] - 年内无一只新股破发 7只新股较发行价涨幅超5倍 [3][11] 明星个股表现 - 海博思创较发行价19.38元累计涨逾15倍 报280元 [11] - 影石创新较发行价47.27元大涨5.6倍 报312.3元 [11] - 星图测控较发行价6.92元累计涨13.42倍 历史最高99.85元 [11] - 三协电机上市首日涨785.62% 江南新材涨606.83% 广信科技涨500% [10] 市场驱动因素 - 储能等热门赛道受资金热捧 海博思创9月以来大涨119.14% [11] - 主要指数企稳回升 科创50、创业板指、北证50年内涨逾50%或接近50% [12] - 市场环境回暖、风险偏好提升、新股质地优良共同推动赚钱效应提升 [12]
75只新股首日平均涨近2.5倍,有新股8个月内成10倍牛股
第一财经· 2025-09-25 10:36
A股IPO市场表现 - 前三季度A股发行新股75只 较去年同期69只稳中有升 [1] - IPO合计募集资金743.72亿元 同比增长265亿元 [1] - 华电新能单笔融资达181.71亿元 成为主要推动力 [1] 新股价格表现 - 新股首日平均涨幅达244% 较去年同期提升近100个百分点 [1] - 年内无新股破发 7只个股较发行价涨幅超5倍 [1] - 海博思创累计涨幅超15倍 影石创新涨幅达5.6倍 [2] - 北交所星图测控较发行价累计涨13.42倍 [2] 热门赛道特征 - 涨幅居前新股集中于储能等热门赛道 [2] - 海博思创主营储能系统研发 合作方包括宁德时代及亿纬锂能 [2] - 前8个月国内新增储能装机规模高增 推动赛道热度 [2] - 阳光电源及宁德时代股价迭创新高 海博思创9月单月涨119.14% [2] 全球市场对比 - 香港交易所前三季度发行66只新股 融资额超1800亿港元 [1] - 香港交易所融资规模登顶全球第一 [1]
75只新股首日平均涨近2.5倍,10倍牛股来自这一赛道
第一财经资讯· 2025-09-25 10:25
A股IPO市场整体表现 - 前三季度A股共发行新股75只 较去年同期69只稳中有升 [1][2] - IPO合计募集资金743.72亿元 同比增长265亿元 [1] - 新股首日平均涨幅达244% 较去年同期提升近100个百分点 [1][6] - 年内无新股破发 最新收盘价较发行价平均涨幅254% [1][7] 融资规模结构特征 - 募资结构呈现"一家独大、均值较小"格局 平均值9.92亿元/中位数5.5亿元 [2] - 华电新能融资181.71亿元 占总融资额比重24.4% [1][2] - 12只新股融资金额超10亿元 其中5只逾20亿元 [3] - 62只新股融资不足10亿元 其中30只不足5亿元 [3] 交易所与板块分布 - 上交所融资金额全球排名第五 25只新股融资454亿元 [1][5] - 上交所主板融资金额领先达372.84亿元 [5] - 创业板发行27只新股 合计融资195.34亿元 [5] - 科创板发行8只新股 融资81.17亿元 [5] 港股市场表现 - 港交所前三季度发行66只新股 融资额超1800亿港元居全球第一 [1][6] - 融资额前五名中4家为A股赴港上市企业 [6] - 宁德时代融资410亿港元 为全球新股融资额第一 [6] 个股表现亮点 - 7只新股较发行价涨幅超5倍 海博思创累计涨逾15倍 [8] - 影石创新较发行价大涨5.6倍 星图测控累计涨13.42倍 [8] - 涨幅居前个股集中于热门赛道 如储能领域的海博思创 [9] 市场驱动因素 - 市场环境回暖带动风险偏好提升 主要股指年内涨逾50% [10] - 新股质地优良 投资者给予更高估值溢价 [10] - 储能等热门赛道受资金热捧 前8个月新增装机规模高增 [9]
A股“924行情”周年记:四大指数领涨全球,超96%个股正收益丨股事沸点
搜狐财经· 2025-09-24 15:06
主要股指表现 - 上证指数从2770.75点涨至3853.64点 累计涨幅40.19% [2][3] - 深证成指从8148.17点涨至13356.14点 累计涨幅65.23% [2][3] - 创业板指从1545.9点涨至3185.57点 涨幅108.14% [2][3] - 科创50指数从648.13点涨至1456.47点 涨幅126.50% [2][3] - 北证50指数从601.43点涨至1578.92点 涨幅163.26% [2][3] 全球市场对比 - A股主要指数涨幅领先全球 北证50/科创50/创业板指/深证成指包揽前四 [5] - 恒生指数同期上涨43.36% 纳斯达克/日经225/标普500等指数表现落后于A股 [5] 市场交易规模变化 - 日均成交额从1.87万亿元增至2.57万亿元 增幅37.43% [5] - A股总市值从82.04万亿元增至118.65万亿元 增长36.61万亿元 涨幅44.62% [6] - 中长期资金持有A股流通市值约21.4万亿元 [5] 个股表现分析 - 全市场5431只个股中5255只实现正收益 占比超96% [6] - 1598只个股涨幅翻倍 49只个股涨超500% [6] - 上纬新材涨幅2084.68% 海博思创涨1307.85% 星图测控涨1303% [7][8] - *ST宇顺涨1163.46% 胜宏科技涨1037.32% [7][8] 行业板块表现 - 电子行业指数上涨127.16% 居申万一级行业首位 [9] - 通信行业指数上涨124.06% 综合行业上涨108.62% [9] - 计算机/传媒/机械设备行业涨幅分别为86.75%/85.27%/84.08% [9] - 电力设备和有色金属分别上涨76.93%和69.35% [9] 资金结构与市场预期 - 主动偏股基金/主观多头私募/量化私募年内收益率中位数超20% [10] - 上市公司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大幅增加 资本开支持续下降 [10] - 科技革命从叙事层面转化为业绩支撑的确定性机会 [9] - 半导体/消费电子/计算机设备/汽车零部件行业存在短期机会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