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凌云光(688400)
icon
搜索文档
下周关注丨6月CPI、PPI数据将公布,这些投资机会最靠谱
第一财经· 2025-07-06 01:06
宏观经济数据 - 国家统计局将于7月9日公布6月CPI和PPI数据 华泰证券预计6月CPI同比上升至0.1% PPI同比降幅收窄至3% 浙商证券预计6月CPI同比增速为-0.2% 环比增速为-0.2% PPI同比增速为-3.3% 环比增速为-0.2% [2] - 下周或公布6月新增贷款、M2、社融等金融数据 浙商证券预计2025年货币政策维持宽松基调 全年有一次50BP降准和20BP降息 [3] 科创债ETF发行 - 首批10只科创债ETF将于7月7日起发售 包括富国中证AAA科技创新公司债ETF、华夏中证AAA科技创新公司债ETF等 富国、广发、华夏等7家公司旗下产品发售期仅7月7日一天 南方和景顺长城发行期为7月7日-11日 嘉实基金发行期为7月7日-18日 [4] - 华夏、易方达等6家公司旗下产品跟踪中证AAA科创债指数 广发、鹏华等3家公司跟踪上证AAA科创债指数 景顺长城跟踪深证AAA科创债指数 [4] 限售股解禁 - 下周共有52家公司限售股解禁 解禁高峰期在7月7日 涉及24家公司 按7月4日收盘价计算 解禁市值前三为凌云光(59.53亿元)、昊华科技(42.63亿元)、唯科科技(36.36亿元) [5] - 解禁股数前三为凌云光(2.24亿股)、昊华科技(1.61亿股)、安达科技(1.4亿股) [5] - 键邦股份解禁0.223亿股 占总股本13.94% 市值5.088亿元 骑士乳业解禁0.973亿股 占总股本46.54% 市值12.891亿元 绿的谐波解禁0.144亿股 占总股本7.89% 市值17.20亿元 [6][7][8] 新股发行 - 华电新能将于7月7日发行 公开发行股票数量49.69亿股 发行价3.18元/股 申购代码730930 申购上限149.05万股 需配市值1490.50万元 [9][10]
下周376.19亿元市值限售股解禁 凌云光解禁59.52亿元居首
快讯· 2025-07-04 13:08
限售股解禁规模 - 下周共有50家公司限售股解禁,合计解禁13.64亿股,解禁总市值达376.19亿元 [1] - 7月7日为解禁高峰期,24家公司解禁市值合计191.09亿元,占下周解禁规模的50.79% [1] 解禁市值排名 - 凌云光以59.52亿元解禁市值居首 [1] - 昊华科技以42.63亿元解禁市值位列第二 [1] - 唯科科技以36.36亿元解禁市值排名第三 [1] 解禁股数排名 - 凌云光解禁股数最多,达2.24亿股 [1] - 昊华科技解禁1.61亿股 [1] - 安达科技解禁1.4亿股 [1]
消费电子行业温和复苏前景广阔,泉果基金调研凌云光
新浪财经· 2025-07-03 05:59
泉果基金调研凌云光核心要点 基金概况 - 泉果基金成立于2022年2月8日 管理资产规模170 90亿元 旗下7个基金产品 6位基金经理 [1] - 表现最佳基金为泉果旭源三年持有期混合A 近一年收益18 93% [1] - 非货币基金近一年回报前8名中 混合型基金收益区间10 16%-18 93% 债券型基金收益区间2 91%-3 12% [1] 公司治理 - 实控人姚毅及杨艺持有2 24亿股将于2025年7月7日解禁 承诺未来12个月内不减持 [1] 并购整合 - 已完成收购JAI 双方在技术 产品 市场 供应链 生产等方面具有协同性 [1] - JAI主营机器视觉上游器件相机 覆盖欧美日韩市场 与凌云光中国及东南亚业务形成互补 [1] - 正推进产品 市场深度融合 强化"视觉+AI"战略在国际市场的扩展应用 [1] 消费电子业务 - 行业呈现温和复苏态势 AI技术加速产品迭代 折叠屏 VR眼镜等创新产品逐步成熟 [1] - 增长驱动来自可配置视觉系统国产化替代加速 2024年及2025Q1相关业务收入同比显著提升 [1] - 智能装备突破精密控制难题 实现毫米级至微米级高精度协同操作 [1] 技术研发布局 - 算法能力提升 新场景下模型精度达90%-99% 支持无缺陷样本建模 [1] - 在消费电子 新能源 半导体领域进行下一代产品预研 如与富士康合作研发固态电池 [1] - 深化"视觉+AI+大数据"工业应用 提供工业大数据质量管理SaaS平台 [1] 具身智能解决方案 - FZMotion运动捕捉系统已应用于人形机器人场景 [1] - 支持机械臂 灵巧手等数据采集效率比传统技术提升数倍 [1][2] - 开发人形机器人运动分析与测评系统 保障出厂质量一致性 [2]
凌云光(688400) - 关于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第四次回购公司股份的进展公告
2025-07-02 09:47
回购方案 - 第四次回购预计金额5000万元 - 10000万元,2024年11月29日首次披露[2] - 第四次以自有资金及专项贷款进行,价格拟不超35元/股,期限12个月[4] - 因权益分派,第四次回购价格上限调整为不超34.98元/股[5] 回购情况 - 2024年1月23日首次回购2523267股,占比0.5444%,用资59997038.89元[3] - 2024年8月13日第二次回购3480750股,占比0.7510%,用资59992936.01元[3] - 2024年11月27日第三次回购2563582股,占比0.5531%,用资59978528.99元[3] - 截至2025年6月30日,第四次首次回购17515股,占比0.0038%,支付500156.87元[6] 其他 - 第四次回购用途为员工持股计划或股权激励[4]
凌云光: 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凌云光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部分限售股上市流通暨承诺不减持事项的核查意见
证券之星· 2025-06-24 17:01
本次上市流通的限售股类型 - 公司首次公开发行A股股票超额配售选择权已于2022年8月4日全额行使,对应新增发行股数1,350,000股,发行总股数扩大至10,350,000股,首次公开发行A股后总股本为463,500,000股 [1] - 有限售条件流通股380,193,793股,占公司发行后总股本的82.03% [1] - 本次上市流通的限售股数量为223,777,585股,占公司股本总数的48.5442%,将于2025年7月7日起上市流通 [9] 公司股本数量变化情况 - 公司于2025年4月1日完成回购股份的注销,总股本由463,500,000股减少为460,976,733股 [2] - 注销的股份为第一次回购计划回购的股票2,523,267股,原用途为"用于员工持股计划或股权激励",变更为"用于注销并相应减少注册资本" [2] 限售股股东承诺情况 - 股东承诺自发行人股票首次公开发行上市之日起三十六个月内不转让或委托他人管理所持股份 [3] - 若股价低于发行价,锁定期限自动延长至少6个月 [3] - 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每年转让的股份不超过本人持有股份总数的25% [3] - 锁定期满后两年内减持价格不低于发行价 [5] - 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承诺锁定期满后12个月内转让不超过持有股份的25%,第13至24个月内转让不超过剩余股份的25% [6] 股东自愿承诺不减持股份 - 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姚毅和杨艺自愿承诺自2025年7月7日起未来12个月内不以任何方式转让或减持其持有的公司股票 [9] - 承诺期间如发生资本公积转增股本、派送股票红利、配股、增发等产生的股份亦遵守上述承诺 [9]
凌云光: 首次公开发行部分限售股上市流通暨承诺不减持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6-24 16:50
首次公开发行限售股上市流通 - 本次上市流通的限售股类型为首发限售股份,股票认购方式为网下,上市股数为223,777,585股,占公司总股本的48.5442% [1][2][11] - 上市流通日期为2025年7月7日(因2025年7月6日为非交易日顺延)[1][11] - 解除限售股东自愿承诺自2025年7月7日起未来12个月内不以任何方式转让或减持其持有的公司股票 [1][13] 公司股本变化情况 - 公司总股本由首次公开发行后的463,500,000股减少至460,976,733股,因2025年4月1日完成回购股份注销2,523,267股 [3] - 首次公开发行后有限售条件流通股占比82.03%(380,193,793股),无限售条件流通股占比17.97%(83,306,207股)[2] 限售股股东承诺 - 股东承诺自股票上市之日起36个月内不转让或委托他人管理所持股份,锁定期满后两年内减持价格不低于发行价 [3][5] - 锁定期满后12个月内转让股份不超过持有量的25%,第13至24个月内转让不超过锁定期满后第13个月初持有量的25% [6][7] - 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减持时,任意连续90日内减持不超过公司股份总数的1%,大宗交易方式减持不超过2% [7] 控股股东自愿承诺 - 控股股东姚毅及实际控制人杨艺自愿承诺自限售股解禁日起12个月内不减持,包括资本公积转增股本等产生的股份 [13] 中介机构核查意见 - 保荐机构确认限售股股东严格履行锁定承诺,上市流通事项符合《公司法》《证券法》及科创板相关规则 [10]
凌云光(688400) - 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凌云光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部分限售股上市流通暨承诺不减持事项的核查意见
2025-06-24 09:31
股本结构 - 首次公开发行A股行使超额配售选择权前9000万股,行使后新增135万股,发行总股数扩至1035万股,发行后总股本4.635亿股[2] - 首次公开发行后有限售条件流通股3.80193793亿股,占总股本82.03%,无限售条件流通股8330.6207万股,占总股本17.97%[2] - 2025年4月1日完成回购股份注销,总股本减为4.60976733亿股[4] 限售股情况 - 本次上市流通限售股数量2.23777585亿股,占公司股本总数48.54%,2025年7月7日起上市流通[3][13] - 股东姚毅持有限售股200,237,818股,占公司总股本43.4377%,本次全部上市流通[14] - 股东杨艺持有限售股23,539,767股,占公司总股本5.1065%,本次全部上市流通[14] 股东承诺 - 股东承诺自公司股票上市36个月内不转让或委托管理首次公开发行前股份,也不由公司回购[5] - 首次公开发行后6个月内,若股价触发条件,股东股份锁定自动延长至少6个月[5] - 控股股东等承诺2025年7月7日至2026年7月6日不减持公司股票[15] 减持规则 - 锁定期满后,股东每年转让股份不超过直接或间接持有股份总数的25%[6] - 股东锁定期满后2年内减持,减持价格不低于发行价[6] - 集中竞价交易减持,任意连续90日内不超过公司股份总数的1%;大宗交易方式减持,不超过2%[9] - 集中竞价交易减持需提前15个交易日通知备案,其他方式减持提前3个交易日通知备案,公告3个交易日后减持,6个月内完成[10] 违规处理 - 违规减持所得归公司所有,剩余股份锁定期延长6个月,未上缴所得公司有权扣现金分红[11] - 未履行承诺致投资者损失将依法赔偿[11] 其他 - 截至核查意见出具之日,公司不存在控股股东及其关联方占用资金情况[12] - 保荐机构对公司首次公开发行部分限售股上市流通事项无异议[17]
凌云光(688400) - 首次公开发行部分限售股上市流通暨承诺不减持的公告
2025-06-24 09:30
股本结构 - 首次公开发行A股行使超额配售选择权后发行总股数扩大至10,350,000股,总股本为463,500,000股[4][5] - 首次公开发行A股后,有限售条件流通股380,193,793股,占比82.03%,无限售条件流通股83,306,207股,占比17.97%[5] - 2025年4月1日完成回购股份注销,总股本减为460,976,733股[6] 限售股情况 - 本次上市流通限售股数量223,777,585股,占股本总数48.5442%,上市日期2025年7月7日[3][5][16] - 姚毅持有限售股200,237,818股,占比43.4377%,杨艺持23,539,767股,占比5.1065%,本次全部流通[17] 股东股份锁定与减持 - 首次公开发行上市起36个月内,股东不转让或委托管理、不由公司回购首次公开发行前股份[7] - 首次公开发行后6个月内满足条件,股东股份锁定延长至少6个月[8] - 锁定期满后,股东每年转让股份数量有规定[8] - 锁定期届满后2年内减持,减持后保持实际控制地位[10] - 锁定期满后2年内减持,减持价格不低于发行价[10] - 任意连续90日内减持不超股份总数2%[12] - 集中竞价交易减持提前15日通知备案,其他提前3日(低于5%后无需)[12] - 公告3个交易日后可减持,6个月内完成[13] - 违规减持所得归公司,剩余股份锁定期延长6个月,未上缴所得公司有权扣分红[13] - 姚毅和杨艺承诺自2025年7月7日起12个月内不减持[19] 其他 - 截至公告披露日,公司无控股股东及其关联方占用资金情况[14]
凌云光(688400) - 关于自愿披露参股公司向香港联交所递交上市申请的公告
2025-06-20 10:15
市场扩张和并购 - 2025年6月19日长光辰芯向香港联交所递交H股主板上市申请[1] - 截至公告披露日公司持有长光辰芯10.22%股份[1] - 长光辰芯发行H股及上市需获批,存在不确定性[2]
凌云光20250617
2025-06-18 00:54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机器视觉、人形机器人、消费电子、印刷包装、光通信、数字人等行业 - 公司:凌云光、Jai、利亚德及其子公司、度量、青铜、优视科技、瑞尔曼、英实、奥艺、起点光子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凌云光公司整体情况 - 一季度营收 6.14 亿元,同比增长近 40%,机器视觉收入 4.61 亿元,战略布局初见成效,毛利率明显提升 [2][4][5] - 持续进行内生和外延策略,每年研发投入约 4.5 至 4.6 亿元,在软件算法方面国际认可度显著提升 [4] - 预计全年营收增速 20%以上,利润端表现优于营收端,受益于 AI 能力提升和降本增效 [4][20] 各业务板块情况 - **机器视觉业务**:围绕三大核心技术为多行业龙头客户提供产品及解决方案,消费电子业务 Q1 收入增长超 80%,印刷包装领域预计今年增速达 30% [2][4][5] - **动补系统业务**:Q1 动补业务翻两倍,元客视界整体业务指标预计今年增长 30%,动补业务预计更明显增长,取决于下游人形机器人行业发展 [2][6] - **光通信业务**:预计保持平稳并有所提升,Q1 投资起点光子,希望推动业务增长 [18] - **数字人业务**:分为虚拟人直播和虚拟内容制作两个场景,与多家平台合作,预计今年有明显增速 [19] 动补系统相关情况 - 应用场景:服务科研院所和高校实验室,现用于人形机器人数据采集的训练和生产检测环节 [6] - 数据采集方式:主要通过虚拟现实、惯性动捕和光学动捕,未来光学动捕需求预计显著增加,光幕一体化是发展方向 [2][7] - 市场价值:一套光学动作捕捉设备价值二三十万元,400 平米、100 个工位的数据采集工厂总投资约 5000 万元 [2][7] - 数据量需求:小型 Demo 级约 10 万条,消费级百万条,工业级预计达千万条 [2][8] - 竞争格局:光学动捕有精度和规模化优势,主要竞争对手有利亚德及其子公司、度量、青铜等 [2][10] - 优势:软硬件结合,能贯通下游数据处理和仿真,已与英伟达等客户实现接口打通 [3][11] 收购情况 - 收购 Jai:1 月完成收购并在一季度并表,贡献四五千万收入,Jai 市场能力强、营销网络覆盖全球,棱镜产品有竞争力,与公司技术协同互补 [4][13][14] - 收购 JVI:在汽车、食品分选、半导体等行业有优势,双方互补式研发并推广到下游客户 [17]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动态补偿系统定制化程度较低,偏向标准化产品,调试完成后不需重新采购整个系统 [14] - 机器人本体厂商数据采集量小,大规模数据采集需求主要来自大模型厂商或数据采集工厂 [14] - 2024 年公司产品器件占比约 7 - 8%,视觉系统和视觉装备占比约 4:6,今年 Q1 消费电子领域视觉系统增速明显,预计全年视觉系统份额继续超过设备份额 [15] - 汽车行业是今年重点拓展领域,收购 JVI 后在相关行业有优势 [17] - 数字人业务正在研发硬件产品,预计今年推出新硬件产品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