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智航(688277)

搜索文档
天智航:2024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激励对象名单
2024-10-15 11:36
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 - 2024年授予总量2234.385万股,占股本总额4.97%[1] - 董事等获授数量及占比明确[1] - 核心及骨干人员获授1767.055万股,占79.08%[1] 激励限制 - 激励对象获授股票不超股本总额1.00%[3] - 有效期内激励计划标的股票累计不超20.00%[3] 激励对象范围 - 激励对象不包括独立董事、监事[3]
天智航:第五届监事会第二次会议决议公告
2024-10-15 11:36
会议信息 - 公司第五届监事会第二次会议通知于2024年10月10日送达,10月15日召开[2] - 应出席监事3人,实际出席3人[2] 激励计划表决 - 《2024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草案)》及其摘要表决全票通过[3] - 《2024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实施考核管理办法》表决全票通过[5] - 《关于核实公司<2024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激励对象名单>的议案》表决全票通过[7] 后续安排 - 公司将在股东大会前公示激励对象姓名和职务,公示期不少于10天[7] - 监事会将于股东大会审议前5日披露审核意见及公示情况说明[7]
天智航:2024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草案)摘要公告
2024-10-15 11:36
激励计划基本情况 - 2024年拟授予限制性股票总量不超过2234.3850万股,约占公司股本总额4.97%[2][6] - 2023年授予限制性股票859.7500万股,授予价格8.66元/股,占公司股本总额1.91%[4] - 2023年与本次拟授予合计3094.1350万股,约占公司股本总额6.89%[6] - 激励对象共74人,约占公司员工总数21.83%[8] - 激励计划有效期最长不超过42个月[13] - 激励计划限制性股票授予价格为每股4.53元[18] 激励对象获授情况 - 董事、总经理、核心技术人员徐进获授80.0000万股,占授予总数3.58%,占股本总额0.18%[10] - 董事、总裁马敏获授220.0000万股,占授予总数9.85%,占股本总额0.49%[10] - 副总经理、核心技术人员刘铁昌获授22.5000万股,占授予总数1.01%,占股本总额0.05%[10] - 核心业务人员等67人共获授1767.0550万股,占授予总数79.08%,占股本总额3.93%[10] 归属安排 - 第一个归属期自授予之日起18个月后首个交易日起至30个月内最后一个交易日,归属比例50%[15] - 第二个归属期自授予之日起30个月后首个交易日起至42个月内最后一个交易日,归属比例50%[15] 考核目标 - 2025 - 2026年为考核年度,2025年相比2024年营业收入增长率目标值20%、触发值14%,2026年相比2024年目标值45%、触发值32%[22] - 2025年需取得医疗器械产品上市许可(中国境内为三类)不少于1个,2025 - 2026年累计不少于3个[22] 实施程序 - 董事会薪酬与考核委员会拟定草案及摘要,董事会审议后提交股东大会审议[27] - 监事会发表意见,聘请独立财务顾问和律师发表专业意见[27] - 激励计划经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后方可实施,需经出席会议股东所持表决权的2/3以上通过[28] - 需在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之日起60日内完成授予等程序,否则终止计划[13] 数量与价格调整 - 资本公积转增等情况调整限制性股票数量和授予价格有相应公式[32][33][34] 费用摊销 - 假设2024年11月初授予2234.3850万股,需摊销总费用9966.58万元,2024 - 2027年分别摊销883.96万元、5303.75万元、3108.55万元、670.32万元[36] 特殊情况处理 - 公司财报或内控被出具否定或无法表示意见审计报告激励计划终止[44] - 公司上市后最近36个月内未按规定进行利润分配激励计划终止[44] - 激励对象因个人过错等离职已获授但未归属限制性股票作废[46] - 激励对象因执行公务丧失劳动能力或身故,限制性股票可按原程序归属[46][47]
天智航:2024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草案)
2024-10-15 11:36
激励计划基本信息 - 拟授予限制性股票总量不超过2234.3850万股,约占公司股本总额44939.1939万股的4.97%[8][29] - 激励对象总人数为74人,占公司员工总数339人的21.83%[9][25] - 限制性股票授予价格为4.53元/股[9][41] - 激励计划有效期最长不超过42个月[9][33] 过往与本次激励合计情况 - 2023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授予加上本次拟授予,合计3094.1350万股,约占公司股本总额的6.89%[29] 部分人员获授情况 - 董事、总经理、核心技术人员徐进获授80.0000万股,占授予总数比例3.58%,占股本总额比例0.18%[30] - 董事、总裁马敏获授220.0000万股,占授予总数比例9.85%,占股本总额比例0.49%[30] - 副总经理、核心技术人员刘铁昌获授22.5000万股,占授予总数比例1.01%,占股本总额比例0.05%[30] - 副总经理黄志敢获授20.0000万股,占授予总数比例0.90%,占股本总额比例0.04%[30] - 核心业务人员、其他骨干人员共67人,激励金额为1767.055,占比79.08%[31] 归属安排 - 第一个归属期自授予之日起18个月后首个交易日起至30个月内最后一个交易日止,归属比例50%[36] - 第二个归属期自授予之日起30个月后首个交易日起至42个月内最后一个交易日止,归属比例50%[36] 业绩考核目标 - 2025年营收增长率目标值20%、触发值14%,2026年营收增长率目标值45%、触发值32%[46][47] - 2025年需取得不少于1个三类医疗器械产品上市许可,2025 - 2026年累计不少于3个[46][47] 费用摊销 - 假设2024年11月初授予,2024 - 2027年需摊销总费用9966.58万元,各年分别为883.96万元、5303.75万元、3108.55万元、670.32万元[69] 第二类限制性股票参数 - 公允价值计算标的股价为8.85元/股[68] - 有效期分别为18个月、30个月[68] - 历史波动率分别为17.1130%、16.3588%[68] - 无风险利率分别为1.5020%、1.6090%[68] 实施程序与限制 - 激励计划经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后方可实施,表决需经出席会议股东所持表决权的2/3以上通过[11][55] - 公司需在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之日起60日内完成授予等程序,否则终止[11][34][56] - 公司最近一个会计年度财务会计报告或内部控制被出具否定或无法表示意见审计报告等情形时,不能授予限制性股票[44] - 激励对象最近12个月内被证券交易所或证监会认定为不适当人选等情形时,不能授予限制性股票[44]
天智航:股东集中竞价减持股份结果公告
2024-10-13 09:24
减持前持股情况 - 先进制造基金持股23,893,412股,占总股本5.32%[2] - 京津冀基金持股23,893,412股,占总股本5.32%[2] - 二者合计持股47,786,824股,占比10.63%[5] 减持情况 - 先进制造基金减持108,175股,占总股本0.024%[3] - 京津冀基金减持106,203股,占总股本0.024%[3] - 先进制造基金减持总额1,553,144元,价格14.12-14.64元/股[6] - 京津冀基金减持总额1,523,909元,价格14.13-14.63元/股[6] 减持后持股情况 - 先进制造基金持股23,785,237股,占比5.29%[6] - 京津冀基金持股23,787,209股,占比5.29%[6] 其他 - 减持时间为2023/8/29~2023/8/31,方式为集中竞价交易[6]
对话机器人专家王田苗:10% 的人设计机器,40% 的人服务机器,50% 的人享受爱好
晚点LatePost· 2024-09-23 03:35
人形机器人行业现状与趋势 - 人形机器人领域当前存在泡沫,但泡沫对科学发展和产业推动具有必要性[2][43] - 通用具身智能技术大规模应用爆发仍需5-10年,但专用场景落地可能在未来1-2年实现[34] - 行业将经历周期性调整,预计2023年底至2024年初进入低落期[5][42] 科学家创业与孵化模式 - 科学家创业需克服管理短板,核心是放权让利,让学生成为决策主体和大股东[3][20][21] - 硬科技孵化需关注三要素:市场需求匹配度、技术成熟度(2-3年窗口期最佳)、团队能力[30] - 孵化角色演进路径:从家长式管控→教练指导→啦啦队支持[23][24] 具身智能商业化路径 - 特斯拉Optimus等产品验证了工厂场景优先落地的策略,供应链定制(电机/减速器/丝杠)是关键[46] - 新机会存在于传统机器人渗透率低的领域:物流/商超/清洁/医疗/电池回收等[49] - 技术替代将分阶段:标准化批量工作(50-60%)→人机协作(40%)→创造新岗位[54] 硬科技创业方法论 - 成功科技创业者需具备:强技术背景、团队互补性、持续学习能力[50][51] - 两类发展路径:专精特新(存活率高)vs平台型链主(死亡率高但规模大)[47] - 科学家转型需突破两点:全职All in意愿和商业思维培养(客户需求导向)[32] 产业历史经验与启示 - 日本企业通过专用化改造美国PUMA机器人,成就工业机器人产业霸主地位[35][36] - 当前人形机器人发展阶段类比1970年代第一代工业机器人,需经历场景适配过程[37] - 技术演进规律:短期效果常被高估,长期价值易被低估[45] 未来劳动力结构展望 - 社会分工可能演变为:10%设计机器、40%服务机器、50%专注爱好[8][55] - 机器人将替代"五类工作":单调/重复/肮脏/劳累/危险的标准化任务[54] - 护理类工作难以被替代,因需情感陪伴和零容错要求[54]
天智航:关于自愿披露取得医疗器械注册证的公告
2024-09-13 10:44
新产品和新技术研发 - 公司获国家药监局颁发腰椎置钉手术计划软件医疗器械注册证[1] - 注册证编号为国械注准20243211737,有效期至2029年9月11日[1][3] - 产品与特定骨科手术导航定位系统联合使用制定手术计划[1][3] 未来展望 - 软件获批利于提升公司综合竞争力[1] - 注册证获取短期内不对公司业绩产生重大影响[2]
天智航:关于参加2024年半年度医疗器械及医疗设备专场集体业绩说明会的公告
2024-09-11 07:46
业绩报告 - 公司于2024年8月28日发布2024年半年度报告[3] 业绩说明会 - 2024年9月19日14:00 - 16:00参加半年度医疗器械及医疗设备专场业绩说明会,采用网络文字互动,在上证路演中心举行[3][5][6] - 投资者2024年9月18日16:00前可提前提问题[5][6] - 参加人员有总经理徐进、财务总监齐敏、董事会秘书黄军辉[7] 联系信息 - 联系部门为证券投资部,电话010 - 82156660 - 8009,邮箱tinavi@tinavi.com[8] - 投资者可通过上证路演中心查看说明会情况及内容[8]
天智航: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北京天智航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半年度持续督导报告书
2024-09-09 10:11
融资情况 - 天智航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29,545,091股,发行价12.53元/股,募集资金总额370,199,990.23元,净额359,756,594.00元[2] - 2020年6月30日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总额504,476,000.00元,净额448,300,706.09元[26] - 两次募集资金合计总额874,675,990.23元,净额808,057,300.09元[26] 业绩数据 - 2024年1 - 6月营业收入5831.37万元,较2023年同期减少28.81%[17] - 2024年6月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12.05亿元,较2023年6月末减少2.63%[17] - 2024年6月末总资产15.43亿元,较2023年6月末减少4.72%[17] - 2024年1 - 6月基本每股收益 - 0.10元/股,2023年同期 - 0.08元/股[17] - 2024年1 - 6月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 - 3.81%,较2023年同期减少0.87个百分点[17] - 2024年1 - 6月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87.36%,较2023年同期增加15.51个百分点[17] - 2024年1 - 6月研发支出5094.12万元,较2023年同期下降13.45%[22] 人员与专利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共有员工339人,研发人员136人,占比40.12%[2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累积申请专利559项,累计获得专利授权369项,有效专利353项[21][23] - 报告期内公司新提交专利申请39项,新获得专利授权26项[22][23] 项目投入 - 截至报告期末首次公开发行募集资金累计投入434,784,861.13元,投入进度96.99%,本年度投入404,015.73元[26] - 截至报告期末向特定对象发行募集资金累计投入158,030,903.31元,投入进度43.93%,本年度投入52,024,908.24元[26] - 骨科手术机器人研发项目累计投入202,109.98元,投入进度101.08%[27] - 骨科手术机器人运营中心建设项目累计投入100,039,205.67元,投入进度100.00%[27] - 首次公开发行营销运营体系管理建设项目累计投入86,559,690.32元,投入进度101.83%[27] - 骨科手术机器人配套手术耗材、手术工具扩建项目累计投入43,286,501.47元,投入进度83.24%[28] - 国际化能力研发建设项目累计投入404,015.73元,投入进度24.54%[28] - 向特定对象发行新一代骨科手术机器人研发及产业化项目累计投入106,910,628.40元,投入进度54.77%[28] 风险提示 - 公司存在尚未盈利的风险,预计短期内无法现金分红[10] - 公司新产品和新技术研发面临较大挑战,基础技术研究存在研发失败风险[11] - 公司存在核心技术泄密风险,可能损害竞争优势[11] - 若出现颠覆性诊疗方法或新技术,公司产品可能被替代[11] - 美敦力、史赛克等公司与公司展开竞争,市场竞争加剧[12] - 公司重要部件供应中断或价格上涨会影响生产经营及盈利能力[13] - 公司产品延续注册失败或在研产品无法注册会造成不利影响[13] - 公司骨科手术机器人销售均价可能下降,或导致收入下降、亏损扩大[14] 合规情况 - 2024年1 - 6月,天智航在持续督导期间未发生须保荐机构公开发表声明的违法违规事项[6] - 2024年1 - 6月,天智航及相关当事人未发生违法违规或违背承诺等事项[6] - 2024年1 - 6月,天智航及其相关人员未受到中国证监会行政处罚等[7] - 2024年1 - 6月,天智航及其控股股东等不存在未履行承诺的情况[7] - 2024年1 - 6月,天智航不存在应披露未披露重大事项等情况[7] - 2024年1 - 6月,天智航未发生涉嫌违反《上市规则》等情况[7] - 2024年1 - 6月天智航不存在需专项现场检查的情形,且按规定持续履行了承诺事项[8] - 本持续督导期间,保荐机构和保荐代表人未发现公司存在重大问题[9] - 2024年1 - 6月公司募集资金存放与使用符合相关规定,无违规情况[30] - 截至2024年6月末,公司控股股东等股份无质押、冻结和减持情况[31] 保荐相关 - 保荐机构已建立健全并有效执行持续督导制度,并制定相应工作计划[4] - 保荐机构已与天智航签订《持续督导协议》,并报上海证券交易所备案[4] - 保荐机构对天智航内控制度核查,其符合相关法规要求并有效执行[6]
天智航:2024年半年度募集资金存放与使用情况的专项报告
2024-08-27 13:34
募集资金情况 - 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总额5.04476亿元,净额4.4830070609亿元,2020年6月30日到位[1] - 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总额3.7019999023亿元,净额3.59756594亿元,2023年2月23日到位[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支出总额4.3478486113亿元,余额863.783258万元[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支出总额1.5803090331亿元,余额8266.152035万元[6] 账户相关 - 2024年1月29日,公司在中国建设银行北京小营东路支行开立募集资金现金管理专用结算账户[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专户仅招商银行北京分行大运村支行账户有余额863.783258万元[10]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募集资金专户余额8266.152035万元,分别在招商银行和宁波银行账户[11] 资金使用策略 - 2024年1月11日公司同意将不超1.2亿元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闲置募集资金临时补充流动资金,期限不超12个月[12] - 公司同意使用最高不超5000万元暂时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期限12个月[13][14] - 报告期末,公司使用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余额为0[15] 项目结项 - 首次公开发行股票“骨科手术机器人配套手术耗材、手术工具扩建项目”结项,节余989.13万元用于永久补充流动资金[16] - 首次公开发行股票“骨科手术机器人运营中心建设项目”结项,节余2.68万元用于永久补充流动资金[18] - 首次公开发行股票“营销体系建设”结项,结余20.38元用于永久补充流动资金[18] 项目投入情况 - 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总额44830.07万元,本年度投入40.40万元[23] - 骨科手术机器人技术研发计划累计投入20216.16万元,投入进度101.08%[23] - 骨科手术机器人运营中心建设项目累计投入10000.40万元,投入进度100.00%[23] - 营销体系建设累计投入8655.97万元,投入进度101.83%[23] - 骨科手术机器人配套手术耗材、手术工具扩建项目累计投入4328.65万元,投入进度83.24%[23] - 本年度投入募集资金总额为5202.49万元[26] - 已累计投入募集资金总额为15803.09万元[26] - 新一代骨科手术机器人研发及产业化项目承诺投资总额为19520.00万元,截至期末累计投入10691.07万元,进度为54.77%[26] - 智慧医疗中心建设项目承诺投资总额为17500.00万元,调整后投资总额为16455.66万元,截至期末累计投入5112.02万元,进度为31.07%[26] - 新一代骨科手术机器人研发及产业化项目本年度投入3463.98万元[26] - 智慧医疗中心建设项目本年度投入1738.51万元[26] - 新一代骨科手术机器人研发及产业化项目截至期末累计投入金额与承诺投入金额差额为 -8828.94万元[26] - 智慧医疗中心建设项目截至期末累计投入金额与承诺投入金额差额为 -11343.63万元[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