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希诺(688185)

搜索文档
康希诺: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康希诺生物股份公司2023年度持续督导跟踪报告
2024-04-11 11:08
业绩总结 - 2023年公司净亏损14.83亿元,同比亏损增加63.04%[6] - 2023年公司营业收入为3.57亿元,同比减少65.49%[17] - 2023年末公司总资产为93.19亿元,同比减少18.75%[17] - 2023年末公司所有者权益为52.75亿元,同比减少21.84%[17] - 2023年公司基本每股收益为 -6.01元/股,2022年为 -3.68元/股[17] - 2023年公司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 -24.67%,较2022年减少12.31个百分点[18] - 2023年公司扣非净亏损16.11亿元,同比亏损增加57.89%[18] 产品销售 - 流脑疫苗销售收入同比大幅增长,新冠疫苗收入同比大幅下降[19] 研发情况 - 2023年公司研发投入占比185.30%,较2022年增加108.95个百分点[18] - 费用化研发投入降幅18.02%,资本化研发投入增幅103.73%[30] - 研发投入合计降幅16.23%,资本化比重增加2.11个百分点[30] - PCV13i药品注册申请获受理,婴幼儿用DTcP完成临床Ⅲ期试验入组[31] 资金使用 - 拟将“在研疫苗研发项目 - DTcP - Hib”3000万元用于联合疫苗研发[34] 其他情况 - 2024年4月1 - 2日保荐人对公司现场检查[3] - 持续督导未发现公司重大问题和违规事项[5][15] - 2021年中国人用疫苗市场人均支出低于美欧日[22] - 公司创始人及核心技术人员行业经验超20年[26] - 持续督导未发现公司核心竞争力等不利变化[27][32] - 截至2023年底公司相关人员无持股等异常情形[36]
康希诺: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康希诺生物股份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之保荐总结报告书
2024-04-11 11:08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注册资本为24,744.9899万元人民币[1] - 2020年8月13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发行24,800,000股,每股209.71元,募资520,080.80万元,净额497,946.51万元,超募397,946.51万元[3][4] 募集资金使用 - 2021年4月,变更110,668.59万元用于“康希诺创新疫苗产业园项目”,预计投资224,469.54万元[9] - 2023年3月,3,000.00万元用于以组分百白破为基础的联合疫苗研发[11] 业绩情况 - 2022年净亏损90,943.10万元,剔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亏损103,317.20万元[12] - 2023年营收35,708.33万元,同比减少65.49%[13] - 2023年净亏损148,273.23万元,较上年同期亏损增加63.04%[14] - 2023年新冠疫苗销售收入3,665.63万元,同比下降96.86%[14] - 2023年核算冲减新冠疫苗相关收入25,319.82万元[14] - 2023年计提资产减值准备96,748.41万元[14] 其他情况 - 2021年7月30日,徐峰林接替马可担任持续督导保荐代表人[8] - 持续督导期至2023年12月31日,截至该日募集资金未使用完毕[4][20] - 公司能配合保荐人工作,证券服务机构勤勉尽职[15][16] - 保荐人认为公司已建立并执行信息披露制度[18] - 保荐机构认为公司募集资金管理和使用基本符合规定[19] - 康希诺不存在需向中国证监会和上交所报告的其他事项[21]
康希诺(688185) - 2024年3月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4-04-03 09:44
流脑产品销售情况 - 2023年流脑疫苗覆盖全国30个省市,近1500个区县级CDC准入及开户,实现5.62亿元销售收入,较去年同期增长约266% [3] - 持续开展医学教育和学术推广,以完备商业运营中心开展销售和市场拓展,销售团队素质获行业认可 [3] - 在多个国家及地区开展流脑产品准入工作,覆盖东南亚、中东、北非及部分南美市场,受益于新冠疫苗国际化品牌基础,预期流脑及新产品管线表现亮眼 [4] 国际化与对外合作 - 以开放态度拥抱多样化合作模式,2023年以新冠疫苗国际化为基础,通过股权投资等绑定合作方,拓展全球创新疫苗品种合作,寻求国际组织和海外政府资金支持 [4] - 在东南亚与当地企业合作推广,无动物源培养基产品符合中东及东南亚清真认证需求,中东及北非对流脑疫苗需求迫切,拉美及南美地区需求大但研发生产技术不足,公司积极交流合作 [4][5] - VLP - Polio候选疫苗获盖茨基金会资助,是全球第一家运用该技术路线进入临床的企业,助力全球消灭脊灰 [5] 产品申报与生产 - PCV13 i在2023年基本完成工艺验证,2024年2月药监正式受理NDA申请,按计划推进工作,讨论加速审评审批,产能供应面向国内外市场,无动物源培养基有清真认证优势 [5][6] 在研产品进展 - PCV13 i:2024年2月申请NDA,准备现场检查 [6] - 婴幼儿用DTcP:完成三期临床受试者入组,预计2024年上半年完成前三针基础免疫接种,与药监沟通加快上市进程 [6] - 青少年及成人Tdcp:2023年12月启动I期临床试验,完成全部受试者入组,根据I期结果评估开发计划 [6] - 吸附破伤风疫苗:2024年3月启动III期临床试验 [6] - PBPV:完成Ib期临床现场工作,预计不晚于2024年年中分享临床数据 [6] - 重组带状疱疹疫苗:2023年11月在加拿大启动肌肉注射及吸入产品的临床I期试验 [7] - VLP - Polio:2024年1月在澳大利亚启动I期临床 [7] - MCV4:开展扩龄至4周岁及以上儿童及成人的临床试验 [7] - TB Booster:预计2024年于印尼申请结核病加强疫苗(升级版)的IND [7] - Hib疫苗及五联苗:Hib疫苗申请临床试验并获受理,正在审批,作为联合疫苗主要组成部分累积临床数据支持注册申报 [7] 组分百白破疫苗 - 通过基因工程方法研发百日咳杆菌基因工程菌株,克服工艺挑战,完成技术攻关,是开发成人苗和联苗的技术基础 [8] - 全力跟进免疫政策,已建立产能,III期临床样品在产业化厂房完成,减少研发到产业化转移风险 [8] mRNA技术产品布局 - mRNA新冠疫苗试验数据证明平台跑通,递送系统和制剂有技术支撑,作为前沿技术平台有平台效应,但需加强传染病认识和抗原选择 [8] - 在做好主营业务基础上进行技术累积及延展探索,不限于预防性疫苗产品,有进展会与市场沟通 [9] 财务相关情况 - 新冠退货对收入端影响在2023年基本消化,上药康希诺不再纳入合并范围,长期资产减值对业绩影响较小,新冠相关应收退货成本及存货跌价准备在2023年基本消化,预计2024年财务进入商业常态化阶段 [9] - 研发费用:2023年度非新冠项目研发占比达70%以上,持续优化资源分配,推进非新冠疫苗研发,费用稳中下降 [9] - 销售费用:商业化初期大量投入,未来绝对值增长但费率下降 [9] - 管理费用:施行降本增效措施,预计呈下降趋势 [10] 并购与回购 - 并购考虑标的与公司发展方向协同效应,持续关注机会,筛选不限于特定区域,全球化为目标,综合考虑产品管线、战略补充和销售协同等方面 [10] - 关注股价,综合考虑资金、时机、宏观环境等因素,如有回购方案会及时公告 [10][11]
康希诺:关于参加2023年度生物制品专场集体业绩说明会的公告
2024-04-03 08:38
关于参加 2023 年度生物制品专场集体业绩说明会的公告 本公司董事会及全体董事保证本公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 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个别及连带责任。 重要内容提示: 说明会召开时间:2024年4月15日(星期一)15:00-17:00 说 明 会 议 召 开 地 点 : 上 海 证 券 交 易 所 上 证 路 演 中 心 ( 网 址 : http://roadshow.sseinfo.com) 证券代码:688185 证券简称:康希诺 公告编号:2024-028 康希诺生物股份公司 说明会议召开方式:网络文字互动 投资者可于2024年4月12日(星期五)16:00前登录上证路演中心网站首页 点击"提问预征集"栏目或通过公司邮箱ir@cansinotech.com进行提问。公司将在 说明会上对投资者普遍关注的问题进行回答。 康希诺生物股份公司(以下简称"公司")于 2024 年 3 月 28 日发布公司 2023 年年度报告,为便于广大投资者更全面深入地了解公司 2023 年年度经营成果、 财务状况,公司参与了由上海证券交易所主办的 2023 年度生物制品专场集体业 ...
康希诺:康希诺H股公告
2024-04-03 08:38
FF301 | | | 1. 股份分類 普通股 股份類別 H 於香港聯交所上市 (註1) 是 法定/註冊股份數目 面值 法定/註冊股本 上月底結存 132,670,900 RMB 1 RMB 132,670,900 增加 / 減少 (-) 0 RMB 0 本月底結存 132,670,900 RMB 1 RMB 132,670,900 | 2. 股份分類 | 普通股 | 股份類別 | A | | 於香港聯交所上市 (註1) | | 否 | | | --- | --- | --- | --- | --- | --- | --- | --- | --- | | 證券代號 | 688185 | 說明 | | A 股 (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版) | | | | | | | | 法定/註冊股份數目 | | | 面值 | | 法定/註冊股本 | | | 上月底結存 | | | 114,778,999 | RMB | | 1 RMB | | 114,778,999 | | 增加 / 減少 (-) | | | 0 | | | RMB | | 0 | | 本月底結存 | | | 114,778,999 | RMB | | 1 RM ...
新冠扰动出清,期待MCV4疫苗放量
西南证券· 2024-03-31 16:0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新冠疫苗销量下降,MCV4疫苗放量加快,公司研发主路线转向非新冠项目,在研管线进展顺利,期待MCV4疫苗放量 [2][20][33] - 预计2024 - 2026年公司将恢复到疫苗行业正常毛利率水平,MCV4疫苗作为国内首个脑膜炎四价结合疫苗,产品力强劲,有望快速占领市场 [6][3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业绩情况 - 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3.57亿元(-65.5%),归母净利润 - 14.8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 - 16.1亿元,经营性净现金流 - 9.1亿元 [1] - 分季度看,2023Q1/Q2/Q3/Q4收入分别为1/-0.8/1.5/1.8亿元(-80%/-157%/+93%/-44.5%),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 1.4/-7/-1.4/-5亿元 [33] - 2023年MCV4疫苗以及MCV2疫苗收入5.6亿元(+266.4%),新冠疫苗0.37亿元(-96.86%),通过销售原材料、技术转让及提供服务实现收入0.1亿元,核算冲减新冠疫苗相关收入2.5亿元 [20] 在研管线进展 - 肺炎管线中13价肺炎疫苗上市申请已获CDE受理、PBPV疫苗Ib期临床试验现场工作完成;组分百百破:婴幼百白破三期临床完成全部受试者入组,青少年及成人TTCP一期临床完成全部受试者入组;重组带状疱疹疫苗:加拿大启动了肌注/吸入剂型两种给药方式临床I期;类病毒脊灰疫苗:澳大利亚启动了临床I期;破伤风疫苗进入到临床三期;MCV4疫苗4周岁以上扩充年龄组入组完成 [2] 关键假设 - 因2023年新冠疫苗产品的实际及预期退货情况,核算冲减报告期内相关收入2.5亿元,导致2023年整体毛利率水平较低为27.4%,预计2024 - 2026年毛利率分别为85%/85%/85% [6] - 新冠疫苗因市场需求大幅下滑,预计未来新冠疫苗销售量接近为0 [25] 盈利预测 - 预计2024 - 2026年EPS分别为 - 0.67元、 - 0.2元、1.09元 [34] 财务预测与估值 |项目|2023A|2024E|2025E|2026E| | ---- | ---- | ---- | ---- | ---- | |营业收入(百万元)|357.08|837.60|1242.00|1730.40|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百万元)|-1482.73|-164.79|-50.62|268.79| |每股收益(元)|-5.99|-0.67|-0.20|1.09| |净资产收益率ROE|-37.21%|-4.31%|-1.34%|6.66%| |PE|-8|-74|-240|45| |PB|2.30|2.40|2.43|2.27|[3][39]
康希诺(688185) - 2023 Q4 - 年度财报

2024-03-27 16:00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中文名称为康希诺生物股份公司,简称康希诺,法定代表人为宇学峰[15] - 公司A股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股票简称康希诺,代码688185;H股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主板上市,股票简称康希诺生物,代码06185[18] - 公司所处行业为医药制造业之基因工程药物和疫苗制造[60] 审计及报告相关信息 - 德勤华永会计师事务所为公司出具标准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5] - 公司聘请的境内会计师事务所为德勤华永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办公地址在中国上海市延安东路222号外滩中心30楼,签字会计师为杨聚崚、马越[20] - 公司聘请的境外会计师事务所为德勤•关黄陈方会计师行,办公地址在中国香港金钟道88号太古广场一期35楼,签字会计师为陈旻[20] - 报告期为2023年1 - 12月[10] 利润分配及资金担保情况 - 董事会决议通过的本报告期无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5] - 公司不存在被控股股东及其他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情况[6] - 公司不存在违反规定决策程序对外提供担保的情况[6] - 不存在半数以上董事无法保证公司所披露年度报告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的情况[6] 保荐机构相关信息 - 报告期内履行持续督导职责的保荐机构为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办公地址为北京市朝阳区亮马桥路48号中信证券大厦25层,签字保荐代表人为焦延延、徐峰林[20] - 保荐机构持续督导期间为2020年8月13日 - 2023年12月31日[2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营业收入357,083,325.91元,同比减少65.49%[22][26] - 2023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1,482,732,319.40元,同比亏损增加63.04%[22][26] - 2023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 -1,611,088,491.98元,同比亏损增加57.89%[22][26] - 2023年末总资产9,318,769,372.66元,同比减少18.75%[22][26] - 2023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5,274,604,094.18元,同比减少21.84%[22][26] - 2023年基本每股收益 -6.01元/股,2022年为 -3.68元/股[24] - 2023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 -24.67%,较2022年减少12.31个百分点[24] - 2023年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185.30%,较2022年增加108.95个百分点[24] - 2023年非流动性资产处置损益181,421.07元[33] - 2023年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特定除外)96,311,346.57元[33] - 2023年处置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产生的损益合计为128,356,172.58元,2022年为110,941,857.70元,2021年为110,680,173.52元[34] - 2022年度不计入非经常性损益的政府补助为15,603,475.47元,2021年度为6,672,112.69元[34] - 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项目期初余额为2,528,922,123.50元,期末余额为1,430,741,912.11元,当期变动为-1,098,180,211.39元,对当期利润的影响金额为57,427,021.24元[36] - 报告期内公司净亏损14.83亿元,同比亏损增加63.04%[98][105] - 2023年公司营业收入3.57亿元,比去年同期减少65.49%[105][107]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总资产93.19亿元,比年初减少18.75%[105] - 2023年公司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52.75亿元,比年初减少21.84%[105] - 营业成本2.59亿元,比上年同期减少37.72%[107] - 销售费用3.53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2.55%[107] - 研发费用6.38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18.02%[108] -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57亿元,同比减少65.49%[110] - 公司核算冲减报告期内新冠疫苗相关收入2.53亿元及成本1.11亿元[110] - 公司将新冠疫苗冗余产能对应的固定成本2.51亿元计入营业成本[110] - 生物医药行业营业收入3.45亿元,同比减少66.52%,营业成本2.54亿元,同比减少38.97%,毛利率减少33.17个百分点[113] - 疫苗类产品生产量939.27万剂,同比减少86.08%;销售量 -477.13万剂,同比减少118.23%;库存量1102.57万剂,同比减少78.52%[114] - 生物医药行业原材料成本2968.57万元,占比8.14%,同比减少87.38%[116] - 生物医药行业人工成本1.18亿元,占比32.36%,同比增加66.16%[116] - 生物医药行业间接费用2.17亿元,占比59.50%,同比减少0.16%[116] - 公司新冠疫苗产品退货导致退货成本增加1.11亿元[116] - 销售费用353395385.32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2.55%;管理费用286487408.14元,增长6.55%;研发费用637987115.97元,下降18.02%;财务费用 -56297338.88元,下降69.53%[127]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908227504.24元;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449645859.65元;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7582093.57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00.89%[128] - 本报告期资产减值损失967484095.81元,较上年同期增加165621036.45元[130]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数1308274692.11元,占总资产14.04%,较上期下降47.29%[132] - 衍生金融资产期末数1295056.72元,占总资产0.01%[132] - 预付账款期末数48545689.70元,占总资产0.52%,较上期下降59.84%[132] - 存货期末数352847638.45元,占总资产3.79%,较上期下降47.94%[132] - 无形资产从220,923,653.67元降至144,148,577.93元,降幅34.75%,因计提非专利技术减值损失[133] - 开发支出从37,814,538.47元增至61,498,469.18元,增幅62.63%,因符合资本化条件的研发支出增加[133] - 长期待摊费用从14,139,504.27元增至26,900,953.15元,增幅90.25%,因办公室装修完工[133] - 其他非流动资产从150,367,132.47元增至543,772,071.02元,增幅261.63%,因存入一年以上定期存款[133] - 短期借款从1,529,805,144.83元降至854,082,887.35元,降幅44.17%,因归还短期借款[133] - 未分配利润亏损增加,从75,681,538.21元变为 - 1,558,413,857.61元[134] - 少数股东权益从497,511,823.07元降至12,811,219.73元,降幅97.42%,因非全资子公司亏损增加[134] - 境外资产为490,782,999.58元,占总资产比例5.27%[134] - 固定资产166,890,333.69元作为长期借款抵押物受限[136] - 其他货币资金1,200,000.00元受限,1180万为仲裁冻结款,20万为外汇管理业务保证金[136] - 预防性人用疫苗营业收入345,182,089.91元,营业成本253,720,024.23元,毛利率26.50%,营业收入同比减少66.52%,营业成本同比减少38.97%,毛利率减少33.17个百分点[142] - 2023年流脑疫苗销售收入561,724,018.29元,同比增长266.39%;新冠疫苗销售收入36,656,258.24元,同比下降96.86%[143] - 公司核算冲减新冠疫苗报告期内相关收入253,198,186.62元及成本110,831,915.73元,将冗余产能固定成本250,986,954.79元计入营业成本[143] - 剔除退货影响,公司报告期内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比例为108.42%[151] - 同行业平均研发投入金额为533,917,084.44元[152] - 公司报告期内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为185.30%[152] - 公司报告期内研发投入占净资产比例为12.51%[152] - 公司报告期内研发投入资本化比重为3.58%[152] - 2023年公司销售费用总额353,395,385.32元,占营业收入比例98.97%,剔除退货影响占比57.91%[157][158] - 2023年会议费及宣传推广费173,304,190.34元,占销售费用49.04%[157] - 2023年报告期投资额13,701,452.31元,较上年同期变动321.58%,期末对外股权投资余额18,168,286.75元[161]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初数2,482,056,956.14元,本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5,842,305.41元,期末数1,308,274,692.11元[163] - 其他非流动金融资产期初数46,865,167.36元,本期公允价值变动 -20,719,845.20元,期末数122,145,322.16元[163] - 衍生金融资产期末账面价值321,897.84元,占公司报告期末净资产比例0.01%[165] - 报告期内衍生工具实际共实现收益15,690,960.00元计入投资收益[165]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公司两款流脑结合疫苗销售收入约56,172.40万元,同比增长约266.39%[39] - 2023年流脑疫苗销售收入5.62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66.39%[106][108] - 2023年新冠疫苗销售收入3665.63万元,较去年同期下降96.86%[106][108] - 流脑疫苗销售收入5.62亿元,同比增长266.39%;新冠疫苗销售收入3665.63万元,同比下降96.86%[110] 在研产品进展 - 公司在研PCV13i境内生产药品注册上市许可申请已获受理,正在审评[40] - 公司婴幼儿用DTcP处于Ⅲ期临床试验阶段,已完成受试者入组[41] - 公司青少年及成人用Tdcp于2023年6月获临床试验批准,截至报告披露日处于I期临床试验阶段,已完成受试者入组[42] - 公司吸附破伤风疫苗已启动Ⅲ期临床试验并完成首例受试者入组[44] - 公司于2023年7月获加拿大卫生部关于重组带状疱疹疫苗临床试验申请无异议函,11月于加拿大启动I期临床试验并完成首例受试者入组[45] - MCV4正在开展扩龄至4周岁及以上儿童及成人的临床试验[39] - 重组肺炎球菌蛋白疫苗PBPV血清覆盖率至少98%,已完成Ib期临床现场工作[46] - 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将向公司提供超200万美元资助,支持重组脊髓灰质炎疫苗开发,该疫苗于2024年1月在澳大利亚启动I期临床试验并完成首例受试者入组[47] - 公司白破疫苗组合已完成临床Ⅲ期试验入组工作,青少年及成人用Tdcp已完成临床Ⅰ期试验入组工作[87] - TTVA吸附破伤风疫苗正在进行临床Ⅲ期试验[87] - 新型冠状病毒mRNA疫苗已完成临床Ⅱb期试验及技术平台搭建[87] - CVE重组带状疱疹疫苗于加拿大开展临床Ⅰ期试验[87] - TB结核病加强疫苗于加拿大完成临床Ⅰb期试验[87] - VPV重组脊髓灰质炎疫苗于澳大利亚开展临床Ⅰ期试验[87] 公司合作与投资 - 2023年8月7日阿斯利康与公司签署《产品供应合作框架协议》,利用公司mRNA生产平台支持特定疫苗研发[48] - 2023年8月25日公司全资子公司康希诺香港以8573877马来西亚令吉(约合人民币13338950.17元)认购Solution已发行总股本约10%的股份,即43968600股[49] - 公司于2023年4月对元希海河投资1.42亿美元,集团认缴出资比例为28.4%[167] 已上市产品信息 - 曼海欣®于2021年12月获国家药监局新药申请批准,是中国首个获批的MCV4疫苗,适用于3个月至3岁儿童[52] - 美奈喜®于2021年6月获国家药监局新药申请批准,MCV2在
康希诺生物(06185) - 2023 - 年度业绩

2024-03-27 14:41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股份代号在香港联交所为6185,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为688185[1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公司收入为345,182千元人民币,2022年为1,031,041千元人民币,2021年为4,299,702千元人民币[12] - 2023年公司经营亏损2,035,182千元人民币,2022年亏损1,368,742千元人民币,2021年盈利1,911,612千元人民币[12] - 2023年公司年内亏损1,967,433千元人民币,2022年亏损964,757千元人民币,2021年盈利1,907,086千元人民币[12] - 2023年基本及稀释每股亏损6.01元人民币,2022年为3.68元人民币,2021年盈利7.74元人民币[12] - 2023年公司非流动资产为4,137,941千元人民币,2022年为3,738,775千元人民币,2021年为2,584,343千元人民币[12] - 2023年公司流动资产为5,180,828千元人民币,2022年为7,730,185千元人民币,2021年为9,289,844千元人民币[12] - 2023年公司总资产为9,318,769千元人民币,2022年为11,468,960千元人民币,2021年为11,874,187千元人民币[12] - 2023年公司总权益为5,287,415千元人民币,2022年为7,245,602千元人民币,2021年为8,547,884千元人民币[12] - 2023年公司总负债为4,031,354千元人民币,2022年为4,223,358千元人民币,2021年为3,326,303千元人民币[12]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营业收入约为人民币345.2百万元,2022年约为人民币1,031.0百万元[35] - 2023年流脑疫苗产品收入约为人民币561.7百万元,2022年约为人民币153.3百万元[35] - 2023年COVID - 19疫苗产品收入为人民币36,656千元,2022年为人民币1,167,915千元;2023年COVID - 19疫苗产品退货为人民币253,198千元,2022年为人民币290,187千元[36] - 2023年中国市场收入为人民币342,026千元,2022年为人民币812,758千元;2023年海外市场收入为人民币3,156千元,2022年为人民币218,283千元[37]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毛损约为人民币876.0百万元,2022年毛损约为人民币186.6百万元[38] - 2023年存货和退货权减值损失为人民币541,472千元,不动产、工厂及设备减值损失为人民币325,636千元,预付款项减值损失为人民币63,510千元,无形资产减值损失为人民币36,864千元,因低产能利用率导致的成本为人民币250,987千元[39] - 公司其他收益从2022年的约人民币156.9百万元增加25.7%至2023年的约人民币197.3百万元[40] - 其他收益增加主要由于政府补助增加约人民币58.4百万元,部分被投资收益减少约人民币24.0百万元所抵销[40] - 销售开支从2022年的约2.666亿元增至2023年的约3.534亿元[41] - 行政费用从2022年的约2.781亿元增加5.9%至2023年的约2.945亿元[42] - 研发开支从2022年的约7.783亿元减少18.0%至2023年的约6.380亿元[43] - 其他亏损净额从2022年的约740万元增至2023年的约5680万元[45] - 财务收益或利得净额从2022年的约1.847亿元大幅减至2023年的约5630万元[46] - 所得税抵免从2022年的约2.192亿元减至2023年的约1150万元[47] - 存货从2022年的约6.778亿元大幅减至2023年的约3.507亿元[50] - 应收账款从2022年的约8.555亿元减至2023年的约6.369亿元[52] - 其他应收款及预付款项从2022年的约3.793亿元减至2023年的约2.975亿元[53] - 应付账款从2022年的约2.531亿元大幅减至2023年的约1.040亿元[54] - 其他应付款及应计费用从2022年12月31日约791.9百万元增加9.5%至2023年12月31日约866.8百万元[55] - 2023年12月31日采购承诺确认预计负债约26.2百万元,2022年12月31日无[56] - 应付退货款从2022年12月31日约253.9百万元减少至2023年12月31日约112.8百万元[57] - 银行结余及现金从2022年12月31日约3394.8百万元减少39.7%至2023年12月31日约2047.0百万元[58] - 2023年12月31日持有结构性存款约564.8百万元、理财产品约689.9百万元及存款证约53.5百万元,其中未赎回结构性存款490.0百万元,占比超期末总资产5.3%,年利率2.69% - 3.05%[59] - 报告期内投资91.0百万元设立元希海河基金,投资13.7百万元收购Solution 9.09%股权[60]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计划投资2244.7百万元于康希诺创新疫苗产业园项目,已投资565.0百万元[61] - 资本承担从2022年12月31日约551.2百万元减少42.3%至2023年12月31日约317.9百万元[63] - 2023年12月31日抵押不动产、工厂及设备账面价值约166.9百万元,2022年12月31日约168.9百万元[64]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集团现行有效外汇对冲合同面值金额为6060万美元(相当于人民币4.3亿元),远期利率从7.0435到7.1817不等,期限为六个月或以内[65]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集团处于净现金状况,资产负债比率不适用[66]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来自向五大客户销售疫苗产品所得收入约为7960万元,占报告期内销售总额(不包括销售退回)的13.3%,最大客户占销售总额(不包括销售退回)的6.3%(2022年12月31日:17.0%)[145] - 2023年最大供应商占集团总采购额的10.6%(2022年12月31日:6.5%),五大供应商占总采购额的33.4%(2022年12月31日:20.9%)[145]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无可供分派的储备,2022年12月31日约为人民币5.805亿元[149]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捐款总额达40万元(2022年:约130万元)[148]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公司流腦結合疫苗銷售收入約5.617億元,同比增長266.4%[13] - 肺炎產品組合中,十三價肺炎結合疫苗正在推進藥品註冊申請的審評審批流程,全球創新的廣譜重組肺炎球菌蛋白疫苗已完成Ib期臨床試驗現場工作[13] - 百白破產品組合中,嬰幼兒用DTcP推入III期臨床試驗階段,青少年及成人用Tdcp啟動了I期臨床試驗,以組分百白破為基礎的聯合疫苗加速向臨床階段推進[13] - 成人疫苗管線方面,吸附破傷風疫苗已啟動I期臨床試驗,重組帶狀皰疹疫苗在加拿大同步開展肌肉注射及吸入2種給藥方式的I期臨床試驗,四價流腦結合疫苗已開展產品上市後擴齡至成人的臨床試驗[13] - 公司疫苗產品線分為全球創新疫苗、中國首創疫苗、臨床前候選疫苗3個類別[15] - 曼海欣®是中國首創及首個獲得新藥上市申請批准的MCV4疫苗,美奈喜®是中國最佳的雙價腦膜炎球菌疫苗[16] - 曼海欣®於2021年12月獲國家藥監局授予新藥上市申請批准,美奈喜®於2021年6月取得國家藥監局的新藥上市申請批准[16] - 截至報告日期,曼海欣®及美奈喜®已在中國30個省市成功上市,且滲透率不斷增長[16] - 4至6周歲人群的MCV4臨床試驗已完成受試者入組,正按計劃進行隨訪及樣本採集,已啟動MCV4在18至59周歲人群中的適應症拓展臨床試驗並完成首例受試者入組[16]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克威莎®取得海外国家紧急使用授权,获中国附条件上市批准及马来西亚附条件批准[17] - 2023年5月,克威莎®获香港药剂业及毒药管理局注册证明书[17] - 2023年8月,克威莎®收到印度尼西亚清真认证[17] - 2023年12月,XBB.1.5变异株疫苗被纳入中国紧急使用[17] - 埃博拉病毒疾病平均死亡率约为50%,2017年10月Ad5 - EBOV在中国获新药申请批准[18] - 2024年1月,公司获PCV13i的III期临床试验总结报告,预期2025年取得新药上市申请批准[19] - 2023年3月,公司正式启动PBPV的Ib期临床试验,预期2024年中期分享主要临床数据[20] - 2023年8月,婴幼儿用DTcP疫苗启动III期临床试验,预期2024年上半年完成前三针基础免疫接种工作,2025年启动Pre - NDA[22] - 2023年6月,青少年及成人用在研Tdcp获国家药监局临床试验批准[23] - 2023年12月,青少年及成人用Tdcp疫苗启动I期临床试验,截至报告日期已完成全部受试者入组[23] - 2023年7月破伤风疫苗获国家药监局临床试验批准,12月启动I期临床试验并完成全部受试者入组,2024年3月启动III期临床试验[24] - 2021年在研结核病加强疫苗Ib期临床试验于加拿大完成,公司将于2024年在印度尼西亚发起该疫苗(升级版)的新药临床试验申请[25] - 2023年7月重组带状疱疹疫苗获加拿大卫生部临床试验申请的无异议函,11月在加拿大启动I期临床试验并完成首例受试者入组,公司预计2024年分享主要临床数据[26] - 2023年10月公司与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签署资助协议,基金会提供超2百万美元支持重组脊髓灰质炎疫苗开发,2024年1月该疫苗在澳大利亚启动I期临床试验并完成首例受试者入组[27][28] - Hib疫苗已申请临床试验并获受理,其是公司正在研发的以组分百白破为基础的联合疫苗的重要基础[28] - mRNA新冠疫苗目前处于临床试验阶段,公司将根据相关情况规划下一阶段研发工作[29] - 公司临床前计划中有多种在研疫苗,包括组分百白破联合疫苗等,有重大进展将适时更新[30] 公司合作与投资 - 公司与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等國際夥伴展開合作,与AstraZeneca AB簽署框架協議,比爾及梅琳達•蓋茨基金會為重組脊髓灰質炎疫苗開發提供項目資助[13] - 2023年8月7日公司与阿斯利康瑞典签署产品供应合作框架协议,将为其提供特定产品及服务[31] - 2023年8月25日,公司全资附属公司康希诺生物(香港)有限公司认购Solution Group Berhad 43,968,600股新普通股,约占其已发行股份总数的10%,每股认购价格为0.1950马来西亚令吉(约人民币0.3034元/股)[33] 公司人员变动 - Xuefeng YU,60岁,2009年获委任执行董事并担任CEO,主导引进重组结核病疫苗、腺病毒载体细胞系及相关生产技术,组建人才队伍,开发覆盖10多种传染病的疫苗研发管线[67] - Shou Bai CHAO,61岁,2018年获委任执行董事和首席运营官,在生物制药行业有30余年经验,带领公司打造运营团队,在公司多方面做出突出贡献[68] - 王靖,43岁,2021年获委任执行董事,任首席商务官及副总经理,曾担任首席财务官和董事会秘书,拥有近20年医药行业经验,主导组建公司多系统,完成约7.43亿元首次公开售股前募资,推动公司“A+H”两地上市[69] - 朱濤51岁,2009年1月任执行董事和首席科学官,2024年2月退任,主导建立研发技术平台和十余个新型疫苗研发管线[70] - Dongxu QIU 64岁,2009年1月任高级副总裁,2021年1月任执行副总裁,2024年2月退任,领导公司融资、技术转让及上市工作[71] - 梁頴宇53岁,2015年任非执行董事,负责参与制定公司策略,在多家公司任职[72] - 林亮49岁,2013年8月任非执行董事,2024年2月退任,负责参与制定公司战略,在多家公司任董事[73] - 肖治45岁,2019年任非执行董事,2024年2月辞任,在多家公司任董事
康希诺:独立董事2023年度述职报告(刘建忠)
2024-03-27 12:34
会议情况 - 2023年召开3次股东大会、7次董事会等会议[5][19] - 独立董事对2023年度董事会议案均投赞成票[4] 财务相关 - 截至2023年底实际担保金额42941.10万元[8] - 2022年度不进行利润分配和转增股本[13] 公司治理 - 2023年未实施股权激励计划,员工持股计划合规[14] - 2023年聘请德勤华永等为审计机构[12] 未来展望 - 2024年独立董事将继续履职提建议[20]
康希诺:关于使用闲置自有资金进行现金管理的公告
2024-03-27 12:34
现金管理决策 - 2024年3月27日公司会议审议通过现金管理议案[1][12] - 拟用不超30亿闲置自有资金进行现金管理[1][4][12][13] - 授权期限为董事会通过之日起12个月内[1][6] 现金管理情况 - 目的是提高资金利用效率、增加收益[2] - 资金不影响正常经营,额度内可滚动使用[3][5] - 投资低风险产品,或受市场波动影响[1][7][9] 相关意见 - 监事会同意使用闲置资金进行现金管理[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