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超导(688122)

搜索文档
核电领域迎利好 社保基金重仓8股
证券时报网· 2025-09-12 05:25
行业政策动态 - 三部门公布电力装备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 有序推动一批沿海核电项目核准建设 [1] 核电概念股市场表现 - 核电概念股年内股价平均上涨35.11% [1] - 上海电力 应流股份 永鼎股份 南风股份 东方锆业股价年内实现翻倍 [1] - 上海电力股价涨幅最高 年内累计上涨147.62% [1] - 6只概念股月内获得机构调研 [1] 社保基金持仓情况 - 8只核电概念股获得社保基金持股 [1] - 盾安环境社保基金持股比例4.26% 总市值136.38亿元 年内涨幅18.41% 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2.94% [2] - 久立特材社保基金持股比例3.35% 总市值227.09亿元 年内涨幅3.27% 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8.48% [2] - 佳电股份社保基金持股比例3.30% 总市值82.36亿元 年内涨幅6.02% 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24.50% [2] - 西部超导社保基金持股比例3.17% 总市值393.57亿元 年内涨幅43.40% 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56.72% [2] - 利柏特社保基金持股比例2.23% 总市值49.44亿元 年内涨幅15.40% 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6.53% [2] - 永兴材料社保基金持股比例2.09% 总市值192.35亿元 年内跌幅3.94% 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47.84% [2] - 江苏神通社保基金持股比例1.76% 总市值68.31亿元 年内涨幅11.89% 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4.72% [2] - 西部材料社保基金持股比例1.43% 总市值87.05亿元 年内涨幅1.82% 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36.03% [2]
2025年全球及中国高温超导材料行业政策、产业链全景、市场规模、应用市场及发展趋势研判:产业化突破进程提速,核聚变等前沿领域开启增量蓝海[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9-12 01:10
高温超导材料行业概述 - 高温超导材料临界温度高于液氮温区(77K/-196℃),实现零电阻和完全抗磁性,大幅降低制冷成本并扩展应用场景 [2] - 核心体系包括铋系(BSCCO)、钇系(YBCO)、铁基和镁二硼化物(MgB₂),其中第二代REBCO带材因高临界温度、高载流能力、高临界场强和低成本原料成为主流 [2] - 相比传统低温超导材料(需液氦冷却/-269℃),高温超导材料使用液氮冷却剂,运营成本更低且能产生更强磁场(最高45.5T) [4] 政策支持体系 - 国家将高温超导材料列为战略性新兴材料,出台《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目录(2023)》《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4年本)》等全链条支持政策 [6] - 政策覆盖基础研究、技术突破和产业应用,引导区域资源集聚,推动产业规模化、高端化和国际化发展 [6] 全球市场规模与增长 - 2024年全球高温超导材料市场规模达7.9亿元,同比增长77.3%,预计2030年突破百亿达105亿元,年复合增长率53.9% [7] - 增长驱动因素包括可控核聚变装置磁体系统、智能电网超导限流器、医疗MRI设备等技术突破与商业化落地 [7] 中国市场发展现状 - 国内科研机构订单超60万米(2024-2025年7月),产品单价从300元/米降至100-180元/米,降幅达40% [7] - 上海超导突破20万米级单笔订单量产能力,产品应用于中科院EAST托卡马克等国家重大工程 [7] - 形成上海临港、北京怀柔、西安光机所、沈阳材料实验室四大产业集群 [7] 产业链结构 - 上游为稀土矿、银矿、铜矿等金属矿产,提供铌、钛、钇、钡等关键原材料 [8] - 中游通过化学气相沉积(CVD)、粉末装管法(PIT)等工艺实现千米级REBCO带材连续制备 [8] - 下游强电应用包括超导电缆、超导限流器等电力装备,高场应用涵盖核聚变装置、医疗MRI、大科学装置等 [9] 应用领域分布 - 可控核聚变与科研领域占比67.1%(38%+29.1%),线缆占11.4%,超导磁控单晶炉占7.2%,其他磁体占3.8% [9] - 核聚变领域成为核心场景,全球45家商业化企业加速布局,美国CFS计划2030年实现NET发电示范,日本JAEA目标2035年建成DEMO原型堆 [9] 细分市场增长预测 - 核聚变用高温超导材料市场年复合增长率59.3%,2030年市场规模突破49亿元 [9] - 超导电缆用材料2024年全球规模近1亿元,预计2030年达19.9亿元,年复合增长率67.5% [10] - 超导磁控单晶炉用材料2024年规模0.6亿元,预计2030年达9.7亿元,年复合增长率60.2% [11] 行业竞争格局 - 全球仅日本FFJ和中国上海超导可实现年产千公里级第二代带材,上海超导国内市场份额超80%,2024年产量突破1000公里 [12] - 国内企业形成"1+N"技术矩阵:东部超导专注强电应用,上创超导聚焦超导磁体,西部超导深耕核聚变,联创超导突破磁控单晶炉 [12] 技术发展趋势 - 第二代REBCO带材通过CVD工艺实现千米级制备,良品率达85%,成本较进口产品降30% [13] - MOCVD技术使YBCO带材临界电流密度提升至5MA/cm²,成本较2018年下降60% [13] - 铁基和镍基材料突破,南科大团队实现镍氧化物40K超导电性,开辟液氮温区新路径 [13] 应用场景拓展 - 能源领域:国家电网规划1200公里超导电缆示范工程,上海35kV超导电缆传输容量达传统5倍,雄安超导限流器降低电网损耗40% [14] - 高端制造:3.0T以上高场强MRI国产化率突破40%,中车计划建设时速600公里高温超导磁悬浮试验线(单列车需1.2吨超导块材) [14] 产业链协同与全球化 - 中国构建全球最完整产业链,长三角集聚62%企业,形成"东部研发+西部转化"布局,2025年产业集群规模突破300亿元 [15] - 全球市场份额从2024年18%提升至2030年35%,通过参与国际标准制定和海外基地建设,从技术追赶转向规则制定者 [15]
2025年中国超导磁体行业产业链图谱、发展现状、细分市场、招投标情况、企业布局及发展趋势研判:技术壁垒持续突破,高温超导市场迎来商业爆发期[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9-12 01:10
文章核心观点 - 超导磁体利用超导材料在极低温下实现零电阻特性 通过超导线圈产生强磁场 核心优势包括电流无损耗传输和自维持稳定磁场[1][2] - 超导磁体分为低温超导和高温超导两类 低温超导技术成熟且占市场主导 高温超导因制冷成本低和稳定性高而增长潜力显著[1][3] - 全球超导材料市场规模持续增长 预计2025年达71.3亿欧元 中国超导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2025年市场规模预计突破92亿元[1][9] - 产业格局方面 低温超导由西部超导和欧美企业主导 高温超导形成以上海超导为代表的竞争梯队 国产材料成本下降加速商业化[1][12] - 未来超导磁体发展聚焦高温超导材料产业化与成本控制 低温超导高场强技术突破 并与核聚变、新能源、人工智能等战略领域深度融合[1][16] 超导磁体行业相关概述 - 超导磁体利用超导材料在临界温度以下实现零电阻特性 通过超导线圈产生强磁场 核心原理是电流无损耗传输和自维持稳定磁场[2][4] - 超导磁体分为低温超导磁体和高温超导磁体两大类 低温超导采用NbTi或Nb₃Sn材料 需液氦冷却 技术成熟且磁场强度高 广泛应用于MRI、粒子加速器和核聚变装置[3] - 高温超导基于YBCO、铋系等材料 可在液氮温度下工作 具有低制冷成本和高稳定性优势 在磁悬浮、超导储能和无液氦MRI等领域潜力显著[3] - 超导磁体生产流程包括超导导线制备、线圈绕制与固化、低温恒温器集成和严格测试 整个过程对洁净度、精度和质量控制要求极高[5] 全球及中国超导磁体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 2025年全球超导材料市场规模预计达71.3亿欧元 同比增长2.44% 其中低温超导材料占主导地位 规模约55.6亿欧元 占比78% 高温超导材料占比22% 规模约15.7亿欧元[9] - 中国超导材料行业已构建完整产业体系 2024年总产量激增至1303.2吨 较2018年增长5.5倍 年复合增长率高达32% 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突破92亿元 同比增长超35%[9] - 商用低温超导材料以NbTi和Nb₃Sn超导线材为主导 NbTi占超导材料市场90%以上份额 成本低且稳定性高 Nb₃Sn加工难度大但磁场性能超高 二者形成互补型技术路线[11][12] 中国超导磁体行业细分市场分析 - 中国低温超导材料产业形成完整闭环 西部超导占据国内95%市场份额 其NbTi超导线材通过ITER认证 成为可控核聚变领域核心供应商[11] - 从招投标情况看 2024-2025年7月西安聚能超导成为主要中标单位 NbTi超导线材单价从6.5元/米到19.5元/米不等 Nb₃Sn超导线材单价为5480元/千克或54.6-6.2元/米[11] - 高温超导材料定价显著高于低温超导 但成本压力有效缓解 上海超导第二代高温超导带材价格从2022年359.77元/米降至2024年241.08元/米 年均降幅超15%[12] 国内外超导磁体行业企业布局情况 - 低温超导领域全球产业化企业高度集中 主要分布在中国、日本、德国和英国 NbTi锭棒核心供应商为西部超导和美国的ATI 超导线材主要厂商包括Oxford、Bruker、Luvata、JASTEC和西部超导[13] - 西部超导是全球唯一实现铌钛锭棒、超导线材与超导磁体全链条覆盖的企业 具备全面自主研发与产业化能力[14] - 高温超导领域全球可实现REBCO长带批量化生产企业有限 主要参与者包括日本Fujikura、美国SuperPower和中国上海超导 上海超导和Fujikura年产能超过1000公里 跻身第一梯队[16] 中国超导磁体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 技术突破引领产业跃迁 高温超导REBCO带材良品率有望突破90% 成本降低超50% 低温超导Nb₃Sn线材临界电流密度提升至3000A/mm² 室温超导探索进入实质阶段[17] - 应用场景拓展驱动市场爆发 医疗MRI设备国产化率超60% 超导磁体成本下降推动设备价格降低40% 能源领域超导限流器及储能装置规模化落地 时速600公里磁悬浮列车商业化运营 2030年市场规模突破200亿元[18][19] - 产业链协同构建全球竞争力 上游原材料实现100%自主供应 中游形成"交钥匙工程"集成能力 下游国家电网、中国中车等终端用户深度参与定制开发 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将建成全球首个超导磁体"灯塔工厂"[20]
有色行业2025中报综述:铜铝金业绩延续亮眼表现,稀土磁材盈利逐步回暖
长江证券· 2025-09-11 01:40
行业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为看好,并维持该评级 [10] 核心观点 - 基本金属板块受益于量价齐升,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27%,二季度净利润达376.44亿元,同比增长14%,环比增长15%,主要因中美制造业共振及联储降息预期提振价格 [4][17][21] - 黄金板块延续牛市格局,2025年上半年SHFE黄金均价同比上涨35.79%,板块归母净利同比增长58.95%,二季度量价齐升驱动利润弹性强化 [5][54][68] - 能源金属板块表现分化,锂价低迷压制盈利,钴价在刚果金出口禁令刺激下明显回暖,驱动板块利润改善 [6][80][93] - 稀土磁材板块受益于出口管制和供给收缩,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同比增长260.72%,二季度持续修复 [7][104][116] - 钛材板块高端需求疲弱导致盈利承压,但二季度军工订单改善带动业绩回暖 [8][128][135] 基本金属板块总结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1681.8亿元,同比增长4.24%,归母净利703.79亿元,同比增长26.67% [22] - 铜板块归母净利同比增长40.18%,铝板块同比增长4.45%,铅锌板块同比增长22.28%,锡板块同比增长25.7% [23][24][27] - SHFE铜、铝、铅、锌、镍、锡2025年上半年均价同比变动分别为2.43%、0.63%、0.86%、7.53%、-10.82%、6.49% [22][25] - 二季度环比增长主要因关税缓和及政策刺激,SHFE铜、锡均价环比分别增长0.39%和0.56% [4][43] 黄金板块总结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133.28亿元,同比增长25.94%,归母净利97.19亿元,同比增长58.95% [54] - SHFE黄金均价728元/克,同比上涨35.79%,COMEX黄金均价3193美元/盎司,同比上涨31.71% [54][55] - 二季度归母净利57.42亿元,同比增长68.56%,环比增长44.37%,量价共振显著 [68][69] 能源金属板块总结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191.97亿元,同比增长7.68%,归母净利76.87亿元,同比增长170.9% [80] - 锂板块归母净利同比增长321.39%,但毛利率下滑2.65pct,镍钴板块归母净利同比增长29.65% [80][82] - 电池级碳酸锂2025年上半年均价7.04万元/吨,同比下跌32.10%,钴价在政策刺激下底部修复 [83][93] 稀土磁材板块总结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638.07亿元,同比增长12.74%,归母净利33.56亿元,同比增长260.72% [104] - 稀土板块归母净利同比增长461.96%,磁性材料板块同比增长74.24% [108] - 氧化铽价格二季度环比大幅上涨13.43%,出口管制提振战略价值 [116] 钛材板块总结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72.29亿元,同比下滑0.9%,归母净利8.13亿元,同比下滑4.04% [128] - 海绵钛价格同比下跌5.94%,但二季度高端需求改善带动毛利率环比增长6.99pct [129][135]
航空装备板块9月8日涨1.25%,西部超导领涨,主力资金净流出9.79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9-08 08:53
板块表现 - 航空装备板块当日上涨1.25% 领先上证指数0.38%和深证成指0.61%的涨幅 [1] - 西部超导以3.77%涨幅领涨板块 收盘价62.78元 成交额9.94亿元 [1] - 菲利华跌幅最大达6.80% 收盘价79.48元 成交额22.07亿元 [2] 个股涨跌 - 涨幅前五分别为西部超导(3.77%)、爱乐达(3.08%)、航亚科技(2.91%)、光启技术(2.76%)、纵横股份(2.64%) [1] - 跌幅超过1%的个股包括菲利华(-6.80%)、佳驰科技(-1.86%)、利君股份(-1.59%)和中航西飞(-0.99%) [2] - 光启技术成交量最大达61.23万手 成交额29.81亿元 [1] 资金流向 - 板块整体主力资金净流出9.79亿元 游资净流入2.94亿元 散户净流入6.85亿元 [2] - 中航高科主力净流入3763.81万元 占比9.28% 为最高主力净流入个股 [3] - 西部超导主力净流出9415.84万元 占比9.47% 为最大主力净流出 [3] - 航亚科技游资净流入693.25万元 占比4.96% 表现突出 [3]
西部超导涨2.01%,成交额4.71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1080.28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05 06:35
股价表现 - 9月5日盘中上涨2.01%至60.34元/股 成交额4.71亿元 换手率1.22% 总市值392.01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入1080.28万元 特大单买入3328.30万元占比7.07% 大单买入1.41亿元占比29.96% [1] - 年内累计上涨43.43% 近5日下跌3.24% 近20日上涨13.02% 近60日上涨26.87% [2] 财务业绩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7.23亿元 同比增长34.76% 归母净利润5.46亿元 同比增长56.72%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21.79亿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14.06亿元 [3]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高端钛合金材料60.45% 超导产品28.64% 高性能高温合金材料7.19% [2] 股东结构 - 截至6月30日股东户数2.69万户 较上期增加7.91% 人均流通股24152股 较上期减少7.33% [2] - 华夏上证科创板50ETF持股2520.22万股 较上期减少46.45万股 [3] - 易方达上证科创板50ETF持股1883.24万股 较上期增加53.74万股 香港中央结算持股1630.90万股 较上期减少155.14万股 [3] 公司概况 - 主营业务为高端钛合金材料、超导产品和高性能高温合金材料的研发生产销售 [2] - 所属申万行业为国防军工-航空装备Ⅱ-航空装备Ⅲ 概念板块包括高派息、基金重仓、MSCI中国等 [2] - 成立于2003年2月28日 2019年7月22日上市 注册地址陕西省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明光路12号 [2]
近5天获得连续资金净流入,稀有金属ETF(562800)盘中涨超3%,天华新能领涨成分股
搜狐财经· 2025-09-05 03:53
流动性表现 - 稀有金属ETF盘中换手率达6.52% 成交额1.44亿元[2] - 近1周日均成交额2.28亿元 位列可比基金首位[2] - 近5日连续资金净流入合计3.33亿元 单日最高净流入1.16亿元[2] 规模与份额 - 近1周规模增长6832.42万元 新增规模居可比基金第一[2] - 最新份额达29.92亿份 创成立以来新高[2] - 份额规模在可比基金中排名第一[2] 收益表现 - 近1年净值上涨77.68% 在指数股票型基金中排名前14.41%(433/3004)[2] - 成立以来最高单月回报24.02% 最长连涨月数达4个月[2] - 连涨期间累计涨幅58.56% 上涨月份平均收益率8.77%[2] - 近3个月超越基准年化收益9.14%[2] 行业基本面 - 稀土价格上行带动相关企业盈利改善[3] - 盛和资源2025H1毛利率达8.42% 同比提升6.95个百分点[3] - 2025年Q2毛利率升至8.84% 同比增加5.82个百分点[3] - 美联储降息通道与国内"反内卷"政策助推金属价格上涨[3] 指数成分特征 - 中证稀有金属主题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57.58%[3] - 权重前三为盐湖股份(8.51%)、北方稀土(8.47%)、洛阳钼业(7.95%)[3][5] - 赣锋锂业单日涨幅6.86% 天齐锂业涨幅5.49%[5] - 华友钴业权重6.76% 当日涨幅3.72%[5] 投资渠道 - 可通过稀有金属ETF联接基金(代码014111)参与板块投资[5]
社保基金持有79只科创板股:新进20股 增持21股
证券时报网· 2025-09-04 02:17
社保基金科创板持股概况 - 二季度末社保基金共现身79只科创板个股前十大流通股东 合计持股量3.40亿股 期末持股市值154.70亿元 [1] - 持股变动显示新进20只 增持21只 减持20只 18只股持股量保持不变 [1] - 新进股中益方生物 金盘科技 新致软件等持股量居前 [1] 重点持股公司分析 - 传音控股为社保基金持股数量最多个股 持股量3826.40万股 持股市值30.50亿元 [2][3] - 西部超导持股量2058.09万股 持股市值10.68亿元 珠海冠宇持股量1804.68万股 [2][3] - 安达智能社保基金持股比例最高达11.90% 合合信息持股比例7.00% 聚和材料持股比例5.87% [2][3] - 合合信息获4家社保基金共同持股 合计持股195.87万股 包括汇添富社保17022组合等 [1] 持股行业分布特征 - 社保基金持股主要集中在电子行业20只 医药生物行业13只 机械设备行业12只 [3] 持股公司业绩表现 - 社保基金持有个股中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52只 [2] - 容知日新净利润1423.55万元 同比增幅2063.42% 海天瑞声净利润增长813.65% 源杰科技增长330.31% [2] 市场表现分析 - 获社保基金持有的科创板股7月以来平均上涨22.48% [3] - 源杰科技累计涨幅104.09% 杰普特上涨93.73% 鼎通科技上涨90.58% [3] - 东来技术累计下跌12.13% [3]
大宗商品ETF(510170)开盘跌0.73%,重仓股东阳光涨2.56%,洛阳钼业跌0.37%
新浪财经· 2025-09-04 01:34
ETF表现 - 大宗商品ETF(510170)9月4日开盘跌0.73%报1.088元 [1] - 近一个月回报为12.14% [1] - 成立以来回报为36.36% [1] 重仓股表现 - 东阳光开盘涨2.56%表现最佳 [1] - 洛阳钼业跌0.37% [1] - 紫金矿业跌0.56% [1] - 华友钴业跌0.36% [1] - 山东黄金跌0.16% [1] - 江西铜业涨0.07% [1] - 石英股份涨0.03% [1] - 中煤能源跌0.54% [1] - 君正集团涨0.38% [1] - 西部超导涨0.03% [1] 产品基本信息 - 业绩比较基准为上证大宗商品股票指数 [1] - 管理人为国联安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1] - 基金经理为黄欣 [1] - 成立日期2010年11月26日 [1]
社保基金最新动向曝光!二季度抄底了这些股票→
第一财经资讯· 2025-09-02 12:17
社保基金科创板持股概况 - 截至2025年二季度末,社保基金持有77只科创板股票,合计持股量3.37亿股,期末持股市值153.7亿元,其中新进19只,增持28只 [2] 行业分布特征 - 持股集中在电子、生物医药、机械设备、计算机四大行业,分别有20家、13家、10家、11家公司 [2] - 新进和增持个股主要集中于生物医药、计算机、电子等国家战略支持的热门赛道 [2] - 持股数量前20名中,电力设备行业占6只,生物医药占4只,基础化工占3只,三者合计占比65%,电子行业仅2只 [4] 重点持股公司及变动 - 持股数量超1000万股的7只股票:传音控股(3826.4万股)、西部超导(2058.1万股)、珠海冠宇、铁建重工、中科星图、三一重能、聚合材料 [3] - 持股比例最高的是安达智能(流通股比例11.90%),其次为合合信息(7.26%)、英科再生、三一重能、凯立新材 [3] - 二季度增持幅度最大的是传音控股(637.04万股),计算机行业中增持中科星图522.9万股至1379万股 [4][5] - 新进19只个股合计增持4508.8万股,其中15只增持超100万股,益方生物(610.6万股)、金盘科技(516.7万股)、新致软件(347万股)增持幅度前三 [6] 细分行业投资逻辑 - 电子行业二季度获增持传音控股、安集科技、纳芯微、华峰测控、龙讯股份,但后四家增持数量均不足100万股 [4] - 生物医药和计算机行业增持力度更大,10只股单季度增持超100万股,计算机占4只(中科星图、道通科技、嘉和美康、中望软件),生物医药占3只 [5] - 新进个股中生物医药占4家,电子、军工、通信、计算机各占2家,上半年营收和净利润同比增速中位数分别为25.7%和28.14% [6] - 生物医药细分赛道中,创新药企益方生物上半年营收1916.38万元(同比增28.85%),亏损收窄至1.19亿元;春立医疗营收4.88亿元(同比增28.27%),净利润1.14亿元(同比增44.85%) [7] 减持情况 - 38只科创板股遭减持,其中24只被减持超100万股 [8] - 泽璟制药、盟科药业、迈威生物等被减持后股价大幅上涨,迈威生物三季度累计涨109%,奥来德、蓝特光学、兴福电子等减持后涨逾20% [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