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龙芯中科(688047)
icon
搜索文档
亲手设计一颗芯片!国产CPU设计走进北京高中课堂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9-12 01:20
公司业务发展 - 龙芯中科作为国产自主CPU领军企业 其工程师团队直接参与中学芯片设计课程教学 提供LoongArch自主指令系统教学资源和硬件描述语言实践平台 [1][3][5] - 公司通过教育合作紧密对接产业需求和科技发展趋势 使课程设置更具前瞻性和实用性 [5] - 搭载龙芯CPU的智能设备类型日益丰富 包括机器人 笔记本电脑 工业平板和AI一体机等多样化应用场景 [5] 行业技术推广 - 芯片作为信息技术产业核心 是支撑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国家安全的战略性和先导性产业 [4] - 中小学教育阶段存在技术认知断层 学生接触芯片底层技术机会极少 多数只能被动使用电子产品而对核心原理知之甚少 [4] - 国产CPU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为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带来新机遇 通过实践与理论结合激发学生学习探索兴趣 [5] 市场教育成效 - 北京十一实验中学开设的芯片设计选修课程在2小时内名额被抢报一空 显示学生对国产芯片技术的高度热情 [4] - 课程引导学生从零开始设计单周期LoongArch架构CPU 从基础逻辑到运行自定义程序 全程体验CPU设计全过程 [3] - 让学生跳出使用科技的浅层认知 进入理解科技创造科技的深层维度 填补认知空白并培养技术自信 [4][5]
龙芯中科(688047) - 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龙芯中科技术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半年度持续督导跟踪报告
2025-09-10 11:33
业绩数据 - 2025年1 - 6月营业收入24,351.29,同比增长10.90%[24] - 2025年6月30日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265,430.54,较上年度末减少9.61%;总资产316,776.44,较上年度末减少9.43%[25] - 报告期内,工控类芯片营业收入同比增长61.09%,信息化类芯片营业收入同比增长5.01%,解决方案营业收入同比下降25.93%[25] - 报告期内,公司毛利率为42.44%,较上年同期增加12.77个百分点[26] - 报告期内,公司毛利额较上年同期增加3,819.92万元,研发费用增加2,122.28万元,计提信用减值损失和资产减值损失共计9,816.74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3,227.57万元,所得税费用增加3,584.13万元[26] - 2025年1 - 6月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为 - 29446.82万元,上年同期为 - 23812.99万元[53] - 2025年1 - 6月归属上市公司股东扣非净利润为 - 31968.14万元,上年同期为 - 26039.73万元[53] 资产情况 - 报告期末应收账款账面价值为5.01亿元,占资产总额比例为15.81%[14] - 截至2025年6月30日计提坏账准备2.21亿元[14] - 报告期期末存货账面价值为8.25亿元,占资产总额比例为26.04%[15] - 截至2025年6月30日计提存货跌价准备1.97亿元[15] 研发投入 - 报告期内研发投入总额2.66亿元,占营业收入比例为109.32%[16] - 报告期内公司研发投入为23445.08万元,同比增长9.95%[37] - 报告期内资本化研发投入金额3175.07万元,较去年同期下降50.09%[38] - 2025年1 - 6月研发投入合计26620.15万元,较2024年1 - 6月下降3.84%[38] - 2025年1 - 6月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为109.32%,较2024年1 - 6月减少16.75个百分点[38] - 2025年1 - 6月研发投入资本化的比重为11.93%,较2024年1 - 6月减少11.05个百分点[38] 项目进展 - 芯片研发项目A累计投入20571.14万元,完成结项验收[40] - 关键核心技术研发项目E累计投入602.69万元,完成结项验收[40] - 芯片研发项目B累计投入6204.18万元,推进多款工控芯片产品相关工作,新一代SoC样片流片成功[40] - 芯片研发项目6累计投入14223.93万元,第四代6000系列桌面CPU完成产品化,下一代桌面CPU完成预研[41] - 封装与测试技术研发二期建设本期投入224.33,累计投入460.08[43] - 操作系统基础软件研发本期投入4,699.02,累计投入41,910.54[43] - 3号系列解决方案研发本期投入496.08,累计投入21,464.98[44] - 2号系列解决方案研发本期投入1,336.92,累计投入11,471.16[44] - 1号系列解决方案研发本期投入1.82,累计投入3,976.48[44] - 教学实验箱解决方案研发本期投入87.66,累计投入1,300.87[44] - 3号系列第四代产品解决方案本期投入3,389.26,累计投入11,019.65[45] - 第二代行业专用解决方案本期投入256.73,累计投入338.30[45] 知识产权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累计已获授权专利820项,其中发明专利643项,实用新型专利175项,外观设计专利2项,还拥有软件著作权205项,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专有权31项[47] - 本期新增知识产权申请数87个、获得数45个,累计申请数1626个、获得数1056个[48] 未来展望 - 2025年上半年拟将“先进制程芯片研发及产业化项目”等预定可使用状态时间由2025年6月调至2026年6月[49][50] 用户数据 - 与公司开展合作的厂商达上万家,下游开发人员达数十万人[33] 风险提示 - 集成电路设计业务受下游市场波动影响大,或面临业绩下滑风险[6] - 公司核心技术人才流失会对技术研发和经营造成不利影响[11] - 公司前五大供应商采购金额占比高,供应商集中或影响生产经营[12] - 公司面临市场竞争、需求波动、成本上涨等行业风险[17] 股权情况 - 2025年1 - 6月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未减持,董监高和核心技术人员持股无变动[52]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控股股东、实控人、董监高股份无质押、冻结情形[52] 新技术研发 - 公司推出自主指令系统LA,形成面向不同应用的基础版操作系统,持续完善软件生态[29] - 公司通过设计优化和先进工艺提升性能,摆脱对最先进工艺的依赖,扩展IP支持[30] 业务模式 - 公司业务模式灵活丰富,可进行指令系统架构及CPU IP核授权[31]
龙芯中科:预计2027年公司营收约一半来自开放市场
证券时报网· 2025-09-09 11:31
核心观点 - 公司董事长在业绩说明会上阐述开放市场战略进展 强调存储服务器和工控领域产品具备性价比优势 并计划到2027年实现营收一半来自开放市场 [1][2] - 公司上半年营业收入2.44亿元 同比增长10.90% 工控类芯片收入同比增长61.09% 但净利润亏损扩大至-2.94亿元 [2] - 公司AI芯片聚焦端侧推理应用 2K3000正在导入相关场景 同时判断算力芯片存在挤泡沫过程 预计泡沫挤完后公司高性能算力芯片将登场 [3][4] 市场战略 - 开放市场定义为无国家自主化要求的充分竞争市场 包括存储服务器(占计算中心服务器30%)、工控市场和云终端应用 [1] - 存储服务器软件单一无生态壁垒 3C6000产品具性价比优势 可拓展至非国有互联网厂商 [1] - 开放市场拓展通过产业链辐射实现 嵌入式头部企业正基于2K0300和2K3000研制模块 [1] - 公司是自主CPU中唯一可对外技术授权企业 可采用类似X86/ARM授权模式形成"X国自主CPU" [1] - 目标2027年开放市场贡献约50%营收 [2] 财务表现 - 上半年营业收入2.44亿元 同比增长10.90% [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2.94亿元 较上年同期-2.38亿元亏损扩大 [2] - 工控类芯片营业收入同比增长61.09% 主要因安全应用工控市场恢复增长 其他工控应用稳定增长及新产品贡献收入 [2] 产品与技术进展 - 以研制成功"三剑客""三尖兵"芯片为标志 CPU初步具备开放市场性价比竞争力 [2] - 完成与X86/ARM并列的Linux基础软件体系及二进制翻译系统 有效破解软件生态壁垒 [2] - AI芯片聚焦推理类应用 从端侧AI起步 2K3000正在导入相关应用 [3] - 算力芯片近期存在挤泡沫过程 预计结束后公司高性能算力芯片将登场 [4] 发展态势 - CPU研发和生态建设持续开展 公司进入新时期 主要矛盾从产品研发端转向市场销售端 [2] - 营收进入新一轮增长周期 [2] - 技术发展遵循先做好CPU再发展GPGPU 先提升单核性能再增加核数的节奏 [3]
国产AI芯片,集体增加存货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05 00:23
国产AI芯片行业高增长态势 - 2025年上半年国产AI芯片厂商业绩持续高增 在旺盛AI推理需求支撑下 头部厂商积极积累产成品和储备关键材料以应对市场发展[1] - 海光信息上半年营业收入54.64亿元同比增长45.21% 归母净利润12.01亿元同比增长40.78%[4] - 寒武纪上半年营业收入28.81亿元同比增长4347.82% 归母净利润10.38亿元(上年同期亏损5.3亿元)同比增长295.85%[4] - 龙芯中科上半年营业收入2.44亿元同比增长10.9% 归母净利润亏损2.94亿元(上年同期亏损2.38亿元) 毛利率42.44%同比提高12.77个百分点[4][5] 存货与订单储备策略 - 寒武纪上半年存货26.9亿元占总资产31.95% 较上年末增加51.64% 主要因产成品增加 合同负债5.43亿元(占总资产6.45%)较上年末增长61223.22%[5] - 海光信息合同负债30.91亿元同比增加242.1% 存货60.13亿元较去年末增加10.84% 其中产成品和原材料增加最多[5] - 沐曦股份HBM和晶圆占原材料主要部分 截至3月末HBM占比大幅提升至1.23亿元占整体原材料63.73% 采购周期平均6个月需提前备货[6] - 存货变化受季节性因素影响 沐曦股份一季度原材料占比由7.78%上升至21.64% 因集中大量备货[6] 市场竞争格局与技术路线 - 英伟达和AMD在2024年中国AI加速芯片市场分别占据66%和5%份额 华为海思占约23% 沐曦股份约占1%[8] - 国内技术路线分为GPU赛道(海光信息/沐曦股份/天数智芯等)和ASIC定制化赛道(华为海思/寒武纪/昆仑芯等)[8] - ASIC芯片针对特定AI推理场景定制化设计 近两年受Meta、亚马逊等云计算厂商青睐[8] - 2024年中国数据中心加速芯片市场中 出货量超10000张的GPU公司包括英伟达、沐曦股份和天数智芯[9] 产品商业化进展与应用领域 - 寒武纪产品在运营商、金融、互联网等重点行业规模化部署[9] - 海光CPU兼容x86指令集应用于电信、金融、互联网等行业 DCU产品应用于大数据处理、人工智能等领域[9] - 龙芯中科发布3C6000系列产品 综合性能达2023年市场主流水平 对标英特尔第三代至强服务器芯片[9] - 沐曦股份是国内少数实现千卡集群大规模商业化应用的GPU供应商 正研发万卡集群 已支持128B MoE大模型全量预训练[10] 生态建设与产业链协同 - 沐曦股份曦云C600系列预计2025年底风险量产 已与头部互联网大厂、AI模型厂商及金融能源等行业客户推进接洽 增加对FP8数据格式支持[11] - DeepSeek-V3.1使用UE8M0 FP8 Scale参数精度 针对下一代国产芯片设计 推动开放生态发展[13] - 海光信息推动芯片、整机平台全程同步研发 实现"硬件-软件-生态"系统化协同 与中科曙光进行业务整合[13] - 海光信息上半年销售费用2.034亿元同比增加185.83% 其中市场推广费1.106亿元同比增加330.35% 用于生态建设和市场推广[14] - 国内运营商推动Scale up和Scale out技术路线生态合力 提升基于国产AI芯片的计算效率[14]
国产AI芯片,集体增加存货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05 00:14
文章核心观点 国产AI芯片厂商在2025年上半年业绩表现强劲 受益于旺盛的AI推理需求 头部厂商通过积极备货和生态建设应对市场增长 尽管在市场份额和技术生态上较国际巨头仍有差距 但通过差异化竞争和产业链协同正加速发展[1] 财务业绩表现 - 海光信息上半年营业收入54.64亿元 同比增长45.21% 归母净利润12.01亿元 同比增长40.78%[4] - 寒武纪上半年营业收入28.81亿元 同比增长4347.82% 归母净利润10.38亿元 同比扭亏为盈(上年同期亏损5.3亿元)[4] - 龙芯中科上半年营业收入2.44亿元 同比增长10.9% 归母净利润亏损2.94亿元 亏损同比扩大23.53%[4] - 龙芯中科毛利率回升至42.44% 同比提高12.77个百分点 其中信息化类芯片毛利率达65.45%[5] 存货与订单储备 - 寒武纪存货26.9亿元 占总资产31.95% 较上年末增加51.64% 合同负债5.43亿元 同比激增61223.22%[5] - 海光信息合同负债30.91亿元 同比增加242.1% 存货60.13亿元 较去年末增加10.84%[6] - 沐曦股份HBM库存达1.23亿元 占原材料总额63.73% 晶圆和HBM采购周期约6个月[6] - 一季度原材料占比从7.78%升至21.64% 因集中备货季节性因素影响[7] 市场竞争格局 - 2024年中国AI加速芯片市场中 英伟达占66% 华为海思占23% 沐曦股份占1%[9] - 国内GPU厂商包括海光信息、沐曦股份、天数智芯等 ASIC厂商包括华为海思、寒武纪、昆仑芯等[9] - 国产GPU目前主要集中于推理场景 训练场景导入较慢 生态建设是长期系统工程[11] - 沐曦股份支持128B MoE大模型全量预训练 曦云C600系列预计2025年底风险量产[11][12] 技术发展与生态建设 - 龙芯中科发布3C6000系列CPU 性能对标英特尔2023年服务器芯片 重点开拓存储服务器、网络安全设备等专用市场[10] - DeepSeek-V3.1采用FP8精度设计 针对下一代国产芯片 推动开放生态发展[14] - 海光信息销售费用2.034亿元 同比增加185.83% 其中市场推广费1.106亿元 同比增加330.35% 主要用于生态建设和团队扩张[15] - 芯片厂商与产业链深度协同 推进"硬件-软件-生态"系统化发展 运营商推动Scale up/Scale out技术路线融合[15][16]
寒武纪翻身海光扩张 国产AI芯片大角逐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04 14:13
核心观点 - 国产AI芯片厂商在2025年上半年业绩表现强劲 收入与利润高速增长 主要受AI推理需求驱动 同时积极储备存货和原材料以应对未来市场发展和供应链不确定性 [2][3][5] - 国内厂商在技术路线和市场竞争中采取差异化策略 包括GPU和ASIC等不同路径 并通过开放生态和产业链协同提升竞争力 但相比国际巨头如英伟达 市场份额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7][8][9] - 行业生态建设加速 厂商加大市场推广和研发投入 推动硬件-软件-生态协同发展 并与下游应用领域紧密合作 以扩大商业化应用规模 [11][12] 财务表现 - 海光信息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54.64亿元 同比增长45.21% 归母净利润12.01亿元 同比增长40.78% [3] - 寒武纪上半年营业收入28.81亿元 同比增长4347.82% 归母净利润10.38亿元 上年同期亏损5.3亿元 同比增长295.85% [3] - 龙芯中科上半年营业收入2.44亿元 同比增长10.9% 归母净利润亏损2.94亿元 上年同期亏损2.38亿元 毛利率42.44% 同比提高12.77个百分点 [3][4] 存货与合同负债 - 寒武纪上半年存货26.9亿元 占总资产31.95% 较上年期末增加51.64% 合同负债5.43亿元 占总资产6.45% 较上年期末增加61223.22% [5] - 海光信息合同负债30.91亿元 同比增长242.1% 占总资产9.57% 存货60.13亿元 较去年末增加10.84% 占总资产18.62% [5] - 沐曦股份原材料中HBM和晶圆占比最高 截至3月末HBM占比63.73% 金额1.23亿元 [5] 技术路线与市场竞争 - 国内GPU赛道主要玩家包括海光信息 沐曦股份 天数智芯 壁仞科技和摩尔线程 ASIC赛道参与者包括华为海思 寒武纪 昆仑芯和平头哥 [7] - 2024年中国AI加速芯片市场中 英伟达份额66% AMD份额5% 华为海思份额约23% 沐曦股份份额约1% [8] - 国内厂商产品已应用于运营商 金融 互联网 教育 交通 能源 医疗健康等多个行业 [8][10] 产品进展与生态建设 - 龙芯中科发布3C6000系列产品 综合性能达2023年市场主流水平 并探索存储服务器 网络安全设备 云终端等专用市场 [8][9] - 沐曦股份曦云C600系列预计2025年底风险量产 已与互联网大厂 AI模型厂商 国家算力平台及多个行业客户接洽 并支持FP8数据格式 [10] - 海光信息上半年销售费用2.034亿元 同比增长185.83% 其中市场推广费1.106亿元 同比增长330.35% 主要用于生态建设和市场拓展 [12] 供应链与采购挑战 - 沐曦股份核心原材料晶圆和HBM采购周期约6个月 受国际供应政策和供应商产能分配影响 具有不确定性 [6] - 目前国内互联网企业采购GPU仍以国际产品为主 国产GPU占比低且多集中于推理场景 训练场景导入较慢 [9] - 国产GPU生态适配 迭代和培育是一项长期系统性工程 但沐曦股份已实现千卡集群大规模商业化应用 并推动万卡集群落地 [9]
龙芯中科股价跌5.08%,国联安基金旗下1只基金重仓,持有5.92万股浮亏损失40.27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04 03:29
公司股价表现 - 9月4日股价下跌5.08%至127.00元/股 成交额5.88亿元 换手率1.12% 总市值509.27亿元 [1] 公司基本情况 - 成立于2008年3月5日 2022年6月24日上市 总部位于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环保科技示范园区 [1] - 主营业务为处理器及配套芯片的研制、销售及服务 [1] - 收入构成:信息化类芯片47.09% 工控类芯片35.82% 解决方案17.09% [1] 基金持仓情况 - 国联安科创芯片设计ETF(588780)二季度持有5.92万股 占基金净值3.23% 为第十大重仓股 [2] - 该基金当日浮亏约40.27万元 [2] - 基金成立于2024年12月11日 最新规模2.44亿元 [2] - 今年以来收益53.36% 同类排名223/4222 成立以来收益45.77% [2] 基金经理信息 - 基金经理黄欣累计任职15年146天 管理规模420.53亿元 最佳回报166.78% 最差回报-35.8% [3] - 基金经理章椹元累计任职11年277天 管理规模408.24亿元 最佳回报272.86% 最差回报-35.8% [3]
龙芯中科股价跌5.08%,华夏基金旗下1只基金位居十大流通股东,持有892.91万股浮亏损失6071.77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04 03:29
公司股价表现 - 9月4日股价下跌5.08%至127.00元/股 成交额5.88亿元 换手率1.12% 总市值509.27亿元 [1] 公司业务构成 - 主营业务为处理器及配套芯片的研制、销售及服务 信息化类芯片占比47.09% 工控类芯片占比35.82% 解决方案占比17.09% [1] 机构持仓变动 - 华夏上证科创板50成份ETF二季度减持10.99万股 当前持有892.91万股 占流通股比例2.23% [2] - 该基金当日浮亏约6071.77万元 [2] 基金产品表现 - 华夏上证科创板50成份ETF最新规模833.43亿元 今年以来收益31.7% 近一年收益94.08% 成立以来亏损4.61% [2] - 基金经理荣膺管理规模1382.88亿元 任职最佳回报129.49% 最差回报-7.58% [3] - 基金经理赵宗庭管理规模3891.48亿元 任职最佳回报107.43% 最差回报-32.63% [3]
双融日报-20250901
华鑫证券· 2025-09-01 01:33
市场情绪指标分析 - 华鑫市场情绪温度指标显示当前综合评分为73分,处于"较热"状态,历史数据显示情绪值低于50分时市场获支撑,高于90分时出现阻力 [9][13][20] - 近60个交易日全A情绪指数运行显示大盘情绪指数在20分位过冷线和80分位过热线间波动,当前接近高位区间 [13][20] 热点主题追踪 - 机器人主题受英伟达即将推出新"大脑"产品催化,相关标的包括卧龙电驱(600580)和长盛轴承(300718) [6] - GPU主题获工信部政策支持,强调将加快突破GPU芯片等关键核心技术,相关标的为龙芯中科(688047)和景嘉微(300474) [6] - 稀土主题因产业链座谈会推动与低空经济、机器人产业融合而热度上行,相关标的包括北方稀土(600111)和广晟有色(600259) [6] 资金流向数据 - 主力资金净流入前十个股中东方财富(300059 SZ)以323,685.03万元居首,通富微电(002156 SZ)和宁德时代(300750 SZ)分别以179,799.92万元和144,757.09万元跟随 [10] - 融资净买入前十个股中东方财富(300059 SZ)以152,280.83万元领先,宁德时代(300750 SZ)和工业富联(601138 SH)分别以125,009.52万元和118,697.37万元次之 [11] - 主力资金净流出前十行业集中于SW计算机(-1,412,334万元)、SW电子(-1,015,754万元)和SW通信(-731,966万元) [16] - 融资净买入前十行业以SW电子(480,899万元)、SW通信(299,337万元)和SW电力设备(227,203万元)为主 [18] 行业资金表现 - 主力资金净流入前三大行业为SW电力设备(271,889万元)、SW非银金融(98,747万元)和SW食品饮料(18,175万元) [15] - 融券净卖出前三大行业为SW非银金融(2,785万元)、SW汽车(2,610万元)和SW食品饮料(1,684万元) [18]
2025年上半年 国产芯片设计三巨头正迎来各自的历史性时刻
中国基金报· 2025-08-31 14:52
寒武纪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8.81亿元 同比增长4347.82% [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38亿元 扣非净利润9.13亿元 均实现扭亏为盈 [3]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从2025年一季度的-13.99亿元大幅改善至二季度的23.11亿元 [3] - 产品在运营商、金融、互联网等多个重点行业实现规模化部署并获得客户广泛认可 [4] - 东海证券将公司2025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从15.95亿元上调至30.56亿元 上调幅度92% [4] 海光信息战略发展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54.64亿元 同比增长45.21% [5] - 归母净利润12.01亿元 同比增长40.78% 扣非归母净利润10.9亿元 同比增长33.31% [5] - 正推进吸收合并中科曙光 旨在打造覆盖芯片设计、服务器、存储系统、数据中心基础设施及云计算服务的国产算力巨头 [5] - 重组完成后将实现从底层芯片到上层系统应用的全栈布局 构建平台型"算力航母" [5] 龙芯中科经营状况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44亿元 同比增长10.9% [6] - 芯片产品营业收入2.02亿元 同比增长23.6% 其中工控类芯片营收8722.93万元 同比增长61.09% [6] - 归母净利润-2.95亿元 同比下滑23.66%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3.23亿元 同比下滑81.7% [6] - 新一代CPU研制取得决定性进展 多数芯片已开始进入市场 营收进入新一轮增长周期 [6] 行业竞争格局 - 龙芯中科作为国内唯一坚持自主指令系统的CPU企业 正面临来自英特尔等厂商的激烈竞争 [7] - 海光信息通过重组有望形成与华为生态圈并立的大生态圈 [5] - 寒武纪从战略投入期迈入商业化收获期 产品在人工智能典型应用场景具普适性 [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