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星环科技(688031)
icon
搜索文档
星环科技向香港联交所递交H股发行并上市的申请并刊发申请资料
智通财经· 2025-08-19 07:45
公司动态 - 星环科技(688031 SH)已于2025年8月18日向香港联交所递交H股上市申请 [1] - 同日公司在香港联交所网站刊登了发行上市的申请资料 [1] - 申请资料为按照香港证监会及香港联交所要求编制的草拟版本 [1] 上市进展 - 本次申请为H股股票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 [1] - 所载资料可能适时更新变动 [1]
星环科技(688031.SH):向香港联交所递交H股发行并上市的申请并刊发申请资料
格隆汇APP· 2025-08-19 07:42
公司上市计划 - 公司已于2025年8月18日向香港联交所递交H股主板上市申请 [1] - 申请资料同日于香港联交所网站刊登 该资料为草拟版本且可能适时更新变动 [1] - 投资者不应根据该申请资料内容作出任何投资决定 [1]
星环科技递表港交所 专注于提供AI基础设施软件
智通财经· 2025-08-19 05:52
公司业务与市场地位 - AI基础设施软件提供商 通过深度融合人工智能 大数据与云技术助力企业构建AI基础设施软件 推动行业智能化转型与商业模式创新 [4] - 按收入计2024年在中国AI基础设施软件市场排名第五 同时为最大的纯AI基础设施软件提供商 [4] - 产品矩阵包括大数据与云基础平台 分布式数据库 数据开发与治理工具 人工智能平台及知识平台 构成从数据到知识 从模型到应用的端到端解决方案 [4] 客户覆盖与业务模式 - 截至2025年3月31日产品及解决方案在金融 公共部门 能源 医疗等十余个行业落地 服务超过1,600家客户 其中包括约110家《财富》中国500强企业 [4] - 2022年至2024年现有客户复购收入平均占总收入70%以上 [4] - 收入主要来自软件许可销售 以及支持长期部署和运营的技术服务及软件升级 业务分为AI与大数据基础软件业务 解决方案业务及其他业务三条业务线 [5] 财务表现 - 2022年 2023年 2024年及2025年第一季度收入分别约为3.73亿元 4.91亿元 3.71亿元和6420.5万元人民币 [7] - 同期年/期内亏损分别约为2.72亿元 2.89亿元 3.44亿元和8372.3万元人民币 [7] - 2025年第一季度毛利率为36.5% 较2024年同期的56.9%下降20.4个百分点 [8] 客户集中度与海外拓展 - 2025年第一季度前五大客户贡献40.9%收入 最大单一客户占比达17.6% [7] - 2024年国际业务收入占比不足5% 海外拓展处于初期阶段 [7]
「IPO追踪」星环科技向联交所申请上市
证券时报· 2025-08-19 04:12
公司上市动态 - 星环信息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于8月18日向联交所提交上市申请,拟在香港主板上市 [1] - 海通国际资本担任本次上市的保荐人 [1] 公司业务定位 - 公司是中国领先的AI基础设施软件提供商,专注于融合人工智能、大数据与云技术 [1] - 公司产品帮助企业高效构建AI基础设施软件,推动行业智能化转型与商业模式创新 [1] 市场地位 - 按收入计,2024年公司在中国AI基础设施软件市场排名第五 [1] - 公司是中国最大的纯AI基础设施软件提供商 [1]
【IPO追踪】星环科技向联交所申请上市
证券时报网· 2025-08-19 03:29
公司上市与市场地位 - 星环信息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向香港联交所主板提交上市申请 海通国际资本担任保荐人 [1] - 公司是中国AI基础设施软件市场第五大厂商 按2024年收入计 同时为最大的纯AI基础设施软件提供商 [1] 业务定位与技术能力 - 公司定位为中国领先的AI基础设施软件提供商 通过融合人工智能、大数据与云技术帮助企业构建AI基础设施软件 [1] - 技术方案推动各行业智能化转型与商业模式创新 [1]
新股消息 | 星环科技递表港交所 专注于提供AI基础设施软件
智通财经网· 2025-08-18 23:12
公司上市申请 - 星环科技向港交所主板递交上市申请 海通国际为独家保荐人 [1] 行业地位与产品矩阵 - 公司是中国AI基础设施软件市场第五大供应商 也是最大的纯AI基础设施软件提供商 [3] - 产品矩阵覆盖大数据与云基础平台(TDH/TDC)、分布式数据库(ArgoDB/KunDB)、数据开发工具(TDS)、AI平台(LLMOps/MLOps)及知识平台(TKH) [3] - 核心技术涵盖容器数据云、分布式计算、多模型数据处理等七大基础领域 [3] 客户覆盖与业务模式 - 服务超过1,600家客户 包括约110家《财富》中国500强企业 覆盖金融、公共部门等十余行业 [3] - 2022-2024年现有客户复购收入占比超70% [3] - 收入主要来自软件许可销售及技术服务升级 业务线分为AI/大数据基础软件、解决方案及其他 [4]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收入分别为3.73亿元、4.91亿元、3.71亿元 2025年Q1收入6420.5万元 [6] - 同期亏损分别为2.72亿元、2.89亿元、3.44亿元 2025年Q1亏损8372.3万元 [6] - 2024年毛利率48.2%(178,729/370,755) 较2023年52.3%(256,734/490,533)下降 [7] - 研发开支占比持续高位 2024年达61.3%(227,328/370,755) [7] 客户集中度 - 2025年Q1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40.9% 最大单一客户贡献17.6% [6] - 国际业务收入占比不足5% 海外拓展处于初期阶段 [6]
新股消息 | 星环科技(688031.SH)递表港交所 专注于提供AI基础设施软件
智通财经网· 2025-08-18 23:09
公司上市与业务概览 - 星环科技向港交所主板递交上市申请 海通国际担任独家保荐人 [1] - 公司为AI基础设施软件提供商 深度融合人工智能、大数据与云技术 助力企业构建AI基础设施软件 [4] - 按收入计 2024年在中国AI基础设施软件市场排名第五 同时为最大纯AI基础设施软件提供商 [4] 产品与技术体系 - 产品矩阵包括大数据与云基础平台(TDH和TDC)、分布式数据库(ArgoDB和KunDB)、数据开发与治理工具(TDS)、AI平台(LLMOps和MLOps)及知识平台(TKH) [4] - 核心技术涵盖七大领域:基于容器的数据云技术、分布式计算技术、多模型数据统一处理技术、分布式数据库技术、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运维技术、知识工程与知识图谱技术及大数据开发技术 [4] - 形成从数据到知识、从模型到应用的端到端解决方案 [4] 客户与市场覆盖 - 产品已应用于金融、公共部门、能源、医疗、交通、制造等十余个行业 [4] - 服务超过1,600家客户 其中包括约110家《财富》中国500强企业 [4] - 2022年至2024年现有客户复购收入平均占总收入70%以上 [4] 业务模式与收入结构 - 收入主要来自软件许可销售 以及技术支持服务与软件升级 [5] - 业务分为三条线:AI与大数据基础软件业务、解决方案业务及其他业务 [5] - 2025年第一季度前五大客户贡献40.9%收入 最大单一客户占比达17.6% [7] 财务表现 - 2022年收入3.73亿元 2023年增长至4.91亿元 2024年回落至3.71亿元 [7][8] - 2025年第一季度收入6420.5万元 [7][8] - 2022年亏损2.72亿元 2023年亏损2.89亿元 2024年亏损扩大至3.44亿元 2025年第一季度亏损8372.3万元 [7][8] - 2024年毛利率为48.2%(根据收入3.71亿元与销售成本1.92亿元计算) [8] 国际化进展 - 2024年国际业务收入占比不足5% [7] - 海外拓展处于初期阶段 面临技术适配与合规审查等挑战 [7]
星环科技港股IPO:持续亏损与客户集中度风险高企
金融界· 2025-08-18 14:50
公司业务与技术 - 公司是中国领先的AI基础设施软件提供商 通过融合人工智能 大数据与云技术为企业构建自主可控的智能化基础设施 [1] - 公司产品矩阵覆盖数据全生命周期 包含TDH大数据平台 ArgoDB分布式数据库 Sophon人工智能开发平台等核心产品 形成从数据存储 治理到模型训练 部署的完整解决方案 [1] - 公司在中国AI基础设施软件市场排名第五 是最大的纯软件服务商 并拥有全球首个通过TPC-DS测试的数据库产品 [1] - 公司已构建七大核心技术体系 涵盖容器云 分布式计算 多模型数据处理等关键领域 [1] - 自主研发的TDH平台支持10余种数据模型处理能力 ArgoDB数据库在TPC-DS基准测试中展现全球领先性能 [1] - 截至2025年3月 公司服务超过1600家客户 覆盖金融 能源 医疗等十余个行业 其中约110家为《财富》中国500强企业 [1] - 客户复购收入占比连续三年超70% [1] 财务表现 - 2022年营收3.73亿元 亏损2.72亿元 2023年营收增至4.91亿元 亏损收窄至2.89亿元 2024年营收回落至3.71亿元 亏损扩大至3.44亿元 [2] - 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0.64亿元 亏损0.84亿元 亏损率较去年同期进一步攀升 [2] - 研发投入强度持续高企 2024年研发费用占比达60% 近三年累计研发投入超6.4亿元 [2] - 经营活动现金流连续三年为负 2024年净流出达3.44亿元 [2] - 截至2025年3月 公司账面现金储备约5.2亿元 按当前亏损速度仅能维持18个月运营 [2] - 2025年第一季度前五大客户贡献40.9%收入 最大单一客户占比达17.6% [2] - 解决方案业务毛利率从2022年的51.7%下滑至2024年的48.2% [3] 市场竞争与行业地位 - 公司需应对AI基础设施领域白热化竞争 行业龙头华为云 阿里云已加大AI底层技术投入 创业公司如第四范式也在垂直领域加速渗透 [3] - 核心产品TDH平台尚未实现规模化盈利 [3] - 海外拓展尚处初期 2024年国际业务收入占比不足5% 全球化进程面临技术适配 合规审查等多重挑战 [2]
摇钱树还是吞金兽? 大模型考验AI数据服务商
新华网· 2025-08-12 05:47
行业需求与市场机遇 - 大模型训练对高质量数据需求呈现井喷状态 尤其垂直领域数据集需求激增[2] - AI预训练数据服务市场规模预计2027年达到160亿元 5年复合增长率28.9%[2] - 场景应用多元化推动深度信息加工需求 客户提出基于大模型能力的新型数据需求[3] - 头部数据服务商已与大模型公司及科研机构达成战略合作 包括海天瑞声与北京智源研究院合作 拓尔思为国家级实验室提供训练数据集[3] 成本结构变化 - 单条数据处理成本大幅上升 最高达到数百元人民币[1] - 成本增加主要来自算力与人力两方面投入:需租赁更多芯片显卡硬件 并雇佣高学历标注人员[5] - 数据标注员学历要求显著提升 头部厂商标注基地本科率达到100% 人力成本持续攀升[5] - 需搭建新数据预处理平台 涉及硬件设备投入与算法工程师人力配置[6] 企业资本运作 - 多家上市公司启动定向增发募集资金:海天瑞声拟募资7.9亿元 星环科技拟募资15.21亿元 拓尔思拟募资18.45亿元[6] - 海天瑞声10月调整定增方案 总募资额降至6.66亿元 其中垂直大模型研发项目投入缩水23.51% 训练数据集建设项目投入减少7.38%[8] 行业发展现状 - 行业处于早期发展阶段 大模型商业化应用尚需时间下沉 数据需求释放具有长期性[8] - 当前以通用大语言模型为主 垂直领域及多模态大模型数量较少 市场未大规模应用[7] - 科技巨头与专业数据服务商在多模态和合规化领域具备研发优势 可能形成技术壁垒[9] 企业战略布局 - 部分数据服务商从数据供应转向自建行业大模型 需要更大规模投资[6] - 长期数据积累形成竞争优势 例如晴数智慧拥有7年高采样率语音数据沉淀 支撑热门语音复刻应用[9] - 监管关注募资必要性 海天瑞声与星环科技均收到问询函 需说明业务前景与市场空间[7]
研判2025!中国图数据库行业市场规模、数量、竞争格局及未来趋势分析:市场规模高速增长,产品数量呈现收缩态势,市场集中度提升[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8-12 01:05
图数据库行业概述 - 图数据库以图论为基础,将实体存储为顶点(vertex),关系存储为边(edge),解决数据复杂关系的随机访问问题,归类为NoSQL数据库 [1][2] - 核心优势包括:关联关系表达直观、实体数据关联分析能力强、处理关联关系高效且扩展灵活 [2] - 2025年2月中国发布首个图数据库国家标准《GB/T 45346-2025》,明确存储层、计算层等5部分参考架构 [3] 行业发展历程 - 1960年代IBM IMS数据库已支持层次模型,2000年后因互联网关联数据爆发,现代图数据库进入高速发展阶段 [6] - 现代属性图数据库发展分为三阶段:技术萌芽期(2000-2010)、功能完善期(2010-2020)、大规模应用期(2020至今) [6] 市场规模与结构 - 2024年中国数据库总市场规模596.16亿元(+14%),其中国产数据库加速崛起 [9] - 图数据库细分市场规模6.44亿元(+17%),应用从金融、互联网扩展至政府、物流等10余行业 [11] - 非关系型数据库占比57.2%,其中图数据库占非关系型市场的15.1%(全球46款产品) [13] - 中国市场图数据库产品19款(同比减少10款),占非关系型数据库的27.9% [15] 竞争格局 - 国际市场竞争格局:开源产品(Neo4j、JanusGraph)与商用产品(亚马逊Neptune、TigerGraph)并存 [17] - 中国四大研发主体:高校实验室、互联网企业(如蚂蚁集团)、创业公司(如创邻科技)、传统IT服务商(如华为云) [17] - 2024年行业CR5为25.4%,华为云以11.7%份额居首,杭州悦数、创邻科技、星环科技、蚂蚁集团紧随其后 [19] 技术发展趋势 - 人工智能、物联网技术融合将提升图数据库的图分析和预测能力 [21] - 图数据库与图处理引擎深度整合成研发方向,分布式架构优化查询效率 [22] - 2024年ISO/IEC发布GQL标准,统一图查询语言,降低技术使用门槛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