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通号(688009)

搜索文档
中国通号:被担保人的基本情况和最近一期的财务报表以及担保协议主要内容
2024-10-25 09:49
资产数据 - 通号城市轨道交通技术有限公司2023年12月资产总额163,006.88万元,2024年6月为182,954.97万元[2] - 通号国际控股有限公司2023年12月资产总额146,881.85万元,2024年6月为174,404.22万元[2] - 北京铁路信号有限公司2023年12月资产总额287,319.49,2024年6月为298,702.38[3] - 卡斯柯信号(北京)有限公司2023年12月资产总额25,540.80,2024年6月为29,229.05[4] - 通号交通建设有限公司2023年12月资产总额243,734.32,2024年6月为234,681.48[4] 负债数据 - 通号上海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2023年12月负债总额1,376,583.31万元,2024年6月为1,293,826.80万元[2] - 通号(长沙)轨道交通控制技术有限公司2023年12月负债总额42,073.88万元,2024年6月为35,386.22万元[2] - 焦作铁路电缆有限责任公司2023年12月负债总额48,229.73,2024年6月为45,296.12[3] - 卡斯柯信号(武汉)有限公司2023年12月负债总额1,993.78,2024年6月为2,727.94[4] - 成都铁路通信设备有限公司2023年12月流动负债总额15,318.72,2024年6月为16,424.14[3] - 卡斯柯信号(徐州)有限公司2023年12月流动负债总额781.46,2024年6月为693.02[4] 营收数据 - 通号电缆集团有限公司2023年12月营业收入2,817.32万元,2024年6月为3,820.84万元[2] - 北京现代通号工程咨询有限公司2023年12月营业收入1,056.22,2024年6月为508.76[3] - 卡斯柯信号(西安)有限公司2023年12月营业收入2,042.34,2024年6月为2,259.99[4] - 通号通信信息集团上海有限公司2023年12月营业收入1,295.30,2024年6月为545.80[3] 净利润数据 - 通号通信信息集团有限公司2023年12月净利润10,731.86万元,2024年6月为586.60万元[2] - 天水铁路电缆有限责任公司2023年12月净利润2,691.84,2024年6月为1,635.88[3] - 卡斯柯信号(成都)有限公司2023年12月净利润1,772.97,2024年6月为800.66[4] - 通号交通建设有限公司2023年12月净利润448.23,2024年6月为 - 1,268.10[4] - 通号信息产业有限公司2023年12月净利润495.34,2024年6月为267.21[3] 净资产数据 - 通号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2023年12月净资产548,725.68万元,2024年6月为204,406.83万元[2] - 西安铁路信号有限公司2023年12月净资产109,569.43,2024年6月为43,789.04[3] 持股比例 - 通号城市轨道交通技术有限公司、通号上海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通号电缆集团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100.00%[2] - 各被担保公司持股比例均为100.00%[3] - 各子公司与担保人持股比例多为100.00%,通号交通建设有限公司为90.00%[4] 担保数据 - 中国铁路通信信号股份有限公司为多家子公司提供不同类型担保,总计金额涉及多笔[6][7] - 各公司间提供连带责任担保,所有担保总计金额为9.489亿元[9][10] 其他公司金额 - 北京国铁华晨通信科技有限公司相关多笔金额[18] - 通号智慧城市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相关多笔金额[19] - 宜宾通号鸿顺项目管理有限责任公司相关多笔金额[1] - 长沙分公司多笔数据[8]
中国通号:第四届监事会第十六次会议决议公告
2024-10-25 09:49
会议信息 - 公司第四届监事会第十六次会议于2024年10月25日召开[2] - 会议通知及材料于2024年10月15日以邮件送达全体监事[2] - 会议应到3人,实到3人[2] 议案表决 - 与会监事一致通过《关于<中国铁路通信信号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第三季度报告>的议案》,表决3票同意[3][4] - 与会监事同意《关于中国铁路通信信号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度对外担保计划的议案》,表决3票同意[4]
中国通号(688009) - 2024 Q3 - 季度财报

2024-10-25 09:49
营业收入情况 - 本季度营业收入6563845030.93元较上年同期减少17.89%年初至报告期末20814154316.65元较上年同期减少15.48%[2] - 2024年前三季度营业总收入为209.3982108289亿元较2023年同期的246.8425326334亿元有所下降[13] - 2024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为14.44亿元较2023年年同期的19.58亿元下降[24] - 2024年1 - 9月铁路终端市场营业收入1202889.46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19%[9] - 2024年1 - 9月城市轨道终端市场营业收入505080.13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2.28%[9] - 2024年1 - 9月海外业务终端市场营业收入176959.56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65.90%[9] - 2024年1 - 9月工程总承包终端市场营业收入191722.57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67.76%[9] - 2024年1 - 9月其他业务终端市场营业收入4763.71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43.17%[9] 净利润情况 - 本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59533438.23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33%年初至报告期末2358597314.66元较上年同期减少8.09%[2] - 2024年前三季度净利润为27.2246392588亿元较2023年同期的29.5115998662亿元有所下降[15] - 2024年前三季度净利润为21.19亿元2023年同期为22.89亿元[25] - 2024年前三季度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358597314.66元2023年前三季度为2566083697.03元[16] 扣非净利润情况 - 本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712812254.73元较上年同期减少3.88%年初至报告期末2273106474.18元较上年同期减少7.45%[2] 研发投入情况 - 本季度研发投入413684241.05元较上年同期减少14.45%年初至报告期末1202614132.81元较上年同期增长0.17%[3] - 2024年前三季度研发费用为11.6149069179亿元[15] - 2024年前三季度研发费用为2851.68万元较2023年同期的5427.17万元下降[24] 研发投入占比情况 - 本季度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为6.30%较上年同期增加0.25个百分点年初至报告期末为5.78%较上年同期增加0.91个百分点[3] 资产情况 - 本报告期末总资产117882254667.59元较上年度末减少0.93%[3] - 本报告期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47390633589.99元较上年度末增长1.24%[3] 每股收益情况 - 本季度基本每股收益0.07元/股年初至报告期末0.22元/股较上年同期减少8.33%[2] - 2024年前三季度基本每股收益为0.22元/股2023年前三季度为0.24元/股[17] - 本季度稀释每股收益0.07元/股年初至报告期末0.22元/股较上年同期减少8.33%[3]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情况 - 本季度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49%较上年同期减少0.06个百分点年初至报告期末4.91%较上年同期减少0.67个百分点[3] 新签合同情况 - 2024年1 - 9月累计新签外部合同总额291.28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42.76%[9] - 2024年铁路领域新签合同额146.27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09%[9] - 2024年城市轨道交通领域新签合同额48.71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48.68%[9] - 2024年海外业务领域新签合同额39.11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95.39%[9] - 2024年工程总承包及其他领域新签合同额57.18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77.05%[9] 营业成本情况 - 2024年前三季度营业总成本为178.5437046091亿元[13] - 2024年前三季度营业成本为12.52亿元较2023年同期的16.99亿元下降[24] 其他收支情况 - 2024年前三季度其他收益为2.1478661373亿元[15] - 2024年前三季度投资收益为0.7051277043亿元[15] - 2024年前三季度信用减值损失为-1.3996353294亿元[15] - 2024年前三季度投资收益为21.38亿元2023年同期为22.06亿元[24] 现金流量情况 - 2024年前三季度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23737546542.64元2023年前三季度为21445126718.47元[18] - 2024年前三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400521960.21元2023年前三季度为 -800975967.86元[18] - 2024年前三季度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2065312970.88元2023年前三季度为 -503802008.70元[20] - 2024年前三季度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4099302783.76元2023年前三季度为 -1072379896.12元[20] - 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2933226051.72元[27]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小计3166487162.31元[27]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33261110.59元[27] - 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2548772469.99元[27]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1800168046.85元[27]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748604423.14元[27] - 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2000000000元[27] - 筹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3823601486.47元[27]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823601486.47元[27] 特定日期资金情况 - 2024年9月30日货币资金为8499287634.07元2023年12月31日为9618021072.64元[21] - 2024年9月30日应收账款为1702498366.50元2023年12月31日为1642075530.34元[21] - 2024年9月30日预付款项为260845341.53元2023年12月31日为227165875.59元[21] 综合收益情况 - 2024年前三季度综合收益总额为21.16亿元2023年同期为22.88亿元[25] 销售费用情况 - 2024年前三季度销售费用为5.4780620395亿元[15] 管理费用情况 - 2024年前三季度管理费用为14.6654129632亿元[15] 财务费用情况 - 2024年前三季度财务费用为-0.5463377629亿元[15] - 2024年前三季度财务费用为-5147.23万元2023年同期为-13395.01万元[24] 税费返还情况 - 2024年前三季度收到税费返还为5953.78万元2023年同期为5494.52万元[25]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情况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5570136455.25元[27]
中国通号(688009) - 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2024-003
2024-10-15 09:52
公司概况和业务情况 - 公司是我国轨道交通建设的主力军,为国铁集团、18个铁路局和50多个城市以及诸多厂矿企业的轨道交通建设提供产品和服务,市场占有率领先[2][3] - 公司为我国绝大部分已开通运营的高铁提供核心列控技术和装备,占据国内城市轨道交通控制系统40%左右市场份额[3] - 公司参与北京、上海、深圳等50多个城市的轨道交通控制系统设计、集成、产品、施工项目,是我国首屈一指的城市轨道交通控制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3] 业务发展情况 - 国内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仍将保持较大强度,新建项目和更新改造项目为公司带来持续发展机遇[3][4]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新签合同总额210.23亿元,同比下降33.62%,其中铁路领域和海外领域实现同比增长[5] - 公司积极布局低空经济新赛道,与多个城市签署战略合作协议,预计未来将对公司业绩产生积极影响[4][5] - 公司持续推进"走出去"战略,高质量参与共建"一带一路",海外业务主要分布在东南亚、南美、非洲等地区[5][6] 财务和投资者回报 - 公司近年来保持较高的利润分配比例,2019年-2023年分红占当年净利润的比例在49.54%-55.50%之间[7] - 公司暂未审议2024年中期分红事项,未来将根据当年净利润水平、现金盈余等情况综合考虑现金分红比例[7]
中国通号:H股公告
2024-10-09 08:51
股份信息 - 截至2024年9月30日,H股法定/注册股份1,968,801,000股,面值1元,法定/注册股本1,968,801,000元,本月无增减[1] - 截至2024年9月30日,A股法定/注册股份8,621,018,000股,面值1元,法定/注册股本8,621,018,000元,本月无增减[1] - 2024年9月底法定/注册股本总额为10,589,819,000元[1] 发行股份情况 - 截至2024年9月30日,H股已发行股份(不包括库存股份)1,968,801,000股,库存股份0,已发行股份总数1,968,801,000股,本月无增减[2] - 截至2024年9月30日,A股已发行股份(不包括库存股份)8,621,018,000股,库存股份0,已发行股份总数8,621,018,000股,本月无增减[2] 其他情况 - 股份期权、承诺发行发行人股份的权证、可换股票据等均不适用[4][5][6][7][8]
中国通号:关于召开2024年半年度业绩说明会的公告
2024-09-26 07:34
业绩说明会信息 - 2024年半年度业绩说明会于10月14日11:00 - 12:00举行[2][4] - 地点为上海证券交易所上证路演中心[2][4] - 方式为上证路演中心网络互动[2][3][4] 投资者参与 - 9月30日至10月11日16:00前可预征集提问[2][4] - 提问方式为登录上证路演中心网站或发公司邮箱[2][4] - 10月14日11:00 - 12:00可在线参与[4] 其他 - 2024年8月29日发布2024年半年度报告[2] - 公司联系方式010 - 50809285,邮箱ir@crsc.cn[5] - 说明会后可通过上证路演中心查看情况及内容[6]
中国通号(03969) - 2024 - 中期财报

2024-09-25 09:52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A股每股面值人民币1.00元,于上交所科创板上市,代码688009;H股于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代码03969,股票简称均为中国通号[5][10] - 公司法定代表人为楼齐良[7] - 公司注册地址为中国北京市丰台区汽车博物馆南路1号院中国通号大厦A座20层,2017年11月曾变更地址[7] - 公司办公地址的邮政编码为100070[7] - 公司网址为www.crsc.cn,电子邮箱为ir@crsc.cn[7] - 董事会秘书、联席公司秘书为李连清,电话为+86 010–50809286,传真为+86 010–50809075[8] - 登载半年度报告的网站有www.sse.com.cn、www.hkexnews.hk、www.stcn.com、www.zqrb.cn[9] - 公司选定的信息披露报纸有中国证券报(www.cs.com.cn)、上海证券报(www.cnstock.com)、证券时报、证券日报[9] 报告期信息 - 报告期为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6] - 本半年度报告未经审计[2]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本报告期(1 - 6月)营业收入142.50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14.33%[11] - 本报告期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5.99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12.32%[11] - 本报告期扣非净利润15.60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8.99%[11] - 本报告期末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资产466.05亿元,较上年度末减少0.44%[11] - 本报告期基本每股收益0.15元/股,较上年同期减少11.76%[12] - 本报告期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3.42%,较上年同期减少0.61个百分点[12] - 本报告期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5.54%,较上年同期增加1.23个百分点[12] - 非经常性损益合计3876.97万元[14] - 费用化研发投入本期数为7.5040888534亿元,上年同期数为6.4867328376亿元,变化幅度为15.68%[52] - 资本化研发投入本期数为3852.100642万元,上年同期数为6831.73197万元,变化幅度为 - 43.61%[52] - 研发投入合计本期数为7.8892989176亿元,上年同期数为7.1699060346亿元,变化幅度为10.03%[52] - 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本期为5.54%,上年同期为4.31%,增加1.23个百分点[52] - 研发投入资本化的比重本期为4.88%,上年同期为9.53%,减少4.65个百分点[52] - 公司营业收入为142.50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14.33%,主要因工程项目收入减少[104] - 公司营业成本为100.67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19.35%,因系统交付服务和工程总承包收入下降[104][105] - 公司销售费用为3.61亿元,较上年同比增加5.27%,主要因人工费用增加[104][105] - 公司管理费用为9.56亿元,较上年同比减少1.47%,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104][106] - 公司研发费用为7.50亿元,较上年同比增加15.68%,因公司强化科技创新加大投入[104][106] - 货币资金本期期末数为23,759,388,945.42元,占总资产20.04%,较上年期末增加5.25%[112] - 应收票据本期期末数为688,684,621.87元,占总资产0.58%,较上年期末减少34.95%[112] - 应收账款本期期末数为22,871,138,096.78元,占总资产19.29%,较上年期末减少0.02%[112] - 存货本期期末数为3,636,853,721.27元,占总资产3.07%,较上年期末增加13.43%[112] - 短期借款本期期末数为635,200,885.02元,占总资产0.54%,较上年期末减少74.09%,主要因偿还贷款20亿元[112][114] - 吸收存款及同业存放本期期末数为5,060,575,156.65元,占总资产4.27%,较上年期末增加3,565.85%[112]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长期股权投资为16.21亿元,较年初增加0.89亿元,增幅为5.81%[117] - H股募集资金约91.04亿元,截至2024年6月30日已使用85.36亿元,剩余5.68亿元未使用[122] - 受限资产合计6,303,377,587.65元,包括货币资金449,000,944.78元等[115] - 2024年上半年公司累计新签合同总额210.23亿元,同比下降33.62%[92] - 2024年上半年轨道交通市场新签合同总额占比由去年同期的53.71%升至78.11%[92] - 2024年上半年铁路领域新签合同98.9亿元,同比增长1.16%[92] - 2024年上半年城轨领域新签合同29.83亿元,同比下降49.02%[92] - 2024年上半年海外领域新签合同35.49亿元,同比增长156.45%[92] - 2024年上半年工程总承包及其他领域新签合同46.01亿元,同比下降68.62%[92] - 截至2024年上半年末,公司在手订单1223.87亿元[92] - 扣除发行费用后募集资金净额为103.54亿元,本年度投入金额为1960.06万元,投入金额占比为0.19%[171] - 截至报告期末累计投入募集资金总额为57.62亿元,累计投入进度为55.65%[171] - 招股书或募集说明书中募集资金承诺投资总额为103.54亿元[171] - 先进及智能技术研发项目募集资金计划投资总额为460万元,截至报告期末累计投入262.97万元,投入进度为57.17%[172]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轨道交通控制系统营业收入为131.11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2.52%,毛利率增加2.97个百分点[108] - 设备制造营业收入为29.07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17.57%,毛利率增加0.34个百分点[108] - 铁路终端市场营业收入为90.35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1.88%,毛利率减少0.10个百分点[109] - 城市轨道终端市场营业收入为34.70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13.13%,毛利率增加7.15个百分点[109] - 中国地区营业收入为136.45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14.97%,毛利率增加3.69个百分点[109] - 报告期内工程总承包业务收入较上年同期减少64.96%,城市轨道收入减少13.13%,海外业务收入增加3.24%[110] 公司发展战略 - 公司将总体发展战略调整为聚焦轨道交通和低空经济“双赛道”[16] 行业发展趋势 - “十四五”末我国铁路营业里程将达16.5万公里,高铁营业里程达5万公里[17] 公司核心技术 - 公司在中国拥有授权专利4838项,其中授权发明专利2647项[19] - 公司拥有列车运行控制技术、列车自动无人驾驶技术等多项自主研发的核心技术[20][21][22][23] - 列车运行控制技术攻克了列车动态控制曲线模型等重大技术难题,广泛应用于高铁、城际、城轨等领域[20] - 列车自动无人驾驶技术攻克了列车运行期望速度曲线计算等难题,提高了列车运行多项指标,已成功应用于多个领域[20] - 货运铁路综合自动化技术攻克了货运车流智能推算等难题,在全路多个编组站和路局调度中心广泛运用[21] - 轨道交通智能检测运维技术借助大数据和云服务,实现了轨道交通运营风险超前预测等,已应用于多个领域[22] - 列控系统集成技术通过综合工程化软件设计平台提高软件集成质量,适用于多种线路和枢纽[22] - 安全计算机平台技术攻克了基于电子元器件的安全驱动及采集等核心技术难题,通过国际最高等级功能安全认证[23] - 移频键控信号安全调制解调技术构建故障 - 安全轨道电路系统,实现轨道区段占用空闲检查等安全核心功能,应用于多条铁路[23] - 道岔转换技术攻克了大号码道岔转换同步技术等难题,创建国际领先的高速道岔转换系统技术体系[23] - 基于空间多物理场耦合的高精度仿真技术建立误差在0.5%以内的高精度仿真分析平台,完成覆盖我国铁路约万种典型配置轨道电路传输特性的精准分析[24] - CTCS2+ATO自动折返技术实现3分钟内站后自动折返和20秒内原地自动换端[28] - 面向更高速度的列控系统技术突破支持450km/h高速运行[30] - 高速磁浮列控系统技术支撑时速600km及以上超高速磁浮线路列车运行控制[31] - 公司拥有视联网融合算法仓库技术,可集中管理AI算法模型并提供分析服务[33] - 多制式信号系统融合技术攻克多项融合技术,实现一套车载、两种制式、无感贯通[33] - 高安全弹性可靠的全自动运行控制技术攻克多项关键技术,开发多种特色全自动功能[33] - 智轨全轴转向控制技术研发高性能、高可靠、高安全的全轴转向控制系统[34] - 控制平台在线自动化部署技术攻克自动化部署技术,开发具有自动化部署功能的工具[34] - 行车作业行为集中高效管理技术建立作业行为场景识别模型,实现行车作业行为集中管理[34] - 区间钢轨断轨检查技术组建钢轨健康状况模型,实现断轨检查功能[35] - 轨道交通电磁环境效应及电磁安全技术攻克多项难题,保障在轨产品高效安全稳定运行[35] - 轨道交通多模态全域感知灾害监测技术利用多维度多模态手段,实现产品性能提升和成本优化[36] - 上述核心技术均为公司自主研发[33][34][35][36] - 公司核心技術包括編組站綜合智能化技術等7項,均為自主研發[37][38] - 核心技術全面應用覆蓋鐵路列控系統等軌道交通核心系統[39] - 報告期內新增高速鐵路信號系統大修及更新改造等7項關鍵技術[39] - 公司軌道交通運行控制系統核心主業依賴核心技術,報告期內核心技術未發生重大變化[40] 公司科研成果与荣誉 - 公司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2002年中国铁路提速工程成套技术与装备获一等奖[41] - 2006年ZPW - 2000A型无绝缘移频自动闭塞系统获二等奖[41] - 2007年大秦铁路重载运输成套技术与应用获一等奖[41] - 2008年青藏铁路工程获特等奖[41] - 2009年复杂与高速条件下车载安全控制系统关键技术及应用获二等奖[41] - 2010年遂渝线无砟轨道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获一等奖[41] - 公司多项专利获中国专利奖,如2015 - 2023年期间,11项专利分别获第十七届至第二十四届中国专利奖优秀奖或银奖[42] - 公司多个主体获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认定,如2020 - 2023年期间,多项产品和企业获相关认定[43] - 公司建成国内首1:1大型轨道交道电磁环境效应研究与测试平台,开展多项电磁环境相关研究[44] - 高速磁浮/低真空管(隧)道高速列车运控系统在大同阳高线完成常态常压动态悬浮试验及12Kpa低真空舱载设备摸底试验[44] - 公司两个研究中心成为国家铁路局认定的铁路行业科技创新基地[44] - 公司开展SIL4级安全云平台技术研究,已完成部分产品需求和技术方案研究,正开展云平台研制[44] - 公司开展海量物联网技术研究,达成十万级设备的连接和数据接入能力[44] 公司项目进展 - 公司提供自主化CTCS - 3级列控系统装备的雅万高铁顺利开通[45] - 中孟合作帕德玛大桥铁路连接线首通段、墨西哥城1 - 6号PCC控制中心改造项目等海外项目顺利开通或投入运营试用[45] - 公司针对川藏铁路完成既有通信信号系统适应性分析等多项研究,形成相关报告和方案[46] - 公司完成高铁大修改造现状调研,形成多项技术方案和报告,完成多个系统研发及试验验证[47] - 公司发布“羲和”数字城轨解决方案,构建智能运控、智能运维两大平台[48] - 公司发布效能启骥自主运行列控系统(TACS)版本,实现场段和正线贯通[48] - 公司完成TACS车载与既有线CBTC兼容性现场验证测试[48] - 公司开展无人驾驶列车环境自主感知TAPS系统研制,相关功能在北京地铁12号线空载试运行[48] - “面向线网融合的多制式兼容型信号系统”在长春4号线应用,通过科技成果评价[48] - 公司完成无人机AI巡检及应急指挥系统首飞场景验证[48] - 全电子联锁设备软件和系统集成通过CURC认证,获行业首张《城轨装备认证证书》[49] - 公司完成车站数字化轨道电路系统测试确认和SIL4安全认证[49] - 公司完成多项基础设备器材研制及上道试用、试验和推广应用[49] - 2024上半年新增申请专利659件,其中发明专利621件;新增授权专利381件,其中发明专利315件[50] - 本期新增申请知识产权合计814个,获得500个;累计申请11503个,获得7009个[51] - 新一代淘度集中系统研发预计总投资规模1.585806亿元,本期投入2122.21万元,累计投入1.252223亿元[53] - 重载货运列车自组网高密度自动运行控制技术研究及应用完成3站2区间试验段HTCS - 1级功能试验,完成30多条动车试验序列[54] - 公司承担16项国家级部委支持及20项行业主管单位支持的研究项目,承担20余项国家级和行业级标准编制任务[50] - 基础性技术研究预计总投资规模12,084.00,本期投入1,862.15,累计投入7,938.29 [55] - 普远铁路列控系统关键技术研究及设备研制预计总投资规模5,880.32 [55] - 欧洲五国车载系统集成开发与认证进度完成80% [56] - 地铁智能运维开发和应用预计总投资规模832.3
中国通号:关于自愿披露轨道交通市场重要项目中标的公告
2024-09-19 08:58
业绩总结 - 2024年7 - 8月轨道交通市场中标六个项目,中标金额约29亿[3][10] - 中标金额约占2023年经审计营收的7.84%[10] - 项目跨年分期实施,对2024业绩影响不确定[3] 项目详情 - 巴西圣保罗城际铁路项目中标额约18.94亿[3] - 新建盘县至兴义铁路标段中标额2.38亿[3] - 上海局300T型ATP车载设备修项目中标额1.58亿[3] - 新建西十高铁陕西段信号项目中标额1.58亿[3] - 益湛线改造标段项目中标额1.1亿[3] - 济南轨交6号线信号系统项目中标额3.42亿[3] 项目风险 - 项目已中标公示,未签正式合同[3] - 境外项目存在汇率波动风险[3]
中国通号:关于公司总裁变动的公告
2024-09-13 09:06
人事变动 - 公司总裁楼齐良因工作职责调整辞任,仍任董事长等职务[1] - 辞任报告送达董事会生效,与董事会无分歧[1] 其他信息 - 公告于2024年9月14日发布[2] - 辞任不影响公司正常运作及生产经营[1]
中国通号:2024年中报点评:盈利能力不断提升,有望受益于轨交设备更新换代
光大证券· 2024-09-03 02:39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公司A股和H股"买入"评级 [5] 报告的核心观点 24H1业绩承压,盈利能力不断提升 - 24H1实现营业收入142.5亿元,同比下降14.3%;实现归母净利润16.0亿元,同比下降12.3% [2] - 公司盈利能力持续提升,24H1毛利率为29.4%,同比上升4.4个百分点;净利率为13.0%,同比上升0.4个百分点 [2] 高毛利板块持续发力,海外市场保持增长 - 24H1公司铁路/城市轨道/工程总承包分别实现收入90.4/34.7/11.0亿元,同比分别变化+1.9%/-13.1%/-65.0% [3] - 公司聚焦高质量发展主线任务,加快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工程项目收入有所减少 [3] - 公司毛利率较高的设备制造、设计集成板块分别实现营收29.1/59.8亿元,同比增长17.6%/8.5% [3] - 24H1公司海外业务实现营业收入6.1亿元,同比增长3.2% [3] 海外订单飞速攀升,有望受益于轨交设备更新换代 - 24H1公司累计新签合同总额210.2亿元,同比下降33.6%;其中海外领域35.5亿元,同比增长156.5% [4] - 截至2024年上半年末,公司在手订单1,223.9亿元 [4] - 随着海外市场的进一步拓展以及国家推行大规模设备更新改造政策,未来公司订单有望回暖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