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永和股份(605020)
icon
搜索文档
基础化工行业周报(2025/9/15-2025/9/21):三代制冷剂价格持续上行,行业有望维持高景气-20250923
东海证券· 2025-09-23 11:08
行业投资评级 - 超配 [1] 核心观点 - 供给侧结构性优化背景下 关注供给弹性较大及具备相对优势的品种板块 包括有机硅、膜材料、氯碱、染料、煤化工、氟化工制冷剂、农药等 [6] - 消费新趋势与科技内循环驱动需求 重点关注食品添加剂行业扩容及化工新材料国产替代机遇 [7] - 三代制冷剂因配额限制及需求提升 供需格局优化 价格持续上行 行业维持高景气 [4][8][15] 行业新闻及事件点评 - 三代制冷剂R32、R134a、R125价格截至2025年9月19日分别达62000元/吨、52000元/吨、45500元/吨 年内涨幅分别为44.19%、22.35%、8.33% [8][15] - 制冷剂企业巨化股份、三美股份、永和股份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分别增长145.84%、159.22%、140.82% [8][15] 化工板块市场表现 - 上周(2025/9/15~2025/9/21)沪深300指数下跌0.44% 申万基础化工指数下跌1.33% 跑输大盘0.89个百分点 申万石油石化指数下跌1.99% 跑输大盘1.55个百分点 [8][18] - 子板块涨幅前五:民爆制品(6.97%)、改性塑料(4.97%)、钛白粉(2.64%)、合成树脂(1.23%)、其他橡胶制品(0.35%) [8][21] - 子板块跌幅前五:复合肥(-4.08%)、炭黑(-4.00%)、涂料油墨(-3.55%)、聚氨酯(-3.48%)、炼油化工(-3.29%) [8][21] 重点产品价格及价差变动 - 价格涨幅前五:丙烯酸丁酯(华东)(3.86%)、双酚A(华东)(3.75%)、苯酚(华东)(3.31%)、华东萤石粉(湿粉/华东)(2.78%)、苯胺(华东)(2.37%) [8][29][31] - 价格跌幅前五:硝酸(98%/安徽)(-3.11%)、液氨(江苏)(-2.71%)、烧碱(99%粒碱/山东滨化)(-2.44%)、二氯甲烷(江苏)(-2.26%)、涤纶POY(150D/48F)(-1.92%) [8][29][31] - 价差涨幅前五:丙烯酸-0.71*丙烯(22.92%)、环氧丙烷-0.8*丙烯(7.85%)、双酚A-0.86*苯酚-0.28*丙酮(7.33%)、PET瓶片-0.34*乙二醇-0.86PTA(4.97%)、丙烯酸丁酯-0.59*丙烯酸(3.71%) [32][33] - 价差跌幅前五:二甲醚-1.42*甲醇(-78.62%)、炭黑-1.65*煤焦油(-9.35%)、FDY-0.86*PTA-0.34*MEG(-7.68%)、丙烯酸甲酯-0.89*丙烯酸(-6.86%)、丙烯-1.22*丙烷(-6.60%) [32][33] 重点公司动态 - 金发科技股东拟减持不超过公司总股本1%的股份 [35] - 兄弟科技2025年前三季度预计归母净利润1亿元-1.15亿元 同比增长207.32%-253.42% [36] - 史丹利2025年半年度权益分派方案为每10股派0.45元人民币现金 [37]
永和股份(605020) - 浙江永和制冷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实施“永和转债”赎回暨摘牌的公告
2025-09-23 10:48
转债时间节点 - 永和转债最后交易日为2025年9月26日,截至9月23日剩3个交易日[3][15][18] - 最后转股日为2025年10月9日,截至9月23日剩6个交易日[3][15][18] - 赎回登记日为2025年10月9日[5][10] - 赎回款发放日为2025年10月10日[5][14] 转债价格及触发条件 - 赎回价格为100.9973元/张,当期应计利息0.9973元/张[3][5][11] - 2025年7 - 8月,公司股票触发有条件赎回条款[6][9] 征税及派发情况 - 个人投资者税后赎回金额为100.7978元[11] - 2021 - 2025年底,合格境外机构按100.9973元/张派发[12] 其他 - 2025年9月23日“永和转债”收盘价为141.371元/张[18]
【基础化工】制冷剂延续高景气,氟化工企业布局液冷未来可期——氟化工行业跟踪报告(赵乃迪/蔡嘉豪)
光大证券研究· 2025-09-20 00:06
行业景气度 - 2025年第二代氟制冷剂生产配额进一步削减 第三代氟制冷剂实行生产配额制 行业供给端持续收紧[3] - 下游需求稳步复苏 制冷剂供需格局持续优化 产品价格持续上涨带动企业盈利能力大幅增长[3] - 2025年上半年国内制冷剂龙头企业巨化股份 三美股份 永和股份 东岳集团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146.97% 159.22% 140.80% 153.28%[3] 液冷产业布局 - AI算力需求快速增长带动液冷相关需求高增 推动氟化工企业向氟化液等高附加值产品布局[4] - 巨化股份通过子公司创氟高科推进"巨芯冷却液"项目 规划产能5000吨/年 一期1000吨/年已投产[4] - 三美股份推进重庆氟化工一体化项目 完善原材料 制冷剂 氟聚合物等领域产业布局[4] - 永和股份通过扩建内蒙 福建基地 为高端冷却液应用提供原料支撑[4] - 东岳集团在高端氟材料领域国内领先 持续拓展高性能含氟聚合物 氟精细化学品等高附加值产品布局[4] - 新宙邦已完成氟化液核心产品阶段性产能建设 产品聚焦氢氟醚及全氟聚醚[4] - 八亿时空参股南通詹鼎切入电子氟化液赛道 与中国广电四川网络龙泉驿区分公司合作开展边缘计算业务[4] - 润禾材料浸没式液冷已与多家客户建立合作试点 将开发储能 超充 智算平台导冷液[4] 液冷技术发展 - 液冷技术是以液体为冷却介质的高效散热方案 通过冷液分配装置将服务器热量转移[5] - 相比风冷具有节能优势 PUE值1.1-1.25 支持高密度散热达30kW/机柜[5] - 技术路线包括冷板式 浸没式和喷淋式液冷技术 目前冷板式和浸没式是主要形式[5][6] - 全球液冷市场规模呈现指数级扩张 2023年29亿美元 2024年36亿美元 预计2025年达45亿美元(322.65亿元人民币) 2032年达194亿美元(1390.98亿元人民币)[6] - 2025年-2032年复合年增长率达23%[6]
液冷行业点评:英伟达Rubin引领散热革命,微通道液冷技术价值凸显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9-19 11:24
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液冷行业 [3] 核心观点 - 英伟达AI新平台Rubin与下一代Feynman平台功耗预计高达2000W以上 现有散热方案无法应对 要求供应商开发全新微通道水冷板MLCP技术 该技术深度整合多种散热元件 单价是现有散热方案的3-5倍 [3] - 华为全联接大会首次明确披露昇腾芯片演进规划和目标 昇腾自身迭代将推动液冷技术发展 为国产算力导入微通道技术提供可能性 [3] - 微通道水冷板MLCP技术是应对超高功耗芯片散热挑战的创新性解决方案 通过微米级流体通道设计实现高效热交换 [5] - 微通道水冷板MLCP具有高超散热性能 能处理超过2000W热功耗以及超过1kW/cm²极端热流密度 突破风冷和水冷散热极限 [5] - 作为液冷重要介质材料 氟化液有望打开新增量空间 [5] 技术特点 - 微米级通道设计带来极大比表面积和极高散热密度 [5] - 强迫对流通过水泵驱动冷却液在微通道内高速流动持续带走热量 [5] - 优化流体动力学使热边界层非常薄 热阻显著降低 强化换热过程 [5] - 结构设计紧凑 微通道紧密排列覆盖整个发热区域 避免局部热点 使芯片表面温度更均匀 [5] 加工工艺 - 蚀刻工艺能够制造高精度微通道但成本高昂加工速度较慢 [5] - 3D打印可实现复杂结构制造但表面精度较低 [5] - 冲压成本较低但对微通道尺寸和形状限制较大 [5] - 需确保微通道密封性和均匀性 避免泄漏和冷却液分布不均 [5] 重点公司推荐 - 江顺科技早前布局汽车动力电池热管理微通道挤压模具 有望拓展至数据中心散热领域 [5] - 英维克为液冷全产业链头部企业 已获得一项微通道冷板专利 [5] - 康盛股份在热交换器 微通道 精密钎焊等核心技术领域领先 子公司云创智达专注液冷技术研发与应用 [5] - 南风股份子公司南方增材拟投资5000万元用于3D打印设备投资 为液冷业务储备产能 [5] - 华曙高科为3D打印设备头部企业 有望受益于微通道加工需求 [5] - 鸿日达在微通道液冷方向具备技术积累及制造能力 [5] - 银轮股份已在微通道相变散热器等产品有布局 且在CDU等产品上获北美头部客户订单 [5] - 宁波精达深耕微通道技术 后续加大在数据中心换热产品的设备和模具开发 [5] - 博杰股份自研微通道分层式水冷头等零部件用于公司测试设备 [5] - 同星科技微通道换热器生产线即将进入批量生产阶段 [5] - 远东股份在微通道液冷技术方向推进研发攻关 [5] - 海亮股份已有数据中心铜散热材布局 美国铜管厂业绩弹性大 [5] - 大族激光大族聚维全新研发绿光金属3D打印设备 针对性解决高反 难熔金属材料加工难核心问题 产品涵盖精密导热部件 微型散热结构等 尺寸精度达微米级 [5] - 氟化液介质材料相关公司包括东阳光 巨化股份 永和股份 新宙邦 八亿时空 三美股份 昊华科技 东岳集团 [5] 重点公司估值 - 江顺科技市值48.74亿 预计2025年归母净利润1.31亿 PE 37倍 [6] - 英维克市值756.61亿 预计2025年归母净利润6.36亿 PE 119倍 [6] - 康盛股份市值54.89亿 2024年归母净利润-0.98亿 [6] - 南风股份市值67.68亿 2024年归母净利润0.74亿 [6] - 华曙高科市值246.43亿 预计2025年归母净利润0.88亿 PE 282倍 [6] - 鸿日达市值101.06亿 预计2025年归母净利润0.46亿 PE 221倍 [6] - 银轮股份市值367.31亿 预计2025年归母净利润10.60亿 PE 35倍 [6] - 宁波精达市值57.52亿 预计2025年归母净利润1.93亿 PE 30倍 [6] - 博杰股份市值111.86亿 预计2025年归母净利润0.98亿 PE 115倍 [6] - 同星科技市值52.76亿 2024年归母净利润1.27亿 [6] - 远东股份市值181.54亿 预计2025年归母净利润5.68亿 PE 32倍 [6] - 海亮股份市值271.71亿 预计2025年归母净利润16.00亿 PE 17倍 [6] - 大族激光市值429.45亿 预计2025年归母净利润12.11亿 PE 35倍 [6] - 东阳光市值741.86亿 预计2025年归母净利润13.45亿 PE 55倍 [6] - 巨化股份市值992.43亿 预计2025年归母净利润44.61亿 PE 22倍 [6] - 永和股份市值136.85亿 预计2025年归母净利润6.36亿 PE 22倍 [6] - 新宙邦市值356.17亿 预计2025年归母净利润11.84亿 PE 30倍 [6] - 八亿时空市值53.17亿 预计2025年归母净利润1.31亿 PE 41倍 [6] - 三美股份市值339.73亿 预计2025年归母净利润21.62亿 PE 16倍 [6] - 昊华科技市值376.29亿 预计2025年归母净利润14.31亿 PE 26倍 [6] - 东岳集团市值207.75亿 预计2025年归母净利润19.50亿 PE 11倍 [6]
制冷剂延续高景气,氟化工企业布局液冷未来可期:氟化工行业跟踪报告
光大证券· 2025-09-19 08:35
行业投资评级 - 基础化工行业评级为增持(维持)[5] 核心观点 - 制冷剂行业因供给缩减和需求复苏景气度持续上行 2025年第二代氟制冷剂生产配额进一步削减 第三代实行生产配额制 供给端持续收紧 叠加下游空调和汽车产量稳步增长(2025年7月空调产量累计同比+5.1% 汽车+10.5%) 推动制冷剂价格大幅上涨 龙头企业25H1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超140%[1][13][20] - 氟化工企业加速布局液冷领域 AI算力需求快速增长带动液冷需求高增 氟化液作为核心冷却介质具有高绝缘性和热传导率 技术壁垒显著 多家企业通过产能扩建和技术合作切入该赛道 未来有望打造二次成长曲线[2][26] - 液冷技术是算力时代的散热革命 相比风冷具有节能(PUE 1.1-1.25)和高密度散热(支持30kW/机柜)优势 全球液冷市场规模预计从2023年29亿美元增长至2032年194亿美元(CAGR 23%) 中国市场2024年达184亿元(同比+66.1%) 2029年预计达1300亿元[3][32][46] 制冷剂行业景气度分析 - 供给端持续收紧 2025年第二代氟制冷剂配额削减 第三代实行配额制 行业格局优化[1][20] - 需求端稳步复苏 2025年1-7月空调产量累计同比+5.1% 汽车产量累计同比+10.5% 支撑制冷剂需求[13] - 产品价格大幅上涨 截至2025年9月3日 R22价格35500元/吨(较年初+7.58%) R32价格60500元/吨(较年初+40.70%) R134a价格51500元/吨(较年初+21.18%)[14][15] - 龙头企业业绩高增长 25H1巨化股份归母净利润同比+146.97% 三美股份+159.22% 永和股份+140.80% 东岳集团+153.28%[1][21] 氟化工企业液冷布局 - 巨化股份通过子公司创氟高科推进"巨芯冷却液"项目 规划产能5000吨/年 一期1000吨/年已投产[2][27] - 三美股份推进重庆氟化工一体化项目 完善原材料、制冷剂和氟聚合物布局[2][27] - 永和股份扩建内蒙和福建基地 为高端冷却液应用提供原料支撑[2][28] - 东岳集团拓展高性能含氟聚合物和氟精细化学品布局[2][28] - 新宙邦已完成氟化液核心产品产能建设 氢氟醚产能3000吨/年 全氟聚醚产能2500吨/年[29] - 八亿时空参股南通詹鼎切入电子氟化液赛道 并开展边缘计算业务[29][30] - 润禾材料浸没式液冷已与多家客户合作试点 开发储能、超充和智算平台导冷液[30] 液冷技术发展现状 - 技术原理与优势 以液体为冷却介质 通过冷量分配装置散热 PUE可降至1.1-1.25 支持30kW/机柜高密度散热[31][32] - 主要技术路线 包括冷板式(间接液冷)和浸没式(直接液冷) 冷板式初期投入10-15万元/系统 浸没式初期投入30-50万元/系统但全生命周期成本低20%-30%[33][35][38] - 算力驱动需求增长 2023年全球算力总规模1397 EFLOPS(同比+54%) 预计2030年超过16 ZFLOPS 智能算力占比超90%[42] - 应用领域分布 数据中心和通信占55-60% 汽车(含新能源)占15% 工业制造占10% 能源电力和医疗科研各占5-10%[50][52] 投资建议 - 关注制冷剂龙头企业 巨化股份、三美股份、永和股份、东岳集团[4][55] - 关注液冷领域布局企业 新宙邦、八亿时空、润禾材料[4][55]
国海证券:数据中心带动液冷需求增长 关注上游核心冷媒材料
智通财经网· 2025-09-15 06:26
AI数据中心装机容量增长 - 2024年全球AI智算中心装机容量为7GW 预计至2028年有望进一步增长 [1][2] 数据中心液冷推动因素 - 高散热:芯片功率密度提升导致风冷无法满足散热需求 增加功率成为重要选择 [2] - 高耗电:冷却系统约占数据中心总能耗的40% 制冷耗电是影响PUE值的关键 [2] 冷板式液冷技术方案 - 分为单相和相变两类:单相冷板式冷却介质主要为去离子水 相变冷板式主要以氟化物为主 [1][3] - 传统单相冷板式仅覆盖CPU/GPU等高功耗芯片 相变式液冷技术传热速率更快 [3] - 重点推荐企业:昊华科技 巨化股份 三美股份 [3] 浸没式液冷技术方案 - 冷却液分为合成油和氟化液两大类 [1][4] - 合成油包括碳氢合成油和有机硅油:碳氢合成油中α烯烃(PAO)具良好低温性能 硅油耐高温且绝缘性良好 [4] - 氟化液因化学稳定性高/介电常数低/流动性好成为理想冷媒 包括全氟烃/全氟烯烃/全氟胺/全氟聚醚等 [4] 合成油领域重点企业 - 碳氢合成油重点推荐:卫星化学 [4] - 有机硅油重点推荐:皇马科技(有机硅油改性聚醚生产商) 建议关注:润禾材料 [4] 氟化液领域重点企业 - 重点推荐:新宙邦 巨化股份 华谊集团 永和股份 [4] - 建议关注:八亿时空 及未上市公司浙江诺亚/天津长芦 [4] 散热组件领域 - 重点推荐:德邦科技 [5]
今日看点|国新办将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2025年8月份国民经济运行情况
经济观察报· 2025-09-15 01:08
国民经济数据发布 - 国家统计局将于9月15日上午10时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2025年8月国民经济运行情况 [1] - 国家统计局同日发布8月70个大中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变动数据 [2] 区域经济发展 - 第三届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工商大会于9月15日至16日在广州举办 聚焦供应链开放合作与规则机制对接 [3] 资本市场动态 - 9月15日14家公司限售股解禁 合计解禁量3.09亿股 解禁市值89.32亿元 [4] - 解禁量前三为永和股份8347.37万股 唯万密封6667.2万股 钜泉科技5783.2万股 [4] - 解禁市值前三为唯万密封24.58亿元 永和股份23.12亿元 钜泉科技18.5亿元 [4] 央行流动性操作 - 9月15日1915亿元7天期逆回购到期 对应9月8日操作利率1.40% [5] 国际经济数据 - 9月15日将公布欧元区7月季调后贸易帐及加拿大7月批发销售月率数据 [6]
永和股份:83473685股限售股将于9月15日上市流通
证券日报网· 2025-09-09 12:11
限售股上市流通安排 - 公司本次上市流通股票类型为非公开发行股份 认购方式为网下 [1] - 本次上市流通股份总数为83473685股 [1] - 上市流通日期确定为2025年9月15日 [1]
永和股份(605020) - 浙江永和制冷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部分限售股上市流通的公告
2025-09-09 11:19
股份发行与股本变动 - 2025年3月14日向特定对象发行91,368,421股新增股份完成登记[3] - 发行完成后总股本由379,123,604股变更为470,492,025股[5] - 2025年4月18日回购注销2,157股后总股本变为470,489,868股[5] - 3月14日至9月8日“永和转债”转股21,930,378股,激励计划行权394,236股,总股本变为492,814,482股[6] 限售股情况 - 本次非公开发行股票上市股数83,473,685股,9月15日流通[2] - 控股股东童建国认购7,894,736股,限售期至2026年9月15日[3][4] - 其他16名股东认购股份限售期6个月,对应83,473,685股上市流通[4] - 有限售条件股份变动后为7,894,736股,无限售条件股份变动后为484,919,746股[15] 股东持股情况 - 中央企业乡村产业投资基金持21,052,631股占比4.27%本次全流通[10] - 赣州定增捌号持14,210,526股占比2.88%本次全流通[10] - 上海玖鹏旭泰号私募持股6,521,061股占比1.32%[11] - 济南申宏港通持股5,263,157股占比1.07%[11] - 衢州信安众合持股4,736,842股占比0.96%[11] - 各股东合计持股83,473,685股占总股本16.94%[11]
永和股份(605020) - 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浙江永和制冷股份有限公司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部分限售股上市流通的核查意见
2025-09-09 11:18
股本变动 - 2025年3月14日发行91,368,421股新增股份,总股本由379,123,604股变为470,492,025股[1][4] - 2025年4月18日回购注销2,157股,总股本变为470,489,868股[4] - 2025年3月14日至9月8日转股和行权后,总股本变为492,814,482股[4][5] 限售股情况 - 控股股东认购7,894,736股,限售18个月;16名股东认购83,473,685股,限售6个月[2][3] - 2025年9月15日83,473,685股限售股上市流通[7] - 中央企业乡村产业投资基金持21,052,631股,占比4.27%[7] - 赣州发展投资基金持14,210,526股,占比2.88%[7] 股份统计 - 截至2025年9月8日,有限售条件股份变动后为7894736股[11] - 截至2025年9月8日,无限售条件股份变动后为484919746股[11] 审核意见 - 中信证券对限售股上市流通事项无异议[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