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康药业(603669)

搜索文档
灵康药业: 灵康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主体及“灵康转债”2025年度跟踪评级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6-20 10:07
信用评级结果 - 东方金诚维持灵康药业主体信用等级为A-,评级展望稳定,同时维持"灵康转债"信用等级为A- [1][3] 公司业务概况 - 公司主要从事化药处方药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导产品涵盖心脑血管药、抗感染药、肠外营养药、消化系统药等领域 [3][5] - 截至2025年3月末,公司取得115个品种共228个药品生产批准文件,注射用石杉碱甲为公司独家剂型 [5][12] - 注射用头孢美唑钠、丙氨酰谷氨酰胺注射液、注射用拉氧头孢钠分别中标第七批、第八批、第十批全国药品集中采购 [12] 经营表现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3.80亿元,同比增长92.89%;毛利润1.78亿元,同比增长93.48% [11][12] - 心脑血管类药品收入占比从2023年的17.03%提升至2024年的37.00% [11] - 2024年公司利润总额-1.28亿元,延续亏损态势 [11][19] 研发投入 - 公司持续推进产品一致性评价工作,注射用奥美拉唑钠等品种已通过一致性评价 [12] - 积极布局改良型新药,2.2类新药艾司奥美拉唑镁碳酸氢钠干混悬剂(I)已获临床试验批件 [12] - 2024年研发投入0.27亿元,占营业收入比重7.02% [5] 财务状况 - 截至2025年3月末,公司总资产12.31亿元,所有者权益7.51亿元,资产负债率39.00% [5][19] - 2024年经营性净现金流-1.11亿元,延续净流出状态 [19][26] - 受限资产规模0.71亿元,占资产总额5.80% [20] 行业环境 - 2024年全国医药制造业累计营业收入25298.5亿元,与去年基本持平,累计利润总额3420.7亿元,同比下降9.1% [8] - 国家带量采购继续扩围深入,医保合规监管持续加强,行业价格专项治理政策影响深远 [8] - 人口老龄化趋势明显,2024年我国65周岁以上人口2.20亿,同比增加347万人 [8] 战略规划 - 公司计划继续夯实主业基础,拓展优势互补的品种,深度推进四大治疗领域产品线 [17] - 通过投资并购等方式切入其他互补产品和领域,加快化学药领域布局 [17] - 与Laboratoire Bailly-Creat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布局海外市场 [13]
灵康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召开2024年度暨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说明会的公告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2025-06-19 00:45
说明会基本信息 - 会议将于2025年6月26日15:00-16:00通过网络文字互动方式召开,地点为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路演中心 [2][4] - 投资者需在2025年6月25日17:30前通过传真、电话或邮件提交问题,公司将在说明会上集中回应普遍关注的问题 [2][5] - 说明会内容涵盖2024年年度及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与经营情况 [3] 参会人员 - 公司高管团队包括董事长兼总经理陶灵萍、董事兼副总经理陶小刚、董事会秘书兼副总经理隋国平、财务总监张俊珂及独立董事潘自强 [4] 投资者参与方式 - 投资者可通过登录指定网址实时参与互动,或提前提交问题 [5] - 会后内容将在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路演中心存档供查阅 [7] 信息披露背景 - 公司已披露《2024年年度报告》和《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此次说明会旨在进一步解读经营细节 [2] 联系方式 - 联系人隋国平、廖保宇,电话/传真0571-81103508,邮箱ir@lingkang.com.cn [6][7]
灵康药业(603669) - 灵康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公开发行A股可转换公司债券受托管理事务报告(2024年度)
2025-06-18 09:49
可转债发行 - 公司公开发行可转债525万张,募集资金总额52,500.00万元,实际募集净额51,778.16万元[6][53] - 可转债期限为2020年12月1日至2026年11月30日[11] - 票面利率第一年0.40%、第二年0.70%、第三年1.00%、第四年1.50%、第五年2.50%、第六年3.00%[12] - 转股期为2021年6月7日至2026年11月30日,初始转股价格为8.81元/股[19][20] 业绩数据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37978.02万元,较2023年增长92.95%[52]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 13076.37万元,较2023年增长13.68%[52] - 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 11088.88万元,较2023年减少192.78%[52]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76975.98万元,较2023年减少17.32%[52] - 2024年总资产为125533.36万元,较2023年减少22.73%[52] - 2024年基本每股收益为 - 0.18元/股,较2023年增长14.29%[52] 募集资金使用 - 募集资金拟用于海南灵康制药美安生产基地建设项目(一期)[38] - 本年度投入193.90万元,累计投入7,133.52万元,投入进度为13.78%[56] - 2024年6月14日,公司终止该项目[58] - 2024年公司不存在违规使用募集资金的情况[54] 信用评级 - 2020 - 2024年公司主体及“灵康转债”信用等级从AA - 降至A - [45][47] - 2024年6月18日公司主体信用等级和“灵康转债”信用等级均为A -,评级展望为稳定[65] 其他事项 - 2024年12月2日公司支付“灵康转债”第四年利息,票面利率1.50%(含税)[63] - 本次“灵康转债”回售金额为2.065465384亿元(含息、税)[63] - 2024年7月12日公司将“灵康转债”转股价格由8.51元/股向下修正为8.00元/股[72]
灵康药业(603669) - 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灵康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使用部分闲置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的核查意见
2025-06-18 09:49
融资情况 - 公司公开发行可转债525万张,募资52,500.00万元,净额51,778.16万元[1] 项目进展 - 2024年终止“海南灵康制药美安生产基地建设项目(一期)”[4] - 该项目承诺投入51,778.16万元,累计投入7,133.52万元[7] 资金使用 - 2024年7月使用不超25,000.00万元闲置募资补流,2025年6月归还[5] - 拟用不超40,000.00万元闲置募资补流,期限不超12个月[6] 资金状况 - 前期支付可转债回售资金2.07亿元,经营资金流动性紧张[9]
灵康药业(603669) - 灵康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主体及“灵康转债”2025年度跟踪评级报告
2025-06-18 09:49
信用评级 - 公司主体信用等级和“灵康转债”信用等级均维持为A-,评级展望为稳定[1][6][7] 财务数据 - 2022 - 2024年及2025年3月,资产总额分别为18.55亿、16.25亿、12.55亿、12.31亿[8] - 2022 - 2024年及2025年3月,所有者权益分别为11.35亿、9.31亿、7.70亿、7.51亿[8] - 2022 - 2024年及2025年3月,营业总收入分别为2.89亿、1.97亿、3.80亿、0.50亿[8] - 2022 - 2024年及2025年3月,利润总额分别为 - 1.89亿、 - 1.51亿、 - 1.28亿、 - 0.19亿[8] - 2022 - 2024年及2025年3月,营业利润率分别为65.63%、44.09%、45.61%、26.69%[8] - 2022 - 2024年及2025年3月,资产负债率分别为38.82%、42.69%、38.68%、39.00%[8] - 2024年公司研发投入0.27亿元,占营业收入比重7.02%[16] - 2024年和2025年1 - 3月,公司营业总收入分别为3.80亿元和0.50亿元,利润总额分别为 - 1.28亿元和 - 0.19亿元[17]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3.80亿元,毛利润1.78亿元,毛利率46.88%,均同比大幅提升[28][29][30] - 2025年1 - 3月公司营业收入0.50亿元,同比下降34.79%,毛利润0.14亿元,同比下降67.97%,毛利率28.03%,同比下降29.03个百分点[29] - 2024年医药制造收入3.15亿元,占比82.97%,毛利润1.53亿元,毛利率48.43%[30] - 2024年抗感染类收入1.58亿元,占比41.51%,毛利润0.08亿元,毛利率5.37%[30] - 2024年心脑血管类收入1.41亿元,占比37.00%,毛利润1.36亿元,毛利率97.05%[30] - 2024年公司医药流通业务收入0.46亿元,毛利润0.14亿元,毛利率30.84%[44] - 2022 - 2025年3月净利润均为负值,分别为 - 1.96亿元、 - 1.51亿元、 - 1.31亿元、 - 0.19亿元[87] - 2022 - 2025年3月毛利率分别为67.81%、46.67%、46.88%、28.03%[87] - 2023 - 2024年应收账款周转率分别为2.51次、2.47次[87] - 2023 - 2024年存货周转率分别为1.98次、4.77次[87] - 2022 - 2025年3月现金收入比分别为133.42%、155.16%、61.95%、74.54%[87] 股权结构 - 截至2024年末,公司总股本7.21亿股,灵康控股持股47.09%为控股股东,陶灵萍、陶灵刚合计持股54.25%为实际控制人[16] 药品相关 - 截至2025年3月末,公司取得115个品种、共228个药品生产批准文件[16] - 2024年公司多款产品通过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部分产品获批准文号[32] - 2.2类新药品种艾司奥美拉唑镁碳酸氢钠干混悬剂(I)获临床试验批件,化药3类乙酰唑胺缓释胶囊获药物临床试验批准[33] - 公司主导产品涵盖多领域,注射用石杉碱甲为独家剂型,多款产品中标集采[31] 产能情况 - 截至2024年末公司拥有11条生产线,冻干粉针剂车间产量和产能利用率略有提升但整体仍低[33] - 2024年冻干粉针剂车间注射用奥美拉唑钠等产能8000.00,产量387.06,产能利用率4.84%[35] - 2024年粉针剂车间注射用丙氨酰谷氨酰胺产能3000.00,产量92.37,产能利用率3.08%[35] - 2024年头孢粉针剂车间注射用头孢呋辛钠等产能8000.00,产量1309.83,产能利用率16.37%[35] - 2024年小容量制剂车间氟马西尼注射液产能2000.00,产量18.41,产能利用率0.92%[35] 业务相关 - 2024年公司加大集采中标与非集采品种市场推广,医药制造业务销售收入及毛利大幅增长[37] - 2024年12月12日公司注射用拉氧头孢钠中标第十批全国集采[39] 其他 - 截至2024年末,尚未转股的可转债金额2.53亿元,占转债发行总量比例48.19%[18] - “灵康转债”实际募集资金净额51778.16万元,截至2024年末已使用7133.52万元,余额48272.21万元[18] - 2024年5月17日公司终止“灵康转债”募投项目,项目预计总投资8.00亿元,已投资2.35亿元[34] - 2024年公司前五名客户销售额合计占年度销售总额56.06%[41] - 2024年末公司与江西鑫程等四家公司应收账款期末余额分别为0.62亿元、0.59亿元、0.15亿元和0.11亿元[41] - 2024年公司前五大供应商采购金额1.37亿元,合计占比72.84%[43] - 截至2024年末,灵康控股质押4965.96万股公司股票,占其持有股份数量的14.62%,占公司A股总数的6.89%[46][47] - 截至2024年末,公司拥有9家直接控股子公司,较上年末无变化[48] - 截至2024年末,公司货币资金为2.54亿元,其中受限货币资金0.07亿元[49] - 截至2024年末,公司应收账款为2.43亿元,前五大欠款方合计占比52.64%,累计计提坏账准备0.52亿元,计提比例17.48%[49] - 截至2025年3月末,公司受限资产规模为0.71亿元,占资产总额比重5.80%,占净资产比重9.50%[50] - 截至2025年3月末,公司有息债务规模为2.83亿元,长期债务占比94.24%,包括应付债券2.62亿元、应付票据0.16亿元[62] - 2024年,公司计提应收账款坏账损失0.20亿元、药谷项目相关机器设备减值损失0.04亿元等,非经营性损失同比增加[67] - 2024年,公司非经营性收益主要是其他收益,同比有所减少[67] - 截至2024年末,公司无对外担保[65] - 2022 - 2025年1 - 3月,毛利润分别为1.96亿元、0.92亿元、1.78亿元、0.14亿元;期间费用分别为3.58亿元、2.44亿元、2.60亿元、0.26亿元[70] - 截至2024年末,公司固定资产原值5.50亿元,累计计提折旧3.01亿元,计提减值0.14亿元,账面价值2.34亿元[71] - 2025年1 - 3月,公司经营、投资、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0.14亿元、0.17亿元、0.02亿元[72] - 截至2024年末,公司短期债务0.18亿元;非受限货币资金2.47亿元,交易性金融资产0.14亿元,扣除后剩余0.24亿元[73] - 2024 - 2025年3月末,流动比率分别为267.47%、274.68%;速动比率分别为254.76%、263.54%[74] - 截至2025年3月末,公司已获银行授信总额1.00亿元,尚未使用银行授信0.86亿元[73] - 截至2025年6月4日,公司本部无不良信用记录,存续期内债券已按期支付利息[76]
灵康药业(603669) - 关于上海证券交易所对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监管工作函的回复公告
2025-06-18 09:47
业绩数据 - 2024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79亿元,同比增长92.95%,扣非后净利润 - 1.80亿元,较同期基本持平[2] - 2024年第四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49亿元,较第三季度环比增长67%,较前三季度平均营业收入增长93%[2] - 2024年医药流通业务实现营业收入0.46亿元,主要集中在第四季度[2] - 2024年医院销售及配送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83.28万元,1 - 9月西藏骅信为成都上锦南府医院提供药品配送服务实现营收766.42万元[2] - 2024年前五大供应商采购金额合计3402.80万元[5] - 2024年前五大客户销售金额合计2546.75万元[6][9] 业务合作 - 公司与江西鑫程合作五年,经销注射用石杉碱甲等产品,销售金额5,500.80万元,销量980,840支,销售均价56.08元[16] - 2021 - 2023年公司对江西鑫程注射用石杉碱甲销售金额分别为8.92万元、86.97万元、132.47万元,逐年递增[17] - 2021年8月公司与成都上锦南府医院签署长期服务合同,为其提供药品等物资供应与配送服务[14] 业务模式与收入确认 - 公司医药流通业务为自主经营模式,承担经销商角色[7] - 公司医药流通业务符合“两票制”等相关行业规定[11] - 2024年1 - 9月公司对医院销售及配送业务采用总额法确认收入,全年将收入成本对冲1,000.49万元,按净额法确认收入183.28万元[16] - 公司在医院销售及配送业务中与供应商签订买断式采购协议,承担存货风险[15] - 公司医院销售及配送业务收入确认时点为产品运送至约定交货地点并由客户确认签收,以收取价款或取得收款权利且相关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时[13] 项目建设与减值 - 美安生产基地建设项目(一期)在建工程期末余额2.35亿元,进度36%,计提减值0.07亿元,比例不足3%[2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美安生产基地建设项目(一期)在建工程和土地使用权账面价值合计28,526.83万元[22] - 美安生产基地建设项目(一期)可收回金额合计27,601.11万元,合计计提减值925.73万元[25] 资金情况 - 2024年货币资金余额25,408.72万元,流动比率267.47%,速动比率254.76%,生产经营所需货币资金规模10,493.88万元[26] - 公司于2025年6月16日提前归还临时补流募集资金25,000.00万元[26] - 报告期末募集资金余额4.83亿元,其中专户存款2.33亿元,补充流动资金2.5亿元[21] - 报告期内公司收到其他与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2.20亿元,同比增长9489.95%[30] - 报告期内公司支付其他与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2.14亿元,同比增长228.09%[30] 其他应收款 - 2024年末公司其他应收款中应收暂付款余额499万元,期初为243万元[31] - 2024年公司新增对湖北九州通和应收暂付款126万元[31] - 对北京新领先应收暂付款306万元,账龄2 - 3年,已按50%计提坏账准备[31] 其他事项 - “灵康转债”回售金额206,546,538.40元,控股股东免息提供2.10亿资金[32] - 公司向湖北九州通和支付126万元采购药品预付款,合同解除后列在应收暂付款[33] - 公司委托北京新领先项目支付339万元,应退回305.55万元列在应收暂付款[34]
灵康药业(603669) - 关于灵康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的信息披露监管工作函的专项说明
2025-06-18 09:47
业绩数据 - 2024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79亿元,同比增长92.95%[1] - 2024年度公司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 - 1.80亿元,较同期基本持平[1] - 2024年第四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49亿元,较第三季度环比增长67%,较前三季度平均营业收入增长93%[1] - 2024年公司开展医药流通业务实现营业收入0.46亿元,主要集中在第四季度[1] - 2024年医院销售及配送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83.28万元,1 - 9月子公司西藏骅信为成都上锦南府医院提供药品配送服务实现营业收入766.42万元[1] - 2024年末江西鑫程期末应收款余额为0.62亿元,2023年交易额仅为155万元[1] - 2024年前五大供应商采购金额合计3402.80万元[4][6] - 2024年前五大客户销售金额合计2546.75万元[6] 业务情况 - 公司医药流通业务采购的第一大药品为氢溴酸加兰他敏注射液,销售至全国约30多个客户[7] - 公司医药流通业务第四季度收入大幅增长,因主要神经内科类产品对应秋冬季高发疾病,用量大且集中[10] - 公司从2021年开始开展医药流通、医院配送等相关业务,2025年一季度仍持续发生[11] - 公司于2021年起为成都上锦南府医院提供药品销售及配送服务,收入确认时点为产品运送至约定交货地点并由客户确认签收[12] - 2021年8月公司与成都上锦南府医院签署长期服务合同,提供药品等物资采购、物流与配送等项目服务[13] - 公司委托第三方华润科伦医药(四川)有限公司提供存储和配送服务[13] - 配送原则上在收到供货通知后36小时内送达,急救及加急供货应在8小时内送达[15] - 公司在医院销售及配送业务中采用买断式采购,承担转让给客户之前商品的存货风险[15] - 2024年1 - 9月公司对医院销售及配送业务采用总额法确认收入[16] - 公司与成都上锦南府医院的交易为关联交易[16] - 2024年度医院销售及配送收入成本对冲1000.49万元,按净额法确认收入183.28万元[17] - 江西鑫程2024年注射用石杉碱甲销量980840支,销售均价56.08元,金额5500.80万元[17] - 江西鑫程2021 - 2023年注射用石杉碱甲销售金额分别为8.92万元、86.97万元、132.47万元,逐年递增[18] 项目建设 - 美安生产基地建设项目(一期)在建工程期末余额2.35亿元,工程进度36%,计提减值准备0.07亿元,计提比例不足3%[2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美安生产基地建设项目(一期)在建工程和土地使用权账面价值合计28526.83万元[23] 资金情况 - 报告期末募集资金余额4.83亿元,其中专户存款余额2.33亿元,补充流动资金2.5亿元,临时补流期限2025年7月到期[21] - 公司货币资金余额2.54亿元[21] - 美安生产基地建设项目(一期)在建工程和土地使用权可收回金额合计27,601.11万元,计提减值925.73万元,其中在建工程减值764.11万元,无形资产减值161.61万元[26] - 2024年货币资金余额25,408.72万元,流动比率267.47%,速动比率254.76%,生产经营所需货币资金规模10,493.88万元[27] - 公司于2025年6月16日提前归还临时补流募集资金25,000.00万元[27] - 报告期内公司收到其他与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2.20亿元,同比增长9489.95%,支付2.14亿元,同比增长228.09%[30] - 2024年末公司其他应收款应收暂付款余额499万元,期初243万元,新增湖北九州通和应收暂付款126万元,北京新领先应收暂付款306万元已按50%计提坏账准备[30] - 2024年“灵康转债”回售金额206,546,538.40元,控股股东免息提供2.10亿资金[31] - 公司向湖北九州通和支付采购药品预付款126.00万元,对方未交货合同解除[32] - 公司委托北京新领先项目支付首期预付款339万元,对方需退回305.55万元[33] 资金占用情况 - 控股股东免息提供资金,公司正常归还借款,未构成非经营性资金占用[34] - 湖北九州通和与北京新领先应收暂付款系经营活动资金往来,未构成非经营性资金占用[34] - 报告期内与控股股东间大额借贷往来原因及背景与公司回复一致,可免于按关联交易审议和披露,不构成非经营性资金占用[35] - 两公司应收暂付款形成原因及合理性与公司回复一致,账务处理符合准则规定,不构成非经营性资金占用[35]
灵康药业(603669) - 关于使用部分闲置募集资金临时补充流动资金的公告
2025-06-18 09:47
资金使用 - 拟用不超4亿元闲置募集资金临时补流,期限不超12个月[2][7] - 2024年7月同意用不超2.5亿补流,2025年6月已归还[6] 融资情况 - 公开发行可转债525万张,募资5.25亿元,净额5.177816亿元[3] 项目进展 - 海南灵康制药美安生产基地(一期)累计投入7133.52万元,进度13.78%[5] - 2024年终止该项目[5] 资金状况 - 前期支付可转债回售资金2.07亿,经营资金流动性紧张[10]
灵康药业(603669) - 关于召开2024年度暨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说明会的公告
2025-06-18 09:46
业绩说明会信息 - 2025年6月26日15:00 - 16:00召开2024年度暨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说明会[5][6] - 召开地点为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路演中心[5][6] - 召开方式为网络文字互动[4][5][6] 参与人员与提问 - 参加人员包括董事长兼总经理陶灵萍等5人[6] - 投资者可于2025年6月25日17:30前提供问题[3][7] 报告披露 - 公司已在2025年4月披露《2024年年度报告》《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3]
灵康药业(603669) - 关于提前归还临时补充流动资金的募集资金的公告
2025-06-16 10:15
资金使用 - 2024年7月5日公司通过用部分闲置募集资金临时补充流动资金议案[1] - 可使用闲置募集资金不超25000万元,期限不超12个月[1] 资金归还 - 截至公告披露日公司提前归还25000万元募集资金至专用账户[2] - 公司将归还情况通知保荐机构及保荐代表人[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