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杭叉集团(603298)
icon
搜索文档
杭叉集团股价跌5.14%,富国基金旗下1只基金重仓,持有71.37万股浮亏损失105.62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23 02:48
股价表现 - 9月23日股价下跌5.14%至27.34元/股 成交额1.90亿元 换手率0.52% 总市值358.10亿元 [1] 公司业务构成 - 主营业务为工业车辆研发制造 包括叉车、仓储车、AGV等产品 叉车及配件业务占比98.46% [1] - 公司成立于浙江省杭州市 于2016年12月27日上市 [1] 机构持仓变动 - 富国中证价值ETF二季度减持56.74万股 当前持有71.37万股 占基金净值1.07% [2] - 该基金当日浮亏约105.62万元 基金规模13.94亿元 [2] 基金业绩表现 - 富国中证价值ETF今年以来收益10.72% 近一年收益32.22% 成立以来累计收益143.13% [2] - 基金经理曹璐迪管理规模137.39亿元 任职期间最佳回报109.23% 最差回报-44.98% [3]
杭叉集团股价涨5.04%,广发基金旗下1只基金重仓,持有12.55万股浮盈赚取17.57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19 05:37
股价表现 - 9月19日杭叉集团股价上涨5.04% 报收29.20元/股 成交额2.90亿元 换手率0.78% 总市值382.47亿元 [1] 主营业务构成 - 公司主营业务为工业车辆产品及关键零部件研发生产销售 包括叉车、仓储车、牵引车、高空作业车辆、强夯机及无人驾驶工业车辆(AGV) [1] - 主营业务收入中叉车及配件占比98.46% 其他补充业务占比1.54% [1] 基金持仓动态 - 广发中证工程机械ETF(560280)二季度减持2.86万股 当前持有12.55万股 占基金净值比例2.06% 位列第十大重仓股 [2] - 该基金当日浮盈约17.57万元 [2] 基金业绩表现 - 广发中证工程机械ETF最新规模1.27亿元 今年以来收益25.82% 近一年收益49.71% 成立以来收益48.71% [2] - 基金经理姚曦现任基金资产总规模62.3亿元 任职期间最佳基金回报77.48% 最差回报-46.97% [3]
杭叉集团20250917
2025-09-17 14:59
纪要涉及的行业或公司 * 杭叉集团[1] * 叉车行业[10] * 智能物流行业[5] * 工控行业[6][8] * 机器人行业[6][8] * 激光行业[6][9] 核心观点和论据 公司主业发展趋势 * 杭叉主业发展趋势平稳且持续向好 即使经历经济下行周期 国内叉车销量仍然保持增长[3] * 叉车行业下游应用分散 包括制造业 物流 仓储等多个领域 能够有效熨平周期波动 减少市场风险[10] * 叉车主要用于帮助客户提升效率 国内对效率提升有持续需求 即使整体经济波动不大 行业仍能保持较快增长[10] * 公司预计2025年利润在22.5亿至23亿之间 2026年可达到27亿左右[12][13] * 主业估值400亿以上 年化业绩增长空间约为15% 主业估值有望达到15倍[2][4][13] 智能物流与机器人业务 * 杭叉集团在智能物流领域具有显著优势 尤其是在海外移动机器人和无人仓储方面[5] * 通过收购国自机器人 未来有望实现10亿以上收入规模 并获得约150亿市值空间[2][5] * 亚马逊内部物流环节从10万台机器人扩展到100万台 表明这一场景可行[5][14] * 海外成品仓储业务快速增长 明年预计收入10亿以上 未来可达50亿 对应市值100~150亿[2][20] * 将在亚洲物流展上推出用于料箱 纸箱搬运和拆码垛的人形机器人产品 通过AI技术实现L3 L4级别自动导航[18][19] 行业驱动因素 * 锂电化和全球化是重要驱动力 国内锂电动叉车在全球市场展现出强劲竞争力[11] * 在印尼市场 由于丰田代理商铺开渠道 杭叉无需签订独家代理协议 凭借产品价格和性能优势快速打开市场 2025年预计实现几倍增长[11][12] * 顺周期品种上行确定性较强 下行风险较小[4] * 整个经济已从主动去库存转向被动去库存阶段 对顺周期品种有利[7] 市场竞争与盈利能力 * 国内市场竞争激烈 企业盈利能力相对一般 但为企业提升实力提供了练兵场 助力其进入海外市场[2][16] * 海外市场工厂端具有定制化特点 仓储环节更标准化但主要面向中大客户[17] * 杭叉拥有超过300人的软件算法团队 在技术和渠道方面具备优势[17][20] 其他重要内容 * 工控和机器人行业受益于光伏和锂电等快速增长的大型行业[6][8] * 激光行业主要与地产相关 但已扩展到3D打印 雕刻以及光伏锂电等多个领域[6][9] * 公司三类车蝶变及AI技术融合将进一步推动行业提效 实现更多新场景应用[19][20] * 预计公司未来市值空间为500~550亿[4][20]
工程机械板块9月17日涨2.81%,万通液压领涨,主力资金净流入1.97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9-17 08:52
板块整体表现 - 工程机械板块较上一交易日上涨2.81% [1] - 上证指数上涨0.37%至3876.34点 深证成指上涨1.16%至13215.46点 [1] - 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入1.97亿元 游资资金净流出1.22亿元 散户资金净流出7592.05万元 [2] 领涨个股表现 - 万通液压(830839)领涨12.41% 收盘价45.91元 成交量5.03万手 成交额2.21亿元 [1] - 长龄液压(605389)涨停10.00% 收盘价53.37元 成交量2.71万手 [1] - 杭叉集团(603298)上涨8.09% 收盘价28.85元 成交量18.01万手 成交额5.06亿元 [1] - 中联重科(000157)上涨4.76% 收盘价7.71元 成交量269.67万手 成交额20.43亿元 [1] 资金流向特征 - 中联重科主力净流入2.02亿元 占比9.90% 游资净流出9376.20万元 [3] - 浙江鼎力(603338)主力净流入8956.82万元 占比9.53% 游资净流出5420.07万元 [3] - 长龄液压主力净流入3318.61万元 占比23.79% 游资净流出2449.83万元 [3] - 诺力股份(603611)主力净流入1212.82万元 游资净流入1261.74万元 [3] 下跌个股情况 - 福事特(301446)下跌3.51% 收盘价28.32元 成交量2.05万手 成交额5865.58万元 [2] - 邵阳液压(301079)下跌1.25% 收盘价28.34元 成交量3.25万手 成交额9261.01万元 [2] - 唯万密封(301161)下跌1.24% 收盘价39.72元 成交量9.03万手 成交额3.59亿元 [2]
工程机械板块9月16日涨1.36%,杭叉集团领涨,主力资金净流入6161.36万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9-16 08:53
板块整体表现 - 工程机械板块当日上涨1.36%,显著跑赢上证指数(涨0.04%)和深证成指(涨0.45%)[1] - 板块内10只个股涨幅超2%,杭叉集团以6.38%涨幅领涨,福事特(5.42%)、诺力股份(4.97%)和安徽合力(4.87%)紧随其后[1] - 板块资金整体呈净流入态势,主力资金净流入6161.36万元,游资资金净流入4156.93万元,但散户资金净流出1.03亿元[2] 领涨个股表现 - 杭叉集团收盘价26.69元,成交量17.52万手,成交额达4.60亿元[1] - 安徽合力成交最为活跃,成交量24.31万手,成交额5.22亿元,涨幅4.87%[1] - 恒立液压虽涨幅2.70%相对温和,但成交额高达17.36亿元,为板块内最高[1] 资金流向分析 - 恒立液压获主力资金净流入1.53亿元,主力净占比8.81%,但游资和散户分别净流出5913.13万元和9386.87万元[3] - 浙江鼎力主力资金净流入1.16亿元,主力净占比高达12.73%,但散户资金大幅净流出1.49亿元[3] - 建设机械主力净流入1703.63万元,主力净占比13.85%,为板块内最高比例[3] 下跌个股表现 - 拓山重工跌幅最大达3.84%,成交额1.27亿元[2] - 三一重工虽仅微跌0.05%,但成交量36.96万手,成交额7.64亿元,为下跌个股中成交最活跃[2] - 铁建重工股价持平,成交量27.61万手,成交额1.52亿元[2]
杭叉集团股价涨5.22%,西部利得基金旗下1只基金重仓,持有92.92万股浮盈赚取121.73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16 05:48
股价表现 - 9月16日杭叉集团股价上涨5.22%至26.40元/股,成交额达2.26亿元,换手率0.67%,总市值345.79亿元 [1] 公司业务构成 - 主营业务为工业车辆产品及关键零部件的研发生产销售,包括叉车、仓储车、牵引车、高空作业车辆、强夯机和无人驾驶工业车辆(AGV) [1] - 收入构成中叉车及配件占比98.46%,其他补充业务占比1.54% [1] 基金持仓情况 - 西部利得中证500指数增强A(502000)二季度持有92.92万股,占基金净值比例1.09%,位列第八大重仓股 [2] - 该基金最新规模14亿元,今年以来收益22.86%,近一年收益56.82%,成立以来收益32.03% [2] - 9月16日该持仓浮盈约121.73万元 [2] 基金经理信息 - 基金经理盛丰衍累计任职时间8年299天,现任基金资产总规模63.36亿元 [3] - 任职期间最佳基金回报184.65%,最差基金回报-24.88% [3]
工程机械2025年中报总结:内外需β共振,业绩弹性加速释放
招商证券· 2025-09-11 10:0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工程机械行业评级为"推荐(维持)" [3][4] 报告核心观点 - 工程机械行业正经历内外需β共振 2025年板块即将迎来收入拐点 业绩弹性有望加速释放 [1][3][8] - 国内市场挖机销量显著增长 非挖品类降幅收窄 内需复苏趋势明确 [2][38][39] - 海外市场出口全面回暖 新兴市场持续景气叠加西欧结构性复苏 国产品牌出海α能力得到验证 [3][46][52] - 板块经营质量显著优化 2025H1收入1879.2亿元(同比+8.02%) 净利润186.61亿元(同比+22.94%) 现金流181.47亿元(同比+22.49%) [8][19][36] 经营情况总结 - 市场行情:2025年工程机械板块累计涨幅27.56% 显著跑赢沪深300指数(16.12%) 超额收益主要来自业绩兑现、内外需共振和大型基建项目催化 [14][15] - 成长表现:2025H1板块收入1879.2亿元(同比+8.02%) 其中国内收入748.6亿元(同比+5.96%) 海外收入827.5亿元(同比+12.5%) 增长驱动力由"出口单核"升级为"内外双核" [8][19][25] - 盈利能力:2025H1毛利率24.96%(同比+0.53pct) 净利率10.12%(同比+1.12pct) 利润增长强于收入主要得益于成本控制加强、业务结构优化和经营效率提升 [8][29][34] - 经营质量:2025H1经营性现金流181.47亿元(同比+22.49%) 净现比0.97 半年度表现已连续两年接近1 显示现金流状况持续优化 [8][36][37] 工程机械市场分析 - 国内市场:2025年1-8月挖机内销8.06万台(同比+21.55%) 小挖/中挖/大挖增速分别为+27.39%/+12.52%/+5.87% 农林市政及水利等结构性基建项目驱动更新需求释放 [2][38][45] - 海外市场:2025年1-8月挖机出口7.36万台(同比+12.79%) 扭转过去2年下滑态势 1-7月工程机械出口额334.86亿美元(同比+10.8%) 土方机械、混凝土机械、起重机械出口额分别增长17%、18%、14% [3][46][52] - 区域表现:东南亚、中东、南亚、非洲、拉美等新兴市场仍是出口主力 西欧市场出现结构性复苏 土方机械和起重机械出口增速回正 [3][52][55] 细分板块表现 - 综合整机厂:2025H1收入同比+8.37% 利润同比+28.18% 三一重工收入447.8亿元(同比+14.64%) 柳工收入181.81亿元(同比+13.21%) 徐工机械收入548.08亿元(同比+8.04%) [20][22] - 液压零部件:恒立液压收入51.71亿元(同比+7%) 利润14.29亿元(同比+10.97%) 受益于中大挖需求恢复和海外客户份额提升 [21][22] - 高机与叉车:浙江鼎力收入43.36亿元(同比+12.35%) 杭叉集团收入93.02亿元(同比+8.74%) 安徽合力收入93.9亿元(同比+6.18%) 国际化、锂电化仍是突出α属性 [21][22] 投资建议 - 综合整机厂:推荐三一重工、徐工机械、中联重科、柳工、山推股份 受益于新兴市场高景气和内需周期复苏升级 [9][56] - 零部件制造商:推荐恒立液压、艾迪精密、长龄液压、唯万密封 国内市场β向上背景下基本面有望整体改善 [9][56] - 高机/叉车制造商:推荐浙江鼎力、安徽合力、杭叉集团 短期新兴市场需求提供新增长点 长期国际化、锂电化属性突出 [9][56]
工程机械板块9月11日涨0.9%,恒立液压领涨,主力资金净流出3.41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9-11 08:50
板块整体表现 - 工程机械板块当日上涨0.9%,领先个股为恒立液压(涨2.34%)和华东重机(涨2.33%)[1] - 上证指数上涨1.65%至3875.31点,深证成指上涨3.36%至12979.89点[1] - 板块内10只个股上涨,9只个股下跌,1只平盘[1][2] 个股价格与成交 - 恒立液压收盘价89.75元,成交量7.05万手,成交额6.24亿元[1] - 山河智能成交额最高达7.37亿元,徐工机械成交量最大为87.54万手[1][2] - 杭叉集团涨1.8%至26元,成交额3.06亿元;浙江鼎力微涨0.1%至52元,成交额2.95亿元[1][2] 资金流向 - 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出3.41亿元,游资净流入2856.45万元,散户净流入3.13亿元[2] - 华东重机主力净流入2609.77万元(占比5.51%),杭叉集团主力净流入1073.64万元(占比3.51%)[3] - 恒立液压主力净流入611.63万元(占比0.98%),浙江鼎力主力净流入312.93万元(占比1.06%)[3]
杭叉集团 20250910
2025-09-10 14:35
公司概况与核心业务 * 杭叉集团是中国叉车行业龙头企业 核心业务为1-5类电动及内燃驱动的传统车辆 占比超99% 同时布局高空作业车、清洁设备等新兴领域[10] * 公司积极拓展智能物流系统与后市场业务[10] 财务表现与盈利预测 * 2024年公司营收达165亿元 过去五年复合增速13% 毛利率24% 净利率13 1%[2] * 预计2024-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2 2亿 25 6亿和30 1亿元 同比增长10% 15%和18% 未来三年复合增速16%[2][6][26] * 2025年上半年收入和利润增速保持在10%至15%[6] 重要并购活动 * 杭叉集团控股子公司杭叉智能通过增资扩股收购巨星科技旗下浙江国自机器人99 23%股份[1][5] * 浙江国自机器人2024年营收超3亿元(具体为3 3亿元) 归母净利润约6600万元(具体为6636万元)[2][5][21] * 该公司由浙大机器人团队创立 算法实力强劲 并购旨在增强杭叉在算法和技术方面的实力[1][5][23] 全球化布局与产能建设 * 公司已建立覆盖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三层级服务网络 包括70余家直属销售公司 600余家经销商及10余家海外公司[4][19] * 在欧美、南美、东南亚、大洋洲设立海外销售公司与配件服务中心 并拓展租赁业务[19] * 公司在泰国建立工厂 规划年产1万台平衡重式高空作业平台及锂电池组装业务 以提升东南亚供应能力并应对贸易壁垒风险[4][19] 技术优势与产品布局 电动化优势 * 公司在锂电池驱动、电机电控等核心零部件上实现自主可控 具备成本优势[4][25] * 新能源产品体系全面 包括纯电动叉车、氢能叉车及混合动力叉车 并积极研发高压锂电叉车及氢燃料电池叉车[25] * 建成新能源叉车零部件和整机制造工厂 实现生产流程高度自动化和智能化[4][25] 无人化与智能物流布局 * 公司自2012年布局AGV业务 2018年成立子公司杭叉智能 产品线涵盖堆垛、全向、前移、平衡重等各类AGV产品 2024年前三季度AGV营收同比增长80%以上[20] * 正在研发人形智能物流机器人 与无人叉车形成互补[3][20] * 早期进入智能物流系统赛道 产品涵盖AGV、立库、软件、集成系统整体解决方案 成功打造多个标杆项目 2024年合同金额突破10亿元[20] 行业市场分析 叉车市场 * 2024年中国叉车总销量129万台 其中国内销量81万台 出口销量48万台[2][8] * 过去五年国内销量复合增速12% 出口销量复合增速26% 出口占比从2019年的25%提升至2024年的37%[2][8] 无人叉车与移动机器人市场 * 2023年全球无人叉车销量3 1万台 过去四年复合增速52% 中国无人叉车销售规模43亿元 过去四年复合增速35%[2][14] * 预计2024年中国无人叉车销量2 5万台 过去五年复合增速55% 当前渗透率仅2% 提升空间巨大[2][14] * 2023年移动机器人销售规模53亿元 过去四年复合增速29% 销量21万台 过去四年复合增速43%[13] * 预计2024年中国移动机器人销售规模221亿元 过去五年复合增速29% 销量14万台 过去五年复合增速33%[13] 智能物流系统市场 * 2024年全球智能物流系统市场规模约4700亿元 预计2029年达8000亿元 复合增速11%[3][4][18] * 2024年中国智能物流系统市场规模约1000亿元 预计2029年达2000亿元 复合增速15% 全球渗透率约20%[3][4][18] * 智能物流系统具有显著降本提效优势 未来渗透率有望进一步提升[3] 竞争格局 全球叉车竞争格局 * 全球前三大叉车企业丰田、凯傲、永恒力的营收市占率分别为28% 16%和11%[7] * 中国主要厂商合力、杭叉、中力、诺力的全球营收市占率分别为4% 4% 1%和0 7% 总计约10%[7] * 销量份额方面 丰田占14% 合力14% 中力12% 杭叉11% 凯傲11% 诺力8% 永恒力6% 海斯特耶鲁5%[7] 无人叉车与智能物流竞争格局 * 2024年中国市场AGV移动机器人订单额过亿元的企业有41家 但订单额超过10亿元的企业仅有4家 2023年无人叉车销售过亿元的企业只占8%[15] * 参与厂商主要分为四类 传统叉车企业(杭叉、合力、中力、诺力) 技术型企业(海康机器人) 初创企业(极智嘉) 智能物流系统企业(今天国际、蓝箭智能等)[16] * 全球智能物流系统市场由欧美日企业主导 前五强是日本大福、美国德马泰克、美国霍尼韦尔、荷兰范德兰德、奥地利科纳普[18] 被收购标的详细情况(浙江国自机器人) 业务与财务 * 主要业务包括智能巡检和智能物流两大部分[23] * 2024年智能巡检业务营收约9000多万元 占总收入29% 毛利率28% 智能物流设备营收2 4亿元 占总收入72% 毛利率33%[23] * 2024年投资收益4680万元 政府补助1632万元[21] * 承诺2025至2027年实现的净利润分别为1292万元 2601万元和4815万元[21][22] 核心竞争力与客户 * 核心竞争力体现在算法和技术领域 团队来自浙江大学[5][23] * 移动智能物流产品包括叉式叉车机器人、潜伏顶升式机器人、重载机器人、拣选机器人以及移载机器人 覆盖中国31个行政区 并实现了北美、欧洲、日韩、东南亚、中东等地区项目落地[23] * 标杆客户包括史泰博(最大供应商)、沈阳宝马、上海大众等[24] * 智能巡检业务主要客户为电网、电解铝、发电、铁路、IDC、煤炭及化工企业[24] 其他重要信息 * 电动化替代趋势 电动叉车经济性优于内燃式 一台2 5吨铅酸电池工作6年总费用约21万元 同吨位柴油内燃式约39万元 锂电池因质量轻、体积小、能量密度高、充电快、寿命长等优势正逐步替代铅酸电池[17] * 无人化技术应用 在移动机器人中 潜伏顶升式占58% 无人叉车占16% 料箱式机器人占7% 按导航方式分为AGV(固定路线)与AMR(自动导航)[9] * 无人叉车产业链 上游为导航装置(激光雷达、3D视觉传感器)及软件 中游为制造厂商 下游应用98%集中在室内 应用行业锂电池占21% 光伏占19% 汽车汽配占13% 泛电子占11% 一般制造业和纺织各占9%[11][12]
中泰证券:无人物流行业兴起 无人叉车企业或充分受益
智通财经· 2025-09-10 09:17
行业发展趋势 - 无人驾驶物流车行业正迈向全面商业化阶段 历经探索时期和商业化突破阶段后 2024年进入全面商业化[1] - 应用场景从特定区域扩展到完全开放道路 头部科技公司和物流公司开始大规模量产 车队和产能规模目标达万台级别[1] - 行业整体规模呈现爆发性增长 预计2025年和2030年无人驾驶应用服务将分别创造525亿元和7459亿元产值增量 主要增长驱动基于无人物流[3] 成本与效率优势 - 关键部件成本下降至商用阈值 激光雷达和域控制器因技术迭代和规模放量成本快速下行[2] - 无人物流车整车价格显著下降 采用无人车后物流行业平均运营成本下降40% 效率提升60%[2] - 无人叉车方案具备连续作业 精度高 作业效率不易衰减和转弯半径低的特点 成为企业降本增效重要策略[1][3] 产品与技术革新 - 无人叉车作为连接生产端与物流端的桥梁 是无人物流仓储领域的新基石[1][3] - 产品形态日益丰富 窄巷道和轻量化新品不断涌现以满足多样化仓储物流需求[3] - 自动化改造显著降低人力成本并提升仓库运营效率 例如3000平方米仓库改造中 一台激光导引无人叉车成本相当于改造加两名操作工2-3年工资 中长期投资回报收益较好[3] 相关企业关注 - 建议关注无人叉车和物流自动化领域相关标的 包括兰剑智能 中力股份 杭叉集团 安徽合力和诺力股份[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