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重庆银行(601963)
icon
搜索文档
重庆银行(601963) - 关于股东权益变动的提示性公告
2025-06-18 09:49
股权情况 - 本次权益变动前后,渝富资本及其一致行动人持股814,767,251股,比例23.45%[3][4] - 本次权益变动未触及要约收购,未导致第一大股东变化[2] 公司资本 - 重庆渝富资本运营集团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000,000万元[7] - 重庆渝富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680,000万元[7] 市场扩张和并购 - 2024年12月4日,渝富控股子公司拟吸收合并重庆四联投资管理有限公司[4] - 重庆新工联企业管理有限责任公司被吸收合并,股份转让未完成[5] - 2025年5月8日,重庆发展投资有限公司计划划转股权给渝富控股[6] - 重庆泰华牧业(集团)有限公司被吸收合并,股份转让未完成[6] 其他情况 - 股权变更事项未完成过户登记,有不确定性[9]
重庆银行(601963) - 重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公开发行A股可转换公司债券受托管理事务报告(2024年度)
2025-06-18 09:49
可转债发行 - 公司获批发行面值总额130亿元可转换公司债券[8] - 130亿元可转债于2022年4月14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8] - 可转债发行数量为13,000万张(1,300万手)[11] - 可转债票面利率分六年,第一年0.20%,第二年0.40%,第三年1.00%,第四年1.70%,第五年2.50%,第六年3.50%[11] - 可转债初始转股价格为11.28元/股,截至2024年12月31日为10.09元/股[15][44] - 可转债转股期自2022年9月30日至2028年3月22日[15] 业绩数据 - 2024年利息收入286.91亿元,同比增长1.43%;利息支出185.15亿元,同比增长3.79%;利息净收入101.76亿元,同比下降2.59%[32] - 2024年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8.88亿元,同比增长115.73%;投资收益23.62亿元,同比增长17.50%;营业收入136.79亿元,同比增长3.54%[32] - 2024年净利润55.21亿元,同比增长5.59%;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1.17亿元,同比增长3.80%[32] - 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207.47亿元,上年度为净流入44.49亿元[33] - 2024年资产总额8566.42亿元,同比增长12.73%;客户贷款和垫款总额4406.16亿元,同比增长12.13%[32] - 2024年负债总额7928.78亿元,同比增长13.17%;客户存款4741.17亿元,同比增长14.30%[32] - 2024年基本每股收益1.38元,同比增长1.47%;稀释每股收益1.10元,同比增长0.92%[34] - 2024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9.29%,同比下降0.85%;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9.88%,同比增长0.10%[34] - 2024年不良贷款率1.25%,同比下降0.09%;拨备覆盖率245.08%,同比增长10.90%[34] 其他事项 - 2022年发行可转债募集资金净额129.84亿元已全部使用[35][36]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472.73亿元,重银转债未提供担保[38] - 2025年3月24日,公司支付2024年3月23日至2025年3月22日利息,票面利率1.00%(含税)[41] - 2024年公司主体信用评级和“重银转债”评级结果均为“AAA”,评级展望维持“稳定”[42] - 2024年因利润分配,重银转债转股价格自10.50元/股调整为10.09元/股[43] - 2024年公司多位董事、高管变动,涉及林军、刘建华等多人[43] - 2024年以3,474,562,119股普通股为基数,向普通股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4.08元(含税)[46]
重庆银行收盘下跌1.43%,滚动市盈率7.38倍,总市值383.59亿元
金融界· 2025-06-17 09:33
股价表现与估值水平 - 6月17日收盘价11.04元 单日下跌1.43% 滚动市盈率7.38倍 总市值383.59亿元 [1] - 银行业市盈率平均6.82倍 行业中值6.56倍 公司市盈率排名行业第36位 [1][3] - 市净率0.72倍 低于行业平均市净率0.71倍但高于行业中值0.64倍 [3] 机构持仓情况 - 29家机构合计持股12.03亿股 持股市值116.82亿元 [1] - 持仓机构包括24家基金和5家其他类型机构 [1]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35.81亿元 同比增长5.30% [3] - 同期净利润16.24亿元 同比增长5.33% [3] 行业地位与竞争优势 - 主营业务涵盖公司银行、普惠金融、个人银行、金融市场、投资银行和贸易金融六大领域 [2] - 2024年1月获工信部"移动互联网应用服务能力提升优秀案例" 为全国首家初次参评即获4A级的金融机构 [2] - 2024年6月企业融资服务项目成为人行重庆市分行首个验收成功的金融科技创新"出盒"项目 [2] - 2024年10月连续第五年获得国际数据管理协会"数据治理创新奖" [2] 同业估值比较 - 贵阳银行市盈率4.40倍 市净率0.36倍 总市值222.66亿元 [3] - 华夏银行市盈率4.71倍 市净率0.41倍 总市值1263.65亿元 [3] - 长沙银行市盈率5.09倍 市净率0.59倍 总市值402.56亿元 [3] - 平安银行市盈率5.23倍 市净率0.52倍 总市值2282.14亿元 [3]
重庆银行(601963) - 关于高级管理人员离任的公告
2025-06-13 09:01
人事变动 - 张松因工作职务变动于2025年6月12日辞去重庆银行副行长职务[2] - 张松原定副行长任期到期日为2027年12月20日[4] - 张松继续任职,担任中共重庆银行委员会副书记[4] 影响说明 - 张松与公司管理层无不同意见,分管工作已交接,离任不影响日常经营[3] - 公司董事会对张松贡献给予高度评价[3] 公告信息 - 公告由重庆银行董事会于2025年6月13日发布[4]
重庆银行收盘上涨1.07%,滚动市盈率7.56倍,总市值393.32亿元
金融界· 2025-06-12 09:39
公司股价与估值 - 6月12日收盘价11.32元,上涨1.07%,总市值393.32亿元 [1] - 滚动市盈率7.56倍,高于行业平均6.78倍和行业中值6.51倍,在行业中排名第38位 [1] - 市净率0.73倍,略高于行业平均0.70倍 [3] 股东结构 - 截至2025年3月31日股东户数35,943户,较上次减少4,248户 [1] - 户均持股市值35.28万元,户均持股数量2.76万股 [1] 主营业务与荣誉 - 主营业务包括公司银行、普惠金融、个人银行、金融市场、投资银行和贸易金融 [2] - 2024年1月获工信部"移动互联网应用服务能力提升优秀案例"和中国标准化协会4A级认证 [2] - 2024年1月获《零售银行》杂志"十佳财富管理新锐奖" [2] - 2024年3月获重庆市"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先进单位" [2] - 2024年4月获人行重庆营管部支付系统运行维护"先进集体" [2] - 2024年5月获中国信通院"卓越方案"和"优秀方案"两项算法大赛奖项 [2] - 2024年6月企业融资服务项目成为人行重庆分行首个验收成功的金融科技创新项目 [2] - 2024年9月获评"城商银行强农典型案例"和"银行业ESG年度普惠金融典范案例" [2] - 2024年9月获重庆金融业网络安全竞赛一等奖和中国基金报"优秀固收类理财银行" [2] - 2024年10月连续第五年获得DAMA中国"数据治理创新奖" [2] 财务表现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35.81亿元,同比增长5.30% [3] - 2025年一季度净利润16.24亿元,同比增长5.33% [3] 同业比较 - 贵阳银行PE最低为4.39倍,华夏银行4.65倍,平安银行5.19倍 [3] - 长沙银行PE5.27倍,北京银行5.38倍,江阴银行5.72倍 [3] - 行业总市值平均3,423.02亿元,中值954.76亿元 [3]
抵押贷款赋能集体林地经营权 重庆银行绿色金融填补企业资金缺口
华夏时报· 2025-06-12 06:45
绿色金融创新实践 - 重庆银行创新推出"集体林地经营权+生态产品价值"抵押贷款 为梁平百里竹海旅游开发建设有限公司发放4500万元贷款 助力竹海民宿康养、林下菌种植等特色产业发展 [2][3] - 该产品突破集体林地经营权确权难、生态价值度量难、资源变现难三大瓶颈 通过协调相关部门完成1053亩集体林地经营权抵押登记 [3][5] - 引入第三方评估机构依据《重庆市林业生态产品总值核算导则》科学量化生态价值 精准测算项目地域内林地总价值达2.1亿元 [5] 绿色金融产品体系 - 针对工业企业推出"工业绿效贷" 向盛泰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发放3000万元贷款 利率与企业绿效等级挂钩 最高可下调20BP [6] - 面向生态项目开发GEP质押贷款 为开州区盛山植物园发放100万元贷款 以专业机构评估的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作为质押物 [6] - 构建"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消费+绿色租赁"基础体系 配套"节能减污降碳扩绿"专项序列 形成完整服务矩阵 [7] 绿色金融发展成效 - 截至2024年末绿色金融规模突破580亿元 连续多年保持30%以上增速 [2][7] - 建成中西部首家法人银行ESG评级系统 覆盖超100万户企业 助力挖掘可持续发展潜能 [7] - 制定多项绿色金融团体标准 填补排污权抵质押标准空白 获IFF全球绿色金融创新奖等国际认可 [7] 制度与机制建设 - 成立专项工作专班强化条线协同 开辟审批绿色通道推行"提前介入+限时审结"机制 提速项目落地 [7] - 深度参与重庆市国家生态产品总值核算试点 配套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政策机遇 形成可复制的生态价值转化模式 [3][5]
【读财报】上市银行养老金融透视:工行、交行、中信银行个人养老金开户数翻倍增长,养老金融产品多元化
新华财经· 2025-06-11 23:27
政策导向与行业布局 -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重点发展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国家金融监管总局要求银行业保险业以发展新质生产力为核心构建多层次金融服务体系 [1] - 国家金融监管总局2025年3月印发《银行业保险业养老金融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明确要求银行保险机构深入参与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建设并提升老年群体金融服务水平 [2][11] - 金融机构需聚焦现实需求加快养老金融发展,包括丰富产品供给、畅通资金渠道、加强融资支持和权益保护 [11] 银行养老客户规模 - 邮储银行服务55岁及以上客户超2.8亿户,工商银行服务55岁及以上客户突破2亿户,位居行业前列 [3][4] - 股份制银行中兴业银行服务50周岁及以上客户2710.36万户,华夏银行服务超700万户 [4][6] - 农商行中渝农商行养老客户超440万户,沪农商行服务上海市60岁及以上客户400万人 [4][6] 个人养老金业务发展 - 中国银行和招商银行个人养老金开户数均超千万户,缴存额居市场前列 [7][8] - 兴业银行个人养老金开户627.45万户(同比增47.67%),民生银行229.56万户,中信银行218.82万户(同比增136.04%) [7][8][10] - 工商银行2024年个人养老金新开户数同比增187%,交通银行账户数实现翻倍增长 [10] 产品与服务创新 - 中国银行推出262只个人养老金产品,涵盖储蓄存款、理财、保险、公募基金,种类丰富度行业领先 [11] - 农业银行发布"农银养老"服务品牌,中信银行打造"幸福+"养老服务体系覆盖29城67家养老社区 [12] - 郑州银行成立养老金融服务小组,重点支持老年用品、基础设施建设和适老化改造融资需求 [12]
银行科创债发行突破2000亿元 发挥综合金融服务优势 助力“科技板”建设
金融时报· 2025-06-11 01:47
债券市场"科技板"落地实施情况 - 债券市场"科技板"落地实施满月,市场反响热烈,机制创新成效初显 [1] - 银行体系在科创债发行中占据主力军地位,国有大型银行成为中坚力量 [1] - 首月银行发行的科创债规模逾2000亿元,占比超50% [1] 银行机构参与情况 - 科创债新增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发行资格,形成"产业+金融"双轮驱动模式 [2] - 政策性银行、国有大行、股份制银行、城商行等不同类型银行齐发力 [2] - 国家开发银行发行200亿元科创债 [2] - 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5家国有大行合计发行1100亿元 [2] - 中信银行、兴业银行、浦发银行、浙商银行、渤海银行5家股份制银行合计发行450亿元 [2] - 北京银行、上海银行、杭州银行、重庆银行、徽商银行5家城商行合计发行260亿元 [2] 募集资金用途与融资成本 - 银行科创债发行利率区间为1.17%至1.77%,融资成本较为优惠 [3] - 募集资金主要用于发放科创领域贷款,少部分用于投资科创企业债券或日常经营周转 [3] - 银行体系通过贷款、债券等多种途径专项支持科技创新领域 [3] 综合金融服务与市场建设 - 银行机构不仅发行科创债,还作为投资者和主承销商参与市场建设 [4] - 浦发银行开展科创债双边做市报价,首批覆盖国开贴现债、国开清发债等 [4] - 广发银行完成挂钩科技创新债券的信用衍生品交易,创新风险分散分担机制 [4] - 保险机构积极参与科创债投资,中国人保首个发行日申购金额超50亿元 [5] - 光大永明资产累计投资科创债达21.13亿元 [5] 市场展望与专家观点 - 科创债快速扩容标志着我国科技金融体系迈入新阶段 [6] - 未来债券市场"科技板"发展关键词为"扩容"与"多元",更多中小银行将入场 [6] - 可通过政策精细化设计和市场化机制完善提升中小银行参与积极性 [6]
重庆银行(601963) - 关于科技创新债券发行完毕的公告
2025-06-09 12:16
债券发行 - 重庆银行2025年科技创新债券(第一期)6月5日簿记建档,6月9日发行完毕[1] - 本期债券为5年期固定利率债券[1] - 发行规模30亿元,票面利率1.85%[1] 资金用途 - 募集资金扣除费用后用于支持科技创新领域业务[1]
4000亿满月答卷:银证保的科创债「暗战」
华尔街见闻· 2025-06-09 10:58
科创债新政实施首月发行概况 - 科创债新政落地首月发行221只 募资4027亿元 同比分别增长130.21%和322.12% [1][5] - 金融机构发行科创债57只 募资2303亿元 银行占比87%成为绝对主力 [2][6] - 银行单笔发行规模显著高于同业 最小发行额达30亿元 最大为建行300亿元 [6][7][8] 发行主体结构特征 - 16家银行发行规模超2000亿元 其中国股行与大型城商行为主发行方 [2][8] - 建行发行300亿元科创债创纪录 3年期和5年期票面利率分别为1.65%和1.76% [8] - 城商行发行与区位优势相关 杭州银行凭借地域科技企业聚集优势发行50亿元 [9] 市场认购热情表现 - 投资机构认购踊跃 中石化资本科创债获7倍超额认购 利率低至2.07% [13] - 券商发行科创债认购倍数更高 东方证券债券获8.17倍超额认购 [14][15] - 国有行行使超额增发权 工行农行实际发行量较基本规模增加100亿元 [16] 投资者结构分析 - 主要投资者涵盖商业银行 理财子公司和保险公司等机构 [17] - 工银理财 农银理财等头部理财公司已投资多只科创债 [19] - 险资关注度有限 因七成以上新发科创债期限在3年以下 [20] 产品期限与融资模式挑战 - 当前科创债期限偏短 难以匹配科创企业长融资周期需求 [22] - 发债再投资模式仍具间接融资特征 中小企业直接融资受限 [23] - 市场化PE/VC机构发债规模较小 国资LP出资占比达80% [24] 政策支持与市场优化 - 央行证监会联合推出13条举措 构建科创企业全生命周期融资链条 [3] - 政策提供手续费减免和风险分担 降低发债成本 [5] - 新规允许市场化PE/VC作为发行人 支持早期高风险项目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