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银行(601916)

搜索文档
银行行业资金流入榜:民生银行、平安银行等净流入资金居前
证券时报网· 2025-05-07 09:42
市场表现 - 沪指5月7日上涨0.80%,申万所属26个行业上涨,涨幅居前为国防军工(+3.70%)和银行(+1.49%),传媒(-0.56%)和计算机(-0.42%)跌幅居前 [1] - 银行行业42只个股全部上涨,主力资金净流入5.86亿元,其中28只个股获资金净流入,7只净流入超5000万元 [2] 资金流向 - 两市主力资金全天净流出254.59亿元,6个行业获净流入,国防军工(+41.90亿元)和农林牧渔(+6.66亿元)居前;25个行业净流出,计算机(-79.55亿元)和电子(-67.25亿元)规模最大 [1] - 银行行业资金净流入个股中,民生银行(+1.25亿元)、平安银行(+1.24亿元)、建设银行(+9519.70万元)位列前三;净流出个股中,成都银行(-8257.06万元)、浙商银行(-7515.72万元)、杭州银行(-5862.59万元)居前 [2][3] 个股数据 - 银行行业涨幅最高个股为青农商行(+2.90%)、西安银行(+3.19%)、光大银行(+2.65%),换手率最高为郑州银行(2.01%)、苏农银行(2.20%)、青农商行(2.21%) [3] - 主力资金净流入排名:民生银行(12487.19万元)、平安银行(12412.75万元)、建设银行(9519.70万元);净流出前三为成都银行(-8257.06万元)、浙商银行(-7515.72万元)、江苏银行(-3277.97万元) [2][3]
63岁“薪酬之王”刚交最差成绩单 70岁副董在职超16年仍在任
南方都市报· 2025-05-06 23:14
高管退休潮背景 - 上海银行董事长金煜因年龄原因辞职,顾建忠接任党委书记[2] - 招商银行行长王良(1965年底出生)2024年业绩:营收3374.88亿元(同比-0.48%),净利润1483.91亿元(同比+1.22%)[3] - 民生银行董事长高迎欣(1962年出生)2024年薪酬334.63万元领跑同业,但该行营收1362.90亿元(同比-3.21%),净利润322.96亿元(同比-9.8%)[4][5] 战略与业绩表现 - 招商银行2023年提出"价值银行"战略,强调多元价值创造[3] - 浙商银行董事长陆建强提出"善本金融"理念,构建六大支柱体系[6] - 北京银行启动"All in AI"战略,打造多水晶球数字化管理体系[10] - 江苏银行2024年营收808.15亿元(同比+8.78%),净利润318.43亿元(同比+10.76%),不良率0.89%[11] 高管更迭特点 - 近三年上任的银行一把手普遍任期较短:王良(招行)、陆建强(浙商)、霍学文(北京银行)均约3年[14] - 江苏银行董事长葛仁余从CIO晋升为董事长,凸显数字化转型重要性[11] - 中信银行新行长芦苇(54岁)与董事长方合英(59岁)形成"少将派+老将"组合[8][9] 行业影响 - 高管退休潮可能引发战略调整,如浙商银行"善本金融"和北京银行AI战略的延续性受考验[15] - 企业文化重塑风险:中信建投董事长更替导致管理风格从进取型转向稳健型[17] - 客户关系稳定性受挑战,如廊坊银行前任董事长退休影响客户信心[18] 特殊案例 - 恒丰银行董事长辛树人需完成改革重组"三步走"方案,面临历史风险出清压力[16] - 民生银行股东问题(泛海集团、东方集团)成为高迎欣退休前待解难题[19] - 弹性退休制度或延长关键高管任期以维持稳定[19]
金融观察员|上市银行首批撤销监事会;央行推出新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稳定市场
搜狐财经· 2025-05-06 13:02
央行货币政策工具创新 - 央行推出新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以稳定经济和金融市场,保持流动性充裕,围绕稳就业稳增长重点领域精准发力 [1] - 央行首度提及推广"两新"债务融资工具,已发行255亿元,聚焦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领域 [1] - 央行4月买断式逆回购缩量5000亿至12000亿元,市场预期降准概率增大 [3] 银行业监管政策变化 - 海南发布新版《银行业保险业突发事件信息报告实施细则》,规范突发事件信息报告工作 [2] - 国家金融监管总局推动银行公司治理改革,五大国有行及部分股份行拟撤销监事会,仅邮储银行仍设监事长 [7][8] - 山东金融监管局开展个人养老金业务专项整治,重点解决"被开户"、"销户难"等问题 [10] 银行业务结构调整 - 近30家银行信用卡中心关停,交通银行2024年已终止23家信用卡分中心营业,转向属地经营模式 [5] - 银行信用卡业务调整反映零售业务增长放缓,通过属地化经营提高服务效率 [5] 银行财务表现 - 浦发银行一季度营收459.22亿元同比增长1.31%,净利润175.98亿元,资产总额达95,522.76亿元 [6] - 浙商银行一季度资产总额超3.4万亿元增长3.54%,净利润59.49亿元同比增长0.61% [9] - 苏州银行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10.16%,总资产突破7200亿元,不良贷款率降至0.83% [11] 银行风险事件 - 东方集团财务公司因违规担保等问题被吊销金融许可证,董事长被终身禁入银行业 [4] 银行业务发展重点 - 浦发银行五大业务赛道联合发力:科技金融贷款余额大幅增长,供应链金融业务量同比大幅增长 [6] - 浙商银行优化业务结构,从资产驱动向负债驱动转变,从高风险高收益向低风险均收益转变 [9] - 苏州银行坚持高比例分红,现金分红比例连续五年超过30% [11]
股份行2024净利:浦发换帅后净利增速第1 营收降第4年
中国经济网· 2025-05-06 01:04
股份制商业银行2024年业绩表现 - 12家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2024年度业绩报告已全部披露完毕 [1] - 招商银行以1,483.91亿元归母净利润位列第一,兴业银行(772.05亿元)和中信银行(685.76亿元)分列第二、三名 [1][2] - 浦发银行(452.57亿元)、平安银行(445.08亿元)、光大银行(416.96亿元)净利润规模处于中游 [2] - 民生银行(322.96亿元)、华夏银行(276.76亿元)、浙商银行(151.86亿元)净利润规模相对较小 [2] - 广发银行(132.59亿元)、恒丰银行(54.54亿元)、渤海银行(52.56亿元)净利润规模垫底 [2] 净利润增速分析 - 浦发银行以23.31%的归母净利润增速位列股份行第一 [2][3] - 恒丰银行(5.99%)和华夏银行(4.98%)净利润增速分列第二、三名 [2][3] - 渤海银行(3.44%)、中信银行(2.33%)、光大银行(2.22%)保持正增长 [4] - 招商银行(1.22%)、浙商银行(0.92%)、兴业银行(0.12%)增速较低 [4] - 平安银行(-4.19%)、广发银行(-5.25%)、民生银行(-9.85%)出现负增长 [4] 浦发银行经营情况 - 浦发银行2024年营业收入1,707.48亿元,已连续四年下降 [3] - 2020-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963.84亿元、1,909.82亿元、1,886.22亿元、1,734.34亿元、1,707.48亿元 [3] - 2020-2024年营业收入同比变动分别为2.99%、-2.75%、-1.24%、-8.05%、-1.55% [3] - 2024年2月张为忠获核准担任董事长 [3] - 2024年9月谢伟获核准担任行长 [3]
股份行2024不良率榜:恒丰降幅居首 致2银行排名升1位
中国经济网· 2025-05-06 01:02
不良贷款率整体表现 - 12家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2024年末不良贷款率全部披露完毕 [1] - 渤海银行不良贷款率1.76%位列股份行首位 华夏银行1.60%和广发银行1.53%分列第二、三位 [1] - 招商银行不良贷款率0.95%为同业最低水平 [1] 不良贷款率变动情况 - 8家银行不良贷款率较2023年末下降 其中恒丰银行下降0.23个百分点至1.49% 降幅最大 [1] - 浦发银行不良贷款率下降0.12个百分点至1.36% 浙商银行下降0.06个百分点至1.38% [1][2] - 光大银行1.25%、兴业银行1.07%、平安银行1.06%和招商银行0.95%的不良贷款率与2023年末持平 [1][2] 具体银行不良贷款率数据 - 渤海银行从1.78%降至1.76% 下降0.02个百分点 [2] - 华夏银行从1.67%降至1.60% 下降0.07个百分点 [2] - 广发银行从1.58%降至1.53% 下降0.05个百分点 [2] - 民生银行从1.48%降至1.47% 下降0.01个百分点 [2] - 中信银行从1.18%降至1.16% 下降0.02个百分点 [2]
浙商银行:2025 年一季报点评息差回升,拨备反哺-20250505
浙商证券· 2025-05-05 15:4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买入(维持)[6][8]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5Q1浙商银行拨备反哺利润,息差环比回升,不良表现平稳[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业绩概览 - 25Q1营收同比-7.1%,较24A回落13.3pc;归母净利润同比+0.6%,较24A回落0.3pc [2][3] - 25Q1末不良率环比持平于1.38%,拨备覆盖率环比下降7pc至171% [2][5] 拨备反哺利润 - 25Q1营收同比负增7.1%,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0.6%,驱动因素为息差拖累改善、其他非息拖累、拨备反哺利润 [3] - 25Q1息差1.61%,环比24Q4回升30bp,同比降幅较24Q4收窄35bp,对营收拖累有所改善 [3] - 25Q1其他非息同比负增24.9%,而24A同比增长61.7% [3] - 25Q1减值损失同比下降20.4%,而24A减值同比增长8.0%,减值计提力度显著下降,支撑盈利 [3] 息差环比回升 - 25Q1单季息差1.61%,环比24Q4回升30bp,得益于资负两端共同作用 [4] - 资产端,25Q1资产端收益率环比回升13bp至3.63%,得益于主动控制投放规模,平衡信贷投放量价,25Q1贷款净增量336亿,仅为24Q1的63% [4] - 负债端,25Q1负债端成本率环比下降19bp至1.94%,得益于存款降息红利释放支撑 [4] 不良表现平稳 - 25Q1末不良率环比持平于1.38%,不良表现平稳 [5] - 24A不良贷款生成率、真实不良贷款生成率均较24H1下降15bp至1.66%、2.21%,不良生成仍处高位,后续需关注新生成不良压力变化 [5] - 25Q1末拨备覆盖率171%,较24Q4末下降7pc [5] 盈利预测与估值 - 预计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0.60%/0.95%/1.43%,对应BPS 6.59/6.96/7.33元 [6] - 截至2025年4月30日收盘,现价2.99元/股,对应2024 - 2026年PB 0.45/0.43/0.41倍,目标价3.95元/股,对应2025年PB 0.60倍,现价空间32% [6]
浙商银行(601916):息差回升 资产质量稳定
新浪财经· 2025-05-02 00:37
财务表现 - 25Q1营业收入同比下降7.07%,增速较24A下降13.27pct [1] - 25Q1归母净利润同比微增0.61%,增速较24A下降0.31pct [1] - PPOP同比下降5.32%,增速较24A下降10.30pct [1] - 业绩驱动因素:规模扩张、成本收入比下降、拨备计提为正贡献,净息差收窄、非息收入负增、有效税率上升为负贡献 [1] 规模增长 - 25Q1总资产规模同比增长8.90%,增速较24A上升3.12pct [2] - 贷款规模同比增长6.85%,增速较24A下降1.35pct [2] - 存款规模同比增长6.03%,增速较24A提升3.16pct [2] - 25Q1单季度存款增量841亿元,同比多增605亿元 [3] 净息差与负债成本 - 25Q1净息差1.76%,较24A回升5BP,24年全年净息差下降30BP至1.71% [3] - 25Q1生息资产收益率较24A下降25BP,计息负债成本率下降28BP [3] 资产质量 - 25Q1不良贷款率1.38%,环比持平 [3] - 拨备覆盖率171.21%,环比下降7.46pct,拨贷比环比下降10BP [3] 成本管理 - 25Q1成本收入比25.49%,同比下降2.03pct [3] - 25Q1业务及管理费同比下降7亿元 [3] 非息收入 - 25Q1非息收入同比下降22.23% [4] - 中收同比下降13.15%,增速较24Q4下降2.18pct [4] - 其他非息收入同比下降24.89%,受债市调整及高基数影响 [4] 投资建议 - 公司具备区位优势,深耕浙江、辐射全国,信贷规模持续扩张,息差回升,资产质量稳定,股息率高 [4]
浙商银行(601916):息差回升,资产质量稳定
招商证券· 2025-04-30 14:0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强烈推荐(维持) [4] 报告的核心观点 亮点 - 规模稳健增长,25Q1公司总资产规模同比增长8.90%,增速较24A上升3.12pct,贷款规模同比增长6.85%,增速较24A下降1.35pct,存款规模同比增长6.03%,增速较24A提升3.16pct,25Q1单季度存款增量841亿元,同比大幅多增605亿元 [2] - 净息差回升,25Q1净息差为1.76%,较24A回升5BP,测算25Q1生息资产收益率和计息负债成本率分别较24A下降25BP和28BP,负债成本显著改善,对息差形成支撑 [2] - 不良环比持平,资产质量稳定,截至2025Q1末,公司不良贷款率为1.38%,环比24A持平,拨备覆盖率171.21%,环比24A小幅下降7.46pct,拨贷比环比小幅下降10BP,风险抵补水平依旧稳健 [2] - 成本收入比下降,25Q1成本收入比25.49%,同比下降2.03pct,公司降本增效,实施精细化管理,25Q1业务及管理费同比下降7亿元 [3] 关注 - 25Q1非息收入负增,同比下降22.23%,中收负增幅度扩大,同比下降13.15%,增速较24Q4进一步下降2.18pct,其他非息收入受债市调整影响,且在去年同期高基数下,同比负增24.89%,其他非息收入承压 [3] 投资建议 - 浙商银行总部位于浙江省,具备良好的区位优势和外部环境,信贷规模持续扩张,息差回升,资产质量稳定,股息率高,建议积极关注 [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业绩表现 - 25Q1营业收入、PPOP、归母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7.07%、-5.32%、0.61%,增速分别较24A变动-13.27pct、-10.30pct、-0.31pct,归母净利润、营收、PPOP增速均出现回落 [1] - 累计业绩驱动上,规模、成本收入比下降、拨备计提为正贡献,净息差收窄、非息收入负增、有效税率上升为主要负贡献 [1] 非息收入 - 25Q1公司非息收入同比下降22.23%,中收负增幅度扩大,同比下降13.15%,增速较24Q4进一步下降2.18pct,其他非息收入受债市调整影响,且在去年同期高基数下,同比负增24.89%,其他非息收入承压 [3] 息差及资负 - 25Q1净息差为1.76%,较24A回升5BP,测算25Q1生息资产收益率和计息负债成本率分别较24A下降25BP和28BP,负债成本显著改善,对息差形成支撑 [2] - 25Q1总资产规模同比增长8.90%,增速较24A上升3.12pct,贷款规模同比增长6.85%,增速较24A下降1.35pct,存款规模同比增长6.03%,增速较24A提升3.16pct,25Q1单季度存款增量841亿元,同比大幅多增605亿元 [2] 资产质量 - 截至2025Q1末,公司不良贷款率为1.38%,环比24A持平,拨备覆盖率171.21%,环比24A小幅下降7.46pct,拨贷比环比小幅下降10BP,风险抵补水平依旧稳健 [2] 资本及股东 - 截至2025Q1,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8.38%,一级资本充足率9.60%,资本充足率12.18% [48] - 前十大股东中,香港中央结算(代理人)有限公司持股21.55%,浙江省金融控股有限公司持股12.57%,横店集团控股有限公司持股5.88% [54]
浙商银行(601916) - 浙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外部监事无法履职的进展公告

2025-04-30 12:40
浙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外部监事无法履职的进展公告 证券代码:601916 证券简称:浙商银行 公告编号:2025-026 1 本公司监事会及全体监事保证本公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 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法律责任。 近日,浙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从中央纪委国家监委 网站获悉,中国建设银行浙江省分行原党委书记、行长高强涉嫌严重违纪违法, 目前正接受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中国建设银行纪检监察组纪律审查和北京市通 州区监察委员会监察调查。 2025 年 4 月 30 日 高强为本公司第七届监事会外部监事、提名委员会主任委员,除此以外未 担任本公司内部任何职务,不参与本公司日常经营管理工作,上述事项不会对 公司经营管理活动产生重大影响。本公司将持续关注后续情况,严格按照相关 规定及时履行相关程序和信息披露义务。 特此公告。 浙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监事会 ...
浙商银行(601916):负债成本改善明显 净息差回升
新浪财经· 2025-04-30 08:37
1Q25业绩概览 - 1Q25营业收入同比-7 1% 归母净利润同比+0 6% 业绩符合预期 [1] - 收入下行主因其他非息收入随市场下行且1Q24高基数 [1] 净利息收入表现 - 1Q25净利息收入同比+1 4% 净息差同比-8bp 环比+29bp至1 60% [2] - 生息资产收益率1Q25同比-50bp 环比+10bp至3 60% [2] - 付息负债成本率1Q25同比-42bp 环比-19bp至1 93% [2] - 存款成本控制成效显著支撑净息差回升 [2] 资产负债情况 - 1Q25生息资产同比+8 9% 环比+3 5% 贷款总额同比+6 9% 环比+1 8% [2] - 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8 38% 连续3季度环比持平 [2] 非息收入表现 - 1Q25其他非息收入同比-24 9% 主因1Q24债牛高基数及1Q25债券利率上冲 [3] - 净手续费同比-13 2% 非息总收入整体-22 2% [3] 资产质量 - 1Q25不良贷款率环比+6bp至1 44% [3] - 净不良生成率环比-20bp至1 32% [3] - 拨备覆盖率环比-7 46pct至171 21% [3] 估值与目标价 - A股交易于0 4x/0 4x 2025E/2026E P/B 目标价3 55元对应0 5x/0 5x P/B [4] - H股交易于0 4x/0 3x 2025E/2026E P/B 目标价3 01港元对应0 4x/0 4x P/B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