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浙商银行(601916)
icon
搜索文档
浙商银行一季报:资负结构继续调整,客户存款规模首破2万亿元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4-30 07:42
资产与负债规模 - 公司客户存款规模首次突破2万亿元大关,达到2.01万亿元,较上年末增加840.79亿元,增长4.37% [2] - 公司资产总额3.44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3.54%,其中发放贷款及垫款总额1.89万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81% [2] - 公司负债总额3.24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3.67%,主要得益于客户存款的大幅提升 [2] 经营策略转型 - 公司推动经营从资产驱动转型向负债驱动转变,持续压降存款付息率 [2] - 公司推动资产结构从高风险高收益向低风险均收益转变 [2] - 在大零售板块大幅压降高定价的互联网平台合作贷款,增配风险较低的按揭贷款 [2] - 在大公司板块加大向"五篇大文章"、小额分散资产和善标一二三级客户的资源倾斜力度 [2] 经营业绩 - 公司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71.05亿元,同比减少13.02亿元,下降7.07% [3] - 利息净收入119.81亿元,同比增加1.38%,非利息净收入51.24亿元,同比减少14.65亿元,下降22.23% [3] - 非利息净收入占营业收入比29.96%,同比下降5.84个百分点 [3] - 成本收入比25.49%,同比下降2.03个百分点 [3] 盈利能力 - 公司一季度实现归属于股东的净利润59.49亿元,同比增加0.36亿元,增长0.61% [4] - 利息净收入与净利润均实现同比正增长 [4] 资产质量 - 公司不良贷款余额259.55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81%,不良贷款率1.38%,与上年末持平 [4] - 拨备覆盖率171.21%,较上年末下降7.46个百分点 [4] - 拨备覆盖率2.36%,较上年末下降0.1个百分点 [4] - 公司继续保持较大减值计提力度,2024年全年处置不良资产296.29亿元,同比增加35% [4] - 2024年计提信用减值损失281.95亿元,较上年增加7.97% [4] 资本充足率 - 公司资本充足率12.18%,比上年末下降0.43个百分点 [4] - 一级资本充足率9.60%,比上年末下降0.01个百分点 [4] - 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8.38%,与上年末持平 [4]
透视股份行一季报:4家营收净利“双降”!华夏银行降幅最大
南方都市报· 2025-04-30 07:13
股份行一季度业绩表现 - 9家A股上市股份行中4家营收和净利润"双降",仅浦发银行实现"双增" [1] - 华夏银行营收和净利润降幅均达两位数(营收-17.73%,净利润-14.04%),降幅居首 [2][3] - 平安银行营收和净利润降幅分别为-13.10%和-5.60%,降幅第二 [2][3] - 浦发银行营收同比增1.31%,净利润同比增1.02%,是唯一"双增"银行 [4] 营收结构分析 - 7家股份行营收同比下滑,仅民生银行(+7.41%)和浦发银行(+1.31%)增长 [2] - 6家股份行利息净收入同比增加,光大银行(-6.84%)、平安银行(-9.42%)、华夏银行(-2.60%)下滑 [7] - 招商银行净利差1.82%,净利息收益率1.91%,同比分别下降8和11个基点 [7] - 华夏银行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同比增11.45%,浙商银行同比降13.15% [8] 投资收益与公允价值变动 - 光大银行投资收益猛增3倍,浦发银行投资收益同比下降超30% [8] - 9家银行公允价值均出现损失,招商银行损失53.06亿元(去年同期收益4.23亿元) [8] 资产质量情况 - 3家银行不良贷款率下降(招商/民生/浦发分别降0.01/0.01/0.03个百分点) [9] - 华夏银行和兴业银行不良贷款率均上升0.01个百分点,华夏银行1.61%为行业最高 [9] - 7家银行拨备覆盖率下降,平安银行降幅最大(-14.18个百分点) [10] - 民生银行和浦发银行拨备覆盖率分别上升2.33和0.03个百分点 [10] 业绩变动原因 - 华夏银行业绩下滑主因其他非息收入同比降78.9%,受债市回调及高基数影响 [4] - 浦发银行增长归因于"数智化"战略成效、资产负债结构优化及非息收入增长 [4] - 招商银行息差收窄受LPR下调、存量房贷利率调整及信贷需求不足影响 [7]
浙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
证券日报· 2025-04-30 00:30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经第七届董事会2025年第三次临时会议审议通过,采用书面传签方式召开[1] - 财务报表按中国会计准则编制且未经审计,国际财务报告会计准则编制的季报可在香港联交所网站查阅[1] - 董事长陆建强、行长陈海强等高管保证财务报表真实准确完整[1] 财务数据与指标 - 截至2025年3月末,公司资产总额34,431.17亿元,较上年末增长3.54%;负债总额32,373.34亿元,增长3.67%[8] - 发放贷款和垫款总额18,906.98亿元,增长1.81%;吸收存款20,063.68亿元,增长4.37%[8] - 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71.05亿元,同比下降7.07%;净利润59.49亿元,同比增长0.61%[8] - 净利息收益率1.76%,同比下降0.08个百分点;非利息净收入占比29.96%,下降5.84个百分点[8] 资产质量与资本充足率 - 不良贷款余额259.55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81%;不良贷款率1.38%,与上年末持平[9] - 拨备覆盖率171.21%,较上年末下降7.46个百分点;贷款拨备率2.36%,下降0.10个百分点[9] - 资本充足率12.18%,一级资本充足率9.60%,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8.38%[9] 股东情况 - 香港中央结算(代理人)有限公司代理H股股东账户股份总和,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代表沪股通持股[5] - 前10名股东中浙江恒逸高新材料与浙江恒逸集团存在关联关系[5] - 无存续优先股[7] 公司治理 - 第七届监事会第十次会议审议通过一季度报告,10票赞成[23][24] - 外部监事高强因个人原因未出席会议,不影响公司经营管理[28] - 董事会通过普惠小微金融2025年工作计划[18][25]
浙商银行(601916) - 浙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第七届监事会第十次会议决议公告
2025-04-29 14:09
证券代码:601916 证券简称:浙商银行 公告编号:2025-024 浙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第七届监事会第十次会议决议公告 本公司监事会及全体监事保证本公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 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法律责任。 浙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第七届监事会第十次会议 于2025年4月23日发出会议通知,以书面传签方式召开,表决截止日为2025年4 月29日。本次会议应出席监事11名,实际参与书面传签表决的监事共10名,高 强监事因个人原因未出席会议。本次会议的召开符合法律、法规、部门规章、 其他规范性文件和《浙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章程》的有关规定。 会议审议通过了以下议案: 一、通过《浙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 表决结果:10票赞成,0票反对,0票弃权。 监事会对本公司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进行了审核,并出具如下审核意见: 《浙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的编制和审议程序符合法律、 法规以及监管部门的相关规定,内容真实、准确、完整地反映了本公司的实际 情况。 二、通过《浙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普惠小微金融2024年工作总结与2 ...
浙商银行(601916) - 浙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第七届董事会2025年第三次临时会议决议公告
2025-04-29 14:07
浙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第七届董事会 2025 年第三次临时会议决议公告 证券代码:601916 证券简称:浙商银行 公告编号:2025-023 本公司董事会及全体董事保证本公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 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法律责任。 浙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或"浙商银行")第七届董 事会 2025 年第三次临时会议于 2025 年 4 月 23 日发出会议通知,以书面传签方 式召开,表决截止日为 2025 年 4 月 29 日。本公司董事会现有董事 12 名,实际 参与书面传签表决的董事共 12 名。本次会议的召开符合法律、法规、部门规章、 其他规范性文件和《浙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章程》的规定。 会议审议通过了以下议案: 一、通过《浙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2025 年第一季度报告》 表决结果:12票赞成,0票反对,0票弃权。 本议案已经公司董事会审计委员会审议通过。 具体详见本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及香港联交所披露的《浙商银行股份有 限公司 2025 年第一季度报告》。 二、通过《浙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2025 年第一季度第三支柱信息披露报告》 表决结果:1 ...
浙商银行(601916) - 2025 Q1 - 季度财报
2025-04-29 12:58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营业收入为17,105百万元,同比下降7.07%[4] - 归属于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949百万元,同比增长0.61%[4] - 平均总资产收益率(年化)为0.72%,同比下降0.04个百分点[4] - 非利息净收入占营业收入比为29.96%,同比下降5.84个百分点[4] - 营业收入171.05亿元,同比下降7.07%[15] - 利息净收入119.81亿元,同比增长1.38%[15] - 非利息净收入51.24亿元,同比下降22.23%[15] - 归属于股东的净利润59.49亿元,同比增长0.61%[15] - 本集团2025年第一季度利息净收入为11,981百万元,较2024年同期的11,818百万元增长1.38%[29] - 本集团2025年第一季度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为1,294百万元,较2024年同期的1,490百万元下降13.15%[29] - 本集团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为17,105百万元,较2024年同期的18,407百万元下降7.07%[29] - 本集团2025年第一季度净利润为6,112百万元,较2024年同期的6,027百万元增长1.41%[31] - 本集团2025年第一季度归属于本行股东的净利润为5,949百万元,较2024年同期的5,913百万元增长0.61%[31] - 本集团2025年第一季度综合收益总额为3,040百万元,较2024年同期的6,295百万元下降51.71%[33] 资产和负债变化 - 资产总额为3,443,117百万元,较上年末增长3.54%[4] - 发放贷款和垫款总额为1,890,698百万元,较上年末增长1.81%[4] - 吸收存款为2,006,368百万元,较上年末增长4.37%[4] - 公司资产总额34,431.17亿元,比上年末增长3.54%[15] - 发放贷款和垫款总额18,906.98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81%[15] - 吸收存款20,063.68亿元,比上年末增长4.37%[15] - 本集团2025年3月31日负债合计为3,237,334百万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3,122,796百万元增长3.66%[25] - 本集团2025年3月31日吸收存款为2,006,368百万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1,922,289百万元增长4.37%[25] - 本集团2025年3月31日应付债券为592,704百万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541,533百万元增长9.45%[25] - 本集团2025年3月31日股东权益合计为205,783百万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202,743百万元增长1.5%[27] 资本充足率和流动性 - 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8.38%,一级资本充足率为9.60%,资本充足率为12.18%[6] - 杠杆率为4.99%,较上年末下降0.12个百分点[8] - 流动性覆盖率为234.77%,合格优质流动性资产为359,127百万元[10] - 资本充足率12.18%,比上年末下降0.43个百分点[16] 贷款质量 - 不良贷款余额259.55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81%[16] - 不良贷款率1.38%,与上年末持平[16] 现金流量 - 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185,133百万元,同比增长147.2%[35] - 吸收存款净增加额为82,439百万元,同比增长316.9%[35] - 收取利息、手续费及佣金的现金为24,494百万元,同比下降5.9%[35]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2,199百万元,同比改善97.6%[37]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19,058百万元,去年同期为54,379百万元[39] - 发行债务证券收到的现金为153,851百万元,同比增长9.2%[41]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7,872百万元,同比增长22.1%[41]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160,167百万元,同比下降8.0%[41]
浙商银行(02016) - 2025 Q1 - 季度业绩
2025-04-29 12:35
资产负债相关数据变化 - 2025年3月31日资产总额34431.17亿元,较2024年末增长3.54%[7] - 截至报告期末,集团资产总额34431.17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175.78亿元,增长3.54%;负债总额32373.34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145.38亿元,增长3.67%[22] - 2025年3月31日资产总计34431.17亿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33255.39亿元增长3.53%[30] - 2025年3月31日负债合计32373.34亿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31227.96亿元增长3.67%[30] - 2025年3月31日股东权益合计2057.83亿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2027.43亿元增长1.5%[31] 营业收入与利润相关数据变化 - 2025年1 - 3月营业收入171.35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6.95%[8] - 2025年1 - 3月税前利润80.4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5.26%[8] - 报告期内,集团实现营业收入171.35亿元,同比减少12.79亿元,下降6.95%;实现归属于本行股东的净利润59.49亿元,同比增加0.36亿元,增长0.61%[22] - 2025年1 - 3月税前利润80.4亿元,较2024年同期的76.38亿元增长5.26%[33] 资本充足率相关数据 - 2025年3月31日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本集团为8.38%,本银行为8.24%[10] - 2025年3月31日一级资本充足率本集团为9.60%,本银行为9.48%[10] - 2025年3月31日资本充足率本集团为12.18%,本银行为12.06%[10] - 截至报告期末,集团资本充足率12.18%,比上年末下降0.43个百分点;一级资本充足率9.60%,比上年末下降0.01个百分点;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8.38%,与上年末持平[23] 杠杆率与流动性覆盖率变化 - 2025年3月31日集团杠杆率为4.99%,较2024年末的5.11%有所下降[13] - 2025年3月31日集团流动性覆盖率为234.77%,较2024年末的322.75%下降[16] 收益率与回报率变化 - 2025年1 - 3月平均总资产收益率(年化后)为0.72%,较上年同期下降0.04个百分点[8] - 2025年1 - 3月平均权益回报率(年化后)为13.57%,较上年同期下降0.82个百分点[8] 不良贷款相关数据 - 截至报告期末,集团不良贷款余额259.55亿元,比上年末增加4.61亿元,增长1.81%;不良贷款率1.38%,较上年末持平[23] 现金流量相关数据变化 - 2025年1 - 3月经营活动使用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 21.99亿元,2024年1 - 3月为 - 900.99亿元,同比增长97.56%,原因是客户存款现金流入增加[25] - 2025年1 - 3月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 - 21.99亿元,较2024年同期的 - 90.099亿元有所改善[33] - 2025年1 - 3月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 - 190.58亿元,2024年同期所得现金净额为54.379亿元[34] - 2025年1 - 3月筹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47.872亿元,较2024年同期的39.21亿元增长22.1%[34] - 2025年1 - 3月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265.32亿元,较2024年同期的36.87亿元大幅增长[34] 贷款与存款净增加额变化 - 2025年1 - 3月发放贷款和垫款净增加额为 - 389.34亿元,2024年同期为 - 576.37亿元[33] - 2025年1 - 3月吸收存款净增加额为824.39亿元,较2024年同期的197.72亿元大幅增长[33] 主要股东持股情况 - 香港中央结算(代理人)有限公司期末持股数量5919877320股,持股比例21.55%[19] - 浙江省金融控股有限公司期末持股数量3452076906股,持股比例12.57%[19] - 横店集团控股有限公司期末持股数量1615542387股,持股比例5.88%[19] - 浙江省能源集团有限公司期末持股数量1093531078股,持股比例3.98%[19] - 信泰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自有资金期末持股数量996325468股,持股比例3.63%[19]
解码浙商银行2025年一季报:善数并重,向质量优先转型
证券之星· 2025-04-29 10:43
公司业绩表现 - 2025年一季度资产总额达3.4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3.54% [1] - 营业收入171.05亿元,利息净收入同比增长1.38% [1] - 归属于股东的净利润59.49亿元,同比增长0.61% [1] - 利息净收入119.81亿元,非利息净收入51.24亿元 [4] 业务结构调整 - 发放贷款和垫款总额18,906.98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81% [2] - 吸收存款20,063.68亿元,较上年末增长4.37% [2] - 大零售板块压降高定价互联网平台合作贷款,增配低风险按揭贷款 [3] - 大公司板块资源向五篇大文章、小额分散资产和优质客户倾斜 [3] 数字化转型与协同改革 - 全面启动"以客户为中心"的综合协同改革,打破内部条线壁垒 [4] - 供应链金融累计服务上下游客户超7万家,普惠小微企业占比超75% [4] - 平均融资利率较年初下降,持续让利实体产业链客户 [4] 资产质量与风险管理 - 不良贷款率1.38%,与上年末持平 [5] - 拨备覆盖率171.21%,贷款拨备率2.36% [5] - 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8.38%,与上年末持平 [5] - 持续关注房地产、小微企业等重点领域风险状况 [6] 战略发展方向 - 秉持"善本金融"理念,深化"数字浙银"建设 [6] - 全面实施综合协同改革,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 [6] - 聚焦产业投研、风险处置、专业评审、数字风控四个"提升" [6]
浙商银行: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0.61%
快讯· 2025-04-29 10:37
财务表现 - 公司2025年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71.05亿元 同比下降7.07% [1] - 归属于本行股东的净利润为59.49亿元 同比增长0.61% [1]
多家银行一把手触及60岁“红线”,金融业或迎高管更替潮
南方都市报· 2025-04-28 13:00
高管变动 - 上海银行董事长金煜因年龄原因辞职,顾建忠接任党委书记[2] - 招商银行行长王良2024年税前薪酬296万元,任期偏短且守成姿态明显[4][6] - 民生银行董事长高迎欣2024年薪酬334.63万元,但该行2024年净利润同比下降近一成[8] - 浙商银行董事长陆建强提出"善本金融"理念,形成六大支柱体系[9][11] - 中信银行新任行长芦苇就任,与董事长方合英形成"少将派"组合[13] - 北京银行董事长霍学文启动"All in AI"战略,提出多水晶球数字化管理体系[14][15] - 江苏银行董事长葛仁余推动智慧化战略,2024年净利润同比增长10.76%[17] - 宁波银行董事长陆华裕已任职20年,成都银行副董事长何维忠任职超16年[18][20] 业绩表现 - 招商银行2024年营业收入3374.88亿元同比下降0.48%,净利润1483.91亿元同比增长1.22%[4] - 民生银行2024年营业收入1362.90亿元同比下降3.21%,净利润322.96亿元同比下降近一成[8] - 江苏银行2024年营业收入808.15亿元同比增长8.78%,净利润318.43亿元同比增长10.76%[17] 战略方向 - 招商银行2023年提出价值银行战略,追求多元价值创造[6] - 浙商银行构建金融顾问、县域综合金融生态等六大支柱体系[9] - 北京银行全面启动"All in AI"战略进入数字化经营阶段[15] - 江苏银行将智慧化列为全行战略之首,打造最具互联网大数据基因的银行[17] 行业趋势 - 2025年银行业将迎来高管更替潮,涉及战略方向和企业文化重塑[22][25] - 新老交替可能带来战略转向,但延续性与调整重心需平衡[23] - 高管变动初期可能影响团队士气和效率,人才梯队建设至关重要[25] - 弹性退休政策或延长关键高管任期以保持稳定性[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