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辽港股份(601880)
icon
搜索文档
中韩自贸区概念下跌0.91%,主力资金净流出9股
证券时报网· 2025-09-30 09:11
资金面上看,今日中韩自贸区概念板块获主力资金净流出0.24亿元,其中,9股获主力资金净流出,净 流出资金居首的是日照港,今日主力资金净流出1343.10万元,净流出资金居前的还有辽港股份、青岛 金王、海程邦达等,主力资金分别净流出1193.94万元、912.11万元、204.68万元。今日主力资金净流入 居前的概念股有青岛双星、朗姿股份、连云港等,主力资金分别净流入748.51万元、634.27万元、 162.11万元。(数据宝) 中韩自贸区概念资金流出榜 截至9月30日收盘,中韩自贸区概念下跌0.91%,位居概念板块跌幅榜前列,板块内,ST新华锦跌停, 日照港、青岛食品、青岛港等跌幅居前。 | 代码 | 简称 | 今日涨跌幅(%) | 今日换手率(%) | 主力资金流量(万元) | | --- | --- | --- | --- | --- | | 600017 | 日照港 | -1.29 | 0.70 | -1343.10 | | 601880 | 辽港股份 | 0.00 | 0.55 | -1193.94 | | 002094 | 青岛金王 | -0.13 | 2.44 | -912.11 | | 60 ...
大连港跃升全球集装箱港口绩效指数第四
科技日报· 2025-09-30 08:40
30日,记者从辽港集团获悉,近日,世界银行与标普全球联合发布《集装箱港口绩效指数(CPPI)2020—2024》。报告显示,2024年我国共有七个港位居 十强,其中大连港排名跃升至全球第四。 科技日报记者 张蕴 通讯员 许利锋 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辽港集团大连港集装箱码头积极抢占新赛道、孕育新动能,于2022年12月完成"大窑湾·智慧港口2.0"项目建设。项目创新 性地提出"智能操作""智慧运营""智链生态""智感环境"的智慧港口2.0理念体系和顶层设计。 在航线拓展方面,辽港集团大连港集装箱码头坚持立足服务大连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国际物流中心建设,陆续填补远洋干线直航空白,新增多条欧洲、中 南美等重点航区直航班轮。截至目前,辽港集团大连港集装箱码头共有集装箱航线106条,航线覆盖遍布全球160个国家和地区的300余个港口,实现对RCEP 成员国核心港口全覆盖,集装箱吞吐量连续4年保持快速增长,外贸枢纽港能级日益凸显,为大连口岸高水平对外开放提供了坚强支撑。 《集装箱港口绩效指数(CPPI)》(以下简称CPPI)由世界银行和标普全球市场财智共同编制,聚焦于船舶在港时间、集装箱吞吐量等关键运营指标。自 ...
辽港股份9月26日获融资买入2317.80万元,融资余额2.14亿元
新浪财经· 2025-09-29 01:21
股价及融资交易表现 - 9月26日公司股价上涨0.58% 成交额2.26亿元[1] - 当日融资买入2317.80万元 融资偿还2740.56万元 融资净流出422.76万元[1] - 融资余额2.14亿元 占流通市值0.67% 处于近一年10%分位低位水平[1] 融券交易状况 - 9月26日融券卖出2.34万股 金额4.07万元 融券偿还2.34万股[1] - 融券余量209.51万股 融券余额364.55万元 处于近一年70%分位较高水平[1] - 融资融券总余额2.18亿元[1] 公司基本概况 - 公司位于辽宁省大连保税区 2005年11月16日成立 2010年12月6日上市[2] - 主营业务涵盖油品码头、集装箱码头、汽车码头、散杂货码头、散粮码头、客运滚装码头及港口增值服务[2] - 收入构成:劳务或服务96.37% 其他3.06% 商品0.57%[2] 股东结构变化 - 截至6月30日股东户数22.43万户 较上期减少2.21%[2] - 南方中证500ETF持股1.11亿股 较上期增加1494.64万股 位列第七大流通股东[3]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1-6月营业收入56.93亿元 同比增长5.93%[2] - 归母净利润9.56亿元 同比增长110.78%[2] 分红历史记录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53.42亿元[3] - 近三年累计派现14.39亿元[3]
辽港股份(02880) - 2025 - 中期财报
2025-09-26 09:25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收入为人民币56.927亿元,同比增长5.9%[9]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人民币9.557亿元,同比增长110.8%[8] - 合并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5.9%至56.93亿元人民币[86] - 合并营业利润同比大幅增长92.2%至14.41亿元人民币[86] - 合并净利润同比增长99.4%至10.81亿元人民币[87]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110.8%至9.56亿元人民币[87] - 母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9.8%至14.35亿元人民币[88] - 母公司营业利润同比增长266.2%至7.07亿元人民币[88]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营业成本为人民币38.989亿元,同比下降5.7%[9] - 财务费用为人民币2.089亿元,同比增长13.7%[9][12] - 财务费用同比增长13.7%至2.09亿元人民币[86] - 母公司营业成本同比下降18.4%至9.19亿元人民币[88] 业务线表现 - 油品部分营业收入11.01亿元,同比增长112.5%,毛利5.78亿元,同比增长3,134.9%[33] - 集装箱部分营业收入17.75亿元,同比下降8.7%,但毛利6.02亿元,同比增长14.5%[35] - 散杂货部分营业收入17.19亿元,同比下降3.4%,毛利3.70亿元,同比下降20.3%[41] - 散粮部分营业收入4.18亿元,同比增长17.3%[43] - 散粮部分毛利1.18亿元,毛利率提升7.7个百分点至28.1%[43][44] - 客运滚装部分营业收入8746万元,同比下降9.6%[46] - 增值服务部分营业收入4.80亿元,同比下降11.7%[49] 吞吐量数据 - 全国港口货物吞吐量89.0亿吨,同比增长4.0%[4] - 公司汽车码头业务相关之全国汽车出口308.3万辆,同比增长10.4%[6] - 2025年上半年油品吞吐量3,083.6万吨,同比增长6.9%,其中原油吞吐量2,166.9万吨,同比增长14.2%[31] - 集装箱吞吐量547.5万标准箱,同比增长4.0%[34] - 汽车整车作业量34.7万辆,同比下降0.9%,其中外贸汽车3.1万辆,同比下降11.4%[36][37] - 散杂货吞吐量7,278.1万吨,同比下降1.9%,其中矿石吞吐量2,509.5万吨,同比下降7.5%[39][40] - 散粮码头总吞吐量达930.6万吨,同比增长17.4%[42] - 玉米吞吐量大幅增长至698.2万吨,同比增加73.4%[42] - 大豆吞吐量155.5万吨,同比减少21.1%[42] - 客运吞吐量138万人次,同比增长9.1%[45] - 滚装吞吐量37.9万辆,同比减少5.7%[45] 资产和负债变化 - 总资产577.31亿元,净资产437.59亿元,每股净资产1.68元[15] - 资产负债率24.2%,较上年末下降3.2个百分点[15] - 未偿还借款57.73亿元,其中44.24亿元为一年内到期[16] - 净债务权益比率12.2%,较上年末17.9%下降[16] - 公司总资产从2024年末的597.87亿元人民币下降至2025年6月末的577.31亿元人民币,减少3.4%[83]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从397.98亿元人民币微增至400.50亿元人民币,增长0.6%[83] - 未分配利润从52.81亿元人民币增至56.73亿元人民币,增长7.4%[83] - 货币资金从24.28亿元人民币增至32.81亿元人民币,增长35.1%[84] - 应收账款从31.99亿元人民币大幅下降至16.79亿元人民币,减少47.5%[84] - 其他应收款从22.98亿元人民币下降至15.07亿元人民币,减少34.4%[84] - 流动负债合计从36.20亿元人民币大幅下降至19.73亿元人民币,减少45.5%[85] - 应付职工薪酬从1.50亿元人民币下降至0.72亿元人民币,减少52.0%[85] - 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从20.99亿元人民币大幅下降至0.36亿元人民币,减少98.3%[85] - 租赁负债从25.06亿元人民币下降至11.29亿元人民币,减少55.0%[85] - 负债合计为139.73亿元人民币,较年初163.84亿元下降14.7%[82] 现金流量表现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52.23亿元,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入28.41亿元[16]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大幅增长至28.4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38.3%[89]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增长至64.9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1.0%[89] - 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下降至18.07亿元人民币,同比减少18.6%[89]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负28.00亿元人民币,主要因偿还债务24.46亿元[90]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52.23亿元人民币,较期初下降0.5%[90] - 母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显著改善至22.4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383.1%[92] - 母公司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9.94亿元人民币,主要来自投资收益9.92亿元[92] - 母公司取得投资收益收到的现金为9.92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0.8%[92] - 母公司偿还债务支付的现金为20.87亿元人民币,同比减少14.5%[93] - 母公司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增长至32.8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5.1%[93] 诉讼和或有事项 - 未决诉讼索赔总金额10.60亿元[21] - 公司因中大金属公司诉讼案一审被判支付1026.34万元及利息[23] - 公司因青岛开投公司诉讼案终审被判赔偿货物损失31922.37万元及利息[24] - 公司需向青岛开投公司支付律师费140万元及保全担保费14.65万元[24] - 公司因榕江公司诉讼案终审被判赔偿货物损失33608.1万元及利息[25] - 公司需向榕江公司支付律师费257万元及保全保险费25.48万元[25] - 公司因青岛中兗公司诉讼案终审被判赔偿货物损失16924.64万元及利息[26] - 公司被责令支付青岛中兗公司16938.61万元及利息并承担执行费23.68万元[26] - 公司因新汶矿业公司诉讼案终审被判支付货物损失1182.76万元及其他损失235.85万元及利息[27] - 公司被责令支付新汶矿业公司1423.61万元及利息并承担执行费8.16万元[27] - 公司因重庆渝丰公司诉讼案终审被判支付12025.13万元及资金占用损失[28] - 公司于2021年12月31日针对码头物流公司诉讼计提预计负债1.80亿元[29]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预计负债因法院扣划减少至1.48亿元[29] - 公司确认除已披露事项外,截至2025年6月30日无其他重大担保及或有事项[30] 投资收益和损失 - 投资净收益为人民币1.059亿元,同比大幅增长2107.2%[9] - 信用减值损失转回人民币7926万元,同比变化-489.0%[9] - 信用减值损失同比减少6580.56万元,下降489.0%[13] - 其他收益同比减少4500.33万元,下降39.3%[13] - 投资收益同比增加1.11亿元,增长2107.2%[13] - 所得税费用同比增加1.52亿元,增长71.9%[14] - 母公司投资净收益为1.5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7.2%[88] 股东权益和分配 - 公司2025年上半年不派发中期股息[59] - 公司第二期股份回购计划资金总额不低于人民币4.2亿元且不高于人民币8.4亿元,价格不高于每股人民币1.87元[60] - 2025年1月23日至6月27日期间回购A股96,357,247股,总购买价人民币144,695,372.94元,每股价格区间人民币1.45元至1.59元[60] - 截至报告日期第二期股份回购计划累计回购A股333,707,456股并全部注销[60] - 公司总股本为23,905,474,669股,其中A股18,746,758,670股占比78.42%,H股5,158,715,999股占比21.58%[68] - 营口港务集团持有A股6,916,185,012股,占A股总数36.89%,占总股本28.93%[68] - 大连港集团持有A股5,418,309,653股,占A股总数28.90%,占总股本22.67%[68] - 招商局集团通过受控法团权益持有H股4,293,248,695股,占H股总数83.22%,占总股本17.96%[68] - 公司2025年上半年综合收益总额为5.58亿元人民币[101]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对股东分配利润5.63亿元人民币[101]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股东权益总额减少1.43亿元人民币至400.19亿元[101] - 公司2024年上半年综合收益总额为2.01亿元人民币[103] - 公司2024年上半年对股东分配利润4.58亿元人民币[103] - 公司2024年上半年股东权益总额减少2.47亿元人民币至396.46亿元[103] - 公司2025年上半年专项储备提取1.16亿元,使用5665万元[101] - 公司2024年上半年专项储备提取1.38亿元,使用4406万元[103]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期末未分配利润为53.05亿元人民币[101]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期末未分配利润为43.84亿元人民币[103] 会计政策和计量 - 公司记账本位币为人民币,境外子公司财务报表折算为人民币编制[117] - 公司企业合并分为同一控制下和非同一控制下两种类型[122] - 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取得的资产和负债按合并日在最终控制方财务报表中的账面价值计量[123] - 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成本按购买方付出资产、承担负债及发行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计量[125] - 合并成本大于取得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确认为商誉[125] - 商誉按成本扣除累计减值准备后的金额计量 至少每年进行减值测试[126] - 商誉减值测试需结合相关资产组进行 可收回金额为公允价值减处置费用净额与未来现金流量现值较高者[126][127] - 商誉减值损失计入当期损益且不予转回[128] - 合并财务报表范围以控制为基础确定 控制权获取至丧失期间纳入合并[129][130] - 非同一控制合并取得的子公司自购买日起按公允价值纳入合并范围[130] - 丧失子公司控制权时剩余股权按公允价值重新计量 差额计入当期投资收益[134] - 公司处置子公司股权直至丧失控制权的交易作为一揽子交易处理,处置价款与对应净资产份额差额计入其他综合收益,丧失控制权时转入当期损益[135] - 合营安排需由两个及以上参与方共同控制,任何一方均不能单独控制该安排[136] - 现金等价物定义为持有期限短(一般指购买日起三个月内到期)、流动性强、价值变动风险小的投资[137] - 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初始确认时以公允价值计量,交易费用根据类别计入当期损益或初始确认金额[138] - 实际利率法用于计算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摊余成本及分摊利息收入或费用[139] - 金融资产后续计量分为摊余成本、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或当期损益三类[140]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列示于应收款项融资或其他债权投资[141] - 非交易性权益工具投资可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142] - 为消除会计错配可将金融资产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当期损益[143] - 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采用实际利率法按摊余成本进行后续计量[144] - 公司对已发生信用减值的金融资产按摊余成本和经信用调整的实际利率计算利息收入[145] - 公司对未发生信用减值但后续成为已减值的金融资产按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利息收入[145]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减值损失和利息收入计入当期损益[146] - 非交易性权益工具投资公允价值变动确认在其他综合收益终止确认时转入留存收益[147]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利得损失计入当期损益[148] - 公司对应收账款和合同资产按整个存续期预期信用损失计量准备[149] - 公司按信用风险等级计提预期信用损失准备A级0-0.1% B级0.1-0.3% C级0.3-50% D级50-100%[150] - 信用风险显著增加的金融工具按整个存续期预期信用损失计量准备[150] - 信用风险未显著增加的金融工具按未来12个月预期信用损失计量准备[150] - 不再合理预期收回现金流量的金融资产将直接减记账面余额[153] - 金融资产转移满足终止确认条件时摊余成本计量金融资产账面价值与收到对价差额计入当期损益[155] - 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非交易性权益工具累计利得或损失从其他综合收益转出计入留存收益[155] - 金融资产部分转移终止确认部分对价和原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累计额之和与终止确认部分账面价值差额计入当期损益或留存收益[156] - 金融负债终止确认时终止确认部分账面价值与支付对价差额计入当期损益[162] - 存货按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时计提存货跌价准备[168] - 存货跌价准备按单个存货项目计提数量繁多单价较低存货按存货类别计提[169] - 存货跌价影响因素消失时在原计提金额内转回转回金额计入当期损益[169] - 存货发出采用先进先出法确定实际成本[166] - 周转材料中低值易耗品采用分次摊销法包装物采用一次转销法[167] - 应收购据期限一年内列示为应收款项融资一年以上列示为其他债权投资[164] - 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按被合并方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份额确定,差额调整资本公积或留存收益[172] - 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按合并成本作为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173] - 企业合并相关中介费用计入当期损益[173] - 追加投资形成重大影响时按原股权公允价值加新增投资成本计量[173] - 对子公司投资采用成本法核算,投资收益按现金股利确认[174] - 对联营合营企业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初始成本与可辨认净资产份额差额计入损益[175] - 权益法下按份额确认投资收益和其他综合收益并调整账面价值[176] - 未实现内部交易损益按比例抵销后确认投资损益[176] - 分担净亏损以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减记至零为限[177] - 处置长期股权投资时账面价值与取得价款差额计入当期损益[178] - 处置部分股权投资丧失控制权时剩余股权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差额计入当期损益[179] - 丧失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时剩余股权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差额计入当期损益[180] - 投资性房地产按成本模式计量并计提折旧或摊销[181] - 投资性房地产处置收入扣除账面价值和税费后差额计入当期损益[182] - 房屋建筑物折旧年限5-30年,年折旧率3.17%-19.00%[183] - 港口及码头设施折旧年限5-50年,年折旧率1.90%-19.00%[183] - 汽车及船舶折旧年限5-25年,年折旧率3.80%-19.00%[183] - 机器设备等折旧年限3-15年,年折旧率6.33%-31.67%[183] - 土地使用权摊销年限40-50年[187] - 泊位配套使用权摊销年限50年[187] - 研发支出研究阶段全部费用化计入当期损益[188] - 开发阶段支出满足5项条件才可资本化为无形资产否则计入当期损益[188][190] - 无法区分研究开发阶段的全部研发支出计入当年损益[188] - 长期待摊费用在预计受益期间分期平均摊销[189] - 公司定期检查非金融资产减值迹象可收回金额取公允价值减处置费用净额与未来现金流量现值较高者[191] - 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不予转回[193] - 预计负债按履行现时义务所需支出的最佳估计数计量重大时采用折现金额[194] - 职工薪酬包括短期薪酬离职后福利辞退福利和其他长期职工福利四类[195] - 收入确认以客户取得商品或服务控制权时点按交易价格确认[198] - 采用投入法确定履约进度无法合理确定时按已发生成本确认收入[199] - 公司通过提供港口作业和运输服务履行履约义务[200] - 履约义务被视为在某一时段内履行[200] - 收入确认基于客户同时消耗履约带来的经济利益[200] - 公司采用投入法确定履约进度[200] - 当履约进度无法合理确定时按已发生成本确认收入[200] - 已发生成本确认收入的前提是成本预计能够得到补偿[200] - 收入确认方法适用于
辽港股份9月25日获融资买入3758.63万元,融资余额2.18亿元
新浪财经· 2025-09-26 04:14
股价与融资融券交易 - 9月25日辽港股份股价下跌2.81% 成交额3.10亿元[1] - 当日融资买入3758.63万元 融资偿还3636.95万元 融资净买入121.68万元[1] - 融资余额2.18亿元(占流通市值0.69%) 处于近一年10%分位低位水平[1] 融券交易情况 - 9月25日融券偿还55.81万股 融券卖出2.34万股(卖出金额4.05万元)[1] - 融券余量209.51万股 融券余额362.45万元 超过近一年70%分位较高水平[1] - 融资融券余额合计2.22亿元[1] 公司基本概况 - 公司位于辽宁省大连保税区 主营业务涵盖油品/液体化工品码头 集装箱码头 汽车码头 散杂货码头 散粮码头 客运滚装码头及港口增值服务[2]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劳务或服务96.37% 其他3.06% 商品0.57%[2] - 截至6月30日股东户数22.43万户 较上期减少2.21%[2] 财务表现 - 2025年1-6月营业收入56.93亿元 同比增长5.93%[2] - 归母净利润9.56亿元 同比增长110.78%[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53.42亿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14.39亿元[3] 机构持仓 - 南方中证500ETF(510500)位列第七大流通股东 持股1.11亿股 较上期增加1494.64万股[3]
中韩自贸区概念下跌1.87%,主力资金净流出12股
证券时报网· 2025-09-25 10:33
中韩自贸区概念板块表现 - 截至9月25日收盘 中韩自贸区概念下跌1.87% 位居概念板块跌幅榜前列[1] - 板块内跌幅居前的个股包括新华锦下跌6.05% 连云港下跌3.85% 辽港股份下跌2.81%[1][2] 板块资金流向 - 中韩自贸区概念板块获主力资金净流出0.85亿元[2] - 12只个股出现主力资金净流出 辽港股份净流出4114.87万元居首[2] - 日照港净流出1136.79万元 青岛港净流出950.66万元 连云港净流出582.29万元[2] 概念板块涨跌幅对比 - 中国AI 50概念上涨2.36% 可控核聚变概念上涨1.39% 表现最佳[2] - 中韩自贸区概念下跌1.87% 在跌幅榜排名第三[2] - 兵装重组概念下跌1.79% 天津自贸区下跌1.75% 跌幅居前[2]
辽港股份涨0.56%,成交额3.82亿元,近5日主力净流入-9621.75万
新浪财经· 2025-09-23 07:31
公司业务与定位 - 实控人为大连国资委 主营港口业务 是大连国资委旗下港口物流业务的统一运作平台 拥有近洋航线70条 是东北地区最大的综合性码头营运商[2] - 主营业务涵盖油品/液体化工品码头及相关物流业务 集装箱码头及相关物流业务 汽车码头及相关物流业务 矿石码头及相关物流业务 杂货码头及相关物流业务 散粮码头及相关物流业务 客运滚装码头及相关物流业务 以及港口增值与支持业务[2][3] - 公司是东北亚地区进入太平洋最为便捷的海上门户 配有完善运输网络 是我国主要的海铁联运及海上中转港口之一[3] 战略发展与市场布局 - 全资孙公司大连集发环渤海集装箱运输有限公司区块链项目获得网信办第二批备案[4] - 集团在集装箱码头加强航线市场开发 全年新增10条航线 包括7条东南亚航线 1条远东航线及2条内贸航线 实现对东南亚区域核心港口的全覆盖[4] - 公司持续发挥在大连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及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中的龙头作用[2] 财务表现 - 2025年1-6月实现营业收入56.93亿元 同比增长5.93% 归母净利润9.56亿元 同比增长110.78%[9]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53.42亿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14.39亿元[10]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劳务或服务96.37% 其他3.06% 商品0.57%[9]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截至6月30日股东户数22.43万 较上期减少2.21%[9] - 南方中证500ETF(510500)位居第七大流通股东 持股1.11亿股 相比上期增加1494.64万股[10] 市场交易数据 - 9月23日股价涨0.56% 成交额3.82亿元 换手率1.18% 总市值419.58亿元[1] - 当日主力净流入619.49万元 占比0.02% 行业排名12/35[5] - 主力持仓未控盘 筹码分布分散 主力成交额1.69亿元 占总成交额6.13%[6]
中韩自贸区概念下跌2.51%,主力资金净流出9股
证券时报网· 2025-09-22 10:17
中韩自贸区概念板块表现 - 截至9月22日收盘 中韩自贸区概念下跌2.51% 位居概念板块跌幅榜前列[1] - 板块内跌幅居前的股票包括新华锦 连云港 朗姿股份等[1] 板块资金流向 - 中韩自贸区概念板块获主力资金净流出0.96亿元[2] - 9只股票获主力资金净流出 其中5只净流出超千万元[2] - 辽港股份主力资金净流出2689.15万元 居净流出首位[2] - 连云港 青岛金王 青岛双星分别净流出2567.90万元 2411.88万元 1756.35万元[2] - 主力资金净流入居前的股票为新华锦 春雪食品 青岛食品 分别净流入1360.94万元 199.93万元 86.73万元[2] 个股表现数据 - 辽港股份下跌2.21% 换手率1.10%[2] - 连云港下跌2.38% 换手率2.80%[2] - 青岛金王下跌1.82% 换手率2.88%[2] - 青岛双星下跌1.65% 换手率3.47%[2] - 朗姿股份下跌2.34% 换手率2.33%[2]
辽港股份9月19日获融资买入5139.11万元,融资余额2.27亿元
新浪财经· 2025-09-22 04:52
股价与融资融券交易 - 9月19日公司股价下跌3.21% 成交额5.18亿元 [1] - 当日融资买入5139.11万元 融资偿还5150.13万元 融资净流出11.02万元 [1] - 融资余额2.27亿元 占流通市值0.68% 处于近一年10%分位低位水平 [1] - 融券余量209.68万股 融券余额379.52万元 处于近一年80%分位高位水平 [1]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成立于2005年11月16日 2010年12月6日上市 总部位于辽宁省大连保税区 [2] - 主营业务涵盖油品码头、集装箱码头、汽车码头、散杂货码头、散粮码头、客运滚装码头及港口增值服务 [2] - 收入构成:劳务或服务96.37% 其他3.06% 商品0.57% [2] - 截至6月30日股东户数22.43万户 较上期减少2.21% [2]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56.93亿元 同比增长5.93% [2]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9.56亿元 同比增长110.78%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53.42亿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14.39亿元 [3] 机构持仓 - 南方中证500ETF(510500)位列第七大流通股东 持股1.11亿股 较上期增加1494.64万股 [3]
辽港股份机构调研:多措并举与招商体系开展协同
证券时报网· 2025-09-19 09:41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总成本费用45.08亿元 同比减少2.74亿元 降幅5.73% [1] - 毛利率31.5% 较上年同期提升8.5个百分点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5.9% 营业成本同比下降5.7% [1] - 劳务及外包成本下降7.8% 能源成本下降17.76% 人工成本下降5.13% 设施设备维护成本下降21% 租赁费下降26.46% [1] 债务结构 - 有息债务总额60.36亿元 较年初压降21.88亿元 资产负债率24.2% 较年初降低3.2个百分点 [2] - 一年内到期有息债务占比2.22% 中长期债务占比97.78% [2] 业务协同发展 - 开通粮食新航线使南北两港间粮食航线总数达10条 推动北粮南运转运量逐年攀升 [2] - 协同构建环渤海区域原油中转平台 搭建VLCC从中东经大连港水运中转的全程原油物流通道 [2] - 推进钢材"杂改集"业务 搭建铁矿石"连营组合港"转水新通道 降低客户综合成本 [3] 航线网络拓展 - 2025年上半年新开欧洲、地中海线等4条集装箱航线 完善环渤海中转服务 [3] - 开发远洋干线 优化近洋航线 拓展进江航线 集装箱业务量实现小幅增长 [3] - 开发菱镁石、氧化铝等新增货源 通过散改集方式拓宽转运通道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