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电气(601727)

搜索文档
可控核聚变概念上扬,哈焊华通20%涨停,中洲特材涨超10%
证券时报网· 2025-09-25 07:14
市场表现 - 可控核聚变概念股25日盘中大幅上扬 哈焊华通20%涨停 中洲特材涨超10% 合锻智能涨停 常辅股份和上海电气涨超9% [1] 行业动态 - 中国聚变能源有限公司在第二十五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上公开亮相 展示技术路线及业务布局 [1] - 公司将在上海新建聚变实验装置"中国环流四号(HL-4)" 用于验证高温超导磁体技术 [1] - 国家发展改革委与国家能源局发布实施意见 要求基于人工智能技术开展可控核聚变智能控制系统研究 [1] - 日本内阁府6月4日发布修订版《聚变能源创新战略》文件 作为核聚变科研与产业发展纲领 [2] - 美国Helion与微软签订协议 微软将从2028年开始从Helion的核聚变发电厂购买电力 成为全球首个核聚变商业协议 [2] - 中国BEST项目5月1日启动总装 较原计划提前2个月 [2] 技术发展 - 研发重点包括等离子体位形实时预测-磁约束参数自适应调控智能模型 实现托卡马克等离子体稳态运行的智能化控制 [1] - 技术路线涵盖托卡马克装置、场反直线型装置和惯性约束聚变混合堆等相关配套系统 [2] 行业前景 - 全球核聚变产业进入加速发展期 各国进入竞赛阶段 [2] - 可控核聚变被视为人类能源终极解决方案 商业化发展前景广阔 [2] - 国内外可控核聚变项目持续推进 商业化进程有望加速 [2]
直线拉升!20cm涨停
中国基金报· 2025-09-25 03:18
市场整体表现 - 9月25日A股三大指数集体下跌 上证指数跌0.06%至3851.19点 深证成指跌0.30%至13316.28点 创业板指跌0.45%至3171.24点[1][2] - 港股三大指数集体上涨 恒生指数涨0.05%至26530.80点 国企指数涨0.03%至9445.85点 恒生科技指数涨0.22%至6337.29点[5][6] 行业板块表现 - 有色金属板块涨幅居前 铜产业概念指数涨2.63%[2][4] - 核聚变概念指数涨2.67% 超导概念指数涨2.21%[4] - 半导体相关板块走低 半导体设备概念指数跌2.14% 存储器概念指数跌1.67% 光刻机概念指数跌1.61%[4][5] 个股表现 - 紫金矿业领涨恒指成份股 股价涨4.66%至31.020港元[5][7] - 上纬新材20cm涨停 股价达132.1元/股 总市值533亿元 成交量745.76万股 成交额9.42亿元[15][16][17] - 铜产业概念股表现强势 精艺股份涨停涨10.02% 北方铜业涨停涨10.01% 洛阳钼业涨停涨9.98%[8][9] 重大事件影响 - 印尼Grasberg铜矿发生泥石流事故 该矿占全球铜供应约3% 花旗预计四季度产量损失将影响全球供应3%[9][10] - 中国聚变能源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展示 该公司被称为可控核聚变"国家队" 重点布局聚变工程化和商业化[11][14] - 上纬新材控制权变更完成 智元恒岳成为新控股股东 合计拥有29.99%股份及表决权 并计划以7.78元/股要约收购37%股份[18]
电力设备股普涨 上海电气涨超6% 行业高景气度延续
格隆汇· 2025-09-25 02:44
港股电信设备股表现 - 上海电气股价上涨6.27%至3.900港元,领涨板块 [1][2] - 金风科技股价上涨3.61%至12.630港元 [1][2] - 中国高速传动股价上涨2.55%至1.610港元 [1][2] - 福莱特玻璃股价上涨2.09%至11.740港元 [1][2] - 协鑫科技和信义光能分别跟涨0.77%和0.58% [1][2] 全球电力设备需求周期 - 全球电网投资预计2025年超过4000亿美元,行业高景气度延续 [1] - AI发展强势带动全球用电需求增长,配套电气设备需求显著增加 [1] - 海外大厂纷纷上调资本开支预期,加大AIDC基础设施建设投入 [1] 变压器市场需求动态 - 美国变压器市场需求持续走强,价格指数居高不下 [1] - 中东变压器需求高速增长,中国企业斩获百亿级大额订单 [1] - 2025年上半年头部公司出口业务实现较快增长,呈现量增利起态势 [1]
港股异动丨电力设备股普涨 上海电气涨超6% 行业高景气度延续
格隆汇· 2025-09-25 02:38
行业需求与投资前景 - 全球电网投资将在2025年超过4000亿美元 行业高景气度延续 [1] - AI带动全球用电需求显著增长 配套电气设备需求同步增加 [1] - 海外厂商上调资本开支预期 加大AIDC基础设施建设投入 [1] 区域市场动态 - 美国变压器市场需求持续走强 价格指数维持高位 [1] - 中东地区变压器需求高速增长 中国企业获得百亿级订单 [1] 企业表现与业务发展 - 上海电气股价上涨6.27%领涨板块 金风科技跟涨3.61% [1] - 行业头部公司2025年上半年出口业务实现量利双增 [1] - 中国高速传动涨2.55% 福莱特玻璃涨2.09% 协鑫科技与信义光能跟涨 [1]
港股上海电气涨超7%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5 02:10
股价表现 - 港股上海电气(02727 HK)股价上涨5 99%至3 89港元 [1] - 盘中涨幅超过7% [1] - 成交额达2 34亿港元 [1]
上海电气涨超7% 核聚变领域再迎催化 公司核聚变等新兴产业持续突破
智通财经· 2025-09-25 01:59
股价表现 - 上海电气H股涨5.99%至3.89港元 成交额2.34亿港元[1] 行业动态 - 中国聚变公司注册资本150亿元 挂牌成立两个多月后首次公开亮相[1] - 中国聚变公司将在上海新建聚变实验装置"中国环流四号(HL-4)" 验证高温超导磁体技术[1] 公司业务进展 - 上海电气成功交付全球首台ITER项目磁体冷态测试杜瓦[1] - 公司后续将交付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CRAFT项目及紧凑型聚变实验装置BEST项目主机系统核心部件[1] - 上海电气500MW级全氢冷发电机通过技术评价 为大容量清洁气电产业提供关键装备支撑[1]
港股异动 | 上海电气(02727)涨超7% 核聚变领域再迎催化 公司核聚变等新兴产业持续突破
智通财经网· 2025-09-25 01:58
股价表现 - 上海电气股价上涨5.99%至3.89港元 成交额达2.34亿港元 [1] 核聚变业务进展 - 中国聚变公司注册资本150亿元 挂牌两个多月后首次公开亮相 [1] - 中国聚变公司将在上海新建聚变实验装置"中国环流四号(HL-4)" 用于验证高温超导磁体 [1] - 公司成功交付全球首台ITER项目磁体冷态测试杜瓦 [1] - 后续将交付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CRAFT项目及紧凑型聚变实验装置BEST项目的主机系统核心部件 [1] 其他新兴产业突破 - 公司在燃气轮机领域实现技术突破 500MW级全氢冷发电机通过专家技术评价 [1] - 全氢冷发电机为我国大容量清洁气电产业提供关键装备支撑 [1]
上海电气涨2.03%,成交额11.47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4377.59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25 01:52
股价表现 - 9月25日盘中股价上涨2.03%至9.05元/股 成交额达11.47亿元 换手率1.01% 总市值1406.38亿元 [1] - 今年以来股价累计上涨11.59% 近5个交易日上涨11.18% 近60日涨幅达23.30%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4377.59万元 特大单买卖占比分别为12.20%和19.80% 大单买卖占比分别为22.68%和18.89% [1] 股东结构 - 股东户数70.44万户 较上期减少6.70% [2] - 中国证券金融持股2.12亿股(第五大股东) 较上期减少2039.46万股 [3] - 香港中央结算持股1.38亿股(第六大股东) 较上期增加699.12万股 中证上海国企ETF新进持股4204.43万股(第十大股东) [3] 财务业绩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543.03亿元 同比增长8.89% [2] - 归母净利润8.21亿元 同比增长36.40%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99.73亿元 但近三年未进行分红 [3] 业务构成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销售商品77.23% 提供劳务10.01% 工程建造7.55% 其他业务5.21% [1] - 业务范围涵盖新能源与环保设备 高效清洁能源设备 工业装备和现代服务业 [1] - 所属申万行业为综合电力设备商 概念板块包括大飞机 上海国资 光热发电等 [1]
工博会直击:从硬核核电到AI智能,上海电气驱动工业进化“双引擎”
新华财经· 2025-09-24 13:24
核心观点 - 公司在工博会系统展示从能源系统重构到工业智能协同的新质生产力完整路径 体现围绕极智、极绿、极精的工业进化实验 [1] - 公司通过七巧板生态拼图实现能源、工业、驱动、基础件、医疗、环保、冷暖七大板块协同 拼出未来工业图景 [1] 能源系统重构 - 以源网荷储控一体化思维构建技术演进路径:以煤燃核为稳定基石、风光储为绿色主力、输配电为智能链接、氢氨醇为战略延伸、仪控表为支撑 形成全链条新型电力系统解决方案 [3] - 作为国内唯一具备高温气冷堆核岛主设备成套供货能力的企业 展示国和一号主泵、华龙一号冷却剂泵及四代高温气冷堆压力容器等核电装备全家桶 [5] - 在核聚变领域深度布局 展出聚变主机真空室、冷屏、杜瓦等核心设备实物 [5] - 吉林洮南市风电耦合生物质绿色甲醇项目为国内首个规模化商业运行绿色甲醇项目 融合纯氧气化、富CO2合成、弱联网制氢等关键技术并通过欧盟ISCC全流程认证 [5] 工业智能协同 - 以"大制造—大工业—大城市"为主线展示智造能力无界延伸 [6] - 智能机器人战队共享关键零部件与技术平台 实现从零件到整机、从单机到系统的全链布局 包括灵螣特种机器人、灵航巡检机器人、灵柯双臂协作机器人和衡榫手术机器人 [6] - 灵柯双臂机器人构建数据-模型-部署闭环学习系统 能在真实任务中优化技能 实现从执行命令到进化技能的跨越 [6] - 高精度磨削中心达纳米级精度 可服务航空发动机叶片和机器人关节加工 [6] - 举办工业母机+产需对接活动推动产业链协同共创 [6] 技术演进历程 - 百年传动展区展示1955年中压锅炉模型和新中国第一台6000千瓦汽轮机测量仪器 勾勒从制造自主到智造引领的演进线 [7] - 将百年工业积淀与场景理解注入新技术研发 在智能化推进中体现沉稳与精准 [9] - 未来以能源与工业为双擎 注重系统集成与生态协同 推动新质生产力从技术突破走向产业共振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