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银行(601398)

搜索文档
新“宇宙行”诞生!农业银行股价再创新高,总市值首超工行
华尔街见闻· 2025-09-04 12:18
市值表现 - 农业银行A+H股总市值达2.55万亿元 首次超越工商银行的2.49万亿元 成为中国市值最大银行 [1][4] - 农业银行A股股价创历史新高至7.55元/股 收盘报7.52元/股 单日涨幅5.17% H股报5.4港元/股 涨1.5% [1][4] - 农业银行A股市值于8月6日已首次超越工商银行 此次为A+H总市值超越 反映资金持续青睐 [1][5] 股价涨幅 - 农业银行A股年初至今涨幅超44% H股涨超30% 显著高于工商银行A股13%和H股17%的涨幅 [4] - A股较H股存在较高溢价 反映内地投资者对银行股偏好提升 [4] 财务业绩 - 农业银行上半年净利润1395.1亿元 同比增长2.66% 营业收入3699.37亿元 同比增长0.85% [6] - 工商银行同期净利润1681.03亿元 同比下降1.39% 营业收入4270.92亿元 同比增长1.6% [6] 资产质量 - 农业银行不良贷款率降至1.28% 关注贷款率1.39% 逾期贷款率1.22% 拨备覆盖率高达295% [6] - 稳健的资产质量和充足拨备为业绩增长提供保障 [6] 市场观点 - 农业银行市值突破反映市场对稳定盈利、高股息率及县域经济深耕优势的认可 [6] - 市场从追逐高成长转向追求确定性收益 银行股高股息率在利率下行环境下吸引力显著提升 [6] - 中资银行股迎来拐点 预计2025-2027年内银H股收入和净利润将持续增长 [7] - 银行板块基本面进入稳定期 政策环境和资金面变化将继续影响后续走势 [3][7]
大涨5%、总市值2.55万亿!农行年内涨出一个中国神华
第一财经· 2025-09-04 11:57
农业银行市值表现 - 农业银行总市值达2.55万亿元 超越工商银行2.49万亿元 高出667亿元 成为A股总市值第一银行 [1][3] - 农业银行年内A股股价涨幅47% 总市值增长7219亿元 增量相当于中国神华总市值 [1][4] - 农业银行A股流通股本占比91% H股占比9% 总股本3500亿股 流通股占比100% [5] 银行板块市场表现 - 银行板块逆势上涨0.79% 位列申万一级行业涨幅前三 24只银行股上涨 [3] - 国有大行股价分化明显 邮储银行涨18.03% 工商银行涨13.54% 建设银行涨9.58% 交通银行跌0.73% [2][4] - 城商行表现突出 青岛银行涨39.88% 浦发银行涨37.88% 华夏银行和郑州银行跌超2% [4] 估值与资金动向 - 农业银行市净率0.98倍 位列A股银行第二 仅招商银行PB超1倍 [8] - 险资持续增持银行股 平安人寿持有多家银行H股比例超15% 9月2日举牌农业银行H股 [7] - AH股溢价率变化显著 农业银行从30%升至52% 工商银行微增1% 其他银行溢价率下降 [8] 行业基本面与分红 - 六大行中期现金分红超2000亿元 按上半年净利润30%比例分配 [8] - 行业息差收窄压力缓解 盈利下行压力较去年同期改善 资产质量取决于房地产复苏进度 [8][9] - 银行股息率中位数维持在4%以上 配置型资金在低估值阶段集中布局 [7][8]
分红井喷,制造业追随高股息阵营
和讯· 2025-09-04 11:32
核心观点 - A股中期分红阵营持续扩容 2024年有677家公司实施中期分红 较2023年170家猛增 派现总额达6497亿元 较2023年5312亿元提升超22% 创历史新高[2] - 政策引导、企业财务优化和市场偏好转变形成三重共振 推动中期分红常态化发展[2][11] - 金融、电信、能源等传统高股息行业继续主导分红 央企贡献71%分红金额 13家公司分红超百亿[5] - 制造业和新兴行业公司加入中期分红行列 分红行业分布更广泛 反映市场整体分红意识提升[6] 分红规模与结构 - 818家上市公司公布中期现金分红方案 较去年同期增加141家 整体股利支付率31.97%[2] - 国有六大银行中期分红规模合计近2047亿元 占总分红金额近三分之一[5] - 中国移动以540.82亿元派现总额居首 工商银行504亿元 建设银行486.1亿元 农业银行418.2亿元 中国石油402.7亿元[5] - 民营控股上市公司15家分红金额超10亿元 79家公司连续3年中期分红[5] 行业特征与变化 - 7家上市银行首次公布中期分红 包括招商银行、常熟银行、宁波银行等[5] - 制造业企业如中国中车、长安汽车等龙头企业首次宣布中期分红[6] - 现金流稳定、负债低、治理成熟的公司逐步将一年两次分红写入章程[7] 驱动因素分析 - 监管政策推动:2024年4月"新国九条"强化现金分红监管 对低分红公司限制大股东减持[10] - 2024年11月证监会发布市值管理指引 鼓励增加分红频次和提高分红率[10] - 超六成披露中期分红方案的公司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0] - 保险、社保等机构投资者占比提升 对稳定现金流的诉求强烈[10] 市场影响与趋势 - 投资者从追求股价上涨转向注重现金分红能力 价值投资理念深化[12] - 高分红公司获得估值溢价 市场从"重融资"向"投融资并重"生态转变[12] - 与海外成熟市场相比 A股分红频率仍有提升空间 一年四次分红可能成为部分公司常态化操作[13][14]
中期分红井喷:央企压舱,制造业扩围
搜狐财经· 2025-09-04 11:11
核心观点 - A股上市公司中期分红规模创历史新高 分红公司数量增至818家 现金分红总额达6497亿元 较去年增加141家 分红总额比去年5312亿元提升超22% [2] - 中期分红是政策引导、企业财务优化和市场偏好转变的三重共振 短期稳定市场 长期需建立盈利能力到自由现金流再到可持续分红的正向循环机制 [2][9] - 一年多次分红成为新风向 金融、电信、能源等传统高股息行业继续扮演现金奶牛角色 央企贡献71%分红金额 13家公司分红超百亿 [3] - 分红频次提升趋势明显 但A股仍与海外成熟市场存在差距 未来一年四次分红可能成为部分上市公司常态化操作 [2][11] 分红规模与结构 - 2024年中期分红公司数量达677家 较2022年102家和2023年170家大幅增长 [2] - 上市公司现金分红总额6497亿元 整体股利支付率31.97% [2] - 央企发挥压舱石作用 贡献71%分红金额 13家公司分红超百亿 [3] - 民营控股上市公司分红意愿提升 15家分红金额超10亿元 79家公司连续3年中期分红 [3] - 中国移动以540.82亿元派现总额居首 工商银行和建设银行分别以504亿元和486.1亿元紧随其后 [3] 行业分布特征 - 银行业表现突出 国有六大银行中期分红规模合计近2047亿元 占总分红金额近三分之一 [3] - 招商银行、常熟银行等7家上市银行首次公布中期分红 [3] - 制造业企业加入中期分红行列 中国中车、长安汽车等龙头企业首次宣布中期分红 [5] - 分红行业分布更加广泛 不再局限于传统高分红行业 新兴行业公司加入反映市场整体分红意识提升 [5] 驱动因素分析 - 监管政策推动:2024年4月"新国九条"强化现金分红监管 对多年未分红公司限制大股东减持 2024年11月证监会发布市值管理指引鼓励增加分红频次 [8] - 业绩支撑:超六成披露中期分红方案的公司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 [9] - 市场偏好转变:保险、社保等机构投资者占比提升 对稳定现金流诉求强烈 [9] 市场影响与趋势 - 投资理念转变:投资者从追求股价上涨转向注重现金分红能力 价值投资理念深入人心 [10] - 估值体系变化:高分红、稳定分红公司获得更高估值溢价 低分红公司估值可能受抑制 [10] - 市场生态转变:从重融资向投融资并重转变 促进市场可持续发展 [10] - 分红频次待提升:相比美股按季度分红 A股分红频率仍有差距 未来一年四次分红可能常态化 [11]
银行板块持续走强,农业银行股价大涨5%、总市值超越工商银行
北京商报· 2025-09-04 10:53
银行板块市场表现 - 农业银行A股股价收报7.52元 单日大涨5.17% 盘中最高触及7.55元创历史新高 H股同步上涨2.07%至5.43港元 [1] - 农业银行总市值达2.55万亿元 首次超越工商银行的2.49万亿元 登顶银行板块总市值榜首 一月内实现流通市值和总市值两次超越 [1] - 银行板块24家上市银行股价收涨 邮储银行和中信银行分别上涨2.90%和2.17% 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及常熟农商行涨幅均超1% [1] 农业银行业绩与行业地位 - 农业银行年内A股股价涨幅达47.15% 居A股上市银行板块首位 [2]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3699.37亿元 归母净利润1395.10亿元 同比分别增长0.8%和2.7% [2] - 为四大行中唯一保持净利润正增长机构 国有六大行中归母净利润增速最高 [2] - 工商银行以4270.92亿元营收和1681.03亿元归母净利润稳居商业银行首位 但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1.4% [2]
29.25亿元主力资金今日抢筹银行板块
证券时报网· 2025-09-04 10:46
市场整体表现 - 沪指9月4日下跌1.25% [1] - 申万行业分类中11个行业上涨 涨幅居前为商贸零售(1.63%)和美容护理(1.19%) [1] - 银行行业涨幅0.79% 位列涨幅榜第三 [1][2] - 通信行业跌幅8.48% 电子行业跌幅5.08% 表现最差 [1] 资金流向概况 - 两市主力资金全天净流出925.47亿元 [1] - 仅3个行业获主力资金净流入 银行行业净流入29.25亿元居首 [1] - 商贸零售行业净流入18.65亿元 美容护理行业净流入8332.65万元 [1] - 电子行业净流出223.41亿元 计算机行业净流出151.59亿元 通信/有色金属/机械设备等行业净流出规模居前 [1] 银行行业个股表现 - 行业42只个股中24只上涨 14只下跌 [2] - 23只个股获资金净流入 其中7只净流入超1亿元 [2] - 农业银行净流入15.77亿元 工商银行净流入3.11亿元 中国银行净流入2.49亿元 位列前三 [2] - 7只个股净流出超3000万元 成都银行净流出5302.98万元 张家港行净流出4709.78万元 齐鲁银行净流出4430.35万元 [2] 银行个股资金数据 - 农业银行涨幅5.17% 换手率0.30% 主力资金净流入157735.31万元 [2] - 工商银行涨幅1.34% 换手率0.32% 净流入31136.48万元 [2] - 中国银行涨幅1.26% 换手率0.31% 净流入24874.81万元 [2] - 建设银行涨幅0.77% 换手率2.06% 净流出243.94万元 [3] - 中信银行涨幅2.17% 换手率0.28% 净流出3845.59万元 [3]
“浙科联合贷”落地杭州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9-04 10:06
政策创新 - 中国人民银行浙江省分行牵头推出"浙科联合贷"服务模式 以信息共享 风险共担 资源互补和政策集成为核心 破解单一银行信贷支持难以匹配科技型企业全生命周期融资需求的难题[1] - 首批12家金融机构参与合作 包括杭州银行 工商银行 兴业银行 民生银行 中信银行和招商银行等 30余家科技型企业率先受益[1] - 建立分层分类支持机制 针对初创期 成长期和成熟期企业分别设计专项产品[1] 初创期企业融资 - "浙科普惠联合贷"针对初创期企业 通过批量画像筛选高成长性科技型中小企业 首批筛选30余家企业[2] - 杭州银行和工商银行浙江省分行提供超1亿元融资授信 覆盖传统科技企业名单外初创企业[2] - 贷款额度灵活 利率优惠 审批快速 满足资金周转 研发投入和设备购置等需求[2] 成长期企业融资 - "浙科成长联合贷"解决成长期企业融资瓶颈 案例中为顶尖高校孵化的医疗企业提供支持[2] - 杭州银行与兴业银行通过联合尽调 授信和贷款管理 为企业定制1200万元授信方案[2] - 贷款利率较同期企业贷款利率低26个基点 企业专注于孕期妇女营养代谢精准质谱检测技术[2] 成熟期企业融资 - "浙科领航联合贷"为成熟期企业设计 案例中为人工智能全病程管理服务商提供支持[3] - 民生银行杭州分行与杭州银行以标准银团方式提供2000万元贷款 利率低于同期74个基点[3] - 采用"银行+产业专家"双轨评估机制 全面评估企业技术实力 市场前景与商业模式[3] 产品特点 - 初创期产品具有额度灵活 利率优惠和审批快速特点[2] - 成长期产品通过合作协商机制实现联合尽调和授信管理[2] - 成熟期产品具有额度高 期限长 利率低和风险共担特点[3] 市场影响 - 首批项目在杭州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内落地实施[1] - 为科技型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高效精准的金融服务支撑[3] - 为全国科技金融模式创新提供经验[3]
银行板块A股市值重回第一
证券时报网· 2025-09-04 09:33
银行板块市值表现 - 银行板块A股市值达到11.31万亿元 反超电子板块重夺A股第一 [1] - 农业银行A股市值超过2.4万亿元创历史新高 位居银行板块首位 [1] - 工商银行A股市值超过2万亿元 位列银行板块第二 [1] 电子板块市值表现 - 电子板块A股市值11.14万亿元 退居A股第二 [1] - 工业富联A股市值接近1.06万亿元 位居电子板块首位 [1] - 寒武纪A股市值5028.57亿元 位列电子板块第二 [1]
工行稳居上半年投资收益冠军 中行、交行、兴业等下降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04 09:27
投资收益规模 - 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和招商银行4家银行上半年投资收益均超200亿元 其中工商银行以328.85亿元居首 [2] - 13家银行上半年投资收益超过100亿元 包括邮储银行197.50亿元、兴业银行182.97亿元、中国银行159.83亿元等 [2][4] 投资收益增速 - 建设银行投资收益同比增速达217.29% 实现279.12亿元 增速领跑上市银行 [2][3][4] - 多家城商行实现翻倍增长 长沙银行增速118.82% 郑州银行111.10% 紫金银行95.41% 青岛银行93.93% [3] - 部分银行投资收益同比下降 兴业银行降16.93% 中国银行降14.72% 交通银行降13.83% [5] 投资收益营收贡献度 - 国有大行投资收益占营收比重较低 工商银行7.70% 建设银行7.08% 农业银行6.26% 中国银行仅4.86% [6] - 城农商行投资收益营收占比显著更高 上海银行达39.14% 江阴银行36.72% 苏农银行36.50% 张家港行33.28% [6] 投资收益来源分析 - 投资收益增长主要源于债券投资已实现收益增加 工行其他非利息收益464.96亿元中投资收益增加73.52亿元 [4] - 多家银行通过债券止盈操作锁定收益 青岛银行实现15.10亿元投资收益主要来自债券止盈操作 [8] - 建行公允价值变动损失26.18亿元 主要因权益类投资和债券投资重估收益减少 [8][9] 债券市场环境与投资策略 - 债市呈现宽幅震荡特征 十年期国债震荡区间达30个BP 增加投资难度 [10] - 招商银行保持30%债券投资占比 采取逢高配置和波段操作策略 [10] - 浙商银行认为债券仍具性价比 计划加强灵活交易并优化持仓结构 [11] 银行资产配置动向 - 建行加大国债和地方政府债认购力度 金融投资较上年末增加1.09万亿元 增幅10.17% [5] - 城商行和农商行可直接参与美债投资 部分机构在低利率环境下考虑美债市场转型 [2] 投资收益可持续性 - 去年债券收益率下行积累的浮盈已通过集中卖出实现账面兑现 老券浮盈恐已兑现完毕 [7] - 长沙银行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同比下降150.18% 主要因债券投资账面浮盈减少 [8] - 资产荒背景下银行适配稳健资产有限 高收益可持续性面临挑战 [7]
“三农”价值的胜利:农行市值短暂登顶预示着什么?
观察者网· 2025-09-04 09:11
市值表现 - 农业银行总市值在9月4日达到2.45万亿元 首次超过工商银行的2.44万亿元 随后工商银行市值反超至2.69万亿元 农业银行为2.63万亿元 [1][3][12] - 农业银行A股股价当日最高达7.55元/股 涨幅超5% 创历史新高 收盘报7.52元/股 涨5.17% [2][3] - 工商银行A股当日收盘报7.54元/股 涨1.34% [3] - 农业银行A股年内涨幅超44% 远高于工商银行A股的13% [5] 股权结构差异 - 农业银行总股本约3500亿股 A股占比91.22% H股占比8.78% [5] - 工商银行总股本约3564亿股 A股占比75.65% H股占比24.35% [5] - 农业银行A股股价对总市值影响更显著 [5] 三农金融服务成果 - 农业银行县域贷款余额达10.77万亿元 占境内贷款比重40.9% 上半年新增9164亿元 [6] - 惠农e贷余额1.79万亿元 新增2979亿元 增速19.9% [6] - 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保供领域贷款余额1.24万亿元 增速23.7% [7][8] - 乡村产业贷款余额2.70万亿元 增速21.3% 乡村建设贷款余额2.44万亿元 增速8.5% [8] - 脱贫县贷款余额2.48万亿元 增速8.9% 重点帮扶县贷款余额4758亿元 增速9.0% [9][10] - 西藏农牧民贷款余额426亿元 覆盖90%以上农牧户 [11] 财务业绩 - 农业银行上半年净利润1395.1亿元 同比增长2.66% 营业收入3699.37亿元 同比增长0.85% [9] - 工商银行上半年净利润1681.03亿元 同比下降1.39% 营业收入4270.92亿元 同比增长1.6% [9] 战略定位 - 农业银行长期聚焦三农金融服务 县域深耕战略获得资本市场认可 [1][6][13] - 国家持续强化三农工作部署 为农业银行带来重大发展机遇 [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