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浙科成长联合贷
icon
搜索文档
浙江省首批“浙科联合贷”落地 杭州银行携手同业全生命周期陪伴科技企业成长壮大
中国经济网· 2025-09-22 12:33
产品创新 - 杭州银行与同业合作推出浙江省首批"浙科联合贷" 构建银银合作新范式 为科技型企业提供全周期更普惠的融资支持[1] - 产品下设三类子产品:"普惠联合贷"针对小微企业 "成长联合贷"针对成长期企业 "领航联合贷"针对成熟期企业[2] - 配套"认股权+"和动态增信措施 使企业获得额度更高期限更长成本更低的贷款 多家银行联合授信可分散风险[2] 合作机制 - 在人民银行浙江省分行等四家机构共同指导下 建立信息共享风险共担资源互补政策集成"四位一体"机制[2] - 通过园区合作批量授信 合作银行协商联合尽调 标准化银团大额集中授信等方式给予联动支持[2] - 采用"银行+产业专家"双轨评估制 对企业的技术实力市场前景及商业模式进行深入评估[6] 普惠金融服务 - 杭州银行与工商银行浙江省分行携手 聚焦城西科创大走廊普惠类科技贷款业务[3] - 双方发挥数据优势与专业能力 对普惠类科技贷款用户进行全面画像梳理 筛选高成长性科技型小企业[3] - 为机器视觉解决方案提供商HC公司提供联合授信支持 有效缓解企业生产经营资金压力[3] 成长型企业支持 - 为西湖大学孵化的医疗企业WT公司量身定制1200万元授信方案[5] - 贷款利率较同期企业贷款利率低26个基点[5] - 在企业成立初期即提供资金支持并引荐股权融资伙伴 帮助企业完成研发转化和生产运营[4][5] 成熟期企业融资 - 通过银团贷款方式为数字医疗企业提供"领航联合贷" 具有额度高期限长风险共担优势[6] - 满足企业在研发投入市场推广及服务网络扩张等方面的大额资金需求[6] - 资金支持将加速AI技术在医疗健康领域的应用创新 提升服务质量与市场竞争力[6]
从“单兵”到“团战”浙江银行业创新模式服务科创企业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9-13 09:44
浙科联合贷服务模式落地 - 由中国人民银行浙江省分行等四部门指导 在杭州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正式推出首批12家金融机构参与 30余家科技型企业率先受益[1] - 政策核心为信息共享 风险共担 资源互补 政策集成四位一体机制 旨在破解单一银行信贷难以匹配科技企业全生命周期融资需求的难题[1] - 针对企业初创期 成长期 成熟期三个阶段分别设计浙科普惠联合贷 浙科成长联合贷 浙科领航联合贷专项产品[2] 企业融资案例实施效果 - 杭州汇萃智能科技获得杭州银行与工商银行浙江省分行联合授信超2000万元 解决经营周转资金缺口[2] - 西湖维泰诊断技术获得杭州银行与兴业银行1200万元联合授信 从年销售额仅9万元企业发展为行业佼佼者[3] - 银行通过联合服务团队实地调研 企业反馈贷款额度增加且效率提升 避免多银行授信受限问题[2][3] 金融服务机制创新 - 配套认股权+和动态增信措施 使企业可获得额度更高 期限更长 成本更低的贷款[4] - 多家银行联合授信有效分散风险 避免单一银行因项目失败承担过高损失或提前抽贷引发踩踏风险[4] - 政策从推出到落地仅数周 迅速细化为可操作工作机制 在杭州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实现项目开花结果[1]
“浙科联合贷”落地杭州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9-04 10:06
政策创新 - 中国人民银行浙江省分行牵头推出"浙科联合贷"服务模式 以信息共享 风险共担 资源互补和政策集成为核心 破解单一银行信贷支持难以匹配科技型企业全生命周期融资需求的难题[1] - 首批12家金融机构参与合作 包括杭州银行 工商银行 兴业银行 民生银行 中信银行和招商银行等 30余家科技型企业率先受益[1] - 建立分层分类支持机制 针对初创期 成长期和成熟期企业分别设计专项产品[1] 初创期企业融资 - "浙科普惠联合贷"针对初创期企业 通过批量画像筛选高成长性科技型中小企业 首批筛选30余家企业[2] - 杭州银行和工商银行浙江省分行提供超1亿元融资授信 覆盖传统科技企业名单外初创企业[2] - 贷款额度灵活 利率优惠 审批快速 满足资金周转 研发投入和设备购置等需求[2] 成长期企业融资 - "浙科成长联合贷"解决成长期企业融资瓶颈 案例中为顶尖高校孵化的医疗企业提供支持[2] - 杭州银行与兴业银行通过联合尽调 授信和贷款管理 为企业定制1200万元授信方案[2] - 贷款利率较同期企业贷款利率低26个基点 企业专注于孕期妇女营养代谢精准质谱检测技术[2] 成熟期企业融资 - "浙科领航联合贷"为成熟期企业设计 案例中为人工智能全病程管理服务商提供支持[3] - 民生银行杭州分行与杭州银行以标准银团方式提供2000万元贷款 利率低于同期74个基点[3] - 采用"银行+产业专家"双轨评估机制 全面评估企业技术实力 市场前景与商业模式[3] 产品特点 - 初创期产品具有额度灵活 利率优惠和审批快速特点[2] - 成长期产品通过合作协商机制实现联合尽调和授信管理[2] - 成熟期产品具有额度高 期限长 利率低和风险共担特点[3] 市场影响 - 首批项目在杭州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内落地实施[1] - 为科技型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高效精准的金融服务支撑[3] - 为全国科技金融模式创新提供经验[3]
科技服务业贷款余额增20.4% 浙江探索耐心贷款服务机制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30 14:49
浙江省金融运行情况 - 6月末浙江省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25.34万亿元,同比增长9.0%,增速高于全国水平2.2个百分点,比年初新增1.56万亿元,同比多增258亿元 [1] - 浙江省是唯一拥有杭州市、嘉兴市两个科创金改试验区的省份 [1] - 截至6月末浙江省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审核通过金额居全国第二,科技服务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0.4% [1] - 辖内上市公司拟申请股票回购增持贷款的公告项目达107个,14家企业和机构发行科技创新债券共284.1亿元 [1] 科技金融政策与创新 - 人民银行浙江省分行深化科技金融能力提升专项行动,出台《浙江省加大力度支持科技型企业融资实施细则》 [1] - 出台全国首个科创金融专项法规《嘉兴市科创金融促进条例》,在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推出"浙科联合贷"创新产品 [1] - 人民银行浙江省分行会同杭州市相关部门出台《推动金融机构做好联动支持科技型企业融资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 [2] - "浙科联合贷"服务模式通过信息共享、风险共担、资源互补、政策集成"四位一体"形成银行联合支持机制 [2] "浙科联合贷"产品优势 - 建立分层分类支持机制,针对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分别设计"浙科普惠联合贷""浙科成长联合贷""浙科领航联合贷"等产品 [2] - 配套"认股权+"和动态增信措施,使企业获得更多额度、更长期限、更低利率的贷款支持 [2] - 多家银行联合授信实现多方风险缓释,避免单一银行承担过高风险或提前抽贷 [2] - 建立"银行+产业专家"双轨评估制提升科技赛道识别精准度,政银双向推送机制覆盖种子期企业 [3] - 依托科技金融服务联盟形成"股债保担介"综合金融服务体系 [3] 政策协同与实施进展 - 加力使用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支小再贷款等货币政策工具,加大对种子期、初创期科技企业的首贷支持 [3] - 建立"浙科联合贷"政银保担联动机制,提供优惠贷款贴息、政策性融资担保、科技保险等配套政策 [3] - 已选择12家金融机构参与"浙科联合贷"服务,完成首批次科技型企业尽职调查全覆盖 [4] - 部分企业已获得银行授信,下一步将在全省有条件地区复制推广该模式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