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人保(601319)
icon
搜索文档
不再设立监事会 多家险企开启精简高效治理模式   
金融时报· 2025-08-20 02:21
保险公司治理架构调整 - 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于8月5日召开职工代表大会,审议通过职工监事周志文及傅晓亮退任议案,待《公司章程》修订生效后将不设监事会 [1] - 中国人民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4月30日公告修订公司章程,明确不设监事会,相应职权由董事会审计委员会行使 [1] - 中国太平洋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7月30日公告不再设立监事会,由董事会审计与关联交易控制委员会行使监事会职权 [2] - 大家保险集团7月2日公告不再设立监事会,监事会各监事已辞任 [2] - 泰康保险6月23日公告不再设立监事会,第三届监事会各监事自动离任 [2] - 日本财险(中国)4月16日最先发布公告撤销公司监事职位,由董事会下的审计与风险管理委员会行使监事会职责 [2] 新公司法实施背景 - 2024年7月1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正式实施,允许国有独资公司、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在董事会中设置审计委员会行使监事会职权,不设监事会或监事 [3] - 2024年12月金融监管总局印发通知,明确金融机构可按公司章程规定在董事会设置审计委员会行使监事会职权,不设监事会或监事 [3] 审计委员会职能与影响 - 审计委员会是董事会下设专门委员会,通常由独立董事占多数,承担审核财务信息、监督评估审计工作和内部控制等职责 [4] - 撤销监事会后将监督职能集中到董事会审计委员会,可减少内部协调复杂性,提高决策效率 [4] - 董事会审计委员会由具备财务、法律等专业背景的独立董事组成,在财务监督和合规审查方面可能比传统监事会更具专业优势 [4] - 独立董事通常不在公司任职,履行监督职能时可能存在信息不对称、时间不充分等问题 [4]
上市险企缘何不再披露月度保费?   
金融时报· 2025-08-20 01:59
上市险企月度保费披露变化 - 中国人保 中国平安 中国人寿寿险公司今年以来未再按月公布月度保费数据 [1] - 月度保费数据披露并非监管部门强制要求 属于自愿性信息披露 [1] - 新会计准则全面实施导致保费收入确认标准变化 剔除投资成分后数据与之前不可比 [1] 新会计准则影响 - 2023年1月1日起企业会计准则第25号——保险合同(IFRS17)陆续落地执行 [1] - 保险服务收入计量方式改变 聚焦实际承担风险保障所赚取对价 [2] - 原保费数据包含投资成分(储蓄成分) 即确定要返还给客户的部分 [2] 月度数据局限性 - 月度保费收入波动较大 受季节 市场推广活动 新产品推出等因素影响 [2] - 季度末业绩冲刺可能导致当月保费大幅增加 次月明显回落 [2] - 波动不能真实全面反映保险公司长期经营能力和稳定性 [2] 市场考量因素 - 停发月度数据可能为避免扰动股市 月度波动引发投资者过度解读 [3] - 股市对各类信息敏感度高 可能对股价产生不必要影响 [3] 替代性关注指标 - 消费者应重点关注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充足性 反映财务稳定性 [3] - 投资人应关注新业务价值 渠道效能 综合成本率 投资收益率等盈利指标 [3] - 可查阅季度偿付能力报告及年报 半年报获取相关数据 [3] - 监管处罚通报间接反映保险公司业务质量和合规水平 [3] 行业趋势转变 - 不再披露月度保费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结果 [4] - 需要从多个维度深入了解保险公司经营情况 [4]
车险“中国方案”赋能汽车产业“生态出海”
证券日报· 2025-08-19 16:37
中国新能源汽车海外保险服务现状 - 中国新能源汽车在海外面临投保难、投保贵问题 例如德国比亚迪元PLUS保费比大众ID3高210欧元(1761元) 英国比亚迪海狮07EV因零件供应不足被拒保 [1][3] - 海外市场存在三类核心问题:供给端车险不足且维修能力弱推高理赔成本 需求端金融配套影响销售 市场端当地险企配合度低 [2] - 2023-2025H1中国新能源车出口量持续增长 分别达1203万辆(同比+776%)、1284万辆(+67%)和106万辆(+752%) [2] 国内险企的应对措施 - 中国太保产险联合三井住友、中怡经纪实现泰国市场多批次保单落地 人保财险与AXA安盛泰国签署合作备忘录 平安产险承保欧洲新能源乘用车商业责任险 [4] - 采取三种合作模式:中国太保提供风险保障+技术支持 三井住友负责本土承保 中怡经纪设计产品及再保交易 [6] - 安盛天平采用"全球资源本土适配"模式 车车科技建议险企扮演"技术服务商+承保方"双重角色 [7] 行业协同与发展路径 - 上汽集团在香港成立自保公司 香港保监局认为此举可提升复杂风险管理能力 [7] - 险企应聚焦车企建厂重点市场 输出国内数字化定价模型等核心技术优势 [7][8] - 长期规划包括联动金融机构提供"信贷+保险"方案 参与国际标准建设 协助建立海外维修技术中心 [8] 市场价值与战略意义 - 新能源车险出海可补齐全链路保障环节 国际金融企业境外保费占比达30-40% 而国内险企该领域近乎空白 [4] - 数字化定价模型海外验证可反哺本土创新 推动全球保险标准协同 [5] - 实现双赢格局:车企加速国际化布局 保险机构开拓增量市场 [8]
新疆金融监管局同意中国人保财险将光明路支公司变更营业场所
金投网· 2025-08-19 11:58
公司运营动态 - 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乌鲁木齐市光明路支公司营业场所获准变更至新疆乌鲁木齐市天山区光明路326号人保大厦24楼2402室、2403室、2409室 [1] - 公司需按规定及时办理变更及保险许可证换领事宜 [1] 监管审批情况 - 新疆金融监管局于2025年8月11日正式批复同意公司办公场址变更申请 [1] - 批复依据为公司提交的《关于变更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乌鲁木齐市光明路支公司办公场址的请示》(乌人保财险发〔2025〕121号)文件 [1]
保险板块8月19日跌2.12%,中国人寿领跌,主力资金净流出10.5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8-19 08:33
保险板块市场表现 - 保险板块整体下跌2.12% 中国人寿领跌且跌幅达2.45% [1] - 上证指数下跌0.02%至3727.29 深证成指下跌0.12%至11821.63 [1] - 中国平安成交额最高达56.26亿元 中国人保成交量最大为71.78万手 [1] 个股价格变动 - 中国人寿收盘价41.87元下跌2.45% 成交量16.71万手 [1] - 中国太保收盘价39.07元下跌2.08% 成交量24.17万手 [1] - 中国平安收盘价58.20元下跌1.92% 成交量95.48万手 [1] - 中国人保收盘价8.42元下跌1.86% 成交量71.78万手 [1] - 新华保险收盘价66.10元下跌1.64% 成交量18.59万手 [1] 资金流向 - 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出10.5亿元 游资净流入2.28亿元 散户净流入8.22亿元 [1] - 中国平安主力净流出8.09亿元占比14.38% 游资净流入1.30亿元占比2.31% 散户净流入6.79亿元占比12.07% [2] - 中国人寿主力净流出8333.30万元占比11.79% 游资净流入4796.22万元占比6.79% 散户净流入3537.08万元占比5.00% [2] - 中国太保主力净流出7692.37万元占比8.05% 游资净流入3382.39万元占比3.54% 散户净流入4309.97万元占比4.51% [2] - 新华保险主力净流出4471.62万元占比3.59% 游资净流入673.40万元占比0.54% 散户净流入3798.22万元占比3.05% [2] - 中国人保主力净流出3614.78万元占比5.94% 游资净流入956.24万元占比1.57% 散户净流入2658.54万元占比4.37% [2]
机器人产业崛起催生保险需求新蓝海 如何破题数据孤岛   
北京商报· 2025-08-19 02:12
机器人产业与保险需求 - 机器人应用场景爆发式扩张 带来生产力跃迁和风险保障新需求 [1] - 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展示机器人性能极限 同时暴露失控狂奔等风险隐患 [2] - 服务型机器人在餐厅酒店可能造成人身伤害 物流机器人在仓库可能造成财产损失 [2] 保险产品创新方向 - 专家建议机器人险种应覆盖四方面:产品责任保险、财产损失保险、网络信息安全保险、研发保险 [3] - 产品责任保险承保设计缺陷造成的第三方人身伤亡或财产损失 [3] - 财产损失保险对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导致的损坏提供维修或重置补偿 [3] - 网络信息安全保险覆盖网络安全事件导致的第一方损失和第三方赔偿责任 [3] - 研发保险为新产品研制过程中的风险投资和研发转化活动提供保障 [3] 保险市场实践案例 - 中国人保为2025北京亦庄半程马拉松暨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和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提供保障 [4] - 大家财险为傲鲨智能消费级外骨骼机器人VIATRIX提供承保服务 [4] - 人保财险梅州市分公司为物流机器人提供1800万元风险保障的财产损失保险 [4] - 人保财险宁波鄞州中心支公司为人形机器人关键零部件企业提供产品责任险与产品质量险综合保障 [4] 政策支持力度 - 金融监管总局推动研发机器人等新兴领域保险产品 [5] - 宁波市对投保费率不超过3%的企业给予不超过保费金额80%、最高200万元补助 [6] - 深圳市龙岗区将平安产险机器人产品综合责任保险和人保财险机器人综合责任保险纳入科技保险备案名单 [6] 行业发展挑战 - 缺乏历史数据支撑 传统精算技术难以应用 [6][7] - 事故涉及硬件软件操作等多主体 责任边界不清晰 [7] - 技术迭代快导致风险动态变化 精算模型需动态调整 [7] - 存在信息不对称可能导致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 [6] 数据解决方案 - 需建立保险公司、机器人厂商、应用主体共建的事故共享平台 [8] - 开发模块化保险产品以满足不同场景风险保障需求 [8] - 配置风险实时监控模块实现保险费率动态调整 [8] - 保险业协会需牵头构建风险数据共享机制 制定数据采集标准和研究信息脱敏办法 [8] 市场前景展望 - 机器人渗透率提升带来广阔保险市场空间 [8] - 工业领域和消费领域都存在非常大增量市场 [8] - 保险行业值得从研发生产使用全流程开发产品服务制造强国建设 [8]
上市险企缘何不再披露月度保费?
金融时报· 2025-08-19 01:03
上市险企月度保费披露变化 - 中国人保、中国平安、中国人寿寿险公司2023年起未再按月公布月度保费数据 [1] - 监管部门未明确要求保险公司披露每月保费收入 天茂集团此前披露国华人寿保费时强调为"自愿性信息披露公告" [1] 新会计准则影响 - 2023年1月1日起实施《企业会计准则第25号——保险合同》(IFRS17) 保费收入确认标准发生重大变化 [1] - 新准则要求剔除投资成分(储蓄成分) 原保费数据与调整后数据不可比 [2] - 保险服务收入计量方式改变 聚焦实际风险保障对价 不再包含确定返还给客户的满期金、生存金等部分 [2] 月度数据披露局限性 - 月度保费波动受季节因素、营销活动、新产品推出等影响 参考价值有限 [2] - 季度末冲业绩可能导致当月数据异常增长 次月回落 无法反映长期经营稳定性 [2] - 数据波动可能引发股市过度反应 停发或为避免股价非理性波动 [3] 替代性分析指标 - 消费者应关注季度偿付能力充足率 反映极端风险下的赔付能力 [3] - 投资人需关注年报/半年报中的新业务价值、渠道效能、综合成本率、投资收益率等盈利指标 [3] - 监管处罚通报可作为评估公司业务质量和合规水平的间接参考 [3] 行业趋势判断 - 停发月度保费是监管环境、会计准则、市场考量等多因素综合结果 [4] - 行业分析需转向多维指标 包括财务稳定性、盈利能力和合规表现等 [4]
中证香港中盘精选指数上涨0.67%,前十大权重包含中国人民保险集团等
金融界· 2025-08-18 14:50
指数表现 - 中证香港中盘精选指数当日上涨0.67%至2947.29点 成交额达452.5亿元 [1] - 近一个月上涨8.22% 近三个月上涨23.85% 年初至今累计涨幅达36.86% [1] - 指数基日为2004年12月31日 基点1000点 覆盖香港市场100只中等规模证券 [1] 成分股结构 - 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26.07% 康方生物权重最高达4.54% [1] - 中国太保权重3.81%位列第二 中信证券(2.19%)和金蝶国际(2.12%)分列三四位 [1] - 哔哩哔哩-W(2.1%)、中国铁塔(2.0%)、商汤-W(1.98%)进入前十大权重 [1] 行业分布 - 可选消费占比最高达18.21% 金融(13.34%)与医药卫生(13.08%)占比超13% [2] - 工业占比12.15% 信息技术(11.46%)和通信服务(8.94%)位列前六大行业 [2] - 原材料(5.70%)、公用事业(5.66%)、主要消费(4.98%)占比均超4% [2] 指数编制规则 - 样本全部来自香港证券交易所 市场板块占比100% [1] - 样本每半年调整一次 调整时间为每年6月和12月第二个星期五的下一交易日 [2] - 设置81-220名缓冲区 优先保留老样本 特殊情况会进行临时调整 [2]
机器人带火新需求,机器人保险是新蓝海吗
北京商报· 2025-08-18 13:06
机器人产业与保险需求 - 机器人应用场景爆发式扩张 催生全新风险保障需求蓝海 [1] - 机器人从工厂走向大众视野 从单一功能向多元应用拓展 新场景面临新风险 [5] 风险类型与保障需求 - 机器人失控案例凸显人身伤害与财产损失风险 如比赛期间某品牌机器人失控撞向技术人员 [3] - 服务型机器人在餐厅酒店可能因故障碰撞顾客 物流机器人在仓库可能操作失误撞货架 产生第三方责任风险 [3] - 专家提出机器人险种应覆盖四方面:产品责任保险 财产损失保险 网络信息安全保险 研发保险 [4] 保险创新与实践案例 - 中国人保为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提供货物运输险和财产险保障 [3][5] - 大家财险为消费级外骨骼机器人VIATRIX提供承保服务 实现该领域首次尝试 [5] - 人保财险梅州市分公司为物流机器人提供1800万元财产损失风险保障 [5] - 人保财险宁波公司为人形机器人关键零部件企业提供产品责任险与产品质量险综合保障 [5] 政策支持与补贴 - 金融监管总局推动研发机器人等新兴领域保险产品 [6] - 宁波市对投保费率不超过3%的企业给予不超过保费金额80% 最高200万元补助 [6] - 深圳市龙岗区将平安产险机器人产品综合责任保险和人保财险机器人综合责任保险纳入科技保险备案名单 [6] 行业发展挑战 - 缺乏历史数据支撑 传统精算技术难以应用 [6][7] - 事故涉及硬件软件操作等多主体 责任边界不清增加风险评估难度 [7] - 技术迭代快导致风险动态变化 精算模型需动态调整 [7] 数据共享与解决方案 - 需由保险公司 机器人厂商 应用主体共建事故共享平台积累风险数据 [8] - 开发模块化保险产品以适应不同场景风险保障需求组合 [8] - 保险业协会需牵头构建风险数据共享机制 制定数据采集标准与信息脱敏办法 [8] 市场前景 - 机器人渗透率提升 工业与消费领域均有非常大增量市场 [8] - 保险行业值得从机器人研发生产使用全流程开发产品 服务制造强国建设 [8]
保险板块8月18日涨0.38%,中国人寿领涨,主力资金净流入9101.06万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8-18 08:39
保险板块市场表现 - 8月18日保险板块整体上涨0.38% 领涨个股为中国人寿(涨跌幅1.42%)[1] - 上证指数上涨0.85%至3728.03点 深证成指上涨1.73%至11835.57点[1] - 板块内个股分化明显 新华保险持平(0.00%) 中国平安下跌0.77% 中国人保微跌0.12%[1] 个股交易数据 - 中国人寿成交25.63万手 成交额10.95亿元 收盘价42.92元[1] - 中国太保成交34.64万手 成交额13.86亿元 收盘价39.90元[1] - 新华保险成交23.27万手 成交额15.68亿元 收盘价67.20元[1] - 中国人保成交98.51万手 成交额8.45亿元 收盘价8.58元[1] - 中国平安成交95.73万手 成交额57.32亿元 收盘价59.34元[1] 资金流向分析 - 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入9101.06万元 游资净流出9862.17万元 散户净流入761.11万元[1] - 中国太保获主力资金净流入7120.27万元(占比5.14%) 游资净流入27.14万元(占比0.02%)[2] - 新华保险主力净流入5102.26万元(占比3.25%) 游资净流入2815.04万元(占比1.80%)[2] - 中国人寿主力净流入1723.53万元(占比1.57%) 游资净流出74.29万元(占比-0.07%)[2] - 中国平安主力净流出1153.39万元(占比-0.20%) 游资净流出1.43亿元(占比-2.49%)[2] - 中国人保主力净流出3691.59万元(占比-4.37%) 游资净流入1504.14万元(占比1.7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