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银行(601169)

搜索文档
康得新百亿财务造假案再起波澜 北京银行涉虚假陈述责任纠纷
中国经营报· 2025-05-23 09:12
康得新案件进展 - 北京银行收到苏州中院《应诉通知书》,涉及中泰创赢资管以证券虚假陈述责任纠纷对康得新提起的诉讼,案件从南京中院移送至苏州中院受理 [2] - 北京银行和北京银行西单支行被列入11家被告中,案由为证券虚假陈述责任纠纷 [2][3] - 原告中泰创赢资管请求判令康得新赔偿投资差额损失51.47亿元、佣金154万元、印花税514万元,并要求其他10名被告承担连带责任 [3] 案件背景 - 案件源自康得新2015-2018年财务造假,累计虚增利润115.3亿元,2019年因无法兑付15亿元短期融资券被证监会立案调查 [3] - 康得集团与北京银行西单支行签订《现金管理业务合作协议》,将122亿元资金归集至康得集团账户,导致康得新账面"银行存款"实际为零 [3] - 中国证监会2021年已对康得新作出行政处罚,交易商协会2020年对北京银行警告并暂停其债务融资工具主承销业务6个月 [4] 银行影响评估 - 北京银行公告称案件对其本期或期后利润不会产生实质影响,理由包括被告主体多达11个且该行非第一责任主体 [3] - 截至5月15日案件尚未开庭,未产生具有法律效力的判决或裁定 [3] 法律程序分析 - 案件管辖权从南京中院变更为苏州中院,系存量案件仅涉及管辖法院变更 [6] - 专家分析苏州中院对康得新案情更熟悉,可能加快审理进度并统一裁判标准,因该院已受理康得新刑事案件及多起民事索赔案件 [6] - 变更法院需重新排期、送达等程序,可能延长审理时间,各方需重新评估诉讼风险 [6] 法律责任认定 - 专家指出行政监管结论对民事责任划分仅具参考意义,不能直接作为民事案件证据采用 [4] - 行政责任与民事责任认定标准不同,需结合民事法律规定和证据规则综合判定 [5] - 证监会处罚已明确康得新财务造假事实,对北京银行的警告也指出其业务操作违规 [4]
银行社保卡“抢户大战”全面升级
华尔街见闻· 2025-05-22 10:43
社保卡抢户大战现状 - 第三代社保卡自2021年全国推广后,银行通过预约、优惠、赠送权益等方式展开激烈开户竞赛,目标是通过民生入口获取低成本负债资金和拓展业务场景[1] - 北京2025年5月启动第三批集中换发,涉及东城区等4区300余万在职职工,六大行通过费用减免、抽奖等权益争夺客户[2][9] - 华北、华南等地居民已基本完成换卡,银行KPI压力较前两年下降,但社保卡仍被纳入养老金融绩效考核[2][3] 第三代社保卡功能与进展 - 第三代社保卡集成身份凭证、金融支付、交通一卡通等多项功能,支持全国300多个城市使用并打通异地就医[2][4] - 截至2023年11月,苏州市发放第三代社保卡超千万张,接近当地社保参保总数[4] - 2024年10月底全国三代卡持卡人数达4.87亿人(占比35%),人社部目标2027年实现居民服务"全国一卡通"[31] 银行竞争策略与市场格局 - 六大行在北京推出差异化权益:农行提供50元电子券,中行推出支付宝满减优惠,企业客户立减金最高达118元[10][12] - 城农商行区域优势显著:娄底农商行当地市占率达70%,新化农商行发卡量居首[29] - 大行主导全国市场,农行、中行、建行有效卡量合计5.65亿张(占总量40%),12个重点城市中10个与六大行合作[25][26] 银行核心诉求与长期价值 - 社保账户年均沉淀资金0.5-4万元,35年缴纳周期为银行提供长期低成本负债[21] - 第三代社保卡链接数字人民币等服务,可能成为信用卡、理财等零售业务的获客入口[30] - 未来一年半需抢占剩余65%市场份额(约9亿张),银行将社保卡业务视为战略重点[31][32]
北京银行(601169) - 北京银行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法律意见书
2025-05-21 11:15
会议信息 - 会议通知于2025年4月30日公告,材料于5月14日披露[1][3] - 股东大会于2025年5月21日在北京银行总行举行[3] 股东情况 - 现场及网络投票股东和代理人共1058人,持股9985052940股,占比47.2263%[4] 投票情况 - 网络投票时间为2025年5月21日[5] - 股东大会通过12项非累积投票普通决议议案[5][6] 其他事项 - 听取《2024年度董监高履职评价结果的报告》等报告[6] - 会议召集及召开等均符合规定,决议合法有效[7]
北京银行(601169) - 北京银行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决议公告
2025-05-21 11:15
会议信息 - 股东大会于2025年5月21日在北京银行总行三层新闻发布厅召开[3] - 出席会议股东和代理人1058人,所持表决权股份总数9985052940股,占比47.2263%[3] - 公司在任董事9人、监事4人全部出席,董事会秘书出席,高管列席[3] 议案表决 - 《2024年度董事会工作报告》同意票数9952364706,比例99.6726%[4] - 《2024年度监事会工作报告》同意票数9949940762,比例99.6483%[4] - 选举周一晨为董事同意票数9816282900,比例98.3097%[4] - 选举孟猛为董事同意票数9885303677,比例99.0010%[4] - 《2025年度财务预算报告》同意票数9625270593,比例96.3967%[5] - 《2024年度利润分配预案》同意票数9962919088,比例99.7783%[5] - 持股5%以上普通股股东现金分红议案同意票数6498010335,比例100%[7] 详细表决 - 选举周一晨为董事,同意票3317468905,比例95.1589%等[8] - 选举孟猛为董事,同意票3386489682,比例97.1387%等[8] - 《2024年度利润分配预案》,同意票3464105093,比例99.3651%等[8] - 聘请2025年度会计师事务所,同意票3456696268,比例99.1525%等[8] - 对北京市国有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关联授信,同意票3462706512,比例99.3249%等[8] - 与北京市国有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关联交易,同意票3462784912,比例99.3272%等[8] - 对北京能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关联授信,同意票3462689000,比例99.3244%等[8] - 与北京能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关联交易,同意票3462686374,比例99.3244%等[8] 其他 - 上述议案均为普通决议,经出席会议有表决权普通股股东所持表决权过半数同意通过[9] - 北京市国有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回避表决议案9、10,北京能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回避表决议案11、12[9]
央行重磅发声!
Wind万得· 2025-05-20 22:43
货币政策与金融支持 - 金融系统需提高政治站位,着力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落实一揽子货币金融政策以应对外部不确定性 [1] - 实施适度宽松货币政策,保持金融总量合理增长,重点支持科技创新、提振消费、民营小微、稳定外贸等领域 [1] - 强化货币政策执行和传导,推动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与银行可持续发展的有机统一,有序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1] 政策工具优化 - 两项工具总额度8000亿元合并使用,提升便利性与灵活性 [5] - 参与机构范围由20家券商基金扩大至40家,质押品范围纳入港股、限售股等 [5] - 回购增持再贷款期限由1年延长至3年,支持上市公司自有资金运作 [5] 资本市场稳定措施 - 人民银行支持汇金公司必要时增持股票市场指数基金,并提供充足再贷款支持 [5] - 全国多地下调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0.25个百分点,减轻居民购房负担 [5] 金融体系稳健性 - 国内金融体系整体稳健,金融市场展现较强韧性 [6] - 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回升至7.2,跨境资本流动相对均衡 [6] 机构观点 - 中金公司预计二季度仍有降准、降息可能,可能通过下调MLF利率引导LPR下行 [12] - 中信证券认为央行可能扩大再贷款、再贴现等结构性工具规模,重点支持科技创新、绿色金融等领域 [13] - 华泰证券预计房贷利率仍有下调空间,部分城市可能放宽限贷政策,房企融资环境有望改善 [14] - 东方证券建议通过提高信用贷款占比、完善担保机制缓解小微企业资金压力 [15]
北京银行(601169) - 北京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发行完成的公告
2025-05-20 11:02
证券代码:601169 证券简称:北京银行 公告编号:2025-031 经相关监管机构批准,北京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行") 于近日在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北京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2025 年无 固定期限资本债券"(以下简称"本期债券")。 本期债券于 2025 年 5 月 16 日簿记建档,并于 2025 年 5 月 20 日 完成发行,发行规模为人民币 200 亿元,前 5 年票面利率为 2.10%,每 5 年调整一次,在第 5 年及之后的每个付息日附发行人有条件赎回权。 本期债券募集资金将依据适用法律和监管部门的批准,用于补充 本行其他一级资本。 特此公告。 北京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 2025 年 5 月 21 日 北京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发行完成的公告 本公司董事会及全体董事保证本公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 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个别及连带责任。 ...
为科技型企业“空中加油” 银行业助力打通科技创新资金链
金融时报· 2025-05-20 03:09
科技金融政策与银行创新服务 - 七部门联合发布《加快构建科技金融体制有力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若干政策举措》,推出15项科技金融政策举措,为科技创新提供全生命周期、全链条金融服务[1] - 中国人民银行增加3000亿元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额度,引导银行支持初创期、成长期科技型中小企业[3] - 金融监管总局等三部门发布《银行业保险业科技金融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推进科技金融政策试点,鼓励银行保险资金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7] 商业银行差异化融资服务 - 建设银行苏州分行创新"科技招商贷",为外资企业苏州鹏泰航空工业有限公司批复1000万元信用额度,解决跨境股权架构融资难题[1] - 北京银行运用"领航e贷"为上海贝特威自动化科技提供1000万元授信,兴业银行通过"越青贷"向浙江材华科技发放600万元创业贷款[2] - 农业银行上海分行为地下设备企业发放7600余万元科技创新再贷款,助力技术攻坚[3] 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模式 - 建设银行北京市分行为摩尔线程构建覆盖初创期风险投资、成长期技改贷款、扩张期银团贷款的全周期服务链[4] - 工商银行通过集团内多元资金参与民营光伏企业A轮融资,后续提供项目贷款、供应链等全方位服务,助力其成长为独角兽[5] - 邮储银行安徽省分行针对初创期企业提升"首贷率",对成长期企业加大项目贷款和供应链金融支持,为成熟期企业提供并购贷款等综合服务[5] 投贷联动与股权投资创新 - 浙商银行创新"贷款+外部直投"模式,北京银行推出"联创e贷"与VC/PE机构合作实现股债双轮融资[6] - 农业银行发挥AIC股权投资试点优势,建设银行深化"股贷债保"综合服务体系[6] - 银行系AIC扩容背景下,中行、建行等10余家银行已承销167亿元科创债,兴业、招行等拟筹建金融资产投资子公司,预计将为早期科技企业引入更多"长钱"[7]
上市银行25Q1业绩总结:其他非息拖累盈利,息差下行压力趋缓
东兴证券· 2025-05-19 07:4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银行基本面承压,净息差和手续费净收入压力减轻,其他非息收入压力加大,资产质量平稳,拨备有反哺空间但会使拨备覆盖率下降,预计上市银行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约为 -1%、0% [88] - 基本面和资金面推动银行板块配置价值增强,建议关注重点指数权重股、高股息股以及中小银行资本补充相关股票 [3][101] 各部分总结 业绩概览 - 25Q1上市银行营收、净利润同比 -1.7%、-1.2%,增速较24A下滑1.8pct、3.5pct,盈利受其他非息收入和拨备影响走弱,但净息差降幅收窄等有积极表现 [3] - 各类银行表现分化,城农商行领跑,国有行偏弱,股份行盈利表现最弱 [3] 规模 - 一季度末上市银行生息资产同比增速 +7.5%,信贷投放靠前发力,贷款同比 +7.9%,金融投资高增,同业资产增速大幅转负 [3][17] - 城商行信贷投放领先,国有行一般贷款投放偏弱,股份行贷款增速低位 [3][17] 息差 - 25Q1上市银行净息差为1.37%,同比收窄13bp,降幅小于上年同期,环比24Q4下降5bp,负债成本改善对冲生息资产收益率降幅 [3][48] - 国有行息差降幅相对大,部分股份行、城农商行息差企稳回升 [3][50] 非息 - 中收降幅继续收窄,25Q1城农商行中收增速回正,国股行降幅明显收窄 [3] - 25Q1债市调整,其他非息收入下滑,国有行、农商行正增长,股份行、城商行负向拖累大 [3][60] 资产质量 - 25Q1上市银行不良率、关注率环比下降,24年不良贷款生成率总体稳定,资产质量压力稳健,零售贷款不良生成压力大 [3] - 拨备覆盖率和拨贷比下降,后续拨备反哺利润空间或缩窄,城农商行空间相对大 [3] 投资建议 - 关注重点指数权重股招行、兴业、工行、交行 [3][101] - 延续高股息选股逻辑 [3][101] - 从中小银行资本补充角度,关注齐鲁、上海、重庆、常熟 [3][101]
北京银行首季营收净利双降被同行赶超 康得新旧案余波未平卷入51亿诉讼
长江商报· 2025-05-19 01:01
康得新造假案余波 - 北京银行收到应诉通知书,涉及浙江中泰创赢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对康得新提起的证券虚假陈述责任纠纷诉讼,案件从南京中院移送至苏州中院受理 [1] - 原告要求康得新支付投资差额损失51.47亿元,并要求包括北京银行在内的10名被告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1][3] - 该案涉及11名被告方,包括康得新及其关联方、北京银行、评级机构、审计机构、保荐券商等第三方机构 [3] - 康得新2015-2018年累计虚增利润115.3亿元,并与控股股东签订《现金管理合作协议》,导致上市公司账面显示的122亿元银行存款实际为零 [4] - 2020年底北京银行因现金管理业务内部控制缺陷等问题被银保监会合计罚款4290万元,并被暂停债务融资工具主承销业务6个月 [5] 北京银行经营表现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171.27亿元,同比下降3.18%;净利润76.72亿元,同比下降2.44% [1][6] - 2024年全年营业收入699.17亿元,同比增长4.81%;净利润258.31亿元,同比增长0.81%,增速为2021年以来最低 [6] - 一季度利息净收入125.92亿元,同比下降1.44%;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14.42亿元,同比增长24.42%;投资收益41.82亿元,同比增长20.76% [7] - 截至2025年3月末,资产总额4.47万亿元,较年初增长5.87%;不良贷款率1.30%,较年初下降0.01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198.08%,较年初下降10.67个百分点 [7] 行业地位变化 - 北京银行一季度营收和净利润规模已被江苏银行超越,净利润规模低于江苏银行的97.8亿元 [6] - 在17家上市城商行中,北京银行营收和净利润增速仅高于厦门银行、贵阳银行,处于较低水平 [6] - 2024年净息差1.47%,同比下降0.07个百分点,但收窄幅度显著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7] 声誉风险管理 - 北京银行在2024年股东大会材料中提到"做好舆情应对处置,有效化解前任高管疑似失联、康得新诉讼案件等声誉风险隐患" [2][8]
独家!北京银行中层密集调整,涉及公司、零售、资管条线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16 12:27
北京银行中层干部调整 - 公司条线中层干部调整:信用审批部总经理赵江调往天津分行 公司业务总监房旭接任信用审批部总经理[1] - 零售条线调整:零售业务总监李建营拟任中荷人寿董事长 总行财富平台部总经理王强拟升任零售业务总监[1] - 投资管理部门调整:北银理财董事长步艳红将任投资管理部总经理 原投资管理部总经理霍向辉或将出任石家庄分行行长 原石家庄分行行长方宜有望接任北银理财董事长[1] - 此次调整属内部正常干部轮动[1] - 房旭自2010年9月加入公司 历任济南分行党委书记 常务副行长 行长 公司银行部总经理等职务[1] 北京银行业绩表现 - 2025年一季度公司业务规模实现两个"超千亿"增长:公司存款规模18105亿元 较年初增长1045亿元增幅6.13% 同比多增463亿元 公司贷款规模14525亿元 较年初增长1087亿元增幅8.09% 同比多增147亿元[2] - 零售业务表现亮眼:2025年一季度零售存款规模7786.86亿元 较年初增长5.4% 个贷余额7069.77亿元同比增长4.29% AUM余额12614.35亿元同比增长1533亿元增幅13.84%[2] - 2024年零售业务实现营业收入249.41亿元同比增长2.26% 全行贡献36.97% 零售AUM达1.22万亿元较年初增长1788亿元增幅17.25%创转型以来最佳业绩[2] - 李建营自1996年6月加入公司 担任过个贷管理部总经理 零售银行部总经理 乌鲁木齐分行党委书记 零售业务总监等职务[2] 中荷人寿与北银理财情况 - 中荷人寿由北京银行和法国巴黎保险集团各持股50% 现任董事长王健曾担任北京银行副行长[3] - 2025年一季度中荷人寿净利润亏损1.53亿元 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233.25% 较上一季度下降33.77个百分点[3] - 北银理财2024年末管理资产规模3892亿元较上年末增长33.52% 实现净利润25764.82万元同比下降17.30%[3] - 步艳红曾任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资产管理部总经理 中邮理财总经理 中邮证券总经理等职务[3] - 北银理财于2022年8月筹建 10月获批开业 步艳红为首任董事长[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