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大秦铁路(601006)
icon
搜索文档
西煤东运“大动脉”!大秦铁路货运量破九十亿吨
新华社· 2025-08-25 01:08
核心观点 - 大秦铁路累计货运量突破90亿吨 标志着其在国家能源运输和经济发展中的关键地位 [1] - 该铁路作为中国首条重载铁路 承担西煤东运大动脉职能 年货运量稳定在4亿吨左右 具备4.5亿吨常态化运输能力 [1][3] - 通过自主知识产权重载运输体系和技术创新 公司持续提升运输效率和安全性 [4][5] 运输规模与历史发展 - 累计货运量达90亿吨 相当于满足超20亿人十年生活用电需求的发电量 [4] - 从1992年全线开通时年货运量4259.9万吨 发展到目前年稳定运输量约4亿吨 增长近10倍 [3] - 列车运营密度极高 2万吨级重载列车全长超2.6公里 发车间隔仅十几分钟 [4] 技术创新与体系建设 - 形成以"产运需对接、集疏运协同、速密重并举"为特点的自主知识产权重载运输体系 [4] - 开发重载列车平稳操纵评价系统 实现对司机操纵动作的拆解打分 提升精准度和安全性 [4] - 应用智能调度集中系统降低人为失误 重载铁路辅助驾驶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 [5] 环保贡献与社会价值 - 相比燃油汽车同等运量 节省能耗约9900万吨标准煤 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4亿吨 [5] - 有效解决沿海地区能源需求与煤炭运输瓶颈的矛盾 疏通国家经济血脉 [2] - 运输体系成功复制到瓦日铁路、浩吉铁路等新建能源动脉 [4]
“煤炭之都”变身“算力之城” “瓦特×比特”开辟产业转型新局
中国证券报· 2025-08-24 22:14
城市转型战略 - 大同市从传统能源输出型城市向算力服务型城市转型 利用能源优势发展算力产业 [1][2] - 转型始于2017年 依托冷凉气候 丰沛能源和稳定电力供给优势吸引算力项目落地 [2] - 城市定位从"煤都"转变为"算力之城" 目标形成"煤—电—算—数—产"价值链发展格局 [1][5] 算力基础设施投资 - 累计完成算力中心投资超282亿元 已建成标准机架超32.6万架 投运服务器73.6万台 [3] - 算力规模近2.5万P IT容量超810MW 整体上架率达90% 平均PUE控制在1.2以下 [3] - 中联绿色大数据产业基地总投资150亿元 已完成投资104亿元 建成高功率机架3.5万架 投运服务器32万台 [3] 产业生态建设 - 采用链式思维打造算力生态 上游引进服务器制造产业 建成年产30万台服务器的自动化生产线2条 [4] - 新增年产量5万台的高端智能算力服务器生产线1条 本地算力中心80%可采购本地产品 [4] - 形成完整算力产业链 包括集装箱变电站 储能 数据中心机电及服务器的大同本地化生产应用 [4] 经济效益表现 - 2024年算力产业营收达46.7亿元 目标2027年产业规模突破100亿元 [5] - 2024年用电量突破43亿度 预计2025年底用电将超60亿度 [3] - 算力每投入1元带动3-4元GDP增长 已招募500名数据标注员工 计划新增400名人工智能训练师 [5] 区位优势与辐射能力 - 距北京300多公里 拥有3路光纤 网络延时仅3ms 是承接京津冀算力需求外溢的桥头堡 [3] - 借助大秦铁路陆港联运优势 未来打开产品"出海"空间 向周边京津冀地区辐射 [4] 行业应用场景 - 赋能煤矿智能化建设 全省累计建成10座国家智能化示范煤矿 289座智能化煤矿 [7] - 支持文物数字化工作 云冈石窟形成354万张图片数据集 1574个音视频数据集 4971.39GB三维模型数据 [6] - 服务自动驾驶数据标注处理 推动人工智能 5G 大数据技术在传统行业的深化应用 [5][7]
申万宏源交运一周天地汇(20250817-20250822):美股油轮股年内新高,淡季超预期进入右侧区间,船舶板块有望共振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8-23 15:13
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 [3] 核心观点 - 油轮淡季运价超预期,VLCC 9-12月运价有望走强,拐点前置 [4] - 关注中国船舶整合机会,市值订单比0.7倍处于历史低位 [4] - 干散货航运受益于反内卷产业链利润传导和西芒杜铁矿投产 [4] - 航空板块供给放缓确定性强,需求端具备弹性,油汇配合下业绩提升空间大 [4] - 快递行业反内卷驱动旺季涨价行情提前,持续性有望超预期 [4] - 高速公路板块高股息和破净股主线值得关注 [4] 航运造船 - VLCC本周运价环比上涨32%至45800美元/天 [4] - 苏伊士原油轮运价上涨15%至59563美元/天 [4] - 阿芙拉原油轮运价环比持平,录得39734美元/天 [4] - LR2运价环比下滑3%至31156美元/天 [4] - MR平均运价上涨38%至23992美元/天,大西洋一揽子运价环比上涨70%至35400美元/天 [4] - BDI收于1944点,环比下跌4.9% [4][5] - BCI-5TC收于23160美元/天,环比下滑15.2% [4] - BPI周五运价环比上涨9.1%,5TC录得15932美元/天 [4] - BSI 10TC环比上涨5.9% [4] - SCFI指数录得1415.36点,环比下滑3.1% [4] - 西北欧航线运价环比下滑8.4%至1668美元/TEU [4] - 地中海线环比下跌2.4%至2225美元/TEU [4] - 美西航线环比下滑6.5%至1644美元/FEU [4] - 美东航线下滑3.9%至2613美元/FEU [4] - 南美运价下滑7.0%至3107美元/TEU [4] - 中东波斯湾航线环比增长7.1%至1479美元/TEU [4] - NCFI印巴航线运价环比上涨12.7% [4] - 新造船价收报186.21点,周环比下跌0.03%,较25年初下跌1.52% [4] - 沪东中华当前订单约1461亿美元 [4] 航空机场 - 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小幅升值0.05% [45] - 七天移动平均油价为66.46美元,环比-0.8% [45] - 7月美国机票总销售额超过81亿美元,同比增长2.3% [45] 快递 - 中通快递二季度营业收入118.32亿元,同比增长10% [48] - 调整后净利润20.53亿元,同比下降27% [48] - 安能物流上半年营业总收入56.25亿元,同比增长6.4% [48] - 经调整净利润约4.76亿元,同比增长10.7% [48] 铁路公路 - 8月11日-8月17日国家铁路运输货物7966万吨,环比增长1.22% [51] - 全国高速公路货车通行5493万辆,环比增长3.06% [51] - 7月全国铁路完成旅客发送量4.55亿人,同比增长6.6% [51] - 完成旅客周转量1770.69亿人公里,同比增长5.7% [51] - 前7个月全国铁路完成旅客发送量26.91亿人,同比增长6.7% [51] - 完成旅客周转量9766.50亿人公里,同比增长3.3% [51] - 7月全国铁路完成货运发送量4.52亿吨,同比增长4.5% [51] - 完成货运周转量3042.17亿吨公里,同比增长6.5% [51] - 发送煤炭2.35亿吨,同比增长3.3% [51] - 发送集装箱0.93亿吨,同比增长16.4% [51] 市场表现 - 交通运输行业指数上涨1.84%,跑输沪深300指数2.34个百分点 [5] - 快递板块涨幅最大为4.40% [5][6] - 高速公路板块涨幅最小为0.16% [5] - 中国沿海干散货运价指数收于1096.54点,周上涨0.51% [5] - 上海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收于1415.36点,周下跌3.07% [5] - 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报收于1944.00点,周下跌4.89% [5] - 原油油轮运价指数报收于1042.00点,周上涨2.56% [5] 高股息标的 - 渤海轮渡股息率TTM 8.55% [22] - 中谷物流股息率TTM 7.50% [22] - 大秦铁路股息率TTM 3.98% [22] - 中国外运股息率TTM 5.15% [22] - 华贸物流股息率TTM 2.71% [22] - 粤高速A股息率TTM 4.33% [22] - 招商公路股息率TTM 3.79% [22] - 上港集团股息率TTM 3.37% [22] - 唐山港股息率TTM 4.95% [22]
大秦铁路累计货运量破 90 亿吨!见证中国重载铁路“领跑”之路
央视网· 2025-08-23 03:41
核心观点 - 大秦铁路累计货运量突破90亿吨 标志着中国重载铁路技术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并在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和推动绿色发展中发挥关键作用 [1][10][12] 铁路基础信息 - 铁路全长653公里 是中国首条重载铁路 也是中国货运量最大的单条铁路 [2][4] - 线路西起山西大同 东至河北秦皇岛 主要承担山西 陕西 内蒙古等地的煤炭运输任务 [4] - 承担300多家主要电厂和6000多家企业的生产用煤运输任务 煤炭运量占中国铁路煤运总量的1/5 [4] 运输能力与运营表现 - 年货运量从1992年的4259.9万吨增长至稳定在4亿吨左右 具备4.5亿吨的常态化年运输能力 [12] - 累计货运量突破90亿吨 创造并保持世界单条铁路重载列车开行密度最高 运输能力最大 运输效率最优等多项世界纪录 [1][10] 技术创新与行业地位 - 实现万吨 2万吨重载列车常态化开行 并成功试验3万吨重载列车 使中国成为全球少数掌握3万吨铁路重载技术的国家之一 [7] - 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载运输体系 并成功应用于瓦日 浩吉等多条重载铁路 [7] - 代表中国重载铁路技术从"跟跑"到"领跑"的转变 引领中国重载走向世界前列 [10] 经济效益与绿色发展 - 累计运送的90亿吨煤炭发电量可满足超20亿人十年的生活用电需求 [10] - 铁路每增加1亿吨货运量可比燃油汽车节省能耗约110万吨标准煤 少排放二氧化碳270.6万吨 [10] - 通过运量大 能耗低的优势助力绿色发展 为国家能源安全和民生保障提供支撑 [8][10][12]
西煤东运“大动脉”!大秦铁路货运量破90亿吨
新华社· 2025-08-22 01:02
核心观点 - 大秦铁路累计货运量突破90亿吨 标志着该铁路在国家能源运输和经济发展中持续发挥关键作用 [1] - 铁路通过技术创新和运营优化 构建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载运输体系 并实现环保效益 [4][5] 铁路运营数据 - 累计货运量达90亿吨 可满足超20亿人十年生活用电需求 [4] - 年货运量从1992年4259.9万吨增长至当前稳定4亿吨水平 常态化运输能力达4.5亿吨 [3] - 列车运行密度高:2万吨级重载列车(全长2.6公里)发车间隔仅十几分钟 [4] 技术体系创新 - 形成"产运需对接+集疏运协同+速密重并举"自主知识产权重载运输体系 [4] - 开发重载列车平稳操纵评价系统 实现司机操纵动作精准拆解打分 [4] - 智能调度集中系统降低人为失误 重载铁路辅助驾驶技术获突破性进展 [5] 环保贡献 - 相比燃油汽车运输 累计节省能耗9900万吨标准煤 [5] - 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4亿吨 [5] 行业影响 - 重载运输体系已成功推广至瓦日铁路、浩吉铁路等新建能源通道 [4] - 铁路西接山西煤炭基地 东至秦皇岛港口 持续疏通国家经济"血脉" [1][2]
西煤东运“大动脉”!大秦铁路货运量破90亿吨
新华社· 2025-08-21 23:40
运营里程碑 - 大秦铁路累计货运量突破90亿吨 [1] - 年货运量从1992年4259.9万吨增长至当前稳定4亿吨水平 [3] - 具备每年4.5亿吨常态化运输能力 [3] 战略地位 - 作为中国首条重载铁路承担西煤东运"大动脉"职能 [1] - 直接连接山西煤炭产区与河北秦皇岛港口 [2] - 解决沿海地区能源需求与煤炭运输瓶颈问题 [2] 技术体系 - 形成自主知识产权重载运输体系(产运需对接/集疏运协同/速密重并举) [4] - 重载列车平稳操纵评价系统提升操纵精准度与安全性 [4] - 智能调度集中系统降低人为失误概率 [5] 环保贡献 - 累计运输煤炭可满足20亿人十年生活用电需求 [4] - 较燃油汽车同等运量节省9900万吨标准煤 [5] - 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4亿吨 [5] 创新应用 - 重载铁路辅助驾驶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自适应巡航/主动刹车功能) [5] - 高速照相机"5T"设备实现车辆运行状态动态监控 [5] - 运输体系成功复制至瓦日铁路、浩吉铁路等新动脉 [4] 运营效率 - 2万吨级重载列车全长超2.6公里,完全驶离需近10分钟 [4] - 列车开行间隔缩短至十几分钟 [4] - 运输流量达每秒超12吨 [2]
大秦铁路累计货运量破90亿吨
经济日报· 2025-08-21 22:05
大秦铁路货运量突破 - 大秦铁路累计货运量突破90亿吨 开创铁路重载领域单条铁路货运量新纪录 [1] - 21日9时50分 满载电煤的73003次2万吨重载列车驶出山西大同湖东火车站 [1] 行业地位与作用 - 大秦铁路煤炭运量占全国铁路煤运总量五分之一 [1] - 作为"西煤东运"重要能源通道 在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1] - 年运量随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不断突破 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1]
大秦铁路货运量突破九十亿吨
人民日报· 2025-08-21 21:56
大秦铁路货运量突破 - 大秦铁路累计货运量突破90亿吨 [2] - 73003次2万吨重载列车于8月21日9时50分开行标志着这一里程碑 [2] 大秦铁路的战略地位 - 铁路全长653公里,连接山西大同与河北秦皇岛 [2] - 承担300多家主要电厂和6000多家企业的生产用煤运输任务 [2] - 煤炭运量占全国铁路煤运总量的1/5 [2] - 是我国西煤东运的重要能源通道 [2] 技术创新与重载运输 - 实现万吨、2万吨重载列车常态化开行 [2] - 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载运输体系 [2] - 技术已成功运用于瓦日、浩吉等多条重载铁路 [2] - 2014年试验成功长近4公里的3万吨重载列车 [2] - 我国成为世界上少数掌握3万吨铁路重载技术的国家之一 [2] 环保效益 - 铁路每增加1亿吨货运量可节省能耗约110万吨标准煤 [2] - 同等运量下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70.6万吨 [2] - 累计90亿吨运量相当于节约能耗9900万吨标准煤 [2] - 累计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4亿吨 [2]
新华鲜报丨西煤东运“大动脉”!大秦铁路货运量破90亿吨
新华网· 2025-08-21 17:05
大秦铁路货运成就 - 大秦铁路累计货运量突破90亿吨,成为中国货运量最大的单条铁路[1] - 年货运量从1992年的4259万吨增长至目前稳定的4亿吨水平,具备4.5亿吨常态化运输能力[3] - 累计运输的90亿吨煤炭可满足超20亿人十年生活用电需求[3] 运营技术体系 - 形成"产运需对接+集疏运协同+速密重并举"的自主知识产权重载运输体系,并推广至瓦日铁路、浩吉铁路等新线路[4] - 开发重载列车平稳操纵评价系统,实现司机动作拆解打分,提升操纵精准度[6] - 应用智能调度集中系统降低人为失误,研发具备"自适应巡航""主动刹车"功能的辅助驾驶技术[6] 运输效率特征 - 2万吨级重载列车全长超2.6公里,完全驶离需近10分钟,发车间隔仅十几分钟[3] - 煤炭运输流量达每秒超12吨,被称为"煤河"[1] 环保效益 - 相比燃油汽车运输,累计节省9900万吨标准煤能耗,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4亿吨[7] 历史定位 - 作为中国首条重载铁路,开通30多年来承担西煤东运主干道职能,有效解决沿海地区能源需求与煤炭基地运输瓶颈的矛盾[3]
新华鲜报|西煤东运“大动脉”!大秦铁路货运量破90亿吨
新华社· 2025-08-21 16:57
核心观点 - 大秦铁路累计货运量突破90亿吨 成为中国能源运输大动脉和重载技术标杆 [1][2][4] 运营规模与历史 - 铁路全长653公里 自1992年全线开通运营以来累计货运量达90亿吨 [2] - 年货运量从1992年的4259.9万吨增长至当前稳定在4亿吨水平 具备年4.5亿吨常态化运输能力 [2] - 累计运输的90亿吨煤炭可满足超20亿人十年生活用电需求 [2] - 列车运输密度极高 2.6公里长的2万吨级重载列车完全驶离需近10分钟 发车间隔仅十几分钟 [2] 技术体系与创新 - 形成自主知识产权的重载运输体系 特点包括产运需对接、集疏运协同、速密重并举 [2] - 重载列车平稳操纵评价系统可对司机动作拆解打分 提升操纵精准度与安全性 [4] - 应用智能调度集中系统降低人为失误 重载铁路辅助驾驶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 [4] - 采用高速照相机"5T"设备实现车辆运行状态动态跟踪监控 [4] 环保贡献 - 相比燃油汽车同等运量 累计节省能耗约9900万吨标准煤 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4亿吨 [6] 行业影响 - 重载运输体系已成功推广至瓦日铁路、浩吉铁路等能源新动脉 [2] - 有效解决西煤东运瓶颈 疏通国家经济血脉 保障能源安全与民生需求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