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油(600938)

搜索文档
中国海洋石油(00883) - 2025 - 中期财报

2025-09-09 08:36
财务业绩:收入与利润 - 营业收入2076.08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8%[17]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95.33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3%[17] - 营业收入人民币207,608百万元,同比减少8.4%[81] - 公司收入同比下降8.4%至2076.08亿元人民币(2024年:2267.7亿元人民币)[99] - 净利润同比下降12.7%至695.93亿元人民币(2024年:797.45亿元人民币)[99] - 营业利润同比下降9.9%至951.02亿元人民币(2024年:1055.42亿元人民币)[99] - 公司归母净利润为人民币69533百万元,较上年同期人民币79731百万元减少12.8%[88] - 公司本期利润为人民币69,533百万元,较去年同期的人民币79,731百万元下降12.8%[105] - 2025年上半年合并收入为2076.08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2267.70亿元下降8.4%[119] - 2025年上半年合并分部利润为695.93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797.45亿元下降12.7%[119] 财务业绩:现金流 - 经营活动中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091.82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8%[17] - 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人民币109182百万元,同比下降7.9%;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流出人民币73783百万元,同比减少6.4%[92] - 经营活动的现金净流入额为人民币109,182百万元,较去年同期的人民币118,554百万元下降7.9%[107] - 投资活动的现金净流出额为人民币73,783百万元,较去年同期的人民币78,802百万元减少6.4%[107] - 融资活动的现金净流出额为人民币22,451百万元,较去年同期的人民币30,322百万元减少26.0%[107]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期末余额为人民币94,137百万元,较期初的人民币81,284百万元增加15.8%[107]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较年初增长15.8%至941.37亿元人民币(2024年末:812.84亿元人民币)[102] - 支付所得税为人民币21,814百万元,较去年同期的人民币23,766百万元减少8.2%[107] - 公司处置子公司获得现金收入人民币7,592百万元[107]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人民币55,394百万元,较2024年末的35,013百万元增长58.2%[150] 财务业绩:成本与费用 - 勘探费用人民币5,233百万元,同比增长11.2%[83] - 折旧、折耗和摊销人民币39,318百万元,同比增长4.7%[84] - 销售及管理费用人民币5,329百万元,同比增长2.1%[85] - 桶油作业费用6.76美元/桶油当量,同比下降0.7%[82] - 桶油折旧、折耗和摊销(不含油田拆除费)13.89美元/桶油当量,同比下降0.4%[84] - 桶油拆除费0.73美元/桶油当量,同比下降15.1%[84] - 财务费用中随时间推移增加的弃置拨备贴现值为人民币1911百万元,较去年同期约1614百万元增长18.4%[121] - 石油特别收益金同比下降71.6%至16.07亿元人民币(2024年:56.67亿元人民币)[99] - 石油特别收益金起征点为65美元/桶,实行5级超额累进从价定率征收,税率区间20%-40%[125] 运营表现:产量与销量 - 油气净产量达3.846亿桶油当量,同比上升6.1%[19][24] - 天然气产量大幅增长12.0%[19][24] - 公司油气净产量达384.6百万桶油当量,同比上升6.1%[26] - 天然气产量同比上升12.0%,主要因深海一号二期投产[27] - 石油液体产量占比77.0%,天然气产量占比23.0%[27] - 天然气销量489.2十亿立方英尺,同比增长13.5%[81] - 海上油田自然递减率降至9.5%[29] - 台风模式累计挽回产量损失超60万吨当量[29] 运营表现:地区与业务分布 - 中国区域油气净产量266.5百万桶油当量,同比上升7.6%[27] - 海外区域油气净产量118.1百万桶油当量,同比上升2.8%[27] - 渤海区域产量127.7百万桶油当量,同比增长9.0%[28] - 南海西部产量51.6百万桶油当量,同比增长26.8%[28] - 2025年上半年中国地区客户贡献销售收入占比63%,较2024年同期的62%有所提升[120] - 2025年上半年勘探及生产分部收入为450.25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529.32亿元下降14.9%[119] - 2025年上半年贸易业务分部收入为1622.77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1734.98亿元下降6.5%[119] 运营表现:价格与销售收入 - 油气销售收入1717.45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7.2%[24] - 布伦特原油均价同比跌幅15.1%[23] - 油气销售收入人民币171,745百万元,同比减少7.2%[81] - 石油液体实现价格69.15美元/桶,同比下降13.9%[81] - 油气销售收入同比下降7.2%至1717.45亿元人民币(2024年:1851.12亿元人民币)[99] 资本支出与投资 - 公司资本支出人民币57600百万元,较去年同期下降8.8%;其中开发投资人民币36273百万元,同比下降9.8%[93] - 资本支出为人民币52,244百万元,较去年同期的人民币54,567百万元减少4.3%[107] - 购建物业、厂房及设备支出人民币58241百万元,较去年同期62811百万元下降7.3%[130] - 公司首次公开发行募集资金净额人民币32099百万元,截至2025年6月30日已使用人民币30323.38百万元[98] 资产负债与权益 - 公司资产总额达人民币1118957百万元,较2024年末增长5.9%;流动资産人民币321489百万元,增长21.5%[89] - 应收账款较年初增长33.7%至450.08亿元人民币(2024年末:336.61亿元人民币)[102] - 总资产减流动负债增长4.8%至9828.11亿元人民币(2024年末:9374.06亿元人民币)[102] - 归属于本公司股东的权益增长5.2%至7864.68亿元人民币(2024年末:7475.48亿元人民币)[104] - 归属于本公司股东的权益总额为人民币786,468百万元,较期初的人民币747,548百万元增长5.2%[105] - 2025年6月30日合并分部资产为11189.57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12月31日的10562.81亿元增长5.9%[119] - 2025年6月30日合并分部负债为3305.82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12月31日的3068.45亿元增长7.7%[119] 负债与借款 - 短期银行及其他借款为13.28亿元人民币,较上年末200.84亿元下降93.4%[135] - 长期银行及其他借款为605.68亿元人民币,较上年末612.43亿元下降1.1%[136] - 债券余额为550.8亿元人民币,较上年末554.57亿元下降0.7%[136] - 东固液化天然气项目借款余额为23.1亿元人民币(短期5.33亿+长期17.77亿)[135][136] - 与中国海油集团及其联系人的借款余额为人民币1,320百万元,较2024年末的5,630百万元下降76.5%[149][155] 股息分派 - 公司宣派2025年中期股息每股0.73港元(含税)[7] - 董事会决定派发2025年中期股息每股0.73港元(含税)[21] - 公司宣布派发2025年中期股息每股0.73港元(含税)[70] - 宣派中期股息每股0.73港元,总计约34697百万港元(约人民币31602百万元)[129] - 公司支付二零二四年末期股息人民币28,942百万元[105] 公司治理与董事变动 - 公司董事穆秀平自2025年1月22日起由非执行董事调任为执行董事并担任首席财务官[68] - 公司董事汪东进自2025年4月23日起不再担任非执行董事、董事长及委员会主席职务[68] - 公司董事张传江自2025年7月8日起获委任为非执行董事、董事长及委员会主席[68] - 董事会每年两次收到管理层关于风险管理、内部控制及合规管理工作的报告[33] - 独立非执行董事赵崇康持有1,650,000股港股占已发行港股总数0.004%[59] - 赵崇康持股占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概约百分比为0.003%[59] - 关键管理人员酬金支出为人民币8百万元,较2024年同期的7百万元增长14.3%[151] 股权结构 - 主要股东中国海油集团持有29,530,451,273股港股,占已发行港股总数66.30%[61] - 主要股东CNOOC (BVI) Limited持有28,772,727,268股港股,占已发行港股总数64.60%[61] - 公司回购并注销36,810,000股香港联交所上市股份,总对价66.3亿元人民币[139] 关联方交易 - 关联方交易中勘探及配套服务费用2025年上半年为6575百万元,同比下降4.2%[146] - 开发及配套服务(含新能源)费用2025年上半年为27053百万元,同比下降9.4%[146] - 生产及配套服务(含新能源)费用2025年上半年为8757百万元,同比增长6%[146] - FPSO船租赁费用2025年上半年为247百万元,同比增长19.9%[146] - 向关联方销售石油和天然气产品(不含长期销售)2025年上半年为95224百万元,同比下降17.8%[147] - 向关联方长期销售天然气和液化天然气2025年上半年为21096百万元,同比增长41.2%[147] - 关联方销售总收入占公司总收入的56%[147] - 在财务公司的存款利息收入2025年上半年为149百万元,同比下降11.8%[148] - 在财务公司的存款余额2025年6月30日为21948百万元,较2024年底基本持平[148] - 应付中国海油集团及其联系人余额为人民币48,000百万元,较2024年末的40,577百万元增长18.3%[149] - 应收合营公司及联营公司余额为人民币179百万元,较2024年末的156百万元增长14.7%[149] - 中国石化集团贡献公司油气销售收入9%,较2024年同期的8%上升1个百分点[150] - 对中国海油集团及其联系人的资本承诺为人民币5,688百万元,较2024年末的14,027百万元下降59.5%[156] - 财务公司金融服务存款上限为人民币22,000百万元,贷款上限为人民币50,000百万元[153][154] 金融工具与投资 - 子公司CPNA回购票面利率7.875%的债券400,000美元,占该债券总票面金额314,572,000美元的0.13%[64] - 子公司CPNA回购票面利率6.400%的债券4,204,000美元,占该债券总票面金额752,452,000美元的0.56%[64] - 长期担保债券公允价值约为人民币537.25亿元,较2024年末的人民币671.56亿元下降20.0%[159] - 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工具总额为人民币337.49亿元,其中第一等级42.77亿元(12.7%),第二等级289.04亿元(85.7%),第三等级5.68亿元(1.7%)[161] - 理财产品及结构性存款规模为人民币283.20亿元,较2024年末的409.50亿元减少30.8%[161][162] - 公开交易的货币市场基金公允价值为人民币42.05亿元,较2024年末的41.71亿元增长0.8%[161][162] - 衍生金融工具期货资产公允价值为人民币0.72亿元,较2024年末的0.04亿元大幅增长1700%[161][162] - 衍生金融工具期货负债公允价值为人民币1.08亿元,较2024年末的0.12亿元增长800%[161][162] - 第三等级金融资产总额为人民币5.68亿元,其中其他金融资产5.50亿元,非公开交易之长期权益投资0.18亿元[161] - 应付款项融资公允价值保持稳定,2025年6月末为人民币5.84亿元,较2024年末的5.83亿元基本持平[161][162] - 公司持有BC ENERGY INVESTMENTS CORP 50.0%股权,其注册资本为1.023亿美元[111] - 公司持有中海石油財務有限責任公司31.8%股权,其注册资本为40亿元人民币[111] - 公司持有Arctic LNG 2 LLC 10.0%股权,其注册资本为159.76亿卢布[111] 风险因素:运营与市场 - 原油及天然气价格波动可能对公司业务、现金流和收益产生实质性影响[39] - 公司海上作业平台及勘探开发活动存在废气、废水、固体废弃物等排放不达标风险[38] - 公司油气运输面临倾覆、碰撞、海盗、恶劣天气导致的损毁或损失等危险[41] - 能源转型加速可能使公司面临投资和运营成本上升、主营业务收入下降风险[38] - 公司网络攻击可能导致业务中断数据丢失或成本增加[49] - 公司面临客户集中度较高风险,主要客户销售占比较高[45] - 公司面临供应商集中度较高风险,向主要供应商进行的采购占比较高[46] 风险因素:地缘政治与监管 - 地缘政治及贸易摩擦对全球物资、人员和资本流动造成负面影响[35] - 公司在俄罗斯拥有10%权益的Arctic LNG 2 LLC项目因制裁受到不利影响[36] - 加拿大运输与出口基础设施有限可能影响公司石油和天然气完整产能的实现[50] - 加拿大原住民协商失败可能导致开发活动延期[50] - 关联交易需获得上市地监管机构及独立股东审批[51] - 数据隐私合规需要大量开支以遵守多司法管辖区法规[56] - 公司存在潜在税务负债风险,涉及2008年起为海外附属公司提供资金支持可能产生的所得税[158] 风险因素:财务与外汇 - 公司大部分油气销售收入为人民币和美元存在汇率风险[52] - 公司境外资本支出需通过人民币兑换美元支付带来汇率波动风险[52] - 经营所在国股利分配法律限制可能对公司现金流产生不利影响[53] - 公司对联合经营的运营或未来发展的影响和控制能力有限[44] 其他财务数据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8.90%,同比减少2.37个百分点[18]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汇兑收益净额人民币1204百万元,较上年同期汇兑损失净额人民币538百万元增加323.8%[86] - 公司所得税费用为人民币25066百万元,较上年同期人民币26031百万元减少3.7%[87] - 每股基本盈利同比下降13.1%至1.46元人民币(2024年:1.68元人民币)[101] - 2025年上半年基本及摊薄每股盈利为人民币1.46元,较去年同期1.68元下降13.1%[128] - 公司资本负债率8.4%,较去年末减少2.5个百分点[94] - 应收账款总额为451.11亿元人民币,坏账准备为1.03亿元人民币,计提比例0.23%[132] - 一年以内应收账款为450.13亿元人民币,坏账准备0.51亿元人民币,计提比例0.11%[132] - 三年以上应收账款为0.88亿元人民币,坏账准备0.45亿元人民币,计提比例51.14%[132] - 应付及暂估账款总额为706.44亿元人民币,较上年末596.85亿元增长18.4%[134] - 应付供应商及合作伙伴款项为639.61亿元人民币,较上年末578.74亿元增长10.5%[134] - 已签订合同但未拨备资本性承诺为人民币34,396百万元,较2024年末的51,003百万元下降32.5%[156] - 未动用银行授信额度为人民币58,396百万元,较2024年末的52,683百万元增长10.8%[157] 税务状况 - 公司香港业务所得税率为16.5%,中国大陆主要附属公司适用25%税率,深海开发公司享受高新技术企业15%优惠税率[122] - 海外附属公司所得税率区间为10%至82%[122] - 自营油气田增值税率9%或13%,资源税率6%,城市维护建设税率1%或7%[126] - 教育费附加按实际缴纳税额3%征收,地方教育费附加按2%征收[126] - 矿业权出让收益按矿产资源类型征收,费率为销售收入的0.3%至0.8%[127]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股票代码:香港联交所00883(港币柜台)及80883(人民币柜台),上海证券交易所600938[1][14] - 公司是中国最大海上原油及天然气生产商,全球最大独立油气勘探及生产企业之一[14] - 公司
中国海油9月8日获融资买入1.04亿元,融资余额17.93亿元

新浪财经· 2025-09-09 04:57
股价及融资交易表现 - 9月8日股价上涨1.59% 成交额达15.22亿元[1] - 当日融资买入1.04亿元但融资净流出3788.96万元 融资余额17.93亿元占流通市值2.29%[1] - 融券余额1234.28万元处于近一年70%分位高位水平 融券余量47.20万股[1] 公司基本概况 - 主营业务为原油和天然气勘探生产销售 油气销售占比84.57% 贸易业务占比13.11%[2] - 业务范围覆盖中国、加拿大、美国、英国、尼日利亚及巴西等多国市场[2] - 2022年4月21日上市 总部位于北京及香港[2] 股东结构变化 - 股东户数23.28万户较上期减少0.25% 人均流通股12,936股增加5.50%[2]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新进第十大流通股东 持股5947.79万股[3]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076.08亿元同比下降8.45%[2] - 归母净利润695.33亿元同比下降12.79%[2] 分红政策记录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2243.35亿元[3] - 近三年累计派现总额达1763.64亿元[3]
油气开采板块9月8日涨0.87%,中国海油领涨,主力资金净流出7667.11万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9-08 08:47
板块表现 - 油气开采板块9月8日较上一交易日上涨0.87% [1] - 上证指数当日上涨0.38%至3826.84点 深证成指上涨0.61%至12666.84点 [1] 个股涨跌 - 中国海油领涨板块 收盘价26.15元 涨幅1.59% 成交量58.64万手 成交额15.22亿元 [1] - 蓝焰控股上涨1.59%至7.05元 成交量14.17万手 成交额9917.3万元 [1] - 洲际油气上涨0.88%至2.30元 成交量119.52万手 成交额2.73亿元 [1] - *ST新潮下跌1.49%至3.96元 成交量27.91万手 成交额1.11亿元 [1] 资金流向 - 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出7667.11万元 游资资金净流出1940.8万元 散户资金净流入9607.9万元 [1] - 洲际油气获主力净流入569.79万元(占比2.08%) 游资净流入372.09万元(占比1.36%) 散户净流出941.88万元(占比-3.45%) [2] - 蓝焰控股获主力净流入72.68万元(占比0.73%) 游资净流入147.29万元(占比1.49%) 散户净流出219.98万元(占比-2.22%) [2] - *ST新潮主力净流出1941.47万元(占比-17.54%) 游资净流入664.46万元(占比6.00%) 散户净流入1277.01万元(占比11.54%) [2] - 中国海油主力净流出6368.11万元(占比-4.18%) 游资净流出3124.64万元(占比-2.05%) 散户净流入9492.75万元(占比6.24%) [2]
中国海油9月5日获融资买入7202.35万元,融资余额18.31亿元

新浪财经· 2025-09-08 03:25
股价与融资融券交易 - 9月5日公司股价上涨0.39% 成交额8.83亿元 融资买入7202.35万元 融资偿还9539.90万元 融资净流出2337.55万元 [1] - 融资融券余额合计18.45亿元 其中融资余额18.31亿元 占流通市值比例2.38% 处于近一年50%分位以上较高水平 [1] - 融券活动显著活跃 当日融券卖出1.25万股(对应金额32.17万元) 融券余量54.41万股(余额1400.51万元) 融券余额处于近一年90%分位高位 [1]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总部位于北京 1999年8月成立 2022年4月上市 主营业务为原油和天然气勘探、生产及销售 业务覆盖中国、加拿大、美国等全球多国 [2] - 收入构成中油气销售占比84.57% 贸易业务占比13.11% 其他业务占比2.32% [2] - 截至6月30日股东户数为23.28万户 较上期减少0.25% 人均流通股12,936股 较上期增加5.50% [2]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076.08亿元 同比下降8.45% 归母净利润695.33亿元 同比下降12.79%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2243.35亿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1763.64亿元 显示较强分红能力 [3] 机构持股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新进成为第十大流通股东 截至6月30日持股5947.79万股 [3]
石化行业存在修复预期,石化ETF(159731)涨超2%
搜狐财经· 2025-09-08 02:25
市场表现 - 中证石化产业指数早盘震荡上行涨幅超过1% [1] - 成分股华峰化学 亚钾国际 新凤鸣等领涨 [1] - 石化ETF(159731)跟随指数上行 [1] 行业分析 - 聚酯行业景气存在修复预期且供需改善推动盈利中枢上行 [1] - 油价中枢回落使炼化企业成本存在改善预期 [1] - 海外炼厂退出及国内炼厂开工率维持较低水平利好头部企业竞争格局 [1] 重点公司 - 聚酯头部企业包括恒力石化 荣盛石化 中国石化 [1] - 油公司推荐股息率较高的中国石油 中国海油 [1] - 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55.63%包括万华化学 中国石油 中国石化等 [1] 产品配置 - 石化ETF(159731)及其联接基金(017855/017856)跟踪中证石化产业指数 [1] - 基础化工行业占比60.7% 石油石化行业占比32.3% [1]
中国海油:向海图强 价值起航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9-07 16:14
产量与储量增长 - 2025年净产量将超过200万桶油当量/日 [1] - 国内原油连续四年实现年均300万吨以上增量 老油田连续五年保持稳定生产 [2] - 2024年原油增产量占全国原油总增量的70%以上 [2] - 渤海油田原油产量有望突破4000万吨 南海东部油田连续三年油气产量突破2000万吨油当量 [4] - 国内陆上获临兴、神府两个千亿立方米大气田发现 [4] 勘探开发突破 - 开平南油田成为我国首个深水深层亿吨级油田 [2] - 渤中26-6油田探明储量超过2亿立方米 刷新全球变质岩潜山油田纪录 [2] - 渤海超5000米地层高产井成功投产 [2] - 渤中19-6凝析气田为京津冀及环渤海地区提供清洁能源供应 [2] - 形成跨领域、多层次的勘探开发格局 覆盖浅层岩性、隐性潜山等多种类型 [3] 技术与装备创新 - 攻关形成油藏精细描述、海上超稠油热采开发等关键技术 [5] - "深海一号"能源站具备三项世界首创技术 实现1500米级超深水开发跨越 [6] - "海葵一号"填补国内圆筒型FPSO技术空白 [6] - "海基二号"提升深水油田开发经济性和稳定性 [6] 绿色低碳转型 - 不断提升天然气产量占比 推广岸电工程 [6] - 2020年首个海上风电项目并网发电 [6] - 2023年"海油观澜号"深远海浮式风电项目成功并网 [6] - 2025年投用中国首个海上CCUS项目 [6] 财务表现与股东回报 - A股上市以来累计实现净利润4730.12亿元 [8] - 累计现金分红2559.79亿元 分红比率达54.12% [8] - 2025年上半年股息支付率达45.5% [1] - 搭建"A+H"双平台资本运作格局 [8] 全球业务布局 - 业务遍及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9] - 持有多个世界级油气项目权益 [9] - 旗下中联煤层气公司煤层气日产水平跃居国内第一 [4] 可持续发展 - 将ESG理念融入公司发展战略和治理体系 [9] - 坚持环保至上、节约优先的环保政策 [9] - 积极落实低碳减排政策 应对气候变化挑战 [9]
中俄美上半年石油产量出炉,美国3.3亿吨,俄罗斯2.5亿吨,那中国呢?
搜狐财经· 2025-09-06 02:15
全球石油产量格局 - 美国2025年上半年原油日均产量1340万桶 半年总产量3.3亿吨 同比增加约1000万吨[2] - 俄罗斯2025年上半年石油产量2.5亿吨 日均950万桶(含凝析油)同比下降3.5%[3] - 中国2025年上半年国内原油产量10847万吨 同比增长1.3%[4] 区域产量分布特征 - 美国得克萨斯州日均石油产量572万桶 占全美产量近40% 新墨西哥州日均220万桶 墨西哥湾联邦区域日产量192万桶[2] - 中国天津 新疆和黑龙江为三大主产区 新疆产量近1700万吨 黑龙江大庆油田产量1481万吨[4] - 俄罗斯七大石油巨头主导产业 俄罗斯石油公司上半年液体烃产量8930万吨 油气当量1.216亿吨[3] 企业生产表现 - 中石油上半年国内原油产量3.952亿桶 中石化油气产量1.26亿桶 中海油油气产量2亿桶[8]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上半年油气当量产量9.24亿桶(同比增长2.0%)其中原油4.76亿桶(同比增长0.3%)[8] - 中国海油上半年油气净产量384.6百万桶油当量(同比增长6.1%)天然气产量增146.4亿立方米(增幅12%)[8] 市场供需与价格 - 2025年全球原油库存变化预测日均30.16万桶 显示供应宽松格局[6] - 2025年上半年国际油价区间60-85美元/桶 6月布伦特71.76美元/桶(同比降13.4%)WTI68.84美元/桶(同比降16.8%)[6] - 中国上半年原油进口量2.8亿吨 对外依存度72.1%[6] 贸易与地缘政治 - 俄罗斯47%原油出口流向中国 中俄能源交易87%以人民币结算[9] - 2025年1-5月中国原油进口中俄罗斯占比27.3% 沙特阿拉伯19.4% 美国仅3.7%[9] - 中俄贸易额有望突破3000亿美元 能源贸易占比超40%[9] 技术发展与战略转型 - 美国页岩油通过技术创新持续优化开采成本[2] - 俄罗斯积极向亚洲市场转型应对制裁[3] - 中国推进深海开采(渤海油田)和页岩油开发(塔里木 准噶尔盆地)[4]
油气开采板块9月5日涨0.93%,*ST新潮领涨,主力资金净流入22.55万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9-05 09:07
油气开采板块市场表现 - 板块整体上涨0.93% 领涨个股为*ST新潮涨幅2.81% [1] - 上证指数上涨1.24%至3812.51点 深证成指上涨3.89%至12590.56点 [1] - 板块成交最活跃个股为洲际油气成交量112.15万手 成交额2.52亿元 [1] 个股价格与成交情况 - *ST新潮收盘价4.02元 成交31.23万手 成交额1.25亿元 [1] - 蓝焰控股收盘价6.94元涨幅0.87% 成交9.05万手 成交额6231.09万元 [1] - 洲际油气收盘价2.28元涨幅0.44% 成交额2.52亿元 [1] - 中国海油收盘价25.74元涨幅0.39% 成交34.43万手 成交额8.83亿元 [1] 资金流向分布 - 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入22.55万元 游资净流出3837.59万元 散户净流入3815.04万元 [1] - 中国海油获主力净流入2352.41万元占比2.66% 游资净流出4793.23万元占比5.43% [2] - 蓝焰控股获主力净流入625.33万元占比10.04% 游资净流入39.37万元占比0.63% [2] - *ST新潮主力净流出1174.80万元占比9.39% 游资净流入727.09万元占比5.81% [2] - 洲际油气主力净流出1780.39万元占比7.05% 游资净流入189.18万元占比0.75% [2]
华安期货金融工程日报-20250905





新永安国际证券· 2025-09-05 03:45
根据提供的研报内容,经过全面梳理,未发现涉及量化模型或量化因子的构建思路、具体过程及测试结果。该文档主要内容为市场行情数据、宏观经济指标、公司财务公告、IPO信息及新闻事件汇总[1][3][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 因此,本次总结无相关量化模型与因子内容可提供。
自由现金流ETF(159201)近14天获得连续资金净流入,合计“吸金”7.25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9-05 02:18
指数表现与成分股 - 截至2025年9月5日9:42 国证自由现金流指数上涨0.1% 成分股安孚科技上涨7.79% 华域汽车、横店东磁、大洋电机、春风动力等跟涨 [1] - 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57.95% 包括上汽集团(10.18%)、中国海油(9.81%)、美的集团(9.28%)、格力电器(7.56%)、洛阳钼业(5.08%)、中国铝业(4.49%)、厦门国贸(3.01%)、正泰电器(2.95%)、上海电气(2.90%)、中国动力(2.66%) [4][6] ETF资金流动 - 自由现金流ETF近14天获得连续资金净流入 合计7.25亿元 [1] - 杠杆资金连续3天净买入 最高单日净买入1057.71万元 最新融资余额达5449.18万元 [3] - ETF最新份额达41.11亿份 创成立以来新高 [1] ETF交易表现 - 近1月日均成交额3.49亿元 排名可比基金第一 [1] - 近3个月超越基准年化收益14.93% 排名可比基金第一 [3] - 自成立以来最高单月回报7% 最长连涨月数4个月 最长连涨涨幅16.68% [3] ETF运营特征 - 管理费率0.15% 托管费率0.05% 为可比基金最低 [3] - 近1月跟踪误差0.066% 在可比基金中跟踪精度最高 [3] - 历史持有6个月盈利概率100% 月盈利概率81.2% [3] 产品基本信息 - 自由现金流ETF(159201)跟踪国证自由现金流指数 反映沪深北交易所自由现金流水平较高且稳定性较好的上市公司表现 [4] - 场外联接基金包括华夏国证自由现金流ETF发起式联接A(023917)和联接C(023918)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