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东方电气(600875)
icon
搜索文档
东方电气加快推进新材料产业高端化转型发展
行业背景与公司定位 - 新材料产业是现代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基石 持续重塑能源和高端制造等关键领域发展图景 [1] - 中国新材料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且体系逐渐完善 但在高端和前沿领域与发达国家仍存在差距 [1] - 东方电气集团制定新材料"一企一策"支持政策 促进子企业做强做优做大 [1] - 公司作为东方电气集团旗下新材料产业化平台 深度融入国家新材料产业发展大局 重点发展国产化替代和高附加值材料 [1] 经营业绩表现 - 风能材料销量高位增长 风电环氧树脂销售同比增长18.58% 实现主力叶片厂和主力叶型全覆盖 [2] - 基础环氧树脂外销同比增长28% 其中国际市场销售同比增长274% [2] - 光伏银浆完成向N型电池转型 TOPCon主栅银浆销售同比增长15倍 [2] - 高纯材料产能突破100吨 生产同比增长92% 红外/热电制冷/半导体掺锑市场新增订单同比增长60% [2] - 通过并购东方飞源打通环氧树脂产业链上游 累计产出基础环氧树脂13万余吨 风电用环氧树脂14万余吨 风电用固化剂2万余吨 [2] 技术创新成果 - 新增专利数量持续攀升 拥有发明专利54件 主导参与制定国家标准11项 [3] - 构建多层次创新平台体系 获批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四川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资质 [3] - 完成高端环氧树脂和先进半导体材料两条产业链规划 开发电子浆料/高性能树脂等N项高端功能材料 [3] - 基于DeepSeek-R1大模型搭建环氧树脂研发平台 实现产品配方的快速初级筛选 [3] - 开展产学研技术攻关项目10余项 包括与四川大学/山东大学等合作 [3] - 7N5超纯锡研制项目入选四川省重大科技专项和集团2025科技创新计划 [3] 关键技术突破 - 完成叶片轻量化设计用灌注树脂/"两海"超低放热环氧树脂/"沙戈荒"高温灌注环氧树脂产品落地 [4] - 突破TOPCon正面细栅超细线印刷难题和TBC主栅银浆腐蚀控制技术 测试效率显著提升 [4] - 创新高纯碲"除杂-脱氧-成型"一体化工艺 解决碲/硒高效分离行业难题 [4] 发展战略规划 - 培育专精特新企业作为提升产业链韧性关键抓手 重点围绕高端环氧树脂/半导体材料/电子浆料领域 [6] - 孵化具有核心竞争优势的"单打冠军" 培养国内领先的"配套专家" 培育主导行业标准的"隐形冠军" [6] - 完善新项目培育机制 对潜力项目实施"一项一策"精准扶持 重点支持研发投入/人才引进/市场开拓 [6] - 目标在"十五五"末形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新材料产业集群 [6]
东方电气(600875)半年度点评:2025上半年业绩稳健提升 公司新签订单持续增长
格隆汇· 2025-09-10 20:25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上半年实现营收381.5亿元 同比增长14% 归母净利润19.1亿元 同比增长12.9% [1] - 2025上半年毛利率15.5% 同比提升0.1个百分点 净利率5.5% 同比持平 [1] - 2025Q2营收216亿元 同比增长17.4% 环比增长30.6% 归母净利润7.56亿元 同比下降3.8% 环比下降34.5% [1] - 2025Q2毛利率14.6% 同比提升1.9个百分点 环比下降2个百分点 净利率3.9% 同比下降0.6个百分点 环比下降3.6个百分点 [1] 减值损失与费用控制 - 2025年上半年计提减值损失6.67亿元 较2024年同期增加4.22亿元 其中信用减值损失2.10亿元 资产减值损失4.57亿元 [1] - 2025Q2单季度计提减值损失5.23亿元 [1] - 期间费用率9.0% 同比下降1.3个百分点 [1] 产业发展与技术突破 - 扎拉500MW冲击式水电机组关键部件通过验收 水电订单质量提升 核电气电市场占有率保持行业第一 [2] - 50MW重型燃气轮机获海外首单 15MW重型燃机达设计工况 26MW级海上风机叶片通过测试 [2] - 17MW直驱漂浮式海上风电机组下线 生物质气化技术中试成功 兆瓦级化学链平台入选工信部重点培育名单 [2] 订单与产能规划 - 2025年上半年新签订单654.9亿元 同比增长17% 其中可再生能源装备订单201.8亿元 同比增长44% [2] - 清洁高效能源装备订单246.2亿元 同比下降3% [2] - 2025Q2新签订单296.0亿元 同比基本持平 环比下降17% 可再生能源装备订单105.5亿元 同比增长46% 环比增长10% [2] - 目标2025年发电设备产量73GW 较2024年58.1GW增长26% [2]
中国风电上半年新签订单80GW,机构预计全年营收将创新高
新浪财经· 2025-09-10 13:40
中国风电市场总体表现 - 2025年上半年中国风电市场新签风机订单规模达到80GW 其中陆上风机新签订单量约73GW 同比增长6% 海上风电新签订单量约6GW 创2023年以来最佳半年表现[1] - 新疆 河北和内蒙古共计贡献超过40%的陆上风机新签订单[1] - 风电整机商海外订单量达到7.7GW 覆盖20个国家 同比增长51% 印度市场需求强劲 连续三个季度获签超过2GW风机订单[1] 整机商竞争格局 - 金风科技位居新签订单量榜首 市场份额约18.2% 远景能源16.6% 明阳智能16.2% 运达股份16%紧随其后[1] - 排名前四整机商订单量均超过10GW 合计市场占有率同比提升5个百分点[1] - 东方电气海上风机订单量首次排名第一 其DEW-D16000-262机型收获1.5GW新签订单 中国中车以1GW海上订单紧随其后 三一重能收获首个海上风机订单[1] 订单执行与项目进展 - 2024年签订的166GW陆上风机订单中 超半数已转化为已开工项目[2] - 2022-2023年签订的在手订单仍在执行 为2025年陆上风电装机增长提供有力支撑[2] - 海上风电受用海冲突和风机大型化趋势影响 项目建设进度仍显滞后[2] 风机技术趋势 - 10MW以上陆上风机订单同比下降14% 而7MW至10MW中低速机型份额显著提升[2] - 低风速机型需求增长反映优质风资源场址稀缺背景[2] - 陆上风电机组大型化趋势放缓 推动陆上风机价格连续三个季度回升 2025年第二季度价格较2024年最低点回升4%[2] - 海上风电16MW以上机组订单同比增加60%[2] 市场供需与价格动态 - 海上风电持续疲软的市场需求加剧整机商竞争 严苛场址条件增加开发企业降本压力[2] - 2025年第一季度海上风机价格创历史新低[2] - 强劲的国内陆上风电需求增长 陆上风电机组价格回升以及海外订单顺利执行 将推动2025年中国风电整机商营收水平达到历史新高 盈利水平进一步修复[2]
东方电气(600875):2025上半年业绩稳健提升,公司新签订单持续增长
国信证券· 2025-09-09 11:22
投资评级 - 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1][4][6][31] 核心观点 - 2025年上半年业绩稳健提升 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2.9%至19.1亿元 营收同比增长14%至381.5亿元 [1][8] - 新签订单持续增长 2025年上半年新签订单654.9亿元 同比增长17% [3][15][28] - 充沛在手订单保证后续业绩 公司目标2025年完成发电设备产量73GW 同比增长26% [3] - 毛利率有望修复 在消化低价订单后 煤电、燃机、风电产品毛利率将改善 [4][31] - 维持2025-2027年盈利预测43.4/55.2/60.9亿元 同比增速48.5%/27%/10.3% [4][31] 财务表现 - 2025H1毛利率15.5% 同比提升0.1个百分点 净利率5.5%同比持平 [1][8] - 2025Q2营收216亿元 同比增长17.4% 环比增长30.6% [1][8] - 2025Q2归母净利润7.56亿元 同比下降3.8% 环比下降34.5% [1][8] - 2025Q2毛利率14.6% 同比提升1.9个百分点 环比下降2个百分点 [1][8] - 2025Q2净利率3.9% 同比下降0.6个百分点 环比下降3.6个百分点 [1][8] - 期间费用率显著改善 2025H1期间费用率9.0% 同比下降1.3个百分点 [2][16] - 计提减值损失6.67亿元 较24年同期增加4.22亿元 [2] 订单结构 - 可再生能源装备新签订单201.8亿元 同比增长44% [3][28] - 清洁高效能源装备新签订单246.2亿元 同比下降3% [3][28] - 2025Q2新签订单296.0亿元 同比基本持平 环比下降17% [3][28] - 2025Q2可再生能源装备新签订单105.5亿元 同比增长46% 环比增长10% [3][28] 技术创新与市场地位 - 水电订单质量明显提升 核电、气电市场占有率保持行业第一 [2][15] - 50MW重型燃气轮机海外订单实现零的突破 [2][15] - 15MW重型燃机稳定运行至设计工况 [2][15] - 26MW级半直驱海上风电机组叶片通过静载测试 [2][15] - 17MW直驱漂浮式海上风电机组下线 [2][15] - 生物质气流床气化关键技术研究中试成功 [2][15] - 兆瓦级化学链及氢产业科技中试平台入选工信部首批重点培育名单 [2][15] 估值指标 - 当前股价对应2025-2027年PE分别为15.2/11.9/10.8倍 [4][31] - 2025-2027年预测每股收益1.28/1.63/1.80元 [5] - 2025-2027年预测ROE为10.8%/12.7%/13.0% [5] - 2025-2027年预测EBIT Margin为6.6%/8.7%/9.5% [5]
东方电气跌2.00%,成交额3.10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3021.12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09 06:21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9月9日盘中下跌2%至19.07元/股 成交额3.10亿元 换手率0.80% 总市值646.54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3021.12万元 特大单净卖出965.94万元(买入占比6.24% 卖出占比9.36%) 大单净流出2055.17万元(买入占比23.19% 卖出占比29.82%) [1] - 年内股价累计上涨23.14% 近5日下跌1.90% 近20日下跌1.89% 近60日上涨15.95% 年内累计1次登上龙虎榜(最近为7月22日) [1] 公司业务与行业属性 - 主营业务涵盖清洁高效能源装备(40.69%)、可再生能源装备(23.82%)、新兴成长产业(16%)、现代制造服务业(10.85%)及工程与供应链(8.64%) [2] - 属于电力设备-其他电源设备Ⅱ-综合电力设备商行业 涉及水电、抽水蓄能、央企改革、核电及清洁能源概念板块 [2]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股东户数9.20万户 较上期减少10.68% 人均流通股无变动 [2]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3.38亿股(第二大股东 较上期减少100股) 四大沪深300ETF合计增持1069.32万股(华泰柏瑞增336.85万/易方达增280.19万/华夏增274.45万/嘉实增177.83万) [3] 财务业绩与分红记录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381.51亿元 同比增长14.03% 归母净利润19.10亿元 同比增长12.91%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85.75亿元 近三年累计分红38.92亿元 [3]
东方电气(600875):清洁高效能源装备板块引领营收增长,新生效订单延续增长态势
光大证券· 2025-09-08 00:38
投资评级 - 维持A股和H股"买入"评级 [3][4] 核心观点 - 清洁高效能源装备板块引领营收增长 新生效订单延续增长态势 [1] - 公司作为火电设备龙头有望维持订单和收入规模的增长 抽水蓄能和核电业务将实现稳健增长 [3] 财务表现 - 2025H1营业收入376.24亿元 同比增长14.26% 归母净利润19.10亿元 同比增长12.91% [1] - 2025Q2营业收入213.33亿元 同比增长17.68% 归母净利润7.56亿元 同比下降3.79% [1] - 2025H1毛利率15.46% 略高于去年同期 [1]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1/47/51亿元 [3] - 当前股价对应2025年A股PE 16倍 H股PE 13倍 [3] 业务板块表现 - 清洁高效能源装备板块上半年营收167.67亿元 创历史同期新高 [1] - 清洁高效发电设备毛利率同比增长1.10个百分点至17.28% [1] - 新能源业务毛利率同比增长1.28个百分点至10.12% [1] - 新兴成长产业毛利率同比增长0.94个百分点至15.18% [1] 订单情况 - 2025H1新增生效订单654.85亿元 同比增长16.78% [2] - 清洁高效能源装备新增订单占比37.59% 可再生能源装备占比30.82% [2] - 清洁高效发电设备订单同比增长32.57%至112.97亿元 [2] - 核电常规岛设备订单同比增长38.74%至26.85亿元 [2] - 可再生能源设备订单同比增长52.09%至19.71亿元 [2] 产业发展 - 水电订单质量明显提升 核电 气电市场占有率保持行业第一 [3] - 50兆瓦重型燃气轮机海外订单实现零突破 [3] - 风电获20兆瓦等级海上风电批量订单 [3] - 若羌 布尔津新能源装备制造基地相继投产 [3] - 氢能中标攀枝花30台重卡示范项目 [3] - 1000标方碱性电解水系统实现订单突破 [3] - 西藏制氢加氢一体化示范项目投运 [3] - 全球最大二氧化碳储能项目主厂房主体结构封顶 [3] 财务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789.51/894.87/928.77亿元 [5]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增长率分别为13.28%/13.35%/3.79% [5]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增长率分别为39.89%/14.72%/9.33% [5] - 预计2025-2027年EPS分别为1.21/1.38/1.51元 [5] - 预计2025-2027年ROE分别为9.85%/10.67%/11.03% [5]
对外投资接连亏损 东方电气持股资产大幅缩水
证券时报网· 2025-09-07 14:19
公司经营表现 - 2025年半年报营收和盈利同比均实现一定幅度增长 [1] - 实业经营表现稳健 金融投资表现较差 [1] 金融投资状况 - 对川能动力投资成本11.58亿元 期末账面价值8.56亿元 浮亏3.02亿元 [1] - 持有川能动力8716.72万股 发行价格14.84元/股 [1] - 截至9月4日川能动力股价10.12元/股 持股市值小幅回升至8.82亿元 [1] - 对南网储能投资成本5.4亿元 认购4255.32万股 [1] - 上半年末南网储能投资账面价值约4.16亿元 浮亏1.24亿元 [1] - 7月以来南网储能股价回升 浮亏额有所减少 [1] 历史交易情况 - 2024年向川能动力出售川能风电20%股权 交易作价12.94亿元 [1] - 2022年12月东方电机参与南网储能定增 耗资5.4亿元 [1] - 2024年末川能动力股权投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2.28亿元 期末账面价值9.91亿元 [1]
一周碳要闻:我国碳市场迎来首份中央文件(碳报第162期)
贝壳财经· 2025-09-05 09:25
政策发布 - 国家发展改革委就电力中长期市场基本规则公开征求意见 规范数年、年、月、月内等不同时间维度的电能量交易 加强跨省跨区交易与省内交易在经济责任、价格形成机制等方面的动态衔接 [1] - 工信部与市场监管总局印发电子信息制造业稳增长行动方案 引导地方有序布局光伏、锂电池产业 依法治理光伏等产品低价竞争 实施光伏组件、锂电池产品质量管理 推动行业技术进步 [2] - 方案提出2025至2026年规模以上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平均增速在7%左右 电子信息制造业年均营收增速达到5%以上 [2] 行业动态 - 2024年天然气消费量同比增长7.3% 在一次能源消费总量中占比8.8% 较上年提高0.3个百分点 城市燃气消费同比增长11.1% 占比34% 工业燃料消费同比增长6.1% 占比41% [3] - 发电用气同比增长9.5% 占比18% 年新增气电装机创历史新高 气电在电力调峰和系统补位方面的关键作用持续释放 [3] - 目前我国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达30% 预计2035年提升至40%以上 非化石能源在2045年之前成为主体能源 206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80%以上 [4][5] - 2060年工业终端用能中电能占比达到60% 交通领域电能、氢能分别达到50%、20%左右 建筑领域电能达到80%左右 [4][5] - 风光发电量在全社会用电量占比由2020年9.7%提高到2024年18.6% 占比年均提高超过2个百分点 今年上半年风光发电量1.15万亿千瓦时 占全社会用电量比例接近1/4 [5] - 全球最大26兆瓦级海上风电机组完成吊装 风轮扫风面积达7.7万平方米 相当于10.5个标准足球场大小 供应链实现全链自主可控 [6] - 全国最大火电熔盐储热项目投运 容量1000兆瓦时 机组调峰能力从50%至80%额定负荷拓展到30%至100% 每年可消纳1.28亿千瓦时新能源、减碳8.5万吨 将原有供热能力提升至173% [7][8] 地方快讯 - 厦门发布全国首个锂电池储能系统海上运输专项合同范本 2025年上半年福建省锂电池出口额635.68亿元 排名全国第一 厦门港锂电池出口量突破2万标箱 占福建省出口总数96% [9][10] - 自2022年起从厦门港出运的集装箱式锂电池总产值约90亿元 [10] - 青海省提出到2030年有降碳刚性需求的出口外向型企业基本实现绿色低碳转型 绿电消费认证和碳足迹认证基本实现全覆盖 [11] - 广东省选择具备条件的地市探索园区绿电直连模式 实现非化石能源直接给产业园区供电 [12] - 四川省提出到2027年新能源产业链营业收入超过5000亿元 力争达到6000亿元 2024年全省新能源产业链实现营业收入超2000亿元 产业综合实力位居全国前三位 [13] 碳市场建设 -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加强全国碳市场建设的意见 提出到2027年强制碳市场逐步覆盖工业领域主要排放行业 自愿碳市场实现对重点领域的全覆盖 到2030年建成与国际接轨的自愿碳市场 [14][15] - 强制碳市场首次扩围纳入钢铁、水泥、铝冶炼行业 覆盖全国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占比60%以上 截至今年8月22日强制碳市场配额累计成交量超6.8亿吨 成交额达474.1亿元 自愿碳市场累计成交核证自愿减排量249万吨 成交额达2.1亿元 [16] - 意见提出稳慎推进金融机构探索开发与碳排放权和核证自愿减排量相关的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 建立完善碳质押、碳回购等政策制度 支持银行等金融机构规范开展碳质押融资业务 适时引入其他非履约主体 [20]
东方电气(600875):Q2业绩受减值拖累,风电、水电订单质量提升
招商证券· 2025-09-05 08:03
投资评级 - 强烈推荐(维持)[4] 核心观点 - Q2业绩受减值拖累但H1整体增长稳健 上半年营业总收入381.51亿元(同比+14.03%) 归母净利润19.10亿元(同比+12.91%)[1] - 风电与水电订单量价齐升 可再生能源装备订单金额同比增长超40% 水电同类型机组中标价格提升[7] - 煤电毛利率显著修复至19.13%(同比+3.5pct) 低价煤订单基本完成确认[7] - 高端能源装备技术突破 26MW半直驱海上风机叶片通过测试 17MW直驱漂浮式机组下线[7] 财务表现 - 2025年盈利预期强劲 预计归母净利润40.34亿元(同比+38%) 每股收益1.19元[3][20] - 毛利率持续改善 2025E毛利率16.5%(2024年为15.5%) 净利率提升至5.3%[20] - 资产结构优化 在手现金增至312.59亿元(较年初+16.4%) 长期借款343.5亿元(较年初+58.5%)[10] - ROE回升趋势明确 2025E预测ROE为9.5%(2024年为7.7%)[20] 业务分项 - 煤电收入113亿元(同比+33%) 核电收入26.9亿元(同比+39%) 气电收入27.8亿元(同比-23%)[7] - 风电收入81.4亿元(同比+22%) 毛利率9.23%(同比+5.9pct) 水电收入19.7亿元(同比+52%)[7] - 新增订单654.85亿元(同比+16.78%) 清洁高效发电装备占比37.6% 可再生能源装备占比30.82%[7] 估值指标 - 当前PE 15.8倍(2025E) 低于2024年21.8倍 PB 1.4倍[3][20] - 目标估值未明确 当前股价18.82元 总市值638亿元[4]
东方电气涨2.02%,成交额3.20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2104.64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05 06:20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9月5日盘中上涨2.02%至19.20元/股 成交额3.20亿元 换手率0.83% 总市值650.95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入2104.64万元 特大单净买入305.04万元(买入占比5.70% 卖出占比4.74%) 大单净买入1799.61万元(买入占比26.74% 卖出占比21.11%) [1] - 年内股价累计上涨23.97% 近5日/20日分别下跌2.93%/3.45% 近60日上涨17.81% 年内累计1次登陆龙虎榜(最近为7月22日) [1] 公司基本概况 - 主营业务涵盖清洁高效能源装备(40.69%) 可再生能源装备(23.82%) 新兴成长产业(16.00%) 现代制造服务业(10.85%) 工程与供应链(8.64%) [2] - 行业分类为综合电力设备商 涉及抽水蓄能 水电 清洁能源 央企改革 核电等概念板块 [2] - 股东户数9.20万户(较上期减少10.68%) 人均流通股无变化 [2]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381.51亿元(同比增长14.03%) 归母净利润19.10亿元(同比增长12.91%)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85.75亿元 近三年累计分红38.92亿元 [3] 机构持仓变动 - 香港中央结算持股3.38亿股(较上期减少100股) 华泰柏瑞沪深300ETF增持336.85万股至2153.95万股 [3] - 易方达沪深300ETF增持280.19万股至1549.86万股 华夏沪深300ETF增持274.45万股至1136.47万股 [3] - 嘉实沪深300ETF增持177.83万股至979.51万股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