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豪科技(600590)

搜索文档
泰豪科技(600590) - 北京市天元律师事务所关于泰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的法律意见
2025-08-01 09:45
股东大会概况 - 泰豪科技2025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8月1日召开,召集人为董事会[5][9] - 出席股东及代理人1186人,持股304,559,570股,占比35.7099%[8] 议案表决情况 - 《关于取消监事会并修订<公司章程>的议案》,同意302,876,504股,占比99.4473%[13] - 《关于修订<股东会议事规则>的议案》,同意301,390,430股,占比98.9594%[15] - 《关于修订<董事会议事规则>的议案》,同意301,405,731股,占比98.9645%[17] 会议安排 - 董事会7月16日决议召集,7月17日发出通知[4] - 现场会议8月1日下午14:00在泰豪军工大厦召开,由董事长主持[5] - 网络投票通过上交所系统进行,有相应投票时间[5]
泰豪科技(600590) - 2025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决议公告
2025-08-01 09:45
股东大会信息 - 2025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8月1日在江西南昌召开[2] - 出席股东和代理人1186人,所持表决权股份占35.7099%[2] - 见证律师事务所为北京市天元律师事务所,程序及结果合法有效[6] 议案情况 - 取消监事会并修订《公司章程》等三项议案A股同意票占比超98%[4] - 议案1为特别决议议案,获出席股东所持表决权三分之二以上通过[4] 人员出席 - 公司在任董事6人出席4人,监事3人出席2人,董秘出席[2][3]
军工电子中报揭榜:复苏进行时!
市值风云· 2025-07-30 10:09
军工行业拐点预期 - 2025年有望成为军工行业拐点之年,既是"十四五"收官也是"十五五"布局之年 [3] - 军工电子作为产业链上游率先修复,半年报显示订单需求和盈利能力改善 [3] - 火炬电子所属电子元器件领域景气度逐步改善,市场需求增长 [3] - 鸿远电子核心产品高可靠瓷介电容器市场需求呈现强劲复苏 [3] - *ST铖昌受益于下游需求回暖及相控阵技术渗透率提升 [3] 军工电子企业业绩表现 - 2025H1预计扣非净利润正增长的军工电子股包括火炬电子、鸿远电子等6家 [5] - 火炬电子2025H1扣非净利润下限2.4亿元,同比增长51.3% [7] - 鸿远电子2025H1扣非净利润下限1.6亿元,同比增长40.1% [7] - 高德红外2025H1扣非净利润下限1.3亿元,同比增长135倍 [7][33] - *ST铖昌2025H1扣非净利润下限0.5亿元,同比增长233.5% [7] 防务MLCC市场格局 - 火炬电子和鸿远电子是国内防务MLCC领域唯二上市公司 [8] - 防务MLCC市场具有资质壁垒和高可靠性要求,参与者少且格局稳定 [9] - 宏明电子2024年陶瓷电容器销售收入11.7亿元,行业排名第一 [11] - 火炬电子2024年自产业务陶瓷电容器销售收入8亿元 [11] - 鸿远电子2024年自产业务陶瓷电容器销售收入5.94亿元 [11] 公司动态与风险 - 鸿远电子实控人郑红和郑小丹减持230万股,套现4449万元 [13] - 火炬电子实控人蔡明通父子2019-2020年减持套现5.8亿元 [16] - 高德红外海外签订6.9亿元大单,占2024年营收25.6% [34] - 高德红外现金循环天数高达500-600天,造血能力不足 [36] - 高德红外实控人黄立持股超6成,近10年未减持 [39] 红外成像行业发展 - 高德红外是国内红外成像行业三大主要玩家之一 [21] - 国内企业实现红外热成像核心器件自主可控和国产化 [24] - 高德红外2024年研发费用率升至27.8% [28] - 公司折摊占营收比升至9.4% [31] - 高德红外上市15年累计股权募资50.7亿元,分红22.8亿元 [41]
太赫兹概念涨2.62%,主力资金净流入这些股
证券时报网· 2025-07-28 08:59
太赫兹概念板块表现 - 截至7月28日收盘,太赫兹概念上涨2.62%,位居概念板块涨幅第5 [1] - 板块内18股上涨,硕贝德20%涨停,陕西华达、雷科防务、泰豪科技涨幅居前,分别上涨4.92%、3.85%、3.61% [1] - 跌幅居前的有天和防务、凤凰光学,分别下跌0.50%、0.18% [1] 概念板块涨跌幅排名 - PCB概念、兵装重组概念、PET铜箔涨幅居前,分别上涨4.33%、4.08%、4.03% [2] - 海南自贸区、金属锌、煤炭概念跌幅居前,分别下跌1.76%、1.74%、1.71% [2] - 太赫兹概念在涨幅榜中排名第5,上涨2.62% [2] 资金流向 - 太赫兹概念板块获主力资金净流入10.23亿元 [2] - 11股获主力资金净流入,5股净流入超5000万元 [2] - 硕贝德主力资金净流入8.33亿元居首,中兴通讯、海格通信、天海防务分别净流入1.35亿元、1.14亿元、7679.43万元 [2] 主力资金净流入比率 - 硕贝德、雷科防务、海格通信主力资金净流入比率居前,分别为26.89%、10.30%、9.03% [3] - 泰豪科技、航天电子、赛微电子主力资金净流入分别为3872.67万元、3433.46万元、864.72万元 [4] - 陕西华达、海特高新、盛路通信主力资金净流出,分别为-339.79万元、-591.34万元、-942.86万元 [4] 个股表现 - 硕贝德换手率39.04%,主力资金净流入8.33亿元 [3] - 雷科防务换手率9.26%,主力资金净流入6925.83万元 [3] - 天银机电换手率6.73%,主力资金净流入4165.91万元 [3] - 凤凰光学主力资金净流出1907.92万元,净流入比率为-21.37% [4] - 大恒科技主力资金净流出30432.20万元,净流入比率为-19.56% [4]
泰豪科技(600590) - 关于第二大股东部分股份质押的公告
2025-07-28 08:00
股权结构 - 泰豪集团持股128,569,272股,占总股本15.07%[1] - 泰豪集团及其一致行动人黄代放合计持股131,194,971股,占总股本15.38%[1] - 黄代放持股2,625,699股,占0.31%[3] 股份质押 - 2025年7月25日泰豪集团质押14,500,000股给北京银行南昌分行,占其持股11.28%,占总股本1.70%[1] - 本次质押后泰豪集团累计质押127,500,000股,占其持股99.17%,占总股本14.95%[1] - 泰豪集团及其一致行动人黄代放累计质押127,500,000股,占总股本14.95%[1] - 质押起始日2025年7月25日,到期日2026年7月17日[1] - 质押融资资金用于生产经营[1] - 泰豪集团本次质押前累计质押数为113,000,000股[3] - 黄代放累计质押数为0股[3] - 质押股份无重大资产重组业绩补偿等担保或保障用途[2]
泰豪科技: 2025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会议资料
证券之星· 2025-07-24 16:10
股东大会基本信息 - 现场会议时间定于2025年8月1日14:00 [1] - 网络投票时间分为交易系统平台(9:15-11:30及13:00-15:00)和互联网平台(9:15-15:00) [1] - 会议地点为江西南昌泰豪军工大厦一楼会议室 [1] 议案一:取消监事会及公司章程修订 - 公司拟取消监事会设置,将其职权移交董事会审计委员会行使 [2] - 同步修订《公司章程》中涉及监事会及审计委员会职责的条款 [2] - 修订依据包括《公司法》《上市公司章程指引》及上交所相关规则 [2] - 原《监事会议事规则》将在新章程生效后废止 [2] - 该议案需经出席股东所持表决权的三分之二以上通过 [2] 议案二:股东会议事规则修订 - 根据最新法规将"股东大会"表述统一调整为"股东会" [3] - 修订内容与调整后的《公司章程》保持衔接 [3] - 修订版规则已通过第九届董事会第五次会议审议 [3] 议案三:董事会议事规则修订 - 修订旨在规范董事会议事程序并强化决策作用 [4] - 调整依据包括《公司法》及上交所相关规则 [4] - 修订版规则已通过第九届董事会第五次会议审议 [4] 信息披露与程序安排 - 所有修订文件均于2025年7月17日在上交所网站披露 [2][3][4] - 工商变更登记将授权管理层办理,最终以登记机关核准为准 [2] - 三项议案均需提交2025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 [2][3][4]
泰豪科技: 关于第二大股东部分股份解除质押及再质押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7-24 16:10
股东持股及质押情况 - 公司第二大股东泰豪集团持有公司股份128,569,272股,占总股本的15.07% [1] - 泰豪集团及其一致行动人黄代放合计持有公司股份131,194,971股,占总股本的15.38% [1] - 本次股份解除质押及再质押后,泰豪集团累计质押113,000,000股,占其持股总数的87.89%,占公司总股本的13.25% [1] 本次股份解质押情况 - 泰豪集团解除质押32,500,000股无限售流通股,占其所持股份的25.28%,占公司总股本的3.81% [1] - 解质时间为2025年7月23日 [1] - 解质押后,泰豪集团剩余被质押股份数量为95,000,000股,占其所持股份的73.89%,占公司总股本的11.14% [1] 本次股份质押情况 - 泰豪集团将18,000,000股质押给北京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南昌分行,占其所持股份的14.00%,占公司总股本的2.11% [1] - 质押起始日为2025年7月23日,质押到期日为2028年7月17日,融资用途为生产经营 [1] 股东累计质押股份情况 - 截至公告披露日,泰豪集团及其一致行动人黄代放累计质押股份113,000,000股,占其持股总数的86.13%,占公司总股本的13.25% [3] - 未质押股份中无限售股份数量为0,限售股份数量为0,冻结股份数量为0 [3]
泰豪科技(600590) - 关于第二大股东部分股份解除质押及再质押的公告
2025-07-24 08:15
股权结构 - 泰豪集团持股128,569,272股,占总股本15.07%[1] - 泰豪集团及其一致行动人合计持股131,194,971股,占总股本15.38%[1][5] - 黄代放持股2,625,699股,占比0.31%[5] 股份质押 - 2025年7月23日泰豪集团解除质押32,500,000股,再质押18,000,000股[1][2][3] - 泰豪集团累计质押113,000,000股,占其持股87.89%,占总股本13.25%[1][5] - 质押融资资金用于生产经营,无重大担保用途[3][4]
泰豪科技(600590) - 2025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会议资料
2025-07-24 08:15
会议信息 - 2025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现场会议8月1日14:00召开,网络投票9:15 - 15:00[5] - 会议地点为江西南昌泰豪军工大厦一楼会议室[5] 规则修订 - 取消监事会并修订《公司章程》7月16日经相关会议审议通过[7] - 修订《股东会议事规则》《董事会议事规则》7月16日经董事会审议通过[10][13] - 修订情况详见7月17日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披露内容[6][10][13]
泰豪科技: 关于上海证券交易所就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的信息披露监管问询函的回复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7-23 16:14
主营业务结构变化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3.56亿元,同比基本持平,其中军工装备业务收入14.20亿元同比下降31.14%,应急装备业务收入28.67亿元同比增长60.00% [1] - 军工装备业务下滑主要受全球地缘冲突、行业政策调整及军方采购模式从"单一来源"转向"竞争性采购"影响,导致订单断层和交付周期错配 [1] - 军工行业整体表现不佳,申万行业分类的143家军工板块上市公司中93家2024年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行业收入增速中位数由2023年的1.53%下降至-2.57% [1] - 应急装备业务增长受益于国家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加速,财政部2024年应急物资储备预算同比增加45%,公司在该领域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4][6] 客户与订单情况 - 军工装备前五大客户收入连续三年下滑(22年11.85亿→23年8.35亿→24年7.37亿),客户集中度从55.86%降至51.88% [1] - 军工装备军方直签业务金额逐年下降(22年2.04亿→23年1.75亿→24年1.35亿) [1] - 应急装备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上升,其中应急电源车金额从22年1.05亿增至24年4.04亿 [6] - 应急装备主要客户包括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国家电网、华为等,客户群体稳定 [6] 应收账款与坏账准备 - 2024年末应收账款账面余额47.47亿元,坏账准备余额10.38亿元,应收账款账面价值占总资产达三成 [1] - 军工装备业务应收账款期后回款比例2022-2024年分别为68.01%、61.43%、50.22% [7] - 应急装备业务应收账款期后回款比例较高,2022-2024年分别为80.20%、78.40%、66.68% [7] - 公司坏账准备计提政策严格遵循会计准则,近三年实际发生坏账为0元,计提被认为充分合理 [12] 存货情况 - 2024年末存货余额24.63亿元,较上年末增加,其中自制半成品及在产品7.57亿元、库存商品2.99亿元、发出商品6.98亿元 [12] - 应急装备业务存货97.57%库龄在1年内,发出商品期后验收比例51.68% [15] - 军工装备业务存货85.30%库龄在1年内,1-2年库龄占13.89%,主要为军方订单备货 [15] - 公司未计提存货跌价准备,认为存货多为定向生产,减值风险低于通用制造业 [15] 商誉减值 - 对子公司上海红生计提商誉减值准备1.72亿元,因其2024年净利润972.55万元同比下降79.68% [16] - 上海红生盈利能力下滑主要受传统组件模块需求放缓及新增算力组件模块毛利率较低(仅9.85%)影响 [18] - 减值测试采用收益法测算,含商誉资产组可收回金额20,122.05万元低于账面价值21,921.05万元 [19] - 上海红生业务下滑趋势与可比上市公司一致,2024年可比公司平均营业收入下降25.19%,净利润下降10.46%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