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烽火通信(600498)
icon
搜索文档
烽火通信(600498) -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召开2025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的通知
2025-09-23 09:30
股东大会信息 - 2025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10月15日14点30分在武汉烽火科技园1号楼5楼召开[3] - 网络投票10月15日进行,交易系统9:15 - 15:00,互联网9:15 - 15:00[6] 议案相关 - 审议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股份系列议案,9月24日已披露[8] 时间安排 - 股权登记日为10月9日[15] - 会议登记10月13日9:00 - 11:00、14:00 - 17:00,地点在烽火科技园1号楼20楼[17] 其他 - 特别决议议案为议案1.00,对中小投资者单独计票[12] - 公司联系地址在烽火科技园1号楼20楼,电话027 - 87693885,传真027 - 87691704[19]
烽火通信(600498) -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第九届董事会第八次临时会议决议公告
2025-09-23 09:30
公司决策 - 2025年9月23日召开第九届董事会第八次临时会议[1] - 审议通过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股份的议案[1] - 审议通过召开2025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的议案[2] - 回购股份议案需提交公司股东大会审议[1]
烽火通信:拟7500万元至1.5亿元回购公司股份
证券时报网· 2025-09-23 09:28
公司股份回购计划 - 公司计划以7500万元至1.5亿元回购股份 回购价格上限为40.53元/股 [1] - 预计回购股份数量为185.05万股至370.1万股 占总股本比例0.146%至0.291% [1] - 回购资金来源为自有资金或自筹资金 全部回购股份将用于注销并减少注册资本 [1]
烽火通信:拟以7500万元-1.5亿元回购公司股份
新浪财经· 2025-09-23 09:22
股份回购计划 - 公司计划以7500万元-1.5亿元自有或自筹资金回购股份 [1] - 回购价格上限为40.53元/股 [1] - 预计回购数量185.05万股-370.1万股 [1] 股权结构影响 - 回购股份占比总股本0.146%-0.291% [1] - 全部回购股份将用于注销并减少注册资本 [1] - 回购期限为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后6个月内 [1]
烽火通信拟7500万元至1.5亿元回购股份
智通财经· 2025-09-23 09:16
公司股份回购计划 - 公司拟以7500万元至1.5亿元资金回购股份 [1] - 回购股份价格上限设定为40.53元/股 [1] - 回购股份将用于注销并减少公司注册资本 [1]
通信行业2025年二季度行业研究:技术和政策驱动行业变革升级,行业格局或向“强者恒强”演化
大公国际· 2025-09-23 06:09
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信用评级将增强 行业整体信用评级将增强[39] 核心观点 - 2025年二季度通信行业收入 利润增长 现金流回款有望在三季度提速[1][38] - 行业格局或向"强者恒强"演化 头部企业"技术+资本"的双壁垒将进一步凸显[1][36] - 技术突破与新基建驱动资本开支扩张 政策侧重于新基建以提振内需[1][39] - AI算力需求爆发 5G-A商用加速 6G技术突破及"低空经济"崛起共同推动行业升级发展[1] 行业供给能力分析 - 光模块出货量呈指数级增长 2023年全球400Gbps及以上光收发模块出货量640万个 2024年增长至2040万个 预计2025年达3190万个 年增长率56 5%[3] - 800G光模块已成为主流产品 1 6T光模块逐步进入产业化阶段 预计2026年实现更大规模部署[3] - 全国光缆线路总长度达7377万公里 同比增长9 9% 光纤接入端口达11 93亿个 占互联网宽带接入端口96 6% 千兆光纤网络渗透率接近饱和[4][5] - 中国光缆出口量达37 91万吨 光纤出口量同比增长20%以上 东南亚 中东等新兴市场增速超10%[5] - 通信设备集成商产能利用率回升 2025年6月30日产能利用率77 30% 较一季度74 70%有所回升[6] - 中国5G基站总数达454 9万个 比上年末净增29 8万个 占移动基站总数35 7%[7] - 三大运营商资本开支合计降至2800亿元以下 占收比首次集体跌破20% 中国移动算力投资373亿元占比约25% 中国电信算力投资同比增长22% 中国联通算力投资同比增长28%[8] 行业需求匹配能力分析 - 全球光模块销售额环比增长10% 主要得益于800G以太网光模块销售贡献 1 6T产品开始产生积极影响[10] - 中际旭创 新易盛 光迅科技和华工科技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预告同比增长均超50% 中际旭创1 6T光模块出货量预计环比增长超50% 单季度出货量约36万只[10] - 中国通信设备市场规模营收同比增速18 9% 净利润同比增速16 7%[11] - 华为中标中国移动39 75万站5G无线主设备集采 在两大标包中均位列第一候选人 在中国移动高端路由器 交换机新建集采中标包2和标包4均以70%份额中标 中兴通讯在700MHz和2 6GHz标包中位列第二候选人 获30%份额[11] - 中国移动2025年5G资本开支降至582亿元 同比降15 7% 无线主设备集采量连续三年下滑[11] - 2025年上半年电信业务总量同比增长9 3%[13] - 2024年电信行业总收入同比增长3% 新兴业务收入达4348亿元 同比增长10 6%[15] - 2025年上半年电信业务收入累计完成9055亿元 同比增长1%[15] - 截至2025年6月底5G用户规模达8 92亿 占移动用户总数48%左右 个人用户月均流量需求预计达50-100G[18] - 2025年千兆宽带普及率预计达80%[18] - 2025年中国物联网连接数预计达150亿台[19] - 2024年中国通信设备出口额突破关键门槛 全球市场份额持续提升[19] 行业产业链地位分析 - 光模块销售额环比增长10% 头部企业如中际旭创 新易盛 天孚通信等基金持股市值环比增长显著[23] - 中兴通讯推出"5G-A通感算一体化方案" 将路侧设备部署成本降低30%[23] - 2023年度TOP10光模块厂商排名中 中际旭创全球第一 华为第三 光迅科技第五 海信宽带第六 新易盛第七 华工正源第八[24] - 数通市场CR5超过60%[25] - 光纤光缆头部企业集中度高 主要企业包括长飞光纤 亨通光电 中天科技 烽火通信等[26] - 通信设备集成行业市场集中度较高 主要集中在华为 中兴 爱立信 诺基亚等头部企业[27] - 截至2025年6月末移动电话用户总数达18 1亿户 5G移动电话用户达11 18亿户[28] - 2024年中国移动数字化转型收入同比增长9 9%占通信服务收入31 3% 中国电信智能收入达89亿元同比增长195 7% 中国联通产业互联网收入增长23 2%联通云收入同比增幅114% 中国广电政企项目总金额165亿元[30] 行业创新能力分析 - 2025年4月工信部发布《算力互联互通行动计划》 计划到2026年建立算力互联互通标准 标识和规则体系 到2028年基本实现全国公共算力标准化互联[31] - 工信部加快6G技术研发进程 推动5G-A向6G演进[31] -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虹云工程"计划2027年前完成全球覆盖低轨卫星星座部署[32] - 2025年二季度北美四大云厂商资本开支合计958亿美元 同比增长64% 超70%资金用于AI数据中心 自研芯片及液冷技术[34] - 中国移动2025年研发经费预算391亿元 重点投向6G技术攻关 已牵头4项国家级重大科技专项并部署全球首个6G试验网[34] - 到2025年ICT人才缺口将超2000万 中国电信研发人员规模突破3 2万人 计划"十四五"末达6万人[35] 行业信用评级情况分析 - 2025年二季度通信行业发债规模合计173 5亿元 共计9只 债券类型集中在中期票据且均为科创票据[36][37] - 发债主体为华为投资控股 中国信息通信科技集团 中兴通讯和中兴新通讯 主体级别均为AAA[36] 周期发展展望 - 2025年二季度电信业务单个季度收入4586 00亿元 环比增长2 62% 业务总量4663 90环比增长3 25%[38] - 已披露业绩预告样本二季度净利润中枢环比增长较高[38] - 通信行业已迈入康波复苏后期 接近繁荣前期 未来有望进入康波回升期[39] - 资本开支处于投资回升阶段 2025年三季度将正式进入扩张期[39] - 光通信构建"四超"全光算力网络 实现从信息通道向AI算力关键支撑底座升级[40] - 5G-A技术2025年迎来全面商用 6G技术研发进入关键阶段[41] - 低空经济步入发展"黄金期" 卫星互联网建设提速[42]
不临海也“闯”深海,武汉企业凭“光”织就海底数字网
长江日报· 2025-09-22 08:33
行业战略地位 - 海底光缆承载全球95%以上国际通信容量 是全球数字化和信息化的重要基础设施 [2] - 海底光缆传输容量大 时延低 建设便利 是全球网络的主动脉 [8] - 全球海底光缆总长度达140万公里 相当于绕地球35圈 每天承载万亿级美元金融数据传输 [4] 技术突破 - 长飞公司联合相关单位成功铺设全球首条7芯光纤海底试验光缆 实现海缆扩容不增粗的革命性解决方案 [6] - 烽火通信基于AI算法实现200公里标准单模光纤上254.7Tb/s超高速传输 支持跨洲际大容量长距离传输场景 [6] - 光迅科技实现单跨距1002.75公里无中继光通信传输 打破世界纪录并具备近海渔业开发应用潜力 [7] 产业能力建设 - 烽火通信海洋通信产业园具备年产1万公里海底光缆和1000个中继器能力 [10] - 烽火通信成为全球唯一自主打通芯片器件 岸基及水下设备 光棒海纤海缆 海洋工程装备四大核心技术领域的企业 [10] - 长飞公司完成对海缆制造平台长飞海洋科技的收购 业务直接向海洋工程延伸 [10] 市场竞争格局 - 海底光缆技术与市场长期被美 法 日企业垄断 [4] - 美国违反国际规则在海缆领域对中国构筑小院高墙 [4] - 武汉企业通过技术创新突破国际遏制态势 提升中国方案在国际市场竞争力 [6] 产业生态构建 - 武汉形成从核心材料 关键器件到系统集成的完整产业生态 成为国家深海技术创新的非典型高地 [10] - 武汉光谷形成从基础研究 中试到产业化的完整创新链 [10] - 企业主导的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加速技术突破向产业能力转化 [10] 应用场景价值 - 跨洋光纤保障油气平台千米井下参数实时回传 [8] - 国际量子通信密钥生成速率依赖跨洋光通信传输保障数据安全 [8] - 洲际数字毛细血管实现北京患者医疗影像与大西洋彼岸医院分钟级传输 [8] - 海底高速通道支持一带一路国家港口与海关系统秒级同步 [8]
烽火通信20250919
2025-09-22 01:00
行业与公司 * 行业涉及光纤通信、数据中心、AI算力服务器、光传输技术[1][2][3] * 公司为烽火通信 专注于多模光纤、空心光纤、超级点服务器等产品[1][2][3] 核心观点与论据 * 烽火通信积极拥抱AI应用 抓住多模光纤和空心光纤技术机遇拓展市场空间[2] * 公司获得首批超级点服务器整体解决方案商资格 与华为合作增强通信和连接能力 构建更大规模超级点系统[2][4] * 超级点服务器通过标卡或模组集群形成系统 提高单卡性能和并行计算能力[4] * 华为通过增强通信和连接能力构建更大超级点系统 弥补单颗芯片算力不足[5] * 公司在银行、运营商、金融和通信市场表现突出 有望提升传统优势市场份额[6][9] * 公司将互联网市场作为战略重点 通过提升算力和优化系统工程与金山、快手、美团等公司合作[7][8] * 超级点服务器技术优势源于30多年传输系统、大型网络设备和光传输经验 有望转化为更高净利润[15] * 国内多模光纤年需求约950万芯公里 高端OM3/OM4/OM5产品占比近80% 供不应求[18] * 多模光纤不会被单模光纤完全替代 可通过改进适应新应用场景[19] * 空心光纤产品衰减达0.15dB/km 连续长度超10公里 正研发50公里级别[16] * 空心光纤在数据中心互联优势明显 但不能完全取代多模光纤和保偏光纤[22] * 公司在空间光线技术领域排名前二 具备量产能力并采取专利规避措施[23][24] * 多模光纤已开展海外销售 空心光纤主要聚焦国内市场[25] 其他重要内容 * 公司冲击100亿人民币年度营收目标 争取在传统市场从第三名提升到第二名[9] * 宁夏移动空心光纤招标项目由互联网运营商推动 用于数据中心高速互联[20][21] * 公司风音光纤技术指标从0.2提升至0.15 持续优化[26] * 空芯光纤成本集中在技术层面和控制精度 价格走势难以预测[27] * 公司是国产算力中估值最便宜的标的之一 市值与实际价值不匹配[28]
研判2025!中国海底光中继器行业发展历程、产业链、市场规模、企业分析及未来趋势分析:应用场景多元化拓展,行业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20亿元[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9-21 01:21
行业概述 - 海底光中继器是海底光缆通信系统的核心设备 用于在长距离传输中放大和再生光信号 确保跨洋或远距离通信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是现代全球通信网络的基石 支撑互联网 国际电话 金融交易等关键数据传输 [3] - 行业分类包括有中继和无中继海底光缆系统 有中继系统由海底光缆终端设备 远供电源设备 海底光中继器等多设备组成 其中海底光中继器通常包含一个或多个 是重要组成部分 [3] - 产品类型根据支持的纤对数量划分 包括2对纤 4对纤 8对纤 16对纤等 其中16对纤是当前主流类型 适用于复杂深海环境 [3] 市场规模 - 2024年中国海底光中继器行业市场规模达到92亿元 同比上涨24.3% 预计2025年行业市场规模增长至120亿元 [1][6] - 市场规模扩大主要受云计算 5G 物联网等技术快速发展驱动 国际数据流量呈指数级增长 对海底光缆传输容量和稳定性提出更高要求 [1][6] 发展历程 - 海底光中继器开发了两代产品 2018年中国信科集团推出第一代8纤对海底光中继器 突破高压绝缘技术 实现6000米水深稳定运行 应用于国内首个自主知识产权的跨国海洋通信项目 使中国成为全球第三个具备全自主海底中继器供应能力的国家 [5] - 2023年4月中国信科集团发布第二代16纤对海底光中继器 容量较第一代提升2倍 完成全球首次基于自主技术的跨国海洋系统总包工程应用 采用模块化结构设计 冗余备份机制和定制化散热方案 支持6000米水深 25年使用寿命 核心部件实现国产化替代 [5] 产业链结构 - 行业形成完整产业链 上游提供光电转换器件 放大器 光泵等核心部件 中游负责制造和集成 下游应用于海底光缆系统 服务于电信运营商 互联网公司 数据中心等客户 [5] - 上游部件质量和性能直接影响海底光中继器的整体性能和可靠性 中游制造商需进行零部件组装和测试以确保产品符合标准 [5] 竞争格局 - 行业技术壁垒较高 全球仅有少数几家企业具备生产能力 包括日本NEC 美国SubCom和Xtera 法国ASN 以及中国华海通信和烽火通信等 [6] - 市场需求增长吸引更多企业进入 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企业需加大研发投入 提升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 加强市场营销和品牌建设以保持领先地位 [6] 主要企业 - 烽火通信是全球唯一自主打通芯片器件 岸基与水下设备 光棒海纤海缆 海洋工程装备四大核心技术领域的高新技术企业 多项核心技术达世界一流水平 开发的海底中继器用于长距离海底光缆通信系统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1.17亿元 同比下降19.73% 归母净利润为2.87亿元 同比上涨32.02% [7] - 亨通光电拥有海底光缆 海底接驳盒 中继器 分支器研发生产制造 跨洋通信网络系统解决方案提供以及跨洋通信网络系统建设全产业链 2024年公司海洋能源与通信营业收入达到57.38亿元 同比上涨69.60% [8] 发展趋势 - 技术将聚焦超高速率传输 单纤容量向10Pbps演进 低功耗设计通过氮化镓功率器件将能耗降低50% 智能化运维通过AI算法实现故障预判与自愈 维护成本降低40% [8] - 应用场景从传统通信向海洋经济延伸 包括海上风电领域支持500kV柔性直流海缆的智能中继器实现风电场群与电网高效互联 深海观测领域集成多参数传感器的中继器构建"海底物联网" 军事与安全领域低延迟 抗干扰的中继器成为潜艇通信 无人潜航器控制的核心装备 [9] - 行业需积极推动国际合作 中国企业在参与全球海底光缆系统建设过程中应积极与国际同行开展合作与交流 共同推动行业创新与发展 [10] 增长驱动 - 深海资源开发和海洋观测需求增加 具备智能监测功能的新一代中继器可为海洋科学研究提供支持 为行业带来新的增长点 [1][6] - 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海底光缆制造国与应用国 行业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1][6]
A500指数本周微涨0.02%,国联安、兴业基金领涨丨A500ETF观察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9 11:04
中证A500指数表现 - 指数最新点位5433.29点 本周微涨0.02% [2][5] - 日均成交额9126.33亿元 单日成交额环比上涨2.7% [2][5] - 周成交额45631.67亿元 [2] 成分股表现 - 涨幅前十成分股中 均胜电子以44.25%领涨 上海建工涨31.70% 三花智控涨20.72% [3] - 跌幅前十成分股中 北方稀土跌12.20% 君实生物跌9.84% 锡业股份跌9.45% [3] - 涨幅前十主要集中在电子、建筑、机械及科技板块 跌幅前十以稀土、生物科技及资源类股票为主 [3] 基金表现 - 39只中证A500基金总规模达1865.27亿元 [4][5] - 华泰柏瑞基金规模221.82亿元居首 国泰基金204.94亿元 易方达基金204.55亿元 [4][5] - 国联安基金以0.424%周涨幅居首 兴业基金涨0.416%位列第二 [5] - 多数基金实现上涨 仅少数出现小幅下跌 [4] 宏观政策影响 - 美联储9月17日降息25个基点至4.00%-4.25% 重启降息步伐 [6] - 降息短期可能引发全球权益市场震荡 因预期部分提前兑现 [6] - 中长期利好A股 人民币汇率走强提升市场吸引力 科技成长及高股息板块受益 [6] - 历史数据显示美联储预防式降息后A股及港股多以上涨为主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