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江苏吴中(600200)
icon
搜索文档
争夺艾塑菲中国代理权,谁更需要“童颜针”
经济观察报· 2025-07-26 07:33
代理权之争 - 韩国REGEN公司宣布解除达透医疗在中国大陆地区对艾塑菲的独家经销授权 [2] - 爱美客作为REGEN的控股股东指控达透医疗将业务转让给控股股东吴中美学构成严重违约 [2][6] - ST苏吴否认转让行为并指责爱美客通过控制REGEN延迟供货导致市场缺货 [3][7] 财务数据差异 - 艾塑菲2024年中国销售额达3.26亿元但达透医疗营收仅0.96亿元存在2.3亿元差额 [4][8] - 吴中美学销售公司2024年营收24.88亿元毛利1.7亿元但无三类医疗器械获批信息 [9] - ST苏吴医美业务营收占比从不足0.4%增至20%达3.3亿元 [22] 产品与市场 - 艾塑菲是主流"童颜针"产品通过刺激胶原蛋白再生达到紧致肌肤效果 [3] - 艾塑菲已获34个国家和地区批准上市拥有全球渠道 [1][21] - 艾塑菲市面定价约2.18万元/支适用于高端客户群体 [14] 商标与供应链 - 艾塑菲注册证代理人名称由达透医疗改为爱美客孙公司俪臻生物 [16] - "艾塑菲"商标归属吴中美学而爱美客启用新中文商标"臻爱 塑菲" [16] - REGEN韩国第二工厂2025年投产将为全球市场提供产能保障 [23] 业务影响 - 爱美客2024年营收30.26亿元增速放缓核心产品增速下降 [20] - ST苏吴若失去艾塑菲代理权医美板块营收利润将大幅减少 [22][23] - 医美机构采购人员表示多次向吴中美学采购艾塑菲打款账户均为吴中美学 [13]
争夺艾塑菲中国代理权,谁更需要“童颜针”
经济观察网· 2025-07-26 01:59
代理权争议核心 - REGEN宣布解除达透医疗作为艾塑菲在中国大陆的独家经销授权,指控其将业务实质转让给控股股东吴中美学构成违约 [2] - ST苏吴否认转让行为,反指爱美客通过控制REGEN延迟供货导致市场缺货 [2] - 争议产品艾塑菲是主流"童颜针",2024年中国销售额达3.26亿元 [3][4] 财务数据矛盾 - ST苏吴披露艾塑菲2024年销售收入3.26亿元(占营收20%),但达透医疗同期营收仅0.96亿元,存在2.3亿元差额 [6] - 吴中美学销售公司2024年营收24.88亿元,其于2024年5月更名并新增三类医疗器械资质,但无获批记录 [6] - 达透医疗与吴中美学销售公司同为ST苏吴孙公司,存在关联交易嫌疑 [7] 法律与监管争议 - 爱美客援引ST苏吴财务造假等违法行为作为解约理由,但协议未明确约定关联方受罚可触发解除权 [5][8] - 艾塑菲注册证代理人已变更为爱美客孙公司,商标权归属吴中美学可能引发后续争议 [11] - ST苏吴因连续财务造假被证监会拟罚1000万元并面临退市风险 [8] 市场影响与供应链 - 医美机构采购渠道显示资金流向吴中美学,但上游代理权变更尚未显著影响终端运营 [9] - 艾塑菲终端定价约2.18万元/支,代理争端可能影响高端客户销售信心 [10] - REGEN声称供货体系正常,韩国第二工厂2025年投产将保障全球供应 [10][15] 战略意义分析 - 爱美客2024年收购REGEN实现国际化突破,艾塑菲可补充其增速放缓的核心产品线(溶液类+凝胶类合计占比97.82%) [13] - ST苏吴医美业务营收占比从不足0.4%跃升至20%(3.3亿元),艾塑菲解约将重创其转型计划 [14] - 艾塑菲已获34国批准,与塑妍萃同为仅有的两款全球化"童颜针"产品 [13][14]
中新健康丨江苏吴中突失“印钞机”?童颜针市场或将大洗牌
中国新闻网· 2025-07-25 08:09
童颜针代理权纠纷 - 江苏吴中控股孙公司达透医疗收到韩国Regen公司的《解约函》,解除艾塑菲在中国大陆的独家经销权,理由是达透医疗将业务转让给控股股东吴中美学违反协议,且江苏吴中因证券违规受处罚影响产品声誉 [1] - 江苏吴中反驳称达透医疗未转让代理权,协议未约定关联方受处罚可解约,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权,并指责Regen延迟供货导致市场缺货 [4] - 艾塑菲2024年销售收入3.26亿元占江苏吴中营收20.42%,2025年Q1销售收入1.13亿元占营收35.55%,医美收入同比暴增8781.59% [3] 童颜针市场竞争格局 - 国内获批童颜针增至九款,包括艾维岚、濡白天使、艾塑菲等,另有3款少女针及多款再生类产品涌入市场,竞争白热化 [4] - 圣博玛旗下艾维岚累计销量21.33万只,按1.8万元单价估算销售额超40亿元,爱美客童颜针产品2024年营收12.16亿元 [6] - 终端价格战加剧:新氧以5999元销售艾维岚(官方指导价18800元),濡白天使终端价6500元(指导价1.68万元),艾塑菲终端价1.7万-1.8万元(指导价2万元以上) [7] 行业趋势与挑战 - 东吴证券研报指出童颜针毛利率或从90%降至80%以下,行业进入价格战前夜 [8] - 医生反馈部分机构大剂量注射导致患者出现结节或肉芽肿并发症,监管趋严下产品安全性与差异化竞争重要性提升 [8] - 行业“躺着赚钱”时代终结,未来需拼产品差异化、医生教育和合规运营 [8]
“童颜针”代理权旁落叠加股权冻结,*ST苏吴连吃9个跌停退市危机压顶
华夏时报· 2025-07-24 12:08
公司财务造假与退市风险 - 公司因2020年至2023年年度报告存在虚假记载等违规行为,收到中国证监会《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面临重大违法强制退市风险警示 [2] - 公司股票自2025年7月14日起被叠加实施退市风险警示,若最终处罚决定确认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情形,公司股票将被终止上市 [8] - 公司还存在未如实披露实控人、未披露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情况的违规情形 [8] "童颜针"AestheFill代理权争端 - 控股孙公司达透医疗收到韩国Regen Biotech Inc的《解约函》,解除其在中国大陆地区的独家经销商授权 [3] - Regen已被国内医美巨头爱美客收购,爱美客表示达透医疗将独家经销业务及渠道资源转移至控股股东吴中美学,违反协议约定 [4] - 公司否认达透医疗存在转让独家代理权的行为,并强调协议未约定关联方受行政处罚可触发解除权 [4] - AestheFill是公司医美板块核心产品,2024年销售收入3.26亿元,占营业收入20.42%,毛利2.69亿元,占毛利34.8% [6] - 2025年一季度AestheFill销售收入1.13亿元,占公司营业收入35.55%,毛利9244万元,占公司毛利45.77% [6] 控股股东股权冻结 - 控股股东苏州吴中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所持公司1.23亿股全部处于司法冻结等状态,冻结申请人为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人民法院 [7] - 资本市场人士担忧股权冻结可能引发公司股权结构不稳定的风险 [8] 市场表现与退市危机 - 截至7月24日收盘,公司股价连续9个交易日跌停,报1.54元/股,较去年同期近乎腰斩,流通市值仅剩10.95亿元 [2] - 公司未来充满不确定性,能否妥善应对代理权纠纷及股权冻结风险成为市场关注焦点 [8] 医美板块业务影响 - 公司2024年业绩扭亏为盈主要依赖医美生科板块聚乳酸面部填充剂艾塑菲的销售利润 [6] - 公司指责Regen及爱美客恶意违约,导致AestheFill产品市场缺货,但合作医美机构表示库存充足,代理权变更不影响供货 [6]
医美龙头“大战”童颜针代理权
核心观点 - 江苏吴中与爱美客因童颜针产品AestheFill的中国大陆独家代理权发生争端,涉及商业契约与资本权属变更的冲突 [4][41] - 韩国REGEN(爱美客控股子公司)单方面解约,指控江苏吴中违规转让代理权及存在证券违法行为,江苏吴中否认并强调协议有效性至2032年 [10][27][40] - AestheFill是江苏吴中医美业务核心增长点,2024年贡献营收3.26亿元(占比20.42%),助其扭亏为盈;若失去代理权将对其业绩造成重大冲击 [33][37][42] - 爱美客若收回代理权可强化其医美产品线(2024年营收30.25亿元),但需面对原商业协议的法律约束 [38][39][40] - 国内童颜针赛道竞争激烈,已有9款三类械产品获批,包括爱美客的濡白天使(2021年销量61.82万支) [45] 代理权争端细节 - **解约原因**:韩国REGEN指控达透医疗违规转让业务至江苏吴中,且江苏吴中因财务造假等行为影响产品声誉 [10] - **江苏吴中反驳**:否认转让行为,称协议未约定关联方受处罚可解约,强调独家代理权合法有效至2032年 [11][27][28] - **代理人变更**:国家药监局显示AestheFill中国大陆代理人已变更为爱美客关联公司俪臻生物,江苏吴中称不影响其销售权 [25][27] 产品与市场表现 - **AestheFill业绩**:2024年上市首年销售收入3.26亿元,毛利2.69亿元(占公司毛利34.8%);2025年Q1收入1.13亿元(占比35.55%) [37] - **江苏吴中财务**:2024年扭亏为盈(基本每股收益0.099元 vs 2023年-0.101元),但2025年H1预亏4000万-6000万元 [33][35][31] - **爱美客业务**:2024年营收30.25亿元,溶液类及凝胶类产品(含濡白天使)占比超99%,同比增长5.44% [38] 行业竞争格局 - **童颜针赛道**:国内9款三类械产品获批,艾维岚、濡白天使等竞品热销(濡白天使2021年销量增64%) [45] - **新入局者**:欧莱雅、资生堂等化妆品企业及京东健康(首家线下医美诊所开业)跨界布局医美 [46] - **行业影响**:代理权争端反映医美赛道内卷加剧,结果将影响双方市场地位及行业竞争格局 [44][47]
*ST苏吴(600200) - 江苏吴中医药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交易异常波动的公告
2025-07-24 09:17
业绩风险 - 2024年度财务报告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触及财务类退市情形[2] - 2025年7月13日收到处罚告知书,2020 - 2023年报告虚假记载,或被强制退市[7] - 公司股票2025年7月14日起被叠加实施退市风险警示[7] 股价波动 - 公司股票2025年7月22 - 24日收盘价格跌幅偏离值累计超12%[4] 资金问题 - 截至2023年末,控股股东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余额169,260.71万元[7] 股权情况 - 2025年7月22日,控股股东所持122,795,762股股份全被质押/冻结[8] 业务影响 - 2025年7月18日,控股孙公司收《解约函》,医美板块下半年营收利润或大减[7] 其他 - 公司指定信息披露媒体为《中国证券报》等及上交所网站[10] - 经自查,公司日常生产经营及外部环境未变,无应披露未披露事项[5]
新股发行及今日交易提示-20250724
华宝证券· 2025-07-24 09:14
股票信息 - *ST紫天(300280)、广生堂(300436)等多只股票有权益提示或异常波动情况[1] - *ST广道(839680)可能暂停上市,汽配ETF(562260)基金将于2025年7月28日终止上市[6] 可转债信息 - 广核转债(127110)将于2025年7月25日上市,合兴转债(128071)等多只可转债有转股价格调整[6] - 楚江转债(128109)等多只可转债有赎回登记日安排,23新化K1(148437)等多只债券有回售申报期安排[6] 可交换债信息 - 23新华EB(137179)换股价格调整生效日期为2025年7月26日,23希望E1(117205)换股价格调整生效日期为2025年7月25日[6]
证券代码:600200 证券简称:*ST苏吴 公告编号:临2025-075
控股股东股份冻结情况 - 江苏吴中医药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控股股东苏州吴中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持有公司122,795,762股无限售流通股,占总股本的17.24% [2] - 截至公告披露日,控股股东所持全部股份(122,795,762股)已处于质押/司法标记/司法冻结/轮候冻结状态 [2] - 公司通过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上海分公司系统查询确认了控股股东股份被司法冻结及司法标记的具体情况 [2] 风险应对措施 - 控股股东高度重视并将积极稳妥化解上市公司股票质押、冻结风险 [3] - 公司将进一步向控股股东核实相关事项,并持续关注股票被司法冻结、标记及债务风险化解情况 [3] - 公司将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提示投资者理性投资 [3]
*ST苏吴股价八连跌停,爱美客解约核心代理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23 12:03
公司经营事件 - 江苏吴中医药发展股份有限公司(*ST苏吴)股价连续第八个跌停 [1] - 爱美客控股子公司REGEN Biotech于7月18日向达透医疗送达《解约函》要求解除AestheFill产品在中国大陆地区的独家经销协议并撤销所有相关授权 [1] - 达透医疗为*ST苏吴控股孙公司 若授权解除将导致其无法继续销售AestheFill产品 [1] - 预计公司医美板块2025年下半年营收及利润将大幅减少 [1] 监管处罚与退市风险 - *ST苏吴于7月13日收到中国证监会《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 认定公司2020年至2023年年报存在虚假记载 涉及虚增营业收入 营业成本和利润 [2] - 证监会拟对公司责令改正并给予警告 处以1000万元人民币罚款 对钱群山等相关人员处以警告及相应罚款 [2] - 上述事项触及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情形 可能被实施重大违法强制退市 [2] - *ST苏吴自7月14日起被上交所叠加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2]
*ST苏吴: 江苏吴中医药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公司控股股东所持股份被司法冻结及司法标记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7-23 10:17
控股股东股份冻结情况 - 控股股东苏州吴中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持有公司股份122,795,762股被全部司法冻结及标记,占其所持股份比例100%,占公司总股本比例17.24% [1] - 冻结申请人为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人民法院,冻结起始日为2025年7月22日,到期日为2028年7月21日,冻结原因为司法冻结/标记 [1] - 被冻结股份均为无限售流通股,不存在限售情况 [1] 股份状态影响 - 控股股东所持股份已全部处于质押/司法标记/司法冻结/轮候冻结状态,无自由流通股份 [1] - 公司表示将持续关注控股股东债务风险化解情况及股份冻结进展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