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医药(600056)
icon
搜索文档
新股消息|长春高新(000661.SZ)冲刺港交所连续8年跻身“中国医药工业百强企业榜单”
新浪财经· 2025-09-29 07:32
公司业务概览 - 公司是中国领先的创新驱动型医药集团 业务覆盖治疗性生物制剂 化学药品 疫苗及中成药 涵盖中国所有主要药物注册类型[2] - 公司以内分泌及代谢疾病 女性健康 免疫及呼吸系统疾病 肿瘤 疫苗及中成药领域建立了强大且多元化产品组合[2] - 公司已成功推出13种新产品 并积极扩大已获批产品的适应症覆盖范围 例如金赛增于2024年获批用于ISS及特纳综合症 成为中国唯一在PGHD以外有获批适应症的LAGH产品[2] 研发管线 - 公司拥有逾40种处于临床阶段或已提交新药临床试验申请的候选药物[2] - 研发管线包括14种处于III期临床或新药上市申请阶段的候选药物及15种1类创新药[2] 财务表现 - 2022年收入126.27亿元 2023年增长至145.66亿元 2024年回落至134.66亿元 2025年上半年收入66.03亿元[2][4] - 2022年毛利111.12亿元 2023年增长至125.22亿元 2024年回落至115.43亿元 2025年上半年毛利55.04亿元[4] - 2022年净利润42.15亿元 2023年增长至47.76亿元 2024年下降至27.08亿元 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9.32亿元[2][4] - 研发开支持续增长:2022年13.58亿元 2023年17.23亿元 2024年21.67亿元 2025年上半年已达11.55亿元[4] - 销售及分销开支同步增长:2022年38.07亿元 2023年39.70亿元 2024年44.39亿元 2025年上半年已达23.86亿元[4]
长春高新冲刺港交所 连续8年跻身“中国医药工业百强企业榜单”
智通财经· 2025-09-29 06:56
公司上市申请 - 长春高新向港交所主板提交上市申请书 中信建投国际为独家保荐人[1] - 公司已在深交所上市(000661 SZ)[1] 业务定位与行业地位 - 公司是中国领先的创新驱动型医药集团 业务覆盖治疗性生物制剂、化学药品、疫苗及中成药[1] - 是国内少数实现研发、生产和商业化全产业链能力的制药企业之一[1] - 连续8年跻身"中国医药工业百强企业榜单"(2017-2024年)[1] 财务表现 - 2024年制药产品销售收入达127亿元人民币 连续四年超100亿元规模[1] - 2022年收入126.27亿元 利润42.15亿元[3] - 2023年收入145.66亿元 利润47.76亿元[3] - 2024年收入134.66亿元 利润27.08亿元[3] - 2025年上半年收入66.03亿元 利润9.32亿元[3] 产品组合与研发成果 - 在内分泌及代谢疾病、女性健康、免疫及呼吸系统疾病、肿瘤、疫苗及中成药领域建立多元化产品组合[2] - 成功推出13种新药产品 包括:2023年1月获批的国内首个自主研发带状疱疹疫苗[2] - 2025年6月获批注射用Firsekibart(金蓓欣) 中国首个1类创新生物药用于急性痛风性关节炎[2] - 2024年6月获批黄体酮注射液(II)(金赛欣) 中国首个皮下注射水溶性黄体酮注射液并纳入国家医保目录[2] - 2025年8月获批液体鼻喷流感疫苗[2] 适应症拓展 - 金赛增2024年获批用于ISS及特纳综合症 成为中国唯一在PGHD以外有获批适应症的LAGH产品[2] - 三项适应症覆盖中国约82.3%的儿童矮小症人群[2] 研发管线 - 拥有逾40种处于临床阶段或已提交IND申请的候选药物[3] - 包括14种处于III期临床或NDA阶段的候选药物[3] - 包含15种1类创新药[3] - 多种候选药物展示全球同类首创或同类最佳潜力[3]
新股消息 | 长春高新冲刺港交所 连续8年跻身“中国医药工业百强企业榜单”
智通财经· 2025-09-29 06:51
上市申请与公司概况 - 长春高新向港交所主板提交上市申请书 中信建投国际担任独家保荐人[1] - 公司为深交所上市企业(000661 SZ)现计划赴港双重上市[1] - 公司是中国领先的创新驱动型医药集团 业务覆盖治疗性生物制剂 化学药品 疫苗及中成药[3] - 国内少数实现研发 生产和商业化全产业链能力的制药企业之一[3] - 连续8年跻身"中国医药工业百强企业榜单"(2017-2024年)[3] 财务表现 - 2024年制药产品销售收入达127亿元人民币 连续四年保持百亿规模[3] - 2022年收入126.27亿元 利润42.15亿元[5] - 2023年收入145.66亿元 利润47.76亿元[5] - 2024年收入134.66亿元 利润27.08亿元[5] - 2025年上半年收入66.03亿元 利润9.32亿元[5] - 2022年毛利率88%(毛利111.12亿元/收入126.27亿元)[7] - 2023年毛利率86%(毛利125.22亿元/收入145.66亿元)[7] - 2024年毛利率85.7%(毛利115.43亿元/收入134.66亿元)[7] 研发创新与产品管线 - 成功推出13种新药产品包括2023年获批的首个国内研发带状疱疹疫苗[4] - 2025年6月获批注射用Firsekibart(金蓓欣®)为急性痛风性关节炎领域中国首个1类创新生物药[4] - 2024年6月获批黄体酮注射液(II)(金赛欣®)系中国首个皮下注射水溶性黄体酮注射液并纳入国家医保目录[4] - 2025年8月获批液体鼻喷流感疫苗[4] - 金赛增2024年获批ISS及特纳综合症适应症 覆盖中国82.3%儿童矮小症人群[4] - 拥有逾40种临床阶段或IND申请候选药物[5] - 14种处于III期临床或NDA阶段候选药物[5] - 15种1类创新药在研 部分具全球同类首创或同类最佳潜力[5] 业务领域与产品组合 - 在内分泌及代谢疾病 女性健康 免疫及呼吸系统疾病 肿瘤 疫苗及中成药领域建立多元化产品组合[4] - 涵盖中国所有主要药物注册类型[3] - 通过扩大已获批产品适应症覆盖范围针对更广泛患者人群[4]
新股消息 | 长春高新(000661.SZ)冲刺港交所 连续8年跻身“中国医药工业百强企业榜单”
智通财经网· 2025-09-29 06:50
上市申请与公司概况 - 长春高新向港交所主板提交上市申请书 中信建投国际为独家保荐人[1] - 公司已在深交所上市(股票代码:000661.SZ)[1] - 公司是中国领先的创新驱动型医药集团 业务覆盖治疗性生物制剂、化学药品、疫苗及中成药[4] - 是国内少数在多种药物类型均实现研发、生产和商业化全产业链能力的制药企业之一[4] - 2024年制药产品销售收入达127亿元人民币 连续四年保持超100亿元规模[4] - 自2017年起连续8年跻身"中国医药工业百强企业榜单"[4] 产品研发与创新成果 - 在内分泌及代谢疾病、女性健康、免疫及呼吸系统疾病、肿瘤、疫苗及中成药领域建立多元化产品组合[5] - 成功推出13种新药产品 包括2023年1月获批的首个国内研发带状疱疹疫苗[5] - 2025年6月获批注射用Firsekibart(金蓓欣®)为急性痛风性关节炎中国首个1类创新生物药[5] - 2024年6月获批黄体酮注射液(II)(金赛欣®)系中国首个皮下注射水溶性黄体酮注射液并纳入国家医保目录[5] - 2025年8月获批液体鼻喷流感疫苗[5] - 金赛增2024年获批新适应症 成为中国唯一在PGHD以外有获批适应症的LAGH产品 覆盖82.3%儿童矮小症人群[5] - 拥有逾40种临床阶段或已提交IND申请的候选药物[6] - 包含14种处于III期临床或NDA阶段候选药物及15种1类创新药[6] - 多种候选药物展示全球同类首创或同类最佳潜力[6] 财务表现 - 2022年收入126.27亿元 利润42.15亿元[6] - 2023年收入145.66亿元 利润47.76亿元[6] - 2024年收入134.66亿元 利润27.08亿元[6] - 2025年上半年收入66.03亿元 利润9.32亿元[6] - 2022年毛利111.12亿元 营收成本15.15亿元[8] - 2023年毛利125.22亿元 营收成本20.44亿元[8] - 2024年毛利115.43亿元 营收成本19.23亿元[8] - 2025年上半年毛利55.04亿元 营收成本10.99亿元[8] - 研发开支持续增长:2022年13.58亿元→2023年17.23亿元→2024年21.67亿元→2025年上半年11.55亿元[8]
交银国际:特朗普加征药品关税对中国医药影响有限 建议重点关注康方生物(09926)等
智通财经网· 2025-09-29 03:53
特朗普关税政策影响 - 特朗普宣布自10月起对所有品牌药和专利药征收100%关税 除非制造商在美国境内兴建生产设施包括动工或在建 [1] - 关税政策不适用于仿制药 生物相似药及原料药或API等中间体 [1] - 交银国际认为该政策对中国创新药产业链影响有限 无需过度担忧 [1] 创新药行业分析 - 当前自主出海品种多在美自建产能或将生产外包给美国本土CMO [1] - 大部分国产创新药出海采用BD模式 [1] - 三生制药 德琪医药-B短期催化剂丰富 估价仍未反映核心大单品价值 [2] - 先声药业 和黄医药 传奇生物被明显低估 长期成长逻辑清晰 [2] CXO行业分析 - 出口产品以原料药和生药原液为主暂不受影响 制剂和成品药出口比例较低 [1] - 下游MNC客户投资建厂尚需时日 短期内对CXO订单直接冲击有限 [1] - 长期来看政策变动可能影响建厂节奏 [1] - 药明合联受惠于下游高景气度与融资边际回暖 为细分赛道龙头 [2] 2025年第四季度催化剂 - ESMO大会将于10月中下旬举行 建议重点关注康方生物 科伦博泰生物-B 荣昌生物等有重磅资料读出的公司 [1] - 医保谈判结果及第一版商保创新药目录将于10-11月公布 [1]
交银国际:特朗普加征药品关税对中国医药影响有限 建议重点关注康方生物等
智通财经· 2025-09-29 03:51
特朗普关税政策影响 - 特朗普宣布自10月起对所有品牌药和专利药征收100%关税 除非制造商在美国境内兴建生产设施 政策不适用于仿制药 生物相似药及原料药等中间体 [1] - 交银国际认为该政策对中国创新药产业链影响有限 创新药方面因自主出海品种多在美自建产能或采用BD模式 CXO方面因出口产品以原料药为主暂不受影响 制剂出口比例较低且下游客户建厂需时 短期订单冲击有限 [1] 创新药企业催化剂 - 2025年第四季度ESMO大会将于10月中下旬举行 重点关注康方生物(09926) 科伦博泰生物-B(06990) 荣昌生物(09995)等有重磅资料读出的公司 [1] - 医保谈判结果及第一版商保创新药目录将于10-11月公布 [1] 细分领域投资推荐 - 创新药领域推荐三生制药(01530) 德琪医药-B(06996) 因短期催化剂丰富且估价未反映核心大单品价值 [2] - 推荐先声药业(02096) 和黄医药(00013) 传奇生物 因被明显低估且长期成长逻辑清晰 [2] - CXO领域推荐药明合联(02268) 作为受益于下游高景气度与融资边际回暖的细分赛道龙头 [2]
“中国医药港”核心区首次亮相数贸会
杭州日报· 2025-09-29 02:31
中国医药港核心区发展现状 - 展区吸引辉瑞、恩和生物等多家生物医药企业及和达、新想集团等园区运营方参展 成为杭州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展示窗口 [1] - 单日接待40多组客户 多家企业表达落户意向 [1] - 生命健康产业高层次人才参访对接活动首站落地钱塘区 近百位生物医药人才参与 [1] 产业集聚与创新成果 - 已集聚企业1800余家 生命健康产业规模突破500亿元 [1] - 引进中国科学院医学所、浙江大学等29个创新平台 [1] - 近三年90个创新药进入临床研究阶段 [1] - 拥有(准)独角兽企业34家 数量居全市第一 [1] 未来产业布局与政策支持 - 围绕核酸药物、合成生物等赛道出台专项政策 落地全省首个核酸药物产业集聚区"杭州核酸药谷" [2] - 被列入省级、市级合成生物未来产业先导区培育名单 [2] - 构建"战略科学家+领军企业家+技能工匠"三位一体人才矩阵 获评浙江省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改革专项试点 [2] - 系统布局市生物样本库、检验检测中心等功能平台 提供全要素产业支撑 [2]
中国医药与法库县政府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证券时报网· 2025-09-26 06:15
公司战略合作 - 中国医药与法库县政府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1] - 合作围绕医药医疗健康产业发展领域开展 [1] - 合作将赋能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 [1]
中国医药健康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子公司药品通过仿制药一致性评价的公告
药品批准与基本信息 - 天方药业盐酸林可霉素注射液通过国家药监局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 [1] - 药品规格为2ml:0.6g 剂型为注射剂 注册分类为化学药品 [1] - 批准依据包括2015年药品审评审批改革政策及2020年化学药品注射剂一致性评价公告 [1] 药品研发与市场背景 - 盐酸林可霉素用于治疗链球菌/肺炎球菌/葡萄球菌引起的严重感染 原研药1964年在美国上市 [2] - 原研产品未在中国进口上市 国内现有10多家企业通过一致性评价包括瑞阳制药/普利制药等 [5] - 国家药监局于2024年7月受理该药品一致性评价申请 [3] 投入与销售数据 - 该项目累计投入约608万元人民币(未经审计) [4] - 2024年该药品国内公立医院及基层医疗终端销售额约0.77亿元 [5] - 公司该药品2024年销售额约为1532万元 [5] 市场竞争与影响 - 通过一致性评价的药品将在医保支付和医疗机构采购获得政策支持 [6] - 该批准有助于提升药品市场竞争力和拓展市场份额 [6]
聚焦产业提质升级 北上协《股东来了》系列活动走进三家生物医药企业
证券日报· 2025-09-23 16:33
活动概况 - 北京上市公司协会于9月举办三场《股东来了》系列活动 由北京证监局指导 并获多家证券交易所以及金融机构支持 [1] - 活动带领近280名券商分析师 投资者及媒体走访三元基因 中国医药和甘李药业三家生物医药上市公司 [1] - 活动旨在搭建双向沟通桥梁 促进投资者与上市公司共识和信任 [1] 三元基因业务亮点 - 公司是中国基因工程药物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开发领先企业 主要产品为多剂型人干扰素α1b [2] - 人干扰素α1b是中国首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家I类基因工程新药 实现该领域从无到有的突破 [2] - 智能制造新厂区于2022年设计建设 列入北京市100项科技创新及高精尖产业重点工程 并入选2024年智能工厂示范名单 [2] - 新厂区按工业4.0标准建造 全面启用数字技术并部分实现AI辅助生产 [2] - 高管团队在交流中介绍产品优势及服务对象 并分享未来发展规划和落地措施 [5] 中国医药业务布局 - 公司是通用技术集团旗下医药及医疗器械生产经营平台 目标建设科工贸技服一体化健康产业集团 [3] - 业务覆盖种植加工 研发 生产 销售 物流 国际贸易 学术推广和技术服务全产业链条 [3] - 通过经营数据展示全产业链多元化发展格局及高比例现金分红股东回报机制 [5] - 高管团队坦诚交流发展过程中的挑战与困难 [5] 甘李药业竞争优势 - 公司核心业务为研发和生产生物合成人胰岛素及类似物 产品覆盖长效 速效和预混三大胰岛素功能细分市场 [3] - 在2024年中国胰岛素接续采购中 胰岛素类似物集采协议量在所有中选企业中位列第一 [3] - 正积极拓展医疗器械领域 致力于打造整体解决方案和完整产业生态 [3] - 通过技术研发投入 客户服务体系及产业生态合作把握市场机遇 发展成为高科技生物制药企业 [5] 行业交流与展望 - 活动为投资者与上市公司管理层提供面对面交流平台 聚焦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前景及公司战略 [4] - 三家上市公司分享生物医药产业提质升级话题 [4] - 北京上市公司协会强调投资者关系管理是重要沟通桥梁 未来将在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披露后继续举办两期活动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