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万东医疗(600055)
icon
搜索文档
万东医疗(600055) - 万东医疗2025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决议公告
2025-06-09 12:15
股东大会信息 - 2025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于6月9日在公司本部召开[2] - 出席会议股东和代理人202人,持表决权股份330,324,605股,占比46.9837%[2] - 公司在任董监高全部出席会议[2][3] 议案表决情况 - 取消监事会并修订《公司章程》议案,A股同意票329,023,381,占比99.6060%[4] - 5%以下股东对该议案同意票9,443,400,占比87.8895%[5] - 多项议事规则及制度修订议案A股同意占比超98%[4] 表决效力 - 本次股东大会表决结果经律所见证合法有效[6]
万东医疗(600055) - 万东医疗第十届董事会第九次会议决议公告
2025-06-09 12:15
会议信息 - 公司第十届董事会第九次会议于2025年6月9日通讯表决召开[1] - 会议通知及资料6月5日邮件发全体董事[1] - 应到董事8人,实到8人[1] 委员会调整 - 公司调整第十届董事会部分专门委员会委员[1] - 马赤兵任战略委员会召集人等职[1] - 议案表决同意8票,反对0票,弃权0票[2]
万东医疗(600055) - 万东医疗第十届董事会第九次会议决议公告
2025-06-09 12:15
会议信息 - 公司第十届董事会第九次会议于2025年6月9日通讯表决召开[1] - 会议通知及资料6月5日邮件发全体董事[1] - 应到董事8人实到8人,高管列席[1] 议案审议 - 会议审议通过调整第十届董事会部分专门委员会委员议案[1] - 表决结果:同意8票,反对0票,弃权0票[2] 人员调整 - 马赤兵为战略、薪酬与考核委员会成员,任战略召集人[1] - 战略委员会成员有马赤兵等4人,马赤兵为召集人[2] - 薪酬与考核委员会成员有赵俊等3人,赵俊为召集人[2]
XR设备:从技术突破到医疗影像新革命,解码体内影像“数字眼” 头豹词条报告系列
头豹研究院· 2025-06-06 12:3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X射线成像设备行业上游核心部件技术壁垒高、国产化低,中游替代加速,下游三级医院主导,不同等级医院设备采购偏好与竞争格局有差异 [19] - 2024年中国X射线成像设备行业DR国产化显著、DSA销量增长,政策与需求驱动下,行业迎来基层更新与高端发展新机遇 [20]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行业定义 - X射线成像(XR)设备利用X射线穿透物体获取内部影像信息,广泛应用于医疗、安检、工业等领域,在医疗领域是诊断多部位疾病的基础设备,未来将朝着智能化、低剂量化、高精度化方向发展,本文仅针对医疗健康方向研究 [5] 行业分类 - 依据使用特性将XR设备行业分为通用X射线机(GXR)和介入X射线机(IXR),现阶段DR与DSA(大C型臂)为主要的X射线医学影像设备 [6][7] - GXR包含常规DR、移动DR、乳腺机及胃肠机,通过X射线摄影诊断疾病;IXR主要为C形臂X射线机,用于外科手术时监控式X射线透视和摄影 [8][9] 行业特征 - 技术密集与创新驱动:X射线成像医疗设备行业依赖技术创新,数字化、智能化和AI技术融合提升成像质量和诊断效率,核心部件突破推动行业高端化,如奕瑞科技占据全球DR探测器约15%的市场份额 [10] - 政策导向与国产替代加速:国家推动医疗器械国产化,相关政策加速本土企业崛起,国产品牌市占率提升,“千县工程”等政策扩大市场需求 [12] - 应用场景多元化与市场分层:XR设备应用从医疗诊断拓展至多领域,医疗端不同设备市场需求差异明显,非医疗应用增长迅速 [13] 发展历程 - 萌芽期(1950 - 1990年):技术依赖国外,国产设备仿制为主,性能落后,市场被外资垄断 [15] - 启动期(2000 - 2019年):国家政策推动国产替代,国产厂商在中低端市场占据主导,高端设备仍依赖进口 [15] - 现阶段:国产企业在高端设备领域取得技术突破,核心部件打破海外垄断,加速布局海外新兴市场 [16] 产业链分析 产业链上游环节分析 - 核心零部件技术壁垒高、国产化率低,全球不同企业在细分领域占据主导,中游设备国产替代进程推进但各领域不均衡,日联科技、奕瑞科技等引领国产替代 [23] - DR和DSA核心部件技术门槛高,国内仅少数厂商具备生产能力,万东在两类设备生产上优势明显,但国产设备整体性能与进口产品仍存在差距 [24][25] 产业链中游环节分析 - 2024年中国DR市场国产化率显著提升,国产品牌主导格局稳固,头部品牌集中度增强,各品牌产品平均单价因技术与市场定位呈现显著分层 [27] - 2024年国内DSA市场销量增长迅猛、国产化率稳步提升,“GPS”三巨头主导竞争格局,前四品牌集中度高,各品牌产品平均单价差异显著 [28] 产业链下游环节分析 - 2024年中国XR市场中,三级医院采购主导,DR领域不同等级医院品牌偏好分化,DSA市场国际老牌在三级医院重要,国产头部竞争有力,万东医疗在二级医院DSA表现突出 [30][31] 行业规模 - 2019 - 2024年,XR设备行业市场规模由112亿人民币增长至145.1亿人民币,年复合增长率5.31%,预计2025 - 2029年,市场规模由154.2亿人民币增长至194.8亿人民币,年复合增长率6.02% [33] - 历史变化原因:基层医疗服务能力评价指南推动基层采购需求,心血管疾病高发性与PCI手术增长带动市场规模扩张 [36][37] - 未来变化原因:国家发改委2025年设备更新政策、县域医共体建设、西部地区政策倾斜及老龄化等因素将共同推动X射线成像市场规模增长 [38][39][40] 政策梳理 - 《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提升医疗设备水平,推动医疗机构更新改造,刺激市场规模扩大,促使企业提升产品质量和技术创新 [41] -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4年本)》:将高性能医学影像设备等列入鼓励类,为X射线成像医疗设备发展提供支持,扩大市场需求,促进产业繁荣 [41] - 《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规范(2019年版)》:规范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临床应用,保障医疗质量和安全,推动相关技术健康发展 [41] - 《“十四五”医疗装备产业发展规划》:力争到2025年提升医疗装备产业水平,聚焦七大重点领域,为公共卫生和医疗健康需求提供支撑 [43] - 《医疗装备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3-2025年)》:推动医疗装备产业迭代升级,增强高端供给能力,补齐高端医疗装备短板 [43] 竞争格局 - 竞争格局概况:西门子、飞利浦、GE Healthcare构成第一梯队,主导高端市场;联影医疗、迈瑞医疗、万东医疗等组成第二梯队,在中低端市场占据主导,并加速向高端领域突破 [44] - 历史原因:DSA设备市场因不同层级医院需求差异形成进口品牌主导高端、国产品牌抢占基层的格局;DR设备因核心部件技术壁垒高,国外企业凭借技术沉淀占据主导,形成“GPS”三巨头主导的格局 [45] - 未来变化原因:政策推动基层设备升级、AI与DR融合及技术创新,驱动DR设备迭代和市场扩容,国产头部企业将提升全球竞争力;DSA市场因政策释放基层需求,国产企业以“基层 + 高端”双轨策略提升市占率,冲击“GPS”主导格局,创新应用场景推动行业智能化、普惠化 [46][47] 上市公司速览 上海联影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公司信息:存续,注册资本82415.7988万人民币,总部位于上海市,行业为专用设备制造业,法人张强 [52] - 财务数据分析:展示了2018 - 2023年多项财务指标,如销售现金流/营业收入、资产负债率、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等 [54] 北京万东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公司信息:存续,注册资本70306.1058万人民币,总部位于北京市,行业为医药制造业,法人宋金松 [56] - 财务数据分析:展示了2016 - 2025(Q1)多项财务指标,如销售现金流/营业收入、资产负债率、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等 [57]
万东医疗(600055) - 万东医疗2025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会议资料
2025-06-03 09:15
股东大会信息 - 2025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现场会议于6月9日13:00召开[3] - 交易系统投票平台投票时间为2025年6月9日交易时间段[3] - 互联网投票平台投票时间为2025年6月9日9:15 - 15:00[3] - 会议登记时间为2025年6月5日9:00 - 11:30、13:00 - 17:00[3] - 现场会议地点为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东路9号院3号楼[3] - 本次股东大会表决方式为现场与网络投票结合[3] - 会议议案有取消监事会并修订《公司章程》等4项[3] 股份与股本 - 公司股份总数为703,061,058股,均为普通股[5] - 公司为他人取得股份提供财务资助累计不超已发行股本总额10%[5] - 董事、监事等任职期间每年转让股份不超所持同类别股份总数25%[6] 股东与股东会 - 股东对决议有异议可60日内请求法院撤销[8] - 连续180日以上单独或合并持有1%以上股份股东可请求诉讼[8][9] - 控股股东等不得利用关联关系损害公司利益[9] - 公司一年内购买、出售重大资产超最近一期经审计总资产30%需审议[11] - 单独或合计持有10%以上股份股东可提议召开临时股东会[13] - 连续90日以上单独或合计持有10%以上股份股东可自行召集主持股东会[13] - 持有3%以上股份股东可提出新提案[14] - 股东大会普通决议需出席股东所持表决权二分之一以上通过[16] - 年度股东大会上董事会、监事会报告工作,独立董事述职[15] - 持有3%以上股份股东可提名部分董事和股东代表出任的监事候选人[17] 董事与董事会 - 董事会对相关事项批准需出席董事过半数通过[20][22] - 审计等委员会中独立董事应占二分之一以上并担任召集人[21] - 审计委员会每季度至少开一次会,可开临时会议[21] - 董事长特定情形应10日内召集临时董事会会议[22] - 公司设三名独立董事,至少一名会计专业人士[22] - 单独或合并持有1%以上股份股东可提独立董事候选人[23] 其他 - 法定公积金转股本时留存不得少于注册资本25%[25] - 公司合并支付价款不超净资产10%,需董事会决议[28] - 公司拟修订《股东大会议事规则》等制度[34][37][39]
北京万东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关于2025年股票期权激励计划授予登记完成的公告
上海证券报· 2025-06-02 19:07
股票期权激励计划授予登记完成情况 - 股票期权授予登记完成时间为2025年5月30日 [2] - 股票期权授予登记数量为960万份 [2] - 股票期权授予登记人数为85人 [2] 股票期权激励计划审批程序 - 2025年3月20日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激励计划草案及相关议案 [2] - 2025年3月20日公司监事会审议通过激励计划草案并对激励对象名单进行核查 [3] - 2025年3月28日至4月8日公司内部公示激励对象名单未收到异议 [3] - 2025年4月16日公司股东大会批准激励计划并授权董事会办理相关事宜 [4] 股票期权授予具体安排 - 授予日为2025年5月21日 [6] - 行权价格为15.05元/份 [6] - 股票来源为公司向激励对象定向发行的A股普通股 [6] - 激励计划有效期最长不超过60个月 [7] - 首次授予股票期权的等待期分别为12个月、24个月、36个月 [7] 业绩考核要求 - 行权考核年度为2025-2027年共3个会计年度 [9] - 考核指标包括研发投入率和营业收入增长率 [9] - 激励对象个人绩效考核分为S、A、B、C、D五个等级 [10] 激励对象及分配情况 - 首次授予人数为85人 [10] - 激励对象包括公司高管、中层管理人员及核心技术人员 [10] 股票期权登记完成情况 - 2025年5月30日完成股票期权登记手续 [11] - 登记情况与董事会审议结果一致 [11] 财务影响 - 公司采用Black-Scholes模型计算股票期权公允价值 [12] - 股权激励费用将在等待期内分期摊销 [12]
万东医疗: 万东医疗关于2025年股票期权激励计划授予登记完成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5-30 09:32
股票期权激励计划概述 - 公司于2025年5月30日完成2025年股票期权激励计划授予登记工作,授予登记数量为960万份,覆盖85名激励对象 [1] - 激励计划已履行董事会、监事会审议程序,并通过股东大会授权董事会办理相关事宜 [1][2] - 激励对象名单经公示无异议,监事会出具核查意见 [2] 股票期权授予具体条款 - **有效期**:自首次授予日起最长不超过60个月 [5] - **等待期与行权期**:首次授予等待期分12/24/36个月三阶段,行权比例分别为40%/30%/30% [5] - **预留授予安排**:分两种情形,若在2025年三季报前授予则行权比例40%/30%/30%,若在三季报后授予则调整为50%/50% [5][6] 业绩考核要求 - **公司层面**:考核2025-2027年营业收入及研发投入率,以2024年营收S2024为基数,触发值为目标值85%(Yn=Ym×85%),目标值Ym=S2024或S2024×(1+62%) [6][7] - **个人层面**:根据绩效考核等级(S/A/B/C/D)确定可行权比例,S级100%可行权,D级不可行权 [7][8] - **行权条件**:未达标部分当期作废,不可递延 [6] 激励对象分配情况 - **高管分配**:董事兼总裁宋金松获授100万份(占比9.26%),其他3名高管各获20万份(各占1.85%) [8] - **核心骨干**:81名核心骨干共获800万份(74.07%),预留120万份(11.11%) [8] 财务影响 - 采用Black-Scholes模型计算期权公允价值,等待期内按会计准则分摊费用至成本/资本公积 [9] - 实际费用以年度审计结果为准 [9]
万东医疗(600055) - 万东医疗关于2025年股票期权激励计划授予登记完成的公告
2025-05-30 08:47
激励计划基本信息 - 2025年股票期权激励计划授予登记完成时间为5月30日[3][4] - 授予登记数量960万份,授予人数85人[4][7] - 授予日为5月21日,行权价格15.05元/份[7] - 激励计划有效期最长不超60个月,首次授予等待期为12、24、36个月[8] 行权比例 - 首次授予股票期权三个行权期行权比例分别为40%、30%、30%[8] - 预留股票期权在2025年三季报披露前授予,行权比例同首次授予[8] - 预留股票期权在2025年三季报披露后授予,第一个行权期行权比例为50%[8] 行权考核 - 行权考核年度为2025 - 2027年,2025年研发投入率要求≥18%[9] - 2026年和2027年研发投入率要求≥15%[9][10] - 以2024年度营业收入为基数,各考核年度有相应指标及行权比例[9][10] - 激励对象个人绩效考核S、A、B级可行权比例100%,C、D级为0[11] 人员获授情况 - 董事、总裁宋金松获授100万份,占拟授出全部权益9.26%,占股本0.14%[12] - 井晓权、黄家祥、欧云彬各获授20万份,各占1.85%,各占股本0.03%[12] - 核心骨干81人获授800万份,占74.07%,占股本1.14%[12] - 预留授予120万份,占11.11%,占股本0.17%[12] - 本次激励计划拟授出全部权益1080万份,占股本1.54%[12] 其他 - 公司以Black - Scholes模型计算股票期权公允价值[15]
万东医疗收盘上涨1.10%,滚动市盈率81.15倍,总市值129.15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5-29 11:40
公司基本面 - 5月29日收盘价18.37元,单日涨幅1.10%,总市值129.15亿元,滚动市盈率81.15倍 [1]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3.73亿元,同比增长21.00%,净利润3505.22万元,同比增长5.40%,销售毛利率37.75% [1] - 主营业务为大型医学影像设备研发生产销售,核心产品"万东WDL广域深度学习平台"已在多家三甲医院投入临床,获2024年度"匠心技术奖" [1] - 机构持仓方面,8家机构合计持股36211.92万股,持股市值60.29亿元,其中基金5家 [1] 行业比较 - 医疗器械行业平均市盈率49.64倍,中值36.36倍,公司81.15倍PE在行业中排名第101位 [1][2] - 公司市净率2.69倍,低于行业平均4.61倍但高于中值2.45倍 [2] - 总市值129.15亿元,高于行业平均106.85亿元和中值49.28亿元 [2] - 可比公司中华大智造PE-55.85倍市值297.77亿元,天益医疗PE-1776.29倍市值22.64亿元 [2]
万东医疗重大人事变动 董事长胡自强提前两年离职
犀牛财经· 2025-05-28 06:44
人事变动 - 万东医疗董事长胡自强因个人原因辞去董事长及董事会相关职务,辞职即日生效 [2] - 董事会选举美的集团医疗业务板块负责人马赤兵为新任董事长,任期至本届董事会届满 [2] - 这是美的集团2021年控股万东医疗以来第二次重大人事调整 [2] 业绩表现 - 2024年万东医疗营收同比增长23 26%至15 24亿元 [5] - 2024年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16 54%至1 57亿元 [5] - 毛利率下降至36 55% [5] - 被美的集团收购后的4年中,净利润有3年出现下滑 [5] - 2022年出现营收、净利双降 [5] 战略调整 - 美的集团近年加速推进医疗板块的"数智化转型" [5] - 新任董事长马赤兵是美的集团资深高管,任职超20年 [5] - 马赤兵2025年3月被任命为美的集团医疗业务板块负责人 [5] - 主导成立美的医疗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5] - 推动业务从"设备制造"向"生态构建"升级 [5] - 万东医疗将聚焦"AI+医疗"战略 [5] - 目标是成为全球医疗影像领域的"中国方案提供者"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