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京东健康(开曼)(06618)
icon
搜索文档
京东健康冠名2024宿迁马拉松,联合11家品牌携手护航 健康开跑
中金在线· 2024-03-29 13:03
赛事信息 - 2024年宿迁马拉松由京东健康冠名赞助,将于3月31日在宿迁市宿城区鸣枪起跑[1] - 宿迁马拉松设有全程马拉松、半程马拉松、欢乐跑和亲子跑等四个项目,途经宿迁知名景点和地标建筑[2] - 比赛将于3月31日7点半正式开始,京东健康全面帮助选手畅享“速度与激情”,提供丰富健康好物[8] 参赛准备 - 医生提醒参赛选手在赛前保证充分摄入维生素和钙,清淡饮食并补充碳水化合物以增加能量储备[3] - 比赛过程中选手需注意补给维生素、矿物质等微量元素,备好能量胶、电解质盐丸保持体能[5] - 赛后需充足供应蛋白质缓解运动性疲劳,进行肌肉的拉伸和放松促进身体恢复[6] 医疗保障 - 宿豫医院派出30余位医护工作人员为参赛选手提供健康服务,保障现场医疗健康需求[4] 营养补给 - 京东健康联合多个品牌为参赛选手提供全面的营养补给和体能保障,帮助他们取得优异表现[7]
毛利率有望持续恢复,服务收入有望保持快速增长
华兴证券· 2024-03-28 16:00
业绩总结 - 京东健康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535.3亿元,同比增长14.5%[4] - 2023年公司实现盈利21.4亿元,同比增长459%[4] - 2024-2026年公司商品销售收入预计YoY增速为15%/15%/14%[5] - 公司第三方商家超过5万家,同比增长100%[6] - 2023年京东健康的营业收入为53,530百万元,同比增长15%[13] - 2024-2026年预测显示,京东健康的归母净利润将分别为27.26亿元、33.80亿元和39.30亿元,较之前预测下降了30%、35%和N.A.[11] - 2024年预测显示,京东健康的毛利为14,148百万元,较之前预测下降了12%[15] 用户数据 - 2026年预计净利润将达到3,930百万人民币,较2023年增长83.3%[1] - 2026年预计营业收入将达到82,169百万人民币,较2023年增长53.4%[1] - 2026年预计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将达到9,504百万人民币,较2023年增长51.2%[1] - 2026年预计基本每股收益将达到1.24人民币,较2023年增长82.4%[1] - 2026年预计稀释每股调整收益将达到1.63人民币,较2023年增长24.4%[1] 未来展望 - 公司重申“买入”评级,目标价下调至43.57港币,蕴含54%的上行空间[29] - 京东健康2024年底的企业价值为64,856百万元,股权价值为125,440百万元[32] - 京东健康与互联网医疗行业可比公司相比,市销率较低,为1.6[34] - 京东健康与互联网行业可比公司相比,市值较低,为11,560百万元[34] 新产品和新技术研发 - 2024年预测显示,京东健康的毛利为14,148百万元,较之前预测下降了12%[15] - 产品收入在2024年预计为52,614百万元,2025年预计为60,519百万元,2026年预计为68,910百万元,较之前有所增加[25] - 服务收入在2024年预计为11,311百万元,2025年预计为13,258百万元,较之前有所下降[26] 市场扩张和并购 - 2024年预计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将达到9,504百万人民币,较2023年增长51.2%[1] - 2026年预计营业收入将达到82,169百万人民币,较2023年增长53.4%[1] 其他新策略 - 监管要求的不断变化可能对京东健康的市场竞争和利润率产生影响[36] - 无法吸引和留住用户可能导致客户购买意愿下降[37] - 第三方合作的可信度对京东健康的收入和声誉至关重要[38] - 京东健康与京东集团之间可能存在利益冲突,包括业务机会分配不均等问题[39] - 自营模式下的运营风险可能影响京东健康的业务运营和财务绩效[40]
2023H2财报点评:高基数下收入增长平淡,利润亮眼受益于利息收入提升
国信证券· 2024-03-24 16:00
业绩总结 - 2023H2,京东健康实现营业收入264亿元,同比0增长,主要受疫情防护物资销量高基数影响[4] - 公司non IFRS净利率从去年同期4.9%升至6.4%,主要受益于利息收入快速增长至10亿[5] - 京东健康年活跃用户数1.72亿人,同比增长12%,主站用户渗透率近30%,ARPPU持续提升[6] - 预计2024-2025年公司收入为620/715亿元,经调净利为41/48亿元,相对当前股价上涨空间为11%-18%[8] 未来展望 - 2026年预测的每股净资产为4.01美元[1] - 2025年预测的ROIC为19%[1] - 2024年预测的EBIT Margin为4%[1] - 2023年预测的P/E-经调整为20.0[1] - 2022年预测的资产负债率为27%[1] 公司信息 - 该报告由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发布[18] - 公司总部位于深圳市福田区福华一路125号国信金融大厦36层[18] - 公司总机电话为0755-82130833[18] - 公司在上海浦东民生路证大五道口广场1号楼12层设有办公室[18] - 公司在北京西城区金融大街兴盛街6号国信证券9层设有办公室[18]
业绩增速超预期,全渠道业务布局加速
海通国际· 2024-03-24 16:00
业绩总结 - 公司2023年实现收入535亿元,同比增长14.5%[1] - 公司2023年归母净利润达21亿元,同比增长463.5%[4] - 公司2023年毛利率为22.2%,主要因平台、广告及其他服务业务较快增长[4] - 公司2023年经营利润为9亿元,经营利润率为1.7%[4] - 公司2023年利息收入约19亿元,主要系存款利息收入增长[4] 未来展望 - 公司预计2024-2025年收入分别为622/722亿元,同比增长16.2%/16.1%[10] - 预测公司2024-2025年的营收为62.2/72.2亿元人民币,调整后的净利润为4.2/4.8亿元人民币,维持“优于市场”评级[21] - 基于DCF估值,预测公司一年后的股权价值为234.1亿元人民币,对应股价为79.80港元,维持目标价并继续维持“优于市场”评级[22] 新产品和新技术研发 - 公司通过开设线下自营药房完善全渠道布局,优化运营模式[7] - 公司在扩大产品供给丰富度的同时保持有竞争力的商品价格[5] - 公司积极投资于全渠道业务布局,2023年专注于即时零售业务,通过开设线下自营药店改善全渠道布局,优化自营、在线平台和即时零售的运营模式[20] 市场扩张和并购 - 公司2023年的营收稳步增长,第三方业务数量迅速扩张[15] - 公司在2023年取得了超过市场预期的利润,主要是由于利息收入显著增加[18] - 公司在扩大产品供给丰富度的同时保持有竞争力的商品价格[5]
京东健康(06618) - 2023 - 年度业绩
2024-03-20 10:00
财务数据 - 公司2023年度收入为535,299,410人民币千元,同比增长14.5%[1] - 公司2023年度毛利为118,653,360人民币千元,同比增长20.0%[2] - 公司2023年度经营盈利为630,848人民币千元,较上年同期有显著改善[3] - 公司2023年度除税前盈利为2,693,348人民币千元,同比增长287.1%[4] - 公司2023年度年度盈利为2,142,880人民币千元,同比增长459.2%[5] 业务拓展 - 公司2023年全年日均在线问诊量超过45万[6] - 公司2023年公司年度活跃用户数量达到172.3百万[7] - 公司2023年自营商品销售收入为457亿元,同比增长13.1%[8] - 公司2023年第三方商家数量超过5万家,同比增长超过100%[9] - 公司2023年加大了对第三方商家在流量上的支持力度,助力商家快速成长[10] 医疗健康服务 - 公司2023年持续完善线上线下一体化的医疗健康服务体验[11] - 公司2023年发布了医疗大模型「京医千询」,实现了数字疗法产品在医疗场景的应用[12] - 公司与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达成战略合作,共同打造全国领先的智慧医院服务系统[13] - 公司与长春市净月高新区共同启动智慧医疗平台信息化建设项目,实现数据和知识共享[14] 财务状况 - 公司2023年盈利达21亿元,比2022年的4亿元有显著增长[15] - 公司2023年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盈利为4,135,439千元,比2022年的2,616,292千元有显著增长[16] - 公司2023年所得税开支为550.5百万元,比2022年增加76.1%[17] - 公司2023年员工薪酬福利开支总额为29亿元人民币,较2022年减少2亿元人民币[18] - 公司2023年外汇风险并不重大,主要来自于功能货币为美元的实体和功能货币为人民币的中国子公司及关联实体[19]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强调加强老年用品和服务供给 京东健康提供一站式助老健康服务
中金在线· 2024-03-05 12:34
政策导向 - 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培育壮大新型消费,实施健康消费促进政策,推动养老等服务扩容提质[1] 公司举措 - 京东健康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全面升级“适老”服务体系,提供精准、个性化的健康管理解决方案[2] - 京东健康养老频道推出一站式、综合型健康养老消费新体验,满足老年人的健康需求,支持专业导购指南和个性化服务[3]
京东健康(06618) - 2023 - 中期财报
2023-09-14 08:32
公司概况 - 京东健康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在开曼群岛注册成立的有限公司[180] - 公司的股份代号分别为6618(港币柜台)和86618(人民币柜台)[1] - 公司的主要股份过户登记处和过户办事处位于开曼群岛[4] 业绩总结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总收入为人民币271亿元,同比增长34.0%[7] - 过去12个月的年度活跃用户数量达到168.6百万,较去年同期净增加37.3百万[7] - 自营商品销售收入达人民币232亿元,同比增长32.5%[9] 业务拓展与合作 - 与雅培、歐姆龍等品牌深化合作,建立数字化慢病管理体系,为糖尿病患者提供线上闭环的健康管理服务[11] - 在线平台吸引更多第三方商家入驻,截至2023年6月30日,平台已拥有超过3.6万第三方商家,618大促活动期间成交额同比翻倍[13] - 与华为合作,通过华为智能手表HUAWEI WATCH 4为用户提供体检报告解读服务,医生提供7×24小时在线、平均60秒响应的服务[20] 财务状况 - 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盈利为人民币1,562.0百万元[35] - 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23亿元人民币,主要归因于期间盈利2亿元人民币[42] - 2023年6月30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19亿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187亿元减少[39] 股权结构 - 劉強東持有公司约73.9%的表决权权益[58] - 劉強東持有公司股份的情况:根据员工股权激励计划,最多可获得35,361,678股股份[59] - 李玲持有公司股份的情况:根据股份奖励计划,最多可获得2,697股股份[61]
京东健康(06618) - 2023 - 中期业绩
2023-08-16 10:14
财务业绩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总收入为人民币271亿元,同比增长34.0%[6] - 期间盈利达到人民币156.2亿元,同比增长600.6%[3] - 自营商品销售收入达人民币232亿元,同比增长32.5%[8] - 在线平台上已经拥有超过3.6万第三方商家,参与618大促活动的商家和商品数量均创新高,成交额同比翻倍[12] - 京东健康互联网医院日均在线问诊咨询量超过44万,推出皮肤专科互联网医疗服务平台,吸引近3,000名三甲医院皮肤专科医生入驻[15] - 毛利率由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21.8%增长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22.9%[27] - 研发开支为616.9百万人民币,同比增长26.7%[30] - 2023年截至6月30日止六个月期间盈利为1,561,992人民币千元,较2022年同期222,958人民币千元有显著增长[59] - 非流动资产总额为4,891,479人民币千元,较2022年同期4,830,137人民币千元略有增长[60] - 本公司所有者的权益总额为48,680,017人民币千元,较2022年同期44,780,248人民币千元有所增加[61] - 2023年截至6月30日止六个月商品收入中,醫藥和健康產品銷售收入为23,167,780人民币千元,较2022年同期17,482,012人民币千元有显著增长[67] - 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当期税项为269,234千元,较2022年同期的154,388千元增长[68] - 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每股基本盈利为0.50元,较2022年同期的0.07元增长[68] 经营活动 - 过去12个月的年度活跃用户数量达到168.6百万,较去年同期净增加37.3百万[6] - 全渠道佈局已覆盖全国超400个城市,合作连锁品牌超1,200家,合作门店超10万家,其中三线及以下城市的合作门店数占比超过60%[13] 资金运作 - 2023年上半年,公司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368,079千元,较2022年同期的2,256,115千元有所下降[40]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72亿元,主要用于定期存款、金融资产购买等[43] - 2023年上半年,公司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18.5百万元,主要归因于租赁付款本金部分[45] 公司治理 - 公司已根据《企业管治守则》成立审计委员会,由三名成员组成,主席为陈兴垚先生[76] - 公司已根据《国际审计与鉴证标准委员会》的相关规定,对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财务报表进行审阅[78]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及其子公司未购买、出售或赎回在香港联交所上市的任何证券[80] - 董事会未建议派发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股息[81] - 公司募集资金淨额主要用于业务扩张、研发、潜在投资及收购或战略联盟、运营资金需求及一般公司用途[83] - 公司中期业绩公告将在香港联交所网站和公司网站刊发,中期报告将在适当时间寄发给股东[84] 风险管理 - 2023年上半年,公司员工薪酬福利开支总额为13亿元,较2022年同期的15亿元有所下降[53] - 2023年上半年,公司外汇风险较小,以功能货币以外的其他货币计值的外币交易的汇兑损益并不重大[5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应收第三方贸易款项为526,473千元,较2022年同期的773,575千元减少[69] - 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贸易应付款项信用期主要为30到90天[71]
京东健康(06618) - 2022 - 年度财报
2023-04-28 09:00
财务表现 - 2022年度收入达到467.36亿元人民币,较2021年增长51.8%[5] - 2022年度毛利为98.92亿元人民币,较2021年增长37.6%[5] - 2022年度除税前盈利为6.96亿元人民币,较2021年增长177.7%[5] - 2022年度净利润为3.83亿元人民币,较2021年增长256.4%[5] - 2022年度簡明合併財務狀況表显示,流动资产达到564.47亿元人民币,较2021年增长23.6%[5] - 2022年營業成本增加至368億元,增幅達56.9%[45] - 2022年毛利為99億元,毛利率為21.2%,較2021年下降[46] - 2022年履約開支增加至45億元,增幅達50.8%[47] - 2022年研發開支增加至10.67億元,增幅達19.5%[49] - 2022年一般及行政開支減少至21.53億元,降幅達15.1%[50] - 2022年財務收入增加至8.64億元,增幅達88.9%[51] - 2022年年度盈利達4億元,較2021年虧損11億元有所改善[53] - 公司認為非國際財務報告準則盈利提供了有用信息[55] - 2022年經營活動所得現金淨額為59億元,主要歸因於年度盈利4億元[60] 业务拓展与合作 - 公司积极响应国家政策,持续优化用户体验,推动线上线下一体化的医疗健康服务体系[6] - 公司加速推进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不断尝试新合作、提供新服务,打造線上線下一體化的醫療健康服務體系[8] - 公司与数十家醫藥健康品牌达成战略合作或实现合作升级,为用户提供更优质的产品和服务,拓展市场增量[9] - 公司协助药企加速新特药首发、提供C2M反向定制和“实物+服务”健康管理解决方案,拓展合作领域,为合作伙伴提供增值服务[9] - 公司持续拓展针对企业客户的健康服务解决方案,合作企业客户增加至逾4,600家[36] - 公司推出了多项互联网医院管理制度和标准化诊疗路径,为医务工作者提供更明确的指引[33] - 公司的消费医疗业务覆盖超过500个城市和地区的40,000家门店,与多家体检机构推出新冠康复体检套餐等服务[34] - 公司在寵物健康业务方面不断丰富商品供应能力,与多个品牌达成战略合作,助力动保品牌开拓市场[35] 合作与战略 - 2022年,京东健康与全球领先的制药公司、健康产品供货商展开全方位战略合作,成为全球医药健康品牌在国内开拓全渠道业务的重要合作伙伴[25]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京东健康已上线包括糖尿病、肝炎、营养科在内的15个患者关爱中心,覆盖疾病数量超过41个,为用户提供诊后管理及随访服务,患者用药依从性明显提升[26] - 京东健康与同仁堂健康、汤臣倍健集团、健合集团等19个品牌共同发布“精准营养领航计划”,聚焦为不同人群提供营养标品定制和个人专属营养健康定制服务[27] 公司治理与股权结构 - 高瓴投资合伙人Qingqing Yi担任百济神州有限公司董事[82] - 北京大学教授李玲担任独立非执行董事[85] - 中澤嘉盟投资有限公司创始人吴鹰担任独立非执行董事[91] - JD.com首席财务官曹冬负责公司财务及投资[93] - Vistra Corporate Services (HK) Limited企业及基金服务主任赵明璟担任多家公司公司秘书[94]
京东健康(06618) - 2022 - 年度业绩
2023-03-22 09:30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公司收入为467.3615亿元,2021年为306.82267亿元,同比增长52.3%[3] - 2022年公司毛利为98.91508亿元,2021年为71.97282亿元,同比增长37.4%[3] - 2022年公司经营亏损为1451.2万元,2021年为1.404045亿元,同比减少89.7%[3] - 2022年公司除税前盈利为6.95809亿元,2021年亏损9.01491亿元[3] - 2022年公司年度盈利为3.83229亿元,2021年亏损10.72818亿元[3] - 2022年公司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经营盈利为19.59158亿元,2021年为11.75664亿元,同比增长66.6%[3] - 2022年公司年度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盈利为26.16292亿元,2021年为14.02095亿元,同比增长86.6%[3] - 2022年公司总收入为人民币467亿元,同比增长52.3%[10] - 公司收入由2021年的307亿元增加52.3%至2022年的467亿元[24] - 2022年公司盈利4亿元,2021年亏损11亿元[33] - 2022年年度盈利为383,229千元,2021年年度亏损为1,072,818千元;2022年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盈利为2,616,292千元,2021年为1,402,095千元[35] - 2022年和2021年收入分别为46736150千元和30682267千元,毛利分别为9891508千元和7197282千元[46] - 2022年和2021年年度盈利分别为383229千元和亏损1072818千元[46] - 2022年和2021年年度综合收益总额分别为3682866千元和亏损1929813千元[47] - 2022年和2021年资产总额分别为61277296千元和48002217千元[48] - 2022年和2021年权益总额分别为44784562千元和39854583千元[49] - 2022年和2021年负债总额分别为16492734千元和8147634千元[49] - 2022年商品收入403.67亿元,服务收入63.69亿元,2021年分别为261.77亿元和45.05亿元[53] - 2022年已出售存货成本363.41亿元,员工薪酬福利开支31.17亿元,2021年分别为234.12亿元和33.89亿元[53] - 2022年所得税开支3.13亿元,2021年为1.71亿元[54] - 2022年公司所有者应占年内盈利3.80亿元,2021年亏损10.74亿元[54] - 2022年每股基本盈利0.12元,2021年每股亏损0.35元[54] - 2022年应收第三方贸易款项7.74亿元,应收关联方贸易款项0.18亿元,2021年分别为3.64亿元和0.15亿元[55] - 2022年贸易应付款项105.26亿元,2021年为54.85亿元[56]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报告期内,自营业务收入达人民币404亿元,同比增长54.2%[12] - 商品收入由2021年的262亿元增加54.2%至2022年的404亿元[24] - 服务收入由2021年的45亿元增加41.4%至2022年的64亿元[24] 公司业务运营相关数据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年度活跃用户数量超15430万,相比2021年净增加3100万[10] - 报告期内,公司日均咨询量加速增长,已超30万[10]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使用京东物流全国范围内的22个药品仓库和超500个非药品仓库,药品“自营冷链”能力覆盖全国超300个城市[12] - 报告期内,京东大药房已服务超1亿患者[12] - 报告期内,DTP药房覆盖全国26个省级行政区,经营超400个特药品种[12]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在线平台拥有超2万第三方商家[15]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携手超7万商家提供全时段服务[15] - 截至2022年底,公司已建立超150个二级临床科室,全年日均在线问诊咨询量超30万[18] - 2022年12月疫情防控政策调整后,公司发热门诊服务高峰期单日最高问诊咨询量超114万[18] - 公司与超100个区域政府和媒体合作推出官方线上医疗服务平台[18]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超1300个服务商家入驻公司平台,覆盖超500个城市和地区的40000家门店[19] - 截至2022年底,合作企业客户增加至逾4600家[20] - 2022年末,已在9个省级行政区支持超20家医院建立互联网医院[20] - 报告期内,公司累计联合40个合作品牌、近5万个商家及爱心网友捐赠,总价值超1000万元[21] 公司业务合作与发展 - 2022年公司与数十家医药健康品牌达成战略合作或实现合作升级[6] - 2022年公司收购京东集团的宠物健康品类资产,推出“京东宠物健康”品牌[8] - 2022年公司成为互联网医疗行业内首家通过BSI ISO 27799个人健康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企业[8] - 2022年末,公司为全国20多个省市提供防疫物资定向保供[9] - 近百万用户参与公司药品互助共享活动[9] - 公司调配医药健康服务资源,满足近160个行政村的防疫物资需求[9] - 2022年公司与19个品牌共同发布「精准营养领航计划」[14] - 2022年公司收购京东集团宠物健康品类相关资产[19] 公司成本与开支数据变化 - 营业成本由2021年的235亿元增加56.9%至2022年的368亿元[25] - 2021年毛利为72亿元,毛利率为23.5%;2022年毛利为99亿元,毛利率为21.2%[26] - 履约开支由2021年的30亿元增加50.8%至2022年的45亿元,占收入百分比由9.8%减至9.7%[27] - 2022年和2021年员工薪酬福利开支总额分别为31亿元和34亿元[43] 公司现金流与资金状况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及2022年12月31日,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分别为173亿元及187亿元[36] - 2022年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59亿元,2021年为34亿元[38] - 2022年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42亿元,2021年为178亿元[39] - 2022年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9.254亿元,2021年为1.637亿元[40]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并无未偿还借款[41]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并无进行或持有任何重大投资[41] - 2022年6月29日,公司与JD.com, Inc.完成资产交易,对价不超过3.554亿美元[41]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并无重大投资及资本资产的其他计划[42]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业务扩张使用资金38.34亿元人民币,未使用64.54亿元人民币[64]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研发未使用资金77.16亿元人民币[64]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潜在投资及收购或战略联盟使用资金22.33亿元人民币,未使用29.11亿元人民币[64] 公司员工情况 - 公司各职能员工人数及占比分别为采购1760人(64.3%)、销售及市场推广351人(12.8%)、研发532人(19.4%)、一般及行政96人(3.5%),总人数2739人[43] 公司合规与守则遵守情况 - 公司已遵守《企业管治守则》全部适用守则条文[57] - 全体董事截至2022年12月31日已严格遵守《标准守则》规定标准[58] 公司股份购回情况 - 2022年公司在香港联交所购回并注销股份,总数量为2270.2万股,总对价为10.03488856亿港元[62] - 2022年4月购回股份332.535万股,最高每股48港元,最低每股42.9港元,总对价1.53007453亿港元[62] - 2022年5月购回股份1245.33万股,最高每股48港元,最低每股38.05港元,总对价5.40792193亿港元[62] - 2022年6月购回股份43.82万股,最高每股48港元,最低每股47.05港元,总对价0.20928597亿港元[62] - 2022年9月购回股份265.12万股,最高每股47.55港元,最低每股43.8港元,总对价1.21685674亿港元[62] - 2022年10月购回股份383.395万股,最高每股47.95港元,最低每股40.6港元,总对价1.67074939亿港元[62] 公司上市与资金募集情况 - 2020年12月8日公司股份在香港联交所上市,全球发售募集资金净额约为257亿元人民币[63] 公司股息情况 - 2022年未向普通股股东支付或宣派股息,2021年也无[56] 公司外币交易汇兑损益情况 - 2022年以功能货币以外的其他货币计值的外币交易之汇兑损益不重大[44] 公司或有负债与担保情况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无重大或有负债、担保及未偿还借款[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