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满贯集团(03390)
icon
搜索文档
周三热门中概股普涨 阿里涨超8%
新浪财经· 2025-09-24 22:08
中概股整体表现 - 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单日上涨2.83% [1] - 热门中概股普遍上涨 [1] 主要互联网公司股价表现 - 阿里巴巴股价上涨超过8% [1] - 拼多多股价上涨超过1% [1] - 京东股价上涨超过5% [1] - 百度股价上涨超过5% [1] 其他科技及汽车公司股价表现 - 腾讯音乐股价上涨超过1% [1] - 富途控股股价上涨超过5% [1] - 理想汽车股价上涨超过1% [1] - 蔚来汽车股价上涨超过2% [1]
满贯集团(03390) - 2025 - 中期财报
2025-09-12 08:33
收入表现(同比) - 总收入同比增长17.3%至510.079百万港元,其中分销收入343.412百万港元(+2.4%),电商收入87.432百万港元(新增业务)[7] - 2025年上半年收入为510.1百万港元,同比增长17.3%[14] - 公司总收入同比增长17.3%至5.101亿港元(2024年上半年:4.350亿港元)[32] - 公司收入为510.079百万港元,同比增长17.3%[81]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总收入为510.079亿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435.010亿港元增长17.2%[111][114] 分业务线收入表现 - 零售店收入同比下降20.6%至79.235百万港元[7] - 电商业务从零起步,本期贡献收入87.432百万港元[7] - 電商業務收入為87.4百万港元[17] - 分銷分部收入為343.412亿港元,同比增長2.4%[111] - 電商分部2025年上半年收入為87.432亿港元,而2024年同期為零[111] - 零售店分部收入為79.235亿港元,同比下降20.6%[111] 分地区收入表现 - 香港分銷銷售額為257.4百万港元,同比減少0.5%[15] - 澳門分銷銷售額為42.9百万港元,2024年同期為45.2百万港元[15] - 東南亞分銷銷售額達43.1百万港元,同比大幅上升37.3%[15] - 新加坡分銷銷售額達36.6百万港元,同比增幅達30.7%[15] - 馬來西亞分銷銷售額為6.3百万港元,升幅高達123.7%[15] - 中国内地市场收入新增8740万港元(2024年同期无数据)[32] - 东南亚市场收入同比增长37.6%至4320万港元(2024年上半年:3140万港元)[32] - 香港市场收入同比下降6.1%至3.366亿港元(2024年上半年:3.584亿港元)[32] - 香港市場收入為336.636亿港元,同比下降6.1%[114] 利润与亏损(同比) - 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亏损7.984百万港元,同比转亏(2024年同期溢利21.009百万港元)[7] - 2025年上半年净亏损为7.7百万港元,而2024年同期为净溢利21.1百万港元[14] - 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亏损800万港元(2024年同期溢利2100万港元)[35] - 期内亏损为7.666百万港元,去年同期为溢利21.119百万港元[81] - 公司期内亏损766.6万港元,相比去年同期溢利2111.9万港元,盈利能力显著恶化[83] - 公司2025年上半年錄得除稅前虧損7.383亿港元,而2024年同期為溢利24.219亿港元[111] - 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亏损为7,984千港元,去年同期为盈利21,009千港元[119] - 每股基本亏损为1港仙,去年同期为盈利3港仙[119] 毛利润与毛利率 - 毛利润同比增长19.8%至129.204百万港元,毛利率提升至25.3%(2024年同期:24.8%)[7] - 毛利率提升0.5个百分点至25.3%,毛利增长19.8%至1.292亿港元[33] - 毛利润为129.204百万港元,同比增长19.9%[81] 经营溢利与EBITDA - EBITDA同比下降62.8%至15.918百万港元,EBITDA利润率降至3.1%(2024年同期:9.8%)[7] - 经营溢利为9.424百万港元,同比下降69.5%[81] - 分銷分部業績為1.776亿港元,同比大幅下降46.0%[111] - 電商分部業績為虧損3.701亿港元,而2024年同期為溢利3.553亿港元[111] 经调整净溢利 - 经调整净溢利(非香港财务报告准则)为10.554百万港元(2024年同期:31.082百万港元)[7] - 经调整净溢利下降至1055.4万港元(2024年上半年:3108.2万港元)[38] 成本与费用(同比) - 销售及分销开支同比增长61.3%至7170万港元[33] - 售出存货成本增加至379,579千港元,同比增长16.4%[115] - 雇员福利开支上升至43,295千港元,同比增长37.7%[115] - 以股份为基础的付款开支大幅增至8,071千港元,同比增长911.4%[115] - 广告费增至31,478千港元,同比增长102.5%[115] - 以股份为基础付款开支增加至8.1百万港元,2024年同期为0.8百万港元[14] - 以股份为基础付款开支达8071千港元,较去年同期798千港元增长911.4%[139] 其他财务数据(资产与负债) - 总资产同比增长23.0%至1.236709亿港元,总负债增长37.8%至711.710百万港元[7] - 公司总资产增长23.0%至12.37亿港元,较期初10.06亿港元显著扩张[86][87] - 公司總資產由2024年底的100.556亿港元增至2025年中的123.671亿港元,增長23.0%[112]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增至4080万港元(2024年底:3400万港元)[40]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增长19.9%至4080.9万港元,流动性有所改善[86] - 资产负债比率升至44.8%(2024年底:38.3%)[40] - 银行借款增加33.2%至3.60亿港元,融资规模显著扩大[87] - 贸易应付款项增长39.6%至1.85亿港元,应付账款周期可能延长[87] - 银行借款总额从2024年末的270.296百万港元增加至2025年中的360.038百万港元,增长33.2%[129] - 贸易应付款项总额增至184,704千港元,同比增长39.6%[128] 其他财务数据(现金流) - 经营现金流量净额大幅改善至3504.3万港元,较去年同期负1593.5万港元实现扭亏为盈[91] - 收购附属公司支出3196.6万港元,较去年同期364.8万港元激增776%[91] - 银行借款新增4.215亿港元,同比增长127%[91] - 股东贷款新增900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5000万港元增长80%[91] - 偿还银行借款4.6205亿港元,较去年同期1.2371亿港元增长273%[91] - 发行普通股筹资4670万港元,去年同期无此项融资活动[91] - 期末现金及等价物4080.9万港元,较期初3402万港元增长20%[91] - 已付利息支出1279万港元,较去年同期1027.7万港元增长24%[91] - 购买物业设备支出47.6万港元,较去年同期104.5万港元下降54%[91] - 现金及等价物汇率变动产生168.4万港元损失,较去年同期61.8万港元损失扩大172%[91] 其他财务数据(具体项目) - 利息支出增至12.785百万港元(2024年同期:10.264百万港元)[7] - 摊占联营公司CWA集团亏损4.0百万港元,2024年同期为溢利3.6百万港元[14] - 期内所得税总开支下降至283千港元,同比减少90.9%[117] - 贸易应收款项总额增至283,755千港元,同比增长4.3%[127] - 无形资产账面净值大幅增加至262,763千港元,同比增长210.2%[124] - 无形资产激增217.0%至2.63亿港元,主要来自附属公司收购[86][88] - 有抵押银行借款从2024年末的68.93百万港元增至2025年中的140.42百万港元,增长103.7%[129] - 有抵押发票融资贷款从2024年末的162.366百万港元降至2025年中的142.43百万港元,减少12.3%[129] - 无抵押银行借款维持在39百万港元不变[129] - 无抵押发票融资贷款从2024年末的0港元增至2025年中的38.188百万港元[129] - 使用权资产折旧费用为4497千港元,较去年同期1704千港元增长164.0%[143] - 租赁负债利息开支为293千港元,较去年同期142千港元增长106.3%[143] 融资与资金使用 - 公司自认购事项收取所得款项净额约46.7百万港元[25] - 所得款项净额中26.0百万港元用于购买存货,截至2025年6月30日已动用14.8百万港元,未动用11.2百万港元[26] - 所得款项净额中12.0百万港元用于支付仓库及物流开支,截至2025年6月30日已动用1.8百万港元,未动用10.2百万港元[26] - 所得款项净额中5.0百万港元用于推出市场营销及推广活动,截至2025年6月30日已动用1.6百万港元,未动用3.4百万港元[26] - 所得款项净额中3.7百万港元用于一般营运资金,截至2025年6月30日已动用2.5百万港元,未动用1.2百万港元[26] - 认购价每股0.5港元较认购协议日期收市价0.4港元溢价25.0%[25] - 认购价较认购协议日期前最后五个交易日平均收市价0.447港元溢价约11.9%[25] - 公司于2025年5月发行94百万股新股,每股0.5港元,总现金代价47百万港元[130] - 发行后已发行普通股从800百万股增至894百万股,股本从8百万港元增至8.94百万港元[130] - 股本通过发行股份增加11.8%至894万港元,股权融资470万港元[88] 股份奖励与购股权计划 - 股份奖励计划下可授出股份上限为40,000,000股,占已发行股本5%[73] - 报告期内3,622,000股奖励股份已归属,16,000股失效[73] - 五名最高薪酬人士合计持有未行使奖励股份7,648,000股[74] - 购股权计划下可发行股份总数为80,000,000股,占上市日期已发行股份10%[71] - 截至2025年6月30日,股份奖励计划下可供授出奖励总数为22,486,000股[75] - 股份奖励计划受托人以每股3.4港元均价购买3.4百万股,总代价11.56百万港元[137]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为股份奖励计划购回36.56百万股普通股[137] - 购股权计划规定可发行股份总数不超过已发行股本的30%,任何12个月内向单名参与者发行不超过1%[132] - 股份奖励归属数量为3622千股,较去年同期1680千股增长115.6%[139] - 股份奖励加权平均公平值增至2.83港元,较去年同期1.58港元增长79.1%[139] 收购与投资活动 - 行使认沽期权购回CWA 51%股份,行使价106百万港元,实际支付46百万港元[46][47] - 收购CWA公司51%股份代价为1.06亿港元[149] - 收购相关成本净额为285千港元[150] - 收购CWA集团51%股权总代价为1.06亿港元,包含4600万港元现金支付及抵销应收买方的剩余代价6000万港元[152] - 收购产生的商誉为1.385亿港元,主要源于预期协同效应且不可作税务扣除[152][153] - 所收购可识别资产净值的公平值总额为4724.2万港元,包含4110万港元无形资产[152] - 贸易应收款项公平值为6269.6万港元,预期可全额收回[153] - CWA自2025年2月28日起贡献收入8743.2万港元,同期净亏损122.6万港元[153] - 若CWA自2025年1月1日起并表,备考收入为5.409亿港元,净亏损1108.5万港元[153] - 收购涉及递延所得税负债678.2万港元,用于公允价值调整拨备[153] - 收购事项导致现金净流出3196.6万港元[152] - 非流動資產添置大幅增加至19.627亿港元,而2024年同期僅為0.162亿港元[113] 关联方交易与贷款 - 向雅各臣药业集团采购产品金额达130300千港元[142] - 应付雅各臣药业集团贸易款项达129008千港元[145] - 股东贷款总额为78782千港元,其中王嘉俊先生贷款28782千港元[145] - 与Jacobson Group Treasury的结余以集团持有的全部康宁行股份作抵押,年利率为HIBOR + 2.5%,需于2028年3月31日偿还[151] - 来自王嘉俊先生的两笔无抵押贷款年利率均为6.5%,其中400万港元分类为流动负债[151] 公司治理与股权结构 - 董事会主席与行政总裁由王嘉俊先生一人兼任,持股33.57%[59][61]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为894,000,000股[64][70] - Tycoon Empire Investment Limited持有300,088,326股股份,占已发行股份总数33.57%[67][70] - 魏思琪女士(王嘉俊先生配偶)被视为拥有301,964,326股权益,占已发行股份总数33.78%[67][70] - 华润医药零售集团有限公司持有151,895,000股股份,占已发行股份总数16.99%[67] - 华润医药集团有限公司(港交所:3320.HK)通过华润医药零售持有相同股份权益,占比16.99%[67][70] - Jacobson Group Treasury持有150,590,000股股份,占已发行股份总数16.84%[67] - 雅各臣科研制药有限公司通过Jacobson Group Treasury持有相同股份权益,占比16.84%[67][70] - 岑广业先生通过Kingshill Trust架构被视为拥有150,590,000股权益,占比16.84%[67][70] - 王嘉俊先生通过Tycoon Empire持有1股相联法团股份,权益比例100%[65] - 华润医药集团由华润集团(医药)有限公司持股约53.40%[70] 员工与薪酬 - 公司员工总数234名,较去年同期250名减少16名,员工成本总额约43.3百万港元,较去年同期31.5百万港元增长37.5%[54] 抵押与担保 - 抵押租赁土地及楼宇账面净值约30.8百万港元,作为银行贷款担保[44] 市场展望与业务评论 - 覆盖近10万个线上及线下销售点,销售超过300个品牌及2000项产品[10] - 东南亚市场分销销售额表现强劲,尤其新加坡和马来西亚两地已渐入收成期[22] - 泰国市场从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开始录得收入[24] - 预期泰国分销销售额于截至2025年12月31日止年度将会进一步增长[24] 其他重要事项 - 公司未持有任何重大投资、重大资本承担及重大或然负债[51][52][53] - 公司未使用衍生金融工具对冲外汇风险,主要风险货币为人民币[43] - 公司未派付中期股息[55] - 公司无重大收购及出售附属公司计划[45][49] - 保留溢利减少7.6%至2.95亿港元,反映当期亏损对累积盈利的侵蚀[88] - 非控股权益减少13.5%至873.6万港元,因收购附属公司产生168.7万港元权益变动[84][88] - 汇兑储备改善153.8%至负217.6万港元,主要受益于外币报表折算差额188.4万港元[83][88]
炒股APP大比拼,新浪财经APP凭啥成最优之选?
新浪财经· 2025-09-03 09:52
市场覆盖 - 新浪财经APP覆盖A股、港股、美股、期货、外汇等40多个市场 提供毫秒级实时行情 [2] - 富途牛牛主要侧重港股和美股市场 对A股市场覆盖和支持力度相对较弱 免费提供LV2美股深度行情并支持盘前盘后交易 [2] - 通达信聚焦A股市场 缺乏国际市场数据 [2] - 万得覆盖全球市场但更侧重机构用户 个人版年费较高 [2] - 华尔街见闻市场覆盖较为局限 主要以财经资讯为主 行情数据提供不够全面 [2] 资讯服务 - 新浪财经拥有专业采编团队 7×24小时推送财报发布、公司动态和宏观经济政策资讯 对重大事件中文解读速度领先行业5-10秒 "喜娜AI助手"可将长篇年报浓缩为核心摘要并标识风险点与机会点 [3] - 富途牛牛全天候更新全球商业和财经新闻 但资讯权威性和及时性稍逊 更多依赖第三方内容来源 缺乏深度原创分析 [3] - 通达信资讯功能相对较弱 依赖第三方数据源 仅提供基础新闻推送 缺乏深度分析 [3] - 万得资讯以专业研报为主 普通用户难以理解复杂财务模型 缺乏即时性解读 [3] - 华尔街见闻资讯以深度分析和国际视角见长 但在全面性和及时性上有差距 [3] 智能决策工具 - 新浪财经AI工具功能强大 "AI策略工厂"支持Python策略回测 包含200个因子库和独家分析师情绪指标 "基差透视"模块为期货投资者自动生成套利对冲方案 "资金罗盘"通过神经网络识别主力操盘痕迹 准确率较传统龙虎榜分析提升47% [4] - 富途牛牛拥有情绪指数、指标解读、智能盯盘、选股器等大数据应用工具 支持条件单、跟踪止损单等多种交易类型 [4] - 通达信工具更侧重技术分析 对基本面分析和跨市场策略支持较少 智能决策工具需要用户自行编写公式 [4] - 万得智能工具主要面向专业投资者 提供复杂分析模型和工具 [4] - 华尔街见闻智能决策工具功能相对较少 主要以资讯和观点为主 [5] 社区生态 - 新浪财经无缝接入微博平台 实时感知市场情绪 获取知名大V观点 社区专业过滤 认证分析师占比82% 有效屏蔽99%荐股噪音 [6] - 富途牛牛牛牛圈社区汇聚全球华人投资者 交流氛围浓厚 但专业性和权威性不如新浪财经 [6] - 通达信社区功能相对薄弱 用户交流和互动较少 [6] - 万得社区主要以研报解读和专业讨论为主 普通投资者参与度不高 [6] - 华尔街见闻社区有一定专业性 但用户规模和活跃度有差距 [6] 交易便捷性 - 新浪财经与多家券商合作提供交易入口 分布式交易网关支持每秒12万笔并发 在2025年2月股市巨震期间保持零卡单记录 市价单成交速度比行业平均快0.7秒 [7] - 富途牛牛作为持牌券商APP 在交易功能专业性和全面性上具有优势 支持多种交易类型和订单类型 开户、入金、交易执行等环节体验流畅 [7] - 通达信主要为券商提供交易通道和技术支持 交易功能便捷性和稳定性依赖券商配置 提供丰富数据分析工具包括实时行情、技术指标、自选股管理 支持自定义公式 [7] - 万得主要侧重数据服务和资讯提供 交易功能非重点 [7] - 华尔街见闻不直接提供交易功能 用户需通过其他渠道交易 [8] 综合评估 - 新浪财经在市场覆盖、资讯服务、智能决策工具、社区生态及交易便捷性等方面展现强大综合实力 覆盖全球40多个市场 资讯权威及时 智能工具丰富多样 社区生态专业优质 交易便捷高效 [9] - 富途牛牛在港股和美股市场有优势 但市场覆盖广度和资讯权威性不足 [9] - 通达信技术分析工具较强 但资讯和社区功能薄弱 [9] - 万得专业性强 但成本高且易用性差 [9] - 华尔街见闻资讯有特色 但功能不够全面 [9]
满贯集团(03390) - 截至2025年8月31日止月份之股份发行人的证券变动月报表
2025-09-02 08:05
股本情况 - 截至2025年8月底,公司法定/注册股本总额为1亿港元,股份10亿股,每股面值0.01港元[1] - 截至2025年8月底,已发行股份(不含库存)8.94亿股,库存股份0,总数8.94亿股[2] 购股期权情况 - 上月底及本月底股份期权结存数均为0,本月发行新股及转让库存股份数为0[3] - 本月底可能发行或转让股份8000万股,行使期权所得资金0港元[3] 股份变动情况 - 本月已发行股份(不含库存)及库存股份增减总额均为0普通股[5]
满贯集团发布中期业绩 股东应占亏损798.4万港元 同比盈转亏
智通财经· 2025-08-29 11:37
财务表现 - 收入5.1亿港元 同比增长17.26% [1] - 股东应占亏损798.4万港元 上年同期为溢利2100.9万港元 同比盈转亏 [1] - 每股基本亏损1港仙 [1]
满贯集团(03390.HK):上半年股东应占亏损为798.4万港元
格隆汇· 2025-08-29 11:33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收益5.10亿港元 同比增长17.3% [1] - 毛利1.29亿港元 同比增长19.9% [1] - 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798.4万港元 上年同期为溢利2100.9万港元 [1] - 基本每股亏损1港仙 [1]
满贯集团(03390)发布中期业绩 股东应占亏损798.4万港元 同比盈转亏
智通财经网· 2025-08-29 11:32
财务表现 - 收入5.1亿港元 同比增加17.26% [1] - 股东应占亏损798.4万港元 上年同期溢利2100.9万港元 同比盈转亏 [1] - 每股基本亏损1港仙 [1]
满贯集团(03390) - 2025 - 中期业绩
2025-08-29 11:05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收入同比增长17.3%至5.101亿港元(2024年上半年:4.350亿港元)[6]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总收入为510.079亿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435.01亿港元增长17.3%[26]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收入约510.1百万港元,较2024年同期435.0百万港元增加17.3%[45] - 2025年上半年总收入为510.1百万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435.0百万港元增长17.3%[63] - 毛利同比增长19.8%至1.292亿港元(2024年上半年:1.078亿港元)[6] - 集团毛利增长19.8%至129.2百万港元,毛利率提升0.5个百分点至25.3%[64] - 毛利率提升0.5个百分点至25.3%(2024年上半年:24.8%)[6] - 净亏损770万港元(2024年上半年:净利润2110万港元)[6]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净亏损766.6万港元,较2024年同期盈利2111.9万港元转亏[26]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净亏损约7.7百万港元,而2024年同期为净溢利21.1百万港元[45] - 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亏损为7.98百万港元,同比转亏(2024年同期盈利21.01百万港元)[34] - 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亏损为8.0百万港元(2024年上半年:溢利21.0百万港元)[66] - 每股基本亏损为1港仙,同比恶化(2024年同期每股盈利3港仙)[34] - EBITDA同比下降62.9%至1590万港元(2024年上半年:4280万港元)[6] - 经调整净利润同比下降65.9%至1060万港元(2024年上半年:3110万港元)[6]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销售及分销开支同比增长61.3%至7170万港元(2024年上半年:4446万港元)[7] - 销售及分销开支大幅增加61.3%至71.7百万港元(2024年上半年:44.5百万港元)[64] - 一般及行政开支同比增长50.5%至5100万港元(2024年上半年:3389万港元)[7] - 一般及行政开支增加50.5%至51.0百万港元(2024年上半年:33.9百万港元)[64] - 财务成本增长24.5%至12.8百万港元(2024年上半年:10.3百万港元)[64] - 雇员福利开支同比增长37.6%至43.3百万港元,股份为基础付款开支增长9.1倍至8.07百万港元[30] - 员工成本总额43.3百万港元,较去年同期31.5百万港元增长37.5%[85] 各条业务线表现 - 分銷分部收入343.412亿港元,同比增长2.4%[26] - 電商分部收入87.432亿港元(2024年无数据)[26] - 零售店分部收入79.235亿港元,同比下降20.6%[26] - 分銷分部业绩1776.1万港元,同比下降46%[26] - 電商分部亏损370.1万港元,较2024年盈利355.3万港元转亏[26] - 香港分销销售额为257.4百万港元,同比减少0.5%[46] - 东南亚市场分销销售额表现强劲[53] 各地区表现 - 公司总收入同比增长17.3%至510.1百万港元,其中中国内地市场贡献87.4百万港元(2024年同期为0)[29] - 香港市场收入同比下降6.1%至336.6百万港元,仍为最大收入来源(占总收入66%)[29] - 东南亚整体分销销售额达43.1百万港元,同比大幅上升37.3%[46] - 新加坡分销销售额达36.6百万港元,同比增幅30.7%[46] - 马来西亚分销销售额录得6.3百万港元,同比升幅高达123.7%[46] - 东南亚市场收入大幅增长37.6%至43.2百万港元(2024年上半年:31.4百万港元)[63] - 香港市场收入下降6.1%至336.6百万港元(2024年上半年:358.4百万港元)[63] - 澳门市场收入下降5.1%至42.9百万港元(2024年上半年:45.2百万港元)[63] - 中国内地市场因会计处理新增收入87.4百万港元[63] - 泰国市场预计截至2025年12月31日止年度分销销售额进一步增长[55]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非流动资产添置同比大幅增长120倍至196.3百万港元,主要来自电商分部193.2百万港元的投资[28] - 使用权资产添置同比增长23.2倍至13.95百万港元,反映租赁扩张[37] - 公司于2025年4月29日与Jacobson Group Treasury Limited订立认购协议,配发及发行94,000,000股股份,每股面值0.01港元[40][43] - 认购股份于2025年5月22日按每股0.5港元价格发行,总现金代价为47.0百万港元[40] - 认购事项所得款项总额为47.0百万港元,净额约46.7百万港元,拟用于投资核心业务、改善供应链及一般营运资金[44] - 认购完成后,Jacobson Group Treasury持有公司150.59百万股,占已发行股份约16.84%[44] - 公司自认购事项收取所得款项净额约46.7百万港元[56] - 认购价每股0.5港元较协议日收市价0.4港元溢价25.0%[56] - 认购价较前五个交易日平均收市价0.447港元溢价约11.9%[56]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未动用所得款项净额26.0百万港元[57] - 已动用款项中14.8百万港元用于购买存货[57] - 公司拥有超过60个自家品牌产品商标[50] - 与马来西亚大型连锁店合作拓展销售网络[55] - 获得泰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食品许可证及柬埔寨药品进口销售许可证[55] - 行使认沽期权购回CWA 51%股份,支付对价46.0百万港元[78][79] - 未派发中期股息[86] - 2025年中期业绩公告发布于联交所及公司网站[93] - 2025年中期报告将按要求适时寄发给股东[93] - 公告发布日期为2025年8月29日[95] 其他财务数据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增至4080万港元(2024年底:3402万港元)[9]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4.0809亿港元,较2024年末3.402亿港元增长19.9%[27]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40.8百万港元,较2024年末34.0百万港元增长20.0%[71] - 总资产增长23.0%至12.367亿港元(2024年底:10.056亿港元)[9] - 公司总资产123.671亿港元,较2024年末100.556亿港元增长23%[27] - 银行借款36.004亿港元,较2024年末27.03亿港元增长33.2%[27] - 资产负债比率升至44.8%,较2024年末38.3%上升6.5个百分点[71] - 有抵押计息银行借款达279.3百万港元,较2024年末231.3百万港元增长20.8%[72] - 无抵押计息银行借款80.8百万港元,较2024年末39.0百万港元增长107.2%[72] - 一年内到期银行借款352.8百万港元,占借款总额98.0%[73] - 抵押租赁土地及楼宇账面净值30.8百万港元作为银行贷款担保[75] - 贸易应收款项总额增长4.3%至283.8百万港元,其中180日以上账龄款项占比22.1%[39] - 贸易应付款项总额增长39.6%至184.7百万港元,61-120日账期款项占比41.9%[39] - 所得税开支同比下降90.9%至0.28百万港元,主要因香港当期税项减少83.9%至0.38百万港元[32] 公司治理和运营 - 员工总数234人,较去年同期250人减少6.4%[85] - 公司或其附属公司在回顾期内未进行任何上市证券的购买、出售或赎回[90] - 公司于2025年6月30日未持有任何库存股份[90] - 全体董事确认在回顾期内已遵守证券交易守则[91] - 审核委员会已审阅集团于回顾期内未经审核简明综合财务报表[92] - 审核委员会信纳集团财务报表按适用会计准则公平呈列财务状况及业绩[92] - 公司执行董事为王嘉俊先生[95] - 公司非执行董事包括李家华女士等五人[95]
满贯集团(03390) - 董事会召开日期
2025-08-15 08:31
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及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對本公告的內容概不負責,對其準確性或完 整性亦不發表任何聲明,並明確表示,概不對因本公告全部或任何部分內容而產生或因倚賴該等內 容而引致的任何損失承擔任何責任。 滿貫集團控股有限公司(「本公司」)董事會(「董事會」)謹此宣佈,本公司將於2025年8月29日(星期五) 舉行董事會會議,藉以(其中包括)考慮及通過本公司及其附屬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個月的中 期業績,及考慮派發中期股息(如有)。 代表董事會 滿貫集團控股有限公司 主席、執行董事兼行政總裁 王嘉俊 Tycoon Group Holdings Limited 滿貫集團控股有限公司 (於開曼群島註冊成立的有限公司) (股份代號:3390) 香港,2025年8月15日 董事會召開日期 於本公告日期,執行董事為王嘉俊先生;非執行董事為吳君豪先生、曹冉先生、梁艷女士、李家華 女士及劉家安先生;以及獨立非執行董事為鍾兆華先生、陳嘉麗女士及麥仲康先生。 ...
非常看好中国资产!景林资产,二季度持仓曝光!
券商中国· 2025-08-09 15:11
景林资产美股持仓调整 - 景林资产二季度末美股持仓总市值达28.73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06亿元),较上期有显著调整 [2] - 第一大重仓股为Meta,持仓占比25.46%,市值超7.3亿美元 [2] - 清仓苹果、联合健康集团、再生元制药、辉瑞制药、传奇生物及中通快递等明星科技股 [2] - 前十大重仓股中互联网企业占主导:网易(第二)、拼多多(第四)、富途控股(第五)、360数科(第六) [2] - 其他重要持仓包括满帮集团(第三)、英伟达(第七)、贝壳(第八)、新东方(第九)、Yandex(第十) [2] 东方港湾海外基金调仓动向 - 东方港湾海外基金二季度末持仓总市值增至11.27亿美元,持有13只美股 [3] - 英伟达保持第一大重仓股地位,但减持英伟达、亚马逊、苹果等科技股 [3] - 加仓谷歌母公司Alphabet和蒙特利尔银行 [3] - 新进买入特斯拉、奈飞及数字货币交易平台Coinbase [3] 对中国市场的投资观点 - 景林资产看好中国未来几年发展前景,认为中国企业正经历从被低估到全球资金重新认可的过程 [3] - 指出中国新一代创业者具备供应链、工程师团队和全球渠道优势,能创造更具竞争力的产品 [3] - 强调虽然宏观存在压力,但微观层面已显现出显著投资机会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