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商银行(02558)

搜索文档
晋商银行(02558.HK):上半年归母净利润为10.52亿元 同比增加2.1%
格隆汇· 2025-08-27 14:57
财务表现 - 利息净收入20.32亿元人民币 同比减少8.4% [1] - 营业收入27.36亿元人民币 同比减少1.8% [1] - 归属于股东净利润10.52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2.1% [1] - 基本每股盈利0.18元人民币 [1] 业务结构 - 利息净收入占营业收入比重约74% [1] - 非利息收入对营业收入形成一定支撑 [1]
晋商银行(02558) - 2025 - 中期业绩
2025-08-27 14:38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收入和利润(同比) - 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人民币10.505亿元,同比增长2.0%[22] - 公司2025年上半年税前利润为人民币1074.0百万元,较2024年同期的1046.6百万元增长2.6%[42][43]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为人民币1050.5百万元,较2024年同期的1029.4百万元增长2.0%[42][43] - 交易收益净额从2024年上半年的-98.9百万元增加25.2%至2025年上半年的-74.0百万元[68] - 投资证券收益净额从2024年上半年的352.5百万元增长44.5%至2025年上半年的509.5百万元[69] - 公司银行营业收入为人民币1636.4百万元,同比下降6.4%,占总收入59.8%[189] - 零售银行营业收入为人民币686.7百万元,同比增长4.7%,占总收入25.1%[191] - 金融市场营业收入为人民币407.3百万元,同比增长10.8%,占总收入14.9%[197]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成本和费用(同比) - 营业支出总额从2024年上半年的920.4百万元减少2.2%至2025年上半年的899.9百万元[70][74] - 人工成本微增0.2%从532.9百万元至534.2百万元,其中住房津贴大幅增长16.8%[75][76] - 信用减值损失减少4.1%从808.2百万元至775.0百万元,贷款类减值计提下降34.2%[82][83] - 所得税费用增长36.6%从17.2百万元至23.5百万元,主要受利润增长和免税收入影响[85] - 其他一般及行政费用下降10.8%从172.7百万元至154.1百万元[70][80] - 税金及附加减少6.0%从41.6百万元至39.1百万元[70][78] - 金融投资信用减值从转回144.6百万元变为计提218.5百万元,变动幅度达-251.1%[83] 利息净收入相关表现 - 利息净收入人民币20.315亿元,同比下降8.4%[22]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利息净收入为人民币2031.5百万元,较2024年同期的2218.8百万元下降8.4%[42][44] - 总生息资产平均余额增加4.2%至3580.71亿元人民币,但平均收益率下降0.36个百分点至3.13%,导致利息收入减少6.6%至56.03亿元人民币[48] - 净利息收入下降8.4%至20.32亿元人民币,净利差收窄12个基点至1.02%,净利息收益率下降16个基点至1.13%[47] - 净利息收益率1.13%,同比下降0.16个百分点[25] 利息收入细分变化 - 发放贷款和垫款平均余额增长2.4%至2047.47亿元人民币,但平均收益率下降39个基点至3.71%,使利息收入减少7.3%至37.98亿元人民币[49] - 金融投资平均余额大幅增加10.9%至882.27亿元人民币,但平均收益率下降29个基点至2.61%,利息收入微降0.2%至11.51亿元人民币[52] - 拆出资金平均余额增长16.1%至175.34亿元人民币,但平均收益率下降75个基点至2.67%,导致利息收入减少9.5%至2.34亿元人民币[53] - 买入返售金融资产平均余额下降7.9%至283.56亿元人民币且平均收益率下降35个基点至1.92%,利息收入大幅减少21.9%至2.73亿元人民币[54] - 存放中央银行款项利息收入增长5.7%至1.26亿元人民币,主要因平均余额增加2.5%至171.14亿元人民币[55] - 存放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款项利息收入增长4.8%至21.7百万元,平均余额大幅增长48.0%至2,093.5百万元[56] 利息支出细分变化 - 总付息负债平均余额增长5.5%至3389.41亿元人民币,但平均付息率下降24个基点至2.11%,利息支出减少5.5%至35.71亿元人民币[47] - 集团总利息支出下降5.5%至3,571.1百万元,付息率下降0.24个百分点至2.11%[57] - 吸收存款平均余额增长7.5%至3000.85亿元人民币,但平均付息率下降23个基点至2.12%[47] - 吸收存款利息支出减少3.1%至3,177.4百万元,平均余额增长7.5%至300,085.2百万元[58] - 卖出回购金融资产利息支出下降26.5%至129.6百万元,平均余额减少21.0%至14,071.9百万元[62] - 已发行债券平均付息率下降54个基点至2.17%,尽管平均余额微增1.6%至223.58亿元人民币[47] - 已发行债券利息支出减少18.6%至243.1百万元,平均付息率下降0.54个百分点至2.17%[63] - 向中央银行借款利息支出微降0.5%至20.2百万元,平均余额增长12.6%至2,321.6百万元[64] 手续费及佣金收入表现 - 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人民币2.589亿元,同比下降10.8%[22] - 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下降10.8%至258.9百万元,收入端减少11.2%至294.2百万元[66][67] - 理财业务服务费收入增长12.3%至130.3百万元,成为手续费收入中唯一正增长业务[67] - 承兑担保手续费下降16.8%至68.5百万元,银行卡服务手续费下降23.4%至44.6百万元[67] - 结算清算手续费收入大幅减少37.1%至28.6百万元,代理业务手续费下降24.2%至22.2百万元[67] 资产和负债规模变化 - 截至2025年6月末总资产达人民币3882.6亿元,较上年末增长3.2%[15][25] - 总资产从2024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376,305.5百万元增长3.2%至2025年6月30日的人民币388,258.0百万元[88] - 存款余额人民币3040.8亿元,贷款余额人民币2086.4亿元[15] - 发放贷款和垫款净额从2024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195,103.5百万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人民币201,695.6百万元,占总资产比例稳定在51.8%-51.9%[87][90] - 金融投资净额从2024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106,796.2百万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人民币118,862.6百万元,占总资产比例从28.4%提升至30.6%[87] - 买入返售金融资产从2024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28,197.9百万元减少至2025年6月30日的人民币22,557.3百万元,占总资产比例从7.5%降至5.8%[87] - 总负债增长3.3%至3596.843亿元,主要受卖出回购金融资产及存款增长驱动[118] - 公司总存款为3040.77亿元人民币,较2023年末的3008.63亿元增长1.1%[121] - 公司总权益285.74亿元人民币,较2023年末的280.28亿元增长1.9%[126][128] 贷款业务细分变化 - 公司贷款总额从2024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127,307.5百万元增长7.3%至2025年6月30日的人民币136,608.1百万元,占总贷款比例从63.2%提升至65.5%[90][91] - 短期公司贷款占比从2024年12月31日的37.6%上升至2025年6月30日的39.6%,金额达人民币54,081.4百万元[93] - 流动资金贷款占公司贷款比例从2024年12月31日的64.8%提升至2025年6月30日的68.6%,金额达人民币93,664.5百万元[94] - 个人消费贷款从2024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4,469.1百万元增长13.2%至2025年6月30日的人民币5,059.2百万元[98][99] - 信用卡余额从2024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3,934.8百万元下降5.5%至2025年6月30日的人民币3,719.7百万元[98][101] - 票据贴现余额从2024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39,822.9百万元减少6.6%至2025年6月30日的人民币37,196.7百万元[90][102] - 发放贷款和垫款总额2086.38亿元人民币,较2023年末的2014.14亿元增长3.6%[132] - 个人贷款总额为人民币34833.5百万元,占贷款总额16.7%[192] - 住房按揭贷款占个人贷款总额70.6%,达人民币24590.1百万元[192] 投资业务表现 - 金融投资净额达人民币1188.626亿元,较2024年末增长11.3%[103]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投资占比从6.3%升至14.6%,金额增长159.6%至175.284亿元[105] - 商业银行及金融机构债券投资激增117.9%至109.989亿元,占比从6.5%提升至12.8%[109][110] - 企业债券投资增长76.0%至16.644亿元,占比从1.2%升至1.9%[109][110] - 特殊目的载体投资总额增长7.3%至233.8亿元,其中基金投资占比95.4%[112] - 债券投资余额为人民币86038.8百万元,较2024年末增长10.3%[199] - 特殊目的载体投资余额为人民币23380.0百万元,较2024年末增长7.3%[199] 负债结构变化 - 吸收存款增长1.2%至3140.32亿元,占比保持87.3%的负债主体地位[117][120] - 已发行债券增长16.7%至256.276亿元,负债占比从6.3%提升至7.2%[117][118] - 卖出回购金融资产增长45.2%至150.147亿元,负债占比从3.0%升至4.2%[117][118] - 个人定期存款为1496.56亿元人民币,占比49.2%,较2023年末的1426.77亿元增长4.9%[121] - 已发行债券256.28亿元人民币,较2023年末的219.54亿元增长16.7%[123] - 卖出回购金融资产150.15亿元人民币,较2023年末的103.43亿元大幅增长45.2%[124] - 公司存款总额为人民币126189.1百万元,较2024年底微增0.3%[189] - 个人存款总额为人民币164008.5百万元,较2024年底增长3.9%[192] 资产质量指标 - 不良贷款率保持1.77%,拨备覆盖率提升至215.00%[15][25] - 不良贷款余额36.89亿元人民币,不良贷款率保持1.77%[132][133] - 公司不良贷款总额从27.845百万元人民币下降至27.471百万元人民币,不良贷款率从2.19%降至2.01%[142][149] - 个人贷款不良贷款率从2.28%上升至2.71%,不良贷款余额从7.812百万元人民币增加至9.422百万元人民币[148][149] - 未逾期贷款占比98.0%,金额为2043.98亿元人民币[157] - 已逾期贷款中6个月以上1年以内部分显著增加至13.602亿元人民币,占比0.6%[157] - 贷款减值损失准备增加8.3%至79.321亿元人民币[159] - 期内计提贷款减值损失准备6.438亿元人民币[160] 资本充足指标 - 资本充足率12.96%,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10.27%[15] - 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从10.18%提升至10.27%,增加0.09个百分点[26] - 一级资本充足率从10.97%提升至11.06%,增加0.09个百分点[26] - 资本充足率从12.84%提升至12.96%,增加0.12个百分点[26] - 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0.27%,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1.06%,资本充足率为12.96%[167] - 资本净额为329.496亿元人民币,风险加权资产合计2542.225亿元人民币[167]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资本充足率为12.96%,较2024年末上升0.12个百分点[168] - 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1.06%,较2024年末上升0.09个百分点[168] - 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0.27%,较2024年末上升0.09个百分点[168] 流动性指标 - 流动性覆盖率从347.26%下降至289.78%,减少57.48个百分点[26] - 流动性比率从120.35%下降至112.66%,减少7.69个百分点[26] - 净稳定资金比例从133.47%下降至126.54%,减少6.93个百分点[26] - 可用的稳定资金从252,981.1百万元增至256,275.9百万元[26] - 所需的稳定资金从189,545.3百万元增至202,532.8百万元[26] - 总权益对总资产比率从7.45%下降至7.36%,减少0.09个百分点[26] - 存贷比从66.95%上升至68.61%,增加1.66个百分点[26] - 杠杆率为6.61%,较2024年末6.57%上升0.04个百分点[168] - 最低杠杆率监管要求为不低于4%[168] 公司银行业务表现 - 公司银行营业收入为人民币1636.4百万元,同比下降6.4%,占总收入59.8%[189] - 公司贷款总额为人民币136608.1百万元,较2024年底增长7.3%[189] - 公司存款总额为人民币126189.1百万元,较2024年底微增0.3%[189] - 公司聚焦政府机构及优质行业客户通过政银合作提升公司客户管理水平[185] 零售银行业务表现 - 零售银行营业收入为人民币686.7百万元,同比增长4.7%,占总收入25.1%[191] - 个人存款总额为人民币164008.5百万元,较2024年底增长3.9%[192] - 零售客户数量从3484.9千人下降至3330.6千人,减少154.3千人[194] - 公司坚持"存款立行"理念夯实个人存款基础并推动信用卡、贷款、理财业务发展[185] 金融市场业务表现 - 金融市场营业收入为人民币407.3百万元,同比增长10.8%,占总收入14.9%[197] - 债券投资收益增加推动金融市场收入增长人民币39.6百万元[197] - 存放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款项为人民币1587.0百万元,占总资产0.4%[198] - 拆出资金为人民币19655.8百万元,占总资产5.1%[198] - 买入返售金融资产为人民币22557.3百万元,占总资产5.8%[198] - 卖出回购金融资产为人民币15014.7百万元,占总负债4.2%[198] - 理财产品发行金额为人民币23467.8百万元,同比下降18.8%[200] - 理财客户人数超过461226名,较2024年底增加[200] 贷款行业分布及风险 - 制造业贷款余额为434.488百万元人民币,占总贷款额的31.8%,不良贷款率为2.83%,不良贷款余额为12.286百万元人民币[138][142][143] - 采矿业贷款余额为323.502百万元人民币,占总贷款额的23.7%,不良贷款率为1.33%,不良贷款余额为4.309百万元人民币[138][142][144] -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贷款余额为98.745百万元人民币,占总贷款额的7.2%,不良贷款率为4.76%,不良贷款余额为4.703百万元人民币[138][142][143] - 前五大行业(制造业、采矿业、批发零售业、租赁商务服务业、建筑业)贷款总额为1079.361百万元人民币,占公司贷款总额的79.0%[140] - 批发零售业贷款余额为133.399百万元人民币,占总贷款额的9.8%,不良贷款率为1.99%,不良贷款余额为2.661百万元人民币[138][142] - 建筑业贷款余额为89.227百万元人民币,占总贷款额的6.5%,不良贷款率为3.08%,不良贷款余额为2.746百万元人民币[138][142] - 房地产业贷款余额为85.68百万元人民币,占总贷款额的6.2%,不良贷款率为0.29%,不良贷款余额为0.245百万元人民币[138][142] - 最大单一借款人贷款余额占资本净额6.8%,符合监管要求[152] - 十大单一借款人贷款总额为179.394亿元人民币,占贷款总额8.6%
来了!基金一周大事件
中国基金报· 2025-08-16 13:48
公募基金销售 - 天天基金上半年实现基金销售额1.05万亿元,创同期历史新高,其中非货币型基金销售额为6,260.41亿元,同比增长25.29% [3] - 中欧核心智选混合基金募集规模超21亿元,成为行业首只超21亿元的新型浮动费率基金产品 [9][10] - 易方达价值回报混合基金提前结束发行,募资规模超20亿元,成为第二批新型浮动费率基金中又一大型单品 [13] 基金公司动态 - 中欧基金推动"专业化、工业化、数智化"转型,强调"长期导向"、"流程一致"和"团队协作",旨在构建可持续产生投资洞见的组织 [4][5] - 银华基金上半年营业收入为13.46亿元,同比增长0.81%,净利润为2.84亿元,同比增长11.74%,结束连续三年下滑 [12] - 建信基金资产管理总规模达1.43万亿元,公募管理规模达9283亿元,加速高质量发展转型并布局差异化科创ETF产品矩阵 [17][18] 基金产品表现 - 嘉实科创债ETF规模突破200亿元,成为首只200亿元级科创债ETF产品 [6] - 首批10只科创债ETF成立后整体规模从初始290亿元飙升至1156.91亿元,其中8只跻身"百亿俱乐部" [6][7] - 广发基金旗下131只产品近一年涨幅超30%,其中52只涨幅超50%,20只涨超70%,6只实现翻倍 [14] 银行理财与权益市场 - 银行理财子公司发行的46只公募权益类理财产品中,43只收益率为正,占比九成,17只年化收益率突破10% [15] - 权益类资产估值修复显著,业内人士预计未来居民或加大权益资产配置比例 [15] - 六大行响应政策,宣布自2025年9月1日起对符合要求的个人消费贷款实施贴息 [19] 创新药投资 - 恒生港股通创新药指数年内涨幅超98%,自去年低点涨幅超150%,万得创新药指数年内涨幅超46% [21] - 基金经理认为港股创新药投资性价比优于A股,龙头企业未进入估值泡沫化阶段,但部分A股三四线公司存在泡沫 [22] - 创新药行业迎来基本面拐点,投资进入从普涨到精选个股的下半场 [22] 私募与机构动态 - 公募老将刘浩峰联手陈蔚丰成立私募"上海大康永祺",发力二级市场证券投资 [25] - 央行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支持新型工业化的指导意见》,提出18条支持举措,机构首席解读其意义 [23]
晋商银行(02558.HK)拟8月27日举行董事会会议以审批中期业绩
格隆汇· 2025-08-15 10:47
公司公告 - 晋商银行董事会会议将于2025年8月27日举行 [1] - 会议内容包括考虑及批准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6个月中期业绩及其发布 [1]
晋商银行(02558) - 董事会会议日期
2025-08-15 10:35
会议安排 - 晋商银行董事会会议将于2025年8月27日举行[3] - 会议将考虑及批准公司2025年上半年中期业绩及其发布[3] 人员构成 - 截至公告日,董事会有3名执行董事、5名非执行董事和5名独董[3] 经营限制 - 晋商银行不受香港金管局监督,未获授权在港经营存贷业务[3]
晋商银行丰盈封闭式25040期8月12日起发行,业绩比较基准2.1%-3.3%
财经网· 2025-08-12 08:41
产品基本信息 - 晋商银行发行丰盈封闭式理财产品25040期(固收增强)[1] - 募集期为2025年8月12日至2025年8月20日[1] - 起购金额1万元[1] 产品投资特性 - 投资类型为固定收益类[1] - 风险等级为中低风险[1] - 产品期限525天[1] 收益参考标准 - 业绩比较基准为2.10%~3.30%[1] - 业绩比较基准不代表产品未来表现和实际收益[1] - 业绩比较基准不构成对产品收益的承诺[1]
基金销售部门负责人未取得基金从业资格便履职!晋商银行被警示
贝壳财经· 2025-08-09 03:49
晋商银行违规事件 - 公司因基金销售部门负责人未取得基金从业资格履职及未报送相关人员免职、任职备案材料两项违规,被山西证监局采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监管措施,并记入证券期货市场诚信档案 [1] - 山西证监局要求公司在收到决定之日起30日内提交书面整改报告,并立即采取有效措施整改问题,建立健全相关内控制度,强化人员资质管理 [1][2] - 公司此前曾因相关负责人未经核准便实际履职的情况,被原山西银保监局罚款30万元 [3]
晋商银行丰盈封闭式25034期(固收增强)8月5日起发行,业绩比较基准2.1%-3.3%
财经网· 2025-08-05 10:58
产品基本信息 - 晋商银行发行丰盈封闭式理财产品25034期(固收增强)[1] - 产品类型为固定收益类[1] - 风险等级评定为中低风险(R2)[1] 产品发行细节 - 募集期为2025年8月5日至2025年8月13日[1] - 产品规模上限为5亿元[1] - 个人购买起点金额为1万元[1] 产品期限与收益基准 - 存续期限为524天[1] - 业绩比较基准区间为2.10%至3.30%[1] - 业绩比较基准不构成收益承诺[1] 信息披露说明 - 理财产品信息以《产品说明书》等销售文件为准[1] - 信息发布主体为晋商银行[2]
锅圈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122.5% 社区中央厨房战略显成效
证券日报· 2025-08-05 10:08
核心财务表现 - 营业收入达32.40亿元 同比增长21.6% [2] - 净利润1.90亿元 同比大幅增长122.5% [2] - 核心经营利润1.90亿元 同比增长52.3% [2] - 毛利率22.1% 毛利额7.17亿元同比增长17.8% [2] 渠道网络拓展 - 全国门店总数达10400家 较去年同期净增740家 [3] - 新型乡镇门店净增270家 强化下沉市场布局 [3] - 超2000家门店完成无人化升级 提升坪效与运营效率 [3] - 即时零售网络实现线上线下高度协同 [3] 会员体系运营 - 注册会员数5030万 同比增长62.8% [4] - 会员预付卡储值金额5.9亿元 同比增长37.2% [4] - 通过App/小程序构建多触点会员运营生态 [4] - 高充值会员消费频次是低充值会员的两倍 [5] 数字化营销成效 - 抖音平台品牌曝光量突破32亿次 [3] - 套餐类产品销售额实现翻倍增长 [3] - 私域流量与社交电商联动促进到店转化 [3] 战略转型升级 - 推进"社区中央厨房"战略定位 [2][5] - 无人零售服务覆盖2000余家门店 [5] - 定制化乡镇店型通过市场验证 [5] - 开拓中西餐/饮品/冰品/夜宵等新品类 [6] 股东回报政策 - 宣布派发1.9亿元现金股利 [4] - 年度股份回购金额1.11亿元 [4] - 2025年股东回报总额超4.99亿元 同比增长130.7% [4] 未来发展规划 - 针对县乡市场制定差异化产品策略 [6] - 审慎评估海外业务拓展路径 [6] - 通过区域试点模式切入全球市场 [6]
智通港股52周新高、新低统计|8月5日
智通财经网· 2025-08-05 08:45
52周新高股票表现 - 截至8月5日收盘,84只股票创52周新高,其中正乾金融控股(01152)、怡俊集团控股(02442)、瑞远智控(08249)创高率位列前三,分别为145.00%、55.74%、47.06% [1] - 创高率超过20%的股票包括中基长寿科学(00767)20.00%、心动公司(02400)25.70%、中科生物(01237)24.00% [1] - 生物医药板块表现突出,啓明医疗-B(02500)上涨13.42%,君实生物(01877)上涨12.34%,康方生物(09926)上涨1.43% [1][2] 52周新高股票价格变动 - 正乾金融控股(01152)收盘价0.249港元,最高价0.490港元,创高率145.00% [1] - 怡俊集团控股(02442)收盘价3.660港元,最高价3.660港元,创高率55.74% [1] - 瑞远智控(08249)收盘价0.234港元,最高价0.300港元,创高率47.06% [1] - 映恩生物-B(09606)收盘价387.600港元,最高价392.000港元,创高率5.83% [1] - 华虹半导体(01347)收盘价43.380港元,最高价45.600港元,创高率3.17% [1] 52周新低股票表现 - 兆邦基生活(01660)收盘价0.116港元,最低价0.101港元,创低率-4.72% [3] - 瑞风新能源(00527)收盘价0.400港元,最低价0.385港元,创低率-3.75% [3] - 中国万天控股(01854)收盘价1.030港元,最低价0.950港元,创低率-3.06% [3] - XL二南巴郡(07777)收盘价56.560港元,最低价56.340港元,创低率-2.93% [3] - 济丰包装(01820)收盘价3.090港元,最低价3.090港元,创低率-2.83%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