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晋商银行(02558)
icon
搜索文档
金融“知识摆渡人”齐聚太原 亚洲金融合作联盟内训师大赛展创新活力
中国新闻网· 2025-09-29 06:18
活动概况 - 亚洲金融合作联盟第六届"联盟杯"内训师大赛于9月25日至26日在山西太原举办 为期两天的活动吸引全国24家金融机构的100余位培训负责人和内训师参与[1] - 活动由亚洲金融合作联盟主办 晋商银行和亚联金融研修院联合承办 以"研修赋能成长金融智创未来"为主题[3] - 来自全国各地的38位参赛选手参与竞赛 最终五位选手荣获最高荣誉"师王"称号 另评选出特等奖9名 一等奖11名 二等奖13名 以及最佳组织奖10家 卓越组织奖9家[9] 战略意义 - 大赛旨在通过竞技交流形式为金融行业挖掘和锻造高素质 专业化的内训师队伍[3] - 内训师被定义为金融机构的"知识摆渡人" 肩负经验传承 技能传递 文化传播三重使命[6] - 活动不仅展示会员单位人才培养方式 更搭建机构交流协作的桥梁纽带[6] 晋商银行角色 - 作为承办方 晋商银行持续完善"育 练 赛 用"一体化机制 纵深推进学习型银行建设[3] - 晋商银行党委书记郝强表示承办大赛是对组织与服务能力的检验 更是与优秀同业学习互鉴的宝贵契机[3] - 山西省委金融办副主任潘跃飞肯定晋商银行在人才队伍建设上久久为功 展现强烈责任感和进取心[6] 行业影响 - 大赛成功举办为金融行业选拔了一批高素质 专业化内训师队伍 促进各金融机构间经验交流与资源共享[9] - 活动提供可借鉴的"山西样本"和"联盟方案" 彰显山西银行业开放担当进取的良好形象[10] -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山西监管局指出人才是金融强国的根本基石 内训师是推动行业创新与稳健前行的核心资源[10] 未来展望 - 联盟秘书长提出要以赛促学提升能力 共享资源加深协作 启动内训师标准体系建设与认证机制[6] - 山西省委金融办希望大赛催生更多赋能业务的精品课程 晋商银行积极探索金融人才培养的"山西经验"[7] - 希望亚洲金融合作联盟发挥桥梁纽带作用 将更多优质资源引入山西 开展更深层次合作[7]
晋商银行(02558) - 2025 - 中期财报
2025-09-26 08:42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利息净收入为20.315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8.4%[21] - 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为2.589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0.8%[21] - 投资证券所得收益净额大幅增长44.5%至5.095亿元人民币[21] - 净利润为10.50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0%[21] - 净利润为10.50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0%[41][42] - 税前利润为10.7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6%[41][42] - 投资证券收益净额5.09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4.5%[41] - 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2.589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0.8%[41] - 净利息收入下降8.4%至203.15亿元,净利差收窄0.12个百分点至1.02%[46] - 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下降10.8%至258.9百万元,收入减少11.2%至294.2百万元,支出减少13.7%至35.3百万元[66] - 交易收益净额改善25.2%至-74.0百万元[67] - 投资证券所得收益净额增长44.5%至509.5百万元[68] - 营业总收入人民币2735.7百万元,较去年同期2786.7百万元下降1.8%[187] - 公司银行营业收入为人民币1636.4百万元,同比下降6.4%,占总收入59.8%[188] - 零售银行营业收入人民币686.7百万元,同比增长4.7%,占比提升至25.1%[187] - 金融市场业务收入人民币407.3百万元,同比增长10.8%,占比达14.9%[187] - 其他业务收入人民币5.3百万元,同比下降64.2%,占比0.2%[187] - 零售银行业务营业收入为人民币6.867亿元,同比增长4.7%,占营业收入总额的25.1%[190] - 金融市场业务营业收入为人民币4.073亿元,占营业收入总额的14.9%,较去年同期增加人民币0.396亿元[196]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信用减值损失7.75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1%[41] - 营业支出总额从人民币920.4百万元下降2.2%至人民币899.9百万元[70][73] - 成本收入比率(扣除税金及附加)从31.54%微降至31.47%[70][73] - 信用减值损失减少4.1%,从人民币808.2百万元降至人民币775.0百万元[82] - 所得税费用增长36.6%,从人民币17.2百万元增至人民币23.5百万元[84] 净息差与利率相关指标 - 净利息收益率1.13%,同比下降0.16个百分点[43] - 净利差1.02%,同比下降0.12个百分点[43] - 生息资产收益率3.13%,同比下降0.36个百分点[43] - 付息负债付息率2.11%,同比下降0.24个百分点[43] - 总利息收入减少6.6%至560.26亿元人民币,主要因生息资产平均收益率下降0.36个百分点至3.13%[47] - 发放贷款和垫款利息收入下降7.3%至379.83亿元,平均收益率从4.10%降至3.71%[48] - 金融投资利息收入微降0.2%至115.05亿元,平均余额增长10.9%至882.27亿元[51] - 拆出资金利息收入下降9.5%至23.40亿元,平均余额增长16.1%至175.34亿元[52] - 买入返售金融资产利息收入锐减21.9%至27.25亿元,平均余额下降7.9%[53] - 存放中央银行款项利息收入增长5.7%至12.56亿元,平均余额增加2.5%[54] - 存放同业利息收入增长4.8%至2.17亿元,平均余额大幅增加48.0%[55] - 总生息资产平均余额增长4.2%至3,5807.13亿元[47] - 吸收存款平均付息率下降0.23个百分点至2.12%[46] - 总利息支出减少5.5%,从人民币3778.5百万元降至3571.1百万元,主要因平均付息率下降0.24个百分点至2.11%[56] - 吸收存款利息支出减少3.1%至3177.4百万元,平均付息率下降0.23个百分点至2.12%,平均余额增长7.5%至300085.2百万元[57] - 卖出回购金融资产利息支出减少26.5%至129.6百万元,平均余额下降21.0%至14071.9百万元,平均付息率下降0.14个百分点至1.84%[61] - 已发行债券利息支出减少18.6%至243.1百万元,平均付息率下降0.54个百分点至2.17%,平均余额增长1.6%至22358.0百万元[62] - 公司银行净息差显著收窄,主要因贷款收益率下行及负债成本上升[188] 资产与负债规模变化 - 总资产达3882.58亿元人民币,较年初增长3.2%[23] - 发放贷款和垫款净额2016.956亿元人民币,较年初增长3.4%[23] - 吸收存款3140.32亿元人民币,较年初增长1.2%[23] - 总资产增长3.2%,从人民币376,305.5百万元增至人民币388,258.0百万元[87][88] - 发放贷款和垫款净额占资产总额51.9%,达人民币201,695.6百万元[87] - 金融投资净额占资产总额30.6%,增至人民币118,862.6百万元[87] - 总负债增长3.3%,从人民币34827.72亿元增至人民币35968.43亿元[117][118] - 吸收存款增长1.2%,从人民币31032.79亿元增至人民币31403.20亿元[118][120] - 已发行债券增长16.7%,从人民币2195.41亿元增至人民币2562.76亿元[123] - 公司总权益从2024年12月31日人民币28,028.3百万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人民币28,573.7百万元,增长1.9%[128] - 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权益从2024年12月31日人民币28,017.7百万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人民币28,571.9百万元,增长2.0%[128] - 资产负债表外承诺总额从2024年12月31日人民币58,924.2百万元降至2025年6月30日人民币51,688.4百万元,减少12.3%[130] - 银行承兑汇票从2024年12月31日人民币36,541.8百万元降至2025年6月30日人民币28,922.2百万元,减少人民币7,619.6百万元[130] 贷款业务表现 - 公司贷款总额达人民币13,660.81亿元,较2024年末增长7.3%[91] - 个人贷款总额为人民币3,483.35亿元,较2024年末增长1.6%[97] - 票据贴现余额为人民币3,719.67亿元,较2024年末减少6.6%[103] - 公司贷款中短期贷款占比39.6%,较2024年末上升2个百分点[93] - 住房按揭贷款余额为人民币2,459.01亿元,较2024年末微增0.2%[101] - 个人消费贷款余额为人民币505.92亿元,较2024年末大幅增长13.2%[101] - 信用卡余额为人民币371.97亿元,较2024年末下降5.5%[102] - 发放贷款和垫款总额中公司贷款占比65.5%,较2024年末上升2.3个百分点[90] - 公司贷款总额达人民币136608.1百万元,较2024年末增长7.3%[188] - 个人贷款总额为人民币348.335亿元,占发放贷款和垫款总额的16.7%[191] - 住房按揭贷款、个人消费贷款、个人经营贷款及信用卡余额分别为人民币245.901亿元、50.592亿元、14.645亿元及37.197亿元,分别占个人贷款总额的70.6%、14.5%、4.2%及10.7%[191] 存款业务表现 - 存款余额为人民币3040.8亿元[13] - 吸收存款平均付息率下降0.23个百分点至2.12%[46] - 公司存款总额为人民币126189.1百万元,较2024年末微增0.3%[188] - 个人存款总额为人民币1,640.085亿元,较2024年底增加3.9%[191] 投资业务表现 - 金融投资净额达人民币11,886.26亿元,较2024年末增长11.3%[104] - 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投资占比64.4%,较2024年末下降8.6个百分点[106] - 债券投资总额从人民币7799.25亿元增至人民币8603.88亿元,增长10.3%[109][110] - 中国政府债券投资基本持平,从人民币5683.92亿元微增0.5%至人民币5710.83亿元[109] - 政策性银行债券投资从人民币1516.09亿元增长7.3%至人民币1626.72亿元[110] - 商业银行及金融机构债券投资大幅增长117.9%,从人民币504.69亿元增至人民币1099.89亿元[110] - 企业债券投资增长76.0%,从人民币94.55亿元增至人民币166.44亿元[110] - 特殊目的载体投资总额增长7.3%,从人民币2179.49亿元增至人民币2338.00亿元[112] - 资产其他组成部分总额减少9.0%,从人民币7440.58亿元降至人民币6769.98亿元[114][115] - 债券投资余额为人民币860.388亿元,较2024年底增加10.3%[198] - 特殊目的载体投资余额为人民币233.8亿元,较2024年底增加7.3%[198] 资产质量与风险管理 - 不良贷款率保持1.77%稳定水平[23] - 拨备覆盖率提升9.54个百分点至215.00%[23] - 拨备覆盖率为215.00%[13] - 不良贷款总额从2024年12月31日人民币3,565.7百万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人民币3,689.3百万元,不良贷款率保持1.77%[132][133] - 正常类贷款从2024年12月31日人民币188,667.2百万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人民币195,484.9百万元,占比93.7%[132][133] - 信用贷款从2024年12月31日人民币36,449.1百万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人民币40,174.1百万元,占比从18.1%升至19.2%[136] - 制造业贷款从2024年12月31日人民币39,910.9百万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人民币43,448.8百万元,占比从31.4%升至31.8%[138] - 五大行业(制造业、采矿业、批发零售业、租赁商务服务业、建筑业)贷款总额达人民币107,936.1百万元,占公司贷款总额79.0%[140] - 制造业不良贷款余额从2024年底的人民币112.79亿元增至2025年6月的人民币122.86亿元,占不良公司贷款总额比例从40.5%升至44.7%[142][143] -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不良贷款余额从2024年底的人民币57.7亿元降至2025年6月的人民币47.03亿元,不良贷款率从5.35%降至4.76%[142][143] - 采矿业不良贷款余额从2024年底的人民币43.1亿元微降至2025年6月的人民币43.09亿元,不良贷款率从1.57%降至1.33%[142][144] - 公司贷款不良贷款总额从2024年底的人民币278.45亿元降至2025年6月的人民币274.71亿元,不良率从2.19%降至2.01%[142][148][149] - 个人贷款不良贷款余额从2024年底的人民币78.12亿元增至2025年6月的人民币94.22亿元,不良率从2.28%升至2.71%[148][149] - 太原地区不良贷款余额从2024年底的人民币235.8亿元增至2025年6月的人民币237.16亿元,占不良贷款总额比例从66.1%降至64.3%[151] - 最大单一借款人贷款占公司资本净额6.8%,符合监管要求[152] - 十大单一借款人贷款总额为人民币179.394亿元,占公司资本净额54.4%[154] - 制造业不良贷款率保持2.83%不变[142][143] - 批发和零售业不良贷款余额从2024年底的人民币29.06亿元降至2025年6月的人民币26.61亿元[142] - 最大单一借款人贷款余额为人民币2252.2百万元,占发放贷款和垫款总额的1.1%[155] - 十大单一借款人贷款总额为人民币17939.4百万元,占发放贷款和垫款总额的8.6%[155]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未逾期贷款占比98.0%,金额为人民币204398.0百万元[157] - 已逾期贷款总额为人民币4240.3百万元,占比2.0%,较2024年末上升0.3个百分点[157] - 发放贷款减值损失准备从人民币7326.1百万元增至7932.1百万元,增长8.3%[159] - 公司持续优化信用风险资产组合结构并强化重点领域信用风险防控[170] - 公司通过引入外部大数据搭建智能风控规则提升风险识别能力[171] - 公司严格按新金融工具会计准则进行减值测算和拨备计提[170] - 公司每日监测资金头寸并加强日间超额备付金水平调控[176] - 公司定期开展流动性压力测试并根据结果制定管理措施[176] - 公司建立操作风险三道防线管理体系并推进数字化平台管理[177] - 公司持续完善市场风险限额体系并通过逐日盯市监测指标[174] - 公司加强优质流动性资产管理确保满足压力情景融资需求[176]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大额风险暴露各项限额指标均符合监管要求[173] 资本充足情况 - 资本充足率为12.96%[13] - 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0.27%[13] - 资本充足率12.96%,较年初提升0.12个百分点[24] - 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0.27%,较2024年末上升0.09个百分点[166][167] - 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1.06%,较2024年末上升0.09个百分点[166][167] - 资本充足率为12.96%,较2024年末上升0.12个百分点[166][167] - 杠杆率为6.61%,较2024年末上升0.04个百分点[167] 理财业务表现 - 理财业务服务费收入增长12.3%至130.3百万元[66] - 理财产品发行金额为人民币234.678亿元,同比下降18.8%[199] - 理财客户人数超过461,226名,较2024年底增加[199] - 非保本理财产品未到期余额为人民币3421.86亿元[200] - 理财产品未到期余额同比下降27.2%[200] - 手续费及佣金收入为人民币1.303亿元[200] - 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同比上升12.3%[200] 地区业务表现 - 太原地区营业收入占比61.6%,金额为人民币1684.3百万元[163] 宏观经济环境 - 国内生产总值达人民币660,536亿元,同比增长5.3%[29] - 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4%,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分别增长10.2%和9.5%[29]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人民币245,458亿元,同比增长5.0%,部分商品零售额增速超20%[29] - 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人民币248,654亿元,同比增长2.8%,制造业投资增长7.5%[29] - 高技术产业投资表现突出,信息服务业和航空航天器设备制造业投资分别增长37.4%和26.3%[29] - 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同比增长8.9%,广义货币供应量M2同比增长8.3%[34] - 新发放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约为3.3%,比上年同期低约45个基点[34] - 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为人民币268.6万亿元,同比增长7.1%[34] - 上半年人民币各项贷款新增人民币12.9万亿元,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增长8.7%[34] - 基础设施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增长7.4%[34] - 宏观经济放缓抑制企业信贷需求与贸易活动[188] 业务发展策略 - 公司持续优化业务结构,重点发展制造业中长期信贷和绿色低碳企业融资[189] 其他财务数据 - 公司总资产达到人民币3882.6亿元[13] - 贷款余额为人民币2086.4亿元[13]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实现净利润人民币1,050.5百万元并分配现金股利人民币467.1百万元[128] - 承兑及担保手续费收入下降16.8%至68.5百万元[66] - 银行卡服务手续费收入下降23.4%至44.6百万元[66] - 发放贷款和垫款信用减值损失大幅减少34.2%,下降人民币334.5百万元[82]
晋商银行丰盈封闭式理财25096期(固收增强)9月16日起发行,业绩比较基准2.1%-3.3%
财经网· 2025-09-16 08:48
产品基本信息 - 晋商银行发行丰盈封闭式理财产品25096期(固收增强)[1] - 募集期为2025年9月16日至2025年9月24日[1] - 产品规模上限为5亿元[1] - 购买起点金额为1万元[1] 产品类型与风险 - 产品类型属于固定收益类[1] - 风险等级评定为中低风险(R2)[1] 产品期限与收益基准 - 产品存续期限为525天[1] - 业绩比较基准区间为2.10%至3.30%[1] - 业绩比较基准不构成收益承诺或预期收益率保证[1]
晋商银行上半年净利润增长,两折转让不良资产、合作方变相高息惹投诉
消费日报网· 2025-09-15 07:10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7.36亿元同比下降1.8% 净利润10.51亿元同比增长2% [1][3] - 利息净收入同比下降8.4% 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下降10.8% 投资证券收益净额大幅增长44.5% [4] - 营业支出下降2.2% 主要因一般及行政费用减少10.8% 信用减值损失同比下降4.1% [4][5] 资产质量与风险 - 前十大客户贷款集中度达54.4% 超出监管50%的红线 最大单一借款人贷款占资本净额6.8% [8][9] - 不良贷款总额36.89亿元较2024年末增加1.24亿元 不良率保持1.77% 关注类贷款增加2.83亿元至94.64亿元 [10][11] - 个人贷款不良率由2.28%上升至2.71% 不良余额增加至9.42亿元 公司贷款不良率由2.19%下降至2.01% [11][12] 贷款业务结构 - 贷款主要投向制造业(20.81%)、采矿业(15.51%)、批发零售业(6.39%) 前五大行业占比合计51.72% [6][7] - 个人消费贷款达50.59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3.2% 住房按揭贷款占比70.6%保持主导地位 [16][17] 特殊交易与计提 - 以3.1亿元对价转让14.21亿元不良资产 预计录得11.11亿元亏损 需额外计提3.66亿元减值准备 [14] - 2024年不良贷款核销金额达11.58亿元 2025年上半年核销仅610万元 [13][14] 消费者投诉与合作风险 - 晋商消金累计投诉量达3180条 涉及合作方违规催收、变相高息及额外收费等问题 [18][20] - 与已被立案侦查的P2P平台达飞云贷存在合作纠纷 引发"双重催收"和"两头还款"争议 [18][23] - 消费贷业务实际利率被投诉超过36% 涉及担保费、咨询费等多种附加费用 [20]
晋商银行丰盈封闭式理财25095期(固收增强)9月9日起发行,业绩比较基准2.1%-3.3%
财经网· 2025-09-09 11:49
产品基本信息 - 晋商银行发行丰盈封闭式理财产品25095期(固收增强)募集期为2025年9月9日至2025年9月17日 [1] - 产品规模上限为5亿元 购买起点金额为1万元 [1] - 产品类型为固定收益类 风险等级评定为中低风险(R2) [1] - 存续期限为525天 业绩比较基准区间为2.10%-3.30% [1] 产品特性说明 - 业绩比较基准不构成收益承诺 不代表产品未来实际表现 [1] - 具体产品信息需以《产品说明书》等销售文件为准 [1]
晋商银行(02558) - 截至二零二五年八月三十一日止月份之股份发行人的证券变动月报表
2025-09-03 08:36
股份情况 - 截至2025年8月31日,H股法定股份970,650,000股,面值1元,股本970,650,000元[1] - 截至2025年8月31日,内资股法定股份4,868,000,000股,面值1元,股本4,868,000,000元[1] - 本月底法定股本总额为5,838,650,000元人民币[1] 发行情况 - 截至2025年8月31日,H股已发行股份970,650,000股,库存股0[2] - 截至2025年8月31日,内资股已发行股份4,868,000,000股,库存股0[2] 其他情况 - 自2025年1月1日起,公司无回购上市证券[5]
晋商银行丰盈封闭式理财25094期(固收增强)9月2日起发行,业绩比较基准2.1%-3.3%
财经网· 2025-09-02 10:18
产品基本信息 - 晋商银行发行丰盈封闭式理财产品25094期(固收增强)[1] - 产品类型为固定收益类[1] - 风险等级为中低风险等级(R2)[1] - 产品规模不超过5亿元[1] - 购买起点金额1万元[1] 产品时间安排 - 募集期为2025年9月2日至2025年9月10日[1] - 产品期限为525天[1] 产品收益特征 - 业绩比较基准为2.10%-3.30%[1] - 业绩比较基准不是预期收益率 不代表产品的未来表现和实际收益 不构成对产品收益的承诺[1]
晋商银行14亿不良出表地方AMC接盘
新浪财经· 2025-09-02 09:52
资产转让交易 - 晋商银行以人民币3.10亿元对价向晋阳资管转让账面价值约14.21亿元的不良资产包,涉及八家企业客户的本金、违约金及利息[1] - 首期支付人民币9310万元(占总对价30%)后晋阳资管获得资产所有权,所得款项用于弥补亏损并降低不良贷款规模[1] - 交易后晋商银行不良率保持1.77%持平去年末,拨备覆盖率215%较年初略有上升[1] 公司经营状况 - 晋商银行总资产3882.6亿元,在山西省11个市设有154家营业网点,前身为1998年成立的太原市商业银行,2019年于港交所上市[1] - 山西银行总资产3593.45亿元,在山西省10个市设有308家营业网点,2021年通过合并五家城商行新设成立[2][3] 区域行业格局 - 山西省城商行数量仅存晋商银行与山西银行两家,对比浙江省台州市单一城市即有三家城商行[2]
晋商银行(02558.HK):高玉荣董事任职资格已获山西监管局核准
格隆汇· 2025-08-29 13:11
公司治理变动 - 高玉荣董事任职资格获山西监管局核准 晋金管覆[2025]151号文件批准 [1] - 高先生担任非执行董事任期自2025年8月27日起生效 [1] - 任期将持续至第六届董事会任期届满 本届董事会任期自2022年12月22日起为期三年 [1]
晋商银行:高玉荣的董事任职资格已获山西监管局核准
智通财经· 2025-08-29 12:46
公司治理变动 - 高玉荣董事任职资格获山西监管局核准 任职资格批复文号为晋金管复[2025]151号 [1] - 高玉荣担任非执行董事 任期自2025年8月27日起生效 [1] - 任期将持续至第六届董事会届满 第六届董事会任期自2022年12月22日起为期三年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