亿华通(02402)

搜索文档
亿华通-U涨停 14只科创板股涨超10%
证券时报网· 2025-09-18 04:04
股价表现 - 亿华通-U盘中涨停 股价报29.23元 成交4.25亿元 换手率8.08% 振幅19.83% [1] - 科创板477只个股上涨 14只涨幅超10% 除亿华通-U外 德科立及汇成股份等个股涨停 106只下跌 海博思创跌3.97% 浙海德曼跌3.91% 财富趋势跌3.90% [1] 资金与融资情况 - 上一交易日主力资金净流出247.18万元 近5日净流出1005.78万元 [2] - 最新两融余额2.29亿元 融资余额2.28亿元 较前日增210.11万元(增幅0.93%) 融券余额66.78万元 较前日减0.66万元(降幅0.98%) [2] - 近10日两融余额增685.29万元(增幅3.09%) 融资余额增3.03% 融券余额增30.68% [2] 财务数据 - 上半年营业收入7192.93万元 同比下降53.25% 净利润亏损1.63亿元 同比下降15.51% [2] 机构评级 - 近一个月获2家机构买入评级 中金公司给予跑赢行业评级 目标价25.00元 长江证券给予增持评级 [2]
亿华通港股一度涨超80%,现涨幅回落至46%,报34.84港元。

新浪财经· 2025-09-18 03:06
股价表现 - 亿华通港股盘中一度上涨超过80% [1] - 当前涨幅回落至46% [1] - 当前股价报34.84港元 [1]
氢能概念股盘中拉升 亿华通一度涨超84% 氢能及燃料电池行业将进入放量冲刺期
智通财经· 2025-09-18 03:06
氢能概念股表现 - 亿华通股价上涨51.13%至36港元 [1] - 重塑能源股价上涨27.96%至212.8港元 [1] - 京城机电股份股价上涨15.32%至5.58港元 [1] - 国富氢能股价上涨11.71%至62港元 [1] 行业催化事件 - 第十届国际氢能与燃料电池设备技术展览会于9月18日至20日在北京举办 [1] - 北京、重庆、武汉等多地出台支持氢能产业发展政策 [1] 机构观点 - 长城证券认为氢能产业持续发展得益于持续颁布的氢能源利好政策 [1] - 国金证券指出2025年是氢能中长期规划结算时点 行业将进入放量冲刺期 [1] - 燃料电池汽车及绿氢项目落地加速 氢能和燃料电池制造是当前两条主线 [1]
港股异动 | 氢能概念股盘中拉升 亿华通(02402)一度涨超84% 氢能及燃料电池行业将进入放量冲刺期
智通财经网· 2025-09-18 03:00
氢能概念股表现 - 亿华通股价涨51.13%至36港元 [1] - 重塑能源股价涨27.96%至212.8港元 [1] - 京城机电股份股价涨15.32%至5.58港元 [1] - 国富氢能股价涨11.71%至62港元 [1] 行业催化事件 - 第十届国际氢能与燃料电池设备技术展览会于9月18日至20日在北京举办 [1] - 北京、重庆、武汉等多地出台支持氢能产业发展政策 [1] 机构观点 - 长城证券认为氢能产业持续发展得益于持续颁布的利好政策 [1] - 国金证券指出2025年是氢能中长期规划结算时点 行业将进入放量冲刺期 [1] - 燃料电池汽车及绿氢项目落地加速 氢能和燃料电池制造是当前两条主线 [1]
氢能概念异动拉升 亿华通20%涨停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8 02:55
氢能概念股市场表现 - 氢能概念板块在9月18日盘中出现异动拉升行情 [1] - 亿华通和京城股份股价直线涨停 [1] - 赫美集团、中泰股份、厚普股份、动力新科、科威尔等个股跟随上涨 [1]
“氢能第一股”亿华通重组告吹 向上游延伸战略无需“背锅”
犀牛财经· 2025-09-12 09:53
重大资产重组终止 - 公司终止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暨关联交易事项 标志着与旭阳集团历时半年的重大资产重组计划正式搁浅 [2] - 重组失败主要由于估值分歧 2023年公司市值峰值与2024年市值高点相差两倍余 双方无法就估值达成一致 [4] - 控制权之争是另一关键因素 旭阳集团要求董事会多数席位 公司创始团队拒绝交出控制权 [6] 财务表现恶化 - 2024年公司营收3.67亿元同比大幅下降54% 净亏损4.53亿元创最大年度亏损纪录 [5] - 2025年上半年营收7192.93万元同比下滑53.25% 净利润-1.63亿元同比下降15.51% [5] - 截至2025年上半年末 公司总资产42.54亿元较上年末下降10.98% 净资产23.98亿元下降6.38% [5] 行业环境挑战 - 2025年上半年氢能市场显著下滑 全国燃料电池汽车产量1364辆同比下降47.2% 销量1373辆同比下降46.8% [11] - 燃料电池系统价格降至2000元/kW级 但相比燃油车发动机成本依然偏高 [11] - 加氢站单站建设成本超1500万元 氢气终端售价35-40元/公斤 重卡加氢成本显著高于柴油车 [11] 战略调整与应对措施 - 公司采取审慎营销扩张策略 主动缩减研发团队规模 研发人员从2024年346人降至2025年上半年128人 [13] - 加快应收账款回收成为改善现金流当务之急 2025年上半年应收账款余额21.3亿元相当于营收近30倍 [13] - 拓展多场景应用包括公交 环卫 物流配送 冷链运输 船舶及热电联供等领域 [13] 核心技术人才变动 - 核心技术人员杨绍军因个人原因解除劳动关系 不再担任公司任何职务 [15] 行业长期前景 - 国际能源署预测2025年中国绿氢制造设备装机容量将占全球近70% [13] - 国家能源局2025年6月发布氢能试点工作通知 推动技术装备落地和基础设施建设 [13] - 氢能赛道被视为马拉松 暂时领先或落后不足以决定最终胜负 [14]
亿华通跌2.09%,成交额5933.84万元,主力资金净流出47.76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12 03:23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9月12日盘中股价下跌2.09%至24.36元/股 总市值56.43亿元 成交额5933.84万元 换手率1.24%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47.76万元 特大单卖出110.57万元占比1.86% 大单买入1131.80万元占比19.07%同时卖出1069.00万元占比18.02% [1] - 年内股价微涨1.08% 近5日跌1.81% 近20日涨2.22% 近60日显著上涨18.14% [1]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成立于2012年7月12日 2020年8月10日上市 总部位于北京中关村东升科技园 香港设有办事处(湾仔大新金融中心40楼) [2] - 主营业务为燃料电池系统制造 产品覆盖30kW至120kW多种功率型号 主要应用于商用车领域 [2] - 收入构成:燃料电池系统占比70.41% 其他业务14.73% 技术开发及服务11.84% 零部件销售3.02% [2] 行业属性与市场数据 - 所属申万行业为电力设备-电池-燃料电池 概念板块涵盖小盘、专精特新、燃料电池、新能源车及氢能源 [2] - 截至6月30日股东户数1.44万户 较上期微增0.72% 人均流通股数量无变化 [3]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7192.93万元 同比大幅下降53.25% [3] - 同期归母净利润亏损1.63亿元 亏损额同比扩大15.51% [3]
亿华通涨2.20%,成交额5217.55万元,主力资金净流入200.53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11 03:24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9月11日盘中股价上涨2.20%至24.15元/股,成交额5217.55万元,换手率1.13%,总市值55.94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入200.53万元,大单买入占比17.41%(908.45万元),卖出占比13.57%(707.92万元) [1] - 年内股价微涨0.21%,近5日/20日/60日分别上涨3.43%、5.37%、16.22% [1] 公司基本概况 - 成立于2012年7月12日,2020年8月10日上市,总部位于北京中关村东升科技园,香港设有办事处(大新金融中心40楼) [2] - 主营业务为商用车燃料电池系统及电堆的研发制造,产品功率覆盖30kW至120kW多个型号 [2] - 收入构成:燃料电池系统70.41%、其他业务14.73%、技术开发服务11.84%、零部件销售3.02% [2] 行业分类与市场定位 - 申万行业分类属于电力设备-电池-燃料电池板块 [2] - 概念板块涵盖小盘股、专精特新、燃料电池、新能源车及氢能源领域 [2] 股东结构与经营数据 - 股东户数1.44万户,较上期微增0.72%,人均流通股数量无变化 [3]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7192.93万元,同比大幅下降53.25% [3] - 归母净利润亏损1.63亿元,亏损额同比扩大15.51% [3]
亿华通跌3.75% 连亏5年半A股募15.5亿H股募8.6亿

中国经济网· 2025-09-10 09:20
股价表现与发行情况 - 截至收盘股价23.63元 单日跌幅3.75% 处于破发状态[1] - 2020年科创板IPO发行价76.65元/股 发行1763万股 募集资金总额13.51亿元 净额12.25亿元[1] - 2021年定向增发85.1万股 发行价235.02元/股 募集资金净额1.95亿元[1] - 2023年港股发行价60港元/股 发行176.28万股 募集资金净额9.828亿港元(约8.62亿元人民币)[3] 股本变动情况 - 2022年实施10转4 总股本由7135万股增至9989万股[2] - 2023年A股实施10转4 A股总股本由9989万股增至1.39亿股[2] - 2024年实施10转4 总股本由1.65亿股增至2.32亿股[2] 财务表现 - 营业收入从2020年5.72亿元增长至2023年8.01亿元 但2025年上半年仅7193万元[4] - 归母净利润连续亏损 从2020年亏损2252万元扩大至2024年亏损4.53亿元[4] - 扣非净利润持续为负 从2020年亏损4037万元扩大至2024年亏损5.29亿元[4]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亏损1.63亿元 扣非净利润亏损1.74亿元[4]
卖身失败、亏损扩大、核心人员离职,亿华通困局下寻路何方?

新浪财经· 2025-09-09 11:09
交易终止 - 亿华通终止以发行股份方式收购旭阳氢能100%股权并募集配套资金的重大资产重组事项[1] - 交易终止原因为交易相关方未能就最终方案达成一致意见[1][4] - 收购告吹主要因两家公司未来规划存在分歧且亿华通在收购资金事宜上未能与旭阳氢能达成一致[1][4] 公司业务与行业地位 - 亿华通主营业务为氢燃料电池系统研发及生产 主要应用于客车 物流车及重卡等商用车型[2] - 2024年中国燃料电池装机量807.42MW 亿华通装机量占比20.8%位居第一 但今年上半年已跌出前十[2] - 旭阳氢能主营业务为高纯氢和合成氨的生产销售 综合能源站运营以及绿氢制备 液氢储运系统研发[2] - 旭阳集团是全球最大独立焦炭生产商及供应商 中国最大焦炉煤制甲醇生产商 中国第二大高纯氢供应商[2] 财务表现与资金压力 - 亿华通2020-2024年净亏损分别为0.23亿元 1.62亿元 1.66亿元 2.43亿元 4.56亿元 五年合计亏损超10.5亿元[6] - 今年上半年营收7192.9万元同比下跌53.25% 净亏损1.63亿元较去年同期1.41亿元持续扩大[6] - 氢能项目回报率普遍偏低 基本靠国家补贴支撑 企业砸钱快速回本难度高[4] - 旭阳氢能2024年模拟测算营收3.2亿元同比下降21% 净利润2313.71万元同比下降60.8%[7] - 旭阳集团2024年合计净利润1亿元较2023年减少8.9亿元下跌约90%[8] 战略调整与行业前景 - 亿华通采取紧缩发展政策 缩减研发投入 优化组织结构 精简人员 加强现金流管理 加快资金回笼[9] - 氢能行业处于战略卡位期 企业面临提前布局与持续投入的矛盾 下游实际订单远无法覆盖成本[7] - 公司仍看好氢能产业长期发展前景 预计基础设施逐步完善 可再生能源制氢市场快速发展 氢气使用成本下降[10] - 中国燃料电池汽车应用场景由单一公交领域向公交 环卫 城市物流配送 冷链运输 渣土运输 大宗货物等多场景转变[11] - 亿华通坚持燃料电池动力系统开发与产业化为主营业务 产品以车用燃料电池系统及固定式发电为核心 积极拓展多元化应用场景[12] 人员变动 - 核心技术人员杨绍军因个人原因解除劳动关系 其曾负责工艺研发与生产测试相关核心工作[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