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明康德(02359)

搜索文档
中邮证券给予药明康德买入评级,盈利能力稳步提升,上调全年业绩指引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07 08:02
业务表现 - Chemistry业务收入维持快速增长 Testing业务收入企稳 [2] - 在手订单维持快速增长 [2] 财务指引 - 上调全年收入指引 [2] 评级行动 - 中邮证券8月7日给予药明康德买入评级 [2]
中邮证券:首次覆盖药明康德给予买入评级
证券之星· 2025-08-07 06:48
公司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08.0亿元,同比增长20.6%,其中持续经营业务收入204.1亿元,同比增长24.2% [1] - 归母净利润85.6亿元,同比增长101.9%,经调整Non-IFRS归母净利润63.1亿元,同比增长44.4% [1] - 25Q2实现营业收入111.5亿元,同比增长20.4%,其中持续经营业务收入110.2亿元,同比增长24.9% [1] - 25Q2归母净利润48.9亿元,同比增长112.8%,经调整Non-IFRS归母净利润36.4亿元,同比增长47.9% [1] 业务板块分析 Chemistry业务 - 上半年Chemistry业务收入163.0亿元,同比增长33.5%,经调整Non-IFRS毛利率提升至49.0%,同比增加5.2个百分点 [2] - 25Q2 Chemistry业务收入89.1亿元,同比增长34.0%,经调整Non-IFRS毛利率提升至50.2%,同比增加6.0个百分点 [2] - 小分子D&M业务25H1收入86.8亿元,同比增长17.5%,25Q2收入48.3亿元,同比增长20.6% [2] - TIDES业务25H1收入50.3亿元,同比增长141.6%,25Q2收入27.9亿元,同比增长114.1%,截至6月底在手订单同比增长48.8% [2] Testing业务 - 上半年Testing业务收入26.9亿元,同比下降1.2%,经调整Non-IFRS毛利率下降12.3个百分点至25.1% [3] - 25Q2 Testing业务收入14.0亿元,同比增长1.6%,经调整Non-IFRS毛利率下降10.6个百分点至26.7% [3] - 实验室分析与测试业务上半年收入18.9亿元,同比增长0.4%,25Q2收入10.0亿元,同比增长5.5% [3] - 临床CRO&SMO业务上半年收入8.0亿元,同比下降4.7%,25Q2收入3.9亿元,同比下降7.2% [3] Biology业务 - 上半年Biology业务收入12.5亿元,同比增长7.1%,经调整Non-IFRS毛利率略降0.7个百分点至36.4% [3] - 25Q2 Biology业务收入6.4亿元,同比增长6.0%,经调整Non-IFRS毛利率提升0.5个百分点至36.5% [3] 财务指标与展望 - 上半年公司整体经调整Non-IFRS毛利率同比提升4.7个百分点至44.5%,经调整Non-IFRS净利率提升5.0个百分点至30.4% [4] - 截至2025年6月底公司持续经营业务在手订单566.9亿元,同比增长37.2% [4] - 公司上调2025年全年持续经营业务收入增速至13%-17%(此前指引为10%-15%),整体收入从415-430亿元上调至425-435亿元 [4] 盈利预测与估值 - 预计公司25/26/27年收入分别为432.9/490.2/558.5亿元,同比增长10.3%/13.3%/13.9% [5] - 预计25/26/27年归母净利润为149.1/138.8/161.6亿元,同比增长57.8%/-6.9%/16.5%,对应PE分别18/19/17倍 [5] - 该股最近90天内共有19家机构给出评级,买入评级18家,增持评级1家,过去90天内机构目标均价为112.13 [8]
A股CRO板块集体回调
格隆汇· 2025-08-07 03:46
CRO板块市场表现 - A股CRO板块集体回调 半日收盘海特生物跌幅超6% [1] - 美迪西 诺思格 鸿博医药 联化科技 成都先导跌幅均超3% [1] - 药明康德 昭衍新药 皓元医药同步下跌超3% [1]
港股高开低走,恒指转跌,恒生科技跌0.5%!医药股走低,石药集团跌近7%,药明生物跌4.4%,药明康德跌3.6%
格隆汇· 2025-08-07 02:56
港股市场表现 - 港股高开低走 恒指转跌 恒生科技指数跌0 5% [1] 医药行业表现 - 医药股走低 石药集团跌近7% [1] - 药明生物跌4 4% [1] - 药明康德跌3 6% [1]
半年报盘点|113家公司已披露 12家公司净利润超10亿元
第一财经· 2025-08-07 00:36
单日半年报披露情况 - 8月7日共10家A股公司披露2025年半年报 全部实现盈利 [1] - 单日披露企业中1家净利润超10亿元 杰瑞股份以12.41亿元居首 [1] - 盛美上海与塔牌集团分别以6.96亿元和4.35亿元位列当日净利润第二、三位 [1] 累计半年报整体表现 - 截至8月7日累计113家A股公司披露半年报 其中100家盈利13家亏损 [1] - 累计12家公司净利润超10亿元 宁德时代以304.85亿元居首 [1] - 华能国际和药明康德分别以92.62亿元和85.61亿元位列累计净利润第二、三位 [1] 净利润增长突出企业 - 31家公司净利润增幅超50% 智明达以2147.93%增幅位列第一 [1] - 仕佳光子与南极光分别以1712.00%和982.43%的增幅位列第二、三位 [1]
丹诺医药IPO背后隐忧:9.32亿元负债压顶,54%采购依赖药明康德
华夏时报· 2025-08-07 00:17
公司概况 - 丹诺医药成立于2013年,专注于细菌感染及细菌代谢相关疾病领域的创新药研发,目前拥有七项创新资产的研发管线 [1] - 公司于2025年7月30日向港交所递交招股说明书,计划募集资金用于核心产品研发、商业化、自有生产工厂建设及运营资金 [1] - 公司拥有三项核心产品:利福特尼唑(TNP-2198)、利福喹酮(TNP-2092)注射剂和TNP-2092口服制剂,其中TNP-2092口服制剂为全球首个用于治疗肠道菌群代谢相关疾病的多靶点候选药物 [5] 财务状况 - 2023年至2025年一季度累计净亏损达3.76亿元人民币,其中2023年亏损1.92亿元,2024年亏损1.46亿元,2025年一季度亏损0.38亿元 [3] - 研发开支占比较高,2023至2025年一季度核心产品研发开支占总研发开支比例分别为90.7%、82%、65.3%,占经营总开支比例分别为76.9%、69%、48.3% [3] - 截至2025年3月底,公司账上现金仅余1.46亿元,流动负债净额攀升至9.32亿元,负债净额达9.32亿元 [3][4] 研发管线与商业化进展 - 核心产品利福特尼唑已于2025年2月完成III期临床试验,计划2025年8月底前提交新药上市申请(NDA),预计2026年末获批 [7] - 2024年11月与远大生命科学签订独家商业化协议,获得2500万元人民币里程碑付款,但协议包含2026年12月31日前未取得上市许可可终止合作的风险条款 [6] - 生产端完全依赖CDMO,自有生产基地计划2028年投入运营,存在供应链风险 [8] 供应商与关联交易 - 2025年一季度前五大供应商采购额占比达81.2%,其中第一大供应商"供应商B"(药明康德)占比53.5% [9] - 药明康德通过Wuxi Fund持有公司6.55%股份,2023年至2025年一季度关联交易金额分别为1345.6万元、799.3万元、265.1万元 [11][12] - 公司与药明康德的深度绑定引发市场对独立性及定价公允性的关注 [13]
丹诺医药IPO背后重重隐忧:9.32亿元负债压顶 54%采购依赖药明康德|创新药观察
华夏时报· 2025-08-06 17:45
公司概况与IPO计划 - 丹诺医药于2023年7月30日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计划港股主板上市,募集资金主要用于核心产品研发、商业化、自有工厂建设及运营资金 [1] - 公司成立于2013年,专注细菌感染及代谢相关疾病领域,拥有7项创新资产研发管线 [1] 财务状况与研发投入 - 2023年至2025年一季度累计净亏损达3.76亿元(2023年1.92亿元、2024年1.46亿元、2025年一季度0.38亿元),预计未来持续亏损 [3] - 研发开支高度集中于核心产品:2023-2025年一季度占比分别为90.7%、82%、65.3%,占经营总开支比例达76.9%、69%、48.3% [3] - 截至2025年3月底现金余额仅1.46亿元,流动负债净额9.32亿元,负债净额攀升至9.32亿元 [4][3] 研发管线与商业化进展 - 核心产品包括:TNP-2198(幽门螺杆菌感染NME药物)、TNP-2092注射剂(三靶点植入体感染药物)、TNP-2092口服制剂(全球首创肠道菌群代谢药物) [6] - TNP-2198已完成III期临床,计划2025年8月提交NDA,预计2026年末获批,但需在16个月内完成审批流程 [8] - 与远大生命科学签订商业化协议,但若2026年底前未获上市许可或未进医保,协议可能终止或需重新协商 [7] 生产与供应链风险 - 当前完全依赖CDMO生产,自有工厂计划2028年投产,存在供应链中断风险 [8] - 2025年一季度前五大供应商采购占比达81.2%,其中药明康德占比53.5%,且药明康德同时为公司股东(持股6.55%) [9][12] - 关联交易金额2023-2025年一季度分别为1345.6万元、799.3万元、265.1万元 [10][12] 行业特性与资本逻辑 - 创新药行业普遍存在"高研发、高亏损"特征,单药研发成本超10亿美元,周期超10年,资本市场更关注管线价值而非短期盈利 [6] - 核心产品商业化需满足市场空间大、研发节奏可控,但可能面临医保降价、竞品冲击等收入不及预期风险 [8]
丹诺医药IPO背后重重隐忧:9.32亿元负债压顶,54%采购依赖药明康德|创新药观察
华夏时报· 2025-08-06 16:46
公司IPO与资金用途 - 丹诺医药于7月30日向港交所递交招股说明书,拟在港股主板上市 [2] - 募集资金主要用于核心产品研发、注册备案及商业化,其他候选产品研发,建设自有生产工厂,以及运营资金 [2] 公司业务与研发管线 - 公司成立于2013年,专注于细菌感染及细菌代谢相关疾病领域的创新药研发 [2] - 研发管线包含七项创新资产,涵盖多个治疗领域 [2] - 核心产品包括利福特尼唑(TNP-2198)、利福喹酮(TNP-2092)注射剂和TNP-2092口服制剂,其中TNP-2092口服制剂为全球首个用于治疗肠道菌群代谢相关疾病的多靶点候选药物 [6] 财务表现与研发投入 - 2023年至2025年一季度净亏损分别为人民币1.92亿元、1.46亿元、0.38亿元,累计亏损达人民币3.76亿元 [3] - 同期核心产品研发开支分别为人民币0.98亿元、0.57亿元、0.09亿元,占研发总开支比例分别为90.7%、82%、65.3%,占经营总开支比例分别为76.9%、69%、48.3% [4] - 截至2025年3月底,公司现金余额为人民币1.46亿元,流动负债净额为人民币9.32亿元 [4] 核心产品进展与商业化 - 利福特尼唑已于2025年2月完成III期临床试验,计划2025年8月底前提交新药上市申请(NDA),预计2026年末获批 [7] - 2024年11月与远大生命科学签订独家商业化协议,获得第一期里程碑付款人民币2500万元,但协议规定若未在2026年12月31日前取得上市许可或未被纳入2026年国家医保目录,可能终止协议或重新协商条款 [6] 生产与供应链依赖 - 生产完全依赖合约开发及制造组织(CDMO),自有生产基地计划2028年投入运营 [8] - 2023年至2025年一季度向前五大供应商采购额占比分别为49.5%、80.8%、81.2%,其中药明康德(供应商B)在2025年一季度采购额占比达53.5% [9] - 药明康德通过Wuxi Fund持有公司6.55%股份,报告期内关联交易金额分别为人民币1345.6万元、799.3万元、265.1万元 [10] 行业特性与估值逻辑 - 创新药企普遍存在高研发、高亏损特性,研发周期通常10年以上,单药研发成本超10亿美元,成功率低 [5] - 资本市场估值逻辑更侧重管线价值(如临床进度、市场潜力、技术壁垒),而非短期盈利 [5] - 高研发投入需结合管线进度判断合理性,若核心产品进入后期临床则具有合理性,若处于早期且管线分散可能被质疑资源浪费 [5]
港交所文件显示:汇丰7月31日对药明康德持股比例从4.28%增至5.25%
金十数据· 2025-08-06 12:43
汇丰持股变动 - 汇丰对药明康德H股持股比例从4.28%增至5.25% [1] - 持股变动发生于7月31日 [1] - 持股比例增加0.97个百分点 [1]
药明康德(603259) - H股公告


2025-08-06 09:45
股份数量 - 2025年8月5 - 6日已发行股份(不包括库存股份)数目为2,485,141,055股,总数为2,485,141,055股[3] 股份回购 - 2025年6 - 7月公司实施第一次回购,多次回购A股股份,占比多为0.01%,每股价格66.14 - 89.02元[4][5][6][7] - 2025年8月6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购回股份298,100股,最高95.55元,最低93.04元,付出总额27,991,684元[16] 规则相关 - 上市发行人已发行股份(不包括库存股份)数目变动百分比参照“翌日披露报表”期初结存计算[13] - 期终结存日期为最后一宗披露的相关事件的日期[15] - 未经交易所批准,购回股份后30天内不得发行新股或出售、转让库存股份等[17] - 出售库存股份须按规则披露则填妥第三章节[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