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牛乳业(02319)

搜索文档
蒙牛乳业(02319) - 翌日披露报表

2025-09-10 09:56
股份数量 - 2025年9月8日和10日已发行股份(不包括库存股份)数目为3,903,768,513,库存股份数目为0[3] 股份购回 - 2025年8月28日至9月5日有多笔购回股份拟注销但尚未注销,各有数目、占比和每股购回价[4] - 2025年9月10日购回股份数目为200,000股,付出价格总额为HKD 3,002,860[12] - 合共购回股份总数为200,000股,合共付出价格总额为HKD 3,002,860[12] - 购回股份(拟注销)数目为200,000股[12] 购回授权 - 购回授权的决议获通过日期为2025年6月12日[12] - 公司可根据购回授权购回股份的总数为391,204,051股[12] - 根据购回授权在交易所购回股份的数目为9,798,000股[12] - 占购回授权决议获通过当日已发行股份(不包括库存股份)数目的百分比为0.25%[12] 暂停期 - 股份购回后再进行新股发行或库存股份再出售或转让所适用的暂停期截至2025年10月10日[12]


蒙牛乳业(2319.HK):液奶需求承压 非经收益减少

格隆汇· 2025-09-09 19:12
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41567亿元同比下降69 归母净利润2046亿元同比下降164 [1] 公司业绩下滑主要受联营公司亏损扩大影响 期内应占联营公司亏损达585亿元 其中主要联营公司现代牧业录得较大亏损 致公司应占其亏损达545亿元 [1] 若剔除联营公司影响 公司核心业务盈利能力稳健 经营利润逆势增长至3538亿元同比增长134 经营利润率同比提升15个百分点至85 [1] 分业务表现 - 液态奶收入32192亿元同比下降112 常温品类需求压力较大 鲜奶业务实现双位数增长 [2] - 冰淇淋收入3879亿元同比增长150 主要得益于产品创新升级和渠道拓展 旗下艾雪品牌在印尼市场份额稳居第一 [2] - 奶酪收入2374亿元同比增长123 妙可蓝多品牌市场占有率超过38 持续巩固行业龙头地位 [2] - 奶粉收入1676亿元同比增长25 贝拉米聚焦高端产品并加速越南等东南亚市场拓展 收入增长超20 [2] 盈利能力 - 公司毛利率同比提升14个百分点至417 主要得益于原奶价格下降 [2] - 销售费用率同比减少05个百分点至279 显示费用管控成效显著 [2] - 经营利润率同比提升15个百分点至85 [2] 非经营性因素 - 联营公司现代牧业亏损拖累公司利润约545亿元 去年同期为133亿元 [2] - 去年同期有出售子公司带来一次性收益269亿元 而本期无此项收益 [2] 行业展望 - 原奶价格企稳 行业供需矛盾有望持续改善 价格竞争或将趋缓 [3] - 龙头乳企盈利能力有望进一步修复 [3] - 公司持续推进产品创新 渠道精耕和数智化转型 为长期稳健发展注入动能 [3]


蒙牛乳业(02319):成本红利延续,需求短期承压,静待改善业绩概要

群益证券· 2025-09-08 12:14
投资评级 - 报告对蒙牛乳业(02319 HK)给出"区间操作"评级 目标价17港元[1][5] 核心观点 - 2025年上半年营收415 7亿元同比下降7% 归母净利润20 5亿元同比下降16 4%[5] - 毛利率同比提升1 4个百分点至41 7% 经营利润率同比提升1 5个百分点至8 5%[5] - 预计2025-2027年净利润分别为39亿元 47亿元和52亿元 同比增长3653% 19 7%和10 9%[8] - 当前股价对应2025-2027年PE分别为14倍 11倍和10倍 估值较为合理但需求复苏存在不确定性[8]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液态奶收入322亿元同比下降11 2% 冰淇淋收入38 8亿元同比增长15%[8] - 奶粉收入16 8亿元同比增长2 5% 奶酪收入23 7亿元同比增长12 3%[8] - 剔除现代牧业生物资产减值影响 可比口径下归母净利润基本持平[8] - 预计2025年每股盈余1 00元 2026年1 20元 2027年1 33元[7] 业务分析 - 产品组合中液态奶占比77 45% 冰淇淋9 33% 奶粉4 03% 奶酪5 71%[2] - 低温及鲜奶业务表现良好 渠道及市场份额领先[8] - 冰淇淋业务受益品牌矩阵优化和竞争力提升[8] - 奶酪业务受益应用场景增加和渠道布局[8] 成本与费用 - 受益精细化管理 销售费用率同比下降0 45个百分点[8] - 综合费率同比上升0 12个百分点 表现较平稳[8] - 原奶价格预计仍有所下降 叠加精细化费用管理将部分冲抵收入负面影响[8] 未来展望 - Q3受国庆 中秋双节效应影响 收入环比预计有所改善[8] - 鲜奶 奶酪等细分品类下半年仍将有较好表现[8] - 乳品需求仍待提振 经营面压力依旧存在[8]


蒙牛乳业(02319)9月8日斥资180.06万港元回购12万股

智通财经· 2025-09-08 09:53
公司回购操作 - 2025年9月8日斥资180.06万港元回购12万股 [1] - 回购价格区间为每股14.99-15.04港元 [1]


蒙牛乳业9月8日斥资180.06万港元回购12万股

智通财经· 2025-09-08 09:48
公司股份回购 - 公司于2025年9月8日斥资180.06万港元回购12万股股份 [1] - 回购价格区间为每股14.99至15.04港元 [1] - 平均回购价格约为每股15.005港元 [1]


蒙牛乳业(02319.HK)9月8日耗资180.06万港元回购12万股

格隆汇· 2025-09-08 09:46
公司回购操作 - 2025年9月8日耗资180.06万港元回购12万股 [1] - 回购价格区间为每股14.99-15.04港元 [1]


蒙牛乳业(02319) - 翌日披露报表

2025-09-08 09:39
股份数量 - 2025年9月5日开始和9月8日结束时,已发行股份(不包括库存股份)数目为3,903,768,513,库存股份数目为0,已发行股份总数为3,903,768,513[3] 股份购回 - 2025年9月1 - 5日及8日有购回股份拟注销但尚未注销情况[3][5][6] - 9月1 - 5日分别购回股份1,000,000、700,000、600,000、400,000、120,000股,占比分别为0.0256%、0.0179%、0.0154%、0.0102%、0.0031%,每股购回价分别为HKD14.9742、HKD14.9056、HKD14.9666、HKD15.07、HKD15.0054[5] - 9月8日购回股份120,000股,付出价格总额为1,800,648港元[14] - 公司合共购回股份总数为120,000股,合共付出价格总额为1,800,648港元[14] 购回授权 - 购回授权决议获通过日期为2025年6月12日[14] - 公司可根据购回授权购回股份总数为391,204,051股[14] - 根据购回授权在交易所购回股份数目为9,598,000股[14] - 根据购回授权购回股份数目占购回授权决议获通过当日已发行股份(不包括库存股份)数目的百分比为0.245%[14] 其他 - 股份购回后新股发行或库存股份再出售或转让暂停期截至2025年10月8日[14] - 公司确认购回按《主板上市规则》规定进行,4月29日说明函件资料无重大变动[14]


蒙牛乳业(02319):2025年半年度业绩点评:液奶需求承压,非经收益减少

长江证券· 2025-09-08 08:13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投资评级为买入丨维持 [8][7] 核心观点 - 公司在行业需求疲软背景下通过优化产品结构和提升运营效率实现核心经营利润逆势增长 展现强大经营韧性 [2][7] - 原奶价格企稳 行业供需矛盾有望持续改善 价格竞争或将趋缓 龙头乳企盈利能力有望进一步修复 [2][7] - 公司持续推进产品创新、渠道精耕和数智化转型 为长期稳健发展注入动能 [2][7]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415.67亿元 同比下降6.9% [4] - 归母净利润20.46亿元 同比下降16.4% [4] - 核心经营利润(毛利减业务经营费用)35.38亿元 同比增长13.4% [4] - 经营利润率同比提升1.5个百分点至8.5% [4][6] - 毛利率同比提升1.4个百分点至41.7% [6] - 销售费用率同比减少0.5个百分点至27.9% [6] 分业务表现 - 液态奶收入321.92亿元 同比下降11.2% 常温品类需求影响较大 鲜奶业务实现双位数增长 [5] - 冰淇淋收入38.79亿元 同比增长15.0% 主要得益于产品创新升级和渠道拓展 [5] - 奶酪业务收入23.74亿元 同比增长12.3% 妙可蓝多品牌市场占有率超过38% [5] - 奶粉业务收入16.76亿元 同比增长2.5% 贝拉米高端产品增长超20% [5] 利润影响因素 - 应占联营公司亏损达5.85亿元 其中现代牧业亏损5.45亿元(去年同期为1.33亿元) [4][6] - 去年同期有出售子公司带来一次性收益2.69亿元 本期无此项收益 [6] 业绩展望 - 预计2025年归母净利润42.4亿元 对应PE估值13倍 [7] - 预计2026年归母净利润52.7亿元 对应PE估值10倍 [7]


食品标签迎数字化变革:消费有哪些利好?企业如何转变?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08 02:21
食品标签数字化变革内容 - 数字标签采用二维码等信息化手段展示食品标签信息 解决标签字小、内容杂、难以辨识等问题 [2] - 通过页面缩放、语音识读、视频讲解等功能实现标签信息"可听、可播、可放大" [2] - 数字标签使消费者可通过移动设备了解食品信息 解决"找不到、看不清、读不懂"问题 [2] 消费者利益点 - 无版面限制可展示更多信息 包括配料来源、生产工艺细节、产地溯源、食用方法建议等 [3] - 简化生产者地址标示 使标签更聚焦关键信息 同时降低企业生产成本 [4] - 要求内容清晰醒目易读 禁止干扰阅读元素 倡导"多码合一"实现信息展示、追溯、结算多功能 [5] 食品企业转型要求 - 企业需建立数字标签管理系统和安全保障机制 包括实施版本管理确保全生命周期可追溯 [6][7] - 需建立详细操作日志 记录操作时间、操作者身份、操作类型等内容 保存期限不少于保质期满后6个月 [7] - 采取加密技术、访问控制等措施保障数据存储传输安全 防止数据泄露和篡改 [8] 行业推广现状 - 2025年作为"食品数字标签推广年" 在全国各省市及相关食品行业开展应用推广 [8] - 蒙牛、鲁花、百事、飞鹤、三元、康师傅、星巴克、双汇、光明等企业积极响应 [8] - 已有超千款食品应用数字标签 涵盖乳制品、粮油、焙烤食品、肉制品、饮料等大宗类别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