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华夏控股(01981)
icon
搜索文档
华夏控股(01981) - 2025 - 中期财报
2025-09-29 13:3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收益中传媒及艺术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及国际教育分部达人民币352.2百万元,同比增长10.0%[5] - 娱乐及直播电商分部收益为人民币27.1百万元,同比下降59.2%[5] - 公司期内利润为人民币140.1百万元,同比增长136.4%[5] - 经调整净利润为人民币140.6百万元,同比增长29.7%[5] - 公司总收益从2024年上半年的386.6百万元下降1.9%至2025年上半年的379.3百万元[26] - 传媒及艺术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及国际教育业务收益同比增长10.0%至352.2百万元[27] - 娱乐及直播电商业务收益同比大幅下降59.1%至27.1百万元[27] - 期内利润同比大幅增长136.4%至140.1百万元[38] - 经调整净利润从108.4百万元增至140.6百万元[40] - 期内利润为140.102百万元,同比增长136.4%[41] - 经调整净利润为140.614百万元,同比增长29.7%[41] - 公司收益从2024年的人民币386,570千元下降至2025年的人民币379,289千元,降幅为1.9%[86] - 公司毛利从2024年的人民币193,768千元增长至2025年的人民币207,732千元,增幅为7.2%[86] - 除税前利润从2024年的人民币59,658千元大幅增长至2025年的人民币140,623千元,增幅高达135.8%[86] - 期内净利润从2024年的人民币59,262千元增长至2025年的人民币140,102千元,增幅为136.3%[86] - 基本每股盈利从2024年的人民币2.99分增长至2025年的人民币7.73分,增幅为158.5%[86] - 2025年上半年总收益为379.289百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9%[99] - 传媒及艺术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和国际教育分部收益为352.221百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0%[102] - 娱乐及直播电商分部收益为27.068百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59.1%[102] - 高等教育课程收益为266.091百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4.7%[99] - 继续教育课程收益为46.332百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6.3%[99] - 国际预科课程收益为32.051百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2.0%[99] - 艺人经纪服务收益为24.45百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6.6%[99] - 来自直播电商的推广收入为1.964百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78.6%[99] - 分部利润总额为135.206百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24.5%[102] - 除税前利润为140.623百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35.7%[102] - 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利润从2024年的人民币48.55百万元大幅增长至2025年的人民币125.40百万元,增幅158.3%[111]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传媒及艺术高等教育业务收益成本仅增长2.7%至141.6百万元[28] - 娱乐及直播电商业务收益成本下降45.4%至30.0百万元[29] - 公司整体毛利率从50.1%提升至54.8%[30] - 娱乐及直播电商业务录得毛损率10.7%主要因影视制作业务存货撇减3.0百万元[31] - 总薪酬成本为102.1百万元,同比下降1.7%[53] - 员工成本总额从2024年的人民币103.93百万元略降至2025年的人民币102.12百万元[109] 各条业务线表现 - 传媒及艺术高等教育分部利润从2024年同期人民币101.4百万元增至人民币180.4百万元[12] - 直播电商及艺人经纪业务收益为人民币27.1百万元,较2024年同期的66.3百万元下降59.1%[14] - 影视制作业务无收益,且确认按公允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损失人民币31.4百万元[15] - 影视制作业务信贷减值拨回人民币4.7百万元,而2024年同期信贷减值为人民币31.4百万元[15] - 娱乐及直播电商分部总收益为人民币27.1百万元,较2024年同期的66.3百万元下降59.1%[16] - 娱乐及直播电商分部录得亏损人民币45.2百万元[16] 学生人数及业务规模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学生总人数达29,742人,同比增长4.1%[9] - 全日制本科生人数为25,157人,职业教育及国际预科学生合计4,585人[9] - 公司预计2025/2026学年新生人数合计可达约12,000人[19] - 公司计划将主校区及滨江校区分别扩建至约33,000人及10,000人容量[19] - 公司预计传媒及艺术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及国际教育业务总体规模未来可超过50,000人[19] 其他财务数据 - 其他收益及损失从净收益2.4百万元转为净损失26.1百万元[33]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等合计为1,114.8百万元,较期初减少14.6%[42] - 流动比率提升至457.7%,较期初增长216.3个百分点[42] - 资产负债率降至8.8%,较期初下降11.2个百分点[42] - 总权益为2,492.3百万元,较期初增长1.9%[43] - 资本开支为72.8百万元用于宿舍扩建及设备采购[45] - 资本承担为32.9百万元,较期初增加2,093.3%[46]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从2024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690,770千元减少至2025年6月30日的人民币328,821千元,降幅为52.4%[88] - 按公允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从2024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386,795千元增长至2025年6月30日的人民币427,480千元,增幅为10.5%[88] - 合约负债从2024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384,842千元大幅减少至2025年6月30日的人民币42,903千元,降幅为88.9%[88] - 经营活动中所用现金净额为人民币37,182千元,相比2024年同期的人民币129,037千元有所改善[92] - 投资活动中所用现金净额为人民币234,424千元,而2024年同期为所得现金净额人民币174,383千元[92] - 公司其他收入总额从2024年的人民币12.93百万元增长至2025年的人民币17.03百万元,增幅约31.7%[104] - 按公允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导致重大损失,2025年损失人民币25.83百万元,而2024年为收益人民币2.41百万元[105] - 贸易应收款项减值拨回人民币5.26百万元,与2024年确认减值人民币31.39百万元形成对比[106] - 公司所得税开支从2024年的人民币0.40百万元增至2025年的人民币0.52百万元,增幅30.1%[107] - 不可扣税收入从2024年的人民币316.58百万元增至2025年的人民币347.53百万元[108] - 公司宣派并支付2024年度末期股息及特别股息总额约99.30百万港元(相当于人民币90.61百万元)[110] - 物业及设备购置支出从2024年的人民币7.28百万元激增至2025年的人民币52.28百万元[112] - 存货账面值从2024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14.29百万元减少至2025年6月30日的人民币11.21百万元[113] - 贸易应收款项总额从2024年12月31日的592,167千元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491,378千元,降幅17.0%[114] - 贸易应收款项信贷损失拨备为487,160千元,占其总额的99.1%[114] - 应收贷款420,000千元,信贷损失拨备240,749千元,净额179,251千元[114][115] - 按公平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从2024年12月31日的386,795千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427,480千元,增幅10.5%[117] - 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从2024年12月31日的191,069千元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174,748千元,降幅8.5%[118] - 合约负债从2024年12月31日的384,842千元大幅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42,903千元,降幅88.9%[120] - 传媒及艺术高等教育等业务的合约负债从358,147千元降至21,870千元,降幅93.9%[120] - 娱乐及直播电商的合约负债从26,695千元降至21,033千元,降幅21.2%[120] - 股份奖励计划中,公司以63,102千港元(约52,411千元)购入了32,000,000股作为库存股份[124]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确认购股权计划开支总额为人民币512,000元,较上年同期的人民币900,000元下降43.1%[126] - 结构性存款公平值达人民币425,965千元,列为第3级公平值计量,使用贴现现金流量法估值,预期回报率介于0.70%至2.42%[131] - 上市股本投资公平值为人民币1,515千元,列为第1级公平值计量,按活跃市场报价确定[131] - 第3级金融资产从2025年1月1日的人民币386,795千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人民币425,965千元,主要因购买人民币860,000千元部分被赎回人民币794,132千元所抵消[132] - 资本承担中物业及设备相关已签约但未计提拨备的开支为人民币32,880千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1,478千元大幅增加[133] - 应付非控股股东股息结余为人民币20,950千元,与2024年12月31日持平[134] - 主要管理人员薪酬总额为人民币2,860千元,较上年同期的人民币2,850千元略有增加[135]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截至2024年12月,中国网络直播用户规模达8.33亿人[23] - 公司未建议派发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股息[62] 贷款及减值 - 过渡性贷款总额为人民币420百万元,累计减值人民币240.7百万元[11] - 收购奥林匹克学院的代价由人民币450百万元调整至人民币250百万元[10] - 公司确认过渡性贷款减值人民币48.2百万元(2024年同期)[7] - 公司提供两笔免息贷款,第一笔贷款本金为人民币250百万元,第二笔贷款本金为人民币170百万元[57] - 截至2025年6月30日,两笔贷款未偿还总金额为人民币420百万元[57] - 贷款金额按资产比率计算超过8%,构成上市规则下的重大交易[57] 股权结构及股份计划 - 执行董事蒲先生通过全权信托持有1,208,000,000股普通股,持股比例为72.99%[65] - 罗佳女士作为蒲先生配偶,被视为持有相同1,208,000,000股,持股比例72.99%[65][66] - 刘志雄先生实益持有100,000股普通股,持股比例0.00%[65] - Cathay Media Holding Inc.为蒲先生全资控股公司[67] - 主要股东Cathay Media Holding Inc.实益持有1,208,000,000股,持股比例72.99%[68] - 报告期内未根据股份奖励计划及购股权计划授出任何新股,新增股份占比为0%[70]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已发行股份总数1,654,937,000股[71] - 股份奖励计划最高可授出股份数目为32,000,000股,占上市日期已发行股份总数约2%[72] - 截至2025年6月30日股份奖励计划可供授出股份数目为32,000,000股[73] - 购股权计划授权上限为160,000,000股,占股份开始交易日期已发行股份10%[75] - 截至2025年6月30日购股权计划可供授出购股权数目为150,000,000股[75] - 雇员参与者持有10,000,000股未行使购股权,行使价每股1.40港元[76] - 购股权归属条件取决于公司综合联属实体经审核纯利达到特定目标[78] - 受托人已在联交所购买32,000,000股股份用于股份奖励计划[72] - 2025年1月1日至6月30日期间未授出新的购股权[76] - 股份奖励计划设有年度上限不得超过已发行股份总数1%[72] - 公司已发行及缴足股本为1,654,937,000股,面值总额16,549美元[121] - 公司根据首次公开发售后购股权计划向一名雇员授予10,000,000份购股权,分四批归属,公平值分别为852,000港元、1,285,000港元、1,264,000港元和830,000港元[126] - 购股权估值采用二项式期权定价模型,关键假设包括股价1.4港元、行使价1.4港元、预期波幅49.63%、无风险利率3.3372%和预期股息收益率6.43%[128]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已授予但未行使的购股权股份数为10,000,000股,与2024年12月31日持平[128]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于2020年7月15日在香港联交所上市[136] - 报告期为截至2025年6月30日的六个月[137] - 公司于2020年6月22日采纳首次公开发售后股份奖励计划[137] - 公司于2020年6月22日采纳首次公开发售后购股权计划[137] - 公司注册于开曼群岛(2017年1月4日)[136] - 旗下大学南京传媒学院于2005年1月31日取得登记证书[136] - 东阳华夏视听影视文化有限公司于2019年6月18日在中国成立[136] - 南京蓝筹企业管理有限公司于2017年10月26日在中国成立[137]
海外消费周报:海外教育:营利性分类管理条件成熟,市场化改革推动高校扩张,承接增量高教需求-20250921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9-21 14:4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海外教育行业评级为"看好" [1][8] 报告核心观点 - 民办高校营利性分类管理条件成熟 质量提升为政策推进前提 上市公司办学指标已达标 预计政策加速推进 [1][9] - 营利性学校收益分配权确立 资产回报确定性提升 上市公司平均利润率30.9% 平均ROE 12% 资产回报佳 [2][10] - 高校供给增长缓慢而需求旺盛 21-24年大学录取人数从1036万人增至1069万人 高考人数从1078万人增至1342万人 录取率从96.1%降至79.6% [2][10] - 预计获发营利性牌照后高校上市公司将重启扩张 推动在校生人数快速增长 高教板块估值提升值得期待 [2][11] 海外教育行业分析 - 教育指数本周上涨5% 跑赢恒生国企指数2.3个百分点 年初至今累计涨幅23.2% [8] - 6家高教上市公司关键指标达标 生师比17.9:1符合教育部18:1要求 生均办学经费1278元/年超出1200元标准 [1][9] - 民办高校21年起进入质量提升投入期 目前投入上行周期接近尾声 质量达标近在眼前 [1][9] - 建议关注宇华教育 中教控股 中国科培 东软睿新 中汇集团 新高教 希教国际控股 华夏控股 [3][11][14] 海外医药行业进展 - 恒瑞医药HER2 ADC新适应症申报上市 用于治疗HER2阳性乳腺癌获NMPA受理并纳入优先审评 [3][18] - 维立志博PD-L1/4-1BB双抗完成黑色素瘤Ib/Ⅱ期临床首例患者用药 [3][18] - 迈威生物双靶点siRNA达成NewCo出海 与Aditum Bio成立Kalexo Bio 获得高达10亿美元预付款和里程碑付款 首付款1200万美元 [3][18] - 诺华与MonteRosa达成57亿美元合作 研发免疫介导性疾病降解剂 MonteRosa获1.2亿美元首付款 [4][19] - BioNTech启动PD-L1/VEGF双抗一线治疗三阴乳腺癌全球三期临床 计划入组558例患者 预计2029年底完成 [4][19] - 赛诺菲TNF/OX40L双抗IIa期临床取得积极结果 brivekimig组中位响应率67% 安慰剂组37% [4][19] 海外社服行业表现 - 携程2Q25收入149亿元同比增长16% non-gaap经营利润47亿元 经营利润率31%超预期 [23] - 蜜雪集团1H25收入149亿元同比增长39% 净利润27亿元同比增长44% 净利润率18.3% [24] - 古茗1H25收入57亿元同比增长41% 经调整核心利润11亿元同比增长49% 核心利润率20.1% [25] - 古茗上半年净新增门店1265家 门店总数11179家 二线及以下城市门店占比81% 乡镇门店占比43% [25] - 古茗单店日均GMV7600元同比增长21% 超过8000家门店配备咖啡机 [26] 重点公司估值数据 - 新东方市值613亿元 25E PE 18.0倍 预计24-26年利润复合增速32% [30] - 好未来市值482亿元 25E PE 35.0倍 [30] - 中教控股市值93亿元 25E PE 5.1倍 预计24-26年利润复合增速111% [30] - 携程集团市值4328亿港元 25E PE 22倍 [33] - 蜜雪集团市值1499亿港元 25E PE 24倍 [33] - 古茗市值496亿港元 25E PE 19倍 [33]
华夏控股(01981) - 截至2025年8月31日之股份发行人的证券变动月报表
2025-09-02 09:35
股本与股份 - 本月底法定/注册股本总额为50,000美元[1] - 上月底和本月底已发行股份(不含库存股)数目均为1,654,937,000[2] - 上月底和本月底库存股份数目均为0[2] 购股期权 - 首次公开发售后购股期权计划上月底和本月底股份期权数目均为10,000,000[3] - 本月内因行使该计划所得资金总额为0港元[3] 股份变动 - 本月内已发行股份(不含库存股)总额增减为0普通股[6] - 本月内库存股份总额增减为0普通股[6]
华夏控股(01981.HK):上半年经调整净利润为1.41亿元 同比增加29.7%
格隆汇· 2025-08-29 14:17
财务表现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收入达到人民币3.79亿元 [1] - 毛利为人民币2.08亿元,同比增长7.2% [1] - 经调整净利润为人民币1.41亿元,同比增长29.7% [1] - 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为人民币1.25亿元,同比增长158.3% [1] - 基本每股盈利人民币7.73分 [1]
华夏控股(01981)发布中期业绩 股东应占溢利1.25亿元 同比增长158.3%
智通财经网· 2025-08-29 13:31
业绩表现 - 集团收益3.79亿元人民币 同比减少1.88% [1] - 股东应占溢利1.25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158.3% [1] - 每股盈利7.73分 [1] 财务期间 - 报告期为截至2025年6月30日的6个月中期业绩 [1]
华夏控股发布中期业绩 股东应占溢利1.25亿元 同比增长158.3%
智通财经· 2025-08-29 13:28
业绩表现 - 公司收益人民币3.79亿元 同比减少1.88% [1] - 股东应占溢利1.25亿元 同比增长158.3% [1] - 每股盈利7.73分 [1]
华夏控股(01981) - 2025 - 中期业绩
2025-08-29 12:45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公司总收益从2024年的人民币3.8657亿元增长至2025年的人民币3.7929亿元,其中传媒及艺术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及国际教育收益增长10.0%至人民币3.52221亿元,娱乐及直播电商收益下降59.2%至人民币2706.8万元[4] - 公司期内利润大幅增长136.4%,从2024年的人民币5926.2万元增至2025年的人民币1.40102亿元[4] - 经调整净利润同比增长29.7%,从2024年的人民币1.08393亿元增至2025年的人民币1.40614亿元[4] - 公司毛利润增长7.2%,从2024年的人民币1.93768亿元增至2025年的人民币2.07732亿元[4] - 公司总收益同比下降1.9%至人民币379.3百万元,主要因娱乐及直播电商业务收益减少[27] - 公司整体毛利率从50.1%提升至54.8%,毛利同比增长7.2%至人民币207.7百万元[30] - 期内利润同比增长136.4%至人民币140.1百万元[38] - 公司期内利润为140.1百万元人民币,较2024年的59.3百万元人民币增长136.3%[42] - 经调整净利润为140.6百万元人民币,较2024年的108.4百万元人民币增长29.7%[42] - 公司收益轻微下降至3.79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9%[61] - 毛利增长至2.0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2%[61] - 期内利润大幅增长至1.40亿元人民币,同比上升136.4%[61] - 每股基本盈利为7.73分人民币,同比增长158.5%[61] - 公司总收益从2024年的人民币386,570千元下降至2025年的人民币379,289千元,降幅为1.9%[70] - 2025年上半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利润为125.4百万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48.5百万元人民币增长158.4%[86] - 2025年上半年每股基本盈利为0.077元人民币(125.4百万元/1,622.937百万股),较2024年同期0.030元人民币增长156.7%[86]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销售开支同比下降20.4%至人民币7.4百万元[34] - 行政开支同比下降7.0%至人民币55.8百万元[35] - 总薪酬成本为102.1百万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103.9百万元人民币减少1.7%[53] - 员工成本总额从2024年的人民币103,929千元略微下降至2025年的人民币102,119千元,降幅为1.7%[84] - 折旧及摊销总额从2024年的人民币45,984千元下降至2025年的人民币43,955千元,降幅为4.4%[84] 传媒及艺术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及国际教育业务表现 - 传媒及艺术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及国际教育分部利润从2024年的人民币1.014亿元增加至2025年的人民币1.804亿元[11] - 公司学生总人数达到29742人,同比增长约4.1%,其中全日制本科生25157人,职业教育及国际预科学生4585人[8] - 本科生收益增加人民币3410万元或14.7%,主要因学费上涨及学生人数增加[11] - 传媒及艺术高等教育业务收益同比增长10.0%至人民币352.2百万元[27] - 高等教育课程收入从2024年的人民币231,957千元增长至2025年的人民币266,091千元,增幅为14.7%[70] - 传媒及艺术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及国际教育分部利润从2024年的人民币101,439千元大幅增长至2025年的人民币180,388千元,增幅为77.8%[76][75] 娱乐及直播电商业务表现 - 娱乐及直播电商分部收益大幅下降,从2024年的人民币6626.2万元减少至2025年的人民币2706.8万元[13] - 娱乐及直播电商分部总收益人民币27.1百万元(较2024年同期66.3百万元下降59.1%)[15] - 娱乐及直播电商分部亏损人民币45.2百万元[15] - 娱乐及直播电商业务收益同比大幅下降59.2%至人民币27.1百万元[28] - 娱乐及直播电商业务毛利率由正转负至-10.7%,主要因影视制作业务存货撇减人民币3.0百万元[31] - 娱乐及直播电商分部收益大幅下降,从2024年的人民币66,262千元降至2025年的人民币27,068千元,降幅达59.1%[76][75] - 娱乐及直播电商分部亏损从2024年的人民币41,212千元扩大至2025年的人民币45,182千元,亏损扩大9.6%[76][75] 影视制作业务表现 - 影视制作业务报告期内无收益且无新项目投资,未来将停止影视项目投资[14] - 《斗破苍穹》投资导致公允价值变动损失人民币31.4百万元[14] - 影视制作业务信贷减值拨回人民币4.7百万元(对比2024年同期信贷减值人民币31.4百万元)[14] 其他收益及损失 - 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导致其他收益及损失录得净损失人民币26.1百万元[33] - 减值拨回人民币5.3百万元,主要因收回贸易应收款项[36] - 按公允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产生损失人民币25,832千元,而2024年同期为收益人民币2,406千元[79] - 预期信贷损失模式下已确认减值拨回人民币5,255千元,而2024年同期为确认减值人民币79,620千元[80] - 银行利息收入从2024年的人民币5,698千元大幅增长至2025年的人民币10,551千元,增幅达85.2%[78] 资产和负债状况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等合计为1114.8百万元人民币,较2024年末的1306.2百万元人民币减少14.6%[43] - 流动比率从2024年末的241.4%提升至2025年6月30日的457.7%[44] - 资产负债率从2024年末的20.0%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8.8%[44] - 公司总权益为2492.3百万元人民币,较2024年末的2445.6百万元人民币增长1.9%[44]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减少至3.29亿元人民币,较期初下降52.4%[62] - 按公允值计入损益金融资产增至4.27亿元人民币,较期初增长10.5%[62] - 合约负债大幅减少至4290万元人民币,较期初下降88.9%[62] - 净资产增至24.92亿元人民币,较期初增长1.9%[63] - 非控股权益增至2.40亿元人民币,较期初增长6.5%[63] - 贸易应收款项总额从2024年末592.2百万元人民币下降至2025年中491.4百万元人民币,降幅17.0%[87] - 贸易应收款项信贷损失拨备达487.2百万元人民币,覆盖率达99.1%(487.2/491.4)[87] - 应收贷款420.0百万元人民币中计提信贷损失拨备240.7百万元人民币,净值为179.3百万元人民币[87] - 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总额从2024年末191.1百万元人民币下降至2025年中174.7百万元人民币,降幅8.6%[89] - 贸易应付款项中2年以上账龄占比59.2%(47.7百万元/80.7百万元)[91] - 2025年6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账龄1年内仅占62.1%(2.6百万元/4.2百万元),较2024年末24.9%大幅改善[88] 资本开支和投资 - 资本开支为72.8百万元人民币用于宿舍扩建及设备采购[46] - 资本承担为32.9百万元人民币,较2024年末的1.5百万元人民币大幅增加[46] - 收购奥林匹克学院的代价从人民币4.5亿元调整至人民币2.5亿元[9] - 过渡性贷款总额为人民币4.2亿元,累计减值人民币2.407亿元,报告期内未确认进一步减值[10] 人力资源 - 公司雇员总数为2294人,较2024年末的2311人减少0.7%[53] 公司治理和股东回报 - 董事会不建议派发中期股息[60] - 公司宣派截至2024年末期股息每股0.03港元及特别股息每股0.03港元,总金额约99.3百万港元(约90.6百万元人民币)[85] - 公司法定股本5,000.0百万股,已发行1,654.9百万股,面值0.00001美元[92] 战略和发展规划 - 公司计划将主校区扩建至33,000人容量,滨江校区扩建至10,000人容量[19] - 预计2025/2026学年新生人数达12,000人,总体教育规模目标超过50,000人[19] - 公司计划2025年下半年推出人工智能教授与人工智能艺术课程订阅制产品[21] - 高等教育(传媒及艺术)、职业教育及国际教育业务中学历教育学生目标约40,000人[19] 行业和市场环境 - 中国网络直播用户规模达8.33亿人(截至2024年12月)[23]
华夏控股发盈喜 预计中期综合利润大幅增加至约1.4亿元
智通财经· 2025-08-20 12:48
业绩预期 - 公司预期未经审核综合利润从2024年上半年5930万元人民币大幅增加至2025年上半年约1.40亿元人民币 增幅约136% [1] 利润增长原因 - 利润显著增长主要因报告期间不需为影视制作及投资业务的主要贸易应收款项计提额外减值 [1] - 利润显著增长同时因不需为计入其他应收款项的过渡性贷款计提额外减值 [1]
华夏控股(01981.HK)发盈喜 预计中期综合利润大幅增加至约1.4亿元
金融界· 2025-08-20 12:44
业绩预期 - 公司预期未经审核综合利润从2024年上半年5930万元人民币大幅增加至2025年上半年约1.40亿元人民币 [1] - 利润增幅约136% 按绝对金额计算增加约8070万元人民币 [1]
华夏控股(01981.HK)预期中期综合利润显著增长
格隆汇· 2025-08-20 12:40
公司财务表现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未经审核综合利润预计大幅增加至约人民币1.4亿元 较2024年同期5930万元增长约136% [1] - 利润增长主要因报告期内未对影视制作及投资业务的主要贸易应收款项计提额外减值 [1] - 利润增长同时受益于未对计入其他应收款项的过渡性贷款计提额外减值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