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远海控(01919)

搜索文档
港股异动 | 航运股跌幅居前 中远海能(01138)跌超7% 海丰国际(01308)跌超5%
智通财经网· 2025-09-22 02:54
航运股市场表现 - 中远海能股价下跌7.07%至9.07港元 [1] - 海丰国际股价下跌5.61%至28.92港元 [1] - 东方海外国际股价下跌4.12%至128.1港元 [1] - 中远海控股价下跌3.98%至13.27港元 [1] 运价指数变化 - 上海出口集装箱综合运价指数为1198.21点 较上期下跌14.3% [1] - 欧洲航线即期市场订舱价格继续下行 [1] - 北美航线即期市场订舱价格出现较大幅度回落 [1] 区域航线需求状况 - 欧洲航线运输需求增长乏力且供求平衡不理想 [1] - 北美航线运输需求较9月初下降且供需基本面缺乏支撑 [1] - 波斯湾航线运输需求表现疲软且运价继续大幅调整 [1] - 澳新航线运输需求基本稳定但市场运价延续下行走势 [1] - 南美航线运输需求增长乏力且即期市场订舱价格继续下跌 [1]
美国征收港口费,中远海运正式回应
搜狐财经· 2025-09-22 02:07
美国贸易制裁措施 - 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于2025年初提出针对中国航运业的全面制裁提案 计划对中国航运企业 中国建造船舶及拥有中国造船订单的船东征收高额港口费[3] - 制裁措施包括强制推行美国出口货物优先运输规则 被视作美国对中国航运业"系统性打压"的升级[3] - 具体实施时间定于2025年10月14日开始执行 针对中国船东和运营商及使用中国建造船舶的运营商提供的海运服务征收港口服务费[4] 中远海运应对策略 - 公司发布告客户书确认美国港口服务费政策将于2025年10月14日生效 承认该项收费可能对运营带来挑战[4] - 公司承诺维持美国航线网络服务稳定性 坚持投入稳定运力并保持服务品质[4] - 公司积极完善产品结构以适应美国市场需求 维持具有市场竞争力的运费及附加费政策[4] 公司市场定位 - 中远海运集运长期深耕美国市场 严格遵循所有美国法律法规及政策要求[4] - 公司定位为促进美国进出口贸易的值得信赖合作伙伴 强调稳健经营美国班轮运输业务[4] - 公司秉持韧性与决心 以卓越服务和传递价值为经营理念[4]
智通港股空仓持单统计|9月19日
智通财经网· 2025-09-19 10:32
空仓比最高股票 - 中兴通讯(00763)以15.37%空仓比位列首位,空仓数量从1.13亿股增至1.16亿股[1][2] - 中远海控(01919)以14.41%空仓比位列第二,空仓数量从4.08亿股增至4.15亿股[1][2] - 宁德时代(03750)以13.38%空仓比位列第三,空仓数量从2115.51万股降至2086.00万股[1][2] 空仓比增幅最大股票 - 中国太保(02601)空仓比增幅最大,从2.16%增至7.72%,绝对值增加5.56%[1][2] - 来凯医药-B(02105)空仓比从0.77%增至2.62%,绝对值增加1.85%[1][2] - 君实生物(01877)空仓比从4.19%增至5.58%,绝对值增加1.39%[1][2] 空仓比降幅最大股票 - 山东黄金(01787)空仓比降幅最大,从12.66%降至8.68%,绝对值减少3.98%[1][2] - 金山云(03896)空仓比从4.61%降至2.96%,绝对值减少1.65%[1][2] - 首程控股(00697)空仓比从2.52%降至1.26%,绝对值减少1.26%[1][2] 其他高空仓比股票 - 紫金矿业(02899)空仓比13.12%,空仓数量从7.45亿股增至7.86亿股[2] - 中国平安(02318)空仓比12.68%,空仓数量从9.42亿股微增至9.44亿股[2] - 微创医疗(00853)空仓比11.92%,空仓数量从2.28亿股微降至2.27亿股[2]
Cosco Confident in ‘Stable and Reliable’ Service Ahead of US Port Fees
Yahoo Finance· 2025-09-18 22:08
新收费政策 - 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将于10月14日起对中国船舶运营商征收每净吨50美元的港口停靠费 每航次收取[1] - 2026年4月17日起将额外增加每年每净吨30美元的费用 到2028年累计达每净吨140美元[1] 公司应对措施 - 中远海运承诺维持美国市场服务稳定可靠 确保运力部署和服务质量稳定[2] - 公司积极优化产品组合以适应美国市场需求变化 但未透露具体方案[2] - 保持具有竞争力的费率及附加费政策 强调始终遵守美国法律法规[3] 财务影响评估 - 中远海运与子公司东方海外国际预计2026年合计支付21亿美元罚款[4] - 该项费用将使中远海运2026财年收入预测减少5.3% 并侵蚀74%的共识盈利预期[4] 子公司战略调整 - 东方海外国际预计业务将受到较大冲击 计划借此开拓东南亚和南美市场新机遇[5] 运营数据披露 - 中远海运跨太平洋航线约70艘船舶均由中国建造[6] - 包含东方海外国际在内 2025年上半年公司总货量的18%部署在跨太平洋贸易航线[6]
港股央企红利50ETF(520990)涨0.29%,成交额1.74亿元
新浪财经· 2025-09-17 19:45
基金表现 - 9月17日收盘上涨0.29% 成交额达1.74亿元[1] - 今年以来基金份额增长15.03%至43.09亿份 规模增长25.42%至43.91亿元[1] - 近20个交易日日均成交额1.11亿元 今年以来日均成交额1.24亿元[1] 基金基本信息 - 成立于2024年6月26日 管理费率0.50% 托管费率0.10%[1] - 业绩比较基准为中证国新港股通央企红利指数收益率[1] - 现任基金经理龚丽丽任职收益18.24% 汪洋任职收益4.61%[2] 投资组合 - 前十大重仓股集中度达69.36% 以能源和通信行业为主[2][3] - 中国移动持仓占比10.83% 市值4.94亿元[3] - 中国石油股份持仓占比10.55% 市值4.81亿元[3] - 中远海控持仓占比9.66% 市值4.40亿元[3]
出资3.7亿!中远海控拟成立合资公司
搜狐财经· 2025-09-17 08:43
合资公司设立 - 中远海控全资附属公司中远集运(香港)与广州中远海运物流、深圳港物流集团及中交四航局共同成立深圳中远海运智慧供应链有限公司 注册资本总额为人民币10亿元 [1] - 中远集运(香港)出资人民币3.7亿元持股37% 广州中远海运物流出资人民币3亿元持股30% 深圳港物流集团出资人民币2.3亿元持股23% 中交四航局出资人民币1亿元持股10% [1] - 合资公司主营业务包括装卸搬运、通用仓储、低温仓储、国际货运代理、供应链综合服务、公路运输及船舶代理等多元化物流服务 [1] 公司治理结构 - 合资公司董事会由9名董事组成 中远集运(香港)与广州中远海运物流各推荐三名董事 深圳港物流集团推荐两名董事 中交四航局推荐一名董事 [1] - 董事长由中远集运(香港)推荐人选担任 总经理由广州中远海运物流派任 财务总监由中远集运(香港)推荐 [1] - 深圳港物流集团与中交四航局各推荐一名副总经理 财务经理由深圳港物流集团派任 [1] 战略定位与业务协同 - 项目定位为盐田港周边货物的集疏运枢纽 通过建设高标准仓库打造含冷库、集拼、海关监管及仓储配送的多功能综合性物流园区 [2] - 项目有助于巩固中远海控在珠三角地区的战略布局 成为扩大数字化供应链业务规模的核心基础设施 [2] - 合资公司服务于全球数字经济与跨境电商贸易新业态 旨在构建"集装箱航运+港口+相关物流"一体化供应链运营体系 [2] 行业发展与市场机遇 - 全球数字经济蓬勃发展推动跨境电商贸易等新业态新模式涌现 对全球供应链稳定性和可靠性提出更高要求 [2] - 项目将为区域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提供关键支撑 保障客户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及韧性 [2] - 项目连接国内及跨国贸易双循环 通过提供一体化全流程增值性服务创造更高企业品牌价值 [2]
中远海控(601919) - 中远海控H股公告—成立合资公司


2025-09-15 09:30
市场扩张和并购 - 2025年9月15日,四方订立合资协议成立深圳中远海运智慧供应链有限公司[3][6][7] - 合资公司注册资本1亿元人民币(约1.0949亿港元),四方分别持股37%、30%、23%、10%[3][6][8][11] - 中远集运(香港)等四方分别出资37000万、30000万、23000万、10000万元人民币[3][6] 资金安排 - 合资公司注册登记完成6周内,中远集运(香港)出资23680万元人民币(约25927万港元)[10] - 2025年11月底前,中远集运(香港)出资13320万元人民币(约14584万港元)[10] - 中远集运(香港)对合资公司出资由内部资源拨付[9] 股权与交易 - 中远海运及其联系人控制公司已发行股本总额约45.25%[21] - 成立合资公司交易最高适用百分比率高于0.1%但低于5%,须申报及公告,豁免通函及独立股东批准[5][21] 公司信息 - 公司H股于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股份代号1919;A股于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股份代号601919[17] - 中交四航局H股于香港联交所上市,股份代号01800;A股于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股份代号601800[20] 人员安排 - 董事会成员共九名,四方分别推荐三名、三名、两名、一名[15] - 执行董事万敏等五人由中远提名,已放弃就合资协议项下交易决议案投票[16] 业务范围 - 公司主要从事集装箱航运、码头运营管理及其他码头相关业务[17] - 合资公司主营业务包括装卸搬运、通用仓储等,须获批后开展[12]



中远海控拟出资3.7亿元参与设立合资公司
智通财经· 2025-09-15 09:04
合资公司设立 - 中远集运香港与广州中远海运物流 深圳港物流集团及中交四航局共同成立合资公司 注册资本人民币10亿元(约10.95亿港元)[1] - 中远集运香港出资人民币3.7亿元(约4.05亿港元)持股37% 广州中远海运物流出资人民币3亿元(约3.28亿港元)持股30% 深圳港物流集团出资人民币2.3亿元(约2.52亿港元)持股23% 中交四航局出资人民币1亿元(约1.09亿港元)持股10%[1] - 合资公司成为中远海控间接非全资附属公司 财务报表将综合并入集团财务报表[1] 战略定位与业务布局 - 公司定位为以集装箱航运为核心的全球数字化供应链投资和运营平台 构建集装箱航运+港口+相关物流一体化供应链运营体系[2] - 合资项目作为盐田港周边货物集疏运枢纽 建设高标准仓库及多功能综合性物流园区(含冷库 集拼 海关监管及仓储配送)[2] - 项目有助于巩固珠三角地区战略布局 成为扩大数字化供应链业务规模的核心基础设施 支撑区域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2] 行业发展与需求背景 - 全球数字经济蓬勃发展推动跨境电商贸易等新业态新模式涌现 全球贸易多元化对供应链稳定性和可靠性提出更高要求[2] - 公司通过一体化全流程增值性服务保障客户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及韧性 连接国内及跨国贸易双循环[2]
中远海控(01919)拟出资3.7亿元参与设立合资公司
智通财经网· 2025-09-15 09:01
合资公司设立 - 中远集运香港与广州中远海运物流 深圳港物流集团 中交四航局共同成立合资公司 注册资本10亿元人民币[1] - 中远集运香港出资3.7亿元人民币持股37% 广州中远海运物流出资3亿元人民币持股30% 深圳港物流集团出资2.3亿元人民币持股23% 中交四航局出资1亿元人民币持股10%[1] - 合资公司将成为中远海控间接非全资附属公司 财务报表纳入集团合并范围[1] 战略定位与业务布局 - 公司定位为以集装箱航运为核心的全球数字化供应链投资和运营平台[2] - 积极构建集装箱航运+港口+相关物流一体化供应链运营体系 完善投资+建设+运营一体化发展模式[2] - 合资项目将建设高标准仓库 打造含冷库 集拼 海关监管及仓储配送的多功能综合性物流园区[2] 项目意义与发展前景 - 项目作为盐田港周边货物集疏运枢纽 将提供一体化全流程增值性服务[2] - 有助于巩固集团在珠三角地区的战略布局 成为扩大数字化供应链业务规模的核心基础设施[2] - 将为区域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提供关键支撑 连接国内及跨国贸易双循环[2]
中远海控(01919.HK)联合多方成立智慧供应链合资公司
格隆汇· 2025-09-15 08:59
合资公司设立 - 中远海控全资附属公司中远集运(香港)与广州中远海运物流、深圳港物流集团及中交四航局共同成立合资公司深圳中远海运智慧供应链有限公司 [1] - 合资公司注册资本为人民币10亿元,中远集运(香港)出资人民币3.7亿元持股37%,广州中远海运物流出资人民币3亿元持股30%,深圳港物流集团出资人民币2.3亿元持股23%,中交四航局出资人民币1亿元持股10% [1] - 合资公司将成为中远海控间接非全资附属公司,财务报表将并入集团合并报表范围 [1] 战略布局 - 通过合资形式整合物流供应链资源,参与方包括航运物流企业(中远系)、港口运营集团(深圳港)及基建工程企业(中交四航局) [1] - 合资公司业务定位为智慧供应链服务,涉及物流、港口及基础设施建设等多领域协同 [1] 股权结构 - 中远海控通过中远集运(香港)持有合资公司37%股权,为单一最大股东 [1] - 广州中远海运物流持股30%为第二大股东,深圳港物流集团持股23%为第三大股东,中交四航局持股10%为第四大股东 [1]